手帕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据说先秦就有了。在唐朝流行起来,是用丝绸棉麻织而制成。
唐朝诗人王勃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传世诗句。
而在全世界流行,却是到了17世纪。那时的法国的宫廷显贵、名门望族乃至闺阁贵妇、名媛,所使用的手帕常以金箔薄片镶边,珍珠点缀其间,十分华贵。
到了18世纪,随着妇女涂脂抹粉盛行,手帕的变化开始多姿多彩,变化万千。
到了法王路易十六登基时(1774-1793年),手帕得到空前的发展,其形状更是五花八门,各随所欲,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各种几何图形。
法王皇后玛丽娅更是一位少见的折叠手帕的能手和收藏手帕的爱好者,她与手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手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传说,她在使用和折玩手帕中发现,正方形手帕最为方便和最具变化多端,在她的不断请求下,于是路易十六在1785年6月2日正式颁布敕令:“在朕整个王国领土内,手帕应是每一边的长度相等”。国王的敕令,成就了世界上最原始的“手帕标准”,领导着世界服饰潮流,并将这种形状的手帕传遍了欧洲各国,至今成为绅士与淑女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在美国的青少年中,无花手帕象征着纯洁、质朴无华,将其作为爱情的礼物相互赠送,成为爱情的使者。
在英国的社交场合,男士都是西装草履,一派绅士风度。西装三件套通常有16个口袋,上衣的两个下袋用来装轻软的东西,左胸上袋专插装饰性手帕。西裤的右边后袋也是用来放手帕的,专门用来擦手和脸的。
在日本,手帕是百货商店必不可少的用品,而且花样翻新。
在西班牙,制造商为了大量推销手帕,独出心裁地出版了一份名叫《手帕周报》的报纸,把每周重要的新闻印在手帕上,人们买到手帕后可以阅读新闻,读完新闻后,即可洗掉手帕上的字,还手帕以本来的面目,使《手帕周报》还原成为普通的实用手帕。
在希腊,人们在外出散步时,总喜欢在白色的衬衫中夹一条手帕,表示有气派,这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习俗。
在当今国外重大的社交场合,所有男性政界要人、贵宾和演员的西装上衣左胸上袋中,总是插有折叠得很规范的手帕,将手帕的一个小角露出袋口,当作流行的贴身装饰,庄重、高雅,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传世经典流行永远的绅士风度啦。
作为正在推广慈母手帕的我,能在这里弱弱的问一声么:
中国的绅士们,您们手绢了么?
假如大山里的慈母,准备好了温馨的手绢,您们能代替纸巾,搁兜里一块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