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虎之——花狸虎:叶剑英一

1、一读骚经一肃然

叶参座不好写,不是资料太少,而是太多,版本缭乱,读解各不相同,内容看上去大同小异,推敲细节却又云遮雾罩,扑朔迷离。我翻过几页某编写组编的叶参座大传(说的倒是没错,真的是编写),语言幼稚夸张,人物思想单纯,形象平面单薄。

宣传出身的文棍,其写作风格大都遵循这样规律:“只要我方人物,全是大义凛然,英气逼人。而对立面的人,即使是出了名的靓仔酷哥,也要把他写得人贱样衰,比如帅哥汪美男经常猥琐,酷哥蒋光头肯定邋遢”。就算是党内斗争的那些破事,失败人物大都是行事古怪,思维离奇的精神病患者。而胜利的一方,其人物大都是对路线真理具有先见之明的半仙,并与失败方路线作坚决斗争。

很多时候,在中国叙述近代史,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在雷场里散步,不醒目踩爆一颗,肯定被炸成十八块。但如果不敢直舒胸臆,把事情和人物往实在说,“思想自由”与“历史教训”又何从谈起?

官方出的人物传记,因为考虑了太多的忌讳,把一个原本生龙活虎的人物,写得象个三好学生。我不知道写这些官样传记除了浪费纸张笔墨之外,还有什么用处?看都没人看,写个什么劲?获再多的奖项,也是文化宣传部门之间互相打手炮而已。三十年来,关于参座的文字汗牛充栋,可谁又能超得出单世联的《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

历史人物不好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身为普通人,也许学问是好的,文笔是精致的,但思想、阅历,限于时空条件与彼此地位相差悬殊,难于准确地体察到历史人物的思维与压力。这里面既有信息不对称因素,也有个人的历史视野与见识。在日常生活中,历史人物和平常人差异不大,但在历史转折的重大事件决策面前,历史人物本身所掌握的情报与个人经验是绝对重要的因素,而他们决策的依据与分析过程,更不是普通人可以窥视企及的秘密。

作为民间作者,因不具备官方身份,能接触到的历史资料层次有限,密级资料档案,则根本没资格阅读,更没条件对可能的当事人,进行原始历史田野调查。同时,民间作者多数不是历史类专业人员,对所叙述的历史背景缺乏系统的了解与研究。所凭借的,只是在东一爪,西一耙乱读书中形成的印象,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推敲与分析难免片面,即使再努力地去接近本来面目,我相信,离事实也有十万八千里。

同时,用普通人的眼光与标准去打量历史,是很危险的事情,首先是对历史的评判标准不一定恰当,容易用今天的眼光去要求昨天的事情,从而掉进事后诸葛的陷阱;再者,局限于历史视野与人生阅历,理解事物很容易抽离历史背景,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还会因为政治常识比较贫乏,把严肃的政治斗争庸俗化,即使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的路线之争,也当作旧时代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

当然,绕开严肃的题目去写历史人物的8卦,也很好玩,而且很有可读性,颇能吸引眼球。比如就有人去统计叶参座一生中,有过多少个女人,结果统计出来明的9个,暗的N个。什么“花帅”绰号由此而来,什么延安时期整风运动中流传“叶剑英,叶剑英,老婆多得数不清”、、、、、、(膜拜)

我对这些无聊事情不太关心,以他这份量与地位的人,女人只会占生活中极少的比重。爱情与婚姻,对于他这样以身许国的人来说,基本上是奢侈品,玩不起。一段婚姻或感情过去了,只能当作过眼云烟让他过去,绝不萦怀滞心,败坏情绪。更多耗费心力的紧急军情还等着他去算计筹谋,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婆婆妈妈地缅怀伤感?但参座的工作岗位,又注定了他精神长期处于绷紧状态,需要不断有爱情来滋润生活、舒缓情绪、刺激思维,从心理与生理学的角度上说,这并不意外。

况且,他曾在国民党内任过高职,交游广阔。加入共产党后又长期处于军队核心位置,掌握了大量党的机密与情报,结合党内斗争残酷异常的惯例,若与某位女性长相厮守,对双方来说都并非幸事,对景儿稍有不慎便惹杀身之祸。如延安整风时期,参座本人虽然没有直接挨整,但他妻子被整得上吊自杀,虽然获救但变得精神失常,为什么要整他的妻子?难道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么?一生谨慎又心智深沉的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道理。只是这个理由,对于身处高位的他,确实难于启齿明言。这其中曲折微妙之处的深思熟虑,绝非心智普通者可窥及。所以他那些短暂的婚姻与爱情,未尝不是对自己爱人的一种保护。

广东十虎之——花狸虎:叶剑英(一)
花帅绰号的缘由,是50年代——60年代初,参座从广东奉调进京,被明升暗降,任军委副主席,同时兼任了一些花里呼哨没实权的职务,无所事事之下,参座只好沉迷声色,寄情于吹箫弄玉。这其中未必不是向主席表明态度——“我很乖”,自污其身地在韬光养晦。

参座本身情才纵横,吹拉弹唱,诗词格律玩得烂熟,下部队视察居然毫无架子,为战士登台献艺,一把破二胡,尽拉粤曲小调,兴之所致,客家山歌也来上几句、、、、、、相比其他军头大佬的威严自持,他的多才多艺,能玩会玩,自然显得“花”,说他是“花帅”主要是指这个,而非是私生活异乎寻常。否则以他情才,谁能想象他会仗势纵欲?他要真“花”的话?留在土匪张部队里,不组织“广州暴动”,帮土匪张占稳广东,那不是可以过着“三妻四妾随便娶,青楼歌妓乱紧嫖”的幸福生活?谁又能说他什么?他何必投身革命,九死一生地以身犯险。

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为免除主上怀疑,一则求田问舍;二则纵情声色。以当时党内共产风之盛,参座显然不能采取求田问舍之策,那基本上等于是自寻死路,也容易被人鄙视。唯有纵情声色,歌舞自娱了,反正军内大佬们在这方面大哥别说二哥,谁不知道谁?

自53年起,参座一韬就晦了10多年,天天同花讲古同鱼冲凉,得闲无聊就炖鸡汤,其委屈辛酸,真的是点滴在心头,直到文革前,参座才慢慢泡软主席的态度,寻机赢回信任,重新上位。其实主席在那时候也觉苦楚,手头听喝能用的人没几个。从大跃进开始,主席败家的效率与速度快过历代昏君,几番折腾下来,令国家损失惨重,他还不服输,老琢磨着继续乱搞,搞经济不行就搞革命,总而言之要搞。军队的老帅们自然满腹牢骚,和他的关系多有龌龊,肯听他招呼的人不多,否则他要发动文革,一声令下便成,也不需依靠红卫兵自下而上地乱搞了。没想到参座十年前在青岛冲凉,写下的“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居然一语成谶。

09、09、0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8631.html

更多阅读

《广东十虎》前言 英雄广东十虎

每支部队的骨架精华,都来自于其军旗下的青年军官。粤军的青年军官群体,从1911年北伐粤军开始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是一个不断分裂与聚集的动态过程。 北伐前的粤军的中坚青年军官,大都是接受过新式军校教育的青年。前期军官多出自黄埔陆

成语连龙: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

成语连龙: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二十四番花信&花信之年 二十四番花

2010-08-07 13:16:43|分类:草木紀|字号订阅从“小寒”开始至“谷雨”,共有八个节气,一百二十天,每五天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人们从某个候中开的花期最准确的花中,挑选出一个代表,称为这一候中的花信。花

声明:《广东十虎之——花狸虎:叶剑英一》为网友佐手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