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重读经典课文》组章 入选《时文选粹》第一辑2011年 时文选粹读后感

《时文选粹》由南方出版社出版。该组散文诗发表于《散文诗。校园文学选刊》2010第10期和2011年9月《安溪报》

附文1:

《荷塘月色》
今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无月星稀,山风轻拂。我的目光固执地在字里行间游离。
那未曾谋面的荷塘;那条曲折的煤屑路;那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流泻的月光;那个背着手踱着超出平常的人,享受着独处的妙处……
我继续想象着,心里颇不宁静。推开窗,外面黑压压的,令我恐慌。日光灯照着疲惫清醒的我。
散文诗《重读经典课文》(组章)入选《时文选粹》第一辑(2011年 时文选粹读后感
我拿起课本,大声朗读《荷塘月色》。
猛一抬头,突然觉得自己丰富起来,甚至可以像采莲的女子一样起舞。

《白杨礼赞》
那年,教我们这篇课文的谢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棵白杨树,就开始眉飞色舞,当他说:“我见过白杨树。”我惊奇地大叫一声,毫无顾忌地发问:“那你拥抱过他们吗?”全班哄堂大笑,我无地自容,但他笑着继续说:“她太高大了,我抱不动。”
前年,我到京都,第一次目睹了白杨树,它们实在很平凡,但他们触动我的心灵,我写了一篇散文记叙了我们的相遇,以及我的赞美。
如今,我对着这些熟悉的文字“白杨树实在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读罢,我愕然。在这物欲横流的时候,谁有他们外形的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呢?
一串串的名字晃过,一个个场面晃过,那是新世纪的最美的篇章。

《落花生》
那本我读过,有一篇《落花生》课文的小学课本早就丢了,但内容依然清晰地印在我心灵的版面上。
当我眼睛扫过“许地山”三个字时,就联想到故乡的田野以及朴实的泥土。
花生有许多的好处。
妹妹说气味美。哥哥说能制油。我说价廉。爹爹的话,我顿悟。
夜阑人静,品不完的花生精神。

《荔枝蜜》
荔枝树成林,深处是养蜂人家。有幸吃过新鲜的荔枝蜜,甜香带着股清气,很有点荔枝的味儿。
当我在喧嚣的都市泛读杨先生的文章,我想起荔枝树,以及比它渺小的小精灵。我没有作奇怪的梦,但我渴望有那样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甚至上网查找蜜蜂的生活习性等,企图从生物的角度得到什么,献上赞美的诗歌。其实,小时候,曾被它欺负过,吓得直跑大喊。
我细细品味“不是为他,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丑石》
丑石很丑,黑黝黝地卧着,不能垒土墙,压台阶。槐荫,花儿躲避它,孩子嫌弃它。
丑石很美,因为村里来了陌生人,说了一句振地有声的话“这是以丑为美的”。
丑石真的很伟大,我默默地走进它,尽管长路漫漫。
我走出卧室,凭栏远望。

附2:著名作家李观伟《时文心语》

在一个晚来寂静的夜里,你想起那段书声琅琅的日子,那些让你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篇目,那些被反复引用的句子,就像遥远的回声,让你回到当年的课堂,想起当年的同学、当年的老师。蓦然回首,你突然觉得自己老了,再次咀嚼那些懵懂的时光,悲喜交集。

附:该消息是在我校德育主任吴金波老师购买的一套书里发现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8498.html

更多阅读

抄转《职责》陈浩——《时文选粹》第一辑 时文选粹精选

如果没有女娲补天,也许现在还是混沌的寥廓;如果没有井冈星火,也许已不是今天的中国;从陈胜的起义到孙文的求索,从荆柯的壮举到普罗米修斯的传说……太多了,英雄的神话;太多了,神话了的英雄。于是,人们学会了——黑夜里翘盼启明的星座,严寒

转载 读熊梅生先生《心海扬帆》第一辑 世界地铁第一辑

博主按语:我与板桥故里可谓咫尺天涯。先生是南京人,现居加拿大,我们是近年在博客相识的,常常交流,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托先生在南京的孩子转赠了两本散文集及诗集,原以为要辗转一段日子,没想到先生这么快收到并发了“读后”,

菜鸟到大师 《不自卑的世界》 第一辑 大师与菜鸟

同样是导演一部作品,只看到自己思想的是菜鸟,能看到观众掌声的则是大师。导演A是一个非常热爱他的事业的人,几十年里,他导演了数十部戏剧。每当这些戏剧演出,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他必到剧院观看。当有人为其精神感动时,他说:“我视它

声明:《散文诗《重读经典课文》组章 入选《时文选粹》第一辑2011年 时文选粹读后感》为网友人帥不说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