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磐暗故园————读黄云峰《那古老的石磨》 风雨如磐的意思
“风雨如磐暗故园”,负重如磐的情景。用它来概括散文《那古老的石磨》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是非常贴切的。
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叙述了从清末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老一辈人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路程。
一盘古老的石磨,只是一个载体,透过它,读者看到的是蕴含百年的风云。
从这盘石磨的苦难家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不同艰辛。一盘普通的石磨上盘一般有一尺来厚,等传到母亲手里时,“上盘只有二寸来厚”。这是祖母留给父母亲的家产,而它又是祖母从娘家带来的,“少说也用了几十年”。加上在母亲手中的一个甲子,这盘石磨至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祖母的娘家,在当时的中国农村还算得上是个“殷实人家”,可是陪嫁的却是一盘老掉牙的古老石磨,可见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过着苦难的生活,这盘石磨就是最好的见证。
从这盘石磨归于母亲之手后的遭遇可以想见父母辈的遭遇。其一,它所磨的食物,都是十分粗糙的品种:推做煎饼的玉米,推做稀饭的糜子,推做豆腐的黄豆,甚至推过连精饲料都不如的“又黑又霉”的“烂山芋”。其二,它历经风雨,已经衰老不堪。母亲不得不在推磨时加上石块,增加压力。批斗声中,石磨“被造反派的红白大棍敲裂”,以后,铁丝箍磨盘,破铁锅做磨槽,还在使用。这就是当代人苦难的生活: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还要横遭迫害!
然而怎样来理解父母亲平反后,母亲仍舍不得丢掉这盘古老的石磨呢?作者没有华丽的语言,平谈朴实的文字中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对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认同和不舍。母亲自己年事已高,却仍然“深一脚,浅一脚,轻一脚,重一脚地围着磨道,曲背弓腰推磨”,却不许子女替代她推磨。这种精神体现了母亲情愿自己吃尽人间苦,希望自己的儿女们永远过上生活幸福的博爱精神、奉献精神。母亲珍视这已破损不堪的古老的石磨,也正是对一种精神的坚守。是的,正如作者黄云峰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我仿佛觉得母亲就像家中的那盘石磨,虽然到了‘超期服役’的年龄,可她还在不停地转动着。”
“默默地磨损自己,把幸福留给人类。”这句精辟的话语,是石磨的写照,也是母亲的写照,更是中国古今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
苦难的历史是沉重的,但其中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将照亮我们后人前进的道路!起码黄云峰先生就感受到了这道道金辉,他提出了“孝敬天下父母”的深刻命题!真的发人深省!
在被作品深邃的思想激动的同时,我也想到了作品优美形式在传达激情的作用。我只想指出一点。这篇献给母亲、“答谢母亲”的散文,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以物喻人的象征的修辞手法,因而显得生动具体,可感可触,增强了亲近感,增强了可读性,是易于为读者所接受的好作品。
(林儿,2010年1月19日)
更多阅读
注解版《小白兔的光荣往事》连载7:外篇 《那一刻的风情》 欧洲风情摄影50篇
这份回忆录迄今为止读起来还有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回忆录取名《那一刻的风情》:美分党人和带路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情景:白头鹰带着联合组的一众小弟们做着一排福特、MG、克莱斯勒汽车到现场。他们甚至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白头鹰是最后
黄梵《第十一诫》读记:把寒灰吹出火来
黎国柱《第十一诫》是一部曾经给黄梵带来很多困扰的小说。黄梵自己在再版前言中说:“我在写这部小说时,内心混合着一种身临地狱的激情。我经常把自己给遗忘,在确立人物关系的过程中,我便成为书中的人物。由于人们读小说时,坚持小说里那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这是谁、用铿锵的韵脚敲响震人心魄的战鼓萧瑟的边陲在鼓声中慢慢迟暮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冷落了千万条大路小路秋天的雁子是否知道家在何处一声凄厉的鸣叫让我的心更加的凄楚今夜露水开
王玲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实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实录王玲湘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 3.品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
读亦舒《我们不是天使》 亦舒在线阅读
让交读后感,所以临时炮制一篇。说来很久没写东西了,莫非博客会变成公文夹~高中的一个周末在学校补课,我拉了朋友逃了自习,骑自行车到几条街外的一个小书店去淘书——那时喜欢看言情小说,而那个小书店正在以一元一本的价格售出那些原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