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云社几位天津籍相声演员聊天,听他们介绍了一位天津资深观众。这位先生相声、快板、京剧无一不爱,但活着的演员无一不骂。听着种种轶事,众人笑声不断。我恍惚有些印象,微博一搜,果然在黑名单内。顺便看了一下,他的关注人基本也都在我的黑名单。连呼罪过,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自幼从艺,深谙艺人与观众相合之道。艺人是卖艺的人,卖给谁?卖给观众。指着票钱吃饭,所以要尊称观众为衣食父母。观众分三种,表达方式不同。
第一种观众。热爱艺术,疼爱演员。遮风挡雨,拿演员当亲人,艺术的好与坏已经不太重要,更多体现的是心情。有这种观众,是艺人的幸福。
第二种观众。体现的是散淡逍遥状态。曲艺、戏曲、电影、摔跤、耍猴、盖房,都能看。梅兰芳、侯宝林、柴科夫斯基、大刀王五、卖切糕的老李全能接受。有角儿看看也成,没事喝酒聊天更好。正所谓淡淡如水人情在,不为看戏争死活。这种观众,活的轻松。
第三种观众。人数不多,但威猛无穷。这类观众,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基础上升华的。开始是热心观众,到后来使命感呼唤自己,于是要为艺术献身,便突破自身的局限,来为一个陌生的行业指点迷津。这些位好心人,北京大约有三十多人,天津差不多四十多人,其他地区含海外估计二十多人。听过几段少见的录音,拥有两张民国的唱片,认识几位业内人士,都是足以向外炫耀的资本。如果再知道一些业内传闻,那就百尺高杆又一进了。详细的询问,仔细的思考,并且不断完善,然后很不屑的对外谈起。言语中,有痛心疾首,有欲言又止,但更多体现的是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几番倾诉,几许惆怅,搓热了手串,顿绽了布鞋(注:要手纳底的)。言语中充满了对传统艺术的热爱,眼神中渗透着对活着演员的厌恶。活着的不如死的,死的晚的不如死的早的。倘若要翻出一张二三十年代的无名艺人的老唱片,那算行了。几滴眼泪缓缓的流下,鼻翼轻轻的扇动。伴随着嘶哑的唱片声,他的咽喉哽咽着,脸上不易察觉的抽搐了两下,整个人空灵飘渺。他忘记了工作单位的喧嚣,忘记了工头的咒骂,忘记了烈日下的艰辛。他心中只有艺术,此时的他,必须要恶狠狠的痛斥几句在世的业内最红的艺人,唯有这样才能舒缓一下情绪。但其实这些位并不偏激,很多时候骂人是因为够不上。对面而坐,不用重新沏茶,兑上碗热的便好。交谈数语,拍拍肩膀。可以了,他是你的人了。人生如戏……
看完后大笑的是第一种,没往心里去的是第二种,马上翻脸的… 就是你。
挺好。人活一世不容易。谁也不能阻止谁,谁也不能改变谁。各有各的活法。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