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与治疗 面部白点病因

颌面部间隙感染(fascial space infection ofmaxillofacialregion)是指颌面部、颜面部、颌面周围软组织及口咽区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当这些区域化脓性炎症弥漫时称颌面蜂窝织炎,局限时称颌面间隙脓肿。正常情况下颜面和颌面部各层组织(肌肉、唾液腺、颌骨)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其中被脂肪或疏松的结缔组织所充满,还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唾液腺导管蔓延,一旦感染性炎症反应发生,间隙才会出现;当炎症感染侵入颌面部、颜面部这些间隙时,各层组织间隙疏松结缔组织被化脓性炎症所液化溶解,炎性液体物质充满其中,这个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常见的间隙感染有眶下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感染等。



浅谈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与治疗 面部白点病因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

1、牙源性感染最为常见,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

2、腺源性感染在其次,婴幼儿中多见,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

3、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4、其他原因还有颌面创伤、面部疖痈、口腔溃疡等等。

5、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症状:

1、颌面部间隙感染早期一般急性炎症表现,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炎症严重时,患者出现高烧、寒战、脱水、白细胞增高、全身不适、全身衰竭等症状。

2、牙源性间隙感染的症状明显,继发于牙槽脓肿以及颌骨骨髓炎,早期即有脓液形成,腺源性间隙感染炎症轻微迟缓;成年人症状相对较轻,婴幼儿、儿童症状严重;浅层间隙感染局部症状明显,炎症局限时可扪及波动感;深层间隙感染局部症状体征不明显,脓肿形成时有时也不易扪出波动感,但有局部凹陷性水肿和压痛。

3、面部感染区域内软组织肿胀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皮表温度增高;晚期脓肿形成后有跳痛,触诊有波动感和压痛,穿刺可见脓液,伴高热、畏寒、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4、眶下间隙感染较多源于上颌前牙及双尖牙的牙源性感染。表现为眶下区肿胀、皮红、下眼睑肿胀、结膜充血、鼻唇沟消失,压迫眶下神经时疼痛剧烈,感染容易随血流逆行颅内,引起严重并发症。

5、颊间隙感染多来源智齿冠周炎、磨牙的尖周感染,颊面部脓肿,肿胀可发生在口内,也可以发生在口外颜面部。

6、颌下间隙感染多源于下颌后根尖周炎或下颌智齿冠周炎,表现为颌面下部肿胀,波及颈部,皮纹消失、局部区域充血、肿痛、颌骨下缘外形消失,脓肿局限后有明显的波动感。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

1、颌面部间隙感染早期以消炎为原则,全身使用抗生素、磺胺、止痛药物等消炎止痛。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也是首选药,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调整抗生素。对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如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可加用甲硝唑类药。

2、间隙感染炎症早期,患处局部皮肤表面外敷金黄散、六合丹、鱼石脂软膏等药物,可使炎症消散或局限。

3、炎症感染早期局部紫外线、超短波、针灸、封闭、红外线等方式进行理疗可以起到解毒、止痛的作用。

4、颌面部间隙感染化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使脓液、坏死感染物及时排出,减少毒素吸收;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边缘性骨髓炎的发生;预防感染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切排引流时,切口应在有利于脓液引流的区域和部位,避免损伤面部的神经、血管、导管结构,部位尽量隐蔽并尽量与皮纹一致,这样可以避免瘢痕的形成。

5、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脓肿没有及时引流而自行破溃后,面部伤口愈合后会遗留明显瘢痕;否则不破循筋膜间隙扩散,病程恶化。

6、急性炎症消退间隙感染好转后治疗或拔除患区病灶牙。

7、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源性感染,及时及早拔除经常性发炎的智齿,尤其是下颌第三磨牙;对于涎腺组织的炎症及颌面部疖、痈、根尖周炎、扁桃体炎、涎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口腔溃疡及外伤、颌骨骨髓炎及时治疗,预防颌面部间隙感染。

附件:相关知识

颌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xillaryspace)最为多见,感染发生在颌下三角区,来自下颌磨牙的感染,也可由儿童颌下淋巴结炎所引起。表现为颌下区肿痛、皮纹消失、皮肤发亮,下颌边缘界限不明显,严重时可蔓延颈部组织。 

眶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infraorbitalspace)发生于眼眶下方,表现为眶下区肿疼,下眼睑水肿、睁眼困难、上唇肿胀、鼻唇沟消失、上颌前牙前庭沟处红肿,多来自上颌尖牙尖周炎,也可来自上唇或鼻侧组织感染。

咬肌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ssetericspace)发生在下颌骨升枝外侧骨壁与咬肌之间,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尖周感染。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腮腺部红肿痛、咬肌痉挛、局部发硬、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未能及时切开引流,感染容易扩散引起下颌骨骨髓炎。

口底蜂窝织炎(cellulitis of floor of themouth)多由下颌牙齿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下颌骨骨髓炎或口底外伤继发感染而引起。比较少见,但感染很严重,可波及口底多个间隙。口底肿胀、舌运动受限、吞咽语言困难,可压迫咽部、会厌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发展迅速,全身中毒反应明显,脉搏频弱、呼吸短促、体温血压下降、局部肿硬、皮色暗红。

脓肿切开引流方法:

1、眶下间隙感染切口在口腔内上尖牙及双尖牙之前庭沟处,与前庭沟平行,直达骨膜,以血管钳分离脓腔,放置引流条引流。

2、颊间隙脓肿口内切口位于脓肿肿胀较低部位,与前庭沟平行;颊间隙脓肿应在下颌骨下缘下方1~2cm处作平行下颌骨下边缘的口外切口,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引流脓液。

3、颌下间隙脓肿切口应在下颌骨下缘2cm处,与下颌骨下缘平行,钝性分离颈阔肌直至脓腔,切开时应注意保护颈部血管及面神经下颌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736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 浅谈后进生转化措施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周伟 的工作室浅谈班级管理后进生的转化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达到转化后进生这一目的,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全面细致地掌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北京光明网学术论坛自然科学版帖 子作者:杨复青“天人合一” 是科学事实(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㈠吉神纳音景对命主来说是个性化的阳宅风水理论的实际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天人合一”是关健理论,历代风水命理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小班主题环境的创设

浅谈幼儿园小班主题环境的创设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我深深感受到了幼儿的

声明:《浅谈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与治疗 面部白点病因》为网友影子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