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7:03:01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英文翻译:the Winter Solstice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
冬至时,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三侯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古人怎么看冬至


按照《易经》的解释,冬至为“雷在地中”“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即所谓“冬至一阳生”。

孔子在讲解《易经》时专门讲到冬至,说“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谓“至日闭关”,就是冬至这一天城门关口都要关闭起来,这在古代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交通管制。所谓“商旅不行”,是与交通管制相应的民俗,这一天出门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静止下来。所谓“后不省方”,是说连皇帝在这一天都不外出巡视,是皇帝都要遵循的先王古训。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如何养生?

1、静神少虑
2、劳而勿过
3、节欲保精
  1)欲不可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
  2)养血固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来说明节欲保精的重要性,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阐述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3)精神摄养(知足谦和,老而不怠)。保持“谦和辞让,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态,即处世要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脑。
4、饮食注意“三多三少”
  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食宜温热熟饮。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此时人体阴阳之气也同样处于消长交接的状态,最具生长之机,此刻进补,药性与机体阴阳生长之机相互助益,能大大提高进补效果。所以说夏至日、冬至日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冬至养生应该做什么: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冬至日,要好好睡个懒觉

冬至,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谚“冬至交九”,从冬至日开始即进入“数九天”。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所以又叫“长至”,冬至日的前夜称为“冬至夜”。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
201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7:03:01

冬天,天地都睡了,动物冬眠,植物凋零,这时候人如果不休息,就相当于在和大自然做拔河游戏,阳气生发不起来,阴气就无法收藏。阴阳失调带来的后果必然就是生病咯。所以,在冬至的时候,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好好睡懒觉!

冬藏的夜晚,窝在被窝里吧。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之前并没有现在这么时髦,除了要在冬至这一天晚上为先人烧些纸钱,吃点饺子、元宵之类带馅的食物之外大家关注的并不多。但是,冬至其实和夏至一样,由于是阴阳交替之时,所以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节气,这个时候阴气极盛、阳气初生,必须格外注意养生,其实方法也非常简单,多睡觉以养阳气。知道吗?这时候睡觉比一年中其他时间睡觉都有用哦,晚上别对着电脑或电视啦,早点洗洗睡吧。放松心情,太阳出来再起床。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三月,此谓闭藏,这是冬季养生主旨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不要打搅阳气。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升起再起。因为等到太阳升起、阳气逐渐强盛的时候起床,可以避免寒气伤到阳气。另外,年底通常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定记住要注意休息,该给自己放假就放个假,为了自己的身体,烦心的事儿先搁一搁吧。

一年里边,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是很特殊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我们老百姓有句古话说,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时候。为什么?冬至的时候,阴气最盛,阳气刚刚来复;夏至的时候,阳气最旺盛,阴气刚刚来复,这两个时间由于阴阳都处在极度交替的时候,大家如果仔细注意的话,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就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感觉。

  建议大家在冬至和夏至的前后几天就哪儿都别去了,好好在家睡觉。你睡觉有什么好处?我们知道对人来讲,遵循着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冬至的时候,阳气刚刚初生,它很弱小,如果这时候你把它耗散了,生都没有,长化收藏就别说了,这时候你多睡点觉,比你一年其他时间睡觉都有用。夏至的时候,也要多睡点觉,因为这时候阴气刚刚初生,阴气主下半年,阴气刚刚出生的时候,它也很弱小,这时候你要不很好注意自己的睡眠,阴气刚刚出生,你就把它耗散了,那长化收藏就谈不到了,所以希望大家在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时,要多注意一些。要养精蓄锐,静待其变,等待着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开始。

冬至进补有讲究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至于补什么,如何补,最好还是请教医生。
  医学专家介绍说,进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因此,应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促使排尿增加,较多的钠、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排出,因此要补充相应的食物。专家建议,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缺啥补啥,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考虑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类症候,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
  如今,为了增强体质和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开始注重进补。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以致闹出了“小孩长胡须”的后果。医学专家提醒说,进补有年龄限制,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内经》记载说,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是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老年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临床发现X光片改变通常在30~40岁以后;更有谈虎色变的癌症发病时间分别为,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胃癌好发于40~60岁,肝癌好发于30~50岁之间。
  如此看来,40岁开始进补不仅适宜而且必要。此外,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

民俗活动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和吃汤圆的习俗,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关于冬至的谚语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相关诗词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杜甫《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 张志真《冬至祭》

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要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

还是那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6716.html

更多阅读

《安徽工人日报》2014年12月11日发表:那个总想让你好的人

那个总想让你好的人《安徽工人日报》(2014年12月11日02版)文/刘世河11岁那年,我从村上的小学毕业后,升入离家几公里外的镇上读初中。刚开学不久,就开始上晚自习,所以放学后再步行回到家,一般都已是晚上10点多了。 从镇上到我们村,中间必须

2013年12月22日 壬戌日柱

佛有语投资笔记(第9993+篇)请关注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号:DTSW_H或扫二维码前言:新研究发现,2014年巨大的机会来自于一个神秘的板块为了这项研究,我亲自做了所有能做的调研分析,每天用数个小时在阅读各种资料。结果令我震撼。我坦诚地讲,这是

湖南2014年高考成绩于6月25日公布(附:长沙名校喜报)

尽管自2006年起,俺家就没有高考生了,但是,俺每年还是关注高考,尤其是坚持多年拍摄长沙市芙蓉、开福、天心、岳麓、雨花五区的每一个高考考场的“门脸”并发在博客上。但今年有些例外,先是6月7日一大早去三十公里外的望城区(原望城县,即长沙

声明:《201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7:03:01》为网友美了容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