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词鉴赏
目录
1.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
2.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3.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4.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
5.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
6.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7.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8.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9.鹧鸪天·送叶梦锡(家住东吴近帝乡)
10.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11.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12.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3.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4.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15.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16.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几把离羊)
17.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
18.浪淘沙(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19.点绛唇(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20.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D(“漏声断”是停的意思)。
2.C(无反衬手法。“铁骑无声”写军队阵容的整肃)。
3.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自己不被理解的感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4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比喻(或夸张)。(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1分)
2.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就可以与友人长聚不分了。(2分)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自己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5.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之。(6分)
参考答案
1.这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2分)所做的铺垫(1分)。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2分)作铺垫(1分)。
2.衬托(1分),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2分)。(答对比酌情给分)
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2分);半生漂泊,羁旅异地的悲愁(1分)。
4.通过描绘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分),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3分)
5.①人在羁旅的寂寞思乡之情,②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③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每点2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4分
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4分
3.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愁”又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1分)
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1分)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1分)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1分)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1分)
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2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5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
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注】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策,即杖。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楖栗,印度语“剌竭节”的意译,僧徒用的杖。
1.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2.这首词有着怎样的艺术风格?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1.这首词,写神游华山,其主旨是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出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叶梦锡①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②,平生豪举少年场③.十千沽酒青楼上④,百万呼卢锦瑟傍⑤.
身易老,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⑥君归为报京华旧⑦,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①叶梦锡:词人的朋友.②东吴:今浙江东部绍兴一带, 为古吴国东部. 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③平生句:一生最豪放的举动是少年结伴欢游.④沽酒青楼上:在妓院饮酒作乐. 青楼,妓院。⑤百万句:美人陪伴一次赌博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呼卢, 古代一种睹博方式. 锦瑟傍,锦瑟旁. 锦瑟, 琴之美称.此代指歌女.⑥尊前句: 借酒浇愁更觉凄凉.尊前,酒杯前,此指借酒浇愁.⑦为报京华旧:请为我告诉京城的老朋友. 两 鬓霜:两鬓斑白.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2.词人说“限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答案:对比(2分,
3.“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1.上片用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本词体现出的作者心情是矛盾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上片用“秋空”“江渚”“漠漠孤云”“雁声”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先写视觉所见的“秋空”“江渚”“漠漠孤云”,接着写听觉,并由“雁声”引出作者的联想
2.下片前两句说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去担当大任,后两句又说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实际上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所以前两句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后两句也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戎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
2.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作者抓住了边陲景物的特点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苍凉悲壮的色彩。
2.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比如将南山月、灞桥柳、曲江馆进行丰富联想并赋予人的多情与期待,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麾》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③元:通假字,同“原”。
1.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意蕴和作用。(2分)
2.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赏析。(3分)
3.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与义)、朱希真(敦儒)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请分析本词的艺术风格。(3分)
参考答案
1.①“苍烟落照”四字突显了居所环境的宁谧清幽,为下文关于词人恬淡放旷的隐居生活的描写做了自然的铺垫;②也渲染出暮霭苍茫、落日残照的凄冷氛围,映衬出词人悲凉落寞的心境;③从而奠定了全词苍凉深沉的感情基调。(每点1分。)
(另:“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联想。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世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2.此词虽然表面上写自己安于山林隐逸生活的恬淡情怀,内里其实隐藏了颓唐悲凉的心事和胸中的不平。尤其是结尾两句,埋怨上苍“心肠别”其实是诘责世道昏昧、朝廷苟安,慨叹“英雄老却”恰是“等闲”之事,更是直接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点明思想情感2分,联系具体词句分析1分。)
3.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1分)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1分)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难道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正因为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这首词给人飘逸高妙之感。(1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请简要分析“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中“渐”字的妙处。(5分)
2.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6分)
参考答案
1.这一句抒怀了远别的情状,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三个“渐”字,将主人公想象的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3分)又加“无书”二字将主人公欲救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形象。(2分)
2.下片以景寓情,情景交融。(3分)风竹秋韵,在主人公听来都是离恨悲鸣。幻想在梦中能寻觅亲人,可是梦未成,残灯也烬,哀婉幽怨之情袅袅不断。(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①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2.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
3.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2分)阳关指的是“阳关曲”(“阳关三叠”或“渭城曲”)。(1分)因为《阳关曲》表达的离愁加重了词人此刻的离愁,愁上加愁。(1分)
2.(4分)比喻。(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2分)
3.(4分)思想感情: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2分)具体分析: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1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汉宫春①
陆游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②。人误许③,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④。花时万人乐处,攲帽⑤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073年)春,当时作者刚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至成都后方,不被重用。②蛮笺: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③许:推许、赞许。④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⑤攲(qī)帽:指歪戴着帽子。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搭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
B.“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
C.“人误许”三句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像人们推许的那样拥有出众才华。
D.“何事”五句写作者到达成都后看到的浮华景象,由此引发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2.简析“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两句中“攲”和“垂”两字的表达效果。
3.《汉宫春》结尾“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两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请结合全词,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两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C
2.(4分)攲:歪戴;垂:低垂。百花盛开,人们正快乐游赏,他们的帽子歪斜,马鞭低垂。这两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成都后方人们沉醉于享乐之中的闲散逍遥情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安于享乐的人们的愤慨。
评分参考①解词,结合语境理解句意。(1分)②谈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2分)③体会词中蕴含的感情。(1分)。
3.示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命运如何不公,都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对未来充满信心。陆游立志收复中原,却被调回成都后方,内心非常愤懑;到成都看到人们沉醉在享乐之中,他更感失望和沉痛。但词人并未因此意志消沉,而是高呼:破敌功名的取得,要靠人的力量,不由上天决定。历史上不乏陆游这样矢志不渝的志士仁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力主抗金,志在收复中原,但朝廷不信任他,奸臣陷害他,他因此几度沉浮,但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充满信心,为收复中原而竭智尽忠。千百年来,他们的经历无不启示我们,要敢于面对任何厄运,坚信自己,奋勇前行。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联系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
参考答案
1.从结构上看,“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贵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结构、内容各2分)
2.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戒。
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4分)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上阙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暮山千叠之景,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2分)下阙萌生醉弄扁舟的兴致,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1分)最后两句以心理活动为主,侧重抒情。(1分)
2.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①
懒向青门学种瓜②,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鲜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①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四十二岁时因主战被弹劾,免职归家,此词即于此时。②青门种瓜:汉初邵平弃官后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其味甚美,传为佳话。
1.有人说“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是全词“最妍美”的句子,为什么?请简析。(4分)
2.从“送年华”“笑指”这些词语看,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新燕双双,轻鸥片片,体现了形象美;“飞”“落%cooco.net.cn组卷%
”的使用,体现了动态美;春岸、晚沙,这些景物体现了风景之美。用笔清新,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面。(4分)
2.既有虚度年华的痛苦与无奈,又有沉醉垂钓的欣喜与旷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