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国学数典网址

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在清代,朝廷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读书人由童生考取生员,然后参加乡试、会试、殿试,踏上仕宦的道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一生荣贱贫富,能不能考中功名是一个关键。科举考试采取层层选拔的制度。生员在各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之后,有资格到北京应会试。会试中式的人,称为贡士。又通过殿试,才成为后人熟知的进士。每科乡试,各个省份聚集上万人,考生多的地方更有数万人同时应考,竞争十分激烈。能够中举人,已经很不容易。进士,便是万里挑一。而有幸中头名进士,那就好比是一步登天。

王杰是乾隆辛巳科状元。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四月二十五日,高宗御太和殿,传胪,一甲王杰、胡高望、赵翼,赐进士及第。王杰,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县人。乾隆二十五年陕西乡试第六名举人。中状元虽然难比登天,一旦高中,却可以从此平步青云。与其他进士有别,一甲三名进士能够立即得到官职。探花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状元则有专门设置的职务,翰林院修撰,官位六品。中状元次年,王杰便奉命担任湖南乡试副考官,由往日赶考的士子转变为抡才的官员。之后,历任福建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学政、会试副总裁、吏部左侍郎等,年纪刚满六十岁,官已经做到了兵部尚书。一生可谓官运亨通,而其中一半,要拜科名所赐。

从康熙二十四年开始,殿试前十名都由皇帝钦点。王杰也不例外。传胪在四月二十五日,高宗钦点甲乙,则在前一日,即二十四日。阮元编写的《王文端公年谱》,记述当日情形,说:

“会试中式第十名。进士呈十本,公卷拟第三。上阅至第三卷,熟视之,若素识者,以昔在尹文端公奏折内见。字体曾蒙嘉奖,且询知人品。即顾左右,谓此卷甚佳,亲拔第一。顷之引见,上喜动颜色,授翰林院修撰。”(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105册第45页。)

殿试发策,皇帝常在末尾加上一句,曰:“朕将亲览焉”。这句话实际上早已经留于形式。试卷全部由任命的殿试读卷官代为批阅。引文讲‘进士呈十本’,就是殿试读卷官在阅卷后,共同选出的前十名试卷。王杰在读卷官草拟的排名中,居第三。进呈后,却得到高宗赏识,亲拔为第一名。根据阮元的说法,原因在于王杰写一手好字体。在乾隆朝,考官们大多偏重书法。嘉兴人钱世锡,对将要参加会试的儿子钱昌龄就说过:

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国学数典网址
“学字要紧。我因不会写字,一生吃亏。若写得一笔入时好字,虽文理欠通,亦不害其为功名利器耳。否则读万卷何益?!”(钱世锡著《随笔示昌龄》,钱仪吉编《钱氏文汇补编(二)》,稿本,藏上海图书馆,编号线善053343,不分卷,无页码。)

高宗曾下谕旨制止这样的风气。然而他自己又承认,文章与书艺兼优,胜过单以文章见长。上行下效,考官以书艺为重,归根结底与皇帝的好尚有关系。阮元的说法也有些来由。

王杰的确擅长书艺,但是他能够高中头名的原因,也即赵翼不幸落为榜眼的原因,在《簷曝杂记》中却有另一种说法。书中‘辛巳殿试’一条记云:

“先是,历科进呈卷皆弥封,俟上亲定甲乙,然后拆。是科,因御史奏改,遂先拆封,传集引见。上是日阅十卷,几二十刻。见拙卷系江南人,第二卷胡豫堂高望浙江人,且皆内阁中书,而第三卷王惺园杰则陕西籍,因召读卷大臣,先问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皆对云,前朝有康海,本朝则未有。上因以王卷与翼互易焉。”(赵翼《簷曝杂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机构略,1995年,第1138冊第313頁。)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江南常州府阳湖县人。当日王杰由皇帝钦点第一,从进呈第一卷被挤掉的人就是他。在会试中式之前,赵翼有数年时间,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入军机处行走。因为才思敏捷、智识过人,深受大学士傅恒倚重。而他自视也很高,虽然会试屡考不中,仍一心想要进入翰林院。据《瓯北先生年谱》记载,当年会试前出了眭朝栋上奏一事,军机大臣与司员成为众矢之的。又因为上一科状元和榜眼都是军机中书,朝廷里流行着历科鼎甲皆为军机占据的传言。会试中式后,傅恒曾劝赵翼‘不必更望大魁’,而他‘以平生所志在此,私心终不能已’。(见《瓯北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105册第343页。)所以不惜在殿试时变更字体,以免成为读卷官避嫌的牺牲品。赵翼如此想中状元,没有料到竟是在最后一步遭遇挫折。紧接着上面那段引文,有这样一句话,‘惺园由此邀宸眷,翔步直上,而余仅至监司,此固命也。’心中的遗憾和怨气似乎到老年还没化解。在《簷曝杂记》中写下‘辛巳殿试’一条,也可以说是要为他自己争一争,为当日的遭遇辩白一番。

‘辛巳殿试’一条,文字较长,因篇幅所限,在此不抄录。进士前十名由高宗钦点。杂记给出的三项原因,有两项都旨在说明,高宗为何将排第三名的王杰,拔为第一名。一,王杰不是内阁中书,而赵翼与胡高望是。高宗对当时的传言应当有所耳闻。并且眭朝栋一案,正是他要严加追究。乾隆辛巳二月,眭朝栋奏请将本年恩科会试应行回避的考卷,一体收试。吏部议察后认为,眭朝栋有心邀誉,以革职论处。高宗一面将吏部奏折留中不发,一面委派熊学鹏彻查。结果发现,在应行回避的人中,有会试考官刘统勋的胞弟、胞侄,和于敏中的堂侄。刘、于二人皆军机大臣,而眭朝栋在军机处行走。高宗于是大怒,将眭朝栋交刑部治罪,问死刑,并责怪刘、于二人,属员如此假言献媚,作为上司也难辞其咎。此案对军机处大臣与司员都有影响。王杰不是内阁中书,可能反倒有利。二,王杰是陕西人。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冬平定回部。二十五年二月,西师凯旋。陕西地处西部,在乾隆朝还没有一个状元。高宗的确是有意要在西师大凯之后,令陕西人中一次状元。四月二十四日那天,高宗御乾清宫钦点进士前十名,中允钱载正好在一旁侍直。他事后赋有一首诗《上御乾清宫引见殿试贡士十人侍直恭纪》云:

“人与卷同进,才因身可甄,军资三辅后,士气一流先;

锡类德钦主,昌文心卜天,自今钟浑厚,两戎古山川。”

(钱载《萚石斋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机构略,1995年,第1443册第214页。)

高宗御制诗《四月廿五日御殿传胪纪事》的结尾也说:

“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

(清高宗《御制诗三集》,《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台湾世界书局,1990年,第354册第480页。)

两首诗能够佐证赵翼的说法。

原来王杰中头名不是因为考试优胜,也非书艺出众,而是别有缘由。那么考试之外的因素如何能够起作用呢?赵翼特地提到一项间接原因,就是前面第三段引文开始处讲的,进呈考卷的拆封顺序发生了改变。引文称,在辛巳科以前,历科进呈卷皆弥封,等高宗钦定甲乙之后再拆封;辛巳科因为御史上奏,变成先拆封,传集引见,然后定甲乙名次。赵翼认为,正因为变成先拆弥封,高宗看到应试人的姓名、籍贯、履历等信息,才导致后面的结果。所以虽然是间接原因,作用却很大。这里涉及到进呈卷拆封先后的问题。而《簷曝杂记》的说法并不正确。傅增湘《清代殿试考略》‘拆封先后’一条说:

“按旧章,阅卷拟定十名后,读卷官会同监视,拆去弥封,不得复行更调。乾隆二十八年奉旨,嗣后进呈殿试十卷,不必豫拆弥封,候朕阅定后,再行按名传齐,带领引见。”(傅增湘《清代殿试考略》,天津大公报社,民国22年,第8页上。)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也云:

“四月二十四日(乾隆二十六年以后皆于是日)读卷大臣进呈前十本,向系预拆弥封,乾隆二十六年命阅定甲、乙再拆。”(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傅、商两位先生都认为是从先拆弥封改为后拆。至于改变的时间,以傅先生乾隆二十八年的说法为准。《簷曝杂记》提到“因御史奏改”,应当是指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三日御史朱嵇的奏折。实录中该奏折有节略,在会典事例中较全,其中一段说:

“至阅卷拟定十名后,读卷官会同监视拆去弥封,不得复行更调。至进呈之日,即将十名带领引见,恭候钦定甲第。”(崑冈等修 刘启端等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第803册第632页。)

此处讲拆去弥封,目的是使读卷官不得复行更调试卷。也就是说,旧例在引见当日拆卷,朱嵇奏改提前在阅卷拟定十名之后。赵翼误会其为针对进呈而言。其实直到乾隆二十八年以前,进呈给高宗的前十名试卷都是先拆封,再定甲乙。会典事例记载的乾隆二十五年殿试日期一条也能够提供证据,其中有云:

“再本年殿试,改期于五月初六日举行,初七、初八日阅卷,初九日拆卷进呈,带领拟定十卷贡士引见,初十日传胪。”(同上)

赵翼错误地理解了拆封顺序,但是并不影响他提出的间接原因的有效性。乾隆二十八年高宗谕旨:“嗣后进呈殿试十卷,不必豫拆弥封。候朕阅定后,再行按名传齐带领引见。”(同上,第633页。)一直以来,朝廷订立各种章程,以严防科场弊窦,而直到此时,对人为因素的摈除才算是较为彻底。

自从圣祖定下先以前十本进呈候钦定的规矩,由钦定改变殿试名次的情况时有发生。赵翼属于其中一个。可能令他始终无法释怀的是,并非考试不利影响了名次,而是之外的一些因素。所以他无奈地说‘此固命也’。从《簷曝杂记》的记述可以看出,赵翼想要通过辩白告诉后人,若以考试文章而论,自己才是真正的状元。而今日回头去看当时一甲三人,赵翼的学识在其中也的确称得上最好。

(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6395.html

更多阅读

赵云与陈到的相似之处 三国陈到

西蜀大臣杨戏有一篇《季汉辅臣赞》,几乎把蜀国大臣列举了一遍,其中把赵云和陈到并列到了一起,赵云不必说,大家都很熟悉。而这个陈到虽然不知名,但也很了不起,他与赵云十分相像。陈到字叔至,从豫州就开始追随刘备。从刘备转战四方。参加了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 日本评价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阮景东  万历的皇后王氏是锦衣卫千户王伟之女,万历六年皇帝大婚后,她被册封为皇后,当时皇帝十五岁,她十四岁,万历九年王皇后诞下皇长女,从此皇后再也没有生下男孩。也许都是低微出身的缘故,也许都是没有男孩的缘故,这位

声明:《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国学数典网址》为网友简单的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