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人人都可以读的牙医学文史 牙医学

作者:锦医卫 发表日期:2009-4-2 13:10:00

回复

几点说明

首先声明本人是一个纯粹的牙科临床工作者,只是凭着自己对历史的一点点兴趣,才开始写以下的这些东西。由于先天的缺陷,一没受过正规的历史考据训练;二也没接受过正规的中医理论学习(好像大多数医史的作者都是搞中医的);第三点说起来更泄气,因为先前的语文教育,老祖宗的东西也没学到多少,古文功底、文笔都很一般;第四点就是很多原版的文献很难看到(这也是比较致命的),……不好意思,还有很多,总之就是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所以看问题总会有一知半解的时候,以前自己随口荡荡还无大所谓,现在负有“文责”了,就难免有些心虚,希望各位不吝指正,以帮助在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以前看过一些医史的书,当然也包括牙医学史的(由于英文不好,主要是看中文的),总感觉很不尽兴,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资料的罗列(话说大了,专家们别生气),或者说是不能满足我的历史阅读取向更合适些。值得高兴的是,一些专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里摘录一段:

医学史研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其目的不仅是为当今的医学研究提供借鉴,更不仅是医史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其服务对象不仅是医务工作者、医史研究工作者,还应该包括医学临床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医政管理工作者、卫生政策制定者、医药产业经营者、广大医史爱好者等等。医学史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在从事医学史研究的小圈子中,而应该是服务大众的,否则医学史的研究就会走进一个孤芳自赏的死胡同。

高屋建瓴,看来走出死胡同的日子也不会等太久了!但不管怎样,还是要非常感谢前辈专家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聊补上述第四点的不足。

副题里有“文史”二字,其实我对“文史”的定义也不不太了解,只是把看到的一些东西和牙医学史大杂烩起来写,不知道这样写算不算“文史”,也不知道不搞医的人有没有兴趣看。

贴个预告先,看看有没有人喜欢看:

目录

一、 佛经里的刷牙故事及其他

一) 佛言:应嚼杨枝——引子

二) 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 ——名词解释

三) 揩齿刮舌,务令如法——刷牙手册的出现

四) 曾经的旅游热点——佛祖刷牙遗址

五) 先进事迹报告会——佛祖与刷牙

1、 王舍城会议与“河边制齿木”——把刷牙定为制度

2、 嚼杨枝有五功德——刷牙的好处

3、 关心牙刷的取材和制作

4、 一支牙刷引发的血案——刷牙的注意事项

六) 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佛门以外的刷牙情况(国外篇)

七) 毎朝杨柳枝咬头软——中国人刷牙溯源

八) 不嚼杨枝,事殊西域——刷牙情况(中国篇)

九)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中国特色的杨枝

佛经里的刷牙故事及其他

佛言:应嚼杨枝——引子

慧眼慈悲降梵天,杨枝净水洒三千。

万般劫难都销尽,一步人间一白莲。

在民间,手持杨枝及净瓶的观音形象广为流传。《西游记》里,观音菩萨曾用杨柳枝加净瓶水,救活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扑灭了赛太岁紫金铃放出的山火,还用杨柳枝加净瓶水,收服了红孩儿。此外,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就是观音给的三个杨柳叶儿,令悟空受用不尽。这些故事,分别象征了杨枝净水的救生、护佑、除害和降伏之义,杨枝俨然是洒露淋水、起死回生的神异之物。然而,这或许是个天大的误会,因为杨枝在佛教中的作用最早可能是用来刷牙的。

在原始佛教时期,杨枝是比丘(梵文 bhiks!u、bhiks!uka,俗称和尚)所应该随身携带的十八般兵器(十八物,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梵网经》卷下云︰“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之一。

佛门中使用杨枝的传统可以上溯到佛祖释迦牟尼本人。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属于释迦族,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牟尼就是圣人,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类似于孔丘被中国人尊称为“孔圣人”。佛陀的生卒年代传说有六十多种说法,众说纷纭。目前,公元前565年4月25日和公元前486年5月2日,是普遍被采用的佛祖诞生、涅槃日子。虽然和本文的命题无关,公元前六世纪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不由地想多说几句的时代!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佛祖诞生前14年,老子诞生,在佛祖诞生后6年,孔子诞生。这几位世界级圣人的横空出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了其后两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

刘宋景平元年(423)罽宾(今阿富汗)律师佛陀什和竺道生等共译的《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五分律》)卷二十六载:

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

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 ——名词解释

“杨枝”是什么东东呢?根据唐代义净法师(635-713)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杨枝”的正确叫法应该是“齿木”:

齿木者,梵云 “惮哆家瑟诧”(danta-kastha、dantadhāvang)。“惮哆”(danta)译之为齿(倒和英语中的dental(牙齿的)比较相似),“家瑟诧”即是其木。……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陀寺,目自亲观。

《南海寄归内法传》大约写于689-691年间,系义净由印度归国途中在南海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停留时所撰。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及其所历南亚诸国所行佛教仪轨40条,并将其与他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卷及新译经论 10卷一起托人寄归国内僧人。

《大日经疏》、《略出经》、《瞿醯经》等,则说齿木当多用优昙钵罗木(梵语ud!umbara,学名 Ficus glomerata,略称昙花,属于桑科中之隐花植物。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昙花一现”的成语,即典出于此)、阿修他木,若无此等树木时,当求如桑等有乳之木;或谓当用竭陀罗木。

我国早期的佛经中,齿木多翻译作杨枝。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到长安的天竺僧人输波迦罗在汉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中还干脆翻译成“柳木”:

清净澡浴漱口,以柳木揩齿。

因为在中国,杨和柳是可以并用的,按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五“柳”条下云:

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仍并称杨柳。

按宋红先生的考证,在我国,直到宋代,“齿木”才逐渐取代“杨枝”而成为较通行的译法。

由此可见,杨枝是齿木,而齿木并不单指杨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以偏概全的情况呢?可能解释是在我国杨柳枝可能是最常用作“齿木”的。

如唐玄应法师(约公元八世纪)的《一切经音义》卷十五中所言:

(齿木)多角竭陀罗木作之。今此多用杨枝,为无此木也。

清读体律师(1601-1679)集《毗尼日用切要》“取杨枝”条也说:

杨有四种,皆可梳齿也:一白杨,叶圆。二青杨,叶长。三赤杨,霜降叶赤。四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今咸以柳条当杨枝,柳条垂下,乃小杨也。

佛祖还曾亲自主持制定了杨枝的形制尺寸,佛律中多有记载,只是诸书略有差异。

《四分律》卷五十三记作“极短者长四指” 。《杂事》卷十三记载,“此有三种,谓长中短。长者十二指,短者八指,二内名中。” 《南海寄归内法传》作“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和《杂事》相仿。《五分律》卷二十七记作:“极长听一搩手。……极短听长并五指。亦不应大粗大细。”

其他的几个不太难懂,《五分律》中的“一搩手”(Vitastf)到底多少长?有不同解释,因为和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关系不是很大,不做讲解(其实我也有些云里雾里的)。这里列些资料,大家自己自学(要考研的朋友一定要看)。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行事钞》)中卷曰:“佛搩手,尺量不定。今总会诸部,校勘是非。《僧祇》:‘佛搩手长二尺四寸’,明了论同之。善见云:‘中人三搩手长,佛一搩手。’《多论》云:‘佛一搩手,凡人一肘半。’《五分》:‘佛搩手长二尺。’”《行事钞》(下)曰:“今依《五分》,佛一搩手,长二尺。准唐尺者,则一尺六寸七分强。”《名义集》(三)曰:“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释氏要览》(上)曰:“佛一搩手,长二尺四寸。”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2 13:28:26  回复

揩齿刮舌,务令如法——刷牙手册的出现

............................................................

那么,“嚼杨枝”是什么意思呢?这在唐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的“朝嚼齿木”条中也可以找到非常明确的答案:

(齿木)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別用铜铁作刮舌之篦。或取竹木薄片如小指面许,一头纤细以剔断牙,屈而刮舌,勿令伤损。……要须熟嚼净揩,令涎癊流出,多水净漱,斯其法也。……嚼齿木時矣。亦有用细柳条,或五或六。全嚼口內,不解漱除。或有吞汁,将为殄病。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痾。

根据义净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齿木(杨枝)的用法先是慢慢地 “嚼”,而且其木条要“以苦涩辛辣者为佳”,按现代医学观点看,这些汁液具有收敛剂的作用,对炎症的消退有辅助作用;同时通过反复地咀嚼(熟嚼)以及枝液的刺激促进唾液的分泌(令涎癊流出)。

然后是“刷”,即把齿木一头嚼扁或敲扁后, 露出絮状纤维, 呈扫帚状,用以刷牙,这就是现代牙刷的雏形。再后是“刮舌”,把齿木擘开,曲成弯月形状,刮除舌垢,以去除“牙中食在舌上腻存”。

另外还可起到牙签的作用,把齿木的一头弄细了来“剔”断牙。

最后是要“多水净漱”,如果没漱干净,或者把“牙膏”(汁液)给吞了,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痾)。顺便带一句,其实在此之前的佛教戒律《摩诃僧祗律》(《僧祗律》,东晋义熙十四年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中写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在刷完牙后把汁液咽下去的:“若口有热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只是在义净生活的年代,《僧祗律》已逐渐被《四分律》所取代。

这完全是一本非常完整非常实用的刷牙手册!而且如果严格地按佛教教律来使用杨枝,原始佛教中的杨枝其实好比是一支现在的多功能牙刷,可以用来刷牙、剔齿、刮舌!这与后世所谓的杨枝净水之成人之美、济世消灾、普降甘霖、起死回生的功用真是相去千里!

............................................................

曾经的旅游热点——佛祖刷牙遗址

...........................................................

所以说,前面佛祖所说的“应嚼杨枝”就是“应该刷牙”的意思。从佛经上看,释迦牟尼本人是很注意口腔卫生的,经常刷牙,佛祖刷牙处还一度成为旅游热点。

在佛祖涅槃后900多年的东晋时期,高僧法显(334—420)在隆安三年(399)自长安出发出国留学,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僧人。法显回国后在义熙十二年(416)写了《佛国记》,记述了自己399—413年间的旅行经历,就提到曾参观过佛祖刷牙纪念地:

出沙祗城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刺土中,即生长七尺,不增不减。诸外道婆罗门嫉妒,或斫或拔,远弃之,其处续生如故。

再往后200多年,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唐僧(玄奘法师)在西行求法途中,也到过多处佛祖刷牙遗址,这在贞观十二年由他口述,弟子辩机撰录的《大唐西域记》中记得很明确:

(迦毕试国,Kapisi,位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北方恰利卡尔东30公里的布鲁吉村,是贵霜王朝王都迦毕试的遗迹。)象坚窣堵波(梵文stūpa,即佛塔)北山岩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梵语 arahan,简称罗汉,是指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于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为茂林,后人于此建立伽蓝(梵语samghrma,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名鞞铎佉(唐言嚼杨枝)。(卷一)

(鞞索伽国,今印度北方邦毕塞浦尔) 城南道左有大伽蓝。……如来昔日六年于此说法导化。说法侧有奇树,高六七尺。春秋递代,常无增减。是如来昔尝净齿弃其遗枝,因植根柢,繁茂至今。诸邪见人及外道众,竞来残伐,寻生如故。(卷五)

(摩伽陀国,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即今日比哈州南部,以巴特那(Patna,即华氏城)及伽耶为其中心)次东南垣内五十余步有奇树,高八九尺,其干两披,在昔如来嚼杨枝弃地,因植根柢。岁月虽久,初无增减。(卷九)

为什么遗址越来越多了?有些可能是附会,另外也离不开善男信女们的开发和保护,这与现在得的若干个赤壁、若干个孔明故居的情况有点类似,有点金粉谁都想争着往自己脸上贴。不过也可能和佛祖本身刷牙比较勤快有关系,因为牙齿是要天天刷的,而且不止一次!

从上述佛祖所用过的杨枝随手一扔就长成枝叶繁茂的奇树,邪魔外道竞相砍伐,仍寻生如故、常无增减来看,明显有神化的意思。但或许此树和杨柳相似,有强大的生命力,枝条插土即活,以致“无心插柳柳成荫”亦未可知。 不过,此杨枝是用来“嚼”而“净齿”的,并非是用来洒露淋水普度众生的,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2 13:54:25  回复

............................................................

先进事迹报告会——佛祖与刷牙

............................................................

前面已已经提到,释迦牟尼本人是非常注意口腔卫生的,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刷牙。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利用自己在佛门中无可替代的威望,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大家刷牙,还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不遗余力地开展过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他还对早期牙刷(杨枝)的取材、制作、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等,都作过详尽的说明。仅凭这些,已绝对可以荣获口腔预防医学终生成就奖。(其实他所做的工作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其他个人卫生的宣教,如怎样掏耳朵、洗澡、洗鼻孔、洗衣晒被、使用手纸,不要随处大小便,等等,在整个预防医学领域都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现将该同志的在口腔预防医学领域的主要先进事迹作一简要介绍。(不要打瞌睡,交头接耳,最精彩的内容都在这里。)

一、王舍城会议与“河边制齿木”——把刷牙定为制度

.....................................................

佛祖曾多次规劝弟子们要刷牙,除了引子里提到的故事外,《五分律》卷二十六也载有:“有诸比丘食入齿间以致口臭。佛言:‘听畜擿齿物余亦如上。’”

在佛教史上,有两件事情对刷牙在佛门中的普及影响重大,突出地反映了佛祖超常的洞察能力和领导风范。

一是王舍城会议,《五分律》卷七载:

时诸比丘不受杨枝及水,便不敢嚼及漱口,口臭眼闇。共人语时,人闻其气。问言:“大德口何以臭?”诸比丘甚羞耻,便乞受杨枝及水。诸人言:“汝自嬾取,谁为汝惜杨枝及水?”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今听不受杨枝及水,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不受食着口中,除尝食、杨枝及水波逸提。”

讲的是佛祖在王舍城(古名Rajagrha,原意为“王之居所”,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其中有闻名于世的佛祖释迦牟尼修行地——竹林精舍,由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出资建造,它是佛教的第一座寺院,佛祖曾在此讲经说法十数个雨季之久)宣扬佛法时发生的事。大意是当时有年纪比较大的比丘(大德,《杂事》十九曰:“佛言:……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不敢接受施主的杨枝和水,所以也就不刷牙、不漱口,结果口臭,还被俗人(白衣,就是指像我这样不通佛理的人)耻笑:“我又不是不肯给你牙刷和水,是你自己懒的拿啊。”这件事情严重损害了僧人在俗人心中的形象,也对今后的普法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谁愿意站在那里忍受你的口臭听你的讲义啊?)。佛祖非常重视,专门为此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宣布纪律:“以后可以接受施主布施的牙刷和水!”及时地在萌芽状态时遏制了事态的发展。

二是河边谈话,唐义净法师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杂事》)卷十三记载:

世尊既与河边诸苾刍以圣语圣法律共安慰已,其声普遍,四远诸人共相谓曰:“佛共河边诸苾刍辈,以圣语圣法律而相安慰。”既闻此事,诸长者婆罗门皆来礼拜河边苾刍。此诸苾刍即为长者婆罗门宣说法要,口出臭气。时彼诸人左右顾眄,共相谓曰:“此之臭气从何而来?”诸苾刍曰:“此之臭气从我口出。”白言:“圣者,岂可日日不嚼齿木耶?”答曰:“不嚼。”彼曰:“何故?”诸苾刍曰:“佛未听许。”答曰:“圣者,若不嚼齿木,得清净耶?”时诸苾刍默然无对,以缘白佛。佛言:“彼婆罗门长者所作讥耻,正合其仪,我于余处已教苾刍嚼其齿木,而汝不知。是故我今制诸苾刍应嚼齿木。”

这是发生在佛祖在舍卫城(Sravasti,古印度恒河中游北岸拘萨罗国(Kosala)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是著名的“祗树给孤独园”,即祇园精舍所在地,释迦牟尼曾长年在此居留说法长达二十多年。不过,七世纪玄奘到那里时,已“都城荒颓”、“伽蓝数百,圮坏良多”。)讲法时的故事。(关于祗园精舍的建造,佛经上也有非常动人的故事。说舍卫城富商须达多非常仰慕佛祖,想请佛祖来舍卫城讲法,在挑选精舍的地方的时候,他认为只有波斯匿国王的太子祗陀所拥有的一座花园,才是最适合建造精舍的圣地。于是须达多请求祗陀太子将自己的花园出卖给他。太子对佛陀没有认识,不愿出卖心爱的花园,就难为须达多,让他用黄金布满园林来作价购买。如此昂贵的价钱也没有吓倒须达多,他果然用黄金铺太子花园的土地。这使祗陀太子十分感动。于是太子与须达多共同将花园赠送给佛陀,并建造了规模比竹林精舍更大精舍。)祗园精舍与竹林精舍都是佛陀经常居住说法的重要场所。

上面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佛祖有次曾向胜慧河边的比丘宣扬佛法,外教(婆罗门)的长老们闻讯赶来向河边的比丘请教,可是这些比丘不知道刷牙,满嘴臭气。长老们左顾右盼,问:“是什么东东这么臭啊!”这些比丘倒也挺老实(出家人不打诳语),羞羞地说:“是我有口臭。”外教长老就嘲笑他:“你们没有天天刷牙吗?”比丘说:“我们不刷牙。”长老说:“为什么不刷牙呢?”比丘回答说:“佛陀没说过要刷牙啊。”长老说:“哎呀,你们不刷牙,连口气都不清新,还谈什么清净要旨呢?”比丘们一时语塞,送上门来的宣扬佛法的机会就这样被搅乎了!后来比丘们向佛祖汇报工作时谈到了这件事,佛祖说:“他们嘲笑你们是对的,你们应该要刷牙。刷牙的事情,我在别的地方跟别的比丘已经说过了,可惜你们不知道(可见当时交通、通讯不太发达,王舍城会议的文件精神没有得到及时地传达、贯彻和落实)。所以今天我在这里重申一下,今后所有的比丘都必须要刷牙!” 佛教律藏称此事件为“河边制齿木”。

应该说,对于口腔卫生史来讲,王舍城会议,尤其是河边谈话精神,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奠定了刷牙做为佛门戒律的基础,渐而演变成在斋饭后、功课前、礼佛以及其他的重要活动时都必须进行的程序了。

如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写的:

食罢之时,……手必净洗,口嚼齿木。疏牙刮舌,务令清洁。(卷一•“食罢去秽”条)

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若其不然,受礼礼他,悉皆得罪。(卷一•“朝嚼齿木”条)

二、嚼杨枝有五功德——刷牙的好处

...........................................................

佛祖还多次在不同场合宣扬了刷牙的好处。

《五分律》卷二十六记载,佛祖在拘萨罗国讲法时提到:

嚼杨枝有五功德:消食、除冷热唌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

《杂事》卷十三也有类似的记录(即河边谈话):

嚼齿木者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能除黄热,二者能去痰癊,三者口无臭气,四者能餐饮食,五者眼目明净。

这些说法对后世影响很深,并加以了继承和发扬。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也提到使用齿木可以“坚齿口香,消食去癊,用之半月,口气顿除。牙痛齿惫,三旬即愈”。

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华严经》卷十一则更将嚼杨枝的好处发扬至十条:

嚼杨枝具十德者:一销宿食;二除痰饮;三解众毒;四去齿垢;五发口香;六能明目;七泽润咽喉;八唇无皲裂;九增益声气;十食不爽味。

其中可以看出,嚼杨枝(刷牙)的功用虽为佛门有所夸大,但除口臭和去齿垢仍是其原始的基本目的。

三、关心牙刷的取材和制作

...........................................................

佛祖还对非常关心牙刷的取材和制作,并专门有过指示,《五分律》卷二十六载:“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嚼。漆树、毒树、舍夷树、摩头树、菩提树。余皆听嚼。’”

可见,佛祖充分考虑到了当时的条件,牙刷的取材非常广泛,给刷牙的广泛开展造就了物质基础,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找不到牙刷而不刷牙的情况。关于牙刷的取材和制作,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也说得很清楚:

其齿木者,……或可大木破用,或可小条截为。近山庄者,则柞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预收,备拟无令阙乏。……少壮者任取嚼之,老宿者乃椎头使碎。其木条以苦涩辛辣者为佳,嚼头成絮者为最。麤胡叶根,极为精也(即苍耳根并截取入地二寸)。

一句话,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由此也可以看出,杨枝是齿木,而齿木并不单指杨枝(这一点在以后还会谈到)。

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找不到牙刷的时候,如《五分律》卷二十七写道“有诸比丘乏杨枝”,佛祖告诉他:“你可以把用过的那段截掉再继续用啊(听截去已用处余更畜用)。”

《杂事》卷十三记载:

大师既制恒嚼齿木。苾刍道行卒求难得遂不敢食。佛言:“不应断食。若无齿木,应用澡豆、土屑及干牛粪,以水三遍净潄。随意餐食勿复生疑。”

这时,河边谈话的精神(恒嚼齿木)已经传达,而且得到了坚决有效地落实,有些比丘在化缘时因为不能刷牙竟然不敢吃饭!佛祖还是比较开明的,教他变通的方法:“你千万别不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如果找不到牙刷,可以用澡豆、土屑和干牛粪来擦洗牙齿,再漱漱干净。” 其中的澡豆相当于现在的肥皂粉,土屑和干牛粪就是早期的牙粉了!这三样东西也即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提到的“三屑”是也。

四、一支牙刷引发的血案——刷牙的注意事项

............................................................

《杂事》卷三十四记载:

后嚼齿木,既刮舌已,不洗而弃。蝇来附上,遂便命过。次有守宫来食其蝇,因此而死。次有黄[狂-王+由]来啖守宫,还同丧命。次有犬子食此黄[狂-王+由],亦复命终。余有残者,诸蚁来唼,悉皆致死。是时有一苾刍在傍而立。见如是等事。至明日旦,时诸苾刍来于其处而嚼齿木,见狗、众蚁一处命终,怪其所以,共相谓曰:“狗蚁何因一处而死?”或言不知,或言可共推寻谁作斯过。时彼苾刍告诸人曰:“昨日婆罗门儿,是尊者舍利子弟子,我见于此嚼其齿木。刮舌之篦不洗而弃。必应为此,令其命终。”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苾刍,当知人中亦有带毒,与蛇无异。从今已去,嚼齿木时既刮舌了,应以水洗方可弃之。不洗而弃得越法罪。”如世尊说嚼齿木已洗方弃者,有诸苾刍为水乏少不知如何。佛言:“于灰土上揩拭弃之。”

这是佛祖在舍卫城讲学期间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佛祖当时新收的一个出生于婆罗门的弟子。案件的起因是他刷完牙后没把杨枝洗干净,随手就扔掉了,接着命案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起初是有只苍蝇飞来,在用过的牙刷上面叮了一下下,就不幸死了。接着有只蜥蜴爬过来吃了苍蝇,一样死了。接着有只怪兽(黄[狂-王+由],不知道什么东东?黄鼠狼?)过来吃了蜥蜴,也同样死了。又有看门的狗没事瞎溜达过来,舔吃怪兽,还没啃完就翘了。最后一群勤劳的蚂蚁围过来吃狗吃剩的残羹冷炙,结果全军覆没。第二天早上,比丘们来刷牙时发现了惨案的发生现场,追查之下,有目击者提供了重要线索,说:“昨天我看到那个新来的小兄弟在这里刷牙、刮舌,完了没把牙刷洗干净就扔了,一定是这个原因!”于是大家向佛祖报案,佛祖悲悯地说:“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你们应该知道和蛇一样,人也是带毒的(只是那位仁兄也未免太毒了)。从今往后,嚼完杨枝一定要先把它用水洗干净了再扔到垃圾桶里。”后来有的比丘因为水少,不能洗洗牙刷,不知如何是好。佛祖就耐心地教导他:“你也可以用灰土把杨枝擦擦干净后再扔掉。”

其实在刷牙得到普遍的开展之后,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佛祖对这类问题非常关注,对出现的问题总是能及时地加以制止和纠正,并积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实施细则,从源头上制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些在《五分律》和《杂事》等律藏中都有记载,只是文字上略有差异。

原则上讲,刷牙应该找个僻静的场所,就像《杂事》卷十三所说的:

有三种事可于屏隐处。谓大小便及嚼齿木。

因为在长老、上座前嚼杨枝,会失礼。在俗人(白衣)、外道面前嚼,会受到他们的讥毁和误解。但这又都不是绝对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老病羸弱,也用不着非得爬到隐蔽处刷牙,佛祖说了:“病人可以用洗口盆刷牙,但盆子不能在屋里随意乱放,以免人家不小心踢翻。”生病时,上座尊者来探望,这时候你刷牙也不是大不敬。(多么人性化啊!)又比如,有的比丘在外道前刷牙,外道讥讽说:“你们佛门弟子就只知道刷牙吗?”于是比丘们便不敢在一切外道前刷牙了,这时外道又有话说了:“你们看,佛门弟子多少恭敬我们啊,现在都不敢在我面前刷牙了。”(晕倒!)这时佛祖又告诫弟子说:“你们不应该这样死板啊(不应尔),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刷牙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若能于佛法作损益者不应于前嚼)。”可见,佛祖是一个既懂得变通又颇具全局观念,时时刻刻注意维护佛门利益和形象的这么一位领导。

有的比丘在厕所里或厕所边上刷牙,挑的地儿是够隐蔽的了,但妨碍其他比丘上厕所,也招人嫌,佛祖就劝诫他:“你不能这样做啊(不应尔)。”有的比丘在嚼完杨枝后把杨枝插在厕所墙壁上,佛祖就劝诫他:“你不能这样做啊,这样会刮伤人家,还容易钩坏人家的衣服。”

另外佛祖规定不能在食堂、讲堂、厨房、水井边刷牙,刷完牙后也不要把杨枝随地乱扔(处处污地),因为要讲究卫生。比丘最好在阿练若处刷牙。(阿练若,梵语aran!ya,比丘的住处。《大日经疏》卷三云:“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云:“在阿兰若住处者,去村五百弓,有一拘卢舍名阿兰若处。”拘卢舍指牛之鸣唤声或鼓声可听闻之距离。然而,由于土地有平地或山地等之别,音响所达之距离有异,故一拘卢舍之长度并不一致。由于阿练若离聚落不远,僧众、信徒往来不困难,又因不近村,所以最适宜修行。)。有的比丘用装鞋的袋子(盛革屣囊)装牙刷,结果牙刷沾上了鞋子上的大便,佛祖就说:“这样多不卫生!以后不要再把牙刷放在鞋袋里了。”

还有个少年比丘在显露的地方嚼杨枝,杨枝又太短,看到佛祖来了,觉得继续嚼难为情,吐出来又显得对佛祖不尊重,想把杨枝吞了,结果卡在喉咙里。幸亏佛祖眼明手快,当机立断,“尔时世尊便舒无量百千功德所生左手旋环万字” (这句不想翻译,写得太神了!), “捉少年头”,伸出如来佛掌“屈右手指内彼口中,钩其齿木与血俱出”,及时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在弄清事情原委后,佛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看看,这样多危险啊,以后要吸取教训!一来不要在明处嚼杨枝,二来杨枝最短也要有五指并拢一般长,违者得越法罪(后果很严重)!另外用的杨枝不能太粗,也不能过细。”

佛祖说了不能用短杨枝后,有些年纪较轻的比丘(具寿,《佛学大辞典》注为:比丘之通称。师呼弟子之称。长老呼少年用之。具有世间寿命及法身慧命之义。旧译曰慧命,单就法身之慧命而云。《杂事》十九曰:“佛言:年少苾刍,亦复不应于耆宿处唤名字氏族,或云具寿。……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又用长条来充当齿木,其他年长的比丘看不过去,责问他:“你怎么能拿根棍子在玩呢(汝等岂可执杖戏耶)?成何体统!”他回答说:“我正按佛陀教的在刷牙,怎么能说是在玩呢?!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前两天有位小兄弟,因为拿短的杨枝刷牙差点连命都没了吗?而且长的杨枝有什么不好?一来可以当柴火烧,二来还可以时不时地拿它教训下小徒弟(一得然釜煮饭。二得鞭打小师)。” 年长的比丘无语。佛祖听说后告诫大家:“他这么做是不对的。以后制作杨枝最长不能超过并拢的十二指一般长,嚼长条者得越法罪!”

《杂事》卷十三还写道:

佛教嚼齿木时,苾刍不知刮舌,其口仍臭。佛言:“嚼齿木已,当须刮舌。”苾刍不知用何刮舌。佛言:“应畜刮舌篦。”佛听畜篦,六众苾刍便以金、银、琉璃、玻璃宝作。诸婆罗门长者见已,问言:“圣者,此是何物?”答曰:“贤首,世尊令我用刮舌篦。”彼言:“岂汝沙门释子贪欲乐耶?”六众默然。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有四种刮舌篦,苾刍应畜。云何为四?谓是铜、铁、鋀石、赤铜。”时诸苾刍便即利作,刮舌伤损。佛言:“不应利作。”然此四难求。佛言:“应劈齿木,屈以刮舌。”苾刍劈破便用,刮舌作疮。佛言:“劈齿木已,两片相揩,去上签刺,然可用之。”

意思是说,有的比丘嚼完杨枝后不知道要刮舌,仍然有口臭,这时佛祖就对他说:“你刷了牙后还应该刮刮舌头。”比丘不知道应该拿什么来刮舌,佛祖对他们说:“应该用刮舌篦。”于是大家就用金银、琉璃、玻璃等昂贵的材料来制作刮舌篦。其他外教的长老看到了就问:“这些金光闪闪的是什么东东啊?”比丘回答说:“这是刮舌篦,是佛陀教我们用来刮舌头的。”长老说:“你们佛门子弟太腐败了!”比丘无语。佛祖听到此事后说:“你们这样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很不好!以后可以用铜、铁、鋀石和赤铜来做刮舌篦。”于是比丘们就照做了,为了把舌头刮得更干净,他们还创造性地把刮舌篦磨得很锋利,结果有人把舌头刮破了,佛祖知道后又说:“你们不要把刮舌篦做得这么锋利!”有些比丘生活条件差,找不到铜、铁、鋀石和赤铜来做刮舌篦。佛祖就对他们说:“你们把刷过牙的杨枝劈成两半,弯过来也照样可以刮舌头。”有的比丘照做了,结果又把舌头刮破了,还长脓包,佛祖就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把杨枝劈成两半后,应该把两片相互擦一下,把上面的木刺去干净了再用。”(额滴神啊,真的不得不佩服如来佛祖的神了!)

由于佛祖细致入微的工作,随机圆融的变通,因势利导的谈话,以及恩威并施的高超的领导才能,终于使刷牙在原始佛教时期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早期的口腔卫生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听了先进事迹报告会后,个人感觉如来佛祖真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事无巨细、里外操持,并且非常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温和的大家长,他主持制定的许多法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及时加以补充修正,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处处体现着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思想。他的形象实在比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居庙宇的样子高大得多,也可亲得多,真的是越来越喜欢上他了!

在下对佛祖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绝无调侃之意!)由衷地热烈鼓掌!!!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3 00:13:32  回复

试一下发图

杨枝



作者:左医御史 回复日期:2009-04-03 10:54:21  回复

文史

文化史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狭义而言,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如蔡尚思所著《中国文化史要论》。显然,这种界定过于狭窄,但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看,一方面文化史研究或文化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总体,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中西文化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问题的研讨;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即将文化视为狭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史研究虽比学术思想史的范围有了很大扩展,但仍没有明确文化史研究的全部范围,与文化学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文化史研究范围的不确定是与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千姿百态、文化学理论派别林立有关的。但就一般而论,文化史研究应该包括对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社会关系态文化(各种组织、制度)乃至深层心理的研究。譬如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植物之栽培耕作是西文“文化”之本意),占据了原始文化史的较大比重;其中如婚姻、家庭、部落组织等属社会关系态文化,离开这些,原始文化便无从谈起。实际上在文明时期,观念态文化也只占一小部分,特别是在大多数下层民众知识程度较低、观念形态的遗留较少的时代,这种文化多代表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而下层文化多呈物质形态,抛开后者也就没有了文化史。但是文化史作为一门独特的史学分支,其研究内容在许多方面又与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史、思想史、科技史、语言学、心理学等相交叉,显然就应有独特的研究视角。把一种崇拜、一个家庭、一种婚姻作为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与宗教学及社会学研究它们迥然相别;而取火、动植物驯化作为一种文化成就,是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对它们的文化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分支的历史研究(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史学对这类题目——即物质生活史的题目很少涉及)。这就是说,文化史研究把人类文化的各方面成就当作综合的文化概念的各个侧面,研究它们是为研究文化整体服务的。在此意义上,文化史首先要研究不同民族、国家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其次要研究各种文化传播、融合、受阻等等的原因、过程、途径、方式,第三要研究文化在历史中的各种功能。这些研究必然要借助对文化各因子的探索,比如研究文化传播,我们必须研究生产工具(如青铜器、铁器)、生产技术(如四大发明)、思想观念(如佛教)、语言(如某种方言)、艺术(如西洋画法)等各方面的传播扩散,其扩散方式、传播圈、传播效果、源地、有利因素及阻碍因素等,由此才能了解各文化因子在文化传播上的异同,最后对文化整体在传播问题上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以上各例说明,文化史的特点在于,把人类的各种文化创造当作文化现象而非其他来研究,研究各种文化因子的目的是宏观地把握文化整体。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3 20:35:27  回复

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佛门以外的刷牙情况(国外篇)

。。。。。。。。。。。。。。。。。。。。。。。。。。。。。。

前面稍稍谈到了王舍城会议与河边谈话的一些来龙去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俗人和某些外道(如婆罗门)好像也是知道刷牙的。

后秦鸠摩罗什(344 ~ 413 年)译《大庄严论经》提到:“时彼檀越既嚼杨枝以用漱口。”“檀越”就是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那么,离信众更远一步的的呢?

读义净法师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可以知道,在当时的印度诸国,不管佛门还是俗流,都是坚持刷牙的,而且是从娃娃抓起!“五天法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三岁童子,咸即教为。圣教俗流,俱通利益”。因此,“牙疼西国迥无”,“良为嚼其齿木”。

根据穆根来等翻译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也写到一些国外的俗人刷牙的。

这本书是根据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亲见亲闻记录而成的,写于9世纪中叶和10世纪初,大概在晚唐时期。

书中说:“印度人使用牙枝;他们如不用牙枝刷牙和不洗脸,是不吃饭的。” 在印度,“一吃完饭,便把一根叫做杨树(或叫做印度无花果树)的枝条放在嘴中咀嚼。……用一根刚刚从树上折下来的树枝磨牙的习惯,不仅是婆罗门教徒,在其他种姓间也是普遍流行的。”

什么是“用牙枝刷牙”?本书法译本译者索瓦杰对此有详细注释,他说:“用一条木枝(siwāk)刷牙的习惯是阿拉伯一个古老的传统,是伊斯兰法令所认可的。”可见阿拉伯人也有用牙枝刷牙的习惯,甚至使用的历史更悠久,有研究认为早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人就已经知道使用牙枝刷牙了!

齿木,英语通常作chewing sticks,阿拉伯语英译作miswak、miswaak、misswak、miswaki、meswak、mswaki、sewak、siwak或siwaki,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些阿拉伯国家日常的洁牙用具。最近的医学专业杂志也还刊登有专门的研究论文。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3 20:37:09  回复

至于“外道”,除了婆罗门,伊斯兰教典籍则说穆罕默德(约570 ~632 )夜晚礼拜以前要嚼齿木清洁牙齿,饭后也要使用齿木,他还曾把一位不用齿木的信徒逐出清真寺,原因是他有难闻的口臭!在《中国印度见闻录》卷二也提到先知穆罕默德“腰上牢牢地挂着一根很长的剔牙枝”。

本卷日译者藤本胜次有更加详细的注释:

剔牙枝(miswāk siwāk),关于阿拉伯人使用的这种牙签,《一千零一夜》的译者巴汤作了如下的说明(参见大场正史日译巴汤版《一千零一夜》,角川文库,昭和27年,第302页,原注8、9条):剔牙枝约莫有伸展着的小拇指或小指那样长。在麦加,人们把它浸泡在糁糁水(zamzam)中,大量出售……在阿拉伯人中间,传言“西奈山中的木材”(即橄榄木)制造的剔牙枝,香气宜人,可以防腐,具有特殊的功效。因此,穆罕默德从不使用其他剔牙枝……剔牙枝的用法,是把不使用的一端夹在小指与无名指中间,再用另外两个手指(即中指和食指)夹住剔牙枝的中央,用拇指使劲按住嘴唇。它比我们平日使用肮脏的牙刷更合乎卫生,这是因为每个牙缝都可以剔净,而不是像刷牙那样,整排地摩擦……非洲人自不待言,就是亚洲各地,也有许多人在脖子上吊着剔牙枝,到处走来走去。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3 21:03:43  回复

转发几张网友周-老-三2008年在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看到的

恒河边两个刷牙的孩子。注意:右边一个用树枝刷牙



市场上还有卖的!

恒河边百姓常用的牙刷



再转发一张

注意他拿杨枝的手势,与藤本胜次注释中“剔牙枝的用法,是把不使用的一端夹在小指与无名指中间,再用另外两个手指(即中指和食指)夹住剔牙枝的中央,用拇指使劲按住嘴唇。”很像,但没看过原文,“用拇指使劲按住嘴唇”是否有误?待考……

沙特人刷牙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3 21:58:11  回复

网友webmaster在《奇闻:沙特人拿剔牙杖来送礼》一文里也提到:

穆斯林把“用树枝刷牙”作为圣人的四大美德之一,他们每天5次祈祷前都要照例用剔牙杖将牙齿清理得干干净净。

可不要以为他们一天只刷5次牙,许多人随身带着一大把剔牙杖,一有时间就拿出一根刷个不停。他们对剔牙杖钟爱无比,许多人干脆用细绳将最喜欢的剔牙杖挂在脖子上满街跑。

也别以为只有买不起牙刷的人才这样做。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风光的时候同样如此,他后来被美军抓获关进监狱,仍要求每天有一把剔牙杖使用。剔牙杖也有级别之分,寻常人家是将随手采的树枝加工而成,有条件的人则选用橄榄树枝,不但清香,而且汁液有防腐功能;剔牙杖中的极品,是用“ZAMZAM水”浸泡后的橄榄树枝,因为这种水是从麦加城穆罕默德墓地旁的水井中汲取的,自然身价百倍。树枝刷牙的习惯后来随着穆斯林商人的驼队被带到非洲各地。当然,由于气候和树种不同,他们所用的树枝也五花八门。多哥人用的“阿洛”树枝非常松软,用牙轻轻一咬就绽开,可以像真牙刷那样刷牙;刚果人的剔牙杖则是用灌木树根制成,可以让嘴唇红润;而坦桑尼亚人的树枝,能产生满口香气和泡沫,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薄荷香油和皂。

"用罢擘破,屈而刮舌"现实版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21:54  回复

虽然我国是最早出现植毛牙刷的国家,但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人们普遍采用的洁齿方式是漱口,如春秋战国时期《礼记•内则》里的“鸡初鸣,咸盥漱”;道教中还提倡漱口辅以叩齿来达到坚齿、固齿的目的;也有含“口香糖”(鸡舌香)来清除口臭的,但都是不刷牙的。

(关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洁牙方式,包括植毛牙刷,我们以后还会分章讨论,这里所讨论的仅限于雏形的牙刷——杨枝的情况。)

杨柳的医用,在我国古已有之,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就曾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肿痛;三国时华佗曾用柳枝治疗骨折。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作为牙刷用的杨枝一词仅限于传入的佛经译著中。(如白居易《临水坐》诗里 “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的杨枝完全是个参禅的道具,跟拿把折扇装风雅以及现如今戴个平光黑框眼镜装斯文类似。)

在中国,刷牙的出现,应该与佛教文化的传入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23:05  回复

杨枝最早见诸汉文字的是东汉时期安世高在公元148-170年间翻译的《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里面提到:

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七物?一者然火;二者净水;三者澡豆;四者苏膏;五者淳灰;六者杨枝;七者内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谓除去七病?……六者除垢秽;七者身体轻便,眼目精明。是为除去众僧七病。如是供养,便得七福。何谓七福?……六者口齿香好,方白齐平。

认为通过洗澡可以有“清淨、面目端正、身体常香、肌体儒泽、口齿香好”等养生、美容效果。但这个时候还没有提到杨枝的用法。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24:20  回复

西晋竺法护(228-306)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卷十曰:

菩萨世世持杂香水与佛及诸菩萨,澡面及杨枝梳齿,用是故,佛面口中皆香。

这里已经提到杨枝是用来“梳齿”的。

东晋僧伽提婆(约四世纪在世)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八中也提到: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施人杨枝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者除风;二者除涎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臭;五者眼得清净;是谓比丘施人杨枝有五功德。

可知杨枝不仅备以自用,还可以送人。《五分律》卷二十六里也提到:“时瓶沙王(摩揭陀国国王)作是思惟:‘我未以何物施僧?’遍思皆施,唯未施擿齿物。便作满车,施诸比丘。”可见现在沙特人拿剔牙杖送人也并不是什么“奇闻”。

按古印度以及西域诸国的习俗,若礼请他人,一般要赠送齿木及香水(加上香、花的淨水)等,言下之意是说:“祝您健康!请接受我的邀请吧。”此种习俗,也自然用来礼请诸佛菩萨。这与汉人的 “折柳赠别”风俗有很大差异,我国的这种习俗大概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且柳和“留”谐音,离别赠柳的言下之意是说:“让我再看你一眼,我真的舍不得你走。”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36:05  回复

折柳送别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37:28  回复

五世纪初,《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和《五分律》等“四律”陆续翻译完成,《五分律》中的杨枝故事前面已经多次提到。

成书于唐贞观十年(636)的《隋书》,首次在正史中记述了“真腊”国(今柬埔寨)使用杨枝刷牙的情况:

人形小而色黑。……每旦澡洗,以杨枝净齿,读诵经咒。又澡洒乃食,食罢还用杨枝净齿,又读经咒。

从文字上看,还颇有些看西洋景的意思,说明刷牙在当时的中土仍很少见。

直到唐代义净法师编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的“刷牙手册”,才首次将印度及南海诸国人使用齿木(杨枝)刷牙的方法正式介绍到国内。莫高窟146窟五代时期壁画净齿图中,就绘有僧人手执齿木正在刷牙、清洁口腔。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39:03  回复

我国正式的医书中记录杨枝,首见于隋代巢元方大业六年(610)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的“解诸毒候”中有“以水杨枝洗口齿”的记载。但里面讲的刷牙并不是日常的刷牙,而是一项辨别毒性前的准备工作,要先用水杨枝把嘴巴牙齿洗洗干净。

我国古代雏形的刷牙方式,除了叫作嚼齿木、嚼杨枝、梳齿之外,还有更常用的叫法是揩齿。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19:40:13  回复

我国关于揩齿的文字记录,首见于南北朝梁刘峻(462-521)撰《类苑》一书所载的《西岳华山碑载治口齿乌髭歌》,但这里没有提到用什么来刷牙。这首歌决记录的是一种早期的牙膏(揩齿膏),《全唐文》中苑咸(约742年前后在世)《为李林甫谢腊日赐药等状》中也记有“揩齿药”。

正式的医书中记录揩齿,首见于唐孙思邈撰于652年的《备急千金要方》,其中《七窍病方•齿病第六》记有盐汤揩齿之法:

毎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龂(牙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

有意思的是,这里同时提到了揩齿及叩齿,可能是体现了道教和佛教或者说是东西方宗教文化对医学的影响?但这里提到的揩齿是不是使用杨枝,也不得而知。

而据唐王焘编纂于天宝十一年(752)的《外台秘要》中的《升麻揩齿方》:

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毎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则明确提到揩齿是通过每天早上将杨柳枝咬头软来实施,明显是受佛教“嚼齿木”的影响。

北宋开宝年间陈昭遇所著的《太平圣惠方》(完书于992年)的《七宝散》中也提到把海蛤、琉拍、珍珠、白石英、玛瑙、光明砂、房香“共为极细末,每日取柳枝打碎一头,点药揩齿”。政和年间(1111~1118)由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而成的《圣济总录》中的《治口臭揩齿令香七宝散方》也提到“以柳木箆子咬头令软,摭药揩齿”。方法大同小异。但这些都是指把杨枝作为一种工具来用药,而杨枝是否用作日常的刷牙尚不能断论。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20:03:36  回复

古代早期的刷牙工具,除了齿木(杨枝),还有专门的“揩齿布”,法门寺唐塔地宫内出土的《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874)中有“揩齿布一百条”的记载。明末《医说》一书中也提到“用绢揩齿”(比较奢侈)。

(去年在法门寺专门拍的《物帐碑》:

“揩齿布一百条”

可惜技术不太好)本来想发帐图,可是发不上去……以后再说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4 20:16:07  回复

此外,更简单的刷牙方法是用手指直接揩齿,这最早好像也是仅见于僧侣,例如莫高窟建于晚唐景福年间(892-893)的196窟西壁《劳度叉斗圣变》中的揩齿图中,一个虔诚的受戒者蹲在地上,左手拿净瓶,用右手中指在揩他的门齿。还有其他同类壁画中的揩齿图都与此图基本相似。

唐开元年间输波迦罗(善无畏)译《苏婆呼童子经》里提到清洁口腔的方法与上述壁画内容相似:

吸水三回,勿使有声。以手母指两遍拭口。……忽然后有齿罅垢秽舌中觉触。……更须如上诵水吸水。

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提到的揩齿法,“仍以指如常法热揩齿毕”,也是用手指揩齿的。

手指揩齿的印度妇女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5 18:20:14  回复

█ 不嚼杨枝,事殊西域——早期的刷牙情况(中国篇)

——————————————————————————————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多佛经及壁画很早就介绍了用杨枝刷牙的方式,但这些都以弘扬佛法为要旨,未必都是中土风情的真实反映。

在僧团中,这些早期的刷牙方式也未见得广泛施行。

如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对此颇有感慨:

食不护净、便利不洗、不嚼杨枝,事殊西域。……斯等诸事,并有律文,但为日久相承;地居寒国,欲求顺教,事亦难为。

可以了解,因中国本来没有刷牙的习惯,加上国人常以大乘佛教自居,对饮食细节,不是非常注重,尤其中国比印度寒冷,那时又没有热水器,若晨起、饭后都得用冰凉的水刷牙漱口,确实不好受,所以造成刷牙在中土的僧侣中很难开展。(其实,即便是现在,像义净提到的不刷牙、大小便后不洗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5 18:23:42  回复

再如晚唐开成三年(838)日本求法僧圆仁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卷一记录他在扬州开元寺当访问学者时见到的一些情况,也只提到:“斋后,同于一处漱口,归房。”没有刷牙。

后周显德元年(945),沙门义楚集《释氏六帖》,其卷二二《助道资身部》收录衣服、袈裟、数珠、剃刀、净瓶、钵盂等词目,居然没有把僧人十八物之一的杨枝纳于其中!连教科书都出现了这么重大的纰误,实际情况也可想象得到。因此我们不能断定这时的僧团必嚼杨枝。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5 19:38:00  回复

圈内人士尚是如此,就更遑论与佛教无关的社会生活了,即便是如前所述,一些医书和民间典籍对这些早期的刷牙方式已有所著录。

如《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中说:

印度人使用牙枝,他们如不用牙枝刷牙和不洗脸,是不吃饭的。中国人没有这一习惯。

在中国,刷牙是不礼貌的。中国人是饭后漱口。

这些都说明,在中国,无论是佛门还是民间,刷牙都不普及,这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杨枝在传入中土后却在民间发生变异,洁齿用的杨枝转而成为洒露淋水、起死回生的神异之物了。

也难怪周作人先生在民国二十五年《读戒律》一文中说:

至今日本俗语犹称牙刷曰杨枝,牙签曰小杨枝,中国则僧俗皆不用此,故其名称在世间也早已不传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6 15:28:58  回复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中国特色的杨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杨柳枝的功用在佛典中说得非常明确,佛祖也曾三令五申,但在传入中土后却在民间发生变异,那就是将杨枝作为辟邪去病的法宝(也算是中国特色)。我们从流传至今的佛画或雕塑中仍可见到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枝的观世音形象,其形象所传达的当然不是观世音正准备刷牙漱口的意思。

佛教中杨枝的驱邪避疫之说,最早在东晋前期龟兹的帛尸梨蜜多罗法师所译的《灌顶经》中有故事,北宋释道诚集《释氏要览》也引述此事,且叙述较简要:

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少年比丘,名禅提。奉佛教,持摩诃神咒,往为辟之,疫人皆愈。其禅提住彼国二十九年,民安,至其迁化,民复遭疫。民思禅提,遂往其住处。但见所嚼齿木掷地成林,林下有泉。民酌其水,折杨枝,扫拂洒。病者皆愈,毒气销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禅提比丘自己仍拿齿木刷牙的,他本人也并没有将杨枝神化,只是民感其德,广而化之,将杨枝视为神灵之物了。由此可见,将杨枝的功能异化好像不只是中土的事,或者说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在传入中土之前就被误传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6 16:45:12  回复

而到了梁天监十八年(519)释慧皎撰《高僧传》卷九所记的佛图澄大师(232-348)一事,杨枝就被彻底的神化了,居然能够起死回生:

石虎有子名斌,后为儿勒,勒爱之甚重。忽暴病而亡,已涉二日,勒曰:“朕闻虢太子死,扁鹊能生。大和尚国之神人,可急往告,必能致福。”澄乃取杨枝咒之。须臾能起,有顷平复。

宋代赞宁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的《宋高僧传》卷十八《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也有纪录僧伽神异的故事:

昔在长安,驸马都尉武攸暨有疾,伽以澡罐水噀之而愈,声振天邑。后有疾者告之,或以柳枝拂者,或令洗石师子而瘳;或掷水缾,或令谢过,验非虚设,功不唐捐。

这个伽和尚还号称是“观音菩萨”化身,所作的灵异之事为人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其实这与跳大神之流何其相似?反而是原来的朴素的佛学思想自身不被人重视了。

宋代法天所译《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中对持诵之法有如下说明:

满钵盛阏伽水,复用白花作鬘,以此总持。或安塔中,或功德像中,安于坛上。持诵之人以左手按坛,右手持数珠。一日三时诵此总持二十一遍,加持水三合以自饮之,能消诸病延寿百年。……若将前加持净水,洒于王宫及自舍宅,乃至牛马等所住之处,速得去除罗剎龙蛇之难,常得卫护,离诸怖畏。若有病苦以水洒顶,永得消除一切重病。……

复用柳枝以此总持加持二十一遍,即将揩齿,获得无病聪明长寿。

复用净器盛水,加持二十一遍,一日三时饮水三合,每一度饮加持一遍,除一切病,安乐长寿。

这里的柳枝还是作揩齿用的,只是功能被夸大了,而净水的功能则完全异化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6 18:02:49  回复

此外,在我国古代民俗中,也有用杨枝净水辟邪的传统。

贾思勰在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534)的《齐民要术》卷五里说:

术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因此,在民间柳枝也有“鬼怖木”、“鬼拍手”之说。插柳驱邪之俗,在宋以后渐趋流行,《释氏要览》中也有所载:

比(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

并且在形式上更丰富为在门前、床头插柳,头上戴柳,玩柳球,等等,至今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仍有传袭。

清代杨韫华的《山圹棹歌》即是这一民俗的写照: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剪纸:门前插柳



插柳、戴柳习俗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6 22:03:39  回复

我国清明插柳习俗的来源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二是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至于杨枝的“异化”,在佛教和民间孰先孰后,尚难断论。按《释氏要览》此风俗是出自《灌顶经》故事的说法,那么杨枝的异化在传入中土之前就发生了。也可能佛教中的杨枝正好契合了民间某些原有的做法,以致杨枝被想当然地异化了。还有的可能就是佛经东传后,杨枝净水被佛门弟子异化,以致在民间以讹传讹。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6 23:34:59  回复

而杨枝在民间被广泛地误传和异化应当是受观世音菩萨在民间的威望所影响,中国的地球人或者说地球上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有个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楞严经》也有明确记载: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依据观音菩萨随意显化这一特点,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佛教宗派和中国民间又各供奉着各种观音,如密宗所传为六观音,天台宗所传也为六观音,中国民间则盛传三十三观音。其中又以杨枝观音、净水观音等形象更为广植民间。

千手观音



杨枝净水



杨枝手



在修请观音法中,按佛门仪式的要求,应具备杨枝与净水二物,唐代湛然法师(711-782)对此注释说:

设杨枝等者,以观世音左手把杨枝右手持澡瓶,是故请者须备二物。若作所表者,杨枝拂动以表慧,净水澄渟以表定。

这里的杨枝净水的功能已然异化,及至后来,“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便被广为传唱,杨枝净水也自然而然地被人们视为普度众生的神物了。

紫竹观音



杨枝净水崇拜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浩浩红莲安足下, 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7 17:43:22  回复

至于对杨枝的误传和异化的看法,方家各有所论,兹简列如下,读者见仁见智。

宋红先生在《中国人使用牙刷考》一文中认为:

洁齿的杨枝转而成为洒露淋水、起死回生的神异之物,文化传承中的异化与本土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普遍规律,而杨枝在中土被世俗化和神化的过程,实际上正揭示出佛教在中土的被世俗化和神化。正本清源,举一反三,我们不得不对自身文化中的某些弊端有所反思和警惕。

林伯谦先生在《中国佛教文史探微》一书中则说:

由禅提比丘所嚼杨枝,一变而为维耶黎城民除疫的法宝;更因佛法东传,经典传译与观音信仰兴盛,而造就中国民间以杨枝驱邪除疾的习俗,反倒是杨枝最初的用途,被搁置一旁了,殊不知嚼杨枝也正为了除疾啊!对这种崇尚神异,却忽其本原的现象,想来不禁令人莞尔。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7 22:26:20  回复

而杨枝在民间被广泛地误传和异化应当是受观世音菩萨在民间的威望所影响,中国的地球人或者说地球上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有个观音菩萨。



慧眼慈悲降梵天,杨枝净水洒三千。

万般劫难都销尽,一步人间一白莲。



今天可见的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枝的观世音形象,其形象所传达的当然不是观世音正准备刷牙漱口的意思。



由禅提比丘所嚼杨枝,一变而为维耶黎城民除疫的法宝;更因佛法东传,经典传译与观音信仰兴盛,而造就中国民间以杨枝驱邪除疾的习俗,反倒是杨枝最初的用途,被搁置一旁了,殊不知嚼杨枝也正为了除疾啊!对这种崇尚神异,却忽其本原的现象,想来不禁令人莞尔。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8 11:41:31  回复

想了几句歪诗作为第一部分的后记:)读者一哂。

未老先喜思往事,读书惟趣小见识。

红尘天涯谁煮酒,与人胡乱说杨枝。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8 22:00:29  回复

白天特别忙(做医生的应该都有体会),晚上一有点别的事情又写不了了。

这两天有朋自远方来,需要小饮几杯。

所以进展速度慢点,希望谅解。

下一期为《食肉先寻剔齿签》

写什么的?我想看题目就知道,我会尽快写好,不用等很久……



作者:煌夜 回复日期:2009-04-08 23:34:53  回复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8 21:28:19

所以埃及也是最早有专业牙医的国家。

确实很早就有专业牙医,不过估计技术不是太好。(这点真的是满奇怪的,毕竟考古挖掘的木乃伊里,都证明古埃及外科手术都挺先进的。)

贴两个有点关联的资料:

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71219/1/6x41.html

http://www.sinoscitech.cn/newver/browarticle.php?articleid=928

PS1:牙好胃口就好~~~ ^^

PS2:LZ慢慢写,慢工出细活么~~~辛苦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9 10:32:05  回复

食肉先寻剔齿签

一、180万年前的人类已开始剔牙

二、我国最早的牙签

三、毋刺齿——剔牙与礼仪

四、物眇用可兼——剔牙挖耳两不误

五、牙签什样挂胸前——牙签与服饰

六、牙签筒及其他

七、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危险的牙签

八、削柳木为剔牙签,以此致小康——一次性牙签的出现

九、此签非彼签

照例发个目录先,……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9 12:59:16  回复

食肉先寻剔齿签

老态年来日日添,黑花飞眼雪生髯。

扶衰每借过眉杖,食肉先寻剔齿签。

右臂拘挛巾不裹,中肠惨戚泪常淹。

移床独就南荣坐,畏冷思亲爱日檐。

这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的《老态》诗。大名鼎鼎的赵孟頫乃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惜乎生不逢时,少年时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家中亦是度日维艰。宋亡后,他以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引致世人颇多诟病,“薄其人遂薄其书”。但这些根本无法掩盖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此诗中记叙了多种常见的老年病:飞蚊症、牙齿疏松、关节炎、溢泪症、老年低体温症等等,把老年人的景况写得惟妙惟肖。

秋声赋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9 16:45:38  回复

明代藏书家郎瑛(1487-1566)《七修类稿》卷三十六里说此诗“亦不见集中,今录出之”,并说:“非身处老境,不能言之如此真切。悲夫!”郎瑛自己也是个多灾多病的主,想来读此诗时也是感慨良多,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其中的“食肉先寻剔齿签”一句写得尤为传神,剔齿签就是我们现在的牙签。

赵孟頫·人马图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09 22:49:11  回复

刚吃完小酒回来,这两天都免不了了,没赶上和zhulg1971兄的交流……

杜甫《别赞上人》: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0 18:26:30  回复

我国著名的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教育家、我国正畸学科(就是怎样把牙齿排齐)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毛燮均教授(1901-1979,我上学时毛老已离世十余年,可许多老师还时常会提起他,对他的人格和学识修养也都是钦佩有加,对他在文革后复出不久便遽然辞世唏嘘不已!)等曾对我国殷墟(约公元前14世纪末-前11世纪)出土的一批头骨、牙齿进行过调查,这批遗骨“大都属于平民于奴隶阶层”,“在两个个体中三个牙齿上,曾发现类似剔牙的痕迹。……都在牙颈部区域。其形态为颊——舌向的光滑浅槽,颊侧(即牙齿靠近腮帮子的这一边)段较宽较深。不同于浸蚀症状,除剔牙痕迹外,似无更好的解释。”说明,当时在部分殷代人中也有食后用细签剔牙洁齿的习惯。

毛燮均教授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0 21:41:23  回复

二、我国最早的牙签

197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赤乌元年(238年)的高荣墓葬,出土了一根金制的龙形器物。龙的口腔内突出长舌,舌背呈勺形,构成耳挖。尾部呈尖形,经周大成先生考证认为这就是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是我国最早的牙签实物。

我国最早的牙签的文字记载至今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始于西晋,因为在《全晋文》卷一百二中有一封陆云(262-303年)写给他哥哥陆机(就是写我国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平复帖》的那位仁兄)的《与兄平原书》,里面说道:

一日案行,并视曹公器物。……刷,腻处尚可识。梳枇剔齿纤綖皆在;拭目黄絮二在,有垢黑,目泪所沾污……

分歧大概出自怎么来断句的问题,如果读作“梳枇、剔齿、纤綖皆在”,那剔齿就单指牙签了;而如果作“梳枇,剔齿、纤綖皆在”,那剔齿就是指梳子上的齿了。篦齿极细密,需用细锉剔出,故称“剔齿”。“纤綖皆在”,是说细齿保存尚好。但陆云还有另外一封《与兄平原书》,里面说:

近日复案行曹公器物,取其剔齿殲一个,今送以见兄。。

“殲”通签, 那么这个剔齿签是用来剔牙的大约是无可争议的了。只是不知道是专门的牙签,或者就是从前面提到的那把梳篦里(大约是金篦之类的,否则弄根竹签木刺来当礼物有点说不过去)折下一根来当作牙签用呢?

陆机《平复帖》



作者:左医御史 回复日期:2009-04-10 23:00:36  回复

晚上好!

毛燮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教育家,是我国正畸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毛教授1901年7月15日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的一个宗教家庭里。1919年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投考大学。在1919-1922年的三年里,他曾担任小学教师和从事牙科医院的护理工作。1922年考入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系。193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牙医学博士学位。1930-1935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教。1935-1936年去往美国明尼达及塔夫兹大学进修。1936-1939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讲师。1939年被提为副教授。1942-1945年在协和医学院所属的北京市第一卫生事务所任牙科主任。1945年9月起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主任。1947年秋第二次去美国,在哈佛大学考察牙医教育及进修口腔正畸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主任兼口腔正畸科主任、一级教授。此后曾兼任口腔矫形教研组主任。他还曾任北京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中华口腔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和口腔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他主张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现代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和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口腔科医师,而不应成为只能重复一些技术操作的“匠人”;主张口腔专业的学习年制不应少于其他医学专业。在口腔医学还不为一些人所了解的情况下,他曾写过多篇关于口腔医学教育及口腔医学发展问题的文章,向各级领导提出详尽的建议,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和学术思想。……

他重视临床实践,坚持临床工作,直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因病在家还约病人去家里诊治。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他总以平等身份与同事、学生讨论问题,总是耐心的听完别人的见解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又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帮助年轻医师修改文稿时,连每个标点符号都一一仔细批改。这一切,实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1 08:56:20  回复

三、毋刺齿——剔牙与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曲礼上》提到:“毋刺齿。”意思是与别人一起吃饭时,不要不懂规矩地剔牙齿,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剔牙的文字描述,只是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专门的牙签?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1 09:27:43  回复

不要随便剔牙还被写入许多宗教戒律。

元代道教全真教(创立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1112-1169),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招收有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这些名字大家都很熟吧。)道士通玄子陆道和编集的《全真清规•规矩须知 》中就有:

一凡全真盥瘇,各有威仪戒忌。刺齿唾涕,当在僻静处。

一凡全真饮食,各有威仪戒忌。……不得刺齿,欲刺齿以袖掩口。

说剔牙要找个僻静的地方;吃饭时不要剔牙,如果实在牙齿塞得难受不得不剔时要用袖子遮掩一下。佛教徒也有相似的规矩,而他们是用刷牙的杨枝来“剔断牙”的。

在大庭广众下剔牙是不雅观的,这个规矩在民间口口相传至今,所以现在偶有狗仔抓到某个明星的剔牙也能八卦一下。

由于现在没有古人的长袖了,所以剔牙时一般是用另一只手遮掩一下,可另一只手不方便的时候呢?前段时间看过到日本人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发明”,叫做“剔牙遮羞器”,大致就是一个做成手的形状的盾牌,剔牙时用一只手夹着,看起来就好像一手剔牙一手遮挡的样子,很雷人,看来日本人真的很善于在小处使劲。

(有图,遵版务规定,不贴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1 15:01:03  回复

四、物眇用可兼——剔牙挖耳两不误

前面提到的我国最早的牙签实物,是把牙签和耳挖做在一起的,这种一头作牙签一头作耳挖的形制非常常见。传说穆罕默德坐在清真寺的时候也经常用剔牙枝掏耳朵。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里写到宝玉与走到凤姐院前,“祇见凤姐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挪花盆呢。”

清朝咸丰年间评书艺人石玉昆(约1856年前后在世)口头创作的评书《三侠五义》第七十五回里说:

只见郭氏坐在床上,肘打磕膝,手内拿着耳挖剔着牙儿,连理也不理。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也写道:

宋妈刚吃过饭,用她那银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啧啧地吸着气,要剔好大的功夫;仿佛她的牙很重要!

当面剔牙是不雅观的,何况拿个耳挖,而且还要发出怪声,所以此类描述的所指大抵都是些大大咧咧的人。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1 20:25:31  回复

五、牙签时样挂胸前——牙签与服饰

大概由于吃肉比较多,又居无定所的缘故,北方的游牧民族很早就把牙签挂在身上作为随身之物了。鄂尔多斯民歌中唱道:

金葫芦牙签儿,捎给我的父亲。

若是父亲问起来,就说我在北军中很太平。

这是一位士兵临死前,托他的战友把牙签儿带给他的父亲时唱的一首歌谣。这种牙签,因为坠着金葫芦,所以叫做金葫芦牙签儿,实际上多用纯银制做。通过一个勃勒上的环儿,引出两条银索,一条上坠着金葫芦(镀金)或宝葫芦,一条坠个花篮。通过花篮系上和底上的环儿,再坠下几件东西,挂着牙签、挖耳勺、胡梳等。牙签儿一般用勃勒上的钩儿整件挂在肩头扣门上,也可以一件一件取下来。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1 21:16:06  回复

在明清时期也可见多种类似的佩饰,是用金、银、铜以及象牙、兽骨等多种材料精工制成的什器,有勺、锥、刀、镊、夹、剉、签、挖、戟、枪等,一般以数件系于环或牌上,与挂链或绶带等构成佩饰。

明式服装的一个特色是襟上佩挂饰物,并且十分醒目。有一种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用以夹取细毛之用,人称“毛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均是生活实用品。

也偶尔会有人胡乱佩戴的,如约成书于隆庆至万历年间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第三十四回写到“伯爵吃的脸红红的,帽檐上插着剔牙杖儿”。

剔牙杖就是牙签,是元代就有的叫法。如汤显祖 《牡丹亭》(1598)第四出:“砚水嗽浄口,去承官饭溲,剔牙杖敢黄虀臭。”

剔牙杖的叫法在明清较通用。如欧阳巨源的晚清谴责小说《负曝闲谈》第二十九回写道:“尹仁看见胡丽井钮扣上挂着赤金剔牙杖,手上套着金珀班指,腰里挂着表褡裢、象牙京八寸、槟榔荷包、翡翠坠件儿;……”在以后仍有延用,如矛盾先生的《官舱里》也写到了一位老先生“他那枝旱烟管……是湘妃竹的,红润如玉,白铜斗儿,象牙咬嘴,挂着一副白银的剔牙杖和小小一对碧玉连环,……”。

如《负曝闲谈》所说的一样,清代男女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通常在腰间挂有褡裢、扇套、火镰、耳勺、牙签、小刀、眼镜盒等物品,既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价值。妇女一般多在衣襟处挂上一二件小型饰物,如耳挖、牙剔和小毛镊子之类。乾隆年间,满族妇女穿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服的,常在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光绪末年,妇女的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清代大诗人袁枚的孙子袁翔甫(1827-约1900)《续沪上竹枝词》中“牙签时样挂胸前”,所咏即此。

清朝妇女穿朝服时,挂在朝褂的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饰物叫彩帨,故宫旧藏彩帨,黄色丝绦上一般挂牙签盒、火镰袋、削刀、荷包、香囊等物。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2 08:21:34  回复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1441)出土的一件,便是金挖耳一,金挑牙一,合穿在一个小金环里。在一条链子上挂什器佩具最多的竟有十数件。

这在一些明清小说中也有反映,如清邗上蒙人道光年间的《风月梦》将清代男女服饰与牙签等挂饰写得至为细致传神:

正说之间,茶馆外面来了一个轻年(魏璧),约有二十岁,白光面皮,头带藕色洋绢平顶小帽,上订广翠金托一枝重台英蓉花,内嵌大红宝石帽花,大红线纬帽结,大红纬须约有二尺多长,拖在脑后;身穿一件蛋青贡绉大衫,外加一件泥金色、大花头线绢面、玉色板续里、金桂子钮扣军机夹马挂,钮扣上套了一个羊脂玉螭虎龙圈,套着一挂金索三件头金剔牙杖;松花绿洋绢面、大红绸机里夹套裤;足下时式元缎靴;手内拿了一柄真湘纪竹骨,上白三矾扇面、名人字画大尺方扇子,摇摇摆摆,带着小厮走进茶馆。(第二回)

“三件头金剔牙杖”就是俗称的“三事儿”。

三人正在说得豪兴,这见茶馆之外,走进一个约年二十岁的少年人(陆书),雪白圆脸,秀眉朗目,脑后一条大辫,约有二两多元色头条辫线。头带宝蓝大呢盘金小帽,面前订着一个点翠赤金牡丹花,内嵌大红宝石帽花,大红线纬帽结,大红生丝京八寸帽须铺在小帽后面。身穿一件蛋青虞美人花式洋绢大衫,外加一件洋蓝大呢面、白板续里、订金桂子钮扣军机夹马挂,钮扣上挂了一个于绿翡翠龙圈、金索五件头金剔牙杖。大杉岔子外露出松花绿花边镶滚褂,藕色、金、白三色芜蓉带的胯带,秋葵色、洋绢面、玉色西庄岫里夹套裤,谈青杭绸、杭双龙抱柱夹袜。足下穿一双天青贡缎、镶白羽毛、二十八层毡底时式镶鞋。左手大拇指上带了个赤金桶箍式戒指、于绿翡翠斑指。第四指上带了一个赤金桶箍式戒指,两个藕节金间指。背膊上带了一只圆绠金镯,约有四两多重。右手拿了一柄真乌木、三十二根骨子、二面洒金、真张子元杭扇。(第二回)

而月香的牙签挂件更夸张,足足有十二件:

月香眼梢瞪着陆书,微微一笑。走出房门,到了自己房里,重新用粉扑匀匀脸,嘴唇上又点了些姻脂,换了一件蛋青八宝花式洋绍圆领外托肩,周身元缎金夹绣五彩红楼梦人物山水花边,挂黄绿藕色旗带、二镶三牙镀金桂子扣新大褂加了一件佛青镜面大洋羽毛面圆领外托肩,周身白缎金夹绣三蓝松鼠偷葡萄花边,四则四合如意云头、挂金银旗带三镶三牙银红板续里镀金桂子扣夹马褂,桂子扣上挂了一挂绿鳝鱼骨提头翡翠间指,金古老钱、五色鳝鱼骨打成双燕,尾中有金屉点翠海棠花式嵌大红宝石背云燕尾须,上两个铺金叠翠五瓣玉兰花擎着两个茄子式碧牙玺坠脚二弦穿成真戴春林一百零八粒细雕团寿宇叭嘛萨尔香珠,又挂了一个翡翠螭虎龙圈,套着一个纹银小圈,扣着银索吉庆牌,下坠十二根短银索,挂了十二件纹银洋錾全付銮驾剔牙杖、两手腕上带的烧金叠丝嵌八宝玳瑁镯,右手大拇指上嵌了一个玳瑁假指甲,第四上带着纹银烧金洋錾九连环戒指,上坠三根烧金短银索,扣着钟玲鱼三件,一动一抖,左手第四指、小指总带着纹银洋錾长指甲,约有二寸长,四指又带着一个马鞍式大红玛瑙戒指,两个纹银烧金藕节间指。(第五回)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2 11:20:14  回复

老舍先生的《茶馆》第一幕写前清遗老,还有此类遗风:“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

服饰上佩挂牙签的习俗,也见于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中。

如白族妇女右上胸常佩挂三吊或五吊银质牙签;土家族妇女胸前挂牙线、扣花,上系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苗族妇女悬于大襟衣右上纽袢的的挂饰,中间制虫、鱼、鸟、兽及花卉,最下一层的主件、银片,下缘均以小银链系银牙签、银挖耳勺、小刀等为饰;彝族阿乌妇女的牙签放置很有特点,她们把针、挖耳、牙签放在连鞋长筒袜里。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1:53:23  回复

六、牙签筒及其他

这么多东西挂在身上,叮铃铛锒,出行好像不是很方便。

明代戏曲学家屠隆(1542-1605年)的《考槃余事》卷四《游具笺》中说,书生在出门赶考时,是把牙签放在文具盒(古称“途利”)里的:

小文具匣以紫檀为之,内藏小裁刀、锥子、穵耳、挑牙、消息、修指甲刀、剉指剔指刀、发剔、镊子等件,旅途利用,似不可少。

挑牙就是牙签,明人多用的牙签的叫法。

约成书于隆庆至万历年间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里有多处提到挑牙::

西门庆于是向汗巾上小银盒儿里,用挑牙挑了些粉红膏子药儿,……(第五十一回)

却说那书童见潘金莲冷笑着领玉箫去了,知事不谐,就向书房厨柜内,收拾了许多手帕汗巾、挑牙簪纽,并收的人情、自己的十两银子积蓄。(第六十四回)

按文学评论家的说法,《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所以我们还无法判定宋人是否就用如书中所描写的牙签,苏轼在《漱茶说》(1083)里曾说到过用浓茶漱口就“不烦挑剔”了,可是,真当要剔牙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呢?还是也和更早的时候一样,用杨枝来剔牙吗?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序里是有“进盘飨,嚼杨木”一语的。

明末揭露宦官魏忠贤的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回里也写到:

一个小厮将个小纸匣儿递与一娘……一娘才来接,被吴益之劈手夺去,打开看时,却是一条白绫洒花汗巾,系着一副银挑牙,……。

挑牙的叫法一直延续到清初,如明末清初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唐氏悄悄的对小鸦儿说道:“大官人的银子被我拾了。”取出来与小鸦儿看,外面是一条半新不旧的余东汗巾包着,汗巾头上还系一副乌银挑牙,一个香袋。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2:43:39  回复

除了把牙签挂在身上,明朝人更多见的好像是把牙签放在袖子口袋里,有时还拿块汗巾扎牢(可能是怕掉了或者掏起来更方便)。

如《金瓶梅》里:

西门庆见他一团和气,说话儿乖觉伶变,就有几分留恋之意,说道 “我今日约两位好朋友送你家去。你意下如何?”桂姐道:“爹休哄我,你肯贵人脚儿踏俺贱地。”西门庆道:“我不哄你。”便向袖中取出汗巾,连挑牙与香茶盒儿,递与桂姐收了。 (第十一回)

那爱月儿不信,还伸手往他袖子里掏,又掏出个紫绉纱汗巾儿,上面拴着一副拣金挑牙儿,拿在手中观看,甚是可爱。(第五十九回)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二回:

那孙兰姬送的汗巾合那挑牙,狄希陈每日袖着。一日,素姐看见,说道:“你这是谁的汗巾?拿来我看!”狄希陈连忙把汗巾藏放袖内,说道:“脱不了是我每日使的个旧汗巾,你看他则甚?”素姐说:“怎么?我看你一块子去了么?我只是要看!”狄希陈没可奈何,只得从袖中取将出来。素姐接到手内,把汗巾展开,将那金挑牙也拿在手内看了一看,说道:“你实说,这是谁的?你要拿瞎话支吾,我搅乱的你狄家九祖不得升天!我情知合你活不成!”

但酒喝多的就另说了,如《金瓶梅》第三十四回写到:

伯爵吃的脸红红的,帽檐上插着剔牙杖儿。

能找着回家的路就不错了,还管它牙签放哪里。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3:18:46  回复

再讲究的又或者把事件儿装入一个精致的小牙签筒,如明陆人龙编撰,崇祯五年(1632)峥霄馆书坊刊行的《三刻拍案惊奇》第九回:

耿垣看看四下无人,就将袖里一个银挑牙连着筒儿,把白绸汗巾包了,也打到妇人身边。

这里的牙签筒可绝不是我们现在脑海里浮现的那种粗糙的塑料制品,一般都是精致的手工艺品。

如浙江临海王士琦墓(1618)曾出土人形管装金扒耳一件,人形管作妇女状,妇女身着右衽长衫,下着裙子,盘髻插簪,手捧连叶寿桃。妇女体内挖空,有一条金链挂着牙签和耳挖。金链的一头从妇女头顶穿过,带有小圆环,另一头连着寿桃形塞。用的时候,拔出塞子,牙签和耳挖就从妇女体内跑出;用完后一拉头顶的金链,牙签和耳挖就藏入人体腹内,寿桃形塞塞住脚端。这样牙签、耳挖不用时可以存在人体腹内,不会弄脏,也不易被人察觉,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美,工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前些年还在浙江省博物馆中见过这个好东西。

南京江宁殷巷明代天启七年(1627)沐叡墓也出土过相似的套装牙签,是一件錾刻着山水人物的小金筒,一端有盖,另一端有一根金链贯穿其中,金链上系着金做的耳挖、剔牙、镊子和剔指刀,用的时候随着金链抽出来,用毕送入,然后扣上盖子。

牙签筒的式样在清代没有更多的创造,也和我们现在所用的牙签筒越来越接近,不过质地更为多样。传世品中金银制作的似乎不很多见,竹制和瓷制品中却不乏秀巧可爱者,如台北故宫藏一件粉彩绿地缠枝花卉牙签筒,又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竹刻十八罗汉和竹刻八骏图牙签筒。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4:36:58  回复

修改一下目录,以下按新编排顺序发

食肉先寻剔齿签

一、180万年前的人类已开始剔牙

二、一段与牙签有关的文案

三、牙签什样挂胸前——牙签与服饰

四、牙签筒及其他

五、毋刺齿——剔牙与礼仪

六、物眇用可兼——多功能牙签

七、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危险的牙签

八、削柳木为剔牙签,以此致小康——一次性牙签的出现

九、此签非彼签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6:08:30  回复

六、物眇用可兼——多功能的牙签

(前段略去,上面写过)

加上早期的牙签用材大多比较金贵,所以用处多多。

送人自然不在话下。在欧洲,古罗马人就有将牙签、耳挖、细毛镊子等套装当作礼物馈赠的习惯,在中国也不少见(前面的那段文案也牵涉到陆云是送了个牙签还是别的什么东东的问题)。

中国人好面子,送人也要讲究个排场,如《金瓶梅》第六十六回讲西门庆收到老丈人的信后:

西门庆拆看书中之意,于是乘着喜欢,将书拿到卷棚内教温秀才看。说:“你照此修一封回书答他,就捎寄十方绉纱汗巾、十方绫汗巾、十副拣金挑牙、十个乌金酒杯作回奉之礼。他明日就来取回书。”

第六十七回里有写的回信的内容:

寓清河眷生西门庆端肃书复大硕德柱国云峰老亲丈大人先生台下:……外具扬州绉纱汗巾十方、色绫汗巾十方、拣金挑牙二十付、乌金酒钟十个,少将远意,希笑纳。

不说其他的东西,光金牙签就一下子送了二十支,还说是小意思。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1892)第四十九回也有:

黄二姐袖中掏出一只金时辰表,一串金剔牙杖,双手奉与翠凤,道:“耐说物事一点勿要,我也晓得耐个意思,勿好拨耐。该个两样,耐一径挂来哚身浪,无拨仔勿便个啘,耐带得去。小意思,也勿好算啥物事。”

《海上花列传》是方言文学作品,前边的描述部分大家阅读理解没问题,对话部分用的是金庸先生所谓的吴侬软语,翻译一下,大概是:“你说东西一点不要,我也晓得你的意思,不好给你的。这两样东西,你带去,挂在身上,没什么不方便的。小意思,也不好算啥东西。”牙签挂在身上是没错的,前面已讲到了。“也不好算啥东西”说的就又是中国特色的客气话了。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3 18:50:07  回复

以上都是场面上的事,还有一种“送”有另外的含义。

如《金瓶梅》第八十三回:

敬济……一面开橱门,取出一方白绫汗巾,一副银三事挑牙儿与他。……两个戏了一回,春梅先拿着草归到房来,一五一十对妇人说:"姐夫我叫了,他便来也。见我去,好不喜欢,又与了我一方汗巾,一付银挑牙儿。"

前面讲到的《三刻拍案惊奇》里耿垣送妇人银牙签和牙签筒也是这层意思,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在发生经济危机时,牙签还可以抵押贷款,用来救急。

如《风月梦》第十八回写道:

那知他(陆书)前日出去一走,回来时膀子上金镯连挂的那副金剔牙杖总没有了,我(月香)问他,说是亲戚家借去当了。我想他姑爹在盐务管帐,家道饶裕,未必同他借当,想必是他自己当的。

一凡全真盥瘇。各有威儀戒忌。如盥瘇吐水。當徐徐引下。不得高聲嘔吐涕唾。夏月盥器當覆不令生蟲。棄不淨水。不得當路。當低低潑下。不得高手揚潑。 濺人衣上。不得熱湯潑地。內衣宜頻澣。有蟣虱真先捫去。髮宜多櫛。積髮多。乃焚僻靜處。不得頓房內壁縫。法堂中。聖像前。不得盥瘇。刺齒唾涕。當在僻靜 處。亦不得對北唾涕。有瘡癬當避人。不得盥瘇共器。有可畏瘡痏。不得刺人目。

一凡全真飲食。各有威儀戒忌。如凡齋會。先致敬供奉 聖真大眾。端莊齊立。誦靈書中篇畢。末座出生於眾生盤內。誦偈云。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一粒遍十方。河沙鬼神共。唵。吽靈娑訶(三遍)。 出生飯不過七粒。麵不過一寸。饅頭不過指甲許。餘飲食蔬菜不出生。食時微咒曰。五星之箒。六甲之精。三真天倉。清雲常盈。黃父赤子。守中無傾。飲時微咒 曰。神水入腹。五臟清明。凡飲食時。不得笑語。不得含食語。不得呵食好惡。不得搔首。不得刺齒。欲刺齒以袖掩口。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4 21:19:43  回复

七、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危险的牙签

在民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一点,或者即使动点歪脑筋,倒也不好说什么。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那所接受的牙签就成为贪污受贿的罪证了。

如明人的《天水冰山录》,是记录权相严嵩来历不明资产的财务清单,在严嵩被双规后,从他家抄出 “乌银各色剔牙杖一百一十七副,共重三十两零四钱”!花梨木拜帖匣中的诸般清玩,还有“剔牙杖一副连牙筒”。虽然他老人家牙齿不好,但也总不至于自己打个百八十支牙签玩吧。(但也许还有一种可能,就如现今的某位大人所言,这是他个人的收藏爱好!?)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4 21:48:56  回复

“收藏”牙签有危险,玩牙签也有危险!

据清人《秦鬟楼谈录》记载:

至睿宗即位,首除珅者,盖由于积忿。当珅出入宫中时,伺高宗喜怒所言必听,虽诸皇子亦惮畏之。珅益骄纵,尝晚出,以手旋转其所佩剔牙杖,且行且语曰:“今曰上震怒某阿哥,当杖几十。”(清宫中制,皇子皆称阿哥)睿宗为皇子,必屡受其侮辱,故在谅暗中即愤,而出此不能再容忍矣。

说和珅在乾隆身边时很得宠,连皇子也要让他三分(这些事儿大伙如今都知道啦)。有天晚上和大人与乾隆帝聊天,酒足饭饱后回来,把玩着牙签,边走边说(可能中间还会打个嗝):“今天皇上对某个阿哥很不满意,应该打他几十下屁股。”估计当时身为皇子的嘉庆也没少受这种窝囊气。所以乾隆一死,嘉庆帝终于可以出出胸中的这口恶气了!他本来打算要把和珅凌迟处死(看来真的是太憋屈了),之后在皇妹和孝公主(也是和珅媳妇)的求情下,又有董诰、刘墉(刘罗锅)等大臣的建议,才改为“赐”(实际上是很不情愿的)和珅狱中自尽。看来以后除了不要在别人面前剔牙,也要注意不要随便玩牙签,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4 22:42:11  回复

据说在夏威夷,曾有一家中餐馆因为一位老太太用牙签剔牙出血,被法官判定“没有以书面注明使用牙签的方法和危险”而赔偿数百万!因此在美国目前的牙签盒上都注明牙签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不当的危险性。看来以后抓只苍蝇、蟑螂之类蹭饭吃的食客应该好好总结反省一下了,不要再这么不思进取了,瞧瞧人家美国老太太多聪明!(非专业人士,切勿模仿!)

如现代诗人聂绀弩(1903-1986)在《中秋寄高旅》里所写的一样:

红烧肉带三分瘦,黄豆芽烹半碗油。

拾人牙慧——人人都可以读的牙医学文史 牙医学
此腹今宵方不负,剔牙正喜月当楼。

大快朵颐后剔剔牙好像是莫大的享受,但是老话说得好:“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而且弄不好还会戳破牙床,引起感染,牙医学上有种叫作“牙龈乳头炎”的毛病也常常是由于剔牙不慎引起的。明末清初青心才人编次的《金云翘传》第十三回里写到的“剔牙齿惹风了”指的大概就是这个病。

前段时间还听说莆田有个男子,饭后拿起一把小剪刀剔牙,一边剔还一边和朋友聊天。聊得正欢仰天大笑时,剪刀从手中滑落,掉入咽喉,直插食管。后来到医院手术,剪刀才被取出。剔牙都快出人命了!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镇重地提醒大家,不要养成经常剔牙的习惯,免得自寻烦恼。至要!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6 15:33:38  回复

八、“小康”之路——一次性牙签的出现

可以反复使用的牙签不符合卫生要求, 而且要用金银打造,也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所以古代多用的是木制的牙签, 只是现在认为这又不太符合环保要求罢了。(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要消耗超过6000亿支牙签,如果用木材制造需消耗木材160万立方米,相当于203万亩树林,所以韩国、日本等国家目前已全面禁用木制牙签。)

如明朝的陆深(1477-1544),他在嘉靖年间当过太子的老师(詹事),在他的《俨山续集》卷一有《霜后拾槐梢制为剔牙杖有作》诗云:

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

青青槐树枝,一一霜下尖。

偶闻长者谈,物眇用可兼。

搜剔向老豁,其功颇胜盐。

说金篦和象牙做的发簪(或是书签?)是可以用来剔牙的,但有损老师的清廉形象(或者说是不是也会有人送过他这些个东西呢?),所以自己捡了些细槐树枝来剔疏牙烂齿,比盐(可能是指青盐,以后还要谈到)还好用。看来当时还没有一次性牙签的生产,还得自给自足。

另外更常用的是柳木,大概因为柳树随处可见,而且柳枝本身有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的《本草纲目•木部》里就说到:

柳枝去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剔齿甚妙。

所以牙签又叫柳杖,清人高静亭在编给广东人学“官话”的书——《正音撮要》(1810)里说:

柳杖,柳木牙签。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6 16:34:24  回复

作者:zhulg1971 回复日期:2009-04-15 20:25:32

不知我们的贴子是否有添香的红袖们欣赏.也让我说几句杨柳与闺怨之事吧!"诗家夫子"王昌龄有诗<<闺怨>>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女人们的心思很是奇怪,男人们碌碌无为,就饱尝白眼,贫贱夫妻百事哀,抱怨自己挑选了一只垃圾股,自己的青春不断贬值.若男人们奋发进取,又怕冷落自己,真有一天功成名就封侯拜将,糟糠之妻恐要下堂,胜利果实怕要实现产权转移,自己依旧两手空空.其间分寸的拿捏可谓是千古大难题!看来无怨无悔的只有那陌头的杨柳,知春而发,轻舞飞扬,美丽了自己,也美丽了春天!感谢杨柳,感谢春天!

........................................

蝶恋花——改太祖词戏答zhulg1971

我说杨枝君说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天涯何所有,

锦医捧出桂花酒。

寂寞文章懒舒袖,

万卷诗书只为搜牙櫡。

忽报沪上曾卧虎,

翻云顿作倾盆雨。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6 18:43:52  回复

清代王之春(1842-1906)在《椒生随笔》卷三《剔牙签》条里写道:

道光间,苏州山塘有老夫妇削柳木为剔牙签,以此致小康,似此物为古时所无。近读赵文敏诗云“食肉先寻剔牙签”,则宋、元时已有之矣。

小康,多么熟悉温暖的字眼!赵文敏即赵孟頫,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因以名。可见至晚在道光年间(1821-1850),已经有专门从事制作和售卖一次性牙签的个体户。而且好像销量不错,因为据《清朝野史大观•河厅奢侈》里提到:“席间之柳木牙签,一钱可购十数枚,……。”一文钱可以买十来支牙签,若没有大量的用户,好像很难解决温饱问题。

《镜花缘》第二十三回写唐敖等在“淑士国”压马路时也看到有卖牙签的:

所卖之物,除家常日用外,……其余不过纸墨笔砚、眼镜牙杖、书坊酒肆而已。

虽是虚构,但卖牙签(不管是不是一次性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也大约会有。牙杖一词,在古时多指仪仗用的牙质杖棒,如《金史》卷三十五所说的“庙门外设玉册、衮冕幄次,牙杖旗鼓从物等视一品仪”。但在这里当指牙签,因为同书的后面章节里写道:

紫芝放下牙箸,正要回席,只见闵兰荪拿著牙杖在那里剔牙。紫芝走进身边道:“姐姐是快么把牙塞了,这样狠剔还剔不出?我替你剔。”把牙杖接过。闵兰荪张口仰首,紫芝朝里望一望道:“姐姐:你的牙缝甚宽,塞的东西甚大,你拿这根小小牙签去剔,岂非大海捞针么?”说罢,放下牙签,取了一双牙箸,放入口内,朝著牙缝向外狠狠一夹。……(第八十四回)

话说紫芝拿着牙箸,在兰荪牙缝狠狠一夹才夹了出来,望了一望,朝地下一丢道:“我只当肉丝子塞在里面,原来却是整整的一个肉圆子!宝云姊姊这个厨子,明日一定要重重赏他,难为他做的这样结实!”说的众人笑个不了。(第八十五回)

写得风趣诙谐,只是不知道闵兰荪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牙病,会有这么大的牙缝?更出意外的是剔出这么大个“肉圆子”的糗事还被写在一首“词多秘奥”、事关各位才女“过去未来之事”的千字百韵诗里,叫作“牙慧剔丰颐”,还挺美。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6 20:32:18  回复

清人李光庭大约写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有“牙签”一条,可以证明牙签也可以叫牙杖:

世有己无罅隙之时,但笑人之寻罅隙,至己有漏空处,而亦不能不寻者,牙签是也。《内经》云:“精固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豁则必须牙签矣。或曰:以柳木为之,柔不伤齿。又谓之牙杖,特不能扶危耳。

善结人间通塞缘,虚名牙杖不扶颠。

贮囊尽使搀觿佩,上口还应熟贝编。

雅称盍簪联好会,莫因折柳认离筵。

无多余慧何堪拾,心齿从教两豁然。

《乡言解颐》是李光庭晚年追忆七十年间故绑之谣谚歌诵,耳熟能详者之作,举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态,证以乡言农谚,每多涉笔成趣。

解说牙签的这一段的大意是:世上有那么一种人, 当自己的缺陷漏洞还没有暴露时, 一味地去讥笑别人的寻缺陷检漏洞, 待到发觉自己也患有此病, 而不得不寻缺陷检漏洞时, 所用到的就是牙签这个东西了。可发一噱。

后面所附的诗这里稍作解读。“虚名牙杖不扶颠”是讲牙签也可叫牙杖,并不能用作拐杖,只是徒有虚名(因为古时拐杖也叫“齿杖”,《周礼•秋官•伊耆氏》载:“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 郑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即天子所赐之杖称作“齿杖”。);“上口还应熟贝编”指的是剔牙时要了解牙齿的排列情况(庄子是最早以贝来比喻牙齿的。《庄子•盗跖》里有“齿如含贝”一句,这一层的文化意味以后还会讲到),否则就会刺伤牙床了;“莫因折柳认离筵”讲的是牙签是用柳木来制作的,不要误以为是分别的意思(“折柳送别”前面已经讲到过);“无多余慧何堪拾”倒可以和上面讲的“牙慧剔丰颐”一句相映成趣。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7 19:53:51  回复

售卖一次性牙签的事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何耳的《燕台竹枝词》里有反映,其中的《柳木牙签》一首写道:

取材堤畔削纤纤,一束将来市肆筵。

好待酒阑宾未散,和盘托出众人拈。

可见当时的饭馆不提供一次性牙签,但会有人做了来叫卖。清人《太平欢乐图》中也有描绘走村串户的小贩手中提着小筐,里面放着荷包、眼镜、头梳、牙刷和牙签等。

在同治年间,大洋彼岸的美国还出现了机械化的牙签制造,第一台牙签制造机专利于1872年2月20日在马萨诸塞州申请成功。

作者:锦医卫 回复日期:2009-04-17 20:53:08  回复

但即便牙签有人制卖,价钱也不贵,一次性牙签好像还是有钱人的玩艺,一般人大概会想,何必要花这种冤枉钱呢,什么东西不好当牙签用啊。这从文康(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的《儿女英雄传》中可见一斑,第二十九回说到亲家翁媪赴安老爷家的筵席,一时,大家吃完了饭,两个丫鬟用长茶盘儿送上漱口水来。张老摆了摆手说:“不要。”因叫道:“女孩儿,你倒是揭起炕毡子来,把那席篾儿给我撅一根来罢。”柳条儿一时摸不着头,公子说:“拿牙签儿来。”柳条儿才连忙拿过两张双折儿手纸,上面托着根柳木牙签。张老剔了会子牙,又从腰里拉下一条没撬边儿大长的白布来擦了擦嘴,又喝了两口茶,便站起来道:“姑爷、两位姑奶奶费心。我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可得到前头招护招护去了。”

这位张老便是安老爷的亲家翁,是个种田养蚕的农民,平时大约就是随便扯根席篾儿剔牙,饭后的漱口水和双折手纸上托着的柳木牙签儿,对他来说自然都是未曾经惯的雅事。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四回里也写道:

四人一同出来,走了两步,旁边残桌上放着一根剔牙杖,老者取过,闻了一闻,用手揩了一揩,放入袖中。

写的虽是虚构的“淑士国”里的事,用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来揭露这些到处竖着“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明正直”等金匾的假斯文的酸腐气,讽刺儒林的丑态。但大约也是当时市井的一些真实反映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6027.html

更多阅读

人人都吃过的大众菜--荠菜豆腐汤 豆腐汤

在上海有这么一道菜,无论是百姓家里、单位食堂还是酒家饭店,都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踪影。这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几乎是人人都吃过的大众菜--荠菜豆腐羹。荠菜鲜香、豆腐滑嫩,称得上是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价廉物美的大众菜。曾经有外地的筒子问

冠军经理17攻略 第17节:第一章 人人都可以成为销售冠军(17)

系列专题:《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转述是给人们积极回应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搭建情感的桥梁。它表明你重视客户的意见、信念以及明确的需求。你也可以转述客户的反对意见或担忧——复述并询问客户你的理解是否正确。回应反

声明:《拾人牙慧——人人都可以读的牙医学文史 牙医学》为网友何处潇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