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授課教案郭錫良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參考書目:王力《古代漢語》;郭錫良《古代漢語》;周秉鈞《古漢語綱要》

第一講緒論

一、什麼是古代漢語

(一)漢語發展的分期

關於漢語的分期,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上古漢語——先秦兩漢時期

中古漢語——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

近古漢語——宋元以後至“五四”運動前

現代漢語——“五四”運動以來至今

由於古代的口語無從尋覓,所以學習古代漢語,自然只能是古代的書面語。

(二)漢語的古代書面語系統

漢語的古代書面語有兩個系統:

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這些書面語統稱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現在僅保存在先秦到漢代的作品裡。如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易》、《春秋》、《周禮》、《儀禮》、《禮記》等,諸子作品如《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之類,以及一些史籍裡。六朝以後在北方話基礎上形成的古白話。如古代的白話小說。

二、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

(一)明確古代漢語課作為語言課的性質

這門課的學習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漢語課的“學古文”,同其他課程如古代文學作品課的“學古文”,是不一樣的。例如同樣是一篇先秦歷史散文,古代文學作品課討論的是它的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人物形象等問題。古代漢語課則不然。它是一門語言課程,是從詞彙、文字、語法、語音、修辭等角度,即從語言特點和語言規律出發,把文言文當作古代的語言材料來加以分析研究的,並且通過這樣的分析、研究和積累,使學習者逐步地增進閱讀古書的能力。

(二)明確古代漢語課作為工具課的性質

古代漢語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和工具課,要求學生在系統地掌握古代漢語文字、詞彙、語法、音韻等各項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具備讀懂一般難度的文言文(如《史記》列傳類的歷史散文)的能力,並能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說明一般難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關語言現象。

運用古代漢語各項知識分析說明文言材料中的相關語言現象,大致有以下情況:說明文言句型的特點,如賓語前置句、被動句式、判斷句等;指出詞類活用的現象,並能對其類型加以分析;能在句子中辨認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詞性;能運用文字學知識解釋古書中用字歧異的現象,如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等。

三、本門課程指定教材的介紹

(一)指定教材——《古代漢語》(郭錫良、李玲璞主編,語文出版社出版)

(二)文選、常識、常用詞三結合的體例特點——這三者是有機結合的關係。

文選——古代漢語的語言材料

常識——學習古代漢語要求掌握的有關知識和理論

常用詞——學習古代漢語必須積累的古代詞義材料

古代漢語教材所安排的以上三方面的內容,在學習時都不可偏廢,要注意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四、本門課程的學習方法和考核方法

(一)學習方式——學員自學和教師重點講授相結合

自學文選部分,預習、理解、消化指定的學習內容。

常識部分:網上加以講解的有關章節。

教師在網上有針對性地指點或講授

(二)練習方式——學員自主練習及教師的網上答疑

古代漢語的學習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消化理解和鞏固所學的內容。在練習的方法上,我們主張採用學員自主練習與教師有針對性的答疑相結合的方式。

學員的自主練習

在自學完每一章節的常識或每一篇文選後,學員應該利用教學網頁上設計的練習題進行練習,並依據參考答案檢驗自己學習的效果。

教師的網上答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與學員實行網上對話,以互動的方式,現場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或就有關教學內容與學員進行討論。

在考試前,教師還將安排時間,在網上即時回答學員的問題。

(三)考核方式——對有關知識和能力的考核

閉卷命題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釋詞題、古文標點題、古文今譯題、古文閱讀題。

考核內容:古代漢語的知識和能力。

詞彙、語法、文字是本門課程常識部分的重點考核內容。

能力方面,既考核學員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將採用教材以外的語言材料),也考核學員運用所學古代漢語知識理論分析說明文言材料語言現象的能力。

第二講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

本講介紹中文工具書最常見的編排體例、注音方式和釋義方式,並選擇10種重要的中文工具書,從它們的性質、體例、內容和特點等方面做了介紹。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中文工具書的編排方式、注音與釋義

1、編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筆劃編排

第一、字典辭書中的部首與漢字結構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辭書編撰時為了檢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歸在一部,而把這個共有的相同偏旁作為每一部的標誌,即部首。

第二、各字典辭書部首的設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說文解字》依據小篆的結構,把漢字分為540個部首。  《康熙字典》依據楷書的偏旁,分為214個部首。

新《辭海》以簡化字和印刷通用漢字字形為依據,分為250個部首。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則設置200個部首。

按照音序編排

《佩文韻府》《經籍籑詁》等書按照平上去入四聲和《平水韻》106韻分列。

《國語詞典》《詞詮》按照注音字母的順序排列。

《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按照中文拼音方案字母順序排列。

按照號碼編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號碼排列。如《四角號碼新詞典》。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直音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

反切:是我國古代字典辭書中運用最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書中一般稱“某某反(或'翻’)”、“某某切”。如《廣韻?麻韻》:“誇,苦瓜切。”反切的原理是用兩字來拼合被切字的讀音,反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韻母聲調相同。例如《廣韻?麻韻》:“誇,苦瓜切”可分析為:誇(kuā)==苦(k-)+瓜(-uā)但是,由於古今語音發生了演變,許多反切材料用今天的讀音很難拼出其讀音來。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1958年我國公佈推行中文拼音方案,使用羅馬拼音字母為漢字注音。從那時起,新編的字典辭書多用這套中文拼音字母注音。

3、釋義方式

直訓

直訓:即用一個詞去解釋另一個詞。如《說文?一部》:“元,始也。”

描寫

描寫:即對所釋物件的特徵、形狀、位置、作用等都給予解釋。如《說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

義界

義界:也稱為定義式。如《說文?鬥部》:“鬥,十升也。”

譬況

譬況:即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難以解說的事物。如《說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

(二)常用工具書簡介

1、《說文解字》

2、《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間,由張玉書、陳廷敬等人編寫。收字四萬七千多字。該書所收字按照部首筆劃排列,分為214個部首。

3、《漢語大字典》

《漢語大字典》: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是目前我國搜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全書按部首排列。分為200個部首。

4、《辭源》(修訂本)

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書。全書按照部首筆劃排列法編排。

5、《辭海》(修訂本)

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所收對象除了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歷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術語等。按照部首筆劃排列法編排。

6、《漢語大詞典》

迄今為止漢語語文辭書中搜羅最為宏富的一部大型語文辭典。按照部首筆劃排列法編排。

7、《經傳釋詞》

清王引之著。這是一本著重研究先秦和漢代經傳中虛詞用法的著作。收虛詞160條。該書在排列上以古漢語聲母類別為綱,分為十卷。

8、《助字辨略》

清劉淇著。專門講解古漢語虛詞的著作,收詞範圍比《經傳釋詞》廣泛,遍及經、史、子、集,下至唐。

9、《詞詮》

近人楊樹達著。專門解釋古代漢語虛詞的辭書。因為是用二十年代的語法觀點去分析虛詞,所以解釋要比《助字辨略》和《經傳釋詞》更加清楚明確,引證也較豐富。按照注音字母編次所收的詞,書前有按部首編排的目錄。

10、《詩詞曲語詞匯釋》

近人張相著。這部書專門解釋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於詩詞劇曲中的特殊語辭,共五百三十多個。是閱讀和研究古典詩詞曲的重要參考書和工具書。

第三講《論語》八章

一)文字方面

1、“德之不脩。”脩——修通假字修行、培養。

2、“遇諸塗。”塗——途古今字路途。

3、“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知——智古今字智慧,聰明。

4、“歸孔子豚。”歸——饋通假字贈送。

5、“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時——伺通假字探察。

6、“使子路反見之。”反——返古今字返回

7、“植其杖而芸。”芸——耘通假字鋤草。

二、詞彙方面

1、“顏淵季路侍。”侍:侍立於尊者身旁。

2、“盍各言爾志?”盍:“何不”的合音字。

3、“敝之而無憾。”敝:破,壞;動詞,指用破。  憾:怨,不滿。

4、“願無伐善,無施勞。”伐:誇耀。施:顯示,表白。

5、“學之不講。”講:習,反復研究討論。

6、“聞義不能徒。”徒:遷從,改從。

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憤:憋悶,鬱積。這裡指思路鬱結不通。啟:開導,啟發。悱:心裡有話說不出來的樣子。發:啟發。

8、“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隅:方角。一隅,即四方形的一角,三隅,指四方形的另外三角。反:類推。複,重複。

9、“飯疏食。”飯:動詞,吃。疏:粗。“疏食”即粗糧。

10、“子適衛,冉有僕。”適:動詞,到……去。僕:駕車。

11、“庶矣哉!”

庶:眾,人多。

12、“既庶矣,又何加焉?”

既:時間副詞,已經。

13、“無乃爾是過與?”

過:責備,動詞。

14、“是誰之過與?”

過:過錯,名詞。

15、“且爾言過矣。”

過:錯,形容詞。

16、“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國。

17、“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陳:陳列,擺出來。列:位次,職務。

18、“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危:不穩,這裡指站不穩。持:扶持,把著。顛:跌倒。

19、“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相:輔佐。

2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疾:厭惡。辭:言辭,此指託辭、藉口。

2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國:諸侯統治的政治區域。家:卿大夫統治的政治區域。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患:擔憂。

23、“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修:施行。

24、“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不在。

25、“好從事而亟失時。”

亟(qi):時間副詞,屢次。

26、“日月逝矣。”

逝:往,離去。

27、“子路從而後。”

後:動詞,走在後面,落在後面。

28、“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肩負,扛,挑。

29、“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體:人體的某一部分。四體指人的四肢。

30、“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安”,形容詞用作使動,“使……安定”。 “信”,使動用法,“使……信任”。  “懷”,使動用法,“使……歸依”。

⑵“曲肱而枕之。”

“曲”,使動用法,使……彎曲。

⑶“富之。”

“富”,形容詞用作使動,意為“使……富裕”。

⑷“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來”,動詞用作使動,意為“使……來(歸附)”。“安”,形容詞用作使動,意為“使……安定”。

⑸“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來”,動詞用作使動,意為“使……來(歸附)”,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指代“遠人”)。

⑹“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前“見”為動詞用作使動,音xiàn,意為“使……謁見”。後“見”為動詞一般用法,意為“謁見”讀音xiàn。

⑺“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迷”為使動用法,意為“使……迷亂”。

⑻“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食”,動詞用作使動,給……吃。  “見”,動詞用作使動,使……謁見。反:類推。複,重複。

⑼“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其身潔淨。

2、賓語前置句式

⑴“既庶矣,又何加焉?”

“何”為疑問代詞充當動詞“加”的賓語而前置。⑵“求!無乃爾是過與?”

“爾”(第二人稱代詞“你”)為動詞“過”(責備)的賓語,由代詞“是”複指而前置。“爾是過”即“責備你”的意思。

⑶“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否定句中代詞“我”充當動詞“與”的賓語而前置。

3.習慣句式

⑴“無乃爾是過與?”

“無乃……與(乎)”為古漢語習慣句式,意為“恐怕該(莫非要)……吧”。“無乃爾是過與?”意思是“恐怕該責備你吧”。

⑵“何以伐為?”

“何以……為”是古漢語表反問的一種習慣句式,意為“為什麼要……呢?”“何以伐為”即:“為什麼要討伐(它)呢?”

⑶“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如之何”,古漢語的一種凝固形式,意為“怎麼辦”或“怎麼”。在本文中充當狀語,以構成反問語。

4、虛詞用法舉例



①指示代詞,表遠指,那,一般充當定語。如:“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②句首語氣詞,表示要發議論。如:“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①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之”指代子路。“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前“之”用在固定結構“如之何”裡,充當動詞“如”的賓語,後“之”指代君臣之義。“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之”指代“道之不行”的情況。②連詞,連接定語和被限定或修飾的中心語。例:“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前兩個“之”為此類用法。③連詞,用在主謂語之間,取消其成句的獨立性,使主謂結構成為名詞性的偏正結構,在本文中充當句子的主語。如:“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前“之”為此類用法。



指示代詞兼句末語氣詞,多用在動詞後面充當補語。如:“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焉”的作用相當於一個介賓結構“於是”(“是”指代子),充當動詞“見”(使……謁見)的補語,“見其二子焉”即“見其二子于子路”。“又何加焉?”即“又何加於是?”(“是”指代衛國),意為“再給衛國增添些什麼?”



連詞,表示發現,有“原來已經”的意思。如:“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①動詞,同……在一起。如:“歲不我與。”②介詞,同,和。如:“來!予與爾言。”注意這句中的“與”不是連詞。句子的主語是“予”(陽貨),是陽貨對孔子說話,“與爾”為介賓結構,介紹說話的物件。“言”的行為發出者並不包括“爾”在內。

第四講 漢字的構造

內容包括:漢字結構分析的基本理論"六書"說,"六書"(重點是前四書)的具體介紹;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漢字的結構與本義的探求。其中學習重點是結合具體字例獲得對前四書的理解,並一般瞭解漢字書體演變的影響,知道漢字結構和探求本義的關係。

;梁東漢《漢字的結構與流變》。

一、常識內容精講

(一)漢字結構分析和“六書”說

1、漢字結構分析的依據和意義

2、“六書”的提出

從造字的角度分析漢字結構,從先秦時代就開始了。例如《韓非子?五蠹》:“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

至於“六書”的名稱,在《周禮?保氏》和《漢書?藝文志》裡就已出現。

而從理論上闡述漢字基本結構,並用這種理論來探求漢字本義的,則應該首推東漢人許慎。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了九千多個漢字的形體,並說明每個字的本義。所用分析漢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說文解字?敘》中闡述的“六書”理論。

“六書”是前代學者根據漢字的形體結構和使用情況,加以分析、歸納而出的字體分類。許慎在《說文敘》中具體地為“六書”下了定義,舉了字例。後來,經過歷代文字學家的總結補充修正,成為一套完整的理論,人們稱之為“六書說”。

3、許慎的“六書”說

(1)名稱和順序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裡所提出的“六書”名稱是:  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現在我們在說到“六書”時,用的是許慎《說文》裡所用的名稱,和《漢書?藝文志》裡所述“六書”的順序。(2)許慎對“六書”的闡述

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會意——比類合意,以見指撝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4、“六書”的“四體二用”說

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造字法(體)

後二書:轉注、假借——————用字法(用)

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孤立地分析每一個漢字得出的不同結構類型;後二書轉注、假借,是從歷史的角度揭示出漢字孳衍發展的兩種方式。因而人們歸結“六書”的區別為“四體二用”。

二、“六書”的介紹

(一)前四書的介紹和舉例

1、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象形”字的結構特點是依樣畫葫蘆,即許慎所謂的“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詰詘”的意思是彎彎曲曲。“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意思是,畫成那事物的樣子,筆劃隨著所表事物的外型特徵彎彎曲曲。

“象形”所表示的意義物件一定是看得見、有一定外型的具體名物,即必須是有形可象的。所用字形與意義物件在形體上具有同一性。例如“日”古文字像太陽形,“月”古文字像月牙形。其本義就是太陽、月亮。

再看以下例子:

象形字的符號性是很明顯的。表現在它很強調物件特徵的突出。如“牛”字突出了牛角,“虎”字強調其張口露齒及斑紋,等。象形造字法是一種最簡單的造字法,很難用於表示意義抽象的或沒有具體形象的概念,顯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卻為指事、會意、形聲字的構成創造了條件。

2、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視而可識”,是說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認識大體,“察而見意”是說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意義所在。就其特點來說,指事字通常表示某種局部的或相對的概念,辦法是在象形字的相應部位加上抽象的標誌符號,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範圍。

如:“上”、“下”就是分別在參照物的上、下部加上一點(或一短橫)來表示意義。

指事字依賴具體的形,再加上指事符號表義,所以這種造字法跟象形造字法一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也就是指事字在漢字裡數量最少的原因。

3、會意——“比類合意,以見指撝”

會意的字面意思是會合成意,即由若干符號相互構成一種聯繫來表達某種意義。這種意義跟每個偏旁的意義都不相同,通常是動詞、形容詞,或沒有具體形象的名詞(如表示時間概念的名詞)。這類意義比較抽象,很難用象形的方法來表現。

分析會意字的表述通常按照《說文》的術語稱為:從某,從某。

合成會意字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叫“意符”。從意符會意的情況來看,大致有兩種情況:

形象會意

在文字的象形程度比較高的商周時代,會意字的意符基本上都是由它的形象來會意,而不是通過意符獨立成字時的文字意義來會意。這種會意法是會意字的主流。

抽象會意

劣由“少”、“力”兩部分構成,意思是力量弱小。  歪由“不”、“正”兩部分構成,不正即是歪。塵由“小”、“土”兩部分構成,小土為塵。尖由“小”、“大”兩部分構成,上小下大即是尖。

戰國秦漢以後,漢字的象形性逐漸減弱乃至消失,有許多新造的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義來會合成義的。

但是後一種會意字產生的時代較晚,數量也少得多。

4、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形聲字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

形符(也叫做意符)——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聲符——表示該字的讀音

分析形聲字的表述法通常按照《說文》的術語:從某,某聲。

例如:“梅”字,由形符“木”和聲符“每”兩部分組成,分析為:從木,每聲。分析形聲字應該注意的幾點

①形符和聲符的位置反常

視、祁——示是聲符(剩下的部分是形符,下同),與從“示”的“福”、“祈”、“神”不同。  錦、欽——金是聲符。與從“金”的“鐵”、“銀”不同。  釗、到——刀是聲符。與從“刀”的“割”、“剖”不同。  問、悶——門是聲符。與從“門”的“閭”、“閻”不同。  馮——仌(bīng)是聲符。與從“仌”的“凍”、“涼”不同。  和——禾是聲符。與從“禾”的“稻”、“穗”不同。  蝕——食是聲符。與從“食”的“饑”、“餓”不同。  孟——皿是聲符。與從“皿”的“盆”、“盛”不同。

②形符和聲符不能按照自然結構分析

條、倏、脩、修——分別從木、犬、肉、彡,攸聲;形符在右下角。  穎、潁——分別從禾、水,頃聲;形符在左下角。  佞——從女仁聲;形符在右下角。  從、徒——從辵,分別是從聲、土聲;聲符在右上角。  辯、辨、瓣——分別從言、從刀、從瓜,辡聲;形符在聲符的中間。  哀——從口,衣聲;形符夾在聲符的中間。  裏、裹、衷——從衣,分別是裡聲、果聲、中聲;聲符夾在形符的中間。

③省形和省聲

有少數形聲字,其形符或聲符已經簡省,必須補全起來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

形聲字形符省簡的叫省形。

形聲字聲符省簡的叫省聲。

晨——從晶省,辰聲;  星——從晶省,生聲;  釜——從金省,父聲;  豪——從豕,高省聲;  融——從鬲,蟲省聲;  雪——從雨,彗省聲。

(二)後兩書的簡介

1、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轉注”不是對單個漢字形體結構的說明,而是字與字之間的形義關係的一種類型。

2、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許慎所謂的“假借”指“本無其字”的假借。指的是有些詞,本來沒有為它們專門造過字,只是從現成的字中選取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後來習慣了,這個字也就歸它所使用了。

任何一個漢字的結構都不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結構類型。至於轉注和假借,則是表明了漢字與漢字之間的關係,它們並沒有造出新字,因而是一種用字法。

三、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一)漢字書體的演變

漢字書體演變的主要線索:示例(車、牛、行、鳥、龍)

(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隸變不僅關係到書寫風格,而且也關係到漢字的結構。

隸變對漢字的影響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漢字部首形體的變化(表現為許多部首或偏旁形體的簡化)

漢字形體的簡省或訛變

偏旁的混同

四、漢字的結構與本義的探求

(一)本義

本義——漢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詞義稱為文字的本義。

(二)探求本義應該注意的方面

探求本義,既不能脫離文字形體,也不能脫離文獻用例。

本義必須是語言中的詞義,在歷史語言材料能夠得到印證。

如“誅”字,在古書裡有時表示誅殺,如《尚書?泰誓》:“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有時表示譴責,如《論語?公冶長》:“于予與何誅?”  有時表示責求,如《左傳?莊公八年》:“誅屨于徒人費,弗得。”  成語“口誅筆伐”。要掌握漢字構件的意義和功能,特別是要掌握形聲意符的意義及功能。

“頁”(xiè)作為意符,表示與“頭”有關的意義。從“頁”的字都與頭的意義有關。如:  顏額頭,也指顏面。如《楚辭?漁父》:“顏色憔悴。”  顛頭頂。《詩?秦風》:“有馬白顛。”  題額頭。《楚辭?招魂》:“彫題黑齒。”  領頭頸。《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顧回頭看。《孟子》:“王顧左右而言他。”  當然,由於形符一般只表示該字所屬的意義屬類,因而不能直接根據意符來確定本義。但是形符對文字意義範疇的提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在掌握一個字的諸多義項的情況下,根據形符可以從中找到本義。

理義項有管理、道理、條理、治療、治玉等。根據其意符為“玉”,可知“治玉”為其本義。很顯然,如果能掌握一批形聲字常用的形符,對於理解字義是很有幫助的。

第五講鄭伯克段于鄢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一)文字方面

1、“薑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厭之有?”

厭——饜古今字滿足。

3、“公賜之食。食舍肉。”

舍——捨放著,放在一邊。

4、“佗邑唯命。”

佗——他異體字

5、“不義不暱。”

暱——昵異體字

6、“莊公寤生。”

寤——牾通假字倒逆

7、“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

闕——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無生民心。“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無——毋通假字不要

9、“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錫——賜通假字賜予

二、詞彙方面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牆。國:這裡指諸侯的封邑。有時也指諸侯的國都。如:“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國之一”意為國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將不堪。”

堪:經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所,處所,地方。“為之所”,雙賓語句,給他安排處所。滋蔓:滋長蔓延。圖:圖謀、謀劃

4、“況君之寵弟乎?”

寵:尊,處於尊榮地位。

5、“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倒下去。這句意思是,多做不應該做的事,一定會自招垮臺。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既而:過了不久。  鄙:邊境上的城邑

7、“無庸,將自及。”

無庸:不用。  及:趕上,這裡指招致。

8、“厚將得眾。”

厚:豐大,這裡指土地擴大。

9、“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

完:修茸城郭。  聚:聚集民眾。  繕:修繕。  甲兵:甲,鎧甲;兵,兵器。  具:備,準備。

10、“夫人將啟之。”

啟:開門。

11、“公伐諸鄢。”

諸:“之於”的合音字,“之”為代詞,指代共叔段;“於”為介詞,介進地點狀語“鄢”。

12、“遂寘姜氏於城潁。”

寘:放置,這裡有放逐的意思。

13、“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封人:封,疆界;封人,鎮守邊疆的官職。

14、“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嘗:品嘗,體會滋味。未嘗,不曾嘗過。  羹:帶湯的肉食。  請:表敬副詞,表示“請允許我……。”  遺:(wèi)贈,送給。

15、“敢問何謂也?”

敢:表敬副詞,表自謙,有大膽,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

患:憂慮,擔心。

17、“穎考叔,純孝也。”

純:敦厚。

18、“愛其母,施及莊公。”

施(yì):延,擴展。

19、“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匱(kuì):盡。永:長久。

20、“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黃泉:複合詞,字面指黃土下的泉水,這裡指人死後安葬的墓穴。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現象

⑴“莊公寤生,驚薑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驚,使動用法,使……驚。  名,用作動詞,命名,取名,後面省略賓語“之”(指代莊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詞用作一般動詞,合乎法度。

⑶“無生民心。”

古代漢語授課教案(郭錫良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生:使動用法,使……生。“民”、“心”為“生”的雙賓語,意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隧,名詞用作動詞,指挖掘隧道。

2.賓語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句。用代詞“之”複指賓語“何厭”。

⑵“敢問何謂也?”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充當動詞“謂”的賓語。

⑶“君何患焉?”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充當動詞“患”的賓語。

⑷“其是之謂乎?”

賓語前置句。用代詞“之”複指賓語“是”。

3.習慣句式

⑴“佗邑唯命。”

“唯命”是“唯命是聽”的省略形式。

⑵“君將若之何?”

“若……何”是一種固定格式,意為“把……怎麼樣?”或“對……怎麼辦?”“若之何”即“把它怎麼辦?”

4.虛詞用法舉例



①指示代詞兼語氣詞,應理解為“於此”(“在這裡”,“在這時”等)。如:“虢叔死焉。”(虢叔死在這個地方)“君何患焉?”(您在這件事上擔憂什麼?)②疑問代詞,怎麼,哪裡。如:“薑氏欲之,焉辟害?”(怎麼能躲避禍害?)  其

句首句中語氣詞。如:“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難道誰還說不是這樣嗎?)“其”在句中加強反問語氣。又如:“其是之謂乎!”(大概所的就是這個吧?)“其”在句中表示推測語氣。

第六講古書中的用字

古書中四種常見的用字現象: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古書難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書用字情況複雜,即同一個詞時常有不止一個的字形來記錄它。本節介紹的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就是古書常見的四類用字現象。

(一)假借字

1、什麼是假借字

古書裡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義不是該字的本義或引申義,這個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產生的原因是書寫者只考慮語音因素而不考慮形體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間的通用和假借。這也就是許慎所說的“依聲託事”。

2、假借字的兩類情形

(1)本無其字的假借

本無其字的假借:某些詞原先並沒有為它專門造字,人們就從現有的文字中選取某些同音字來記錄。例如:表示“沒有誰,沒有什麼”意思的否定性無定代詞,原先沒有為它專門造字,就借用與之同音的莫”(本義為昏暮)字來記錄它。這樣,“莫”也就成了記錄否定性無定代詞的專用字。為了區別,人們後來又造了“暮”來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關係,屬於古今字的關係。再如借用本義為“燃燒”的“然”,來記錄表示“如此,這樣”意思的指示代詞;借用本義為“畚箕”的“其”,來記錄代詞和語氣詞;借用本義為“呼叫”的“乎”來記錄表疑問的句末語氣詞;借用本義為“搗臼的棒槌”的“午”,來記錄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屬於這類情況。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詞原先已為它造過專用字,但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寫成“蚤”;  屈伸的“伸”寫成“信”;  飛翔的“飛”寫成“蜚”;  屎尿的“屎”寫成“矢”,“尿”寫成“溺”;  背叛的“叛”寫成“畔”;  抗拒的“拒”寫成“距”;  修養的“修”寫成“脩”;等。

(二)古今字

1、什麼是古今字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例如“暮”這個詞,本來用“莫”來記錄,後來寫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關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漢字除了表示本義,還用於表示引申義和假借義。漢字的表詞功能擴大以後,為了區別不同的用法,以字為基礎加以改造造出新字,來分擔原字的某些義項。原字和新字是為記錄同一個詞先後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對古今字。例如“其”的本義是畚箕。但是“其”在古書裡被借用記錄代詞和語氣詞,並且成它的最為常見的用法。為了區別起見,於是在原字的基礎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專門用承擔“畚箕”的義項。“其”和“箕”就是在畚箕這個意義上形成的一對古今字。

3、古今字的意義關係

古今字的意義關係有以下三種情況:

(1)今字承擔古字的本義

例如“州”本義是水中陸地,後來引申表示九州、州郡,於是用今字“洲”表示本義。又如“隊”本義為從高處墜落,後來借用表示佇列義,於是用今字“墜”來表示本義。

(2)今字承擔古字的引申義

例如“取”的本義是獲取,引申指獲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後來專造“娶”字表示。“娶”承擔的是“取”的引申義。又如“解”的本義是分割、分解,引申為鬆懈,後來就造“懈”來承擔鬆懈這個引申義。

(3)今字承擔古字的假借義

例如“齊”的本義為齊平,假借來記錄“齊敬”的“齊”這個詞(這是本無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對祖宗的崇敬。這個意義後來寫作“齋”。“齋”承擔的是“齊”的假借義。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來記錄“躲避”的“避”這個詞。後來造了“避”字。“避”承擔的是“辟”的假借義。

(三)異體字

1、什麼是異體字

讀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義(包括本義和引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就是異體字的關係。  注意辨析:  異體字的條件很嚴格。有些字本義相同,但是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通用,就不是異體字。例如“烏”和“於”原先是同一個字,大概自春秋以後才分化成兩個不同的形體。它們在古書中有通用的地方。如感歎詞“烏呼”(嗚呼),也寫作“於乎”(於戲)。但作為鳥名的“烏”和作為介詞的“於”卻互不相混,分工明確。還是有一些義項不通用。因此不能算是異體字。

2、異體字的形體類別

(1)文字結構類型的不同

往往是一為會意字,一為形聲字。  如:淚,從水,從目;涙,從水,戾聲。

(2)構字部件不同

如:睹,從目,者聲;覩,從見,者聲。溪,從水,奚聲;谿,從谷,奚聲。以上為變換形符構成的異體字。  再如:綫,從糸,戔聲;線,從糸,泉聲。糧,從米,良聲;糧,從米,量聲。以上為變換聲符構成的異體字。  又如:跡,從辵,亦聲;蹟,從足,責聲。村,從木,寸聲;邨,從邑,屯聲。以上為聲符和形符都有所變換的異體字。

(3)構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

(四)繁簡字

1、什麼是繁簡字

簡化字與其所對應的繁體字合稱繁簡字。漢字簡化的歷史十分悠久。從甲骨文時代起歷代都有漢字簡化的現象。這裡所說的簡化字,有其特定的含義。即特指1956年國務院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所頒佈的簡化字。

2、學習繁簡字必須注意的幾種情況:

(1)同形字

有些簡化字跟古書中的某個字形完全相同,但實際上是讀音和意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形體相同純屬巧合。例如:“臘”簡化字為“臘”。臘(là),本義指國君在年終用獵品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因而年終的月份也叫做臘月。臘(xī),本義為小動物的整體幹肉。如《捕蛇者說》有“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腕”,“臘”(xī)指把捕獲的毒蛇製成肉乾。臘(là)簡化為“臘”後,就和“臘”(xī)混同為一個字了。在閱讀時需要加以辨析。

(2)同音替代字

簡化字中有一些來源於原先意義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這樣,它既承擔自己原先的字義,同時又表示與之對應的繁體字的字義。閱讀時,需要辨認它所表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例如:“後”簡化為“後”,是借用了原有的“後”字。“後”字的意思為君主,也表示君主的妻子。這樣,簡化字“後”字就兼有“後”(先後)和“後”(君主、王后)兩個字的功能。在閱讀時需要辨析。如《史記?孝景本紀》:“孝文(漢文帝)在代(地名)時,前後有三男。”“前後”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個兒子,而不是前前後後共生了三個兒子的意思。

(3)兩個以上的字共簡為一形

簡化字通常只有一個對應的繁體字。但也有一些簡化字對應兩個或兩個以上繁體字的情況。如果我們閱讀的是用簡化字排印的的古代作品,就需要判別這類簡化字代表的到底是哪一個詞。

例如簡化字“鐘”對應“鍾”(一種容器)、“鐘”(鐘鼓)兩個繁體字。在用簡化字排印的文章裡,遇到“鐘”字就要辨析它是哪一種用法。如《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甌)、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鐘。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這幾句說的是齊國陳氏為了收買人心,借貸糧食大鬥出小鬥進的史實。根據上下文才知道這裡的“鐘”指的是作量器的“鍾”,而不是鐘磬的“鐘”。

第七講鞌之戰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一)文字方面

1、“臧宣叔逆晉師,且道之。”

道——導古今字 引導,帶路。

2、“禽之而乘其車。”

禽——擒 古今字  擒獲。

3、“無令輿師淹於君地。”

無——毋 通假字 不要。

4、“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

桀——揭 通假字 舉起。

5、“師陳於鞌”

陳——陣古今字 列陣。鞌——鞍異體字 地名。

6、“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翦——剪通假字 剪除,消滅。

7、“旦辟左右。”

辟——避古今字避開。

8、“韓厥俛,定其右。”

俛——俯異體字彎下身子。

二、詞彙方面

1、“孫桓子還於新築,不入,遂如晉乞師。”

還,返回。  如,往,到……去。  師,軍隊。

2、“此城濮之賦也。”“不腆敝賦,詰朝請見。”

賦,徵收的財幣,在這裡指兵力。  腆,豐富。  詰朝,明朝。

3、“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故捷。”

肅,敏捷。

4、“克于先大夫,無能為役。”

役,役使,在這裡指戰事。

5、“臧宣叔逆晉師。”

逆,迎,迎接。

6、“郤獻子馳,將救之。”

馳,驅車賓士。

7、“郤子使速以徇。”“以徇齊壘。”

徇,巡行,表示讓眾人都看得見。

8、“吾以分謗也。”

謗,背後的批評指責。

9、“師從齊師於莘。”“故中禦而從齊侯。”

從,跟蹤、追蹤。

10、“子以君師辱於敝邑。”

辱,表敬的說法,意為對方辱身來到下處。  敝,本義為破,古書中常用作謙詞,指自己一方。

11、“大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

憾,恨。

12、“無令輿師淹於君地。”

輿,眾。  淹,留。

13、“餘病矣。”“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病,傷重。

14、“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

貫,穿入。

15、“左輪朱殷。”

朱殷(yān),深紅色。此處指車輪被血染紅。

16、“苟有險,餘必下推車。”

險,地勢不平難行。

17、“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擐,穿上。  即,走向。

18、“右援枹而鼓。”

援,接過來。  鼓,擊鼓,動詞。

19、“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

逸,狂奔。  敗績,軍隊崩潰。

20、“三周華不注。”

周,遍,這裡為動詞,意為繞圓周。

21、“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越,墜。  斃,僕倒,倒下。

22、“請寓乘。”

寓,寄,托,“寓乘”即搭乘別人的車子。

23、“驂絓於木而止。”

驂(cān),旁邊的馬,古代一車駕四馬,中間的兩馬叫“服”,在旁的兩馬叫“驂。”

24、“屬當戎行。”

屬(zhǔ),時間副詞,適,正好。當,擔當,任職。

25、“且懼奔辟而忝兩君。”

忝(tiǎn),辱。

26、“攝官承乏。”

攝,暫時代理任職。

27、“鄭周父禦佐車。”

佐,在旁輔佐,有“副”(與“正”相對)義。

28、“載齊侯以免。”

免,免除禍患,這裡指免於被俘。

29、“赦之,以勸事君者。”

勸,鼓勵。

第八講古今詞義的異同

古今詞義的對應情況,古今詞義變化的類型,掌握詞的古義的手段等內容。

一、古今詞義異同的對應情況

漢語的詞義是發展變化的。詞義差異造成理解上的障礙。古今漢語詞義對應的情況大致如下:

(一)古今詞義基本未變

古今漢語在詞義上具有一定的繼承性。

漢語的基本詞彙,如自然現象的名稱、親屬的稱謂、肢體的名稱等,從古到今意義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風”、“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還有一些詞雖然不屬於基本詞彙,但是古今意義也沒有發生變化。

《說文》:“釣,鉤魚也。”即用魚鉤釣魚。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穀是沒有長好的糧食作物。古今沒有什麼變化。又如“蟋蟀”“芍藥”都是古書裡早就有的詞,現在它們還是這個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詞義有繼承性的一面。

(二)古今詞義基本不同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舊詞的死亡

有一類詞隨著歷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韓非子?五蠹》:“夫山居而穀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飲食神的節日。後來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語言中“膢”這個詞也就不用了。還有的詞,由於社會觀念的改變,被別的詞語所取代。

如《報任安書》:“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句中的“倡優”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雜技的藝人。現在一般叫做“演員”,舊詞“倡優”也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異詞

有一些本來是不同的詞,古代和現代用相同的字記錄,因而該字的古義和今義迥然不同。

如《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搶”(qiāng)是觸碰的意思,與今天的表搶劫義的“搶”(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漢語中大多數的詞古義和今義既有聯繫又有差別。

“憐”古今都有可憐的意思,但是古代還有“愛”的意思。如:《史記?項羽本紀》“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又如:  “售”古今都有賣東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強調的是賣的結果,即把東西賣出去,賣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變酸了也賣不掉。而今天“售”指賣的行為。  又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專指打瞌睡。如:《戰國策?蘇秦連橫約從》:“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現在則泛指所有的睡覺。古今詞義的差別有時可以相當細微,容易造成誤解。對於古今詞義的細微差別,在學習中尤應注意分辨。

例如“勸”在古代表示對人的鼓勵、勸勉。如《鞌之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即以此來鼓勵事奉國君的人。又如“勸學”、“勸農”都是鼓勵的意思。但是人們常會從現代語感出發,把“勸”簡單地理解成勸說(勸解)。  又如“敵”在古代是匹敵、相對等的意思。《左傳》有“凡公女嫁於敵國”的說法。意思是國君的女兒嫁到大小對等的諸侯國去(即門當戶對的意思)。但是人們從許多語感出發,會把“敵國”誤解為敵對的國家。

二、古今詞義變化的類型

(一)詞義範圍的變化

1、詞義範圍的縮小

詞的古義範圍大於今義,今義一般包括在古義之中。

“宮”在古代是房屋的統稱。如《戰國策?蘇秦連橫約從》:“父母聞之,清宮除道。”“清宮”即打掃房屋。後來“宮”專指宮殿,詞義範圍縮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對老者的尊稱。《論語?子路從而後》:“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現代“丈人”專指妻子的父親,即岳父。詞義範圍縮小了。

2、詞義範圍的擴大。

古義的範圍小於今義。

《說文》:“焚,燒田也。”本義是放火燒山林進行圍獵(“田”的意思是田獵,後來寫作“畋”)。《左傳?子產說范宣子輕幣》:“象有齒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為有價值昂貴的象牙,因而導致自身遭受圍獵。又如《孟子?許行》:“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後來“焚”的意義範圍擴大,泛指一切焚燒。就是一例。詞義擴大的現象在漢語詞義的發展變化中十分普遍。古漢語許多詞的意義在發展中由特指變為泛指,由專名變為通名,都屬於這類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聲,後來的意思泛指一切聲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臉色,後來的意思指顏色、色彩。  “江”——古代為長江的專名,後來泛指江河。  “河”——古代為黃河的專名,後來泛指江河。等等。

3、詞義範圍的轉移

即詞義由指甲事物變為指乙事物,詞義中心轉移,而甲乙兩事物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繫(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來指兵器,如《鄭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後來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義引申為軍隊、戰爭。詞義發生了轉換。  “走”本來指跑,如《山海經》“誇父與日逐走。”後來指步行,行走。詞義發生了轉換。  “獄”本來指案件,如《曹劌論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後來指監獄。詞義發生了轉換。

(二)詞義的輕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詞義輕重變化

“恨”的古義輕,今義重。它在古代的意思是遺憾、不滿。如:  《司馬遷?報任安書》:“而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私恨”即內心私下的遺憾。  《漢書?蘇武傳》:“子為父死亡所恨。”“亡所恨”即沒有什麼遺憾。  今天“恨”的意思是痛恨、怨恨,詞義比古代重多了。  “怨”的古義重,今義輕。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史記?秦本紀》:“繆公之怨此二人入於骨髓。”用“入骨髓”來形容“怨”的程度,可見“怨”在古代的詞義比今義要重得多了。  《漢書?蘇武傳》:“聞漢天子甚怨衛律。”用副詞“甚”來修飾“怨”,可見怨恨的程度之深。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搜神記》:“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謠言”指民間的歌謠諺語,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現在“謠言”指流傳的沒有事實根據的消息,並且具有貶義。  《報任安書》:“下流多謗議。”  《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處境低下,今天則指品德惡劣,並且有明顯的貶義。  又如“吹噓”在古代指替人宣揚、稱揚,現在指說大話,並且含貶義。  “爪牙”在古代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貶義,相當於說“走狗”、“幫兇”了。  也有的詞古代含貶義,而現代轉變為褒義的。如“鍛煉”在古代指玩弄法律陷害別人,現代“鍛煉”一詞不但沒有這一意義,而且在“鍛煉意志”等場合還含有褒義。

三、掌握詞的古義的手段

1、從字形上分析。

如“勸”從“力”不從“言”,可見它的古義不是用言語勸說,而是勉力、奮力。  “醒”與“醉”、“酣”等字一樣從酉,所以字義與飲酒有關。因此“醒”的古義是酒醒。

2、從語境上分析。即根據詞所處的上下文,和詞在句中的搭配關係分析。

如《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足以說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覺。  “再”在古代指兩次或第二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與“一”、“三”相對使用,可見它不是指“又一次”。

3、從成對使用的反義詞、同義詞上分析。

反義詞並用如“進退”、“高下”、“富貧”、“窮達”。  同義詞並用如“宮室”、“輔相”、“臣虜”、“貨財”。  後代聯合式複合詞的詞素一般都是同義、近義或反義的,可以提供考察詞的古義的線索。如複合詞“覺醒”說明“覺”與“醒”同義,它的古義是睡醒。又如複合詞“寒暄”中的詞素“暄”古義是溫暖,與“寒”相反。對於這類複合詞,我們可以由一個已知的詞素意義去瞭解考察另一個詞素的古義。

4、從今語中保存的古詞(成語)古義上去考察。

如“揭”義為“舉”,成語有“揭竿而起”。“走”有跑義,成語有“走馬觀花”。“舉”有全義,成語有“舉世無雙”。等。

第九講子產說范宣子輕幣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一、文字方面

(1)“上帝臨女”

女——汝古今字你,第二人稱代詞。

(2)“宣子說,乃輕幣。”

說——悅古今字,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二、詞彙方面

1、“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

幣:用作禮品的帛。

2、“二月,鄭伯如晉。”

如:往。

3、“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

令:善、美。

4、“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

賄:財物,通常指作禮品的財物。  貳:懷有二心,離心離德。

5、“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

壞:本義指牆屋等毀壞,這裡指國家崩潰。

6、“何沒沒也!”

沒沒:疊音聯綿詞,昏昧糊塗。

7、“夫令名,德之輿也。”

輿:車。

8、“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基:本義指牆基,這裡指國家的根基。  務:致力。

9、“恕思以明德。”

恕:理解,諒解。

10、“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

毋寧:表選擇連詞,寧可,寧肯。  浚:取,索取,榨取。

三、語法方面

1、詞類活用

(1)“鄭人病之。”

“病”,意動用法,“以……為病”,即對此重幣現象感到患苦。

(2)“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患”、“難”皆為意動用法,“以……為患”“以……為難”

(3)“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貳”,數詞用作使動,即“毋使爾心貳(三心二意)”。

(4)“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

“明”,使動用法,“使……顯明昭彰”。

(5)“象有齒以焚其身。”

“焚”,古代放火燒林進行圍獵,這裡用作使動,使自身遭受圍獵,即招致殺身之禍。

2、賓語前置句式

(1)“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這是用代詞“之”複指的賓語前置句式,應理解成“非患無賄,而難無令名”(不是擔憂沒有財物,而是擔憂沒有好名聲)。

3、判斷句

1)“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

(2)“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這一句用判斷句說明原因。

4、固定句式

(1)“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無亦是務乎?”為“不亦(無亦)……乎”句式,意為“不是很(應該)……嗎?”

第十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概念和相互關係,以及研究詞義引申的意義。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詞的本義

1、什麼是詞的本義:詞在文獻語言所使用的幾個意義中作為引申派生起點的那個意義。

詞的本義不一定是詞的原始義。語言的歷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漢字產生以前就已出現的漢語詞,它們當初的意義是什麼,由於沒有文獻可考,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所討論的,只能是文獻語言範圍內的詞義引申。因此,我們所講的本義,指的是詞在文獻語言所使用的幾個意義中作為引申派生起點的那個意義。  例如,“鄙”的本義的探求,只能通過該字在古書中的用例來考察。試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邊邑。  ②焚符破璽,而民樸鄙。——“鄙”的意思是質樸,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的意思是淺陋,庸俗。  ④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鄙”的意思是貪吝。  ⑤我皆有禮,夫猶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諸義,都是從①的邊邑義引申而來。因此,可以確定“鄙”的本義是邊邑。

2、探求本義的途徑

(1)借助詞的書寫形式

一個詞用一個什麼形體的字來記錄它,是按照造字時代詞所表示的意義擬定的。因而詞的本義,一般來說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誅”有誅殺、譴責、責求等意義。根據字形,“誅”字從言,朱聲,字義與言語行為有關。可以確定譴責為其本義,其餘的則是引申義。

(2)考察文獻語言用例

字形只是詞的書寫符號,它不能脫離詞、脫離語言而直接表達詞義。只有在組詞成句的具體語言運用中,詞義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因而探求詞的本義,更重要的是看文獻語言是怎樣使用這個詞的。  例如:“斃”(“斃”的繁體字)字,《說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殺死則倒下,所以又引申為死,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斃”,從死,敝聲。從文獻用例來看,先秦古書裡的“斃”多表示僕倒義。如《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又如《鞌之戰》“射其右,斃于車中。”都可以證明“斃”的本義是僕倒,而不是死。  又如“憤”字從心,賁聲。它的煩悶義和憤怒義都可以從義符“心”得解釋。但是根據古書的用例來看,煩悶義出現的時代較早,因此可以確定它的本義應該是煩悶。

二、詞的引申義

1、什麼是詞的引申義

在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由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

例如“綱”(綱)的本義是網上的總繩,由這個意義派生出來的“事物的總要”、“國家的綱紀”等義項就是它的引申義。  又如“道”的本義是道路,由這個意義派生出來的途徑、方法、道理、規律、學說、引導等義項都是它的引申義。

2、引申義的特點

(1)引申義和本義的聯繫方式

相似: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有某種相似之處。

例如“鬥”本義為酌酒器,由於形貌性狀相似而引申為鬥星。如《詩?小雅?大東》“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關”,本指門閂,由於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為關卡。如《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出關,關法雞鳴而出客。”相關: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或所表達的概念相互關聯,彼此牽涉。

例如:  “齒”本指門牙或牙齒,牙齒的生長情況標誌著幼少壯老,由此引申為年齡。  “年”本義為稻穀成熟,有收成。收穫標誌著農業生產的一個週期,古代每年只收穫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為時間單位“年”。  “陵”由大土山引申為帝王的墳墓。  “宗”由祖廟引申為祖宗,“官”由官府、行政機關引申為官職、官長。相因:引申義和本義之間具有因果、條件等邏輯關係,通過推導實現引申。

例如:  “虛”本義為大丘,大了就空曠了,因此引申為空虛的意思。  “危”本義為陡峭、高峻,陡而高則易傾倒,因此引申為不穩定,再引申為危急、危險。

(2)詞義引申的基本趨勢

詞義引申是通過由此及彼的聯想實現的。從本義和引申義所表示的內容範圍或概念特點來看,詞義引申的基本趨勢是:

①從個別到一般

例如“江”、“河”本來專指長江、黃河,後來引申泛指河流。  “匠”由專指木匠引申為泛指工匠。都是由個別到一般的引申。

②從具體到抽象

例如“術”、“道”均由道路引申為途徑、方法。“析”由劈木頭引申為分析、辨析。都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引申。

3、引申義的讀音和書寫形式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通常是用一個字來表示的,讀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詞在詞義引申之後改變了讀音。

例如:  說(shuō)由陳述、解說引申為勸說、說服,改讀(shuì)  語(yǔ)由言語、說話引申為告訴,改讀(yù)。有的後來還為引申義另外造了新字。

例如: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為鬆懈、懈怠,改讀(xiè),並造了“懈”字。  弟(dì)由弟弟引申為尊敬、順從兄長,改讀(tì),後來造了“悌”字。

三、研究詞義引申的意義

研究詞義引申可以揭示詞義的系統性,掌握詞義引申的規律,收到以簡馭繁的作用。有助於我們舉一反三,通過類比互證,成組成串地掌握相關詞的多種意義。

例如:  “具”的本義為備辦飯食,因而可引申為飯食,所以稱粗劣的飯食為“草具”。如《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也可由備辦飯食引申為泛指準備、備辦。如《左傳?鄭伯克段于鄢》“繕甲兵,具卒乘”。“具”在此指的是準備步兵和戰車。  準備的目的或結果是齊備,因而“具”又有齊備義。再由齊備義虛化為副詞,表示全部、都。如《史記?項羽本紀》“良乃入,具告沛公。”即把全部情況都告訴劉邦。  這樣弄清了詞義引申的來龍去脈,瞭解其所以然,就能更準確更深刻地把握詞的有關意義了。

第十一講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判斷句的定義,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等內容。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判斷句的定義: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

例如: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為誰?”  這兩句中的“為”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裡,“為”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為”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還是敘述句。

2、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儘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不同,一般不用係詞“是”,而是用名詞性謂語直接表示判斷。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語氣詞“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例如:“南冥者,天池也。”“是社稷之臣也。”後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判斷詞。“是”在古代漢語裡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它的基本意思是“此”(這)。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定語等。

“是”充當主語的如上句。“是”充當謂語的如:“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認為……是對的”,即認為汲黯的意見是對的。“是”充當定語的如:“是歲,元和四年也。”作為係詞的“是”,是後來發展而成的。判斷“是”成為係詞的標準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詞性(或代詞)成分存在。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戰國時期的用例。“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這是漢代的用例。很顯然,這兩句的“是”已經成為係詞。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複指主語。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主語,謂語+“也”。(“制,岩邑也。”)

2、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兇器也。”)

3、主語+“者”,謂語。(“兵者,兇器。”)

4、主語,謂語。(“兵,兇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裡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係詞。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範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範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梁父即楚將項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是皆秦之罪也。”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四、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表示類屬關係。

“滕,小國也。”

2、表示等同關係。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係。

“夫戰,勇氣也。”“曹公,豺虎也。”

5、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十二講 蘇武傳

Ⅰ重點和難點提示

一、文字方面

1、“少以父任,兄弟竝為郎。”

竝——並,異體字,副詞,一起,都。

2、“鑿地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tāo)——搯,通假字,叩,輕輕敲打。

3、“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毉。”

毉——醫(醫),異體字,醫生。

4、“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

女——汝,古今字,第二人稱代詞,你。

5、“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

畔——叛,通假字,背叛。

6、“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縣——懸,古今字,懸掛。

7、“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

見——現,古今字,表現。

8、“伏劍自刎。”

伏——服,通假字,用。

9、“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舩。”

舩——船,異體字。

10、“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

驩——歡,通假字。歡敘之情。

11、“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

霑衿——沾襟,異體字,意思是眼淚把衣襟都打濕了。  決——訣,古今字,辭別。

12、“武聞之,南嚮號哭,歐血。”

嚮——向,古今字,面向。  歐——嘔,古今字,吐。

13、“此陵宿昔之所不能忘也。”

宿昔——夙夕,通假字,早晚。

14、“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以——已,通假字,已經。  物——歾(mò),通假字,死。

15、“始以彊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彊——強,古今字。

二、詞彙方面

1、“稍遷至栘(yí)中廐監。”

稍:副詞,逐漸。  遷:升遷。

2、“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連:連續,不停止。  窺觀:窺探,觀察。

3、“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輩:批。  當(dàng):抵擋,對等。

4、“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賂:贈送財物。

5、“單于益驕。”

益:副詞,漸漸。下文“武益愈”,“益”為同樣用法。

6、“緱(gōu)王者,……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

沒:陷落。

7、“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

候:看望,拜訪。下文“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同此義。

8、“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貨物:財物。

9、“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

發:洩露,敗露。  狀:情況。

10、“虞常果引張勝。”

引:牽引,指供出。

11、“武氣絕,半日複息。”

息:氣息,呼吸。

12、“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

論:判決罪犯。

13、“副有罪,當相坐。”

相坐:相連坐,一人犯罪,親屬也要連帶受罰。

14、“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羝乳乃得歸。”

乳:動詞,生育。

15、“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複窮厄。”

厄:窮困。

16、“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求:訪問。

17、“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yù)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

除:臺階。  觸:撞。

18、“陵始降時,忽忽如狂。”

忽忽:迷惘恍惚,若有所失。

19、“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沒有。  夷滅:滅族。

20、“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效:獻出,報效。

21、“子卿,壹聽陵言。”

壹:副詞,一定,務必要。

22、“自分已死久矣。”

分(fèn):料定,認定。

23、“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

臨(lìn):特指哭悼死者。

24、“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讓:責備。

25、“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

貰(shì):赦免,寬大。  庶幾:差不多,也許。

26、“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複何顧乎?”

戮:恥辱。

27、“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複終身。”

複:免除徭役及賦稅。

第十三講古代漢語被動意義的表達方式

被動句,重點介紹了古代漢語被動句的類型: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被動句式;並介紹了被動句式的構成及各種類型。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

Ⅰ常識內容精講

一、什麼是被動句

被動句是敘述句中的一種類型。

漢語的敘述句根據主語同謂語之間的施受關係可以分成兩類:

1、主動句 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發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將伐顓臾。”  主語“季氏”是謂語動詞“伐”的發出者。所以這句是主動句。

2、被動句 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主語“郤克”不是謂語動詞“傷”的發出者,而是“傷”的受事者,即被射傷。所以這一句是被動句。

二、古代漢語被動句的類型

(一)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

如《鄭伯克段于鄢》“蔓草猶不可除”一句。“除”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從上文的內容可以領會到這一點。主語“蔓草”是動詞“除”的受事者。  又如《報任安書》“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從上下文可以體會到這一點。兩句的主語“文王”和“屈原”分別是動詞“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這類句子沒有表被動的形式標誌,在形式上同主動句完全一樣。它的被動意義只能從主語同謂語之間的語義關係上去理解,看主語是否是謂語動詞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二)被動句式

這種句子在謂語的前面或後面帶有表示被動關係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成為表示被動關係的形式標誌。

1、“於”字句

在及物動詞後加上介詞“於”(或“乎”),用以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構成“及物動詞+於+名詞(施事者)”的被動句式。

“(楚懷王)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鄭袖”、“張儀”分別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由介詞“於”引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許行》)“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項羽傳》)以上幾句都是主動與被動對比的句子。前、後句的主語和動詞都是一樣的,但是前句為主動句,後句為被動句。其形式標誌就是用介詞“於”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詞“乎”的語法功能與介詞“於”相同。“乎”也可以用在被動句裡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獲乎莊公”即“獲于莊公”(被莊公所擒獲)。“志乎古,必遺乎今。”“遺乎今”即“遺於今”(被今人所遺棄)。由於介詞“于”的用法較多。它除了可以用在被動句裡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外,還可以介紹動作行為的處所等。因此對於“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認。有時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動的句子裡,介詞“於”也只是介紹動作行為的處所,而不是引出主動者。

“吾圍于陳蔡之間。”這一句很顯然是被動句。“圍”是被圍的意思。但是,介詞“於”後面引進的“陳蔡之間”只是表示被圍的處所。所以,這一句應當屬於語義上的被動句。“百里奚舉於市。”這一句顯然也是被動句。“舉”是被舉薦的意思。但是,介詞“於”後面引進的“市”只是表示百里奚被舉薦的場所。所以,這一句也屬於語義上的被動句。

2、“為”字句

在及物動詞前加介詞“為(wéi)”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構成“為+名詞(施事者)+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式。

“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為宋國笑”,即在動詞“笑”前面用介詞“為”引進動作行為主動者“宋國”。“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為赤帝子斬之”,即在動詞“斬”的前面用介詞“為”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赤帝子”。介詞“為”後的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為”後緊接著及物動詞,仍然構成被動句式。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為”後面省略動作行為主動者“秦”。“若信者,亦已為禽矣。”“為”後面省略動作行為主動者“成安君”。

3、“見”字句

在及物動詞前加表被動助動詞“見”,構成“見+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式。

“人皆以見侮為辱。”“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這些句中的“見”,今譯時大致可以譯為“被”。表被動的助動詞“見”不同于“於”和“為”,不能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當句子需要明確表達出施事者的時候,“見”字句要同“於”字句搭配使用,構成“見+及物動詞+於+名詞(施事)”的句式,這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被動句式。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表被動的助動詞“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又演變為副詞,用在及物動詞前,表示對他人所發動作行為的接受,有指代賓語的作用。可譯為“我”或“自己”。

“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見仇”即仇恨我(或自己)。“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見用”即錄用我。“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見恕”即原諒我。現代人們通常所說的“請勿見笑”(取笑我)或“請勿見怪”(責怪我)等,“見”都是同樣的用法。因此,對於動詞前的“見”的用法要根據上下文加以辨別。

4、“為……所……”句

這是一種較後起的句式,用介詞“為”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並在動詞前加上專門表示被動的動詞詞頭“所”字,構成“為+名詞(施事)+所”+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式。

“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大月氏王已為胡所殺。”同“為”字句相仿,“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從而構成“為所”連用的情況。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官軍加討,屢為所敗。”

5、“被”字句

漢語裡有一個介紹行為主動者、表示被動意義的介詞“被”,構成“被+名詞(施事者)+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式。“被”作為介詞介紹施事的“被”字句產生于東漢以後,並一直沿用到現代。例如:

《世說新語?方正》:“亮子被蘇峻害。”現代漢語如:“杯子被他打破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漢語裡,“被”是一個及物動詞,意思是“覆蓋、遭受”。例如

“(灌夫)身被數十創,幸有萬金良藥,乃得不死。”“被數十創”即遭受幾十處傷。“光被四表。”意思是光芒覆蓋到四海之外。“下施萬民,萬民被其利。”“被其利”即蒙受到他的恩惠。“被”從先秦的及物動詞用法發展、虛化,逐漸變成了介詞。這其中的虛化過程,本門課程就不要求掌握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5383.html

更多阅读

专题《长城》教案 长城专题ppt课件

专题《长城》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2、学会收集资料,在综合、概括及比较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阅读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教学重点:1、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收集信

《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 1997 03 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中国的文化是悠久的,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必须批判地予以继承。要继承文化遗产,就要读古书,读古书就要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代汉语。时代越远,语言与现代的距离也就越大;正是由於中国文化是悠久的,所以古代汉语

声明:《古代漢語授課教案郭錫良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为网友酷不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