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样理解?可否理解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法师:《金刚经》我们要善读,它是从诸法的空相去建立的,扫荡一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从真如理体方面来遣荡一切,它要遣荡那种对音声对颜色,这种色尘上的执著,执著它是见不到如来的。
如果“以色见我”,比如说佛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如果执著这个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就能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紫磨真金色,但是他不是如来。
“以音声求我”,音声是一种声尘,声尘是生灭的,它不可能和不生灭的如来相等的。所以从色相和音声上去求如来,是心外求法,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有法身如来,有报身如来,有应化身如来,这里主要是指法身如来,是见不到的。这是从真谛空性的角度来让我们对色受想形识、色声香味触法进行扫荡,然后契入到自性理体。
净土法门却要让我们念阿弥陀佛,它要建立一种阿弥陀佛的身相;它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它要我们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方位。好像《金刚经》所说的有矛盾,但是表面上有矛盾,实际上是不矛盾的。
为什么不矛盾呢?佛法一般要从两方面去展开去讲的:一个是理,一个是事。理事双备,真俗圆融。一个是从真谛的层面说,真谛的层面说是扫荡一切,不立一尘。一个是从俗谛的角度说,它要建立一切。《金刚经》般若空性是从空门进入的,所以它要扫荡;净土法门它是从有门施设的,这种有门就要建立相。但这个相不是我们凡夫的业力之相,这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愿心里面显现的相,是从真空里面产生的妙有。这个妙有就等同于真空,真空妙有是一体两面。这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所以透过这样的一个妙有,就能够契入到法身如来,就是实相。
所以净土法门的方便就在于“指方立相,住相证果”。指示西方极乐世界,建立阿弥陀佛的音声之相,相好之相,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相。这些音声、弥陀的名号、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是实相的表现。所以住在这个相上,就能证到实相之果。
这就是法门施设的不同,但是它到家是等同一味。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它绝对就是成佛的宝所,是实报庄严土,绝对不是化城。如果你是说化城,那就是邪知邪见了。
化城是来自《法华经》,佛为那些怯弱的众生建立声闻缘觉的果位,权设化城,到了化城会赶紧告诉他:目的地还没有到,化城就会消失,还要向前走。施设化城的目的还是为了成就摩诃衍,一乘法的目的地。所以带着这个成就一乘法的目的地施设化城,那这个化城本身就不是目的,它也是契入一乘法的一个过程里面的方便。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直接指向成佛的目的,是实报庄严土,不是化城。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才是真正到家了,这就是“故乡明月有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