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有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辞赋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司马相如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中文名:司马相如

外文名:Sima Xiangru

别名:司马长卿

国籍:中国

西汉有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辞赋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司马相如 长门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巴郡安汉(今蓬安),一说蜀郡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79年(西汉)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18年(西汉)

职业:文学家,诗人,辞赋家,文学创作

主要成就:汉赋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荣誉美称:赋圣

曾任官职:武骑常侍、中郎将建节使

人物生平



《凤求凰》中司马相如(15张)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据考证,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1];另一说据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2]。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并因此被武帝赏识[3]。

琴挑文君

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一坐尽倾”。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 , 表达了对仰慕已久的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的爱慕之情。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2]

武帝赏识

过了很久以后,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有一次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便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

电视剧中司马相如1(20张)

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他在那儿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qiong,琼)笮(zuo,昨)、冉、駹(mang,忙)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以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拢络西南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相如畅叙欢乐之情。卓王孙喟然感叹,自以为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与儿子所分均等。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zāng,脏)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其文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有人告发他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启用,仍为郎官。 《汉武帝》中的司马相如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太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由于身患糖尿病,常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他曾经跟随皇上到长杨宫去打猎。这时,天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相如上疏加以劝谏,刘彻认为他说的对。相如还曾经向刘彻献赋,哀悼秦二世行事的过失,以劝诫刘彻。

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武帝既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爱仙道,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

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相如其他著作,如《遗(wei,魏)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尤其著名的作品。[2]

轶事典故

“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怎么回事呢?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2]

文君夜奔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

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司马相如、卓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2]

名琴绿绮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指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赋圣作品

作品名录

《子虚赋》

《上林赋》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长门赋》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司马相如的辞赋深受后人的喜爱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美人赋》等[2]

艺术特点



一、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表现在:①讲究场面的开阔,讲究层次分明;②多层次的描写,由外及里,由上及下,由近及远;③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动;④司马相如主张“赋家之心要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故此,他的赋形成了多种生活,多种场面,多种气氛构成的广阔复杂而又及其统一和谐的艺术画面。

二、讲究绘声绘色,有声有色。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大,穷尽极相,惊心动魄。但总体气氛富丽、欢愉、热烈、庄严。

三、极大程度的利用了汉字字形构造的特点,在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强烈视觉刺激。几十个山字头、鱼字旁,草字头等等的连用,增强文章视觉上的气势。

文学成就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葅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 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 司马相如赋才天纵,文思萧散,控引天地,错综古今,旷世莫比。

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将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放在一起作专节介绍,并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鲁迅说:“不思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其为历代评骘家所倾倒,可谓至矣”。

司马相如还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看似只言片语,但与其具体赋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仍可看出他对赋的不少见解。他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从现代美学的领域,对其辞赋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大约相当于《贾生列传》的六倍。这就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

相如故里

今见有关相如故里的较早记载,是北周时所修《周地图记》。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七《州郡部》一三《果州》引《周地图记》云:“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郡)。”此书宋以后亡佚。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相如县,周闵帝省县。”“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五里,居滨嘉陵水,有台名相如琴台,水北有相如坪。”

《旧唐书·地理志》记:“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

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汉司马相如故宅有相如坪,相如别业在此。” “相如县,亦巴西县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今为县治。”

《宋史·地理志》“蓬州”下亦有“相如县”,记云:“望以南有司马相如故宅而名。”

梁天监六年,梁武帝钦命设置相如县并以相如故宅为县治,他的侄儿萧撝为首任县令梓潼郡太守,再次重修相如故宅。相如故宅后经数次重修,作县衙的房屋被毁,此处宅院的四合院及前殿古建筑保存完好。整个相如故宅属清代建筑特征。

古志舆书,均记载了在今蓬安的故县城锦屏镇,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507)立相如县的史实。“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为今县治。”到明初省入蓬州,相如县存在了近900年。清人王培荀的《听雨楼随笔》也云:“人皆以相如为成都人,实今之蓬州人。”

梁简文帝萧纲的《琴台诗》。

唐贞观元年(627),吴人陈子良作相如县令,亲撰《祭司马相如文》祭文派人至长卿祠敬祭司马相如。写道:“维大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五月壬子,朔十六丁卯,相如县令陈子良谨遣主簿谯悦,赍桂醑兰肴之奠,敬祭故文园令司马公亡灵。”

唐人李商隐《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诗。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

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

刘知几的《史通》,司马相如有《自叙》之作,而司马迁作《司马相如列传》,即本于相如《自叙》。也就是说,司马相如自记为“蜀郡成都人”,而司马迁照抄而已。对此,刘知几就提出了批评。《史通·序传》有云:“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仿文园之近作,模楷……勒成一卷。” 相如故里

综上所论,司马相如的先世曾居古相如县(西汉时属安汉县),相如少时亦居于此。后居成都,而《自叙》所记至此始,即刘知几所谓的“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故自言“蜀郡成都人”,而“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了。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李大明)

蓬安境内,至少就有十大故迹了。即是:一、相如故宅;二、相如坪;三、洗笔池;四、舞剑台;五、弹琴台;六、慕蔺山;七、卓剑水;八、相如里;九、文君里;十、长卿祠。公元前179年,司马相如在这里诞生,少儿时期在此度过,发蒙读书时随家迁往成都。汉景帝后元年间(公元前143—141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返乡,既造福百姓,又重修故宅。[4]

近20年来,学者们查阅大量资料,从多方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认为“蜀郡成都人”是“窜入之语”。持这种观点的,有侯柯芳、李孝中先生。附录在李孝中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中的《司马相如爵里质疑》一文说:“蜀郡成都人为后人窜入之语”。徐才安先生在《司马相如三论》中也表示了相同观点。

(二)李大明先生认为:“《史记》、《汉书》的记载与相如《自叙》有关。相如《自叙》写的就是‘蜀郡成都人’”,而未写自己的籍贯(祖居地、出生地)是“巴郡安汉人(如果不是移民的话)”。李大明先生最早注意到刘知几在《史通·序传》和《史通·杂说》中的两段文字:

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篾尔无闻。至马迁,又……放文园之近作,模楷……勒成一卷。

马卿为自叙传,具在其集中。子长因录斯篇,即为列传。班氏仍旧,曾无改夺。寻固于马、扬传末,皆云迁、雄之自叙如此。至于相如篇下,独无此言。盖此凭太史之书,末见文园之集,故使言无画一,其例不纯。

李大明先生对上录两段话,曾在两篇文章中作了精辟的评述。

(三)龙显昭先生认为:“司马迁说司马相如是成都人,这是可信的;邓郁章说是蓬安人,也是有根据的。我的看法,这两者是不矛盾的,不要说他是成都人,就否定蓬安;也不要坚持蓬安,而否定成都。”他落籍在成都,《史记》就说他是“成都人”。因为司马相如与杨雄都是由北方入川,龙先生通过比照,作了如上论述。

房税、邓郁章先生认为:“司马相如故里当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成都为相如最后落籍之地。”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四)熊伟业先生《南朝梁代设立相如县的历史文化意义》的长篇论文,深入探究了司马相如《自叙》不记“祖先所出”的原因:是“《史记》之前的史籍,对人物籍贯、祖先并不在意”,而且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西汉时代,《自叙》中根本不必交待“祖先所出”。因此,司马相如《自叙》只记了他的编户地“蜀郡成都”。“这与西汉时代对故里、籍贯等认识有关。”“汉代‘编户齐民’是基本制度……户籍意识很强”。

目前学界对司马相如的出生地已经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出生于蓬安,生长在成都。[1]

成都遗迹

琴台故径

琴台故径位于成都市通惠门,相传为司马相如弹琴处,并在此处与卓文君相遇。其时司马相如弹琴,卓文君卖酒。[5]诗圣杜甫曾有《琴台》一诗记载。此后成都市将琴台故径延伸成为琴台路。

驷马桥

位于成都北门高笋塘外百米的沙河上横卧着一座小桥,它就是古今闻名的驷马桥。往北过桥是个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驷马桥街,右拐则叫驷马桥路。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位于成都北,现存升仙湖),因桥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华阳国志》说:“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不乘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官车,就不再从此桥过,表示一定要功成名就、志在必得。[6]

历史评价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把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词条图册



精彩图册(16张)



《凤求凰》中司...(15张)



电视剧中司马相如1(20张)



词条图片(7张)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 扬雄 班固 张衡

参考资料

1.从相如故里到相如文化的研究.蓬安县门户网站.2010-02-02[引用日期2012-12-02].

2.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冯思刚 钱安靖 吴嘉陵.成都大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582.

4.关于司马相如故里问题的再探讨.中国文学网[引用日期2012-12-02].

5.张昌余 郑光福 宁虹.成都大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499.

6.驷马桥的历史云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引用日期2012-10-22].

西汉忠贞爱情故事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简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寓居成都时作《琴台》有句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而在文君庭园里的“琴台”有一联云:“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古月琴无弦。”这些诗联记了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忠贞爱情的韵事。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欲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考证家们言此诗为民间作品。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便死于此病上。文君著诔文,流传于当世。

人物简介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今四川南充)人,西汉辞赋家。 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qióng),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一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秦时被从赵国发到四川。到了四川之后就办起了冶炼企业。当时战争频仍,钢铁需求旺盛,很快卓王孙就富甲天下了。直到汉武帝时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时,卓家的日子还过得相当好。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锉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偶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来我做男。

《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传爱慕之情。两人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lú)卖酒。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xiè dié)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āi shāi)。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这是西汉辞赋名家司马相如为表达对“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爱慕,在灵光一现之间写下的千古名句,至今读来仍能感觉到相如对文君的款款深情。几经周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终成眷属,回到成都。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 无“意”。还有一层意思我们从头开始到现在,可环境变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回到起初的样子。文君苦等等到的是一纸数字 知其心变 悲愤之中 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司马相如

辞赋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时代西汉

主君汉景帝、汉武帝

字长卿

官职武骑常侍、中郎将建节使

籍贯蜀郡(今四川省)成都

其他名号赋圣

出生约前179年

逝世前117年

显示▼隐藏▲亲属

妻卓文君

妻之父卓王孙

著作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生平

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因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汉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作家相交数年,期间作《子虚赋》。



卓文君画像,取自清陆昶辑《历朝名媛诗词》十二卷,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二年)红树楼刻本。

梁孝王卒,他回到故里,投靠临邛令。这段期间发生了“琴挑文君”的故事。在司马相如到了当地后,县太守每日必访,而司马相如起初还和县太守相见,但几日之后不管县太守怎样提议相见,他却始终不许。这样的‘奇闻’在小小的县城迅速地传开了,县城内有两位靠炼铁致富的富豪,其中有全国首富卓王孙。两富豪在家里大摆宴席聘请司马相如,但是司马相如拒绝。两位富豪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这时,县太守主动提出去邀请司马相如,而司马相如则很勉强的来了。司马相如到了宴席上,风采自然夺目。司马相如本人有口吃,但琴弹得非常好,县太守主动给司马相如递上一把琴要其弹奏一曲,这曲《凤求凰》更曾令宾客大为赞叹,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也躲在后面偷听。卓文君早就对司马相如有所耳闻,而这次宾宴更是使其对司马相如心动。另一方面,司马相如在宴席结束后,他马上花重金收买了卓文君的贴身丫鬟,让她转达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慕。卓文君马上奔赴到司马相如所住的驿站,司马相如见卓文君到来也立即带着她连夜回到百里之外的老家成都。卓王孙大怒,不分一钱,相如夫妇以卖酒为生。后卓王孙转变,司马相如才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成为富人。

后《子虚赋》被汉武帝读到,非常惊叹,犬监官杨得意刚好是相如的同乡,于是报出了相如的名号,皇上召相如问之。相如作《上林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赋的顶峰作品,其铺陈的描写达到了极致,显示出高度的修辞技巧,但是这也正是缺点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另外在该赋的用意上尽管有些人认为作者是为了劝谏汉武帝,这两篇赋的结尾也有讽喻之辞,但是赋中的描写渲染了奢侈的帝王生活,极大了满足了汉武帝的虚荣心。[1]

几年后,唐蒙通夜郎,因滥用民力,引起蜀地民众惊恐,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往蜀地。司马相如作《谕巴蜀檄》,文辞有力,稳定了蜀地局势。[来源请求]后曾屡次上书劝谏汉武帝。但死后却遗下《封禅书》造成汉武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封禅活动。

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症,也就是今日所谓的糖尿病。[2]

《汉书·艺文志》载司马相如有赋29篇,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鲁迅称其“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近人谭兴国《巴蜀文学史稿》有详细评价。他认为相如的赋集中反映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辉煌。它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统一富强的追求。对他晚年遗著〈封禅书〉也应作如是观。汉武帝晚年的封禅活动,主要是显示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不能一概否定。





明仇英《上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主要作品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长门赋》(真伪有争议)

注释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见上好仙,因日: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腥,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列传,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班固,《汉书,列传,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班固,《汉书,列传,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外部链接

中国文学人物并称

中国文学

春秋战国

老庄

老子· 庄子

儒家五圣

孔子· 颜回· 曾参· 孔伋· 孟子

孟荀

孟子· 荀子

杨墨

杨朱· 墨子

汉朝

三班

班彪· 班固· 班昭

二司马

司马迁· 司马相如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 扬雄· 班固· 张衡

三国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晋朝

竹林七贤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 阮咸

二陆

陆机· 陆云

二潘

潘岳· 潘尼

三张

张载· 张协· 张亢

孙许

孙绰· 许询

南北朝

三谢

谢灵运· 谢朓· 谢惠连

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 颜延之· 鲍照

陶谢

陶渊明· 谢灵运

竟陵八友

萧衍· 沈约· 谢朓· 王融· 萧琛· 范云· 任昉· 陆倕

四萧

萧衍· 萧统· 萧纲· 萧绎

唐朝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大李杜

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元白

元稹· 白居易

吴中四士

张旭· 包融· 贺知章· 张若虚

大历十才子

李端· 卢纶· 司空曙· 钱起· 耿湋· 吉中孚· 苗发· 夏侯审· 韩翃· 崔峒

方外十友

陆余庆· 赵贞固· 卢藏用· 陈子昂· 杜审言· 宋之问· 毕构· 郭袭微· 司马承祯· 释怀一

宋朝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耒

苏梅

苏舜钦· 梅尧臣

梅欧

梅尧臣· 欧阳修

二程

程颐· 程颢

北宋五子

周敦颐 ·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南宋四大诗家

陆游· 杨万里· 范成大· 尤袤

济南二安

李清照(号易安) · 辛弃疾(字幼安)

元朝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元剧五大家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元诗四大家

杨载· 虞集· 揭傒斯· 范梈

儒林四杰

虞集· 揭傒斯· 黄溍· 柳贯

元文六大家

姚燧· 元明善· 虞集· 欧阳玄· 黄溍· 苏天爵

明朝

明初十才子

张羽· 杨基· 高启· 徐贲· 王行· 杜寅· 张适· 梁时· 浦源· 方彝· 钱复

吴中四杰

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吴中四才子

唐寅· 祝允明· 文征明· 徐祯卿

三杨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明代三大才子

解缙· 杨慎· 徐渭

公安三袁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皇甫四杰

皇甫冲· 皇甫涍· 皇甫汸· 皇甫濂

闽中十子

林鸿· 郑定· 王褒· 唐泰· 高棅· 王恭· 陈亮· 王偁· 周玄· 黄玄

前七子

李梦阳· 何景明· 徐祯卿· 边贡· 康海· 王九思· 王廷相

后七子

李攀龙· 王世贞· 谢榛· 宗臣· 梁有誉· 徐中行· 吴国伦

余姚四贤

严光· 王守仁· 朱舜水· 黄宗羲

北郭十友

高启· 王行· 徐贲· 高逊志· 唐肃· 宋克· 徐尧臣· 张羽· 吕敏· 陈则

清朝

明末清初三大儒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清初五大师

黄宗羲· 顾炎武· 方以智· 王夫之· 朱舜水

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 吴伟业· 龚鼎孳

浙东三黄

黄宗羲· 黄宗会· 黄宗炎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 · 扬雄 · 班固 · 张衡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

「文君夜奔」景帝中元六年,司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里的富豪卓王孙,备了宴席请客。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一起参加了宴会。客人被司马相如的堂堂仪表和潇洒的风度所吸引,正当酒酣耳熟的时候,王吉请司马相如弹一曲助兴。司马精湛的琴艺,博得众人的好感,更使那隔帘听曲的卓文君倾倒。这卓文君是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因丈夫刚死,才回到娘家守寡,她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如痴如醉,又见他的相貌堂堂,有了好感。此后,他们两人经常来往,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一天夜里,卓文君没有告诉父亲,就私自去找司马相如。他们一起回到成都,结了婚。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

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文君当垆」正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沈浸在甜蜜的新婚日子里,卓王孙却暴跳如雷,发誓不给文君钱财。这样一来,文君和相如穷得没法过日子。他们只得回到临邛,在街上开了一家酒店,文君坐柜台打酒,相如穿上围裙,端酒送菜,洗碗刷碟子。日子虽然清苦,但两口子相敬如宾,过得和和气气,过了一些日子,卓王孙在朋友的相劝下,才消了怒气,给了文君一些钱财和奴仆,这个故事就是「文君当垆」。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很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尤其令人津津乐道。不过,据说当他在长安,被封为中郎将的时,由於自己觉得身份不凡,曾经兴起休妻的念头。有一天,他派人送给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写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大字,并要卓文君立刻回信。卓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为难自己,十分伤心。想著自己如此深爱对方,对方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挑的美丽往事,就提笔写道:

一别之后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收信心惊叹不已,夫人的才思敏捷和对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心弦受到很大的震撼,於是很快地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 成都)人。「文章西汉两司马」, 这是班固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评价。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汉赋经过他揉和各家特色,加上他自己的创造建立起固定的散体大赋,成为后来诗赋的典范。

中文名: 司马相如 别名: 司马相如

籍贯: 中国南充 性别: 男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公元前179年

去世年月: 公元前118年 职业: 文学 辞赋家

代表作品: 《上林赋》

司马相如 - 个人概述

少时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今邛崃市),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病免,卒。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历经两千多年的传诵,成为不朽的爱情篇章。

司马相如 - 文学成就

插画大师笔下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 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

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将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放在一起作专节介绍,并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还充分地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看似只言片语,但与其具体赋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仍可看出他对赋的不少见解。他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从现代美学的领域,对其辞赋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大约相当于《贾生列传》的六倍。这就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

司马相如 - 代表作品

陈皇后

《天子游猎赋》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在内容上,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形式上,它摆脱了模仿楚辞的俗套,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结构宏大,层次严密,语言富丽堂皇,句式亦多变化,加上对偶、排比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全篇显得气势磅礴,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

《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只有158个字,写得情致蕴藉,感既深沉,警策凝炼,与《天子游猎赋》的铺排夸张、雄浑宏丽形成对照,开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

《长门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描写被锁闭深宫中的妇女的作品,通过表现她们的孤独和哀愁,暴露了封建宫庭的阴森黑暗,可谓文学史上宫怨体的滥觞。作品善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以情景交融的笔触,把人物感情的起伏跌宕写得维妙维肖,委婉动人,对后代的宫怨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

司马相如 - 情感生活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两人相濡以沫,日子虽清苦却也甜美。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他父亲对女儿非常不满,但看她的生活那样的艰难,卓王孙给女儿一百名仆人,一百万钱财,一份嫁妆,让他们回到了司马相如的老家,置办些田地家产,好好过日子。卓文君得到了父亲的救助,与丈夫司马相如一起,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司马相如的辞赋深受后人的喜爱

然而,天意又一次捉弄这绝代佳人。《文君复书》说的是司马相如赴长安赶考,对送行的妻子卓文君发誓:“不高车驷马,不笔此过。”聪慧多情的文君听此却深为忧虑,于是婉约而劝:“男儿功名固然很重要,但也切勿为功名所缠,作茧自缚。”此后一别,一等就是五年,五年时光毫无音寻,文君日日思君,暗暗垂泪。谁知后来,司马相如因为一篇《子虚赋》轰动文坛,做了皇帝的侍郎客。一日突然收到司马相如的信。卓文君接过信又惊又喜,拆开信一看,寥寥数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瞧见在「万」字之后,少了一个「亿」字,当下心如刀割、泪眼婆娑。因为「无亿」即「无意」也,是丈夫对自己已然「无意」的暗示!於是,她强忍著悲痛,回了一封「倒顺书」《怨郎诗》给司马相如: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 你为女来我做男 。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想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不过,考证家们言此诗是民间作品。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随诗附文曰: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写完之后只觉悲凉,时代对女子终是不公平的。前尘种种既已看破,不如归去。于是弃笔离去,不再回首。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这首卓文君写的《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后人则根据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凤求凰

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双翼俱起翻高飞,天感我恩使余悲。”一曲《凤求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已不再是一般才子佳人的相遇相惜,相知相恋。他们之间的感情,若说坚如磐石,但世上何处可寻得如此坚固的磐石;若说深似幽潭,而天下岂能找到如此深沉的幽潭。两人年轻却并不盲目,并不草率轻浮,一旦认定,便义无反顾地浸身爱海,畅游无碍。年轻的心追求的是坚贞的爱情。并非永恒才是完美的,并非“朝朝暮暮”才算爱情。一路的不平,不断的分离,风阻雨拦的人生才算是饱满的,精彩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便演绎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感与君绝”之绝唱。

封建等级制度和家长权威曾破坏了多少本应美满的姻缘,最令人扼腕的怕要是梁祝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经十八相送,情愫日生,最终却在封建家长制的重压下无力地退步了。梁山伯一病不起,郁郁而死;祝英台则被迫上了花轿。虽然最后双双化碟而去,也算成全了二人凄美的苦恋,但这绝不会是梁祝以及广大读者所最为希冀的结局。他们终究没有争得属于他们的完整的幸福。而同样在名教伦理的重刑酷压下,在大汉天子(刘彻)的特意阻拦下,年轻的司马相如,年轻的卓文君,毅然为了对方而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二人终是以彼此间的坚贞和忠诚感动了皇帝,成全了一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千古佳话。此情此心,岂不令人唏嘘感慨,叹羡不已!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年轻的心追求坚贞的爱情,年轻的心坚守忠诚的爱情。司马相如求得了他的凰。

千古以来,“只羡鸳鸯不羡仙”似乎只是某些文人为赋诗词强做愁的借口,然而是否真的如此呢?千年前有大夫范蠡与美女西施夫唱妇随,畅游山水;千年后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携手演绎,合奏《凤求凰》。这或许是上面那句话的最好代言……

司马相如 - 生平轶事

凤求凰

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罢免了支持儒家学说的窦婴和田羛的官职,陆续任命了几个浑浑噩噩的人当了丞相、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武帝不愿与他们议事,呆在宫里实在无趣,就经常换上便装,外出游玩打猎,有时跑得很远,一连四五天不回来。后来,他觉得跑得太远,不仅危险,也实在辛苦,就命光禄大夫吾丘寿王拓造大型苑囿上林苑。年轻的武帝便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上林苑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5215.html

更多阅读

白崇禧夫人马佩璋,桂林有名的美人 桂林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夫人马佩璋是广西桂林人,回族,出生于诗礼之家,肄业于桂林女子师范。当年的马佩璋,是桂林有名的美人,亭亭玉立,秀外慧中,品学才貌兼优。因此,上门说媒者很多。但马佩璋的父亲马维琪择婿标准极严,而且坚持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规矩,这使真正

秀丽迷人的朱家尖岛1 迷人的快四1

2013年2月13—14日,我和家人在浙江舟山的朱家尖岛及沈家门度过了美好的时光。13日途中太阳很少露脸,朱家尖岛多雾,14日整天雨下个不停,拍照难度大为增加••••••上海到朱家尖大青山国家公园,314公里

我的e家路由器设置方法 我的e家路由器设置

我的e家路由器设置方法——简介本文非原创。 文章来源网络!!最近电信又在搞什么我的E家,送了一个路由器来安装的时候没让他安装.....过了几天想玩看看里面的功能.完全不一样.....就一点比较好用能自己拨号上网,其他的不值得一谈,,,,

文君故里的那些如烟往事 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

声明:《西汉有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辞赋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司马相如 长门赋》为网友依賴式緈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