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宏篇大作 ——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读后
本文摘自: 《建工书讯 》
建筑历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史、精神文化史、工程技术史与艺术史的综合,其研究的难度,非一般思想文化史所可比拟。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因其建筑材料的特殊,保存实物的匮乏,加之中国古代社会执笔著述的士人阶层,对于从事建筑创造的劳动者阶层的鄙视,见之于文献的建筑实例记述也如凤毛麟角,因此,任何一点学术上的突破,都要付出极大的艰辛。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是一项浩大繁缛的学术工程,尽管每一位治中国建筑史之人,都会以毕平生之力孜孜以求的心情而投身其中,但真正成就一件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也需耗费相当的时日。
我们面前的这五卷本四百余万字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这样一个耗费时日、孜孜以求,十余年辛勤笔耕的学术大作。五卷书的主编都是国内建筑史学界的扛鼎之人,是继梁思成与刘敦桢先生,以及刘治平、陈明达、莫宗江先生之后又一代中国建筑史学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们积自己数十年研究的心血,或带领麾下的年轻学者,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凝铸了这样一个洋洋大观的学术大作。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从20世纪初开始为世人所关注,先是由一位晚清文人乐嘉藻,将古代文献中的宫室记述,繁简罗列,草就了最早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专著。之后的日人关野贞、伊东忠太,则以外国人的眼光,用近代的方法,写了一部以建筑实例为主线的中国建筑史。真正由中国人从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研究,肇自中国营造学社。由朱启钤先生主持,并由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学术奇迹之一,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交通困难、技术低下,但这一代学术拓荒者所成就的研究成果,至今令晚辈学人惊叹不已。
正是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特别是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学界前辈的辛勤耕耘,奠定了今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学理基础。建国以后由梁思成与刘敦桢两位先生亲自关注,并由刘敦桢先生担任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第一部实物与文献并重、系统而全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著。这部久经磨难的学术著作,八易其稿,直到文革以后才得以问世,是对此前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所做得一个恰当总结。而我们面前的这部五卷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在这样一个学术基础与背景下,开始酝酿并付诸实施的。
这五卷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是按照历史朝代的顺序编排的,第一卷为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由刘叙杰教授主编;第二卷为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由傅熹年院士主编;第三卷为宋、辽、金、西夏建筑,由郭黛姮教授主编;第四卷为元、明建筑,由潘谷西教授主编;第五卷为清代建筑,由孙大章研究员主编。仅仅从五个主编的构成,已可以看出其阵容的强大。这些在建筑历史科学领域中辛苦耕耘的学者,都是这一学术领域已有建树的人物,他们所在的学术机构,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与建设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也都与梁思成、刘敦桢等学界前辈,有着紧密的学术传承。这已经从基础上奠定了这五卷本著作所应该具有的高起点。
也许是因为等待了太久的缘故,笔者每拿到新出版的其中一卷,都会有一种一睹为快的急切感。当这五卷书都摆在面前的时候,已经反复翻阅过先前所出版几卷的笔者,又一口气从头至尾地浏览了一遍。每到精彩处,往往不忍释手。虽未及细细研读,但其中一股清新、深湛的学术气息,已经令人感到扑面而来。
以笔者的拙见,这部《中国古代建筑史》,有几个特别令人感触至深之处。
首先是对最新的建筑考古研究成果,有大量的体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余年,中国的考古学研究与发现成果累累。许多以前不见著于史籍的古代城市、聚落、建筑,及相关物质文化实证,得以问世。这对于实例原本极其匮乏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尤其是唐代以前的建筑史学研究,有着极大的意义。把这些最新的考古学成果融入建筑史学研究之中,对这些古代城市与建筑的遗迹进行研究与界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一大课题。五卷本的第一、第二卷尤其体现了这方面的成果。其中搜集的建筑考古资料之丰富,对这些遗迹的描述与分析之细致,其学术见解之深到,是此前的建筑史著中所不曾见的。第一卷中所涉主要是中国上古至秦汉时期的城市、聚落与建筑。关于这一时期的城市与建筑,古代文献中本来就语焉不详,实物遗存又几乎不见。而这些最新考古资料的发掘与研究,填补了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的空白,而且开启了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目前一些青年学者开始着意从考古发掘资料中,探求早期城市与建筑的学术倾向,就是一个明证。如从这些研究中,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秦汉一统之前,中国一些地区的古代城邑分布,远比秦汉要密集,一些地方性城邑、聚落的人口与工商业,也比秦汉要繁伙。这使我们理解了大一统的封建统治,对于地方性文化起到了一种归纳与集中的作用。一些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很繁荣的地方性城邑,随着富户向都城或中心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及中央委派的郡县政府取代地方诸侯,使地方的城市与建筑,在分布与发展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关于这些,仅仅从文献上是很难发见的。依赖考古学成果,进行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在相当一个时期,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学术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甚至会对同一时代的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二是对古代文献发掘的广泛与深入。古代中国建筑,尤其是早期建筑,相关的记述散见于浩繁的史籍之中,而且,由于古代文人将宫室建筑看作是形而下的器物,不屑于花气力去记载、描述。因此,许多学者几乎是皓首穷经,才能从无以数计的古代文献中,发现一点有价值的资料,而且还要为这资料的真伪,花费相当的精力。有价值的古代建筑文献史料,往往是一位学者数年、数十年辛苦爬梳的结果。而在这五卷本建筑史著中,尤其是第二卷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史料发掘上的功力。笔者也曾经在史料上下了一些功夫,无论是在国内工作学习,还是在国外进修期间,笔者都曾长时间坐图书馆,自以为对汉魏隋唐时期史籍的浏览还是比较宽泛的,但看到第二卷中所涉及的文献资料之宽,内容之广,钻研之深,不仅几乎覆盖了笔者所接触的有关这一时期的几乎全部建筑史料,而且,更有许多笔者所远未曾涉猎之处。以笔者的感觉,这一卷著述中所包容的有关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的史料内容及其价值,是我们这些晚辈学人,几乎穷尽气力,也难以望其项背的。虽然,由于现代I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几年,人们在文献查阅与爬梳上,已经远比前人要便捷得多。但治史者,不仅要用气力,更要有史识、史略,要能够从重重历史迷雾中洞见史事的真实,这绝非是一般治史者所能够企达的境界。
其三是建筑史学观点的深湛。建筑史学的研究,不仅应该是资料的不断深入过程,也不仅应该是实例的不断积累,及对实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筑历史的研究,探讨古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也探讨古代建筑的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从而对古代建筑之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而合乎历史逻辑的认识。然而,在历史研究中,随着资料的日益丰富与研究的日渐深入,人们的认识也总是处于不断的深化与变化之中。建筑历史研究也不例外。例如,老一代建筑史学家所关注的是对现存实例的发现与理解,是对一整个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确立,则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重点也日益向着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在规律发展了。五卷本的各位主编,都在自己所主持的历史时段的研究中,力求在建筑的内在规律上有所探索,而尤以第二卷在探讨城市与建筑组群的尺度、比例上,以实例的分析,与数据的排比,虽然因为是专题研究问题,而并未在书中加以充分展开,已经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各卷的论述中,努力增加过去所不曾为人们所注意的建筑类型,如仓廪、家庙等,及对建筑技术发展的深入描述,也都使人感受到了主编们对于历史的真实洞见。
其四是建筑复原的探索。依据考古发掘资料或历史文献,对历史上重要的古代建筑进行复原探讨,也是建筑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是对研究者学术功力与知识结构与阅历要求较高的一个领域。重要古代建筑的复原不是一个设计过程,而是一个严格谨慎的考据与研究过程,来不得任何臆测与武断。这几卷中,尤以古代建筑遗存较少的辽宋以前的历史时期,古代建筑的复原研究,就显得尤其令人关注。在大量文献与详尽的考古资料基础上,经过审慎的推敲、研究所绘制出的复原设计图纸,使一些重要的古代建筑物跃然纸上,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建筑的认知,也进一步充实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实例库。因为历史的久远,及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现存的古代建筑,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古代建筑,并不是那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也就是说,仅仅从现存的实例,我们不能够对这些时代的建筑创作成就,有一个更为全面而透彻的认识,对于重要古代建筑的复原设计,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一空白,如对秦代宫殿遗址进行的复原,对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等重要建筑物的复原,对历代文献中记载的明堂建筑的复原,对中国古代史籍记载中最为高大的北魏永宁寺塔的复原,以及对北宋汾阴后土祠宋真宗碑楼及南宋永思陵等建筑的复原,都使我们对于这些时代的最高等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其五是图形资料的丰富。建筑的历史是一种形象的历史。不同时代的建筑造型,历代与建筑相关的构件、雕刻,大量的考古发掘图形,以及丰富的建筑实例图形,以及诸多的古代建筑复原图形,构成了一部生动活泼的建筑历史图卷。不像社会史、思想史著作,建筑历史著作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但其中的每一幅图,又都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这五卷本中国建筑史著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图形资料。从总的数量上来说,全书五卷共有图页5000余幅之多。这样看来,每一卷中,都大约有千幅左右的图片。这不仅是一个十分浩繁的工作的产物,也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成果。丰富的图片使得原本枯燥的建筑史学论述变得轻松活泼而富于吸引力。读者不仅可以从文字中,体会古代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而且,也可以徜徉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历史图像中,将自己置身于鲜活的、形象的历史空间之中,并让自己的想象力在其中驰骋。这五卷本建筑史著,可以说是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建筑方面的图形资料之集大成者。不仅有许多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与复原探讨资料,还有许多新近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存建筑实例,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认识的视野得以大大地拓宽。
其六是各卷的风格各具特色。五卷本中国建筑史打破了以往建筑史著一以贯之的写作风格,给予研究与著作者以较大的发挥与施展空间,因此,五卷本建筑史著,虽然在时代与内容上有着一种内在的契合,在各卷的风格却各各不一。而这也恰恰反映了这些建筑史学者各自不同的学术与文字风格。这种研究与写作风格的不同,也恰恰体现了这五卷本所各自反映的不同历史时代的特点。第一卷所涉时段因实物建筑遗存极少,研究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考古资料的发掘、研究与复原上,几乎将近几十年中国考古学界的最新成果囊括一空;第二卷涉及的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鼎盛,建造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但实例的建筑遗存也非常之少,研究者以其深厚的功力,对历史文献做了极其深入与广泛的发掘,并针对这些文献,做了极富创见力的研究与复原探讨,展示了一种严谨、娴熟、宽博的学术风格;第三与第四卷覆盖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所以建筑实例特别丰富,风格演变也特别明显,作者将近些年发现的重要建筑实例也一一列入,在辅以适当的复原研究,使人们对这一时期建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第五卷是建筑实例最为丰富的清代时期,作者不仅对实例的分析条分缕析,将这样一个庞杂的内容,十分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且其中的插图质量也是全书中最为精美细致的,反映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这部五卷本著作,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重要的实例也有疏漏,个别的观点也尚待商榷,各卷的体例与文体风格,彼此之间缺乏呼应与联系。以笔者的浅陋,对于这样一个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作出更为恰当的分析,还需对其作细细的研读,但作为一个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史学总结性学术成果,这部大作还是当之无愧的。
《第一卷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第二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
《第四卷 元、明建筑》
《第五卷 清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