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周多时间,我把莫言的《蛙》看完了。
小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吸人眼球,语言平实得没有太勾起我阅读的欲望,忙时甚至两三天想不到去翻看一页。但是冲着诺贝尔文学奖,我还是耐着性子把《蛙》看完了,或浏览,或细读。
掩上小说,开始思考……
惊喜于小说新颖的结构,小说分为五部,它巧妙地将书信、叙事和话剧融为一体,这是我从未读过小说表现形式。
惊奇于小说从头到尾的对话描写没用一个引号。这么大的作家不会不懂标点的使用,但是为什么不用,实在弄不明白。
惊叹于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全是人体器官,万足、陈鼻、王肝、王胆、陈眉……初读时令我忍俊不禁。
曾经拿到小说看过内容简介就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叫《蛙》?边读边想:难道因为“我”的笔名叫蝌蚪?难道因为袁腮办了个牛蛙养殖场?难道因为“姑姑”怕青蛙?肯定不是!
读到小说第四部我觉得叫《娃》更贴切。因为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因为小说主人公“姑姑”是妇产科医生;因为小说大量描写了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因为书的封面是一个纸剪的小金娃。没想到小说最后的话剧部分用“姑姑”的口吻解释了《蛙》的象征意义,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或许这正是大作家起名《蛙》的高明所在了。
再看封面设计,还真觉得耐人寻味。一个纸剪的小金娃被通红的背景包裹,预示着农村计划生育革命的血雨腥风,为了延续香火,村妇们不惜舍命超生。这是村妇为超生付出的血泪,是“姑姑”双手沾满的鲜血,是对人性摧残的滴血呐喊!
《蛙》,生命之赞誉、社会之深思。读了莫言的小说,才明白什么叫赤裸裸,他的语言太直白,太开放大胆…我看着都有点害怕了…我真发觉他太强悍了。不难怪他能得奖,只有他敢这么写了,除他还真没谁敢这么写。为了赶时髦,俺也来读读莫言的蛙,毕竟人家是大家,获奖了!
最感动得是,他的文章,俺能看得懂,有些地方还是有共鸣。读来读去,那些语言咋都那么熟悉?好多事件就发生在身边。他的这部作品是以书信形式写的,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了莫言也不用引号,惊奇!再翻开看看,果然!以我都理解来看,大概不是人物原话?还是,不加引号也能看出那些语言都是谁说的了?或者是书信体?反正简单地很,我说的是形式上的,内容俺可不敢乱谈!莫谈国事是俺上网的原则!
这让我想起了,教学时的一点难,一年级的小孩子,会写一句话已经很不简单。句号,逗号,感叹号都不难,可就是遇到引号就麻烦了,屡教屡错,有时给孩子们改作文,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改标点上了,有的到六年级了,还得丢掉下引号呢!干脆,去掉引号算了,数学中一些难点都删去了,比如被乘数和乘数,孩子们真滴闹不清,不过结果对不就得了。按此类推,语文有啥不可?删掉那些难点的东西,还孩子们的愉快的笑脸。
说到计划生育做手术,老公是内行,他在卫生院时正赶上计划生育热,也帮忙做了不少手术呢!我读莫言文章时,遇到一些不懂的词,就问他,他知道!比如,啥叫备皮?我琢磨了老半天也不懂,还是老公给我解释的呢!要不说,隔行如隔山呢!有时,粗鲁的老公还真能做我的师长呢!
我和老公谈恋爱,娘家嫂子不同意,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嫂子的绝育手术是老公帮忙做的,可不,嫂子不好意思面对未来的妹夫吗?
有个秘密,是老公偷偷告诉我的,那时候做手术都是领导带头,才不呢!领导同志倒是当着老百姓的面被推进手术室了,可做没做,有谁知道啊?
还有一个,给育龄妇女做绝育,倒是绝育了,可照样生孩子,原因是在做之前就怀上了,咋就不认真查查呢?生了后,还得罚款!大姐就是个受害者,本来做完绝育了,又生了个老儿子。
看莫言蛙,可以读懂我国计划生育史,尤其是农村!国家花那么大力气才让人们对计划生育有了认识,可以说强制的认识。记得那时好多上班一族就因为生二胎丢了工作。滑稽,前段时间,一些民办教师填表说国家要给他们一些经济补贴,有谁知道那些人大多数是超计划生产户,我的一个女同事就是,生了三女才得一男。倒好,孩子有了,经济上还得到了补偿,不错!要知道这个结果,我还不如把那些做掉的孩子生了呢!说不定真能修它个五男二女,子孙满堂呢!
现在,对二胎政策松动,一些人开始计划了,我们这一代是晚了,估计生出来也是弱智了,我看都指望儿子女儿们了!我的表姐表妹们都在鼓励儿女们要二胎呢!我看媳妇有点想法,因为单位的同事们都要二胎了,可儿子不同意,儿子就喜欢他的闺女。我不参加意见,生,我就帮忙带;不生,我也不鼓励。
我有个干亲家,本来已经有了一个孙子了,干儿媳妇看人家怀孕有点馋,想再生个女儿,生儿生女可不是随便谁说了就算的,结果又来了一个孙子。女亲家身体不好,男亲家担当了重任,先去送大孙子去幼儿园,回来伺候老伴和二孙子,因为儿子媳妇得去上班啊,一年下来体重减了三十斤。
那次在二孙子的满月酒宴上,喝醉了,吐露了真言:我现在就是孙子!好不容易看大了一个,又来了一个,还得继续干。干儿子在桌子旁还向亲戚们炫耀呢:为了给他的儿子减轻负担!可不想把老爹爹的晚年搭上了。
谁都有累的时候,一次,男亲家太累了,让女亲家看一会儿,女亲家才没那个耐心呢。亲家俩吵吵起来,女亲家一个遥控器扔了出去。哗啦,儿媳妇的陪嫁电视碎了。男亲家赶紧打电话,照原样让商家再送来一台,倒是瞒过了儿媳妇,自己却掏腰包花了一万多块钱!醉酒的男亲家说着说着,掉泪了!无奈的选择!为了孩子们,离岗再上岗了!还有呢,为了逃避很重的罚款,二孙子的户口上到了媳妇的娘家,还得求人往回转,将来上学呢,没有一天能消停一会儿,何苦呢?
对于计划生育生二胎,我不太赞成。回忆起母亲曾经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听母亲说,每次生产前都要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上,说,不知那个孩儿要了娘的命。我也是,生完儿子以后,发誓,给我十万块钱不再要二胎,生孩子这事可不是好干的活!母亲曾跟老公玩笑说,娶个媳妇是个好事,生个孩子是个乐事,要吃要喝是个难事。可不嘛,我们都是穷人,老家雀跟着夜猫子跑,不能和富人比的,你有什么遗产留给你的孩儿啊?活受罪!
虽说是,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懂得!但我们不能把宝都压在孩子身上,一般女人嫁了丈夫,变卖身为奴了,再生个孩子,就更没了自我。真像一次我们同事聚会时说的笑话:没出嫁的女人像小鸟,自由的飞来飞去;出嫁的女人像鸽子,白天飞出去,晚上飞回窝;生了孩子的女人就是煮熟了的鸭子,再也飞不动了!女人有几个青春呢,净生孩子了。
套句计划生育宣传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有声有色比什么都强。都说我国提前进入老龄社会了,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解决问题吗?那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又会出现。现在国家政策,偏向孩子,大量幼儿园建起来了,可养老院呢,少之又少,难道不能像幼儿园那样吗?像小学,中学那样吗?也来个九年义务教育翻版,60岁国家义务养老?
匆匆忙忙看了莫言的蛙,也算对他老人家获奖祝贺吧,他老人家可真敢写呀,也对,敢写才是硬道理。不但如此,还看了红高粱这部电影!
www-soccerjerseys1sto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