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弑父篡位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子虚乌有作者

雍正弑父篡位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子虚乌有作者

清代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退位,共历十二帝,在拥有296年江山中,有三大历史悬案未解: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前两大悬案尚有脉络可寻,唯独这雍正继位悬案直到今天仍众说纷纭,某些史学家遍查经史,不断找寻雍正继位的破绽,怎奈多数论据臆想成分多,甚至自相矛盾互为抵触。与之相对的是,认同雍正合法继位一派却能言之有据。

雍正

雍正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归纳起来有六种。

1、“雍正改诏说”。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谁知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2、“隆科多改诏说”。康熙病重时,发了一道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禵紧急回京,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却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驾崩后,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禛。3、“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传位密诏,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4、“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5、“卫某改诏说”。康熙一日见到卫某之妾,爱之,召入宫,却不知卫某之妾此时已怀有身孕,是年六月雍正出生,实际上雍正非康熙之子,而是卫某的儿子。卫某之妾入侍康熙以后,康熙可能觉得霸占人家妻子有伤人伦过意不去,出于补偿心理将卫某召为御前侍卫,紧随自己左右以示恩宠。在康熙弥留之际,卫某借职务之便偷改了传位诏书,让自己的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捷足先登。6、“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四子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就撒手归天了。

改“字”之说不值一驳。汉字简化以前,写“于”字是用繁体的“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的“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一说,完全是凭主观的臆断的编造。

隆科多改诏一说,也不成立。康熙若真降旨召胤禵回京继位,按程序应由内阁承办纂写诏书,诏书的传递由兵部所管的驿站负责发送,隆科多既非内阁大学士,又不是兵部主管,作为一个步军统领就能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凭他一个小小的隆科多就能阻止康熙召回胤禵?再说,就算康熙想传位给皇十四子胤禵,但胤禵此时正在千里之外带兵,从下达诏书到他抵达京城,至少需要二十几天的时间,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古代,以及康熙诸皇子争位异常激烈关键时刻,二十几天的时间里无人总揽朝政,大清岂不完蛋,以康熙的英明睿智,断不会作出这样的蠢事。至于说隆科多从“正大光明”匾后偷取诏书私自修改之说,是完全不懂历史常识误导。将传位密旨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的制度,是从雍正朝才开始的,康熙时代根本没有实行这一制度。

“年羹尧改诏说”,更为滑稽可笑。该说法称雍正帝是年羹尧的私生子,但历史中的雍正皇帝比年羹尧岁数还大,雍正是羹尧的私生子又从何谈起?“卫某改诏说”更为荒诞不经。按这种说法,雍正是卫某的儿子,康熙出于夺人之妻的补偿心理,把卫某召为御前侍卫,卫某借职务之便偷改了传位诏书。照此说来,康熙和卫某是情敌的关系,作为封建帝王的康熙把自己的情敌拿来跟随左右,这可能吗?卫某没有被康熙所杀已算走运,更别说借职务之便偷改传位诏书了。就算卫某是所谓的御前侍卫,一个小小的侍卫能够改传位诏书,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再说,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注重皇室血统纯正,堪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又岂能容忍自己的血统紊乱,假说雍正不是康熙的亲生儿子,别说封王称帝,雍正早就在康熙面前消失了。

“雍正投毒说”也令人质疑。《大义觉迷录》中记载了当时社会一个流言: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新皇帝胤禛)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当时,大清皇室确有喝人参汤补身的习惯,但康熙本人尤其在他晚年却不喝人参汤。据《康熙朝起居注》中记载,康熙五十七年,康熙说:“南人最好服药服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恐与病不投,无益有损。”康熙对人参入药如此反感,他怎么可能饮参汤呢?而且,由于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彼此暗算手段频出,康熙防人暗算时刻警惕,谋害他谈何容易?从目前留下的史料看,康熙是久病缠身,患了重感冒,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高龄体虚,引起并发症,才导致死亡的,基本算是寿终正寝。故此,雍正投毒谋害说难以自圆其说。

为何康熙选雍正接班?首先,康熙虽然是史上比较杰出的帝王,但是他晚年过于仁慈,导致腐败成风,国库空虚,特别是他两次废立太子,以致九王夺嫡,清廷危机四伏。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接班人必须要有铁腕手段,才能收拾残局,而他的诸王子中,唯有胤禛才是不二人选。比如皇八子胤禩,喜欢接交朝臣,假设他继位固然就硬不起来,腐败之风更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雍正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雍正元年起到九年,雍正帝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清查使财政好转,一年后就有了赢余,雍正末年存银增至6000余万两,同时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雍正此举,为他的儿子开创“乾隆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扫平了官场腐败的障碍。同时,他是史上最勤奋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各地、各部来的奏折,不管有多晚他都要当天批阅完毕,不找任何人代劳。关于他的死因有不少传闻,但笔者以为是死于劳累过度。可见,雍正是我国史上杰出政治家之一,他不但是我国历史上惩治贪官污吏最彻底、最成功的皇帝;而且也是最勤奋的皇帝。基于此,他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将大清江山交给他,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其次,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封建王朝,雍正位居第四,在康熙的前三个儿子已经在皇位争夺中被淘汰出局的情况下,雍正排名第一。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正黄旗出身,在宫中地位尊贵。雍正的养母是康熙的表妹皇贵妃佟佳氏,与八皇子胤禩的母亲出身辛者库罪籍、汉人之女的身份相比,胤禛明显优于胤禩。雍正比他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占有优势。胤禛比胤禵年长十岁,无疑更加老辣,政治斗争经验更丰富,对当时的政局看得更透彻。因此,康熙选胤禛接班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当然,雍正接班已近年四十,较之胤禵等皇子没有年龄优势。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猜度为:因为康熙看中了雍正的儿子弘历,康熙若想让弘历将来继承大统,就必须立胤禛为帝,这样弘历将来才能名正言顺地子承父业。因爱孙而增加对胤禛的好感,选他为嗣君,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乾隆继位后曾回忆说,康熙曾召见他的母亲,夸他母亲有福相,当时就有一种预感,“即今仰窥皇祖(康熙)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如果乾隆所言不虚,也是康熙让胤禛继位的又一佐证。

综上所述,雍正弑父篡位之说子虚乌有,对他的攻击抹黑,多半是他的政敌后世孙所为。康熙将大清江山交给他,既是康熙本人的意愿,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应该说,雍正惩治贪官污吏的决心和彻底精神,以及勤勉的执政作风,值得推崇!而今,哪些无所作为官员也不仿有选择地学一学雍正的执政理念。

作者:闹市一博

注:本文根据张松《雍正篡位“野史五说”破绽百出改诏说法不成立》一文改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4915.html

更多阅读

说春秋故事之说赵盾和他身边的人 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赵盾。之前我说赵盾虽然比不上他老爸赵衰,但还是一个比较正的大臣。有一个故事见于《左传》,屠岸贾派了个杀手去暗杀赵盾。选的是凌晨时分,一般人都正死睡的时候。杀手潜伏时候,发现赵盾已经起床了,盛装准备上朝。杀手觉得这样的人不该杀

73岁 与84岁 之说的来历 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

73(岁)与84(岁)之说 的来历毛主席晚年谈论他的健康时说:“73(岁),84(岁),阎王不请,自己到。”他老人家恰恰是84虚岁逝世的。民间也有73岁,84岁是老人的两个门槛之说。以后,每逢清明扫墓到墓地,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逝者碑刻上的年龄,按照统计学来观察,

南北政之说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里,有南政制度和北政制度地说法。自唐.王冰写出了气运转十篇大论后,(七篇论加上刺法论、本病论、标本病传论),就有人争论,使后人百思不得其解。论五运六气的转动和诊病切脉,为什么非要论南政和北政年呢?在《五运行大论》中

通融通诈骗之说,纯属虚构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2011年1月京华时报公益周刊答谢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京华时报社相关领导、政府官员及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友好合作企业高管100余人出席了此次答谢会。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宝支付YeePay.com)因其在互联网平民慈善公益领域所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说的由来 布尔什维克岛

人民网 >> 理论 >>书讯书评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说的来龙去脉——谈新版《王明传》的一个重要变化戴茂林2009年04月27日13:55来源:《北京日报》《王明传》,戴茂林、曹仲彬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

声明:《雍正弑父篡位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子虚乌有作者》为网友文艺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