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开发孩子的大脑
亲子共读推广人余治莹
孩子一生下来,大脑中已有一千多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有许多树突和一个轴突,树突负责接收各种讯息,然后藉由突触(树突与轴突的接触点),让轴突将讯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孩子刚生下来不久,所接收的讯息不多,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结自然稀稀疏疏。因此,做为父母亲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让孩子将之转成讯息,增进突触数量,这样才能环环相连,形成神经网络。而阅读,就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婴幼儿主要是靠感官吸收讯息,而阅读则是综合几种感官的学习。例如跟孩子共读时,我们将他抱在怀里,让他感觉温暖与爱,然后一边让他看图,一边引导他跟着念,还可以拉着他的小手摸一摸书的材质(包括纸张、布料、塑料等),当他们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念,用手触摸的时候,脑中已将所接收到的讯息,形成突触,快速连结。
我们跟孩子一起阅读的图书多,连结的密度就紧,跟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阅读同一本书,念同一首童谣童诗,连结的韧度就强,就好像同一条路多走几遍就会辟出清晰的小路一般。而神经元之间连结的密度与韧度,正是决定孩子智力的高低。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阅读绝对不能采用填鸭式,一直朝孩子猛灌知识,非但达不到学习效果,反而因为缺乏好心情,缺乏互动,缺好奇探索,而有损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必须让孩子心情愉快、主动阅读,效果才能见效。
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已能辨别基本原色,可以让他看图案简单、色彩鲜明的图书,然后带他指认在书中所看到的图片,学习将书中与真实生活中的事物做一个连结。例如,先跟孩子一起阅读动物的图书,一边看图,一边指物认名,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认识真实动物,同时模拟牠们所发出的声音。当孩子再度打开书看到动物,也会跟着模拟声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二岁大的孩子已经能够感觉色彩的浓淡,这时期的图书应该着重孩子的日常生活体验,以孩子眼前所见、身边所感的题材的图书,最容易引起孩子的联结与认同。选择图书时,内容最好是能引起亲子之间的对谈,以扩大孩子语汇的吸收为主,共读时,可以一边说故事一边做动作,对孩子而言,动作和语言是一体的,都代表着意义。
三岁大的孩子已会捕捉形象的轮廓线,比较喜欢明亮的色彩,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的偏好,这时期的孩子喜欢一再重复的故事和有押韵的儿歌,通常都会记得熟悉故事里的句子,甚至可以讲出故事的大部分情节。
五、六岁的孩子喜欢阅读有因果关系的故事,例如,当他们阅读《鲸鱼》这本图画书的时候,会跟著书中人物到处找寻鲸鱼的踪影,一会儿水面,一会儿水底,遍寻不着时,开始整理所有信息,学习思考与判断,终于找出答案时,不但有大大的满足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历一段探索之旅,自然而然培养思考、整理与判断的能力了。
以上种种阅读行为,都可以开发孩子大脑里许多区块的神经网络,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奠下丰厚基础。相对的,如果孩子没有在这段零至六岁的黄金学习期,得到适当的阅读,一些神经元就会退化或消失。基于这种「用进废退」的原则,父母亲要及时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赶紧带领孩子进入阅读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