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人去评述 乾陵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乾陵之谜

让后人去评述 乾陵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死后,葬在唐高宗的乾陵中。这位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死后也要表示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智慧,在墓前立了一块“无字碑”,留给后人无限的想像空间。武则天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凄凉地死去。第二年,她的灵柩被运到长安西80公里的梁山,和唐高宗合葬在一起。

乾陵以山为陵,将整座梁山建成了一个巨大的陵园。梁山三峰耸立,就好像武则天仰卧于大地,北峰为其头,南面双峰峰顶因为有15米高的土阙,远远望去恰似乳房。有人认为,只要一看到梁山三峰,就会使人感受到武则天的威严和非凡无处不在。置身于三峰之间,你仿佛就面对着这位刚烈女性,被她张扬的性格和媚丽的姿色包围,对她既萌生出肃然起敬的感觉,又产生无限的联想。传说武则天希望自己死后能头枕梁山,脚蹬渭河,卧望长安,看来她的选择是很有眼光的。

梁山三峰由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岭相连,高岭之巅便是长长的墓道。墓道两旁,124件石刻对称排列,以其独特精美的造型,点缀着陵园的自然风光,与山陵默契相合,创造出一种神圣、庄严、肃穆的气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在朱雀门阙楼遗址南边的地势宽阔处,墓道西侧矗立着武则天追记高宗文治武功的纪念碑——《述圣记碑》。全碑七节,高6米多,全文8000多字,武后撰文,中宗书写,字面填以金屑,光泽艳丽。墓道东侧的《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纪念碑,碑高与《述圣记碑》相同,整石雕成,重量达100吨。碑头九条蟠龙盘绕,两侧线刻云龙纹。碑座的正面是一幅狮马图,马屈蹄俯首,雄狮威严挺立,雕刻之精细,为历代墓碑罕见。



乾陵无字碑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块碑上只字未刻,这在中国历代是十分少见的,有人称为是千年难解之谜。今天,我们在乾陵参观时看到碑上隐约可见的文字,是宋金以后游人在上面的题识,使《无字碑》成了有字碑。那么,武则天在立碑时为什么一反传统不刻一字,其用意是什么?

有人指出,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斐然,彪炳史册。碑上不刻一字,是为了夸耀自己功德高大,不能用文字来表达,这主要是取《论语》“民无德而称焉”之意。武则天从655年被册立为皇后,660年高宗将政事让给她裁决,直至705年中宗复位,前后掌握国家大权几十年。她突破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称孤道寡,主宰天下。由于她的非凡才能,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得以延续。她坚持中央集权,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制度,加强和改善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农业生产,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和强盛。武则天维持了贞观以来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态势,为唐玄宗开元之治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这样说来,武则天的确是功高德大,不是很容易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所以一些人认为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未有之奇局,可与秦始皇相匹敌。秦始皇曾作无字碑以颂其德,武则天仿而效之,故有此碑。

反对者认为,武则天既然给自己的丈夫唐高宗立碑作传,歌颂他的政绩,轮到自己却不是这样做,显然很不符合她的风格。她是个敢做敢讲、好大喜功的人,不可能不用文字宣传自己的政绩。她在暮年就为自己立过“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碑来歌颂自己,为何在临终前认为自己功高莫名,非文字可述?也有人说,武则天仿秦始皇立无字碑,那她应该像秦始皇一样将碑立到泰山而不应树诸墓地。何况武则天葬乾陵是她死后才决定的,她怎么会将自己的功德碑提前立于乾陵的观阙前?

与上述相近的一种观点认为,无字碑不可能是武则天生前为自己立的。乾陵开始就是为唐高宗修建的,而不是营造的合葬墓。638年,唐高宗崩于洛阳,是葬于洛阳还是长安,曾发生了一场争论。最后武则天认为,李唐祖陵在关中,埋在洛阳不妥,决定埋在乾县西北的梁山,然后用了不到12个月建成。武则天崩时,是否合葬也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合葬,有人坚决反对。这说明武则天生前并不知道她死后会合葬,她怎么会为自己立无字碑于乾陵?据宋敏求《长安图志》说,无字碑是于阗国所进,清王昶《金石萃编》也两次谈到这块碑是于阗国所进。于阗国离长安数千里,所进碑当然不可能从于阗运来,而是就地取材凿成。碑上为何无字,大概当时感到皇帝至尊,德高功大,非一般人用文字所能写尽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碑不是立于武氏生前,而是她死后合葬乾陵时立的,其用意是歌颂武氏而暗示诛贬。武则天是否合葬乾陵,朝中大臣们有不同看法,但李唐皇室认为还是以合葬为好,说明李唐皇室对武氏的尊崇和爱护,李唐皇室是不会树碑贬武的,他们当时不可能一方面坚持将武则天合葬乾陵,另一方面又为她树立一块暗含贬意或隐示其“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中宗之后,睿宗、玄宗、肃宗等相继代立,他们都是武氏的直系子孙,也不可能这样做。所以,这块与《述圣纪碑》相对而立的无字碑,是为武则天歌功颂德而立的。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死后谥为“则天大圣皇后”,这个尊号把她推崇到登峰造极的地位。在李唐皇室看来,武氏媲美唐尧,允称则天,当其合葬时,当然要为之歌功颂德,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于是只好为她树立一块周围雕刻有十分精美的龙纹图案的《无字碑》。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之所以立无字碑,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执政时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颜为自己立传,感到还是不写文字为好,以免落个话柄在后人手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他们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对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政策基本上全部予以否定。他们认为,武则天以非常手段骗得高宗信任,从才人爬上皇后高位,最后窃取皇位,无论是唐朝人还是后代人,这都是无法接受的。掌握政权后,武则天培养自己的党羽,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杀政策,大量铲除异己。吕思勉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是“暴君”,说她“使滥刑,任酷吏”,所谓“识人才”也是她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而已。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并不见得有什么发展,实际上当时是处在一个马鞍形曲线的底部。就在武则天期间,安西四镇一度不保被夺,危害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武则天是无法为自己立传的,她只能以无字碑为后世定基调。不过这种说法有很多人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如果武则天无颜为自己立传,那么她干脆不立碑岂不是更好。

反对者认为,史书上有关武则天晚年的材料很多,但没有临终前她自己觉得难为情的记录。武则天生前为自己的父母和自己都曾立过碑,她不会到了临终前突然改变风格。武则天为李治立了《述圣记碑》,并且亲自撰文称颂他的功绩,如果无字碑一立却感到无颜为自己立传,那她不是在贬低高宗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过人的女人,她既不想自吹自擂,但又不甘心无声无息,她立了无字碑,想让自己的功过由后人去评述,据说这也是武则天临死前的遗言。这种说法郭沫若首先提出。持这种说法的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的从解放后乾陵发掘的文物中考证究源。他们认为武则天执政时期有骄人的成绩,不但经济上承继了唐太宗时的发展趋势,而且在用人上不拘一格,为后人赞叹不已。另一方面,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统治集团。武则天后期,随着年龄的增大,她被迫还政于唐中宗。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自知死后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件很难的事情,干脆就立一块无字碑,留给后人去评说自己。学者胡戟在《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文中指出:“这座闻名于世的无字碑栉风沐雨,千余年来,昂然挺立,它似乎象征着武则天对自己一生事业的信心,是有意留下空白,任凭世人评说吧!”

此外一部分学者认为,碑是唐中宗李显所立,但撰写碑语时犯了难,称武则天是“皇帝”、“母后”好,还是称“大圣则天皇后”好,群臣意见也不统一,所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仅是猜测而已。武则天死后中宗就谥号“大圣则天皇后”,唐中宗如果用此称号写碑文可谓名正言顺,有什么不好称呼的?


让后人去评述 乾陵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乾陵之谜

武则天像  有少数人认为,武则天才智过人,很喜欢标新立异,她造怪字,信佛教,宠幸男人,她做的往往都是历史上少见的事情。死后,她也要标新立异,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摸不着头脑,以显示她过人一等的智慧。

有人提出,立无字碑其实是武则天寄残梦于黄泉。她登上皇帝位后,一直在想大周帝世如何能保得住、传下去,遂决意立武姓子侄为太子,先想立武承嗣,后想立武三思。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把她拉下马而拥戴中宗李显后,天下又归李姓,而武则天内心不服输。此时她如果回心转意与旧我决裂,应该去帝号为李家妇,就不会去立一块什么碑。可武则天偏偏留下了一块无字碑,这表露出她遗恨人间死不瞑目的无奈心态,等待着一旦武三思夺权成功,无字碑刻上大周开国皇帝武则天的字样,为她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无憾的句号。无字碑表明她走向黄泉时依然做着皇权残梦。

还有一种观点说,《无字碑》是对清高者的美誉,这在唐代是一种风尚。唐代士夫普遍崇尚清介,被看作是人的一种美德。由于世人重无字碑,所以武则天借此自喻,这不仅符合唐代崇尚清介的风尚,同时也与武则天标新立异的性格相吻合。

有人认为,乾陵无字碑不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各种关于无字碑的猜测都是没有根据的。唐代帝陵没有为帝、后立碑之礼,乾陵的《无字碑》及其西侧的《述圣记碑》都不是碑。《无字碑》是“祖”,《述圣记碑》是“社”。《无字碑》是唐朝皇帝的祖宗牌位,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由于《无字碑》在左,《述圣记碑》在右,与古代的“左祖右社”相类似。反对者认为“左祖右社”并非陵墓碑石,持此说者是误解了“左祖右社”的含义。而且唐代有帝陵立碑的制度,唐十八陵中有三陵立碑,昭陵之前就有唐太宗为文德皇后所立的《昭陵刻石》。《述圣记碑》的内容完全是为高宗歌功颂德的,没有一点关于社坛的内容。如果一定要说《述圣记碑》是“右社”,那么唐中宗定陵的无字碑在神道的右边,不是占了“社”的位置吗?而又不见“社”,这作何解释呢?

有人认为,《无字碑》无字可能是中宗感到为难,或与当时局势动荡有关。武则天生前已为自己立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后,绝不可能再为自己树碑立传,这块碑是武则天死后由嗣皇帝立的,中宗亲眼目睹了武后一朝的严酷现象,对自己母亲的所作所为该怎样评价?“颂德”吧,无德可颂;“述恶”吧,与孝道不合,这让中宗太为难了。况且当时朝中武则天的党羽为数不少,中宗还得考虑个人的安危和政权的巩固,立碑而不铭一字,恐怕是中宗左右为难的一个万全之策了。武则天死后,李唐皇窒争斗频繁激烈,在七年的内争中,也有可能将撰写碑文、刻碑之事搁置一旁无暇顾及,或因中宗的早死,睿宗的昏庸而无能为文之故。因此无字碑的出现恐怕与动荡的局势,中宗、睿宗的修养、态度及别的一些个人因素有关。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既然如此,中宗为何不将此碑撤去,而让一块尚待刻字的碑长树陵前,惹人讥笑,这对李唐皇室的子孙们并没有什么光彩。

有人认为碑文藏于地宫里。依据是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格子。这些格子绝对不是后人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初立碑时准备往上面刻字,而且已经写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约3300字。至于没有刻字的原因,主要和当时的形势有关。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武则天的淫威下惶恐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实在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碑文极有可能埋藏在乾陵的地宫里。反对者认为《述圣记碑》刻有8000多字,同为帝后,左右相望,字数差一半左右,显然是讲不通的。

此外,还有人说《无字碑》是陵墓的装饰之物。

以上这些观点,究竟哪一个更符合当时的实际?这真是一个难题。女皇陵前的一块无字碑,留给后人无限的想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4260.html

更多阅读

五个之“最” 秦景公陵墓之谜 武则天陵墓之谜

五个之“最” 秦景公陵墓之谜  秦国君主的陵墓是跟随国都一块儿转移的,因而秦先后有四大陵区,即天水附近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平面呈中字形的秦公一号大墓,位于雍城陵区,是目前全国发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人们推

声明:《让后人去评述 乾陵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乾陵之谜》为网友饮尽盏中余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