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看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实际行为。历史上常常受到非难的
人,像商纣王、秦始皇、项羽、曹操、武则天等人,毛泽东
总是愿意列举出他们好的一面来为他们翻案。
毛泽东对项羽作过多次评价。项羽作战英勇,史有定论,
毛泽东予以肯定,但项羽刚愎自用,不肯纳谏, 贪爱虚名,终
至失败。
1963年1月7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 曾说到项羽有三个
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
立了鸿沟协定,项羽认真了,而刘邦却不敢苟同,不久就违反协
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他建都徐州,位置没有选好。在毛泽东
看来,项羽除了在战略上发生一些错误外,最重要的教训是“不
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即不能知人、用人、不肯纳谏。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谈项羽有“妇人之仁”。
在毛泽东看来,“沽名”就是项羽一个显著弱点, 也是他失败的
原因之一。
1949年4月,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和谈代表曾向共产党提出划江
分治,维持类似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情况。当时的苏联领导人
斯大林,也不同意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历史上项羽的教训,还从希腊寓言《农夫和
蛇》中得到启发,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会,毛泽东挥笔书写七律一首。其中一句“宜将剩勇追穷
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显然经过了对于项羽事件的深刻的历史思
考。
毛泽东对项羽这个失败人物的肯定之外,就是他将死的个人色
彩。项羽败走乌江时,以“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为由,觉得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乃自刎死”。 对这种选择毛泽东
并不赞同,但认为他有“羞耻心”以此来讽刺蒋介石。 1948年10月
31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述评《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中道:
![毛 泽 东 评 价 项 羽 宠物小精灵之冰羽泽](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4755t01f90e3d85a7515ae9.jpg)
“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周内,由他经手消灭了范汉杰、
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 他在北平已经无事
可做,昨日已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的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
军心和人心。 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
毛泽东的讽刺可谓辛辣绝妙。
对项羽悲剧结局时表现出的个性色彩,或者说他的气节,古人也
有过赞誉,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著名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据《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张明林 文)
2012.05.24《广州文摘报》【天生逍遥·天生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