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果
可可是原产于热带美洲的梧桐科乔木,其果实经过发酵及烘焙后可制成可可粉及巧克力。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热带中美洲居民,尤其是马雅人及阿兹特克人,已经知道可可豆的用途。他们不但将可可豆做成饮料,更用它作交易媒介。16世纪可可豆传入欧洲,精制成可可粉和巧克力;还提炼出可可脂。可可树遍布热带潮湿的低地,常见于高树的树荫处。树干坚实,高可达12米,叶椭圆形,革质,长至30厘米,枝叶伸展如伞盖。花粉红色,小而有臭味,直接生在枝干上。果实叫可可果,长可达35厘米,直径12厘米,呈卵形,表面有10条脊,黄棕色到紫色。可可果内含种子(即可可豆)20至40粒。豆长约2.5厘米,包于粉红色有粘性的果肉中。可可树栽培4年后,每年每株产果60至70枚。采收后,将可可豆取出,发酵若干天,再经过干燥、除尘、烘焙等一系列加工,研磨后成为浆状,称为巧克力浆。将巧克力浆再压榨后,可制成可可脂和可可粉,或另加可可脂及其他配料,制成各种巧克力。
巧克力来自可可树上的可可果豆,可可果是古代墨西哥“蛇神”的礼物,代表“喜悦的源泉”,
可可果并具有神奇的功力。
公元前约500年,阿兹台克人、托儿铁克人、玛亚人和印加人(古代墨西哥的原始人和印地安人)只吃可可果的新鲜果肉,因为可可豆苦涩难咽。偶然有一人将可可豆扔入火中,可可豆被烤干时发出的诱人香味引发此人将可可豆在石头间碾成糊状并品尝了它。
这便是巧克力几千年世界史的开始。
可可豆——树上长出的黄金。玛亚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可可树的民族。一直以来,可可豆不单只可被调制成部落贵族的饮料,还是经久不衰的相当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大约100粒可可豆便可换一个健壮的奴隶。
咖啡豆
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将整颗果实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后他们将磨碎的咖啡豆与动物的脂肪混合,来当成长途旅行的体力补充剂,一直到约公元1,000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拿来在滚水中煮沸成为芳香的饮料。又过了三个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烘焙及研磨咖啡豆,由于可兰经中严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消费大量的咖啡,因而宗教其实也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的一个很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