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3 16:34
【提问】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哪些?
【回答】学员iamzhyi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目前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三大类。
一是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物是洛赛克等。它不仅能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还能帮助抗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原来大部分抗生素在胃酸中易被降解,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胃酸分泌减少,使不耐酸的抗生素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效应。
![胃部幽门螺杆菌阳性相关治疗 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4522t0189943629bb73d29c.png)
二是铋剂,主要药物有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复方铝酸铋颗粒等。本类药物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同时该药还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牢固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胃部溃疡黏膜的侵蚀作用。
三是抗生素,主要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三种。
以上三类药物该如何应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呢?用药方案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中的2种;二是以铋剂为基础,加上述抗生素中的2种。这被称为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疗程一般7天。
根除幽门螺杆菌,胃病不复发
王要军 发表于:2011-05-04 23:09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应该是四联治疗:埃索镁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每次0.5每日2次,阿莫西林每次1.0(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或咨询医生),每日2次,替硝唑每次0.5,每日2次。共一周疗程。也可采用三联治疗:埃索镁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每次0.5每日2次,替硝唑每次0.5,每日2次。疗程1~2周。超过2周疗程并不增加,而副作用反而增加。该方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达90%以上。
治疗后立即复查幽门螺杆菌是阴性,为清除;治疗1个月后复查是阴性则为根除。建议治疗1个月后去复查,如果阴性,为根除。
如果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者,不要马上再次服用抗生素,因为经过一次治疗幽门螺杆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停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3-6个月,让细菌对药物恢复敏感性后再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近况
首席医学网 2009年03月27日 22:02:20 Friday
作者:顾明 赵杰东 徐芳雄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60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药物治疗 胃、十二指肠炎性疾病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佩思皇家医院的Warren 和Marshall报道从胃内成功地分离出“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后[1,2],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它的发现对消化病学、特别是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因此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在研究这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时,曾几次对其易名,至1989年才正式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3]。
幽门螺杆菌被证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在80%以上)[4]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关。幽门螺杆菌容易定居于胃的粘膜层深部,它分泌高活性的尿毒酶,能将组织内的尿素分解产生氨,进而使胃粘膜的跨膜电位下降,粘液分泌减少,血流降低,结果使胃粘膜的防御机制遭受损害。新近报道,它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在活动性炎症或溃疡的粘膜中,螺杆菌阳性率多达100%。另外,药物治疗Hp的根除率与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有关,口腔Hp可能是胃再感染的病原因素[5]。Hp还可通过对胃酸度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抗分泌的影响而诱发或恶化胃食管反流病[6]。
在认识到Hp是致病菌后,必然要对其进行治疗。1984年就有Hp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报道[7]。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试用于Hp感染的治疗。现已明确就有抗生素、抑酸剂、金属制剂及其它药物可用于Hp感染的治疗。
1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中有阿莫西林(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