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杭中考语文作文:巧读改变命运,手脑创造价值,创新颠覆旧局

杭中考作文题出炉想得高分很难浙江在线 6月13日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有不少考生觉得好写,但也有考生觉得想让出题老师满意而得高分很难。6月13日,杭州中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自然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有考生笑称,从作文可以看出,出卷老师最爱的还是爱阅读的学生。

记者特别邀请,已带过7届初三初中毕业班的杭州市青春中学语文老师周慧来作点评。

2015杭州中考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注意:人物简介与事实稍有出入,1.大四毕业论文书目和低年级学生借书单、非北大教授的善本古籍借书故事,激发了他的读书好奇心;2.北大东语系教授金克木,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及比较文学方面有突出成就。杭州塘栖三中九年级语文教师彭玲芳发现)

材料阅读无障碍,审题立意无困难,创意发挥有空间点评者:周慧杭州市青春中学

今年杭州市中考作文考的是一则材料作文,估计很多考生拿到这则作文题都会暗暗吁一口气:这个题目不难写。

确实,今年的作文难度适中,材料简洁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所给的文字中提炼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展开记叙和评述,不太会跑题。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题和杭州市中考的作文题,都把目光投到了相似的话题上。高考作文题是“文章和人品”,而中考作文题则是“阅读与成长”,这两者之间,还真的隐隐有一些联系和牵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今年中高考的命题在引导让学生更加关注阅读写作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作为作文考题,“阅读”这个话题绝不“惊艳”,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因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最为紧密,所以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乍看比较平常,但下笔行文却足可见考生的功底,通俗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写但又比较难写好的题目。

作文材料不长,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对象和“阅读”的内容——大学者和大学者的借书单;二是“阅读”的作用,主要是开阔眼界,增长学问。大学者的感召力给了金克木极大的学习动力,而大学者的书单又为金克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学习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金克木通过广泛阅读,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这些写作思路,对于考生而言,不难提炼和概括。同时,材料所指向的“阅读”这个话题,符合初中生的实际,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触,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让喜欢阅读的考生有兴趣去说去写,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还可以抒情。这样的命题,既能够保证每位考生能不离题、不偏题,又能适当拉开不同写作水平考生的差距。

考生在写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宜过于拔高阅读的作用,否则容易写成“假、大、空”的文章。切入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或一个深切的感受,不要泛泛而谈。材料给我们的一个鲜明的启示是,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多读好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潜移地影响人的气质,陶冶人的修养,促进人的成长。考生如能够紧扣这一点,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故事,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

2015杭州作文解析(仅供参考):2015杭州中考作文是材料作文,写作这样的材料作文,首先要理解材料。材料主要提及的人是金克木,他的第一身份是一个小学毕业的大学图书管理员;他的最终身份是翻译家和作家;在他的从第一身份到最终身份,有一个过程,“按照大学者的书单来读书”。从而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的主旨,一个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选择“按照大学者的书单读书”的角度来进行立意,得出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等发散性思维的作文创作主旨。

  人物简介:金克木(1912~2000),原籍安徽寿县,1912年他生于江西一个旧官僚家庭。安徽寿县一小毕业,读了一年中学,便因家道败落辍学。16岁至18岁在家乡教小学,1933年,他到北京大学做“旁听生”。1935年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员,因好奇广泛读书,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等。其间,他与施蛰存、戴望舒、徐迟等交往,写诗,24岁出版诗集《蝙蝠集》。1937年至1938年,中日战争爆发,北平难以再呆下去,湖南大学缺法文教师,精通法文的他走上了大学讲台。1938年被香港《立报》聘为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到长沙桃源女中教英文。1941年经缅甸到印度,在加尔各答游学,兼任《印度日报》及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度语和梵语。1943年,他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跟印度学者乔赏弥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他曾随迦叶波法师学习《奥义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讲印度哲学史与梵文。

1947年,蒋介石内战越打越大,5月底,武汉大学学生连续三个晚上组织大型时事座谈会,金克木前往,并受学生欢迎。1947年6月1日凌晨三点,国民党军警宪特近千人包围武大,进步师生很多人被抓上囚车,在被捕的五位师长中,就有金克木。三天后,国民党当局释放金克木等人。

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他在北京与西南联大毕业生唐季雍结婚。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七届常委。2000年在京病逝。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他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梵语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印度文化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比较文化论集》 三联书店 1984年。

(金克木:没有文凭的一代大家新华书目报2010年10月29日。“来借书的也是文科和法科的居多。这样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我便白天在借书台和书库之间生活,晚上再仔细读读借回去的书。”“借书的老主顾多是些四年级写毕业论文的。他们借书有方向性。还有低年级的,他们借的往往是教师指定或介绍的参考书,其他临时客户看来纷乱,也有条理可寻。渐渐,他们指引我的门路。”还特别谈到过一位从几十里外步行赶到北大图书馆来的燕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教授:“是些古书名,为校注某书需要,借的全是善本、珍本。”外借需馆长批准,馆长那天不在,老先生一言不发地离去了。待客人走后,“我连忙抓张废纸,把记下来的书名默写出来,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单到善本书库中一一查看……”没高校文凭,但通过不断学习,有学历有专长,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生产力创造新知识与大财富,就是有能力)

再来看看2015年这些城市的中考作文题

宁波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金华请以“ ▲ ,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国不亡,有我!》(3)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丽水当一阵风吹散了你的头发时,当一团雾挡住了你的视线时,当一场雨打乱了你的步伐时……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请以“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衢州猎豹是非洲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猎豹一惊,除了上树,它几乎从未攀上高山。它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猎豹宣布,它将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动物们在惊疑之余,也对它挑战极限的壮举给予最大的褒扬。不幸的是,这只勇敢的猎豹再也没有从雪山上下来。其后,整个草原为它举行了最隆重的追悼会,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时,那只猎鹰又出现了,它高声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习近平:让亿万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015-05-24新华网
  新华网青岛5月23日电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3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在贺信中向出席会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各国教育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习近平表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习近平强调,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倡议要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博科娃在致辞中表示,现代技术对于发展有质量的、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新的世界教育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并高度赞赏中国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主题是“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来自9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

正方阅读改变人生 2004年08月19日巴丹东方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4-1
  学者论读书,名家谈人生,大师的智慧,成功的捷径。《阅读改变人生》是由33位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亲自撰写的人生阅读史。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阅读是为了活得体面和高贵。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阅读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人类只有百年的航空航天史,然而,阅读却是人类心灵的飞翔机,是最早的“载人宇宙飞船”。它与人生同步,却可以与时间逆行,抵达遥远的未来,揭晓迷离的过去。它可以开启无数个维度空间,让思想纵横捭阖,通向伟大的心灵。

  阅读是幸福的发祥地。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都环拥着阅读者。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至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要活着,就必须阅读。但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阅读却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们必须通过学习阅读才能抵达阅读的自由王国。

目录
费孝通:强国梦从读书开始 张光斗:皓首穷经的追求
金庸:一生乐趣在读书 何祚麻:读书是为了追求真理
茅于轼:用书籍丰富人生 葛翠琳:童话里的姹紫嫣红
邓友梅:书是战士的武器 孙幼军:给孩子一个童话世界
金波:读书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美好 张美妮:读书给人生以光辉
柳斌:读书即是享受人生 陈四益:读书使人避免轻信和盲从
叶永烈:读高尚的书,是在与高尚的人谈话 蒋子龙:书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学
陆天明:书是没有终点的人生二月河:随缘读书,学问自在
张之路:读书需要与人交流 余秋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
唐浩明:一天不读书便感到有所欠缺梁衡:书是青少年的指路标
肖复兴:每一本书都把我们带向一个新天地梁晓声:无书不成眠
高洪波:一书在手,万事皆忘赵丽宏: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贾平凹:读书有福 陈村:站着做人,躺着读书
刘醒龙:读书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周梅森:读书改变生命的质量
池莉:阅读使生命的历程更久远余华:选择书籍犹如选择人生道路
吴为山:借鉴前人,延伸自我白岩松:让我感动的作品是经典
杨鹏:好书使我们触摸到世界的心灵
后记:感谢作者简介巴丹,原名向幼妹,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东方书城》节目制片人,并负责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宣传推广工作。主要著作有《诗心玫瑰》。
2014中国经济强村峰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014-9-17 企业家日报   ■ 风帆 马云云

  作为西部唯一一个中国经济十强村,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东岭村已经成为我国村镇经济创新发展的样板,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经济界人士的目光。

  9月13日上午,2014中国经济强村首届峰会在宝鸡市东岭集团举行。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莅临宝鸡市,并与宝鸡市东岭村党委书记李黑记以及其他中国经济十强村代表就经济强村发展观念、自身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聆听他们的创业史、发展史,能带给我们诸多启示,这些经济强村的发展之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启示一善抓机遇是成功的秘籍

  机遇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村庄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纵览中国经济十强村,无不是抢抓机遇、艰苦创业的典范。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历史发展之路崎岖而坎坷,要想及时且牢牢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和智慧。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郭克莎在谈及强村经济发展时说:“要积极抓住新机遇,不能等,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东岭村就是这样一个成功典范。东岭村党委书记李黑记在经济强村发展交流会上讲到:“发现机遇就是创新,抓住机遇就是发展。”从东岭村南边渭河河滩上的砂石场到现在的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厂,再到投资金融、进军资本市场,途中的机遇、挑战、危机以及不断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无不体现着一个优秀领导人的智慧和才能。

  江苏省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说:“华西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贯穿着这种独到的眼光和智慧。”老书记吴仁宝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的当天晚上,连夜召开会议,集全村之力大批购进原材料。不久后,各种原材料果然大幅涨价。这就是被经济界传为佳话的“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无独有偶,去年,东岭集团当家人李黑记在全国钢材行业处于低谷,不少钢贸企业选择退出时,却大举扩张,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大幅提升。这些成功案例无不显示出经济强村领导人独到的、善于把握机遇的能力。

  启示二勇于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创新是改变中国农村发展的思想灵魂。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谈到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时说,要树立新理念新思路,也就是要强化农民创新观念。在几千年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下,要想全面而彻底地解放农村思想,绝非一件易事。李黑记在峰会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当年创新发展思路,把生产关系从旧有模式中解放出来的艰难和成功后的喜悦。他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创新,就不会有东岭后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解决,为东岭腾飞插上了动力十足的翅膀”。

  江苏省的华西村之所以成为经济强村,主要得益于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实践中,始终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不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个力”:创新思路有魄力,创新发展有活力,创新富民有魅力。“三个力”共同说明了创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灵魂地位。山西皇城村党委书记张家胜在回顾他们村的发展史时说,作为村镇企业,不创新,就走不出自己的天地,就不会有他们的今天。如今,皇城村借助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就是对创新最好的注解。

  启示三结构调整是发展的路径

  放眼中国经济十强村,记者吃惊地发现,虽然叫“村”,但是却没有一个是依靠农业发展起来的。他们在发展初期,就适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拿我们身边的东岭集团来说,作为一个城中村,从一开始,农业就不是他们的支柱产业。办加工厂、做钢材贸易,一直到现在的六大产业,可以说,东岭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这次经济强村交流会中,所有的经济强村在转型过程中都将完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作为发展的主要途径。

  江苏长江村村委会主任范兴龙在题为“转型提升发展经济,富民惠民共享幸福”的发言中谈到,长江村一直在摸索和实践转型发展新路径。面对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减弱,围绕“千亿集团、百年企业”的目标,长江村主要从两个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转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主要通过大投入促进大调整。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以“科技+人才+资本”为途径,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战略重组等促进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上海九星村老书记吴恩福说,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冲破巨大阻力,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且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完善经济结构中推动发展。九星村就是利用了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实行产业提前转型,这才有了今天的“九星”。

  启示四优秀人才是发展的动力

  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论述。而作为资金、技术、环境等等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村镇经济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有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纵观经济强村的发展,优秀人才是重要资源,也是他们超越众多国企、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东岭村当初兼并了凤县锌厂后,为了把这个国企救活,李黑记三请专家,重金从外地请来了国内这个行业的一流人才,这才有了东岭今天在国内锌品行业的地位。如今,虽然国内国际有色金属行业普遍低迷,但是“东岭牌”锌品却供不应求,这充分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李黑记说:“东岭集团已发展到18000多人的规模,人才取胜是东岭集团成功的关键所在。”他说,东岭是从农村出来的,而市场经济是全球经济。要干天下事,必须用天下人,用好人才是东岭发展的捷径,企业人才的拥有比资金的投入和市场的占有更为重要。

  江苏省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常务副社长宋兴祥在题为“在共建共享中与时俱进发展集体经济”的发言中,提到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机制: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加大资金鼓励;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坚持员工收入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而浙江省花园村邵徐君在发言中提到:回村创业的博士生每年奖励5万元,研究生每年奖励2万元、本科生每年奖励1万元。这两个村都是注重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以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纵观中国经济十强村的发展与壮大,原因有许多方面,但离不开机遇、创新、转型,缺不了人才。他们的成功充分说明,中国农村的发展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土地上,只有跳出旧有观念,放眼全国,才能找到机遇、抓住机遇、赢得市场。面对新一轮改革,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提出农村创新新思路: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当代高科技全力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二是建立生态与文化集一体的美丽乡村;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达成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才能致力于全中国的共同富裕。

  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经济十强村的发展,给我们诸多启示。但愿中国农村经济的带头人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为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阿里IPO成功,奇迹来自于创新理念
2014-9-20 东方网 董宏达马云身价约为王健林2倍称成中国首富一点感觉都没有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BABA。与一些公司上市程序不同的是,阿里巴巴集团高层将敲响公司上市钟声的机会让给了八位来自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在敲响上市钟声之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视频连线活动中提前表达了将客户推至前台的想法。他说:“我希望大家一会儿在敲钟仪式的时候,每个人关注一下我们敲钟的八个客户,我们努力十五年的目的,是让他们站在台上,我们努力15年的目的,是希望他们成功,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他功了,我们才有可能成功。”(9月19日人民网)
  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改变了互联网格局,建立起了一个立足全球的互联网帝国,改变了传统的生意方式,向传统金融业发起了强劲挑战。这本身就是个奇迹。现在又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再创中国经济崛起奇迹中的奇迹。
  奇迹就在于不断的创新。无论是早期的淘宝、天猫还是后来陆续推出的各类产品,阿里巴巴的宗旨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核心业务就是让交易更简单。而起步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当时的马云还是一位英语老师,他怀揣着电子商务的梦想,和17个“小伙伴们”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环境,创新经营理念,伴随改革的脚步“阿里系”品牌接续问世,被消费者所认同进而受追捧,创新使阿里巴巴不断创造奇迹。
  创新,经营理念很重要。一般认为,创新就是科技上的硬突破,而阿里巴巴的创新没有离开技术,但不是亲自创新技术,而是借现成的核心技术互联网,创新商业经营理念,根据用户心理需求创新利用互联网,开辟出另一条投资与消费共赢的商业路线,当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公关能力鲸吞蚕食大型零售卖场之际,阿里巴巴电商却在润物细无声地缔造和经营一个由万千小微构成的线上商业帝国。
  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马云及其企业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在开放透明的形态下,创造了分享与承担责任的价值体系,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文化,并坚信这种先进产业技术融合的先进的价值体系和先进的文化,一定会引领未来。
  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马云及其团队洞悉世界经济走势、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的结果,其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繁荣、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等诸多有利因素,这些有利条件对阿里巴巴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容纳、滋养、助推作用,阿里巴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的一个缩影。对中国成千上万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既是激励,也是梦想。
能干死淘宝的工业4.0到底是什么?2014-12-29商界招商网

商界导读:临近2014年尾声,盘点今年流行的热词,其中一个难以避开的就是“工业4.0”。工业4.0将干死淘宝!世界不带中国玩工业4.0!人云亦云背后有谁清楚:工业4.0到底是什么玩意?临近2014年尾声,盘点今年流行的热词,其中一个难以避开的就是“工业4.0”。自从在国内提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商界,一时间流言四起:什么工业4.0将干死淘宝!世界不带中国玩工业4.0!人云亦云背后有谁清楚:工业4.0到底是什么玩意?
制造业趋势:提高效率
无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制造业,一直到大规模生产,以福特制造为代表的大规模生产,还有以丰田制造的柔性制造。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制造的不断创新,我们发现制造业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我们效率在不断的提高。
其实我们要抓住趋势的话,我们要抓住很多问题的本质,我们制造业到底要什么,我们制造业到底要提高什么。我们无论上机器人也好,智能技术也好,智能工厂也好,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工业4.0=信息化+智能化
工业4.0现在讨论也很多了,大家可能知道很多概念和知识,其实无非在工业4.0的阶段,我们所掌握的就是一个信息化如何跟智能化结合的问题。
机器人的发展,这两年在中国是非常火的,实际上在整个欧美和先进国家,他实际上在工业3.0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实现机器人代人的行动了,在工业3.0的时代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包括柔性化生产,同时IT技术跟自动化两化融合的过程。
今天反过来再考虑中国现在的现状,我们同时要面对工业4.0的时候,其实我们还没有迈进工业3.0。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把当前跟现在现有的状况,以及新的技术怎么结合,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智能化无非就是自动化是一个信息化的结合,现在智能化被大家所共知,大家都认为智能技术也是未来工业4.0时代一个最基本的技术。
工业4.0基础:标准化
标准化也是一个技术的融合,技术跟产品的集成。为什么要实现标准化,这也跟我们现有的需求是相关的。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类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挑剔,从以前的满足最基本的功能的需求,到现在我们对个性化的需求。对制造业来说,现在的发展,我们在工业3.0的时代,我们丰田制造除了精益制造以外,他还提出一个柔性化生产,当时就已经提出来对个性化制造有一个很鲜明的要求。怎么样实现个性化的需要呢?实际上对制造业来说,标准化是我们实现个性化的基础。
工业4.0目的:个性化
网络化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任何的行业,很多行业都是在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信息使我们原来由于信息不对等把很多机会丧失了,我们很多企业面临的压力是什么呢?我们更多的,而且更近的面对用户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刻、更加细致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分析
个性化的产品,我们是如何在标准技术下来个性化的实现呢?这也是我们在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因为我们要降低成本,我们个性化的设计、个性化的产品,以往在制造业要花很大的成本和很大的代价来实现的,在我们现有的智能化的制造时代,我们希望是用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就需要一个标准技术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装备,我们最主要的是它的智能软件和一些先进的智能技术。智慧化工厂,这也是我们未来制造业的一个最终的目的。
客户的需求是不断改变的,从古至今,我们对用户的需求是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的。我们在制造业要满足这种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情况下,还要兼顾考虑环保、绿色和节能。大家更加强调这种体验,制造业如何来应和这种变化呢?就是效率,我们在用新技术的情况下要提高智能效率,要实现柔性化生产和智能生产。效率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一个制造成本上的改变,我们不可能用很大的代价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是很多客户的需求所不允许的,那么怎么样能够兼顾这个矛盾?我们一定要在标准化的技术下,我们要提高制造效率。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一定要快速的响应市场,所谓技术的先进性,它永远都是有局限性的,它是有时效的,任何技术先进性一定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才能体现它的优势。所以说一定要快,快速的响应市场,快速的研发,快速的制造,我们从接到订单,一直到交付到用户,这个时间越短,我们制造的成本才能越低,才能最快的响应客户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先机。
再一个,要打破区域的观念和时间的观念,把技术的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现在来讲,现在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在地球另一端发生的新技术,用不了多长时间马上在地球这一端就能够知道,同时我们能加强合作。
用户需求为王
发展趋势是什么呢?我们任何事情看问题,不管用什么样的新的技术、新的经营手段和营销模式,我们围绕的都是用户的需求。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沃尔玛是什么样的公司呢?名义上看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分销公司,或者是一个零售商,实际上沃尔玛是一个大数据的公司,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它了解、知道用户在某一个区域、某一个群体到底需要什么产品,能够最快的速度来响应客户的需求,这就是通过大数据来跟传统的行业进行结合的典范。
今年我们知道在美国上市的京东,京东又是一个什么公司呢?大家以为它是一个网络公司,实际上本质并不是,它是个物流公司,也是个数据公司,最终还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来做文章,一定要研究某一个区域,什么样的群体对产品的需求是什么,根据这个数据的分析来决定它的库存应该存什么产品,它的物流应该往哪个方向去流动。所以网络化使我们对用户的需求越来越细致化了,也越来越精细化了。我们在制造业过程中,如果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话,而忽视用户的需求的话,我们的产品将来是缺乏竞争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很多拥有先进技术的产品不被市场所接受。
智能控制是我们制造业未来的一个目的,但如何实现它?因人而异。我们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率,我们结合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能力逐步进行实现,同时我要加强我们的软实力,同时再新的技术也替代不了人理念上的东西。

亲临德国工厂,体验神奇的“工业4.0”

前段时间大家一直在探讨德国的“工业4.0”,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它关系到未来世界的主导者的问题,德国、美国、中国,分布遇到了什么机遇和挑战?谁最有可能掌控世界,完全可以从这里开始说起。

先说说德国,“工业4.0”确实已上升为德国的国家级战略,但就连德国业界都有300多种对于“工业4.0”的不同阐述,这说明崭新的事物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定义,更何况我们这些局外人?所以耳闻为虚,眼见为实,要想在工业4.0方面有发言权,必须亲自去德国的一线工厂深度学习、一窥尊容,下面我们就跟随一名德国的《环球》杂志记者的亲身经历一边学习一边探讨!

一、未来工厂——“机器”有了灵魂,它能读懂“产品”

位于巴伐利亚州东北小镇上的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厂,虽然只有三座外观简朴的厂房,却被誉为德国“工业4.0”模范工厂,它是未来德国工业的一个缩影。

安贝格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平台。工厂主要生产PLC和其他工业自动化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元件、半成品还是待交付的产品,均有各自编码,在电路板安装上生产线之后,可全程自动确定每道工序;生产的每个流程,包括焊接、装配或物流包装等,一切过程数据也都记录在案可供追溯;

更重要的是:在一条流水线上,可通过预先设置控制程序,自动装配不同元件,流水生产出各具特性的产品。

由于“产品”与“机器”实现了“沟通”,整个生产过程都为实现IT控制进行了优化,生产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处理,主要是数据检测和记录;工厂每年生产元件30亿个,每秒钟可生产出一个产品,产能较数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对所有元件及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工厂可做到24小时内为客户供货。

此外,由于实时监测并挖掘分析质量数据,次品率大大降低。工厂负责人卡尔·比特纳说,该厂质量合格率高达99.9988%,“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同类工厂可以实现如此低的次品率”。

二、自动化中心——机器也会自我更新

离开安贝格,我记者来到德国北部的雷蒙哥,这里是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心,专门为企业研发并生产推动“工业4.0”所需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传统工业时代下,如果更换一台流水机器的设备往往需要数天。但是现在我们只需要几分钟。中心负责人尤尔根·雅思博奈特说。这是因为在传统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先把新的部件手动连接到工作环境,然后再去调整生产线上的控制装置。就像几十年前使用电脑工作时一样。“那时,每个新部件都需要一张带有驱动程序的软盘,安装之后经常与计算机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冲突,以至于用户不得不手工进行调整。”

而现在USB的出现让一切变得简单和轻松。我们只需把新装置插到计算机上即可。“即插即用”成为这一技术进步的生动描述。现在,工业4.0的专家们用“即插即生产”来指设备和系统的顺畅配置,就像雷蒙哥公司的场景一样。就像电脑一样,未来的部件会自发地与工作环境相连接,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当中。
三、机器人会取代工人吗?

据德国一家独立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截至2014年8月,德国70%的工业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始“工业4.0”的革新,主要包括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进行生产。这昭示着一种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工业重心发生了转变。工业4.0之前,所有的革新都是为了通过规模效应以及员工生产率来降低成本。而未来工业制胜的秘诀在于,如何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能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以及如何满足更复杂、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水木然点评:当然这一点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于多元化、个体化产品的追求!的确,这是一种世界潮流。

其次,虚拟与实际的界限似被消除。譬如,安贝格工厂中所有生产程序均可提前在计算机中仿真模拟,在虚拟世界中就可完成生产的分析与优化。

这样一看,人工似乎将被机器智能取代。德国《明镜》周刊曾刊文,忧心数字化将夺走现有大部分工作岗位,但前景也并非这么悲观。德国弗劳恩霍夫就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威廉·鲍尔认为,新的工业系统虽然取消了很多需要“人”参与的生产关节,但是也会带来新问题与创造空间,未来人力将集中于创新与决策的领域

四: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

正是因为机器的自我完善系统,“工业4.0”将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记者描述:安贝格工厂为例,其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节点超过1000个,每天采集数据逾5000万个。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工业生产方式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终究是归属于工厂、软件制造商、工厂的客户抑或是终端用户?而利用这些数据又可创造什么崭新的商业模式?这将是决定未来工业竞争的关键问题。

德国VS美国 ;戴姆勒VS谷歌

这个问题说白了,其实就是“德国制造业”与“美国科技业”的竞争,也意味着两种工业前景的竞争。一个非常微妙又戏剧性的动作就是:谷歌、苹果、亚马逊以及众多美国互联网企业“正在袭击德国工业”、正以新的产业思维与游戏规则进入德国传统工业强项,后者甚至可能沦为其供应商和附属者。

这一论调并非危言耸听,仅以 谷歌为例,近年来,它收购了一家智能供暖设备商,摇身变为博世的竞争者;在糖尿病患者的隐形眼镜中加入测量眼泪中血糖含量并将其结果传导至智能手机的技术,就进入到西门子所擅长的医疗领域;现在,谷歌还在捣鼓无人驾驶汽车,与戴姆勒和宝马成了同行。

(上图)戴姆勒联手宝马推出双座电动车

“工业4.0”能帮助德国工业抵抗住这样的“侵袭”吗?德国软件公司SAP前首席执行官孔翰宁说,大部分德国中小企业主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仅生产智能产品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否则,德国当前市场领先的生产商将来可能仅是服务商一个可替换的产品供应者。

点评:“工业4.0”发源于德国,发扬于美国!

两个实例正好能说明这一点:戴姆勒公司在硅谷专门设置了研发中心,以开发车载智能娱乐系统,但这一系统最终要靠苹果的Siri语音系统来控制;德国能源巨头REWE和E.on 近来发现要面临一个仅有5年历史的初创企业的竞争,这个小企业将并不属于它的1500多个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可按需 对设备进行开关调整,形成了虚拟的发电厂

可见,不论是汽车内的某个娱乐装置,还是某块太阳能电板,谁能掌握附着在这些智能化了的产品上的数据与信息,谁也就掌握着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

点评:你是生产商、是服务商,还是用户,这三者的从属秩序决定了未来世界的格局!“工业4.0”其实就是“信息2.0”(传统互联网是信息1.0)。我们再来展望一下历史,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就是一条指数曲线,今天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一系列 奇迹性的变化!未来的颠覆是如此可怕,又让人如此期待

当戴姆勒遇上谷歌,不仅是德国与美国优势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谁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能赢得未来!

最后,我又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在哪里?

水木然整理 材料来自《环球》杂志记者
反方 “知识改变命运”是骗人的谣言?2015-05-13华声在线 赵丹阳

看了昨天的一则新闻《应届大学生狂揽65个证书却找不到工作》,我相信会有很多即将步入社会的热血青年会忧心忡忡。

孙梦涛,一名准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曾获得了数十个证书。其中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更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不仅如此,他还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在短时间内组建了安阳工学院第一家校园公益网——暖爱网。

这一切,足可证明他在多个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已经相当丰富!

还记得我们的御用文人经常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拥有知识可以使人摆脱悲惨的命运,可以让人获得成功发展的契机。按照这个逻辑,孙梦涛同学现在一定已经在社会上傲视同侪、出类拔萃了吧?!

可冰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鲜有大型企业的HR对他投送的简历有兴趣!截止到笔者发文为止,他还是一个不名一文的草根!

其实,起止是一个孙梦涛呢,现实社会正有着千千万万的反证在掌掴着“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弥天大谎。

早在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就推出了我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986年-1994年期间产生的部分省市成百上千名高考状元,没发现一位是成就非凡的,几乎都处于社会的中下层。家长们为孩子投出的学费犹如泥牛入海,可孩子们的前程依然是黯淡无光!

我们不禁要问,决定平民子弟前途命运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犬儒学者为何非要把“知识”和“命运”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扯到一块,他们有着哪些难以启齿的不轨图谋?!

一,“天时、人心、技能、势位”四大因素是决定我们能否改变命运,从而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

人生的成功及命运的独立,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调集社会生产资源的能力。而其调集社会生产资源的能力,则受限于“天时、人心、技能、势位”四大因素。

对这四大因素的解读,《韩非子-功名》一篇阐释的倍为详尽:“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

意思是人要想掌控命运、取得成功,有四个关键:第一是天时,第二是人心,第三是技能,第四是权势地位。违背了天时,虽然有十个尧也不能在冬天使土地生长出一个穗子;违反了人心,虽然有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能使民众尽力。所以得到天时,那么即使不努力穗子自己也会生长出来;得到人心,那么不督促人们也会自我勉励;依靠技能,那么不着急人们也会力求很快完成;得到权势和地位,那么不去追求名声也会形成。

的确,如果有才能而没有权势,虽然贤能也不能制服不肖之徒。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放到高山上,那么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沟壑,并不是木材很长,而是站的地势很高。夏桀作为天子,别人都听他的话,并不是他贤能,是他统摄君位的缘故;尧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管好三家人,并不是他不贤,而是他的地位卑微。千钧重的东西得到船载就能浮在水面上,几两重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沉入水中,并不是千钧轻而几两的东西重,是有载体与没有载体的关系。所以短的木材能够下临千仞之溪,是因为它的位置;不肖之徒能够制服贤人,是因为权势。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对此的概括则更为言简意赅: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获得成就,在于时机、群众基础、自身才能和地位非凡之人的扶持。可太多的人浮躁盲目,不想耐心等待这四种因素的齐集,只要有了其中一两种,便急不可待的认为自己掌控了人间的法则,可以飞黄腾达。是的,他们或许可以办到,但办到者,用不了多久就会如流星一样迅速陨落,沦为跳梁小丑。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这么四个人,他们在谋略、政论、军事、音乐领域都有着相当深厚的积淀。可异常丰富的知识,却并未能改变或挽救他们坎坷多舛的命运。

1.因缺乏“天时”而沦为俳优的东方朔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名篇。唐代史家司马贞评价他说“滑稽鸱夷,如脂如韦。敏捷之变,学不失词”。其学识广博,由此显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底蕴、有知识的人,还是不能“尽展其才”,社会地位极其一般,以致被人讥诮。

其好友就曾诘难他说:“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等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但像你这样一个对先进文化知识孜孜以求的人,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言外之意就是,那些个不咋读书、没啥知识的人,位置也和你差不多了,你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啊!

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事你不懂!治世和乱世不一样!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他们能被提拔重用、大展骏足,以致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四方,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就是说在东方朔看来,他自己是一只大老鹰,应该翱翔于春秋战国那种乱世,在太平盛世就根本扑腾不开,只能委屈一下,作只公鸡了!(取自《汉书·东方朔传》、《答客难》)

2.因不得“人心”而丧身殒命的主父偃

主父偃,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著有《推恩令》,也算是西汉杰出的知识分子了。

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

按理说此时的他应该“实心用事,报效朝廷”,但是这个主父偃他不消停,他上任之后疯狂的贪污受贿、公款吃喝。宾客们劝他凡事差不多就完了,他不听,还发出一肚子牢骚,说自己贫困潦倒了四十多年,一直不得志,亲戚朋友也不把我当人看,现在好不容易混出来了,必须倒行暴施!

最糟糕的是这个人不会为人处世,而且偏激狭隘、愤世嫉俗!有一次皇上派他到齐国上任,去当宰相,那些旧时的故友和京城百姓就自发跑来为其践行,主父偃却直言无忌的说道:“当初我窘迫的时候,你们没一个理我的!现在我火了,知道当跟屁虫了!都他妈的什么鸟人!我跟你们绝交了!”

其为人若此,别人能不嫉恨他吗?!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有人把“齐王自杀案”曝出来了,主父偃跟着受连累,被夷灭三族。

一个连做人都没学会的人,难道光凭知识就能改变命运?简直是扯淡!(取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因没有“技能”而屡战屡败的李景隆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史载其“好读兵书”。估计他是经常把一些玄而又玄的话挂在口中炫耀的,譬如“虚而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据实而言,类似“致人而不致于人”、“识众寡之用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类的话,的确谋深见远,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可以算作一般性的军事理论知识。

但是这些知识,不仅没有帮助李景隆扭转颓势、改变命运,反而成为了他日益 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催化剂!

在 靖难之役 中,他屡战屡败,几乎全军覆没。

论其败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把那种过于抽象化、理论化了的知识,误认成了在实践中淬炼而成的、所向披靡的“作战技能”。(《明史》卷126)

4.因苦无“势位”而郁闷致死的万宝常

万宝常是个音乐奇才,有一次和人一起正吃着饭,谈论到音乐的事,身边没有乐器,就随手持筷在几个食器上敲起来,居然诸音俱备,颇为动听。

不仅如此,他还呕心沥血撰写出了论述“八音转调”与八十四调的《乐谱》六十四卷,名重当时。搁在今天,他就是贝多芬、莫扎特啊!

问题是他的音乐专辑卖不出去,个人演唱会也不让办!倒不是观众不喜欢,是大隋政府给他禁言了。他也不知道得罪了哪个权贵,歌曲被扣上“不和谐因素”的大帽子了,专家说他那套属于“西域之乐,乃四夷之乐,非中士所宜行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靡靡之音”。

万宝常临死的时候把自己平时爱看的书和自己编著的书,都付之一炬了,骂口不绝道:“我懂这么多知识有个屁用啊!政府不待见我!”(取自《隋书·志第九·音乐》)

二,犬儒学者非要把“知识”和“命运”强硬嫁接,居心何在?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人生的成功及命运的独立主要取决于“天时、人心、技能、势位”,而所谓的“知识”,最多勉强可以算作是“技能”的一种。(前提还得是这种“知识”可以经世致用)

因此,忽略其他三项因素中的变数,笼统而又武断的说“知识改变命运”,太经不起推敲和勘定。然而就是如此经不起琢磨的话,竟被主流教育界宣传了近三十多年!

小结:这也难怪,若非如此断章取义的灌输这一理念,家长们又怎会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的把孩子送进牢笼,让他们“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过上一二十年?!学校和官老爷们又怎能“广蓄私产,钟鸣鼎食”?!

【现身说法】别被“改变命运”忽悠了陆胤

报考大学你填的专业,是你真心要的么?“有识之士”早就质疑高考,就如同科举时代早就有人质问“正途”不出人才(通过科举进入官僚体系称为“正途”)。对资源匮乏或背景薄弱者而言,高考仍不失为改变处境的一种有效选择,问题是你怎么理解“改变”。

笔者不佞生在一个中等城市的工人家庭,虽然算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但在1990年代国企改制的大震荡当中,少年时代过得委实灰暗。那时候大概相信了“知识改变命运”之类铺天盖地的鬼话,焚膏继晷,很是刻苦。就这样,终于熬到了神圣高考来临的时候。

我先是从理科的“国际班”贬到被普遍视为没出息的文科班。到填志愿的时候,又在一班高谈阔论金融政法的同学当中,想填最没钱途的文史哲。这里面还有点波折。一开始素来器重我的某语文老师极力怂恿我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说是要“勇攀最高峰”。少不更事的我,就这样填了上去。这时候,教地理的班主任突然约我谈话了,她就一个问题:“是你真心要的么?”

现在回头看来,说高考是一个选择,不在于考什么名校,而在选专业。这或许会决定你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接触怎样的人,你的生活环境,甚至精神气质。我庆幸有这样一位教地理而通情理的班主任,在悬崖上拉了我一把。在这里,只想善意地提醒今天面临同样难境的同学和家长们:生活有很多层次。“财务自由”固然是基础,但是眼光仅盯着这一面,未免到最后不仅财务以外的自由不可得,财务能自由与否也未可知。

这些年的经验,我更发现所谓寒门学子往往更容易被流俗的“成功学”征服。但这里面又有几层意思需要分辨:说到“前途”,确实不能不考虑“钱途”。不过,在一个价值越来越多元而资源越来越集中的世界里,高考真的能开启钱途、改变命运么?“拼爹”时代的现实,大家已经很清楚了。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在高考不再能改变以经济状况为准绳的“命运”的时候,高考,给了年轻人第一次独立选择自己职业生涯的机会。

让我回到自己“真心”的话,每天放学后要在古旧书店个把小时的少年,首选历史系,但当年北大历史系不再安徽招生。我家里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有二十多册1970年代印的鲁迅著作单行本。我却在这些小册子的引导下,就第一志愿改填了中文系。

高考分数出来,我自坦然,想着终于可以自由地读书,而不必为“改变命运”而继续演苦情戏了。(作者为北大教师,删自 2015-06-11南方周末)

大家谈阅读《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3日 17版)

阎崇年:书香人生 止于至善

人的精神境界,有两点值得提倡,这就是:书香人生,止于至善。

古人读书,先燃香,再沐手,后拜读,这可能是“书香”的来源。后称能文能武的人为“书香剑气”。外国也有书香一说。以色列人有个民俗,小孩刚会爬时,在他前方放本书,书上洒点蜂蜜。孩子闻到蜂蜜的香味,就爬到书前,舔书上的蜂蜜,感受书香,喜欢读书。

人生,书香一时并不难,难的是书香一生。书香人生,就是一个人,从童年,到青年,到盛年,到老年,自有阅读能力始,到无阅读能力止,书香相伴,以书为友,滋润心灵,终生阅读。

读书的过程,如《礼记》所说的学、问、思、辨、行。一要博学之,热爱书籍,如饥似渴,挤出时间,博览群书;二要审问之,审思反问,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问相长;三要慎思之,慎虑深思,书中道理,缜密思考,反复体味;四要明辨之,明书之是,辨书之非,不泥窠臼,守正出新;五要笃行之,学了就做,做中又学,切忌空谈,知行合一。

读书与修己,合二而为一。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人读书多为修身克己,今人读书多为名利耀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将读书和修身、阅读和求新,融为一体,不断修炼,涵养心性,止于至善。(作者为知名学者、北京满学会会长)

熊召政:书香养我

多年前,我曾在一所大学里作了一场演讲,题目是《快乐的读书人》,我觉得读书人永远是最快乐的。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相信真正的读书人都认同这句话。我的读书习惯,从上小学就已养成,从看连环画、读童话故事再到读诗歌、散文、小说,最后读各类经典,数十年如一日,未尝废止。古人有一句话“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借用之,可谓“一日不读,一日不食”。去年虽然忙乱,但每日的读书时间仍不少于两个小时,只是我现在的读书太过专业,和读友们无法分享。所以,常常有一些媒体请我给读者推荐好书,却让我犯难。因我读书从年轻时的泛滥即无书不读到现在选择性的读书,很多书被拒之门外,这是一个逐渐收窄的过程。天下的好书太多,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故只能将自己有效的时间用在自己最需要的那些书上。建设书香社会,对于读书人来讲,这真是一个福音,期望全社会热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书香中国不但是美好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一位读书人身体力行的目标。(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作协副主席)

何建明:阅读如吮吸母乳

在少年时代,阅读就像吮吸母乳一样,它在你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教你认识这个世界;在青年时代,阅读好比你的食物和衣着,有了它你就能精神抖擞地奋斗和体面地生活;在中年时代,阅读如同汽车遇上加油站,使你有了继续爬坡与攀高的可能;到了暮年,阅读就像悠扬的安魂曲,令你的灵魂与内心获得宁静和超然。

对一个忙碌的人而言,阅读能够帮助你放慢行动的步子,清理战术的盲区,触摸云雾后面的那片晴朗天空;对一个闲散的人来说,阅读将加速你的血液流动,收紧你松垂的肌肉,去登上那个飞翔精彩生命的悬崖;在成功者那里,阅读的快乐是在先人和众人那里找到了知音,或者是又一次重新自我设计的开端;在消沉者那里,阅读则是催马奋进的鞭子,落下的是痛感,扬起的是警示。

阅读本身并不是闹钟,它不会着意对你提醒,也不会告诉你何种方式才是你的最佳选择。但你得赋予它真诚与爱情,否则它对你的帮助和付出不会是永恒和及时的。阅读里体现你的品味,还有你的人格以及人生的方向。(作者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郁钧剑:阅读使人充实

“阅读使人充实”,是十七世纪英国人培根的一句名言。我曾在少年时代把这句名言抄在我的读书笔记的扉页上。

我的少年时代是一个没有书读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由于有这句话的启蒙,我从少年好友母亲任职的图书馆里偷偷地“偷”出了许多名著来阅读。《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里斯朵夫》《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都是在那段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完的,并留下了好几本摘抄于书中的名言警句的笔记本。

很小的时候,我的课外作业就是父母要求我读《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等。于是我很小就记住了“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等古训。我还记住了父母对我读书的教诲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前一句话曾鞭策我努力奋斗,从桂林考上了总政歌舞团。而后一句话则让我在不惑之年就毅然决然地退出了“一线舞台”,创办了连续十来年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

“读好书、交好友、喝好酒”,我以为人生有此“三乐”足矣。(作者为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

谈读书朱光潜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选自2012年4月《社会科学论坛》

卡尔维诺与金克木的启示
2015年04月02日 文汇报 张辉

  是谁把书籍变成了“背上的包袱”?又是为什么读书成为苦事,求学也只是为了补课和应考?而教育只是为了得一技之长、求谋生之道呢?……卡尔维诺和金克木给了我们思考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可多得的启示。

  最近重温了一遍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文中的下面这段话,带给我挥之不去的忧虑:

  我们总要……一再读第一手文本,而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理念,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学校却倾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恰恰相反的事情。这里广泛存在着一种价值逆转,它意味着导言、批评资料和书目像烟幕那样,被用来遮蔽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知道得比文本自身还多。

  读那些好书本身,也就是读卡尔维诺所说的“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货”,这应该不是什么惊人之论,而是最平常不过的常识。问题是,卡尔维诺这里所谓的“价值逆转”却不仅至今犹是普遍现实,而且在中国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几年一直参加大学自主招生以及研究生招生考试,每每询问同学们读过一些什么书时,这种“价值逆转”的印象甚至格外强烈了起来。提到读经典,这些从千千万万考生中遴选出的佼佼者,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只能告诉我们这些“考官”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而极少有人可以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一部或几部自己心爱的作品。某一场考试,当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文学经典时,五位考生居然有三位给出的答案是《飘》。他们之中,完整读过《红楼梦》的属凤毛麟角,能够细致复述自己所读作品具体细节的也总是屈指可数。武断一点也许可以说,我们的不少考生并不缺少他们为通过考试可以倒背如流的“知识”,但却非常非常缺乏亲炙好书并与伟大心灵对话的兴趣、能力和内在的爱。

  倒是有一次一位来自边远乡村的考生,背诵了《史记》中的几个未曾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大段落,一时间令我们感佩不已。但是,当她说出个中原因,却又让我们全体哑然。因为,她说,在她的中学,除了教科书,她能找到的最喜欢的课外书——“也就只有《史记》了”。

  多想所有这些仅仅是我个人所遇到的偶然中的偶然,所产生的偏见中的偏见;多想我们可以说,卡尔维诺也不过是在杞人忧天。可惜,似乎不是。

  多年前从金克木先生的文章《“书读完了”》中知道了一则逸事。据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幼年时他见到另一位学者夏曾佑。夏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对这个“神话”,金先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在他看来,这绝不是夏曾佑在“夸海口”或“打哑谜”,而恰恰意味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所以,如果读懂读通了这些作为其他书的基础的书,确实是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声称“书读完了”的。相反,停留在背诵教科书的水平,而远离这些伟大的原典本身,就真的如金先生所说的“好像是见蓝图而不见房子或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象本人”了。

  金先生的这个解释,很显然可以与卡尔维诺所下的相关结论对读。卡尔维诺不是也认为“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理念,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吗?

  可是,为什么实际的情形却吊诡地与此相反,甚至大相径庭呢?金先生早在1984年说过的话,至今发人深省:

  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求学不应当总是补课和应考。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应当是在时代的中间和前头主动前进而不应当是跟在后面追。仅仅为了得一技之长,学谋生之术,求建设本领,那只能是学习的一项任务,不能是全部目的。为此,必须想法子先“扫清世界”……由此前进。“学而时习之”本来是“不亦悦乎”的。

  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把书籍变成了“背上的包袱”?又是为什么读书成为苦事,求学也只是为了补课和应考?而教育只是为了得一技之长、求谋生之道呢?读好书,读该读的书,难道不是教育最应该有的手段和目的吗?

  当然不该苛求学生,他们毫无疑问有难言的苦衷。但作为他们的师长、他们的父辈,我们怕是难辞其咎。至少需要扪心自问:那些我们期望中学生、大学生读的好书,那些伟大的书,我们自己认真而投入地读过吗?我们的心智离那些书是不是越来越遥远?

  不读该读的书,这个看似微末的问题,不仅将在深层次上最终危害知识生产和经济发展之类功利目的,而且也将危及民族文化与文明共同体的健康生存。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吧。美国政治哲学家阿兰·布鲁姆在《巨人与侏儒》一书中曾说,对一本伟大著作或者一个伟大作者的反复阅读与信赖的消失,“不仅导致生活基调的庸俗化,而且也导致社会的原子化。因为,有教养的民族结合在一起,是基于对德行与恶行、高贵与卑鄙的共通理解”。而这些共通的理解,离不开伟大的书。离不开《诗》《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也离不开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马克思……尽管这一切会被某些人无端判定为国产的“封建糟粕”或进口的“西方毒素”。

  卡尔维诺和金克木给了我们思考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可多得的启示。我们身处这个读书风气已然败坏的时代,这个或许“与真理隔了三层”的时代,要真正重返伟大经典、真正读懂并读好那些该读而恰恰没有读的“第一手文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对我们而言,不仅书远远没有读完,而且读该读的好书,也需要重新开始。

文学家金克木曾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 借此"偷学问"
2015年01月23日文汇报 陆其国

  前面有光,总能看到——这就是真正的阅读、用心阅读带给我们的切肤感受。能看到光,心就不会堕入黑暗。

  写作本文,是有感于几位前辈学人与北大图书馆的结缘。

  还是先从曾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及文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柳存仁讲起吧。柳写过《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一文,自述当年求学时,曾参观过一些大学图书馆,发现有的青年男女学生只是借图书馆为“谈恋爱的幽静场合”;有的则视图书馆为“解闷休息的清凉境界”。更有甚者,竟在图书馆里摆上茶点,吞云吐雾地开起同乡会。当然,更多的学子还是视图书馆为读书圣地,“北大的学生们走进北大的图书馆是为了吃他们的精神上的食粮”。

  柳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到的一位在校图书馆大阅报室干了二十多年的管理员。当时那里也只有这一位管理员。这位管理员没有读过图书馆专业,“但实际上他的技术训练却早已超过任何常人之上”。前来借书的人再多,工作再怎么繁忙,“他的管理方法和整理步骤都能够丝毫不紊乱的迅速办妥,没有一位教授或学生不感觉到满意”。因为他们到他那里借阅各类旧报纸,从不会听到他说“查不着”、“借出了”、“正在催还”等词语。更牛的是,他只要见过借阅者一面,就会记住借阅者的姓名和身份。柳文还提到,此人不是专职图书馆管理员,“他在校内的正式的名称只是一个工友,而且他每月所得的薪金,也和其他的看门扫地擦黑板锁课堂的工友们并无分别。他和职业的图书馆员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一天到晚喜欢翻看旧报的内容,谈论十年来的国内外的各方面的变迁”。好读,好学,好思,这位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牛气就是这样炼成的。

  第二位要说的是文学家、翻译家金克木。金克木在1930年代也曾担任过北大图书馆管理员,负责借书还书。时间虽然不满一年,却让他经历了一回足以影响他一生的“偷学问”。金先生说,当时他视“书库中的书和来借书的人以及馆中工作的各位同事”为自己的老师。除此之外,他还留意经手的那些借书条。读者还书时,只要来得及,他总要抽空翻阅一下,看自己是不是看得懂。工作得闲,他会一头钻进书库,翻阅、了解各种书籍,“还向书库内的同事请教”。当时北大沙滩红楼图书馆书库有四层,一楼是西文书籍,二楼三楼为中文书籍,金克木常去翻览。惟四楼藏善本书,金先生说,这地方“等闲不敢去,去时总要向那里的老先生讲几句话,才敢翻书并请他指点一二”。就这样,当时那些读者的“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金克木白天在图书馆忙碌,晚上则细读借回去的书。他还发现,来借书的高年级学生,一般多为写毕业论文作参考,他们借书有方向性;低年级学生借的往往是老师指定或介绍的参考书。金克木视他们为他的“读书导师”,说若不是有人来借《艺海珠尘》(丛书)、《海昌二妙集》(围棋谱),这类书他肯定不会去翻阅了解。他还提到,有一次请教一位来借关于绘制地图的德文书的读者,因此知道了画地图有种种投影法,经纬度弧线是怎么画出来的。

  至于金克木所说“偷学问”的故事,则发生在他和一位前来借书的教授之间。那天这位教授穿着旧长袍,夹着布包前来借书,将要借的书名写在一张纸上,在金克木面前一放,一言不发。金克木接过一看,教授要借的都是一些古书。教授大概也知道这些书籍不外借,所以他在纸条上写明为校注某本书所需,希望馆长准他借出。见此,金克木便请教授稍候,自己快步跑上四楼书库,请教库内老先生如何处理。库内老先生了解情况后,皱眉道,这位教授不在北大教书,借的又全是善本、珍本,而且他借书从不归还。知道此情,金克木返回去恭恭敬敬告知教授,这些书他无权出借,现在馆长换了主任,他请教授去找主任。教授“一听馆长换了新人,略微愣了一下,面无表情,仍旧一言不发,拿起书单,转身扬长而去”。教授出门后,金克木连忙拿起张纸,将刚才教授记在纸上想借的书名记下来。“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单去找善本书库中人一一查看。我很想知道,这些书中有什么奥妙值得他远道来借,这些互不相干的书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他正在校注的那部古书有什么用处。经过亲见原书,又得到书库中人指点,我增加了一点对古书和版本的常识。”金克木还说,他很感激这位久仰大名的教授,“他不远几十里从城外来给我用一张书单上了一次无言之课”,让当时尚是“土头土脑的毛孩子”的金克木惊喜地觉得“偷”到了教授的学问。至于“偷”学问的目的,金克木做过这样的自白:“我只想知道一点不知道的,明白一点所不明白的,了解一下有学问的中国人、外国人、老年人、青年人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金克木这样“偷”他人学问,实在令人钦佩。

  现在要说张中行先生了。本文标题即出于他1931年至1935年四年中和北大图书馆的交集,所给予笔者的感触。张中行说:“那时我还年轻,很胡涂加多幻想,盲人骑瞎马。而它(图书馆),像一束微弱的光,有时照照这里,有时照照那里,就说是模模胡胡吧,总使我仿佛看到一些路。”那时张中行与校图书馆一位年过半百的李姓管理员常交往,“这位老人,据说是工友出身,因为年代多了,熟悉馆内藏书的情况,就升迁,管咨询兼出纳。人严谨而和善,真有现在所谓百问不烦的美德”。尤让张中行佩服的是李姓管理员惊人的记忆力,凡张中行想借的书,哪怕再冷僻,只要告诉他,“他经常是拍两下秃额头,略沉吟一下,说,馆里有,在什么什么丛书里,然后问借不借”。少数几次,“他拍过额头,沉吟一下之后,说馆里没有,要借,可以从北京图书馆代借。然后问我:‘借吗?’我说借,大概过三四天就送来。我们常进图书馆的人都深深佩服他的记忆力,说他是活书目”。

  张中行那时候到图书馆借书,既没有一个恒定的目的,也没有相应老师的指导,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好奇、好学。所以与那些借书目的明确,有名师指导的学生收获肯定大不同。但即使这样,张中行还是切切实实感到此中有模模糊糊“微弱的光”照耀着他,让他“看到一些路”,感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眼前越走越亮,天地越走越宽。是呵,前面有光,总能看到——这就是真正的阅读、用心阅读带给我们的切肤感受。能看到光,心就不会堕入黑暗。

余华谈阅读:读书是一个人安静下来做的事
2014年7月17日当代作家余华,代表作《活着》
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实际上像我真正有书可读的时候,已经十七岁了,这是很可悲的。我读过一位伟大的诗人叫艾略特的传记,他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古典的现代的名著几千部,他已经全部读完了,以后的时间他也不需要再读了。我到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我才刚开始“读”。那时候我们中国的文学杂志虽然都很差,从文学质量上来看都不好,但是每一本杂志的发行量都很大。那时候还没有其他种类的杂志,只要是杂志,就是文学类的,什么破杂志都能卖30多万份。后来我读到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他给一个文学青年写了封信,其中有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那时候我马上就明白这一个道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上,应该去读经典的作品。从那时开始,我就买了大量的19世纪20世纪已经被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否优秀,取决于他作为一个读者是否优秀。所以那几年我成为一个很不错的读者,读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我写的跟他们不一样,但我知道怎样去判断,如何去把握叙述的过程。这是比较重要的一段经历。

  在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很费劲的小说,写的是《世事如烟》之类的作品,那时马原说我“把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写得很不好看”。现在我发现,十多年前看得津津有味的《城堡》几乎看不下去,我喜欢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书,比如不久前我重读的《静静的顿河》,感觉与从前完全不同。并非我在阅读上变得懒惰了,能一口气读完的书也不见得就轻松、通俗。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为什么我们会对一部作品有感受?我相信是作家写作时了解应该如何让读者去阅读,这种心理或有意、或无意。

  任何时代,都有不浮躁的读者。读书是一个人安静下来才做的事。不是参加派对,不是社会关注的热闹。写作与阅读,都是冷清的,但这样的状态却像海底激流,始终汹涌澎湃。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在大学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告诉我说:“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书就像是一块石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会激起石子。”最后他这样说:“因此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他的原话是用来抵挡当时老师的批评,在大学时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现在重温他的看法时,除了有趣之外,也会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经受太多的反驳。

  余华书缘:

  问:改变您人生的书是什么?  答:改变我人生的应该是两个短篇小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歌女》和中国作家汪曾祺的《受戒》,读完这两篇小说,我就有了写小说的兴趣,然后就成为了一个作家。

  问: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答:我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是《毛泽东选集》四卷中所有的注释。我的青少年根本没有书,只能在《毛选》的注释里去了解一些历史人物、事件背景和政治是非。《毛选》四卷中的注释在那个时代可能是可读性最强的读物了。

  问:您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是什么?  答: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蒙田随笔全集》(三卷)。

  问: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答:阅读有助于身心健康。

  问:您最喜欢的10本书是什么?  答:《青鱼》、《在流放地》、《伊豆的歌女》、《南方》、《傻瓜吉姆佩尔》、《孔乙己》、《礼拜二午睡时刻》、《河的第三条岸》、《海上扁舟》、《鸟》。

问:您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答:很简单,读自己喜欢的书。若自己不喜欢,别人说得再好我也不会往下读。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你和书之间的相互理解。若你不能和一本书产生共鸣,你就是在浪费青春了,即便它确实是一本好书,你读了没有自己的感受也是白读。也许以后你再读它时会突然喜欢。

  问: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答:我读到的第一本经典作品还是《毛泽东选集》四卷。

  问: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答:好像没有这样的人。

  问: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答:读书可以使狭窄的现实生活变得宽广,可以使一个人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完整。

  问: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答:我想认真读书的人也会认真做人。

  问:读书有什么捷径?  答:没有。

  问:您上网吗?也看e-book吗? 答:看,当然只能看一些短的e-book,篇幅长的还是拿在手读比较习惯。

英国作家毛姆谈阅读:为乐趣而读书2015-03-10

首先,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而感到快乐,如果你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生活在繁忙的现代,除非是与他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书籍,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
  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呢?
  请别以为快乐就是不道德的,所有的快乐本身都是很好的,只是所它们造成的后果,常使敏感多虑的人想要逃避。读书的快乐并不会产生下流或肉欲。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同样,除了独人牌戏、打棋谱、填字谜外,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自一人赏玩。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只除了针线活儿。但缝纫编织只使用手指,无法约束不安定的精神——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一旦有要紧事不得不做时,又能立刻放下。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我说“几乎”,因为我不能强辩说阅读可以缓和饥饿的痛苦与失恋的悲哀。但是五、六本精彩的侦探故事,再加上一个热水袋,却能使任何人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如果我们被迫去读那些令人觉得厌倦的书,又怎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关于读书的方法,最好你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
  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至于我,当然选取最适合我自己的计划。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晰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就这样的我的一天开始了。
  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在床头我放了一本可以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可惜的是,这种书实在不多。
  欣赏趣味的转变,使得许多伟大杰作的某些部分也变得沉闷起来。今天,我们毋需要再为18世纪最为人喜好的道德论说伤脑筋,也不必再为19世纪流行的冗长的风景描写费神。懂得如何跳读,也就等于懂得如何阅读才能既有益又愉快。但我可没法告诉诸位学习跳读的方法,因为这种技术,我自己从来没学会。
  我是一个很差劲的跳读者,我怕会漏掉一些可能对我有用的部分,因此不得不读进许多只能让我感觉疲倦的部分,而且每次当我一开始跳读,就无法停止,一直到全书终了为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因为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公平的。禁不住会想:我像根本没读过这本书一样。
  文学上的自以为是,无论出以何种形式,都是最可憎的。
  某一类愚人,他们看不起同伴,只是因为他们对某本书的评价意见不一致,这真是不可原谅。此外,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自炫也非常可厌,即使所有最好的批评家都对某本书给予极高的评价,而你独不以为然,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于你自己从未读过的书,最好不要加以恶评。
  “天才”是常常被使用得漫不经心的字眼,但我自己绝对不会以这个字眼去称呼那些只有三、四本成功的剧本,或两、三本成功小说的作家。在我心目中,天才是一种非常稀贵的品质,假如让我以这个字眼去称呼我现在将要提及的作家中的任何一人,我想我的良知是不会平安的。说他们具有才华已经足够了。他们之中,有些拥有很大的才华,有的则较少。但,他们大多数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必须努力去突破。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及此,为了要创造一个国家的文学,他们必须从自身所受外国影响的重重障碍中,筚路蓝缕地开出新路来。
  诗歌是文学的春花与冠冕,它无法变得平凡无奇。
  很多诗人一生中写过许多诗集,可是往往只留下两、三首真正的好诗,我认为这已足够评价他们。只是我不愿意读那么多,收获却如此之少。
  ——本文摘自毛姆著《书与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399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傲饰杯”2015春秋笔会获奖作品展:《读汉三札》

原文地址:“傲饰杯”2015春秋笔会获奖作品展:《读汉三札》作者:泰安作家读汉三札武瑞杰读汉简甲骨太贵。刻在骨头里是图腾,让灵魂安放已足够木牍太重。留在宫殿豪宅里绘上版图,写下契约和药方就让竹简远行吧带着典籍,信件和诗歌

广州中考满分优秀作文 2015广州中考满分作文

2013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分析智康1对1:周彤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磨枪三年的同学们终于踏上了征战的第一步。在第一场语文考试中,我们邂逅了《出错》这一作文题目,同学们大呼过瘾。此次作文延续几年来的风格——命题作文,且难度不大,和同学们

声明:《2015杭中考语文作文:巧读改变命运,手脑创造价值,创新颠覆旧局》为网友扮作英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