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14、狼和鹿的故事 | 学科∕课型 | 语文 | 设计者 | 黄小李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初步懂得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能根据最后一段,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写自己的体会。 | ||||||
重点 难点分析 | 重点 | 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 |||||
难点 |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 ||||||
教学准备 | 布置预习、制作课件、搜集资料 | ||||||
板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 森林 ↗ ↖ 狼←互相联系→鹿尊重客观规律 互相制约保持生态平衡 | ||||||
教 学 预 设 | 教后反思 | ||||||
一、读词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组词语,请女生读(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 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 2、出示另一组词语,请男生读读(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乐意吗?为什么?) 3、如果把这两组词送给鹿和狼这两种动物,应该怎样送合适?你们还能说出关于鹿和狼的词语吗? 4、师:是的。在童话故事中,在大家的印象中,狼是凶残狡诈的化身,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是善良美丽的化身。所以一见到狼大家都很讨厌想消灭它,一见到鹿都非常喜爱想要保护它。这实在是我们传统当中的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20世纪初,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使鹿和狼之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5、出示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1)、读课题,了解题目的特点。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习过两篇带“故事” 的文章,一是《邮票齿孔的故事》,二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类题目中带有“故事”的两个字的课文在写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用一个故事来写,再揭示一个道理,当然有的文章道理有直接写出来,有的没有直接写。 (2)、质疑:那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什么故事?课文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 3)、请问采取措施后的森林、狼、鹿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2、反馈学习情况: (1)、了解主要内容: 1)、让学生先说,再出示: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杀狼护鹿,使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 2)、简介罗斯福。 (2)、揭示的道理: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从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体会鹿和狼的关系: 过渡:美丽善良的鹿和凶恶的狼共存在葱郁的森林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可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鹿和狼,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示句子 他的措施使森林、狼、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森林的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勾画:描写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1)、读着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2)、理解:“松杉葱郁”( 松杉的颜色都是深绿,体形很高大形容树木葱茏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幽不见底)“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勾画: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过渡: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哪两个画面?(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植被减少、枯黄扩大)看着这样的对比画面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5、指名读,齐读。 (二)狼的变化:出示句子 1、读课文,找原因。 善良美丽的鹿成为祸首,那它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读着这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之前的森林同样有鹿,为什么能生机勃勃呢? 什么原因导致鹿增多呢? 过渡: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3、当地居民是怎样残忍的猎杀狼的?读读第3自然段。 假设同学们当时就在猎杀现场,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想象,说一说。 (三)鹿的变化 经过25年的猎杀,森林里的狼所剩无几,他们只能躲在角落处苟且偷生。而人们得偿所愿。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自由王国)自由王国还可以说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 假如你是这自由王国里的一只鹿,你的自由生活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表达) 5、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两年之后,结果又怎么样呢?(森林里只剩下不到8000只病鹿) 6、讨论:鹿怎么减少的?(自己死了) 过渡: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过渡:多么悲凉的画面!得到保护的鹿一样未能幸免悲惨的结局。惨痛的事实面前,人们终于醒悟了。 四、深入学习,领悟道理 2、引导理解:狼吃病鹿,控制了疾病,保护了鹿。狼追鹿,让鹿更强壮。而强壮的鹿又跑得飞快,使病弱的狼又饿死了。这就达到了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同学们,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和谐共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如果天平的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3、《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板书: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齐读,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四、延伸讨论 过渡: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让鹿“与狼共处”吧,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2、阅读“引狼入室”,再次体会鹿和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道理。 五、小练笔: 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吗?请拿起笔写一写。(200字以上) | 《鹿和狼的故事》是第四单元的选读课文,这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上这篇课文时,学生已学完了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对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在设计这篇课文时,特别重视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采用预习单的形式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学朗读自主感悟学习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了有悬念的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 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变化,并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1、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 在导入畅谈之后,我利用课件,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让学生想象、感情朗读,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课件中的图及文,图文对照,在想象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学。 2、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3、狼鹿异位的对比 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努力改进。 1、个人教学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比较细致,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具体,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一个部分,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利。 2、时间比较紧,学生的课堂练笔时间就没有了。 |
《狼和鹿的故事》教学设计 狼和鹿的故事主要内容
更多阅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结构。 2、从整体上感知内容,明了蔡元培先生演讲的中心,进而了解先生的性格特点。 3、感受先生真挚的情感,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4中李清华[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仅84字,但言简意丰。初二的学生理解字面含义并不太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以读带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过品味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个别化学习点评 反思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王月梅一、教材分析《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梳理和归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圈中的各类生物的回顾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场桥二小 张卫东设计意图: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拼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阳山县通儒中学刘海银2010年12月15日一、教材分析:《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