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中的精神境界 超越三界 三界思见惑图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佛家中的精神境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

三界(梵语:trayo dhātava? ,巴利语:tisso dhā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1) 欲界(梵kāma -dhā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佛是代表最高的精神境界

善良人们常常以充实自己的人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水平,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升华作为自己善良行为的既定目标,社会上的道德教育也是以这样的奋斗目标作为教育的理论依据,但是,人身终究会死亡消失,一切将不复存在,难道这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我们确实像一些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以上所说对于个人来讲,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洞口号,这也正是邪恶人行恶的依据,其实,从佛法的角度讲,我们并不是一死百了,我们是常来常往的生灵,这个身体就是由于我们的业力感召而成的寄宿躯壳,这次轮回的境况完全是我们往世之因塑造出来的现世之果,又是在这世,为以后的灵魂轮回制造正世的境况,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讲,对于精神追求就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最为实在并且永恒的切实利益。由此,行善之人都是最聪明的大智慧之人,是天堂或是圣道的使者。而行恶之人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常客了。不要说是恶人,就是为战争而死的士兵们,如果是为正义而死的,下生还是人身,如果是为非正义而死的士兵,下生好的是畜生,坏的就不用说了。其理并不难懂,人性的人自然会选择和参与正义,只有愚痴和邪恶之人才会选择非正义。

科学是神圣的事业,在它为我们揭示出来不少的宇宙神通供我们享用的同时,也在揭示出不少我们的本来面目,如现实所做的催眠术,可以让人回忆起前世或前几世的生存状况。这也变相地证明了我们永远不会消失的真相。这个永远不会消失的感觉才是真正的自己。当我们停止呼吸而死亡的时候,在他人眼里,是我们的身体死亡、腐败、消失了,可是对于亡者来说,经过一段的混沌之后,会感觉自己仍然存在,就是这个感觉存在的意识才是真正的自己,科学地表述一下,就是佛法中所讲的见、闻、觉、知四性的能量汇聚。有些人称之为灵魂,佛教称之为神识。

佛教并非其他宗教,而是指佛法教育,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如何规范自己、修行自己,认识宇宙中的善恶标准及相互之间相对应的因果关系。佛教经典也不是其他宗教的教主启示言说之类,而是教导人们如何证出自身本如佛性的教科书。佛也不是其他宗教意义上的教主,而是教导人们精神境界水平不断提升、升华的教师,升华到何种程度,就是最高极顶的无学水平,就是高到完全没有了众生及六根六尘六识的分别,完全归依到了众生一体的本来面目中,这无上的精神境界水平就是佛的水平,证到了这种程度就是佛教中所讲之佛。如果举个通俗的例子,有了学好的愿望就好比是小孩子有上学的愿望,知道上学对自己有好处,却不知好处在哪里;归依了佛门就好比是入了学校,从如何做人开始了自己的学业;学习是从小学毕业,中学、大学毕业,最后是学士、博士,这就好比是学佛中的罗汉、菩萨、佛,佛是学佛过程中的最高学位了。对于这个学佛过程,谁都可以做,谁都可以成就,博士、教授就是从小学生学习成就出来的,佛也是从我们凡夫学习成就出来的,没有任何个别之处,所以佛教中讲,我们所有的人、畜生及幽冥界的所有生灵们都具有与佛陀一样的如来佛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出自身的本来佛性而成佛,而佛就是先行一步证出了自身本如佛性的众生,远非其他宗教中独一至尊,以玄妙启示掌控教徒命运,决定宗教徒升入天堂和堕下地狱的唯一独裁者。佛也远非是有名的这几尊,而是无量无边,但又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一体,无量佛可化为一尊,一尊也可化无量佛。

不是某一尊佛有如何如何的神通,可以创造宇宙及其包括宇宙天体和分子原子的一切万物,而是宇宙佛性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也包括了我们的身体。这宇宙佛性与我们自身中的本来佛性就是一个,这就好比是电场,电器有电器的电场,天体有天体的电场,动物、植物有动物、植物的电场,我们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电场,虽然名称和表现不同,实质上就是一个的道理是一样的。可以说是佛性创造了万物,是佛创造了万物,是我们创造了万物,因为宇宙、佛与我们众生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体的。但是,人们还是客观地说是宇宙佛性创造了万物,是宇宙中的原动力,统一场创造了万物,不是佛,不是教主,谁也没有这么大的威力,更不是我们。这其实错了,是我们的分别执着产生了这类的观点,如果能将自身中的本如佛性证悟出来就会发现,我也是佛,与宇宙之佛性没有两样,甚至会怀疑宇宙万物是从我流出的,这正是佛教经典《楞严经》第九卷中讲到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们不认识这一点,人们还是将佛当作教主来崇拜,来求乞,结果将教育误认成了宗教,教师成了教主,结果难有成就。其他宗教的教主实质也应该是这样,只是执着得更为严重,甚至从教义理论上就是这类的执着体系,这就很难恭维了。

所有宗教中,唯有佛教与科学相互印证的最为密切,因为佛教与科学都是以探索宇宙与生命的秘密为目的,近代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就曾讲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科学是从宇宙外相的角度探索宇宙秘密,而佛学是根据自身与宇宙是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即独立又统一的全息关系入手,从自身开始,以证出自身本来面目为契机来探索宇宙秘密,这就好比是从一个人的一根头发中,探索出全身的秘密的道理是一样的。其他宗教的教主完全是以玄秘启示和要挟的方法掌控教徒,根本没有也不允许教徒自己开悟一说,其实这才是修行的关键。其教义中不仅充满了众多的分别,甚至还包含了征战的内容,这极大的嗔恚分别如何能教导信徒达到众生一体的佛的水平,绝对不会的,虽然也有教导人们积累道德财富的作用,也属于是佛法修行,只是因为不彻底,不能作为证悟自身佛性的教材。在这极为难得的一次人生机遇中,要想达到最高的佛法极果,还是以佛法说教修行为最好,否则只有空过一生了。甚至还会反堕地狱,如宗教极端分子等等。

宇宙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理性,是这种理性创造了宇宙中大到宇宙天体、生态世界、大小生命、我们的身体以及小到分子原子的所有万物,又理性地维护这所有范围处于和谐有序的最佳状态。科学界将宇宙中存在的这种理性称之为场,并一直没有放弃从相的方面对这种本质场的研究,并称之为统一场、原动力。佛学界将宇宙中存在的这种理性称为佛性,并从自性的角度对这种理性进行证悟。有些人将宇宙中存在的这种理性归于一些物或一些人身上,这就成了原始崇拜和其他宗教。

科学是从相的方面对宇宙及生命之谜进行研究。相是无尽的,所以说,科学也是无尽的,并且永远不能找到宇宙之根。而宇宙之性只有一个,而且还是贯穿于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的一切范围,所以说,与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大中现小、小中现大的全息统一关系,只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证出了自身中的这种理性,也就等于参透了宇宙的本质,也就是参透了宇宙的本来面目。佛教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水平的人称之为佛。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佛学的角度都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中都有这种佛性,每个人也都有可能证出自身的这种理性而成佛。佛是证出自身这种理性的凡夫,而我们是还没证出自身佛性的未成之佛。所以说,佛是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称之为正遍知、善释世间解、天人师、佛、世尊……。是一种无学的精神境界。众多证果之佛是教导人们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老师,而有些人们却像其他宗教一样地将宇宙中的这种理性归于佛的身上,将佛执着成其他宗教的教主来崇拜,从而将佛法教育演变成宗教,这是极大的误解。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强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人们还是我行我素地不觉悟,从宗教的角度学佛,自然就难成就了。信佛学佛千千万,能成就者有几人!而其他宗教就是用各种启示控制教徒接受教主的主宰。这一松一紧完全反映出了本质的不同。

佛是佛教界的一种称谓。即不是其他宗教意义上的教主,也不是决定人生命运之神,他包括了三重含义,一是觉,觉是什么?觉宇宙与生命的本来面目,是探索、研究之意。这与科学上的探索研究宇宙与生命之谜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证悟宇宙与生命之谜。二是老师,是教导我们如何修行,达到觉行圆满最高境界的老师,决不是其他宗教意义上控制教徒命运、主宰教徒吉凶祸福的教主。三是表示一种觉行圆满,达到觉悟宇宙与生命真谛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是众生修行学习所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水平。

佛教中一再强调:佛与众生本来一体,无有高下,佛只是已经开悟的众生,而众生是尚未开悟的佛,众生与佛的本来面目是完全平等的。可以说,佛是众生修行者中已经成功的姣姣者。是尽善尽美、觉行圆满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佛法修行努力的最终目标。

佛是具体化的最高精神境界的楷模,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尊重佛不是把佛作为救世主,而是尊重佛的成就,尊重佛的教导学说,尊重佛的启蒙之恩。众生与佛的本如自性是完全一样的,也是本如一体的,所以说,善待自己就是尊重佛,自身的佛法修行就是在塑造佛的真身。只要精进努力,人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众生皆可成佛的本质含义。这与其他宗教中的教主截然不同。如果将佛认为成其他宗教的教主,不仅是对佛的最大亵渎,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实惠与成就,这样认识佛反而成了阻碍人们开悟成佛的魔障。

佛的成就令世人羡慕不已、钦佩至极,我们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怎样达到这样的水平?只要遵照佛法修行中的教导和规范去做,人人都可以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说,佛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导师。如果将佛当作其他宗教的教主或救世主去崇拜,那就滑向了迷信的极端,自然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利益,这也是佛在经中一再强调的。

佛是最高精神境界的楷模,是觉行圆满的圣者,是教导我们达到觉悟宇宙与生命真谛、使我们认清自己本来面目的老师。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佛教信仰才是正信的佛教,否则,就是不圆满,就是有了迷信与执著的成分,这样不但不能证出自身与宇宙理性一体的本如佛性,还会使自己堕落、癫狂。

在佛法修行的过程中,追求道德积累、精神境界水平提高的最终目标,就是感悟众生一体的本来佛性,这也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具体实现就是从“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修学宗旨中去寻取答案、获取道果。这是一种最朴素、最自然、最纯洁的神圣行为,没有任何玄虚的成分,这才是佛教的本质原意。世上所有的宗教修行,道德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等一切善良行为都是佛法修行,所以说,都是一体的,只是由于人们精神境界水平所限而产生了不究竟的执著,将究竟圆满的佛法修行止在了不同的阶段上,这才出现了众多的宗教门类。这种现象造成了佛法修行的阻碍,使这些人们停止在了佛法修行的半路上,空忙一生。其所行仅是增加了自己的道德福报,最高地升华到天堂,永远不能脱凡入圣地证出自身的本如佛性而成佛。

佛不是其他宗教意义上的教主,更不是满足各人任何欲念的神,是教导人们如何佛法修行的老师,也是觉行圆满的最高楷模,是佛法修行的最高精神境界,这就是众生一体、天人一体、佛与众生一体的本来面目。

佛教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是处于生死轮回中的、迷妄有情的众生生存场所,故三界又称为苦海。由于在三界中还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

三界里的欲界

三界的欲界众生具有情欲、色欲、食欲、淫欲等各种强烈欲念。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地狱、饿鬼和畜生称为三恶道;人、阿修罗和天称为三善道;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

要想升到三界的欲界天道中,就要持五戒,修十善,还要加上布施,就是把自己拥有的钱财、知道的佛法、掌握的技术以及自己具有的能力施舍给别人。

三界里的色界

三界的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诸天众生,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有物质的身体。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而来,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和四禅天。

要想升到三界的色界,就要修习四禅定,一个人禅定境界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来升到色界天的层次的高低。

三界里的无色界

三界的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无色的众生不但没有情欲、色欲、食欲、淫欲等,而且连物质的身体也没有了。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得到的是自由状态。在无色界中,因修行的深浅而分为四种差别,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要想升到三界的无色界,要修习四种空定,超越色界和无色界的修习是四禅八定。

【四空定】 一虚空处定 二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次无量心而。辨四空处定者。四无量心中。虽有大功德。而未免形质之患累。若行人厌色如牢狱者。则心心乐欲出离色笼。故次无量以明四空处定。通言空者。此四定体无形色。故名为空。各依所证之境。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 若灭三种色缘空而入定者。名空处定。行者厌患色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破于色故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为虚空处定

二识处定 若舍空缘识而入定者。名识处定。行者厌患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名为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若舍识处心。依无所有法而入定者。名无所有处定。行者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心与无所有法相应。名为无所有处定。有人解云。舍多识取少识。缘之入定。名无所有处定也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若舍二边之想而入定者。名非有想非无想定。行者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更有定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非无想之法。心与非有非无想法相应。是为非有想非无想处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谓证涅槃。断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众而住。故云非无想得失。合而立名。故云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略明三界十二门禅。极在于此也

四空定修证

修证到四禅以后,我们已经到了色界的最高境界,如果继续努力,我们就进入了无色界,也就是四空定的境界。四禅加四空定合称为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的全部内容,分为色界和无色界两个层次。如果没有禅定,就是欲界凡夫,欲界的特点是五趣杂居,心很散乱,追求各种物质欲望,没有厌足。

舍离五欲六尘之后,就进入了色界,也就是四禅定的境界,四禅的特点是把妄想心捆绑在身体的觉受当中,专注一心,所以从初禅到三禅,都有快乐、喜乐的觉受。第四禅不同于其它三禅身心分离的状态,没有了呼吸和觉受,身心完全融在一个境上,被称为心一境性。但还有色身存在,并没有完全空掉,是从有色进入无色的转折点,因此四禅境界被描述为专注明净,内心非常清明、清楚,却没有任何一个妄想。这个描述和四果罗汉的境界几乎是一样的,以至于很多人到了四禅就以为自己解脱了,其实这就是文字描述的局限性,所谓教理透彻就是要透过文字看义理,不着文字相。

学透教理我们就知道:其实四禅只是心的一个层面,一个不妄想的境界而已,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只是通过对色相非常地专注,非常细致地去观察一切物质。因为心很安定,所以第四禅定的人对物质世界的“有”和“空”能了解得非常清晰。随着心进一步空寂,他就会发现,物质是很粗重的、有障碍的、很局限的,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物质都是有相的,有相就有范围,就有局限,当我们把心捆在任何一个物质境界上时,心也就变得有局限了。

如果把心比喻为净水,境界就如同容器,把心捆在境界上就如同把水倒入了容器,容器虽然让我们能掌握水、利用水,其实也障碍了水。他发现了这个道理以后,就想把心从物质色相里解放开来,也就是把所有色相放下,所以四禅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修行,把不妄想的境界再空掉。

那么如何把这个不妄想境界空掉呢?按凡夫常规的想法,看到有东西存在就是“有”,把东西拿走了就是“空”。这是凡夫的心态,也就是在凡夫的心里,“空”和“有”永远是相对的、矛盾的。四禅也是凡夫境界,所以他放下“有”的时候,就认为只要把心安住在和“有”相对的“空”当中,和虚空融为一体就是把物质色相空掉了。虚空是无色的、无限的,把心安住在虚空里就把自我的感觉也扩散到无尽了,身体不是我了,虚空才是我,于是就超越了物质的这种障碍和局限。空掉了物质的束缚,从四禅出来进入了四空定,或者说从色界出来进入了无色界,也就是从唯物的世界,进入了唯心的精神世界。

所以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就非常简单、清晰、明了,比如凡夫的思想境界,只有唯物和唯心两种,如果对物质贪得无厌,浑浑噩噩,那连唯物主义都谈不上,就是欲界凡夫的心态,唯物和唯心是凡夫思想境界的分类,也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分类依据。

比如唯物主义执着物为第一,他的局限就在物质上面,以物质为生命、或者世界真相的全部,物质比较粗重,所以层次比较低,最多能达到四禅境界。如果以妄想心为第一缘,或者以心为一切万物之主,就是唯心主义,物质就束缚不了它了,心就开始扩张,于是就能离开色界进入无色界。无色界就是唯心主义者执着的境界,比如古人讲的“我思故我在”等等,修行境界已从外在的、局限的物质领域提升到了内心的、无限制的精神领域,这是境界上的一种提升。

因此从四禅进入四空定的空无边处定以后,心就变得空空荡荡、毫无局限了,这种境界同样会被误认为是开悟了。因为六百卷般若经典,包括禅宗的祖师语录都是讲空的,说心是无所得的,是空的等等。甚至《心经》就直接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开悟境界、明心见性的境界。五蕴皆空的“空”跟空无边处的“空”,虽然是同一个字,但是境界完全不同。这就好比穷人和豪门对同一个“富”字的认识完全不同一样,穷人可能有个几万元积蓄就觉得很富了,可豪门望族呢,几千万都不觉得多。

因此同一个“空”由不同境界的人说出来,含义是不同的,是有深浅层次的。如果你认为把物质拿掉了就是空,那就是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境界,也是凡夫一种执着,只是从对外在有相物质的执着转化为内在的、更为隐秘的,肉眼不可见的对虚空的执着了。其实不可见的虚空也是有相的,那个相就是心灵里面有一个我的感觉。

比如很多人打坐空掉的时候会很害怕,那这其实根本就没有空掉,真空了怎么还有个害怕呢?那个害怕的不就是我吗?所以,空无边处的众生虽然把可见的色界空掉了,却又把心绑缚到了空境上,又执着不可见的无色界,也就是精神领域了,因此并不是解脱的境界。

我们知道,要空掉凡夫的所有执着才能叫解脱。凡夫的执着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就是执着我所,也就是执着我所有的东西,比如我的名字、我的衣服、我的家人、我的事业等等,只要属于我的,统统都无法割舍,完全把生命以外的东西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所谓“要钱不要命”、“只认衣冠不认人”说的就是这种人,是凡夫最愚痴的表现。

第二层就是执着色身,身体的五欲很坚固,贪着各种享乐。

第三层就是对于思想的执着,其实凡夫的思想,包括心理感受、艺术创作、哲学思想等等都是妄想,象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就会执着妄想,通过各种训练,把妄想变得越来越美好。普通人也一样,从小接受的各种品德教育,也是在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把自私自利等等不好的妄想改变为大公无私的妄想,调节自己,让自己打好的妄想,不要打坏的妄想,这样就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好人,就不是坏人了。

所以我们多年来教育的重心,就是在妄想的改造上,并没有超出妄想的范围。而大部分修行人刚开始修学佛法时,也是从这里下手的,通过三皈五戒、人天善法的学习,把自己错误的想法慢慢地改成善的想法,就觉得自己修行很有成就了,看到恶人、恶事就会很生气、看到不修行的还会很傲慢,贪嗔痴一点也不除,只是在妄想上做文章,所以还都不算正修行。

妄想之所以被称作妄想,就是因为它是虚幻不实的颠倒,并不是我们的真心,所以在妄想上作文章,就如同想把一堆烂铁烧铸成真金一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真正用功修行的下手处是在第四层的执着,也就是对“我”的执着上,凡夫对“我”的执着非常坚固,与生命同在,所以佛教里称作“俱生我执”,这是凡夫所有颠倒的根本所在,把我执打破了,其它三层不攻自破,我执不破,其它三层再怎么努力也是枉费功夫。

比如我们一般人都会去执着物质和身体,所以才会贪生怕死、斤斤计较,为了各种利益争抢不休。“胜者王侯败者寇”,完全以是否占有了外界利益来衡量生命的价值,这是欲界众生的基本心理特点。

如果把“我所”放下了,这是第一种层次的空。欲界空掉了就进入了色界,转为对身体的执着。在初禅到三禅的境界中,色身的觉受达到了最高点。三禅是整个三界最快乐的地方,到了四禅就能对身体和妄想看得很清楚了,明白执着身体和妄想是一种局限,就想进一步破除掉这种执着,这就是第二层意义上的空。进入无色界以后,就是第四层我执的境界了,把这层根本我执再空掉,才能明见真心,进入涅槃。

如果没有禅定的修行,我们就只能生活在欲界里,完全看不见自己的妄想,对身体状况一点也不敏感,对食欲、色欲、淫欲等等欲望贪得无厌,既伤害身体又伤害心灵。比如有些人爱吃,什么都吃,吃得高血脂、高血压各种富贵病都出来了,身体都坏掉了,内心还越来越馋。贪淫欲的人,会色胆包天地乱来,身体容易染上病不说,内心也变得肮脏、下流,情感生活也非常混乱。而有禅定觉受的人,他对身体和内心的觉受开始有把握了,就会远离欲界这些伤害自己身心的习惯和行为,走上真正健康、正常的生活。

根本我执有四种境界,在禅定层次上称为四空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依次属于无色界的四层天界,是纯粹的精神世界。对于欲界凡夫来说,四空定是神仙的境界,无色界天人完全不需要物质的支撑就能生存。但因为仍有我执,所以虽然已经脱胎换骨,没有了粗重的肉身,但还有一个“意生身”,也就是意识创造出来的“我”存在,所谓“羽化成仙”了。虚无缥缈,物质对他无法产生任何阻碍,可以穿墙越壁,以意为食,非常逍遥自在。但因为我执未去,还是凡夫境界,照样在三界里轮回,只不过果报会比较好,会有很多神通变异和美妙受用。

比如欲界凡夫的思想、身体总要不停地动,所以会消耗很多能量,一天要吃三顿饭,人很容易衰老,也活不太长,顶多一百来岁,还有各种病痛,一口气不来就会死掉。而禅定的人,身心不会妄动,能量付出很少,因此就会延长衰老的时间。到了第四禅身体不动,思想也停下了,完全不需要消耗能量了,所以能把呼吸停掉,没有呼吸,色身却仍能存活。四空定则把肉身也空掉了,只有一个“神仙体”存在,那种受用是非常美妙的。

因此禅定功夫深的人衰老得很慢,寿命会很长,也非常健康,不会生病,“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禅修实际上是最好的美容方法,也是最好的防病防老的方法,对心灵也是一种完全健康的指导,没有任何副作用。

无色界还有一个欲界凡夫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在欲界我们都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等这些色相进行交流的,到了无色界,天人之间纯属精神交流,古人讲的“神交已久”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不需要语言的精神交流我们称为“感应”,认为是一种功能、超能力。

这种心灵沟通方式我们在科学上还无法解释,但也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比如有些心比较静的人,或者比较熟悉的亲人之间有时也会体验到这种感应,互相之间也没有联系,却突然感觉到对方有了什么事情,结果也确实发生了。其实就是你的心里有对方,一直在想着对方,有些事情发生了,你恰好就能够体验到。这种感应是心本具的能力,只是因为物质把心束缚住了,障碍住了,普通人就用不起来了,只有少数心比较静的人才会偶尔出现。

凡夫理解不了,就感觉很神奇,其实禅定功夫深的人把物质的束缚从内心减除掉后,完全没有了妄想,就会把心的能力重新显发出来。凡夫的妄想都是有文字的,因此欲界凡夫之间的交流离不开文字,离开文字就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意思。而进入四空定的人或者无色界的天人,他们的交流就是心灵之间的互感,完全脱离了语言的限制,反而比语言精确得多、深入得多、快速得多,这就是精神世界的交流。

所以没有妄想的心也是有心理活动和感受的,并不是死水一潭,也是可以互相交流的,而且交流的层次非常深入、直接,主观感受也比欲界的感受更清澈、准确,细腻。欲界凡夫完全无法理解,也难以用文字准确描述,所以越到高处境界就越难讲,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不证到那个境界是绝对体会不到的。但为了教理的透彻,我们还是把这个四空定的境界从心理活动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以方便大家以后的进一步修学。

如何出三界

学佛要出三界,请问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吗?

(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梵语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出三界呢?这是佛门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问题,修学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脱生死轮回,学佛就没有达到学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该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诸位同参们!三界中的欲界(梵语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此六欲天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乐,欲解脱欲界之境,必须从饮食、男女、乃至五欲之乐净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语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称四禅天;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九天。色界天没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仅是禅定暂时伏住,没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宫殿,亦有现象界,禅悦为食,欲解脱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须观色相皆空性,了知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应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离色界天。

三界中的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u),是连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这是无色界众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离空天之生死,必须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当下即可出离无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吗?这是不容怀疑的,当然佛已出离三界,而且已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谓出三界,是指三业清净,烦恼诸垢,皆已净尽,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烦恼出三界,尘垢一概出三界净化无余,但佛的法身慧命并无出三界,佛的法身说离即不离,不离即有离,说离与不离,皆为戏论。

什么是因果?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

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时空的基本看法,三千大千世界又称大千世界。一般说来一个三千大千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小世界

在《长阿含经》中,佛陀讲了佛教的时空观,认为日月都围绕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

每一小世界,其形式都相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是火轮,再下是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和七重香水海环绕着,每一重海都间隔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成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咸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也称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

如是九山、八海、日月、四洲、须弥山、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就构成了一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原来含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类似于现在所讲的四维空间。三千大世界又称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在小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小千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

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中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

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上覆以四禅八天及四空天。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跳出三界外”是什么意思?

编者按:我们看古典小说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都有类似表述(具体文字稍有出入)。什么是三界和五行?三界是佛教的概念,五行则是中国古代重要概念之一。所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认为三界中每一界都包含几重天,三界合共二十八天。佛教另有一个概念“三十三天”,却与二十八天不同,是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别称,后来“三十三天”之说反而流通较广,而三界二十八天则知者较少。

佛教所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对于学佛之人来说,唯有出离三界,才算三业清净,烦恼诸垢皆已净尽。

三界中的欲界,共有六天,无论人类、畜生所居的四大洲,还是各层地狱(无间地狱)都在欲界之内。六欲天中的众生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乐,想要解脱欲界之境,必须从饮食、男女乃至五欲之乐净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共有十八重天,也称为四禅天,其中初禅天中分为三天,二禅天、三禅中也分为三天,四禅天则分为九天。色界天的众生,没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仅是禅定暂时伏住,没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宫殿,他们都以禅悦为食,想要解脱色界十八天的生死,必须观色相皆空性,了知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应执著迷恋色相之法,才能出色界天。

最后是三界中的无色界,则是色相俱无,只是将心识住于深妙禅定中,这是无色界众生所住的世界,又分为四空天,想要出离无色天的生死,必须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当下即可出离无色界天。

三界二十八天,从下至上如下所示:

一、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四禅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三、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在多部佛经中都介绍说,当前地球(经中名相不同)人类来自色界二禅第三天光音天。

至于“五行”,原是中国古代重要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生相克,从而构成万物及其运动变化。

《俗语佛源》解释,“超出三界外”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则是不受物质的障碍。至于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则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永嘉禅讲座》

作者:达照

该书以唐朝本土佛学宗师永嘉大师一生修学的经历为主线,详实讲述永嘉大师结合如来清净禅和南宗顿悟禅的禅法理念。此书分《止观入门》、《禅修要义》上下两篇,由浅入深,理论结合实践,不仅系统介绍世间禅法的禅修境界,还叙述了大乘佛法的禅修理论和方法。

章节列表:



上编 止观入门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

一、永嘉大师的生平

二、永嘉大师的著作

三、永嘉禅法的实践(就止观方面而言)

四、永嘉禅法的特色

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

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

一、持戒清净

二、衣食具足

三、闲居静处

四、息诸缘务

五、近善知识

第三章 呵斥五种欲

第三章 呵斥五种欲

一、诃色欲者

二、诃声欲者

三、诃香欲者

四、诃味欲者

五、诃触欲者

第四章 摒弃五盖障

第四章 摒弃五盖障

一、弃贪欲盖

二、弃嗔恚盖

三、弃睡眠盖

四、弃掉悔盖

五、弃疑盖

第五章 调身心五事

第五章 调身心五事

一、调食

二、调睡眠

三、调身

四、调息

五、调心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

一、欲

二、精进

三、念

四、巧慧

五、一心

第七章 禅定方便法

第七章 禅定方便法

一、系缘止

二、制心止

三、体真止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一、粗心住

二、细心住

三、欲界定

四、未来禅(未到定)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

一、初禅修证

二、初禅发相

三、初禅五支

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

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

一、二禅名称

二、二禅修证

三、二禅发相

第十一章 三禅修证法

第十一章 三禅修证法

一、三禅修证

二、三禅发相

三、三禅五支

四、四禅八定的体用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

一、四禅名相

二、四禅修证

三、四禅发相

四、四禅的功德支

第十三章 四空定修证

第十三章 四空定修证

一、空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

三、无所有边处定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下编 禅修要义

前言

第一章 皈依三宝

第一章 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宝

二、皈依法宝

三、皈依僧宝

第二章 发宏誓愿

第二章 发宏誓愿

一、总颂

二、皈依发愿境

三、暇满人生愿

四、三业清净愿

五、依报安隐愿

六、正报康强愿

七、闻法出家愿

八、善根回向愿

第三章 亲近善友

第三章 亲近善友

一、慕道志仪

二、戒骄奢意

第四章 净修三业

第四章 净修三业

一、总纲

二、净修身业

三、净修口业

四、净修意业

第五章 三乘渐次

第五章 三乘渐次

一、声闻乘的修行

二、缘觉乘的修行

佛家中的精神境界 超越三界 (三界思见惑图)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三、菩萨乘的修行

第六章 理事不二

第六章 理事不二

一、真妄不二

二、假名与真体不二

三、缘起与性空不二

四、理事不二

五、中道

第七章 简示偏圆

第七章 简示偏圆

一、戒学的偏与圆

二、定学的偏与圆

三、慧学的偏与圆

四、见中三,应须识

五、简示偏圆

第八章 奢摩他颂

第八章 奢摩他颂

一、用心方法的总纲

二、修行的四个层次

三、用心方法的指导

四、禅定境界

五、修心的次第

六、入初心处的心态拣择

第九章 毗婆舍那

第九章 毗婆舍那

一、观生死轮回之苦

二、观增长善根智慧的方法

三、观破诸烦恼之法

第十章 优毕叉颂

一、等持之法总说

二、止观和定慧的关系

三、性相不二,非寂非照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

一、言其法尔

二、出其观体

三、语其相应

四、警其上慢

五、诫其疏殆

六、重出观体

七、明其是非

八、简其诠旨

九、触途成观

十、妙契玄源

后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2669.html

更多阅读

邵雍“一去二三里”诗中的典故 一去二三里古诗

邵雍“一去二三里”诗中的典故翟智高邵雍的诗,有的看似简单,然意蕴深刻,他特别善于用历史典故。邵雍年轻时胸怀大志,《闲行吟》中,“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屠龙手”指大手笔,典出《庄子·逍

一式三招中的敲打胆经穴位图 _心包经穴位图 敲打心包经

血气能量是人体最的康健的指针,我们从其中医的医理,及自己长久的经验中整理出了一套简单的调养血气“一式三招”:l 敲胆经l 早睡夙起l 推拿心包经这一式三招中的敲胆经:可以依照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1环跳 2风市 3中渎 4阳陵泉,用力

声明:《佛家中的精神境界 超越三界 三界思见惑图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为网友旧时微风拂旧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