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心情不好,心脏难受。文章发表出来之后,收到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常熟优秀小学教师沈春媚的短信,说她也组织小学生看过此片,并且她也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教育观察》上。贴出两篇文章,就教明眼的你——为什么同一部电影,在高中生那里和在小学生那里反应差异如此之大?春媚学生的今天是我学生的昨天吗?春媚学生的明天是我学生的今天吗?谁,偷走了孩子的纯真?
哭泣的小鞋子
学校每个月都要为学生们放一次电影。为了了解大家对年内所放电影的感受,团委的一位干事在校园网上搞了个调查。
投票很散乱,面对同一个问题,答“是”与“否”的几乎是一半对一半;但是,在“最不喜欢的一部电影”这一问题面前,大家的投票却出奇地一致——全都是伊朗电影《小鞋子》。在留言当中,我看到了下面这些话——
“破电影!忒没劲!”
“兄妹俩轮换穿一双鞋子?莫非编剧姓胡?名叫胡编?”
“那个阿里也太傻了,长跑比赛一门心思想得第三名,为的是赢得那双鞋子。结果一铆劲,跑了个第一名,还挺难受。你难受啥呀!你把第一名的奖品换成三双鞋子不就得了!”
“当阿里把他那双烂乎乎的脚丫子泡进水池子的时候,哥果断地笑了!”
“再也不要播放类似《小鞋子》这样的电影了!强烈要求补偿,播放《小时代》吧!”
“谁推荐的这部电影啊?有胆子的站出来!”
……
我呆在了屏幕前。
这部电影,是我推荐的。
看电影的时候,我多次落泪。阿里一家的贫困与苦难,以及他们在这样窘迫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尊与宽容,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当看到兄妹俩一次次飞奔回家轮换穿鞋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自己那一双双闲置在鞋柜里的鞋子,同情心与负罪感,使我受到双重折磨……从那场电影中出来,哥哥阿里、妹妹萨拉的眼睛一直在我眼前晃啊晃。我几乎是逢人就推荐这部电影,我愿意让这样的洗礼惠及更多的心灵。所以,当学校要求老师们推荐影片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小鞋子》。
我的朋友韩松落说:“为了报仇看电影”。我喜欢他将“报仇”这两个字用在了这里。我们的“仇”来自何方?我们的“仇”来自生活苛刻的锁定——一个城市,几个亲友,三万个日子,这就是多数人寒素的一生。是电影,将我们带进了不可能的生活。漫漫远古,遥遥他乡,陌生的名字,陌生的日子。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在不自觉地与剧中人进行着“角色互换”,分享剧中人的苦乐,体察剧中人的忧喜。看一部好电影,就是做了120分钟的他人。这样,我们乏味单调的人生就变得富丽起来、多彩起来、波澜起伏起来。我们用妙不可言的内心体验,报复了凡庸的、死水般的生活。好电影恰如一个好老师,他会娓娓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从好电影中抽身,我们便更爱了这个不完满的世界,更爱了有着种种性格缺陷的亲友。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们的孩子是那么反感与阿里、萨拉“角色互换”,那么反感耳边真真切切地响起落难者的哀鸣与呼号。他们怀疑苦难的故事正在远方真实地发生着,他们自作聪明地为远方的孩子开出疗治痛苦的药方,他们会止不住地在该哭的地方发出冷漠的笑声……他们向往着《小时代》中的浮华、奢靡,向往着与影片中的林萧、南湘们“互换角色”。他们粗暴地排斥在一种泣血的提醒中怀着感恩之心抱紧已有的幸福,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目光投注于那些毫光四射的物什,以期在一种的廉价的视觉抚慰中获取内心短暂的快感。
我要向《小鞋子》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先生真诚致歉。真是对不起啊!我没有能耐让我的学生们喜欢您导演的这部优秀影片。但我决定写出这篇文章,我愿意等,我愿意等那些稚嫩的心灵在遭到生活的狂风暴雨一次次击打之后蓦然回首,我相信,那时,他们会在哭泣中看清那双哭泣的小鞋子……
你的心里,住着金鱼吗
——和学生一起看《小鞋子》
常熟市实验小学沈春媚
这学期,每周挤出一两节课来,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虽是六年级了,但我不觉得在浪费时间。
上周看了《小鞋子》,一部伊朗电影。虽有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桂冠,甚至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电影”,我却不认为这是一部吸引孩子的作品。镜头在纵深狭长的幽暗胡同里晃动,路面坑洼,污水久积。男孩阿里一家简陋的租住处,伊斯兰教徒单调的服饰,寥寥数语的对白中那些捉襟见肘的局促,离我们的孩子太遥远。还有,那破烂的鞋子,他们也许只在菜市场旁的修鞋小摊上匆匆瞥过。
阿里弄丢了妹妹沙拉唯一的一双鞋,兄妹俩不得不换着穿哥哥的旧球鞋去上学。沙拉上完课从学校回来,两人用最快的速度在墙角交换,阿里再奔跑着去学校。于是,每次都会因为迟到而受到老师的警告惩罚。终于,阿里争取到了参加长跑比赛的机会,季军的奖品是一双鞋子。不出意料,阿里获得了第一名。难以忘记那长长睫毛下幽深的眼神,在采访的镜头前,阿里委屈的泪水倾泻而下,因为他没有得到第三。那时,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他是我的孩子。
如果你认为这是个凄苦的诉说贫穷的故事,那么你错了。我也曾以为我们的孩子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其实我也错了。有个孩子在观后随笔中这样写:“阿里和他的妹妹一起刷鞋时,用手上的泡沫吹着泡泡,那些泡泡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就像他们的生活,即使再贫穷,再困难,也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我惊异于他们捕捉到了这样转瞬即逝的细节。是的,除了看到阿里一家穷得付不起房租,再没有钱买出门必须穿的一双鞋,我们孩子的眼睛,居然也能看到阿里和沙拉手中升腾起的透明泡泡,在阳光下闪着绚烂的彩虹的光。
屡次迟到的阿里依旧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并因此得到了一支金色的自动铅笔,他小心翼翼当宝贝似的握在手中,郑重地送给妹妹,然后傻傻地甜甜地笑。因为妹妹的笔已经短到她的小手握不住了。
为了能让哥哥早一点到学校,沙拉总是计算着下课的时间,心急如焚地跑回两人换鞋的角落。可哥哥的旧球鞋太大,一不小心,这唯一的鞋子掉落在水沟中。街头的老人耐心地拿着长竹竿,帮着打捞那随波逐流的鞋子。
沙拉终于在一个女孩的脚上看到了自己丢失的那双鞋,她仔细地确认着,谁都能读到她太想要回鞋子的迫切。跟着那个女孩跑了很远,直到——发现那个女孩的爸爸是个盲人。这可爱的妹妹,躲在墙后看了很久很久,终于默默转身离去。头巾遮住了她大部分脸,我们只能看到她和哥哥一样的大眼睛,恬淡宁静,深深地打动人心。
阿里的爸爸,不善表达不会做生意的老实人,唯一大声的大段的言辞,是责怪自己的妻子没有注意自己的身体,责骂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给生病的妈妈添麻烦。交不起房租的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也会跟疼爱的女儿说喜欢喝她冲的茶,却不要用代为看管的祭祀用的糖。
两个孩子全然不知,爸爸将会带回给孩子们买的新鞋。可之前一切的遭遇和困窘,兄妹俩从没有让爸爸妈妈知道过。
没有华丽的音符也能谱就永恒的乐章。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这些太容易被忽视被遗忘,可在悠长岁月中回味起来,却是那样的让人珍惜。就像在那个平常的夏日午后,我们无法抗拒那缤纷泡泡里的波光流转,也无法抗拒那双大眼睛中的真挚情感。
看电影的过程中,教室里一直很安静,直到阿里开始奔跑。奔跑只是为了一双鞋,却似乎是决定他命运的一次奔跑。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那是马拉松比赛,要跑到前面可先得保存实力啊!……”挺直了背脊,一双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是为了在倾巢而出的大部队中找到阿里的身影。每天,为了能早点到达学校,这双鞋子载着阿里的希望已奔跑过无数次,而这一次的目标,是他梦寐已求的鞋子。镜头慢下来了,周围那样安静,只听到他急促的呼吸,迫切的心跳,对妹妹一直以来的歉意和心中些许的委屈。心里的声音化作无限强大的力量在奔跑,这力量的来源,是生活,是责任,更是他长久以来的信念与梦想。
我常会开个小差,看孩子们看电影时的表情,那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观察。他们的嘴唇都抿得紧紧,手心攥着汗,看阿里迈着有力的步伐,一个,两个,超过前面的孩子。“第三,第三,第三!”他们齐声而肯定地叫着,终于,阿里的前面稳稳当当地只有两个人了。“第三!鞋子!”他们欢呼,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哗哗地拍手……我没有办法再看屏幕,也不忍看他们开心的样子。其实早已看过一遍,知道最后的结果。阿里奔跑中的衣服在风中有规律地拂动,风声,汗珠,摆臂,迈步,小小的身影不顾一切地冲刺……慢镜头给了跨过终点线的一刹那。第一!孩子们无声地坐下,“怎么会这样?”一个女孩子说,眼泪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和鞋子无缘,他们和阿里一样好失望。回到家里,妹妹沙拉同样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结局。阿里垂着头,坐在小院的水池边,把脚轻轻地放进池里。小小的脚趾红肿而溃烂,在水中格外清晰。水里的金鱼成群成群地游过来,绕着那一双小脚。“在亲他的臭脚呢……”一个男孩说。“在安慰他。”旁边的女孩悄声更正。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天堂的孩子》。天堂的孩子,心里住着金鱼。清澈纯洁的心灵,总会有金鱼为他们抚慰疗伤。一如在生活的平淡与艰辛中,总有耐人咀嚼的尊严与关怀。那些看似平淡的似水流年,因为对生活的坚持和梦想而暗流涌动,温暖着我们的心。
前几天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我想劝告教育工作者:要珍惜词句……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这是一个多么纯真的男孩,在他身上闪烁着我们每个人童年的光彩。”“他们是天堂的孩子,拥有内心纯净的小小世界。”
也许,让我们的孩子诉说这个世界的强大或贫穷,爱心与奉献,有时毫无意义。但是,让他们能体验和珍藏如这电部电影中温热而持久的情绪,是我们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