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案 中学篮球教学教案全集

导 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初中历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培养原为中学历史教育事业贡献聪明才智的态度;了解本课程学习的任务;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初中历史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及学科性质;《初中历史教学论》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初中历史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法》是一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必修课。它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研究,揭示其特殊规律,提出中学历史适用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特殊方法,使高师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这门课程是完成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任务的“最后一道工序”。

本课程由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组成。实践课的主要实践活动有:观看教学录像、观摩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示范课、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讨论、自备教案试讲评议等。

一、《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的专业必修课。研究与学习该课程对师范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助于总结、提炼中学历史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规律,将来遵循这些规律顺利地展开历史教学活动。第二、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和教育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二、《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性质与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法》是一门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性理论学科。它以中学各阶段历史学科的特定要求和特定内容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施教途径,以便其今后最有效地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一门学科。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性质,即不是教育学科和历史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也不是历史学科的分支学科,而是具有历史专业特点的应用教育学科,属于教育学科的范畴,或称“历史教育学”。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三、《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课前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阶段三部分。如按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加以划分,基本内容则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研究,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二是历史教材研究;三是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宽阔的视野去认识中学历史教育的意义;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教学重点: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讲述法和分析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可见,中学历史教学在整个中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首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每个公民都能成为“四有”劳动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能具有“五爱”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实现这个要求,就要有文化、有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如下:

(1)中学历史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正确认识现实,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2)中学历史教学能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3)中学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之,历史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其次,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历史知识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有自身的发展过程,发展历史。没有历史的社会科学是不存在的。所以,每门社会科学都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历史,是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入门途径,尤其是同中学语文课、政治课的关系尤为密切。不仅如此,历史知识同自然科学的关系相当密切。在中学的历史教材中,无论是中国史,或是世界史都不乏科技方面的内容。中学历史课也是学好自然科学课程所必需的基础课程。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

根据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政治教育。1992年、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对三项任务又有更大的改进。尤其是强调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大大突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时代特色。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历史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知识是由具体的历史知识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所组成的,内含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三个方面的知识,简称“三基”。“具体的历史知识”,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特定的历史人物活动所构成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是指历史概念、规律而言。掌握了具体的历史知识,这只是在大脑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表象,再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表象加以处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认识其发展的规律。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其具体的要求是:

(1)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从全球的空间角度和人类产生以来的时间角度,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从时间观念来讲,要能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了解历史上的纪年方法,二是要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的计算方法,并且要初步了解历史上各种纪年方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从空间观念上讲,要能置换与指认古今地理名称和范围,能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初步掌握和识别、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

(3)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5)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能以历史的眼光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它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初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6)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7)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2、过程与方法--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这方面的内容是以前教学大纲中所没有提到的。它强调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实问题,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灵魂

这方面的内容与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比,更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提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民族主义感情,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而且以各种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制到法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三、三维目标的辨证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过程与方法是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三者是辨证统一的,缺一不可。

第二章 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形式、内容及作用及发展演变,理解中学历史课程的意义,认识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把握现代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从更宽阔的视野把握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方向;全面了解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和特点;分析大纲与课标的区别;理解和正确把握新课程的总目标,学会使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和特点及与大纲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区别。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

教学难点:对新课程总目标的理解、把握与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一般形式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该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由国家统一编订,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之一。教学大纲具体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和要求。

教学大纲的结构形式,各门学科并不一致,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个部分。

在说明部分,着重说明这门课程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学科知识特点而确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说明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原则;对教学方法的特点也有所解释,便于教师了解。

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中心。它根据教材编选原则和教材本身的逻辑系统,安排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和要目,或章、节的顺序,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基本要求、教学时数。有的教学大纲在章节之后还有规定课内课外的作业,也有的在大纲之后列有参考书和有关教学设备等附录。

二、教学大纲的演变和发展及教学大纲的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1954年开始制订,1956年正式颁发。1963年又重新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1976年以后,我国的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教育部重新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正式颁发《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2年和1996年国家教育部曾两次修订教学大纲,使其更加完善。我国在2001年以前一直使用的就是1986年颁发的教学大纲,以及后来的修订大纲。

1986年颁发的教学大纲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的和要求。

第二部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提出了处理历史教学内容的七个理论原则。如:人类社会按规律发展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

第三部分:教材的安排,这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对教材内容的课时安排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落实。

第四部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即就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六点原则性的意见。

第五部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体系是按中国历史的古代、近代、现代和世界历史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列有“几点说明”和“内容要点”。“几点说明”是各部分教材内容的概括,也是贯穿各部分教材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观点。“内容要点”是按编、章、节、目、点的体系,详细列出了初中历史教学讲授的范围。

第六部分:高中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由世界古代、近代、现代三大部分组成。

三、历史教学大纲的作用

第一、教学大纲是落实教学计划的具体纲领。

第二、教学大纲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第三、历史教学大纲是指导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 全人发展--新课程的总目标

一、《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2001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17门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并取代了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定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全面使用。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因此,要深刻领会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总体思路、全面把握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构成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说明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三个问题。“课程性质”点明了中学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基本理念”阐明了历史课程的六个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设计思路”说明了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它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中国古代史(九个学习主题)、中国近代史(七个)、中国现代史(七个)、世界古代史(五个)、世界近代史(八个)和世界现代史(八个)。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该部分对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论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这次新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把新课程理念贯彻于各学科教学的一次创造性的探索,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课程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2)突破学科中心。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加强评价改革指导。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5)拓展课程实施空间。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二者都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从框架结构上看,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结构框架与教学大纲存在明显的差异。下面呈现的是本次课改中,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与教学大纲的对照。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

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

标准

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施

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评价建议

课时安排

教材编写建议

考核与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从内容上看,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关注的中心明显不同。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教师教学工作为重点

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

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

是教学应实现的“预期目标”

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

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的提示

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范”

直接的、统一的、硬性的“控制”

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以下变化:

(1)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2)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3)由侧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4)有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走向指导课程实施与开发。

(5)有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的、灵活的管理。

三、新课程的基本取向--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课改的基本精神和灵魂,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主要有三层含义:

第一,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学生个体人格、人性的升华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只有社会个体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与完善,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

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核心,把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体需求,把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作为新课程的着眼点。

第二,课程要面向每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其目标是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为了学生的发展”,既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结果。要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的优势潜能、特长得到发展和发挥,成为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特点的有用之才,接受社会的选拔与挑战。

第三、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应当重视透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完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

和谐的发展,新课程规定了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四、新课程的总目标--全人发展

所谓“全人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就体现为使学生发展为全面发展的人。“全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人的完整性”是指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生活的完整性”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交融与和谐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就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空间,还学生完整的生活。

根据这一理念,确立了新课程的总的培养目标是:

(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

(2)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4)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

(7)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8)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9)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五、初中历史新课程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的课程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普及性”是指要面向所有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

“基础性”指初中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要为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发展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使初中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达到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二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优良个性的充分发展,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三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学生的发展则是终身的,因此,初中历史新课程强调精选适应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可见,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要素,是实现全人教育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把握

一、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总体思路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是学习一门课程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

2、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总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制订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总体思路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P8-9)

(1)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

(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3)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4)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对学生的新要求

1、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此同时,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在第一章中有详细介绍)

2、课程目标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此次课改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首先,要强调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一个完整的学习历史过程一般有几个阶段:

A、感知历史阶段--产生了解人类历史、探究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强烈愿望。

B、积累历史阶段--较为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人类过去的历史。

C、分析历史阶段--能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综合、评价。

D、认识历史阶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几个阶段往往是交叉、重叠、反复进行的。

其次,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习方式和方法僵化单一的状况,课程目标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3、新课程目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第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体验人文主义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第四、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第五、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第四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案 中学篮球教学教案全集

1、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2、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教学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改中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历史教学中,三维课程目标是统一的。不能人为的割裂它们。既不能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空谈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也不能只重基础知识而忽略了能力培养、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应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明确、具体。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要具备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学目标能表明教师可观察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方法,如:“知道......”、或“了解......”或“说出......”等。二是教学目标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和衡量的条件与标准,如:“简述......”或“指出......”等。

第三、要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为依据,因为它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标准,不能随意降低或拔高要求。

第四、要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课标》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还要体现《课标》的灵活性,顾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为历史爱好者留下了足够的学习、发展空间。

案例分析。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止校园内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这一案例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现在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理念。首先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了解”、“收集”等行为动词都是指向学生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如在知识与能力中提出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应培养的能力,同时也提出了应怎样去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再次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第四便于检测。

总之,此案例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了详尽了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全面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

1、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的目标,它属于行为目标。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要具备这四个要求。

行为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主要是指针对哪一类学生。过去《大纲》中关于教学目的的表述是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表述要求的。例如:“要求学生掌握...”、“要求学生认识……、”“培养学生……”等,这些表述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行为动词是可操作的。在教学中,主要是指学生的行为。说明学生在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会有什么变化。例如:“知道……”、“了解……”、“指出......”、“简述......”等。这些行为动词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条件是指能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行为条件的表述方式有四种:一种是关于使用方法或辅助手段,如“借助于...,了解...”等。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图上,标出...”等。三是时间上的限制,如:“用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思考...”等。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搜集...资料,探讨...的意义”等。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低衡量依据,是阐述学习成就的最低水准。

除了上述的表述要求之外,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在文字上应精炼、具体。例如:

学生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 , 描述 秦陵兵马俑的阵势 。

主体 条件 行为 表现程度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 学生 能认识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条件 主体 行为 表现程度

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

一般而言,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有三种方式。

第一、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即明确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具体、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能力”领域。

第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即描述学生个体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体验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第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即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是与学生表现有关的或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把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举例说明。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材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定义,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类型,学会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了解历史教材的沿革及演变;知道教材的使用方法和要求;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材观;掌握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握新教材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材观。

教学难点:掌握新教材的结构、功能和特点以及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中学历史教材的沿革

1、教材的种类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它大体包括三种类型:常规教材、电化教材和乡土教材。

常规教材有课标、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练习册等等。

电化教材有幻灯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等。

乡土教材类似常规教材,只不过具有更多的活生生的实物教材,如革命纪念地、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等。

2、中学历史教材的沿革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教材的使用源远流长,大体可分为古代、近代、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期。

(1)古代的历史教材。我国已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有人认为《卜辞》是最早的识字课本,《干支表》是用来检索的,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教科书。到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建立了以六经为中心的教材体系。在西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里,六经始终是必读的课程。我国古代教育,先读经,继读史,再读文,有“六经皆史”之说,所以,习经就是读史,治史的入门途径是读经。这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唐代以后,历代又陆续编出一批启蒙历史教材,如:唐李瀚《蒙求》、宋王令《十七史蒙求》、明赵南星《史韵》等。这些启蒙教材的特点是:多用四言,参为对偶,联以音韵,便于记诵。

(2)近代的历史教科书。近代历史教科书开始于1903年颁布的建立新式学制。我国自编的新式历史教科书,最早的是1903年丁宝书的《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夏曾佑编写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该书把我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时期,初步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史学体系;并提出了关于运用沿革图、年表、插图等意见,具有创新意义。

辛亥革命后历史教材的观点、体例较前变化不大。民国初流行较广的是赵玉森的《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略古详今。该书把历史地图、文物、人物画像等插图配进教材,并出版配套的历史教学参考书,算是一大进步。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一批白话文历史课本,其中吕思勉的《自修适用白话文本国史》为第一本,史学观点在当时也较进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下数十种。历史课本的体例逐渐完备。抗战时期,中共十分重视历史教育,除通用范文谰的《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等作课本外,还专为解放区编写了中小学历史课本。这些教材用唯物史观解释和叙述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高尚道德和革命人生观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教科书。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基本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负责编写。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国家教委重新编订了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历史课程标准》后,改变了过去“一纲一本”的现状,打破了过去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一纲多本”的状态。目前,我国历史教学和教材的编写已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

二、历史教科书的体系

教科书的体系是研究教科书编写的规范问题,关系到基本观点、体裁、体例、结构等诸方面。

1、历史教科书的体裁

体裁是文章的形式。史书的体裁很多,以我国古代来说,有纪传体、编年体、典志体、纪事本末体等。这些体裁都不适用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近代随着西方史学著作的传入,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体裁,即通史体裁。

目前我国历史教科书的体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通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裁。它是按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以年代顺序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形态为纬的综合体裁。另一类是史话体裁,如个别省市编写的乡土教材,这是对通史教材的补充。

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把教科书编写方法概括如下:(1)线索清楚。(2)头绪集中。(3)重点突出。(4)叙述具体生动。(5)分量匀称。(6)语言规范。(7)图文适当配合。目前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反映了这些特点。

2、历史教科书的体例

体例是关于史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包括断限、标目、编次等有关一书全局的内容和怎样记时、记地、记人以及载言、征文、议论、注释等具体方法。目前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内容主要包括目录、课文、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等。

目录是教科书的基本骨架,起着索检作用,还体现一定的史学观点。

课文是教材的主干部分,是具体阐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题和内容。

注释是解释名词,说明难句、具体史实,或注明古今地名的今称。也有一部分注释用来解决既增加知识量,又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一矛盾的。这是历史教材所特有的。

插图有地图、文物图、形象图三类。它不仅具有直观的教学作用,而且图的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习题一般都放在课文的后面,一般都体现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巩固、深化知识和训练能力用的,是教材所特有的。

大事年表是以年代顺序为纲,以重大事件为主要内容汇编而成的。

附录在教材正文的后面。

三、教材的使用

1、教师使用教材的方法和要求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开学前教师要力求完整地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首先要通读一便教材,了解大概,然后结合课标,将全书的基本线索、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细细地思考一番,力求全面掌握;最后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写教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使用教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如下:

(1)布置课前预习或讲授前的快速阅读。这对教师的讲述分析和学生的理解、记忆都有作用。

(2)指导学生朗读、默读或勾画教材中重要的、必须记忆的和掌握的内容,对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和记忆都有帮助。

(3)教材中凡是引用古文的地方,一般都要求教师按书进行解释,并要求学生记下解释要点。

(4)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对十分关键的词句,教师应作必要的指点。

(5)指导学生对照地图学习,以便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2、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编制提纲,是培养学生使用教材的方法之一。编制提纲的过程大体可分为示范、模仿、自编三个阶段。

(2)培养学生勾画要点、写边注和做笔记,是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的基本要领。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材观

1、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历史教材观就是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所具有的观念。“本本式”的教材观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教材观。这种教材观认为,教材就是指的教科书,把二者等同起来。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其价值在于“控制”和“规范”教学。教师教学必须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其实质就是僵化的“本本主义”。

这种陈旧的教材观给历史教学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它使教师成为了教材的奴隶和附庸。教师的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教材写什么,教师教什么;教材怎么写,教师怎么教;长此下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了,教学的创造性被扼杀了。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其次,它使学生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是背和练;长此下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了,学习成了一种枯燥的、了无生趣的、机械的活动,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再次,由于师生都对教材怀有“尊敬”之心,不敢对教材怀有疑问之心,因此,对于教材中的不当之处不敢大胆直言,不敢也不能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长此下去,我们的教科书里存在着严重的繁、难、偏、旧的现象。既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因此,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这种陈旧的教材观必须要改,必然要被一种新的教材观所取代。

2、全新的“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这种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的,呈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供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和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材料。一句话,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是教材。这种“材料式”的教材观就是一种大教材观。该观点认为,教科书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它是供师生双方进行“教学对话”的“文本材料”。其原因如下:

第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新课程提倡通过师生双方的交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师生之间的交往在历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对话,而对话需要“文本材料”。

3、确立现代教材观的实践意义

新课程确立的现代教材观,将给历史教学实践带来新的转变,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与地位。“本本式”的教材观是一种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是“控制”和“规范”教学过程的圣经。“材料式”的教材观打破了“教材中心”的旧观念,把教材定位为“为教学服务”,把教师从对教科书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中解脱出来。

第二、有助于释放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张力,提高教学质量。所谓“教学法”,是以中学阶段各学科的特定要求和特定内容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研究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的一种应用性学科。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说明教学法本身具有相对的弹性力量,既张力。在旧的教材观的支配下,教师教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法的张力很难释放。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为释放教法的张力,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第三、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四、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主体性和批判精神。

五、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去选择、重组教学内容的问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它决定着历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

(1)避免成人化、专业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在内容上普遍存在着繁、难、偏、旧的严重弊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历史教学体系。其结果是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高中或大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浓缩,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化、成

人化倾向。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克服这些弊端,改变这些倾向。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中学历史课的课程性质,然后转变认识,更新观念。

A、初中历史教育不是大学专业教育,应给予学生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和能力。

B、教学体系与学科体系是有联系的,但二者不能等同。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历史学科的王朝体系,构建新的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体系。当教学体系有学科体系发生冲突时,历史学科体系要服从于历史教学体系。

C、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并不意味着不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是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该特点即使在学习主题的呈现形式下,还是要兼顾的。

(2)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以往的历史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远”,没有贴近时代和学生的生活。解决“远”的办法就是“近”,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谓“时代性”,实质上就是追求先进性、科学性、现代性,与时俱进,体现新世纪、新风貌、新观念、新内涵、新水平。历史是已消逝的过去,但研究和学习是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叙述的对象是历史的,读史的感悟却是现代的。因此,我们强调的是:

A、教学内容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以当代人的感知审视历史,记叙历史,诠释历史,总结历史。

B、教学内容要积极吸纳国内外历史研究新成果,体现历史学科发展的新水平。

C、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学内容同现代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从生活视角体现较强的时代性。

(3)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

根据课改的要求,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少而精”也就是说,不是“囊括”而是“精选”。从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来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选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由“囊括式”向“精选式”转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能力,即一个学习者自主构建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4)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学生的心理特征”包括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在兴趣、注意、记忆、思维上都有它们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在借以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上的心理过程所能达到的相对高度。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他们的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具体、形象的或与他们生活环境比较接近的内容感兴趣,而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内容不易接受。所以,教学内容要立足于教师的教,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学。要增强内容表述和亲和力,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减少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新教材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教材是承载基础知识的教学材料,是《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体例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教材的形式内容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结构

《历史课程标准》中,把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六个学习板块:中国史三个,世界史三个。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具体来讲,中国古代史有9个学习主题;中国近代史有7个学习主题;中国现代史有7个学习主题;世界古代史有5个学习主题;世界近代史有8个学习主题;世界现代史有8个学习主题。这些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确定,基本构建起新的初中历史教材体系。

这些学习主题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这些学习主题一方面要反映中外历史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反映中外历史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总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因此,《课标》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组织为各个学习主题,通过主题呈现的方式,即兼顾了历史发展时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反映出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又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易于学生把握。此外,《课标》在每一个学习主题下设计有一到三个活动建议。综合而言,各板块的教学活动建议形式多样,大体有五种:

(1)结合主题,参观、考察或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2)结合所学内容与地图,学习制作历史图表。

(3)根据学习主题,收集、分析历史资料,举行故事会、讨论会,编写历史剧。

(4)阅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学唱历史歌曲。

(5)学习开展历史方面的一些社会调查和访谈。

教学活动建议不属于指令性的教学目标,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建议,而是为贯彻内容标准的要求而设计的可供教学选择的建议。着重于达成三维一体的目标,是三者的辨证统一。

2、新教材的主要功能

教材作为传输信息的一种知识载体,具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

第一、教材的工具性。教材虽不是唯一的教学工具,但却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工具在于其使用价值,师生双方都要凭借它来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

第二、新教材是课堂教学核心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通常所言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

课程的要素来源主要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和来源。

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主要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所、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又不是直接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含着课程实施的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连网、人力和环境等。

随着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提出,关于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也随之产生。这些理念有:A、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确是核心的课程资源。B、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C、学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其原因是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目标能否实现,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小密切相关。任何一门课程都是由专家、学者设计的。它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者预设的路径发展,学生会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提出或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观点、看法,而这一切又可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意义上说,学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第三、新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三维方面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既重视教学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和主要阵地,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从该意义上讲,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自然也成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四、教材是课标的体现。课程标准是规范教学的指导行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以简约、概括的文字反映出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

根据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是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而使用的专门的教学用书。新教材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师生双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法,使课标规定的内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第五、教材的科学性。教材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必须符合教学、教育规律,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六、教材的时代性。要求教材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要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运用最新的科学教学手段。

第七、教材的实践性和相对稳定性。一部教材是否适用,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要经过多次实践,反复修改。但从教学的角度看,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实践并不断的总结经验

3、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新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课程内容和设计上安排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探究性问题和活动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2)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重及时恰当地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增强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征、认识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教材基本上是“单元”、“课”及“子目”三级标题为基本结构。每一课内容的结构,一般都有必修课文、阅读课文、文献资料、图片、思考题、注释等组成。

(4)新教材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新教材重视生动活泼、思想深刻的内容,尽可能以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特点,进而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学会利用这些原则进行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重点:历史知识的的特点。

教学难点:中学历史教学的各种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历史知识的特点

中学的各门学科都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由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的。概言之,历史知识具有科学性、过时性、具体性、综合性四个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所言的历史知识是经过科学整理的历史知识。其科学性表现在:

(1)历史知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要求的。我们讲授的历史知识仅仅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选择、分析并作出的解释、说明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

(2)历史知识是客观而真实的。历史研究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那么,经过科学整理过的历史知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决定着它的科学性。

(3)历史知识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知识不仅客观而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进程,而且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时性和间接性

过时性是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的特征。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全部实践活动,是指过去的人和事。这就决定了历史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因此,人们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只能通过先前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字、实物材料间接的进行认识。历史知识的过时性又决定了历史知识的间接性特征。

3、具体性

这是历史知识的一个显著特征。历史知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并有一定的历史人物参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进程。也就是说,历史知识是由时间、空间、条件、经过、人物及其活动等具体要素构成的。如: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与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的政治条件、历史人物、甚至历史心理等问题有着密切的、重要的关系。离开这些具体要素,历史知识就无具体性可言。各具体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4、综合性

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是指自然界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历史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历史是知识的海洋。

二、历史教学的原则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史论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1、史论结合的原则

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史”指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等基本史实。“论”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正确的解析,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所言的史论结合。如何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首先,必须详细地把握和讲清基本史实,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为正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史论结合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方法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史论结合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史论结合必须做到史实讲述中寓有观点,观点分析中不离史实。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只讲理论观点,而不注意讲授基本史实。二是只讲基本史实,而不注意讲观点。

2、突出重点的原则

所谓“重点”,是指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构成历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教材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因为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主要和次要、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即重点知识。而且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这也要求教师要把握重点知识进行教学。但突出重点并不意味着丢弃非重点,否则,就割裂了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突出重点,首先要确定重点。一般而言,在教材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史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的史实,对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均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突出重点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2)点面结合,互为联系。

(3)围绕重点,补充材料。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突出教学重点,如:调整结构、板书提纲、归纳小结、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单元复习等。

3、直观性原则

这是中学各科教学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和具体知识,使学生以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形成历史表象。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历史的过时性特征为其存在的客观前提。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语言直观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再现”过去的历史。教具直观是通过使用教具来实现的。二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直观教学的作用表现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2)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

(3)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4、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授历史。贯彻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四点:

(1)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具体讲述历史。

(2)要注意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3)重视复习,加强联系。

(4)语言要有条不紊和前后连贯。

虽然在课程改革中,强调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作为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第五章 中学历史课备课和教案的编写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备课的种类和学会备课;了解教案的种类和教案的基本形式,学会怎样编写教案。

教学重点: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课时备课;详案和综合型教案的编写。

教学难点:教案的类型和教案的编写。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

1、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它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其次,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再次,备课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2、备课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充分全面地备课。教师备课不光要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教具的制作、演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安排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在课前全面周密计划每个教学环节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有计划性。历史教学的任务和三维目标不可能在一堂课内就能完成和实现的,而要贯穿于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加强计划。

第三、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风格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了解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备课的方式

备课的方式主要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

个人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基础。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精神生产。备课工作首先应个人钻研,独立思考。这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备课不充分,就会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不能起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教研组展开的一种集体活动。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再进行个人备课,吸收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二、备课的种类

备课的种类可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

1、学期备课

这是指历史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的备课活动,它对保证整个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有:

(1)认真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

(2)明确本学期历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

(3)调查了解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

(4)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具体有:基本分析、新学期的基本打算及重大的教研活动等;第二部分为正文。含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目的、内容、进度、措施、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和对学

生如何进行指导等。制订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时,一是要切实可行,二是要留有余地。

2、单元备课

这是指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一个教学单元而展开的备课活动。它不同于有若干单元组成的学期备课,也不同于某一课时的备课,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有:

(1)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

(2)明确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重点和难点。

(3)确定单元教学目的,具体划分课时数。

(4)确定各课时的主要内容及其所需要的教具。

(5)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备课一是比学期备课详细一些,深入一些;二是各课时之间有分工又有配合;三是单元历史教学完成之后,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小结。

3、课时备课

是指历史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对其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时备课是历史教师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深入到每一个教学的环节中因此,是保证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课时备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

(2)阅读必要的历史教学参考书。

(3)弄清历史基础知识和教材内容的内部联系。

(4)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5)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补、删除。

(6)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7)编写课时教案,并熟悉教案,做好上课的准备。

三、中学历史教案的类型和编写

1、中学历史教案的编写

历史教案既是教师备课活动的终点,又是教师上课的起点,因此它成了沟通备课和上课的一座桥梁。它作为历史教学设计的蓝图和行动方案,尽管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但是不可缺少。这不单是历史教学保证质量的工作规范,而且也是历史教师备课劳动的结晶和传之后人的“财富”。对于教案的编写个人的做法各不相同,但作为一份完整的教案,大体上应包括以下12项内容:

(1)教学目标。这是根据历史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来确定这一堂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它一般分为三项内容来编写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对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起规定性的作用。

(2)授课时间和授课班级。在教案开头注明时间和班级,便于今后查看、总结和改进。

(3)授课的题目。一般按历史教材中每一课拟定的题目来编写,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动。

(4)课堂教学类型及时间安排。这是用来说明每堂课的授课方式、课型及课时安排,起一种归类定型的作用。

(5)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这是用来说明每堂课中所要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的。目前,还要求注明其解决的办法。

(6)教学用具准备。这是用来说明每堂课所需要使用的教学用具,或多或少视情况而定。

(7)历史教学板书设计。这是用来说明每堂课所设计的板书,有的放在教学过程进行之前,有的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有的放在教学过程之后。

(8)教学方法。这是用来说明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目前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授课所使用的方法,另一种是学生学习所使用的方法。

(9)教学过程。这是用来说明上课的具体过程或步骤的。它包括如何导课、如何叙述、如何讲解、如何板书、如何提问、如何演示、如何巩固、如何终课等环节。这一部分是历史教案的主体部分,需要精心设计,全盘构思,首尾呼应,突出重点。

(10)教学总结。这是在讲完课后对一节课的总结,以便达到巩固知识、扩展能力、强化思想的目的。

(11)作业布置。一般是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历史课的作业可以是思考性的,也可以是练习性的。

(12)教学小结。是备课和教案实施情况的小结,也是教学心得体会的概括性记录,可资以后改进教学,总结经验。

2、中学历史教案的类型

历史教案的类型,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首先从内容上看,历史教案可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型教案、教法型教案和综合型教案。

知识型教案注重于历史知识的汇集,参考资料的摘录。包括题目解析、时代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生平、业绩、影响;增补的资料及其来源等等。这类教案的资料性、文献性都很强,编写详细,甚至可以成为讲稿。其优点是知识相对稳定,便于长期保存,反复使用。缺点是一般只写了“教什么”,没有写出“怎样教”,缺乏教案的个性。

教法型教案注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板书、提问、教学步骤、巩固总结等。这类教案针对性强,具有教学个性。其优点是注重“怎样教”,便于施教过程中的双边活动;缺点是知识性不强。

综合型教案是一种集知识和教法于一身,进行优势互补的教案。内容上既有一定的资料汇集,又有一定的教法设计,力求做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机结合。因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这种类型的教案都是值得提倡的。

其次从形式上看,历史教案还可以分为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和微型教案三种。

详细教案内容周密全面,几乎接近于讲稿,不但历史知识丰富详尽,而且对教学过程的编写尤为细密周全。详案文字多,篇幅长,便于系统记载教学内容,全面把握教学进度,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应先学会编写详细教案,以便厚积薄发。

简明教案又称为教学提要。这种教案文字精练,篇幅短小,只写出最基本的内容,比如教学过程只写出几个大的步骤,教材分析只写出一个梗概或几个要点,板书也力求简练集中。简案仅仅是对详案的简化,编写时需要有驾驭教学全局的能力和较强的概括能力。简案虽然简短,但是设计时难度大、上课时把握不易。因此,只宜驾轻就熟的教师使用。

微型教案也称之为卡片教案。有时因为某种需要,可把教学内容尽量简化;只保留最基本的教学步骤和必要的板书,将其编写在卡片上,一般一课一卡。微案只宜作详案的补充,而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结合教科书运用微案卡片,也可以使教学得心应手。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编写哪一种教案,其共同的要求是认真。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矛盾及本质,理解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及形成历史概念的心理分析;掌握历史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主要矛盾及本质。

教学难点:历史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矛盾及本质

1、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达到社会培养目标的过程。

构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教师、学生、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四个因素。四个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人的因素,也是两大活跃的主体因素。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历史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施行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的主体,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有教无学或者有学无教,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被认识的客体,它是“教”和“学”的依据和具体内容,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和学都失去了源泉;教学方法和手段则是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媒介和载体。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比较容易地、迅速而有效地使师生把握和理解,没有这个载体,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上述四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它们同处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各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但是在这四个因素中,只有教师、学生是两个活的“主体”因素,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方法、手段则是需要被认识掌握的客体和需要被借助的媒介。因此,考察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只能以矛盾的主体方面为出发点来进行。

我们以教师为出发点,主要存在着:教师同学生之间、教师同历史教学内容之间、教师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之间这三对矛盾。以学生为出发点来看,同样存在着: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同教学内容之间、学生同教学方法有教学手段之间的三对矛盾关系。现在分别来分析这些矛盾关系。

第一、在教师同学生这对矛盾关系中,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实施者,而学生则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和客体。两者以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方法、手段为中介。在这里,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主导着学生在知识、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在教师和历史教学内容这对矛盾关系中,教师是主体,历史教学内容是教师认识的客体,两者以学生为中介,因为教师认识和把握历史教学内容就是为了对学生施教。离开施教对象--学生,教师认识和把握历史教学内容便失去了相应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学生是这两者之间的中介。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把握、认识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教师水平的高低,而教师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第三、在教师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矛盾关系中,教师是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运用的主体,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则是被教师选择运用的客体,两者又以学生和历史教学内容为中介。因为教师要进行历史教学,就必须选择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选择的依据其中一个就是历史教学内容。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另一个就是学生,教师选择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就是为了让学生学通弄懂。选择和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要充分考

虑学生的情况,看学生是否能适应,否则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在学生与教师这对矛盾关系中,由于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因此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教师则成了被学生认识的客体,居于被动地位。两者都是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中介。在这里,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体作用。学生同教师的关系是通过学习建立的,离开了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第五、在学生和历史教学内容这对矛盾关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学内容是学生所要把握的对象客体。两者以教师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中介。在这里应注意的是: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认识和把握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认识和把握;另一种是通过学生的复习和自学来认识和把握。但是这两种途径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都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六、在学生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矛盾关系中,学生是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运用者,是矛盾的主体;而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则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选择和运用的方式和载体。两者以教师和历史教学内容为中介。

总之,不管是教也好,学也好,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现有水平同社会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才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3、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由事物运动中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矛盾是学生现有水平和社会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决定着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认识历史、发展自己,使自身素质水平逐步达到社会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阶段

教学过程的阶段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法。一种是从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这个角度出发;一种是从具体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这个角度出发,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评定阶段。

第一、感知历史知识阶段。这是历史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第一步。由于历史的过时性特征,学生只能通过教材、通过教师的语言和直观教具,才能再现历史的形象,形成具体的历史表象。这种表象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等客观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再现;只不过是一种再造的东西。

第二、理解历史知识阶段。这是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阶段。要让学生在众多历史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和抽象,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形成历史概念和规律性认识,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第三、巩固历史知识阶段。巩固所学知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一环,是学生运用知识的前提。在这一阶段要求:一是使学生把所学历史知识能牢固保持在记忆中;二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三是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时能准确迅速地再现出来。

第四、运用历史知识阶段。这是让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段。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运用。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用历史知识来发展能力的方法途径很多,如组织练习考核;让学生查阅工具书、编制图表地图;教学生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调查、撰写历史文章等,都是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方法途径。而且,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第五、检查评定阶段。教学效果的检查评定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包括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认识掌握的知识、技能、智能发展情况的检查与评定,也包括学生的自我检查。它可以是一堂课的、一个章节的,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和历史教学全过程的,它贯穿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

5、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环节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从具体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又需要分别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教师的教来看,可分为教学前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后评价阶段。而从学生的学来看,则可分为预习阶段、听课阶段和复习阶段。`

教学前准备阶段,通常也称为备课阶段。这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的起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阶段,通常也称为上课阶段。这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但由于课堂讲授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考察课,作业分析课等不同类型,它们的主要环节也不尽相同。

教学后评价阶段,也称为反馈阶段。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个方面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调整教学。这个阶段包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资料、做出评估判断、调整处理、再反馈评估五个环节。

二、历史概念的形成

1、历史概念

概念是人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最本质的特征,反映其间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和关系。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法理论中,历史概念的内涵在形式表述上还有其不同的特点。大致有三种:

①有些历史概念具有时间、空间、人物、性质和历史特征等基本内容,一般多属于较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王安石变法、黄巾起义、李时珍等。(单纯的历史理论)。

②有些历史概念较为复杂,教科书中既无定义,也未集中阐释,而是散布在较多的章节里,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理解,才能逐步完善。如:统一战线、机会主义等。(复杂的历史理论)。

③有些历史概念有较强的理论性,也较为抽象,一般称之为历史理论概念。如:国家、生产力、生产关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这些概念要通过教师结合史实进行讲解,也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形成历史概念是认识历史知识的中心环节。其次,形成历史概念是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重要关键。再次,形成历史概念是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

2、形成历史概念的心理分析

历史概念形成于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等基本心理过程。

A、历史的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方面。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有:

感知的联系性规律。在任何条件下,感知都要依靠人的过去的经验,总要把遇到的新事物同曾经感知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在历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新的历史知识,总要使学生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找出跟新知识相接近的那些联系,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

感知对象的理解性规律。既在感知对象时,对那些理解的事物总是容易被感知而获得深刻、全面的认识。感知的理解性与语言有着紧密联系。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时,必须配上说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度。如无直观教具,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也能提高感知的理解度。

感知对象和背景的相互转换规律。人们可以感知的对象很多。但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一定的要求选定一定的事物为感知对象,其他事物则为感知对象的背景。感知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所要传授的知识是感知对象,而其他事物,如教室环境、教具、教师的衣着等上感知的背景,为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必须强化对象、弱化背景,以防止对象和背景的转换。

B、历史的表象。表象就是曾经被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历史表象是对事物概括化了的形象,是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留下的文字资料和文物等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形象,是历史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再现。

历史表象有:时间表象、地点表象、人物表象和事件表象。

历史的时间表象,主要是对历史的顺序性、延续性和周期性的反映。“历史的顺序性”是指历史现象的演变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它要求人们必须严格按时间顺序来学习历史知识。

“历史现象的延续性”是指历史现象不仅是按时间顺序演变,而且还按时间顺序延续。这就要求人们要掌握重要的历史年代,并能把年代与史实内容联系起来,就能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历史现象的周期性”是指同时存在的不同历史事件、人物的表象,这是历史时间表象在横的方面的表现。

历史的空间表象,主要是借助于历史地图形成的。它所反映的有相对静止不动的地域概念,而且还揭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及人们活动的本身,具有历史现象的动态性。反映历史空间表象主要有三种:①反映历史空间关系的地理范围。②反映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一定影响。③反映地理空间表象的历史变迁和某一具体事件中的空间变化关系。

历史人物表象,是指大脑对于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及其外貌的认知印象。由于历史的过时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表象往往很不确定,而且还有很多的塑造成分。在历史教学中,应以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重点应放在正确描绘人物的思想言行上,要尽量选用可靠的人物肖像画,再现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历史事件的表象,是指对于构成事件的各种要素的认知印象。它具有综合特点。历史表象的形成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头脑中的历史表象越是丰富、生动、具体、准确,就越有助于他们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概念。

3、形成历史概念的方法

从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历史表象到历史概念的形成大致有三种方法。

第一、实例论证法。先提出命题,再以具体史实加以解释说明来明确历史概念的方法;也是适用于阐明名词性的历史概念的讲述方法。

第二、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常用的方法。历史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不断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所含的各种不同的特点,确定它们的本质特征;而综合的目的则是揭示包含在历史现象和事件中带有普遍的特性和规律性的特征。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找出因果关系,抓住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分析发生的背景、条件,理出事件的发展头绪,弄清作用或影响,这对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有重大作用。

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同时,实际上是将各种客观史实进行综合的过程。将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发生的同类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然后进行综合,找出共性规律,这也是综合法。教学上的分析综合法,一般是先分析,后综合,在复习课上或联系旧知识时也可以先综合后分析。

第三、归类比较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归类、比较,分析异同,这种方法叫归类比较法。该方法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用。

①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事件,经比较可以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如:斯巴达和雅典的比较。

②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加以比较,认清不同的本质。如:唐代的手工作坊和明清的手工作坊的比较。

③性质相似或相同,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以区别其不同的历史作用。

三、历史概念的发展

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全面形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般来说,学生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最初形成的简单的历史概念,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和历史知识的积累,由具体概念逐渐到理论概念。

1、历史概念的系列化

所谓历史概念体系,是由纵向概念系列和横向概念系列构成的概念网络。

历史学科的纵向概念系列很多,大至一个国家,小至某一具体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史。因此,就有反映它发展的一系列的概念。但任何一种概念系列都有着先后递进的时序联系和继承发展的逻辑联系。如:阶级概念系列等。

横向概念系列是指一个较大的类概念包含着一系列的较小的种概念。如“国家”作为类概念,它包含着中国和世界所有各国的种概念。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弄清类概念的一般涵义,将有助于他们弄清种概念的特殊个性;反之亦然。

无数的纵向概念系列与横向概念系列相互交织,便构成历史学科的概念体系。它反映了历史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知识的特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实际上就是掌握历史概念体系,即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学生掌握的各种概念上下左右联系起来,使之形成概念体系的网络,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理论概念的形成

历史的理论概念是指从诸种历史客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历史客体的共同本质属性和普遍规律的概念。这种概念的外延较大,内涵则较为狭小和抽象。如:国家、阶级等。由于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科学,所以历史理论概念有的属历史唯物主义,有的属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理论概念比具体概念更高级、更概括、更深刻,所反映历史的规律更全面,反映历史的本质更科学。因而,学生一旦掌握了理论概念,就会提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七章 历史课堂教学及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的类型,掌握各种课型的基本要求;掌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课堂活动的主要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和优化各种教学方法;了解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要求,初步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板书技能。

教学重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基本要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教学难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及运用;中学历史专题知识的讲述方法及运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和实例论证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堂教学技能

一、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

历史教学的形式分为两大类: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教学规律的重要阵地。历史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传授基础知识。因此,必须要针对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类型和结构。这既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又是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

课堂教学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在一堂课内只有一个教学任务,一般采用单一课的类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一般采用综合课的类型。课的类型不同,其结构也不相同。

1、单一课

单一课分为导言课、讲授新课、复习课、检查知识课四种类型。

导言课具有三个内容:说明学历史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本学期或本单元的历史时期断限和教材内容的编章;提出具体要求和介绍学习方法等。导言课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认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新知识。这种类型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一是在一个单元的开始,教材内容和前一节课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二是教材分量较重或较难,如不在一节课内授完,势必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讲授新课包括四个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中心环节)——概括总结新内容——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任务是使所讲授过的内容得到概括和系统化,帮助学生明确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提高分析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复习课有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毕业复习三种。复习课的一般结构是:组织教学——提出复习课的范围、做法和要求——复习、练习——综合练习——布置作业。

检查知识课的任务是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这种类型的课之后,必须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综合课

这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类型。其任务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课堂练习等几项。综合课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较适宜。综合课的一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运用语言的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讲授技能、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等六个方面。

1、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其内容有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导入方式、合理控制导入时间等。重点是导入的类型和适当的方式。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小说、电影,往往有一个出奇制胜的开端,把读者、观众的心情一下子吸引过来。一堂好的历史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为上好历史课打下基础。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借助于歌曲、文艺作品及诗歌导入。一般来讲,歌曲、文艺作品、诗歌,语言精辟、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如讲授“九一八事变”,可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讲授“改革开放”,可播放《凤阳花鼓》等。

(2)利用文物、模型及课本上的插图、图表和其他直观教具导入。文物、模型、及其它直观教具,能帮助学生再现过去的历史现象。使看不到、摸不到的历史形象,通过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历史概念,又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其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如讲授“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可利用岳飞肖像来导入新课。

(3)引用成语典故作导入。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它具有概括性强,寓意深刻,适当引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常结合教材内容,把它用来作为新课的“开场白”。如讲授春秋争霸时,可利用“卧薪尝胆”、“三令五申”等成语来导入。

(4)谈话引导、娓娓动听导入。这种方式比较自由,老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他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5)名言导入。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特别崇拜的人物,树立自己的偶像。摘录名人的名言来导入新课,往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6)广告导入。广告通过各种新闻媒介的传播而为学生所耳濡目染乃至熟能成诵。借广告导入新课也会给学生以新鲜、自然感,引发兴趣。如安徽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则广告“古有陈胜王,今有大泽酒;惊天动地的震撼,荡气回肠的感觉”可作为《秦末农民战争》一课的导入。

(7)故事导入。历史是对过去人物活动及重大事件的记述,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导课中注意用故事来吸引学生激发其求知欲,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商鞅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一课时,可利用“立竿取信”的故事来导入。

(8)设问导入。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就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总之,导入新课一定要力求语言简练,占用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新课的进行。导入新课作为新课的楔子,目的是为新课服务的。

2、运用语言的技能

(1)教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教师的职业离不开语言,即使是电化教学,也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所谓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的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各个学科的语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果不经过一番实际的训练和执着的追求,是难以掌握教学语言的规律和技巧的。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上课的语言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师范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2)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有历史特色。历史教师的语言所表达的是具体的历史知识。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教师的语言就要准确反映时代特色,适当引用古人原话和文献的原文,不仅可以渲染历史的时代特色,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语言要生动。历史教学的语言要注意通俗、形象、幽默。通俗,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来表达。历史教学内容比较概括、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述的时候,运用生动的语言,补充相关的内容,使抽象变为具体。幽默,是一种生动有趣而且含义深刻的语言艺术,给人愉快、发人深省,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教学语言正确清晰,悦耳动听;语调丰富,感情充沛,节奏适中。

第三、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心理节奏。

3、设疑和提问技能

(1)教学中设疑、提问的作用

设疑、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下:A、能激发学生的兴趣。B、有助于维持教学秩序。C、有利于帮助学生温故知新。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E、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F、有利于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环境。

(2)设疑和提问的基本要求

第一、设疑、提问要有针对性,而且要富有启发性。

第二、设疑、提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第三、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要注意学生的反馈。

第四、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1)板书的作用

板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有正副板书之分。正板书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备课中编订的课题大纲,或称讲授提纲。板书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备课中,板书提纲是教师编写教案的骨架,教师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设计板书提纲的过程。二是在课堂上,板书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能使人对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2)板书的基本要求

板书的内容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必须能概括全课的主要内容,真正成为全课的提要和纲领。第二、结构合理,有史有论,逻辑性强。第三、内容层次清楚,既系统,又突出重点。第四、文字简明扼要,条目简练,详略得当。第五、副板书要帮助正板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实内容,有助于教师深入浅出地演化教材内容。第六、板书的设计要有美感,具体地说,要求做到形式美、文字美、色彩美三点。

(3)板书的形式及其使用

板书的形式由内容决定,并服务于内容。课堂上常用的板书有三种形式:提纲式板书、图表式板书和图示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它主要根据教材结构编排,是运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传统板书。其优点是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容易掌握教材体系和记忆史实,训练读史方法。

图表式板书:它包括大事年表、表解、统计表等。多用在当堂巩固、阶段或期末复习时的归类总结等方面。此外,作为副板书或补充史实,也常用到图表。其优点是线索清楚,化繁为简,直观性强,使用于内容复杂、抽象难懂的课文。

图示式板书:它是在沙塔洛夫信号纲要图示教学法结合我国传统的表解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优点是简明生动,文字、线条都代表一定的含义,既有逻辑性,又有直观性,便于记忆联想。

5、讲授技能

(1)讲课艺术

讲课是一门艺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能产生并形成于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讲课艺术与备课中的教材处理、教法选择等密切相关。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术(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姿势语言)和管理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2)提高讲课艺术的重要性

由于历史科学的过时性特征和我国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经济制度等抽象内容,从而影响到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历史课的讲课艺术就是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再造历史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立体感,如身临其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用抽象思维抓住历史的本质,形成科学的历史概念。可见,讲课艺术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教师的教学威信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提高讲课艺术的途径

第一、提高讲课艺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广搏的知识素养。思想素养表现为高尚的事业、责任心、上进心、自尊心等职业修养。在课堂里表现为热情、诚恳、亲切、耐心、谦虚等。提高讲课艺术,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养外,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因为就中学历史教材而言,涉及到哲学、文学、地理、算术、天文、历法、书法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是有再好的讲课艺术,也很难讲生动。

第二、提高讲课艺术需要实践。讲课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提出了要有教学机智的艺术要求。所谓教学机智就是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要形成教学机智,必须做到两点:首先要熟悉学生,严格课堂管理;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6、终课的技能

(1)终课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终课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通过小结、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及时地巩固下来,并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终课的意义在于:巩固知识、升华认识、发展能力、及时反馈等。

终课的基本要求有:A、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B、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C、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2)终课的方法

第一、知识整理法。是将先后学习的新知识依据它们的内在关系建立起知识链的一种终课方法。其特点是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用得比较普遍,它能使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不是散乱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运用知识整理法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与内在关系的把握。

第二、提炼结论法。是通过对史实的层层分析,以得出符合逻辑性结论的一种终课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提炼结论法是以史实为基础,因此在运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第三、整合图示法。是以图示来归纳全课知识的一种终课方法。其特点是知识结构化。是通过图示与提纲,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使这些知识之间的脉络关系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依据历史发展的线索,将新学的主要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第四、比较对比法。是通过比较或对比,达到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征及本质认识的一种终课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对同类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异同点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对性质对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种方法首先要清楚比较与对比是有区别的;其次要清楚运用比较与对比是有条件的,即用于比较与对比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应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具有同一属性的。

第五、升华认识法。是分析归纳重要史实以获得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形式是由具体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相关史实的归纳,可以由学生归纳史实;也可以由教师分析史实。初中教学中两种方式交替使用。

第六、巩固练习法。是以学生练习方式巩固新学知识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师知道下,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活动。这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及时巩固新知识有直接作用。这是最常用的终课方法。

第七、新课铺垫法。是依据教材前后课文之间的知识联系,结合下一课内容设置问题,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能激发学生预习新课的兴趣,又能揭示预习新课的重点。

第八、深化教材法。是挖掘教材潜在内容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九、讨论总结法。是以总结学生讨论情况为小结的一种终课方法。这种方法是以述评形式为特点,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评价。该方法在使用时,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看法要归类分析并结合分析向学生阐明教材所持的看法,至于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允许保留,并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

第十、学法示范法,是以实例示范方式作学习指导的一种终课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示范性,即实例与说明相结合。该方法的使用要注意方法要求与典型实例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结合实例对学法要求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模仿实例对学法要求的运用。

(3)历史教学终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终课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服务,紧扣教学重点。一节课是一个整体,终课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关于终课的设计也就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放在整节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终课是必须突出教材的重点。

第二、终课对重点史实、概念的阐述注意深化,切忌简单重复。

第三、终课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终课不单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终课要注意学生作业的设计。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特长等因素来考虑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减轻学生的负担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学历史课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

一、讲述法及其基本要求

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教师较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讲述法又分为叙述、描述、概述三种不同的方式。

叙述法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完整的讲述。它一般以叙事为主,故也称叙事式的叙述。其特点是具有完整性。其作用在于说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和发展线索。

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包括:开端、发展、高潮、高潮下降、结束五个组成部分。其中以开端、高潮、结束最为重要。如:法国大资产阶级革命以三级会议的召开为开端,先后经历了三次革命高潮,热月政变标志着革命的结束。

运用叙述法应注意几点:要按教材内容进行叙述;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突出重大情节;要有充沛丰富的感情,主要通过语言、语调表现感情。

描述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大场面、主要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其特点是形象性。其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具体而鲜明的历史表象。

描述和叙述的主要区别是:描述着重于具体对象的特点,没有情节。叙述则着重于过程和情节。两种方法要结合起来运用。运用描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语言生动、细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各类图象进行描述。

概述法是对教材中的次要部分,进行扼要地概括讲述,用以勾画出历史的全貌和发展线索。概述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条理清晰。

叙述、描述、概述经常配合使用。叙述中有描述和概述,描述时要依靠叙述。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获得丰富的感情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创造条件。

二、讲解法及其基本要求

讲解法是对史实运用分析、综合、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历史概念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讲授政治经济制度、法令条文、某些文化成就等等。

讲解的方式主要有解释与比喻、分析与综合、类比与对比。

解释与比喻。解释是对教材中 的术语和难懂的字词句进行简要的释义、说明。比喻是借助于鲜明的形象来比拟,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和概念。如:把资本主义萌芽比喻成几株充满活力的小草,而把封建社会比喻成即将灭亡的大树。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解释与比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的放矢,通俗易懂,有可接受性;比喻要恰当贴切,生动形象。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或各个部分,给予具体的说明。综合是把从历史事件中分解出来的各个因素或部分归纳起来,作出整体的结论。分析与综合是一个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要综合就必须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对史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总体认识。分析与综合的基本要求是:分析要抓住史实,具体细致;综合要结论于史实,全面准确。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分析与综合,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先分析,后综合。即先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二是先综合,后分析。即先提出结论,然后依据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再回到结论。

类比与对比。类比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共同特征。类比必须一比较为前提。对比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现象相同或相似而本质相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揭示它们本质上的区别。类比要注意:将本质相同的历史事件的某一方面进行类比。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类比,分析革命的原因、阶级结构的变化,认识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将不同的历史概念进行类比;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类比。对比要注意: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将不同的历史概念进行对比。

三、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交谈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其最大的特征是: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知识;变教师单方面的活动为师生的共同活动,重视和调动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谈话法可以分为检查性谈话、启发性谈话、巩固性谈话三种方式。

检查性谈话(课前提问)其目的一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并检查他们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二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导入新课作好铺垫。

启发性谈话的目的一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二是加强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巩固性谈话一般常用于教师讲完新课之后,将整课教学内容变为连续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谈话。其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新知识;二是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错漏之处,及时补救。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以下问题:谈话必须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谈话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谈话,所提问题难易适度;谈话必须启发诱导,并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谈话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四、其他的教学方法

图文示意教学法:简称“图示法”。它是用各种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媒体(包括各种符号、数字、图形、词组等)组成图示,来表达历史史实或历史概念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法的体系最先由前苏联的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立的,其核心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纲要信号”图表组成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把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简要地表现出来。我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图文示意法。图示法一般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设计一张图示,而且要与教师具体的讲述相结合。其优点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发现法。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而找出规律,形成概念,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由于发现法的焦点和核心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故又称学习发现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法。它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互相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深思熟虑的概念;可使学生交流思想,开阔思路。

第三节 历史教材专题内容的讲授方法

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采用通史体裁编写,每一历史阶段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这些内容构成了教材的专题内容。专题内容不同,讲授方法也应有别。

一、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

1、讲授历史人物的方法

讲授历史人物一般都用讲述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身份地位、主要事迹,简要评价等。讲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人传事和以事带人两种。

以人传事,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其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史实。

以事带人,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历史人物置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去讲述。

两种方法的目的,都在于突出历史人物,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形成深刻印象,明确认识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在运用上述方法讲述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述与描述像结合。

(2)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情景图象等。

(3)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史料原文,增强感染力。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两种:点评和专评。

点评又分为穿插点评和述后点评。穿插点评是指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就历史人物的某一行为或语言加以评价。述后点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的事迹后,加以点评。

专评是指在讲述完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活动后,把其事迹、活动归纳起来,加以全面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有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和分析,看其活动对历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给予正确评价。

第二、要坚持辨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能着眼于一点,以偏概全。

第三、要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

第四、要注意恢复一些被文学艺术作品所歪曲的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二、经济史内容的讲述方法

经济史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它包括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其内容概念较多,宜用讲解法来揭示经济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因果相联

即揭示经济现象之间以及经济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果相联是历史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又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那么,讲授经济史应如何注意因果相联?

(1)讲授经济史内容,要揭示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如:井田制的瓦解: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初税亩的实行→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2)要揭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因果联系。

(3)要揭示阶级斗争与统治阶级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因果联系,即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2、点面结合

将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面)与其中主要部门、主要方面、主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述。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在讲授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主要部门。

第二、在讲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主要地区。

第三、在讲述一个部门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时,要突出其中一两个个主要方面。

点面结合还可以运用一些图表来配合,要做到面广点实。

3、串联理线

把不同时期某一国家的同一方面的经济史知识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整理出基本线索。它有助于学生认识经济发展的连贯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经济史知识的基本线索。

串联理线,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集中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完成,即新旧知识不断联系,以此顺延,终至完成。

4、具体形象

即把空洞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主要有补充典型材料、运用细致描述、穿插短小故事、引用诗词佳句等方法。此外,还可以运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三、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政治史内容大体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措施和政治改革、政治文献和政党,也包括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各类战争等。

政治史内容一般用讲解法、阐述法为主,进行分析与综合。讲授政治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经济有机结合

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必须说明经济决定政治。如: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又如:资本主义世界的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政治危机,导致革命的发生。因此,舍去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必须说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如: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较清明的政策,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舍去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也不可能使学生认识政治发展给予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政治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死学生正确认识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从中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又可以使教师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2、一分为二正确评价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每项政治措施和政治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对它们的评价也只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利弊,不能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如:每朝每代都要加强中央集权,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分为二,正确评价,可以培养学生辨证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受到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可使教师的讲授客观全面。

3、讲清线索揭示联系

讲清有关内容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揭示教材的前后内在联系。如: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全过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过这些战争,使中国封建社会由独立的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才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

四、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史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学教材中的文化史内容,是指狭义的文化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内容。文化史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讲清因由

即要讲清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结合教材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要讲清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如:原始宗教的产生,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将其神化产生的。又如:原始音乐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喊声。

第二、要讲清一定的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如: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第三、要讲清一定的政治往往给文化的发展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如:唐诗、宋词的繁荣跟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有极大的关系。而清朝大兴“文字狱”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再如:秦汉时期,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才会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前后相承

讲授文化史内容,应讲清有关文化渊源相承的关系。前后相承,可使学生认识文化的发展在时间上是连续不断、互相衔接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文化的发展又都是同先前的文化成果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都是建立在不断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帮助学生把有关的文化史内容归类串联,组成整体,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系统。

3、联系对照

即把中外文化史上的同类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但联系对照要注意:一是要尊重历史,不能盲目自大;二是要恰如其分,不能说过头话。

联系对照的作用在于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发展之中,使讲授在空间上更广阔,内容上更丰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史基本知识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

4、重视文化史人物的讲授

文化史人物的讲授,一般宜用以人带事的方法。应注意描述人物画像,介绍典型事迹,突出主要成就,引用名人名言,进行恰当的评价。

评价文化史人物,应当主要看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而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阶级出身、政治态度以及世界观来肯定或否定他们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功绩。

讲授文化史还应注意说明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范围的,表现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说明这种交流与融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总要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正是因为如此,才促进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二是本国范围内,表现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五、战争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战争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爆发了无数次的战争,这些战争如果按交战双方来划分,有阶级间的战争,如:明末农民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等;有民族间的战争,如:北宋与辽的战争、元与南宋的战争等;有国家间的战争,如:中日甲午战争、俄土战争等。如按战争性质来划分,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讲授战争史必须讲清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

1、分析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起因一般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诱发事件,二为根本原因,即引起战争爆发的深刻的内在因素(政治、经济或其它因素)。诱发事件与根本原因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本质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如:印度民族大起义,从现象上看,涂油子弹事件是起义的起因,但实际上,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殖民地的压榨、掠夺、控制,才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总之,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通过一定的诱发事件表现出来,而诱发事件又都从其特定的方面反映出战争的根本原因。

2、叙述战争过程

战争过程一般宜用叙述法、讲述法。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阶段叙述,即按战争过程的阶段来叙述。如:希波战争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叙述:第一阶段(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79年),第二阶段(公元前479年——公元前449年)。

二是按战场来叙述,即依据战争过程的地域性来叙述。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按三个战场来叙述,即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3、突出重大战役

战役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战争离不开对战役的描述,突出对重大战役的描述与点评,是讲好战争史的有效方法。

4、分析战争性质

分析战争性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论述。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总是相对而言的。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有时又有主次之分,主要方面处于领导、决定的地位,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从属地位。

说明战争性质,既要坚持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观点,不能是非不分,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5、讲解战争的意义或影响。

六、民族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民族史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的兴起、发展和民族统一政权的建立;主要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措施;民族间的战争;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等。民族史可采用多种讲授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讲授,都须注意以下几点。

1、我国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必须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1)多民族性。(2)汉族的主体性,即汉族的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汉族人口均占总人口的90%以上;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大多数是汉族建立的(除元、清外);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始终上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一直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是汉族主体性的最重要的标志。(3)统一的长期性。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是长期统一的。

2、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祖国历史中都作出了贡献。这是讲授中国民族史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共同开发祖国的边疆。历史上汉族主居中原,少数民族多居边疆。中原地区开发较早,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贡献最大。(2)共同开发祖国的经济文化。(3)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得到了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3、正确反映了民族之间的战争。关于民族战争应说明以下三个问题:(1)说明战争的发动者是各民族统治者,而不是各族人民,即把挑起战争者与卷入战争者区分开来。(2)要说明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3)要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结果。一方面要说明民主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以及给各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要说明民族战争客观上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

4、注意讲清少数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和要求外,讲授中国古代民族史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要准确表述概念。(3)要适当补充乡土史料。

第八章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学历史直观教学的类型,了解各种直观教学的意义,并学会制作和使用各种直观教具。

教学重点:地图直观、图象直观、电化直观。

教学难点:各种直观教具的制作及运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和演示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分为三大类:语言直观、教具直观和电化直观。其中,教具直观又包括地图直观、图象直观、简表直观和实物直观。直观教学的作用,主要是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理解历史概念,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地图直观

1、历史地图的类别

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按性质可分为四类: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性质:疆域图,如《唐朝疆域》、《清朝疆域》等。形势图,如《战国形势》、《甲午中日战争的形势》等。路线图,如《红军长征路线图》、《新航路开辟》等。水利(路)图,如《秦汉关中主要水利》、《隋朝的运河》等。

内容:综合性历史地图,如《三国鼎立形势图》、《古带罗马》等。专题性历史地图,如《1848年欧洲革命图》、《渡江战役示意图》等。局部性历史地图,如《京津形势图》、《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等。

2、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历史地图准确地标明了历史活动所处的地理位置,客观反映了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空间联系,还显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空间变迁的情形。它能巧妙地、科学地包容以上诸方面于一图,做到综合、直观。因此,充分运用各种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空间概念。

②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理环境因素一般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山脉和河流等方面。不同的地理环境往往形成不同的民族或某些国家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一定的地理条件往往直接影响着某些具体的历史活动。地理环境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运用历史地图使学生有所认识。

3、历史地图的演示

教学过程中,演示历史地图要注意以下几点:A、适时出示地图,正确使用教鞭。B、边讲边演示,讲述与演示有机结合。C、由简到繁,由局部到全面。D、讲清重要地名的沿革变迁。

二、图像直观

1、历史图像的类别

历史图像主要指的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插图。它既可按性质来划分,又可按内容来划分。

性质:原始性历史图像、再造性历史图像、讽刺性历史图像。内容:历史文物古迹图像、历史人物图像、历史情景图像。

2、历史图像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历史图像是形象化的直观教具,多是对某些教材重点或难点内容形象化的图说。运用历史图像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

②、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历史图像形象地反映着某一特定的历史内容,在运用的同时,其思想教育价值有显露出来。

③、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历史教科书中配有建筑、雕刻、工艺、绘画、书法等方面的历史图像。充分利用这些历史图像,进行适当的介绍、评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愉悦之情,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3、历史图像的运用

运用历史图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描述。具体要求是,对历史人物图像要描之以景,传之以事。B、说明。对教科书中没有文字介绍的一些插图,教师要做扼要说明。同时,还可以运用教科书外的历史图像,作为讲授某一教材内容的先导。

三、简表直观

简表直观包括年表直观和表解直观两种。

1、年表直观

历史年表是表现历史发展时序性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历史年表有综合性年表、阶段性年表、专题性年表、比较性年表和时间带或年代带。

综合性年表是全面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史实的年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如《大事年表》。

阶段性年表是局部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重大史实的年表,其内容也涉及各个方面。如《隋唐时期历史年表》。

专题性年表是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专题的年表,如《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年表》。

比较性年表是把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对照的一种年表,也称对照年表。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年表》。

时间带是历史年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用一定的比例尺度来显示历史活动延续长短的一种历史年表。如“西晋短期统一”可列表如下:

220年—————280年—————317年—————439年

三 三国鼎立 西 西晋统一 西 各族混战 北

国 60年 晋 37年 晋 122年 魏

开 灭 灭 统

始 吴 亡 一

2、历史年表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时间概念。掌握时间概念,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所必须的。而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时间,形成历史时间概念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历史年表。

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空间、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和掌握。历史时间总是和一定的历史空间、人物和事件紧密联系而存在的,每一历史时间必然要涉及到相应的历史空间、人物或事件。学生从掌握历史时间入手,就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许多有关的历史基础知识。

③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使历史知识系列化。历史年表把散见于教材各处的史实,有选择有目的地集中起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编排,使人一目了然。这就起到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历史知识系列化。

3、表解直观

利用文字、符号、时间等有机的排列组合解析历史内容,说明历史问题,进行直观教学的形式,称为历史表解。

历史表解的形式有:线索表解、分解表解、化简表解、表格表解。

线索表解是按照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线索把许多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史实串联起来,承上启下,连点成线。如《西欧城市的自治运动和城市内部的斗争表解》:

赎买、起义

城市——————————————封建主

11世纪————12世纪

行会革命

城市市民————————————城市贵族

13世纪————14世纪

兄弟会、友谊会

城市市民————————————行东

14世纪———15世纪

又如《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过程表解》: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半殖民地社会。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分解表解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问题按教材编写的结构层次一一解析展开,折要列览。

化简表解是把教材中某些叙述较多、头绪纷繁的内容予以简化,驭繁就简。

表格表解是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集中起来,按项目制定格子,分别填写上相应的文字、数字等,进行综合、归类、比较。它有单一性、专题性、比较性表解之分。如:《王安石变法简表》(单一性)、《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一览表》(专题性)、

《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比较性)等。其中,比较性表解运用最多。

4、历史表解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新知识,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③有助于学生综观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的异同,在比较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④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5、设计简表的原则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中心。设计边表要为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服务。因此,教师要悉心钻研教材,根据需要设计简表,使每一简表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中心。

第二、要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历史简表的容量很大,一张简表应当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不必要的内容应当剔区,以使简表简洁明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直观效果。

第三、要有利于反映教学内容。

第四、要文字简明、准确。一般多用名词、词组、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及大量叙述性的语言,避免使用不确切的词语和概念。设计的简表要标上题名,题名要小而贴切,防止大而不当或似是而非,否则难以很好地概括简表的中心内容。

四、实物直观

1、实物直观的内容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实物直观是依赖演习实物、模型来进行的。实物直观包括了历史实物和模型直观。历史实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制和使用过的真实的具体的物品。历史模型有的是依照历史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一定的比例制成的,有的是根据已经掌握的考古资料或文献资料按科学原理和方法复原或仿制的。

实物直观在教学中能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

2、历史实物和模型的演示

演示历史实物或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让所有学生都看得清的情况下,先引导学生进行概貌观察,后进行具体观察。

第二、要进一步告诉学生具体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同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细察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不要把学生注意力分散到其他细节上去。

第三、要引导学生将观察的结果与准确的结论互相印证,以检验观察的结果是否正确。

第四、有的模型演示后,要进行相应的必要的比较。

五、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设备来辅助教学,被称为“电化教学”,也称为“视听教学”、“形声教学”。历史教学常用的电化教学手段有:幻灯教学、电影教学、录音教学和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1749.html

更多阅读

《隐形的翅膀》教案设计 隐形的翅膀歌词

《隐形的翅膀 》教案设计城关街道纸坊中学张璇设计理念: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如何在逆境中、挫折中锻炼成长,是很重要的事情;挫折与人生相伴,而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翅膀是坚定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音乐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1.学唱《月之故乡》,从文学角度理解《月之故乡》的内涵、并能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歌声中表达出思乡之情、对家的渴望。2.欣赏《快乐老家》,体会歌曲传达的对生活的乐观向上态度以及创造幸福人生的激

声明:《《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案 中学篮球教学教案全集》为网友无悔我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