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发局,市农场局、市劳教局、上海铁路分局、大屯煤电公司、鲁中矿冶公司、梅山(集团)公司等教育处,各委属学校:
1994年3月,市委宣传部和原上海市教育局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并在本市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经过三年多的试行,本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其基本内容是可行的,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上海市委《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现将经过修改的《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正式颁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总目标,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培养对祖国山山水水和同胞亲人的亲切依恋感,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良传统,建设成就的自尊、自豪感;对祖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感。努力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教育,“科教兴国”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要帮助青少年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真理,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形成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分层次地推进,把教育的总体目标与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应遵循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他们切身感受出发,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学校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课堂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劳动锻炼、班团队活动互相补充,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本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上海市委颁发的《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精神,在试行和总结本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实施本方案旨在使本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走上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校在实施时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目标和内容
小学阶段
一、目标
教育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逐步形成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亲切依恋之情,为从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贡献的志向奠定基础。
二、内容
低年级
(一)认知
1.认识自己所在班级、学校、周围的同学,知道我是集体的一员。
2.知道我是中国人,上海是自己可爱的家乡,是祖国又大又美的城市。
3.知道国家的全称,首都和国庆节,认识国旗、国徽。
(二)情感
1.感受父母爱,长辈情,培养爱长辈的情感。
2.感受同学情、老师爱,培养爱伙伴爱老师的情感。
3.体会生长在家乡的幸福,激发对家乡的亲切感。
(三)行为
1.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友爱同学。
2.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整洁。
3.尊敬国旗,学唱国歌,升降国旗和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礼。
中年级
(一)认知
1.知道班级、学校和少先队都是集体,我在集体中成长。
2.了解家乡的变化,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知道国旗图案表示的含义,懂得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二)情感
1.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激发爱班级爱学校的情感。
2.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艰苦朴素,具有好好学习,做祖国好孩子的愿望。
(三)行为
1.学会帮助同学、关心班级,多为集体做好事。
2.爱护公物,注意节约,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3.尊敬国旗,学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或少先队礼。
高年级
(一)认知
1.初步了解家乡、祖国的物产资源,名胜古迹、山川河流。
2.知道我国古今著名人物爱家乡、爱祖国的事迹。
![上海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上海市爱国学校](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1927t01cf7b830e97771ba3.jpg)
3.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
(二)情感
1.感受祖国的可爱,初步形成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学好本领,为繁荣家乡、振兴中华作贡献的志向。
3.初步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和先进人物的崇敬之情,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行为
1.关心周围的人,主动为他人,为集体多做好事。
2.保护环境、爱护文物,遵守社会公德。
3.尊敬和爱护国旗,升降国旗和奏唱国歌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或少先队礼。
4.认真学习,积极锻炼,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初中阶段
一、目标
进一步教育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信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初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二、内容
(一)认知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含义,知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懂得热爱祖国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初步了解家乡和祖国的资源、人口、民族、环境,初步了解祖国的古代文明史,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和平、富于创造、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学习祖国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
3.初步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斗争史、创业史、建设史,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初步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明确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4.知道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知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了解爱青春、爱集体和爱祖国的关系。
5.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法律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二)情感
1.对己自尊自爱,珍惜青春年华;对人互尊互爱,珍惜同学友谊。
2.热爱班级和集体,逐步培养热爱祖国和各族人民的情感。
3.热爱家乡和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建设家乡和祖国的志向及责任感。
4.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行为
1.从关心、热爱周围的人开始,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做好事的良好品质。
2.养成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律的行为习惯。
3.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勤劳俭朴,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做好一切准备。
4.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升降国旗和奏唱国歌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或少先队礼。
5.少先队员应努力争取加入共青团,成为先进青年中的一员。
高中阶段
一、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常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逐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内容
(一)认知
1.学会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进一步认识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各民族群体的创造,对世界文明史有巨大贡献,懂得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成果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关系。
2.学会比较全面地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环境等状况,初步树立科学资源观、人口观、民族观、环境观,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一国两制”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创业史、建设史,懂得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会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4.初步认识我国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了解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的挑战时代。懂得世界范围的经济竞赛、综合国力竞赛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懂得在对外开放中,既要学习外国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抵制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
5.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懂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懂得人生价值的意义,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和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联系起来。
(二)情感
1.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2.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3.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含义,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以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以及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激发学生发愤读书,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行为
1.认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乡情、国情、关心国际形势,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现实问题。
2.全面提高素质,培养个性特长。把今天的学习生活同明天的建设重任联系起来,努力做一个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在高中毕业的职业选择上,把个人的志愿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3.关心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敢于同破坏公共财物、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热爱解放军,适龄青年学生要依法兵役登记,符合条件的,应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共青团员应学习党章,参加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摘自http://www.sxxjz.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