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义(慧律法师)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下载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一天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2004年10月2日,星期六,很高兴有这个因缘来跟大家结一个法缘,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大家都知道《六祖法宝坛经》是见性的大法,大家都知道。

我们看看台湾,或者是中国大陆,或者是华人世界,只要是大乘佛法的几乎都在念佛、拜佛、打佛七。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在一念之间就能够成就,观念先弄清楚了,才有办法修行。譬如说:往生极乐世界。一般人的观念就是临命终请人家来助念、加持,他认为这个叫做往生,这个观念是错的。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要先有正确的观念,你才有办法再走下去。你要等到临命终人家来助念,人家来加持,是不是有这个因缘?临命终割舍得下吗?不一定。那不一定跟赌博一样,赌博不是输就是赢,临命终靠助念、靠加持,不是说不对,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你现在的这些执着、颠倒、妄想、无明都没有处理,临命终就会很危险,所以我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要确有正确的观念,这条路才能走下去。明心见性,它有多么重要呢?大家都念佛,我也劝人家念佛,可是我劝人家用真如自性来念佛;我也劝人家诵经,可是我劝人家用清净心来诵经;我劝人家礼佛,但是我也劝人家用真如自性来礼佛,能礼所礼性空寂。

净土法门跟禅宗是不二法门,净土法门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不能离开现前当下这一念,对不对?禅宗的即心即佛也是这样,万法回归自性,叫做正法;万法离开了自性叫做外道,你今天要念佛、要用功,没有用清净自性用功,统统叫做外道。佛法是心法。明心见性有多重要呢?譬如说,我们发射的太空船,要摆脱大气层,摆脱大气层外,物理学讲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那么就没有阻力了;明心见性也是这样,当你见到了空性、真如自性,你的修行就一日千里,因为你不会着相,念佛就是现前一念,即心即佛,所以摆脱了无明、烦恼的时候,再用功就不可同日而语。

你要随便请示一个修行净土法门的佛弟子(西方净土在哪里时?)他会告诉你:《阿弥陀经》里面讲的:[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可以看到很多的注解,都是这样写的,从我们这个地方,太阳落下的直线对过去的那个地方,叫做西方,从这个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就是极乐世界。我为什么说观念错误就会很严重,第一先讲西方,西方是指什么?诸位!我没有意思是批评任何人,绝对没有!但是我必须把我学佛三十年来的心得向大家报告。如果按照那一些注解这样写的话,[从是西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太阳西下的那个地方。你注意听!诸位!地球它是绕着太阳转动的,如果你拿一张纸,把太阳画在中间,把地球画在旁边,然后360度的旋转,稍微有一点天文知识的人都知道,每天落日的西方的方向不是固定不变的。西方是表法的,是表示说:万物白天辛苦的工作、刻苦勤劳的工作,到太阳落了要休息。就是说:歇即菩提,极乐世界就是我们修行人安心休息之处,也就是说:所有天地万物白天辛苦的活动,一到日落就要止息,停止活动,到晚上要休息,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表示万物止息、安养的地方,所有修行人都应该去这个地方,是表法的。

看了几十年的经典,没有人点破,怎么看都搞不懂,注解也是这样讲,这些法师也是注解就这样讲我就跟着这样讲,也没有天文的知识,也不知道那个是表法的东西,也不了解说极乐世界就在我现前这一念,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里面,所以一直在相里面诠释,就产生距离,不了解正法的可贵,不二法门。[十万亿],十万就是表示十恶,你造了十恶,就跟极乐世界距离愈来愈远,所以过十万亿佛土这一念清净心,极乐世界就到,你不这一念回归清净自性念佛,你用什么心念佛是无所依靠。听经闻法有如此重要,这不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靠你在佛门用功,就自己有办法悟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听善知识来开示、来引导我们知道,原来极乐世界就在现前这一念,所以我们开宗明义就说:极乐世界就在现前一念、当下,万法回归自性,所以这个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叫做正法。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你把它体会看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人的心境:生擒活捉不费吹灰之力。这个可了不起。什么叫生擒活捉?就是烦恼,生擒这个烦恼,活捉这个无明,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毕竟空不可得,相不住着。我们现在就是:我要断我执、烦恼、无明,搞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了解清净自性,撞得头破血流;拜佛拜了十年,二十年烦恼依旧,执着依旧,每天都诵经,一直用压的……。你要注意看哟,我的左手代表无明,右手代表念佛,众生念佛就是这样:弥陀佛、阿弥陀佛、……(法师边讲边把自己的右手的中指食指竖直向上立起来,把自己的左掌放在手指尖上,念一声向上顶一下)无明怎么样?卡住,知道吗?他很想用功,可是他不晓得法本身当体即空,不了解无相的道理?他就很想用功,他也很精进,拜佛24小时,拼死命的要求生极乐世界,可是碰到境界,比任何人更执着、更烦恼、更争执,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明盖住,他没有见性,无明卡住。我们现在要做的功夫就这样子,知道吧?把无明拿掉,见性就往上冲了(法师边讲边把压在自己右手上面的左掌拿开,右手直接向上冲)。(听众鼓掌)感恩!劳烦大家为我鼓掌。

什么叫大彻大悟的心境?大彻大悟的心境就是于刹那之中即见永恒,永恒跟刹那不二,刹那是我们的意识型态,永恒也是意识型态,那是我们对刹那讲永恒,对永恒讲一刹那,破了这一刹那的执着,永恒根本就不存在,万法当体即空这个才是真正的永恒。什么是大彻大悟的心境呢?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了知万法都是唯心现量,本没有实体可得,一切万法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影相,没有实在性的东西,而我们众生刚好颠倒,认为那个境界是实在的,就拼死命的执着,这一念就错;我们动一个念头要追求佛法,也错!因为佛法本来就具足,本性具足,众生因为离不开这个起点,所以统统的错!

一讲就是[我],对不对?你可以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我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我]的动点一执着一下去、坏了!人生、宇宙纷扰、困扰、斗争、什么统统来,所以说: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就是多了一个[我],卡死在这个[我]的观念,就变小人,你这句话要会背哟!你就安了一个[我],完了!修行统统卡住了。什么叫做大彻大悟有的心境呢?就是怀着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的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叫做大彻大悟。什么叫做大彻大悟有的心境呢?就是当处发生当处寂灭,你体会得出来吗?也就是在这个世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在碰到的种种苦难、逆境,没有说我在委屈,我在受苦,他觉得说:缘起空性就是不可得。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宣说的,缘生就是无生。有的人看起来两颗眼睛无神,人家看起来是炯炯有神,没关系,我等一下就会给你塞一颗摩尼宝珠进去,吞下去就OK了,你就开大智慧。好了,今天大前提就这样简单地提示一下开悟的重要跟正确的观念。因为我们的时间只有七天,每天的进度10页,要碰到困难的,我们再来好好的做解释,简单的就消文释义带过去。

[御制六祖法宝坛经叙]

[御制]当然就是皇上所写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你要记住一个观念:六祖与武则天是同一朝代,这样观念先弄清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为什么叫做[坛]?[坛]就是土、木所做成的一个讲台,这个坛就是讲经说法的地方,这个坛是宋朝(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的,他立一个碑,这个碑的大标题叫做[当有肉身菩萨于此授戒]。这个智药三藏,在梁武帝天监元年种植一棵菩提树,在这个坛的旁边,他就预测,170年以后有个肉身菩萨在此树下开演最上乘,度无量众传佛心印之法王。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还没有来到人间,人家就预测好了,这个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人啊!

我们今天很有福报,把六祖一生一世的精华《六祖法宝坛经》在七天内来为大家宣讲,我们互相来勉励。

[曹溪原本]

[悟法传衣第一]

经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分段落嘛![时大师至宝林],所谓[宝林]就是预言将来得道如林。韶州在广东,[韶州韦刺史],一个姓韦的当官的,[刺史]就是官名,那是唐朝的官位,唐朝用的,我们现在不用这个。[名璩,与官僚],属下,这个韦刺史旁边有属下。[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入山]是指南华山,在曲江县。宝林寺就在这个山里面。请师于大梵寺,这个大梵寺是在曲江县的韶州府。来为众开缘,这个[开缘]不是我们一般讲的开缘,叫做开启说法因缘。不是我们讲的什么东西稍微开一点方便,开缘不是这个意思。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就是大,[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开演什么法呢?那就是大智慧到彼岸,那就是见性。见性的大法。

经文,[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师升座次,[次]就是后,六祖惠能大师升座以后。[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就是来听经的,不只是佛道的,还有孔孟思想的,儒者之师叫做儒宗,学孔孟的,就是对儒家的思想很有研究的学士。[僧尼道俗],[道俗]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四众弟子,我们今天都是讲四众弟子。[一千余人],一千多人大概就像我们今天这个讲堂差不多了。[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经文,[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师告曰:善知识],我告诉你,这一句话很重要的,你看这个六祖,得到了五祖的传法,拥有了祖师位,他对众生是这么称呼的。称一切众生、听法的法师、居士大德为善知识,大彻大悟的人多了不起,多么尊重众生。是不是?我们今天世间人讲的,叫人家:矮子!喂!大胖子!都是这样叫的。那个有钱人:你帮我叫那个穷鬼、穷光蛋进来。穷鬼,真鬼不怕,只怕穷鬼,都是藐视人家。我告诉你这么一句话,就足以叫我们好好的效法祖师大德,他连称这个大众听法的人都这么尊重,称大家叫善知识,可见大师是多么了不起,降伏了自我,不敢轻视任何一个人。[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家要把这个心静下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经文,[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良久],经过了一会、一阵子,[复告众曰:]然后对大众就这么说了。[善知识],再一次的称呼大家善知识。每一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用这个菩提清净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就可以成佛。大家当然也想成佛啦,我告诉诸位:你今天念佛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要讲什么法门呢?我告诉你,要讲见性的大法。为什么?只有见性大法,见性后面接两个字叫做[成佛],见性就能成佛,不见性没办法成佛。所以就算你到极乐世界去,也一定要开这个课程。我们既然知道,成佛是必修的课程,我们就提前来修。所以你听多少算多少,总要学学这些祖师大德的谦虚也好,随便嘛,听个两句,回去都受用不尽。

经文,[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来听听看,我如何得到五祖的传法衣钵。[能]就是慧能;[严父]就是父亲。一般称为严父慈母。[本贯]就是籍贯,在[范阳,左降流于岭南],这个[左]是对[右]讲的,右为尊,左为卑。所以讲[左]就是被降职的意思。左降表示说:我的父亲被降职了,跑到领南,在广东,领南这个地方。[作新州百姓]。没有官可以当了,当百姓。[此身不幸],六祖自己说:哎呀,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苦的人。[父又早亡],父亲早死。[老母孤遗],丢下我们母子。[移来南海]。[移来]就是迁来南海,这是个郡名,属于广东。[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经文,[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我们现在称饭店、旅社,以前叫做客店、客栈。[客收去],把这个木柴收去。[能得钱],惠能得到这个钱。[却出门外],刚刚出这个门外,叫做动。[见一客诵经],有人在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一听到应当无所住着而生这个清净心,心即开悟。哇!我们《金刚经》念了多少遍了?还没有消息,人家这样一句:当无所执着而生我的真如自性的清净心出来,其实拨云就是见日,见日就是拨云。应无所住自然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于相无所执着,心就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就问客人,你是诵什么经典呢?[客曰:《金刚经》。]六祖没听过。[复问从何所来],从哪里来的,[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就是黄州府东边一百八十里,[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就是弘忍大师,[在彼主化],在那边教化众生。[门人一千有余],有一千多人。[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我就是到五祖那个地方,礼拜听受。这个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达摩大师传到中国来,是传《楞伽经》。这个《楞伽经》是佛陀在楞伽山讲的,没有神通没有办法到达,从达摩传到五祖都是传《楞伽经》,现在五祖传给六祖开始传,用《金刚经》。因为《楞伽经》艰涩难懂,不容易了解,五祖传给六祖,后来就叫六祖传《金刚经》,说: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经文,[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能闻说,宿昔有缘],惠能听说宿世有这个因缘,好了,就去吧!希望到五祖这个地方来。[乃蒙一客],[客]就是恩人,对这个六祖很好,就给他[取银十两],哇!这个人了不起,这个投资投对了。这个十两帮助一个人成佛,这个可花得不得了,这投资正确。其实他也不知道他是六祖,了不起的人再来的,就给你十两嘛!就把你的母亲安顿好。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就给惠能大师。[令充老母衣粮],[充]就是作为,让他作为老母亲的衣粮。[教便往黄梅]到黄梅来,东禅寺。[礼拜五祖]。

经文,[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把母亲安置好了,即使辞亲,就辞去母亲,就往五祖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前进。[不经三十余日],[不经]就是差不多,差不多三十多天,[便至黄梅礼拜五祖]。这个[不经]也可以不到,不到三十多天,意思是很快。以前没有什么火车、飞机、汽车、客运的,以前统统是马。诸位听经闻法,听《六祖法宝坛经》,历史要倒退一千三百年,想像当时候惠能大师的那个时候,是什么朝代?看不到什么脚踏车、汽车,什么摩托车、还有飞机,没有这种东西的,统统是马在跑。

差不多三十多天,就来到黄梅,礼拜五祖。五祖就[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是何方神圣?来这儿想要求什么东西呢?[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我那么老远的来,就是来顶礼弘忍大师的,顶礼您的。[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只想成佛,不想其他的,不求其他的。[祖言]: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有一点轻视,五祖是故意的,祖师大德不是说轻视人家,是用这个语调来试探试探他。这个[獦獠]是一种犬(狗),嘴巴很短,是野兽的名字。獦獠是说你们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开化,充满着野兽,你们那个地方是西南。[夷],就是蛮邦,叫做西南夷或夷邦,叫作獦獠。不象我们现在去的广东,那还得了!这么发达,以前岭南就是很蛮荒,没有开化。五祖就试探他,[若为堪作佛]?你是来自于未开发的那个地方,蛮荒之地,你们那个地方根本就不开化,你从那个地方来,你能成佛吗?[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哇!五祖碰到敌手,这个人不得了,这一回答,哇!不得了!色身跟你不一样,佛性有什么差别呢?

经文,[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予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祖]就是五祖。[更欲与语],五祖还想要更进一步的,趋前去跟慧能讲话。[且见徒众总在左右],看着四周围的人,都在旁边。[乃令随众作务]。你就跟着大家好好的做吧。[予曰]:就是六祖大师自己形容、描述,我惠能就这样回答了,[惠能启和尚],启禀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哇!六祖可不是普通人。[未审和尚教作何务]?我现在内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产生智慧,不能离开我的清净自性,这个就是福田了。清净自性就是最大的心田、福田,请问和尚教作何务?你叫我做什么叫做种福田啊?[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这太厉害了![汝更勿言],你不要说了。好,停!停!怕人家嫉妒。[着槽厂去],[着]就是命令,[槽厂]养马的小屋叫槽。1300多年前,那个时候的唐朝满街的驿站,一站一站叫做驿站,都是马。去去去!

经文,[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经八余月。]

[能退至后院]。到后院来,[有一行者],[行者]就是带发修行人。也有一个带发修行,六祖这个时候是在家居士,碰到了这个,也是在有居士。[差能破柴踏碓],[差]就是推派,就派我惠能,怎么样?破柴,劈柴;踏碓,以前是用脚踏舂米,哪有我们现在用机器的,噜……,米跟糟糠就分开来了,以前不是这个样子,要舂米啊!用脚踏碓来舂米,[经八余月]。

经文,[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就是你的看法、见地,[可用],就是知见正确。五祖就对慧能说:我想一想,你的看法、见地,还算知见正确。[恐有恶人害汝],恐怕有坏人伤害你,[遂不与汝言],所以我就不跟你说话了。[知之否]?知道吗?[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我就是知道师父你的意思,所以,不敢来到堂前,就到后院来。[令人不觉]。总是不要惊动大家,[觉]就是惊动,不惊动大家。

经文,[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祖一日唤诸门人],把门人都叫过来。[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都这样子,你要布施金钱的大有人在;要讲自性的,悟不到。你要化缘多少,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不是很困难,要找一个见性的,凤毛麟角,很难的!不求出离,[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布施这是生灭法,见性是不生不灭法,你清净自性迷了,你布施那个生灭法的金钱,施舍那么多,得到那么多幸福,能了生死吗?[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好好的看、观照,清净般若的智慧本自具足,清净自性。[各作一偈],怎么样?[来呈吾看]。作一个偈颂交出来,让我看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如果悟到了见性大法,清净自性,我就把这个衣法交给你,[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快快,去去去![不得迟滞]。不得延迟,赶快去做这个偈颂。[思量即不中用],[思量],就是用意识心。你用意识心怎么思量、思维就不是本性。意思就是:动一个念头、意识心,落入观念,用意识型态,叫做思量即不中用。动用到分别、执着、意识型态统统没有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明心见性的人,这一句话说出去,当下就见自性,言下须见。[若如此者],如果能够见性,[轮刀上阵,亦得见之]。[轮]就是车轮。[刀]就是执着刀,[上阵]就是打仗。我告诉你:五祖说:大彻大悟的人就算坐着战车,以前就是战车,轮子会转,就是车轮。执着刀,坐着战车,不是现在的这种钢铁的战车,以前就是马在跑的。你坐着战车,持着刀上战场,照样见性。我们刚开始不是告诉诸位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的心境是什么?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经文,[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众得处分],众人得到了吩咐、处置之后。要记得喔,赶快作这个偈颂喔!不得思量,思量即不中用,不可以动用意识心,意识心是不堪使用的,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清净自性的面目。[退而递相谓曰]:[退],退回后院。一个是堂前一个是后院。大家退到后院来。[递相]就互相辗转,就这么说了:[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澄心用意],我们不需要专心在这个作偈颂。[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有什么帮助呢?[神秀上座],神秀大师,[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我辈谩作],[谩作]就是流汗,而且是费神。我们不必流汗、费神、浪费时间作这个[偈颂],怎么样?[枉用心力]。冤枉用这个心力,大家都认为神秀大师一定接五祖的棒子嘛![诸人闻语],大家听了以后,[总皆息心]。息心就是息灭了用心作偈颂的意志。这个[息心]不是歇即是菩提,不是停止烦恼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作了,就等神秀大师作吧,就息灭了作偈颂的意志了,没有人想要作,大家都认为:就是神秀大师。[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大家[何烦作偈]。不需要作这个偈颂。

经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大家都不作偈颂,[为我与他为教授师]。[为]是因为,正因为我是作他们的教授师,他们都听我的。[我须作偈,将呈和尚]。我呈上给五祖看看。[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不呈这个偈颂,五福不知道我见地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我告诉你,神秀大师这种修养目前很难找了,是不是?佛门里面,我告诉你:你只要支持哪一个,很奇怪喔,就有另外一个、一种声音出现,就是很不可思议。incredible很不可思议,你看神秀大师这种修养。我告诉你:六祖惠能大师跟神秀大师这种修养,足以让我们一辈子敬仰。诸位不管你今天有没有大彻大悟,先摆在旁边,就用两个人的例子来修养,都不得了!再讲一遍,你看看:哎呀!若不呈偈颂,和尚如何知道我的心,我的见地是深是浅呢?我要是呈这个,写这个自性的偈颂,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跟凡夫没什么两样。我求法就是正确,如果要动一个念头,想要去继承五祖的位置,这个发心,动念就错。却同凡心,跟凡夫没什么两样,那就要夺其圣位,奚别,有什么差别呢?[若不呈偈,终不得法],还是没有经过五祖认可,[大难大难]。因为没有见性,当然很难;要见性,那是挥洒自如。

我今天要讲《六祖法宝坛经》,我就先做一个偈颂,我也要呈给五祖,我当时要在五祖的座下,我也把这个偈颂呈上去,弘忍大师,你看我作这个偈颂,堪不堪使用啊?要不然,您就把祖师位传给我吧!

着相修行百千劫 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 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 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 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 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 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 不着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 包你大智遍三千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四日 慧律和尚写于高雄文殊讲堂

经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

[五祖堂前],就是起居室的前面,[有步廊三间],[步廊]就是走廊,[拟请供奉卢珍],[供奉],就是供奉官,就是以前我们讲的书画家,专攻有才艺的人,来画画的,这个就是供奉官,类似我们现在讲的叫做文化部,很有文化。这个供奉,就算是一种官,书啊,毛笔,画画都很行,叫做供奉官,专门画画的,专门书法的,有的人毛笔写得真好!叫做卢珍,六祖也是姓卢,我们今天来讲经说法这个地方,也是卢医师帮忙的,哎呀,这个姓卢的都不得了,我们要跟他鼓励鼓励一下,(鼓掌)感谢卢医师啊,真的感谢。出了这个六祖啊!是不是。我们这个姓林的,我俗家姓林的,还没出过一个比较行的,不过出一个还不错的,叫作妈祖,妈祖叫林默娘。是不是,文武百官统统要拜妈祖。

有一个小姐来,她这个脾气很暴躁,来讲堂的时候,说:师父,我请您开示啊,因为脾气暴躁啊,非常的不好,对人家很不友善,有理扯不清。我说:小姐,你贵性啊?她说,我姓刘。我说:你不姓刘,你姓卢,她说:师父,怎么给我改姓呢?我说:那你叫什么?她就讲:秀英。我说你不叫秀英,叫做小小。(台语谐音意指不可理喻),会听吗?三个字加起来会不会念啊?说:喔!卢小小(台语谐音)是啊,是啊,开悟了,真的,你就是这样子,老是道理讲不通。要是女孩子,有理扯不清,我们台湾话叫做“番番”,刚好有人姓黄的,番番,加起来会不会念啊?黄番番。好了开玩笑的啦!

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变相]就是指地狱可怕,种种形相的变化,还有观音三十二应身,这个变相图。画这个《楞伽经》可怕的地狱变相图,还有这个《观音经》变相图。[及五祖血脉图],[血脉],就是道统,就是哪一个人传什么……哪一个人传什么。[流传供养]。

经文,[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神秀作偈成已],作好了。[数度欲呈];好几次要呈这个偈颂,[行至堂前,心中恍惚],因为没有开悟,同地不真。要见地真的,我告诉你,一句话,你马上就弹回去了。有一个人,跑到讲堂,年轻人,很没有礼貌,差不多,将近四十岁的一个男众。我刚好用餐完的时候,要上来电梯,上来五楼,我走到大殿的前面来,刚好在101的前面,接近这个电梯,把师父拦截下来,对师父态度很不好,没有礼貌,他第一句话就问:慧律法师!你开悟吗?这个人很狂。我马上就跟他弹回去了,我就跟他讲:我开不开悟不重要,你开不开悟才是重要。我如果开悟你不开悟,讲给你听,我怎么说,你也不了解,你如果开悟,你就自然知道,我有没有开悟。是不是?这个是一种,我认为是一种外道,或者是很狂的一个学佛的人,脸有一点黑黑的。

一般人是回答,回答是说:我有开悟或者是说没有开悟,我一下子就给他弹回去了。他就:慧律法师,你有开悟吗?我开不开悟,关你什么事情?有这么重要吗?你要问你有没有开悟才重要啊!是不是?你有开悟,你自然知道我有没有开悟,你没有开悟,讲到死,你也搞不清楚啊,是不是?这样子?他一听,我的回答跟人家不一样,他又要问的时候,我就跟他讲:嘘!开悟能问吗?傻瓜!一下子就跟他吹一下,他就吓一跳了!我说去拜佛拜佛,合掌令欢喜。如果见性大法有因缘,我们就谈,要没有因缘,我们就合掌令欢喜,碰到这个,后来怎么样子呢?后来第二次再来,讲实话了,他说,其实这一句话,不是我要问的,是我们后面有一个高人叫我来,说你第一句话,碰到法师的时候,就问他这样子,看他怎么反应?然后,我问他:然后呢?我就回去告诉他,描述说,师父的反应就是这样,他说:喔!原来是来试功夫的,哎呀,不过人总是要有一点幽默感,倒没有什么关系,我今生今世很少跟人家结恶缘的。我这个一生一世就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希望快快乐乐的过日子,我一生一世从不伤人,包括一句重的话都不会说,不敢说。

有一次,我去爬山,人很多,后面有一个女众,在爬山……不小心的时候,踢到石头,重心不稳就往前冲……,看到东西就抓,刚好抓到我的松紧裤,抓的时候就跌下去,就唰!我就赶快又把它拉起来,然后她就,啊,一直觉得,哎呀,师父啊,对不起啊!因为女人就是这样子嘛!她就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也知道啊,要不然,你冲过来脱我的裤子干什么?我当然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啦,是不是?我这个人不会伤害她,对不对。我就转过去笑一笑,跟她讲,我说:我这儿不是观光鸟园,谢绝参观,你要对我负责。她就:哇,笑……笑得不行了,说,这个法师真是幽默。没有负担就好了,大家开心就好,不需要这样子,你又不是故意的,对不对?

世间已经很苦了,大家不要恶言相向嘛,对不对?有缘嘛,大家谈,没缘,合掌令欢喜。因缘不具足,你也不要跟她说这个重话嘛!她已经很难过了,是不是?我们到新加坡去,每一次去,都会去参观那个鸟园。我们现在不是象那个古时候人穿的那个裤子,古时候人穿的那个裤子是用绳子绑得很紧的嘛!我们这个松紧带对不对,口哨一吹,它自动就掉下来了。心中恍忽,就是见地不真实。[遍体汗流],流汗了、冒汗了。[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写了十三次。

经文,[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我在走廊的下边写,[从他和尚看见],让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这个就是我神秀作的。[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如果讲:不堪使用,见地不真,冤枉我在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经文,[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自己拿着这个灯,[书]就是写,写这个偈颂,[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诸位,这个就是没有看过《圆觉经》,这个就犯了一个作病。作病就是说,你一直是要重复的,把这个尘埃扫掉,那你要扫到什么时候呢?我们这个色身,叫做菩提树,就是身体,就象菩提树,菩提树就是觉悟了。我们色身就是修行的根本,是觉悟的根本。这个心就象明镜台,要常常修,常常除掉这些烦恼无明,勿使惹尘埃,千万不要让它惹到尘埃。诸位,神秀大师这个偈颂,不必五祖弘忍大师来看,我来看,都知道没有开悟。要是拿来给我看,我都知道这个没有开悟。你每天都要时时勤拂拭,那为什么叫做本自具足呢?这犯了一个,《圆觉经》里面讲的,止作任灭,佛性非常非无常,非止非作非任非灭,这个讲起来又是一大篇,这犯了作病。[作]就是造作,以为清净自性可以造作而来的,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我修行,是要修出什么东西。这个观念就错,四大本空,五阴无我,没有东西可以修,你体悟到本来无一法可得,随缘磨掉习气,烦恼放下,这个就是修行。

经文,[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秀书偈了],写这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偈颂写完了,[便却归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人总不知]。大家都不知道谁写的。[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你看,神秀大师这种修养也很了不起。写了以后,回到房间就这样想:明天要是上人,就是五祖,看到欢喜,就是我跟法有缘;要是不堪使用,我的见地没有见性,自是我迷,就是什么都检讨自己,这个就是修行人很重要的,降伏自我,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我不够资格得这个法。佛所讲的这个自性,太难了。圣意难测,这不是靠思惟来的[房中思想,坐卧不安],房中自己这样想,坐卧统统不安,[直至五更]。一直到五更。

经文,[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他当然知道了,有没有得。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第二天,[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朝南廊壁间,叫这个供奉官来,他姓卢嘛,叫卢供奉。怎么样?在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本来要叫这个卢供奉官来画的,结果看到这个偈颂,[报言]:就是五祖这样说了,[供奉却不用画],不需要再画了,[劳尔远来]。还麻烦你这么老远的跑一趟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才免堕恶道而已。依照这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按照这个偈颂来修持,怎么样?免堕恶道,没办法成就无上菩提。[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弘忍大师也是很有修养的人,不忍伤害这个徒弟的心。[令门人炷香礼敬],你看,这个五祖人家那个了不得的,一个见性的了不起的菩萨,知道明明这个就是没有开悟,还要大家要恭敬啊,要诵啊,不堕三恶道。还叫人家烧香还礼敬呢。你看!对一个没有见性的人,他还是这样不伤害他。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修养。[尽诵此偈],大家来诵诵这个偈诵吧,[即得见性]。这个是五祖,打个方便妄语,其实就根本没有见性。这叫做善巧方便,不忍心伤人。[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哎呀!太好了!

经文,[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五祖要纠正一个人,不在大众面前,不能在大众面前去纠正他。[三更]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这个偈诵是你写的吗?[秀言:实是秀作]。的确是我神秀作的。[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经文,[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祖曰]:五祖就说了,[汝作此偈,未见本性],还没见性,[只到门外],修行就怕这个,修行就怕在门外转,转不进门内来,佛法是心法,万法回归自性,叫作正法。弄清楚啊!禅、净、律、密,不管你哪一宗派,都要回归自性。佛法的伟大,就是从内发出来的大智慧,不借重外面的语言、文字,乃至于符号等等这些观念、意识型态,统统没有。[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这个是不可能的!你用这样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你用这个心态来修行,觅无上的菩提,了不可得,根本就不可能。[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言下],就是当下,讲话的同时,叫作当下。你真的是一个见性的人,当下就知道我在讲什么,也当下就知道,你是不是个见性的人。言下就必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从来不生,也从来不减。我们这个生生灭灭的世间,就是种种的痛苦,众生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生灭法里面,所以他会痛苦不堪,他寄望的东西错误,寄望在这个不实在的相上的生灭,寄望在名、利,寄望在生命能多活一点,希望能不能长年百岁,每天都在打这个妄想,他不知道说,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

就是不必等到百年后,就是现在刹那刹那生灭,众生因为依靠的东西严重的错误,所以他种种的幻想、种种的理想一定会破灭。对不对?用现在这一句话,你一直问下去,你就会大彻大悟,上次《金刚经》讲的,就是:SO WHAT?一直问下去,我家很有钱,你就问一下去and so what(又如何)又如何呢?最近电视报到,不是往生了一个很有钱的人吗?几千亿吗?哎呀,某某人有几千亿,你就用英文问下去:and so what(又如何)?又如何,对不对?几千亿抵不抵得过我们一点点小智慧啊?抵不过的,你那个一千多亿,怎么比得过佛陀的一点点小智慧?我告诉你,我这一点点毕竟空的空性的智慧,超越一切的相,知不知道?

在座诸位,你们坐在这个地方,闻到了无上菩提自性大法,这一点点的小智慧,就超越了几千亿呀!为什么?那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呀。所以我替大家欢喜、高兴。电视在吵的,哎呀,那个林名模,那个萧大美女,两个人是那个漂亮?来,问下去,对不对?姓林的还不错,出了一个妈祖,还出了一个林名模,不错啦。然后就问下去:这个名模漂不漂亮,漂亮!就用英文问下去:and so what ?又如何 又如何?你都不会老不会死吗?不会臭吗?哼!少自欺欺人了!一句就解决了,佛法就是这么伟大,你知道吗?众生他是争得头破血流,佛法一句就解决了,你又如何,来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句就解决了,学佛的人有大福报,学佛的人有大幸运。在坐诸位,你今天受尽种种的痛苦,委屈,只要你听到正法,跨进这个门,佛门,你就是一个不得了的人,为什么,你有智慧啊,你懂得放下呀,你不计较,你不比较,内心求得心安,快乐无穷。是不是?

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万法不执着,无滞就是没有停顿,大彻大悟的人,没有任何的障碍。[一真一切真],为什么叫一真,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要悟到,一切相当体即空,就是清净自性的展现。了悟万相皆空,当下那一念不执着的心,就是本来面目。但是因为我们烦恼跑得太快了,所以先起贪嗔痴,发脾气以后,再后悔:对不起呀!我是怎么样子……对不对?

以前有一个人,一个太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很调皮,她每次在诵《金刚经》的时候,他就跳啊跳啊……诵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就拿那个皮鞭,啪!那个小孩子就呱呱大叫啊,然后又再来颂金刚经,向佛忏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过我克制不住啊,这个小孩太调皮了,又不是我愿意的,借了一大堆的理由原谅自己。没办法了,有孩子就是这样了,没办法了。所以说:我们要修行很难,我称它叫作无明的野性,野性,佛经没有这个名词啦。理性,感性,对不对,排在后面,野性冲第一,贪嗔痴一下子跑出来,后来再后悔了,慢慢的回光返照了,所以,这个修行需要时间的,我告诉你啊,今天你来到这儿,听得法喜充满,不代表你的,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不要搞错了,你的烦恼还在,执着还在,还是慢慢来,慢慢一点一点,一点一滴来,有一天就恍然大悟,一真一切真,哎呀,原来如此。无有少法可得。

有一个比丘尼,来到我的讲堂,在大殿碰到师父,很有礼貌的跟师父下跪顶礼,就问师父一句话:请慧律和尚开示几句?我就跟她回答:我这里从来无法可以开示,我这里从来没有一法可以开示人家。她就:哦!这位比丘尼有点憨憨的,听不懂,没办法,遇到无缘的,好合掌。这无相她看不到,就叫她拜佛:来来来,拜佛拜佛,叫她拜佛,没办法了。那个年纪太大的一个老比丘尼出家,年纪太大了,念佛。是不是?

有一天,我在吃饭,我那个师妈,老母亲就坐在旁边,问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话:师父!什么叫作明心见性啊?我刚好在吃饭,我就跟她比这一只,(师父伸出大拇指),喔,大拇指叫作明心见性喔!那第二个指头是什么?我这个伟大的佛母啊。搞不来,还问我这个问题,哇!每次我都叫她,你八十五了,快死掉了,赶快念佛,要不然来不及了,还问这个东西。我就跟她说:不要烦恼啦,你赶快念佛嘛!她的理由又很充足,她就说:我不让它烦恼,可是它就自己冲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又不是故意要烦恼的,可是它自己跑出来啊!意思就是不能怪我啦!没办法了,无明烦恼一起来,控制不住了。

[万境自如如]什么万境自如如,万法唯心所造嘛!你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这种东西。[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如如不动的这一颗心,就是我们的自性啊![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去,去!再经过一、两天,好好的想一想。其实我告诉你,五祖是故意这样讲的,想根本就不对。言下大悟的东西,怎么还可以让你想?我告诉你,你不开悟,你就是想了一辈子,你都不知道的,这个没办法的啊!五祖不会伤人:你回去想一想嘛![更作一偈],再作一个偈颂来,[将来吾看],[将]就是拿。不是将来、未来的意思。将来吾看,拿来我看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经文,[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为什么?台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叫作极尽了,你听得懂吗?神秀大师已经极尽了,就是到这里为止了,他的程度只到这里,不然你要叫他死吗?没有就是没有,再怎么搞也没有。对不对?极尽了。已经尽能力了,要不然,你叫神秀大师怎么办?我告诉你,见性这种东西是勉强不来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开悟就是开悟,不开悟就是不开悟,差0.1都不行,差0.01也不行。[心中恍惚],动荡不定,精神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象在作梦一样,[行坐不乐]。因为作不出来。

经文,[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复两日],经过两天。[有一童子于碓房过],走过六祖舂米的这个地方,就是马房,小小的马房。[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惠能大师一听就知道这个根本没有见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虽然没有经过五祖的教授,可是我早就知道见性这个法门了,了解这个见性的大意。[遂问童子曰]:就问这个童子说了。[诵者何偈]?你诵什么偈颂啊?[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这里大师指五祖。你不知道这个五祖说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如果了解见性的大意,就把这个衣钵传给你,当作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南]就是南边;[廊]就是走廊。在这个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叫作: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经文,[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我也要诵这个偈颂,结来生缘。就是借着这个带发修行的这个童子,就引到他这个偈颂的前面。我也要结来生缘。[同生佛地],共同成就佛道。[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上人就是对这个童子称的,叫作上人!六祖惠能大师很谦虚,连一个小孩子都不敢轻视他,称这个童子称上人,表示你行。我在这里舂米,搞了八个多月,用脚踏这个踏碓,搞了八个多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希望你引导我,走到这个偈颂的前面来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惠能就说,[能不识字],我不识字,[请上人为读],你帮我念一念。

经文,[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启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江州在现在的湖北,旧武昌府,以及江西省的地方。湖北以前的一个武昌府,以及江西省这个地带,叫江州。简单讲就是湖北跟江西这个地带。别驾,这是一个官名,州刺史的左右两边。这个别驾的意思就是说有单独的车子,让他乘车,就是说,这个人出去,就是专门的专车,驾就是车,就是这个官还不小,有特别的专车,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这个官,就是判官,法官,他有个人的专车,别就是个别,驾就是车子。表示他身分地位不错,很有地位、很有身分。张名[日用],叫作张日用。这个张别驾,[便高声读],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能闻已],惠能听了以后,怎么样,就知道没有见性,现在他也要作了,他说:我也有一个偈颂。

[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您认识字,帮我写一下。[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这个獦獠也是有一点看不起,你们这个蛮荒的地方,大家叫他獦獠嘛!也叫他:獦獠!你也想要作偈颂?[其事希有],哎呀,真是稀有难能可贵。[能启别驾言]:惠能大师就告诉这个张别驾(张日用),就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哇,诸位,这句话,要画双黄线,这一句话太重要了,你想要修行见性大法,第一个,不能起心动念,看不起任何一个初学的人,不得了。[下下人有上上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下的愚痴的人,往往有上上选的真实智慧,叫作下下人有上上智。就是最愚痴的人偶而他也有上选的真实智慧。[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就是说,这上上人是指世间的人。反而那一些最绝顶聪明的人,往往会埋没自己的真实智慧,因为有所知障嘛!所以你要看不起初学哦。最愚痴的人,也有上上选的智慧喔,那么上上人的人,也有被埋没的真智慧喔![若轻人],就是如果你以貌来轻视人家。[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来,你念出来,[吾为汝书],我为你写。[汝若得法,先须度吾]。你如果得了这个祖师位,一定要先来度我,[勿忘此言],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句话。[能]惠能就念出来,[能偈曰]:偈颂就说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哇!这个偈颂传为千古,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偈颂不赞叹的。我们的清净本性,本来就没有任何形状,[无树]这个就是我们的大般若智慧心,不是任何形状的。[无树]这个意思就是,对称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他认为有一种依靠,这里完全放下。彻底的告诉你:我们的菩提清净自性,是没有任何形相。明镜亦非台,那个我们所谓的心,犹如明镜,它也没有所谓的台,如果有台的话,就变成有能照所照。为什么叫明镜亦非台?我们这个镜子啊,要是假设说,我们这个清净心,就象明镜一样,但是这是方便啊,真正的清净心,怎么样亦非台,非台就是没有能照所照。有台,就有能照所照啊,对不对。镜子有台嘛,是不是?这台上面放镜子嘛。那么就是有能依所依。众生认为说:我有能觉悟,有所觉悟的。所以觉悟了那个迷,那个觉还是迷。

诸位注意听,你说:啊,今天我觉悟了。记得,你那个觉悟还是迷。为什么?迷跟觉是对立的,真正彻悟,迷跟觉没有,不存在,无所谓迷,也没有所谓觉,迷是对觉讲的,觉是对迷讲的,迷觉、觉迷仍然是生灭代谢之词。大彻大悟的人,不会说:哦,我觉悟了,我觉悟了,众生都是迷。他连这个能觉悟,动一个念头,执着说:能觉悟的心,都没有,开悟,大难大难!没关系,结一个法缘也不错。所以说,我们的清净自性、菩提自性,本来就没有形状,无树无形。没有相的东西,我们能照的这清净菩提自性,也没有能跟所的关系。本来无一物,就是指五蕴跟万法,本来无一物,万法,色受想行识,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本来无一物,为什么呢?《楞伽经》叫我们作如是观察:你见到任何的相,彻底的摧毁,碎为微尘,如是观照,世尊在《楞伽经》对大慧菩萨说: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为微尘。诸位,你就会发现,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譬如说:这个毛巾,碎为微尘,毛巾的相没有,没有这个东西,讨论这个没有意义,世间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我们就是在本来没有,没有这种东西的假相,缘起无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别这个是啊、非啊,众生就是这样,下决定心,取决定义,这个就是毛巾。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为缘起不可得,它是条件所构成的,所以,毛巾没有毛巾的相;桌子彻底的摧毁,如是观照,没有桌子相;美女,彻底的摧毁,丑女,彻底的摧毁,没有美女之相,也没有丑女之相,没有,对不对?如果有相,统统叫作妄想,颠倒、执着,本来无一物,何入惹尘埃?哪里有能所呢?哪里可以说沾惹到烦恼呢?没有的啊,那你起心,动念即乖,起心动念才产生妄想、颠倒、执着嘛。

经文,[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大家吓一跳,[无不嗟讶],太惊讶了![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究竟再过多长时间,使他成为一个色身的活菩萨呀!这个[肉身菩萨]观念不能错误,这个肉身菩萨是活的,不是死了以后,把他坐缸,尸体不烂,叫作肉身菩萨。在这里就是说,这个色身就能说法,是活菩萨的意思,这个不能搞错。以前有人看到这个《六祖坛经》就说:何得多时,使他肉身不坏菩萨。我说你搞错了,这不是这个意思啊,他把这个肉身菩萨,当作是死了以后,把他腌制起来,然后尸体不坏,把它搞成这个样子。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啊,这个意思就是说:肉身它就是成道的意思,现在就是佛啊,就是可以讲经说法的,是活的菩萨,不是死菩萨。看经典不能搞混。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就是究竟再过多少时间,他就成为一个活佛。[祖见众人惊怪],大家都吓一跳。[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就把这个鞋子拿起来,擦一擦,擦了这个偈颂,就这么说了:也没有见性!祖师大德啊,你在搞什么啊,没有人看得懂。神秀大师作这个偈颂,没有开悟,却叫人家烧香礼拜,传诵;这个大彻大悟的惠能作偈颂,大家吓一跳,赶快把它擦掉。这个祖师在做什么没有人能知道的。所以这个祖师内心里面想的世界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推敲,你没有办法去了解的,他一定有他的用意啊。[亦未见性,众人疑息],众人怀疑也平息啦。

经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即问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次日,祖潜至碓坊],潜到这个舂米的小房子,本来就是放马的地方,现在要把它舂米的地方。[见能腰石舂米],腰子,腰绑这个石头,舂这个米。[语曰]:就告诉他了,[求道之人,为法忘躯],求道的人为了这个法,要忘掉这个生命。[当如是乎]。意思就是腰系这个石头,因为重量不够,腰绑这个石头比较重,绑这个石头很辛苦的。你是求道之人,为法忘掉你的生命,应当如此。[即问曰]:马上就问了,[米熟也未]?米熟了吗?意思就是你所舂的这个米熟了吗?没有开悟的人就会说:快了快了!他的回答一定说,快了!快了!您再等会儿。其实人家是问,你的清净自性显露了没有?人家内行的人,一问就知道,要我们这些外行的人,是不是啊?[能曰:米熟久矣]。我有见性,见了很久了。[犹欠筛在]。[筛]就是竹编的用具,筛一筛,不好的筛掉,好的留下来。就是差您师父来印证我。我就欠筛,欠印证,你帮我印证一下,我就差一个你帮我印证一下,我有没有见性。[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惠能马上即会祖师大意,就是三更要来见我。要我们没有开悟的,回答就不一样了,五祖就这样(师父用击桌三下)喔,师父,你要吃三碗,马上来,我马上就……没开悟,马上来,你等会,舂米很快,没有开悟,不晓得人家敲三下是什么意思。

[三鼓入室]。[三鼓]就是三更,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五祖用袈裟把周围围起来,不要让光线透过去。[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万法当体即空,我们行于世间,应当无所住一切相,而生清净心。[能言下大悟],惠能当下大悟,以前的悟就一点点,一点点,哇,现在一悟,跟五祖一样,言下大悟。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讲到这一句,同时证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万法,不能离开我们的清净本性。[遂启祖言]:因此就禀报了五祖,就说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就是哎呀,太赞叹了,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性,是这么清净呢?本来就清净呢?哎呀,太不可思议了,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不生灭,哎呀,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太不可思议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具足无量功德,不缺少一法,没有欠缺,但看你悟不悟。[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动摇,我们现在动叫作妄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在这个万法里面运用,没有阻碍,能影现在这个万法里面,叫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展现在万法里面,统统是清净自性。所以《楞严经》里面讲: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万法本来就是我们如来藏显现出来的,本来就是妙真如的心,真如自性的心,众生是妄见相,拼命的执着分别颠倒。佛看,万法无取舍。万法无咎,没有过错的,过错在我们的妄想、颠倒,问题在我们这一颗妄念,颠倒的东西,要悟了就这样子,万法不可得。

经文,[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知悟本性],五祖就知道,惠能悟到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把这衣钵传给惠能,记得!那个时候还是卢行者,他还是个在家居士,所以,悟到清净自性,不分在家、出家,就是佛。不过出家是现僧相,是三宝;那么,在家是大德。人尽不知,[便传顿教],顿教就是没有渐,顿教就是跟渐教讲的。这顿、渐还有一个差别。顿跟渐还要解释一下,所谓渐教呢,就是信、住、行、向、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顿悟不一样,顿悟直接就见到最究竟的清净自性,没有阶位。渐教跟顿教要用一个比喻,譬如说电梯,顿教的人就是象坐电梯,一下子电梯一按,六楼、十楼、二十楼、三十楼,一按就到目的地,有没有经过每一层楼呢?有。这个很重要哦,顿悟的人,虽然一下子见到清净自性。但是,他对渐教这个理,这个事相,都清清楚楚。他一下子顿悟自性,不是说,他没有这些渐教的事相的基础,或者渐教的义理不懂,不是这个意思哦。所以爬楼梯就象渐教,慢慢地来,知道吗?一步一步地来,一楼爬了,再来爬二楼,再来爬三楼,再来爬四楼……,爬到二十层楼。顿教不一样,但是顿教虽然是说顿悟自性,但是也经过每一层楼。现在的人要讲经说法,变成用现在的名词,让你去体会,顿跟渐其实究竟处是一样的。在坐诸位!我们一楼、二楼、三楼……一直爬,爬到最顶楼,爬到三十楼,跟坐电梯爬到三十楼是一样的,对不对?只是时间快跟慢而已,所以顿悟不是说否定了这些渐教,不是这个意思,它还是一步一步来,只是它的速度快。顿悟就象坐电梯,嗖!三十楼。渐悟的人根器不够,就慢慢来,今天悟一点,明天悟一点,后天再悟一点,慢慢来,慢慢来,也没有几人象六祖的呀!

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我跟你讲一个偈颂,[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来播下这个佛的种子,种菩提因。[因],善因,表示良田。善因良田下了种子,一定有一天结果。[生]就是成佛。善良的因下在这个地上,有一天一定会成佛。就象现在诸位坐在这个地方,诸位就是在下成佛的种子。无情既无种,无情就象草木,这些草啊!石头啊!这些无情物啊!无种就是不能播种,不能成佛。无性亦无生,[无性]就是没有佛性,也不能成为佛果。叫做:无情既无种,就象草木一样无情,也没有办法播下这个种子,没有佛性,也不能生成佛果。

经文,[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祖复曰]:五祖又就说了,[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传到汉地来。[人未之信],没有人相信,对禅宗见性大法不了解。[故传此衣以为信体],所以传这人衣钵来征信大家。体:作为依据,你看!我有这个达摩大师传来的衣钵,要不然大家都可以这样讲,我是达摩大师传来的衣钵啊!对不对?[信]就是徵信,[体]就是依据,来作为让人家相信的依据,[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衣钵可以相传,法要自己悟。[自古佛佛惟传本体],自古以来,诸佛传这个不生不灭的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祖师大德一代传一代就是传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衣为争端],这个表相的衣就是争端,大家不去在心性上下功夫,要抢这个衣钵,会闹出人命的呀?[止汝勿传],到你就不要传了。[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传这个衣钵,这个命就没有保障啊!悬丝,用一条丝吊起东西,这个丝很容易断的。[汝须速去],赶快离开。[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就是广西的怀集,你到了广西的怀集赶快停下来。[止]就是停止。遇会则藏,[会]就是广东省四会,你要广西的怀集要赶快停止,来到广东的四会赶快就隐藏起来。

经文,[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我惠能本来就是广东岭南人,我不了解山路,哪里有办法离开这个江口呢?不知道路啊![五祖言:汝不须忧],不要挂碍。[吾自送汝]。我自然会送你。[祖相送直至九江,驿]就是站,九江府一个叫浔阳驿。就是交通递送之用的重要地方,叫做驿站或驿亭也可以。到九江府浔阳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橹]就是我们行舟之具,就是浆,五祖把桨拿过来)[自摇。惠能言],就说了;[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合]就是应该。上人!请师傅您坐好,我作弟子的人,应该是我来摇这个橹。你是师傅,你请坐,我来摇。[五祖云],五祖就这么说了:[是吾渡汝],按照道理说是我来度你才对啊![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要师傅度,悟了要自己度。

[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这个度虽然是同一个度,但是看用在是自度还是师度?用处不一样。[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就是獦獠。我告诉你,今天六祖惠能大师来这里讲经,他讲话你听不懂的,还好是我来讲,真的,他生长在獦獠,他讲的腔你听不懂的。我告诉你,听不懂是很辛苦的,你要是碰到一个腔调听不懂,你就……,象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上那第一堂课,我们那个物理的教授,第一堂课来讲的那个我就完全听不懂了。今天我们来讲potential energy(就是位能),我们有动能,有位能。这个小球碰大球,这个大球不动,这小球碰大球,小球弹出去。让你一头雾水,听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东西。我坐在四号,他就用英文叫:Nunber four understund?Once more time(再来一次),听不懂,个小球碰大球,这个大球不动,这小球碰大球,小球弹出去(用国语讲)。就是这个意思,你就是完全不晓得他在讲什么?我告诉你,今天这个《六祖法宝坛经》要是惠能大师来讲,你听不懂的。

[蒙师付法。今已得悟]。现在得悟了,[只合自性自度],得悟了,应该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离开三年,我就会离开世间。[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得到法以后,跑了,[不宜速说]。赶快隐藏起来,不要急着说法,[佛法难起]佛法太难了。

经文,[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能辞违祖已],[辞]就是告退,[违]就是离。惠能辞离了五祖。[发足南行],就启动往南边走了。[两月中间],需要两个多月啊!所以说:中国大陆,你看那么大还翻山越岭,以前没有什么路啊,什么飞机,什么火车,哪有这个东西?没钱,没钱就是用走路的呀!我们现在的命好多了,是不是?还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现在的人好命啊。走了两个月。[至大庾岭],江西大庾岭南边,也可说是江西省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五祖就回来,好几天不上堂。[众疑。诣问曰]:[诣]就是往,来到五祖的前面、堂前就问了。[和尚少病少恼否]?这个就是人家问候世尊的话。在《大般若经》中就是这样问,只要是请法,就是:和尚少病少恼,否?是不是少病少恼呢?[曰:病即无],病是没有呀![衣法已南矣],病是没有了,衣钵已经传到南边了。[问谁人传授],谁得到这个衣钵呢?[曰:能者得之]。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解释说惠能,这个因为它是[能者得之],你讲:有能力的人就可以传衣钵;也可以说惠能得到了衣钵。大家就知道有能力的当然就是这个獦獠![众乃知焉],大家都知道了。

经文,[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能遂出坐盘石上。]

[逐后数百人来],哇!要追这个衣钵!逐后,就是不久,没有多久,不久之后,大家追逐在后面,你看,得了这个衣钵,命都快没了,要我的话,送给你,对不对?喜欢吗?喜欢爸爸再买一套给你(广告语)。你不要杀我,对不对?[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有一个出家众,他的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名叫惠明,这个将军共分九品,他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这个人个性很粗鲁,[极意参寻],[极]就是尽。不过他有个优点,很想参透,[寻]就是找这个佛道,好好的不参,好好的来找佛道,叫做极意参寻。[寻]就是访道,追求佛道;[参]就是参尽。[为众人先],他跑得最快,他是将军嘛![趁及于能],[趁]就是追赶,追赶上了惠能大师,惠能也怕,怕这条命都没有了,赶快!

[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表信]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你们可以用蛮力争得吗?这个衣是祖师传下来的一个信物,你可以用蛮横的力来抢这个衣钵吗?[可力争耶]?可以用蛮力抢吗?[能隐于草莽中],惠能怕丢掉性命,赶快躲到草丛当中。草莽就是草丛。[惠明至],这个粗鲁的将军惠明已经出家了,个性还是很粗鲁,就象我出家一样,我的个性还是草根性很重,就是喜欢这样过幽默快乐的日子,这个惠明个性也是一样粗鲁,还不改先前做将军的个性。[提掇不动],拿不起来。[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哇!这个将军太了不起了,很懂得生存之道,很会见风转舵,看不对劲马上转。我告诉你,生存就是要靠这一套,要学惠明,真的!你想要生存在这个世间吗?要懂得见风转舵。哇!他转得多快,还不到两秒钟,赶快转,拿不动这个衣钵,就这么说了。行者,我是为法来,不为衣来,我不是为抢夺这个衣钵。[能遂出坐盘石上],磐石就是很大石头。坐磐石上,也可以说是盘坐的意思。因为它这个没有这个解释,直译的,那么你也可这样说,惠能因此就出来,盘坐在石头上也可以这样解释。或者坐在很大的石头,你要用前叫坐盘,石上,要用后面的就是:能遂出坐,磐石上,也可以这样解释。

经文,[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帮我说个法。[能云],惠能大师就说了:[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屏息诸缘什么意思?你既然要我给你说法,第一个步骤,万缘放下,修行还是回归老生常谈这一句话:万缘放下。[良久],过了一阵子[谓明曰],对惠明这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诸位!我看的那个注解,写的就是不要想善,不要想恶,这个时候就是你惠明,上座就是尊称他,你的本来面目。这个注解比较狭隘,这个不是这样的意思,要弄清楚祖师在讲法,统统要契入不二法门才叫作正法。它这个不思善不思恶应该这样解释:不要落入善的观念,也不要落入恶的观念,没有二元对立的观念,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要这样解释。如果再解释的具体一点:就是你看到众生造恶,你原谅他,你看到自己造无量的善,不执着。也可以这样解释。佛法是不二法门,善恶是对立,能所是对立,心境是对立,好坏是对立的,是非是对立的,其实都在讲同一种东西,善恶还是起心动念,落入善的观念,落入恶的观念,着一个善的观念,着一个恶的观念,或者着一个二元论、对立的观念,统统不是我们的本性,见一切相当体即空,不能落入观念,万法唯心现量,无法可得。[正与么时]。不思善不思恶,不落入对立,强烈的对立观念,就是那个时候,就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清静自性。上座就是尊称他。[惠明言下大悟],你看,一切都OK了!

有一个人来到讲堂,他自己这样讲,他的烦恼很重,我就给他讲,惠能大师讲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时候,就是你本来的面目,他自己这样讲叫喔!哇!我言下大悟,我说:你那个[误]是误会的误,不是开悟的悟,是大大的误解,还自己讲呢?有的那个脸皮很厚的,枪炮打不进去的,大炮都打不烂的。

经文,[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您这样开示,我得到了我的清净自性。密语密意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是不为人知的,不容易让大家体悟。您这样以奥妙微妙的开示我,还有没有更微妙的呢?[

能云]:惠能大师就说了。[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跟你讲了,就没有什么秘密,你只要肯,你也可以得到,[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你要回光返照,不要向外驰求,了解万境本空,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真如自性就在你的旁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我在五祖黄梅那个地方,我实在没有看到我自己的清净自性。未省自己面目,没有体悟到自己的清净自性的本来面目,每一个都存在的。[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哎呀!开悟真好!开悟很重要,我看了一本书,你们要注意听!在《佛祖统纪》里面,有一段这样公案因缘。

有一个薛姓的少妇,娶来不久以后就死掉了,他的公公婆婆伤痛欲绝。他们就想:怎么样可以超度我这个媳妇呢?这么孝顺一个媳妇,这么好的媳妇!好了!有人就跟他们建议说:要供僧,请一千个出家人吃饭,办个千僧大斋,供僧以后,然后诵经,诵《金刚经》。一千个人同时念《金刚经》,念……,诵完了,这个少妇突然进入一个人的身上,借重这个人的肉体起来讲话,说:感谢公婆!我得度了,感谢高僧来诵经,我得了一部《金刚经》。因为公案里面没有说要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我必须要照《佛祖统纪》这样讲。旁边人搞不清楚了,就问这个死亡的少妇说:我们一千个法师来诵经,你怎么得到一部《金刚经》呢?她就说:因为这一千个法师里面,只有一个开悟,我因为借重那个开悟的人诵经,得到就这么一部,所以我得度了。我看到这里就说:那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人也不晓得去做什么?诸位!你听到这个不要难过,说:糟糕!没指望了,好了,回去就放着嘛!反正也没开悟,念也没用了,乐得轻松,也不想诵经,也不想用功。我的意思不是这样。

师傅讲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开悟非常重要,你要自利,要利他,要超度亡灵他才有强而有力的力量,知道吗?所以你一定要用功,还要多念佛!不是说你听了以后,凉了一半。这样我就白费了,没有什么指望了,反正回去就休息了,为什么?再怎么诵也没用,使不上力呀!不能能这样子,你还是要诵,知道吗?还是要诵《金刚经》的,还是要诵《阿弥陀经》,多念佛,还是要求佛加被,还是要用功,讲这个典故意思是说开悟很重要的意思,你要好好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能曰]:你现在修行,就是你的本性,因为你不了解你的清净本性,因为你不了解你的清净的本性,所以,我现在开示你。惠明就说:哎呀!我接受您的指示,太好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是真正作一个修行人,你是我惠明的师傅,你就是大修行人,就是我惠明的上人,因为您开示我,让我大彻大悟。

[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你如果见性,我跟你一样都是五祖黄梅的弟子。[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我要往哪边走呢?[能曰]:惠能就说了,[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六祖也学五祖。到哪里止,到哪里安居。逢袁,[袁]袁州,江西袁州府则止,停止。遇蒙,就是蒙山,袁州有一座蒙山。则居,就安住在这个地方。[明礼辞],惠明礼谢、辞退,怎么样?

经文,[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 趁众咸以为然。]

[明回至岭下]。[明]就是惠明,惠明回到大庾岭。[谓趁众曰:]趁众,就是追赶。告诉那一些,追赶的大众,你们一大群人,要追这个衣钵回来嘛!惠明就说了,方便妄语嘛,告诉这些追赶的大众,就这么说了:[向陟崔嵬],[向]就是我刚刚;[陟]就是登。我刚刚登上了那个崔嵬,就是高峻的山岭,就是山顶高峻、陡峭有岩石,高而不平的土山。我刚刚登上了那个高峻的岩石山,看过了,[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看不到人影,你们另外到别处找寻吧![趁众咸以为然],追赶的大众都认为是这样子了。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二天

诸位!我们昨天讲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着一个我相就是小人,好了,我们今天要进入第二天,这个见性大法。我们在台湾的四十年前,台湾这个牛车,诸位!底下这个要注意听。你们看过牛车吗?牛在前面,车子在后面。车子不动的时候,要打车子,还是打牛?打牛!答对了。着相修行就是打车子,车子一样不会动,无相修行,用清净自性修行,是打牛。诸位!佛法是心法,务必要彻底在心地上、无相下功夫,你这样才能进入佛的领域,着相修行之人,累劫不得见性。我们今天要进入第二天的,六祖的见性大法。诸位要认真伯听,因为时间很短,只有七天,每天要讲十页,一定要有一个进度,否则讲不完。

经文,[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能]就是惠能。惠能[后至曹溪],就广东。[又被恶人寻逐],处处都是坏人来追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因为弘忍大师叫他在广东四会的时候要隐藏起来。[凡经一十五载],共十五年。[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守住这个用来网捕生命、动物的网。[每见生命尽放之],只要有生命的、能活的、能救的,尽量救它。[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因为没有办法吃纯素,在猎人队里面哪有人吃素?他就把这些野菜拿来,跟这些肉煮,煮在这个肉锅里里。没办法。所以这个就是祖师了不起的地方。人家祖师的修行他都是在心性下功夫,不是象我们凡夫在修行。喔!那个执着……。

有一个在家居士,跑到我们的讲堂来,拿了一包饼干。买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注意看,还是怎么……跑到讲堂来,刚好碰到师傅。他说:师傅!我去拜佛,可是师傅你看我买的这个蛋饼,就是饼干里加了少许的蛋。他就说:哎呀!您看加了蛋,怎么办?我没有小心看啊!师傅!我的饼干暂时放在这个地方。哎呀!我又不吃蛋。你看,我不是说对跟错。饼干里面有蛋怎么办?一点点,那六祖以菜寄煮肉锅,修行在心性上下功夫,众生都是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他就说:师傅,我到大殿去拜佛,等一下,我再来拿这一包饼干。我说:可以,你赶快去拜佛,来,很快就可以吃。他说:为什么?他去拜佛,拜了三拜来,回来的时候,一看,可以吃了。为什么?因为我把那个[蛋]用贴纸贴起来了。我说:你念念看。他念:蛋……,不,饼。我说:对啊,现在只有剩下的饼,没有蛋啊,对不对?修行我告诉你,那饼干里面加一点点蛋,难道你要把它浸泡水,然后再把它分开这个蛋,这个饼吗?

修行是这样子修吗?不是这样子的。那个也没有办法!修行那要象六祖惠能大师以菜寄煮肉锅,对不对?有的人执着到:你这个锅子有没有煮过肉啊!他说:有啊!你去帮我买一个新的。有时候,我们到在家居士去的时候,你突然说:你这个有没有煮过鱼啊肉啊?这个在家居士没有吃素,当然会啊!每次你到人家去,人家都买一副新的给你用,那还得了!要不然我们出去的时候,后面就背黑锅,要不然你怎么吃素清净呢?吃素、用功。素的意思是清静,不要搞错了,吃素能代表成佛子吗?不然我们那个一贯道的,吃的很纯,对不对?知见正不正啊?听众答:不正。不正是你讲的,我可没说,一贯道兄不要找我。这个众生这个修行很可怕的,没有碰到善知识。

高雄现在有一则新闻,人家问我说:师傅,你认识这个人吗?显相啊,什么见到分身啊!我跟他讲:我叫做送八粒,我多一粒,我这粒叫做般若无相清净心,你那个只有七颗、七粒,你知道吗?我这个是赠送的,我叫送八粒我多一颗,我这粒就是般若无相清净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说你看到分身,昨天那句英文怎么讲And so what(你又如何)?你看到分身,能断烦恼吗?不行!我告诉你,这个是全世界的通病啊!全世界就是喜欢看到这种很奇怪的东西,他认为这个叫做修行。哎呀,了不得啊!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句话就解决了,所以,要跨进佛门有多困难。我们也不方便讨论什么,对不对?你要去信谁那没关系,我们没有意见。但是你要进入佛门,告诉诸位!在座诸位是了不起的,非常了不起的善根,要跨进第一步都很难,还要拥有正知正见,今天还闻到见性大法,难如登天,你们就自己鼓掌啊!因为只有我一个鼓掌不够大声,你们自己勉励吧。有时候,要对自己好一点。

[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这个就是我们常常对忏公讲的,忏公每次都问:你吃素吗?我们就跟他回答:我们吃肉边菜。忏公就会回答:肉边菜吃久了,就会吃菜边的肉,糟糕了!每次就是……。水里以前的大专斋戒学会,我就参加了好几次。

经文,[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一日思惟],有一天想一想,不可一直隐居起来,那个时候。[时当弘法。不可终遁]。不可一直隐居起来。[遂出至广州法性寺]。那个时候,[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涅槃经》旁边写叫做真常、真乐、真我、真净,(要在前面加个[真]),注意喔!《大般若涅槃经》讲叫做讲绝对的佛性,我们绝对的清净佛性,是真常、真乐、常我、真净,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在这里发挥。[时有风吹幡动]。这个[幡]就是我们祈福而立的法物,我们祈求福,立的这个法物,就是长帛下垂叫幡。时有风吹这个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一个说:幡动,另一个说:风在动。[能进曰:][进]就是上来。前进一步叫做进,前进一步好上来说话。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诸位你看!禅宗里面讲:动念即乖,动到一个执着、分别,对相上的一个执着跟分别,就是不对,就违背了清净的自性,两个人争执不休,你看,[一众骇然],很惊呀,非常惊呀。

经文,[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

[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义]。[徵]就是徵求、来问、询问。为什么讲奥义?因为佛性深奥幽微,世间人太难了解了,世间人看的都是表相的东西。在这个缘起的假相里面,加上一层语言、文字,然后强迫自己接受这个观念,然后卡死这个观念,就是众生。我们用现在话的语言叫做意识型态,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卡在意识型态。徵求来问我们佛性深奥的义理。[见能言简理当],见到惠能大师说得很简单,因为他大彻大悟的圣人,讲话很简单。理当,单刀契入,每一句话都是见性。[不由文字],文字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的五蕴本来就空,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字,那当然是短暂,刹那生灭的。[宗云]:印宗法师说,[行者],你这个修行人。[定非常人]。一定不是普通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早就听闻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传来南边。[莫是行者否]?难道不是你吗?意思是一定是你。[能曰]:惠能大师就说了,[不敢],很谦虚啊!你看祖师的一言一行一动,都值得我们效法。

经文,[宗于是执弟子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于是执弟子礼],印宗法师主动地把他当作是六祖的弟子来顶礼。说:麻烦[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说:麻烦!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您,麻烦您让大家看一下。[宗复问曰:]印宗法师又问了,[黄梅付嘱如何指授]?五祖弘忍大师怎么教我们修行啊!如何交代我们?如何指导我们来修行呢?[能曰]:惠能就说了,[指授即无]。天地万物,当体即空,相不可得,万法唯心现量,指什么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有东西你如何来指示人家呢?[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句话很重要!只要你见性,自然有禅定,。心性无着一切物,心自然就定,见性自然解脱,因为是不二法门,见性跟禅定是不二,见性跟解脱是不二。[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谓曰:为是二法]。打断了。

把这个法打成两段了,世间就是二法,就是二无对立的,能所不断,能缘之心,境界从来没有断,是非不断、取舍不断、善恶不断,入佛善法的绝对空性里面,善无善性,恶无恶性,一切相毕竟空寂,我们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圣者看是不二的。昨天已经讲过了,世尊在《楞伽经》里面:大慧菩萨(问世尊)说:如何修行?佛告大慧菩萨:见一切相,彻底碎为微尘,彻底摧毁假相,你会发现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体即空,因为我们妄想、颠倒、执着,以为有这个人生跟宇宙,在这个妄想、颠倒、执着里,我们建立了时空的观念,一切烦恼就产生了。为是二法,二法就是对立。[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为什么叫不二?不二就是当下,如果你要讲一句更贴切的话,用比较长一点的语言叫做现前一念本自具足清净的法身,讲的短一点叫做当下。可是众生就是认识不出来。

经文,[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宗又问]:印宗法师又问了。[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要问清楚了。[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你不是在讲《涅槃经》吗?这个经明见佛性,就是讲经的当下那一念,就是常、乐、我、净,所以这个经典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常、乐、我、净的见性大法,佛法就是不二之法。譬如说我们讲无常,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常,方便说的,佛性无相,讲常不对,讲无常也不对,等一下我们就会讨论到。[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涅槃经》第二十一到第二十卷,就讲这个高贵德王菩萨这一品。[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陀就说:犯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是四重禁作,那么四重有杀、盗、淫、妄,犯了这个杀、盗、淫、妄还有五逆。有的菩萨讲七逆,有的讲五逆罪,其实这是开跟合,其实差不多。第一个就是杀父,杀掉自己的父亲,以下犯上叫做逆;第二杀母,杀掉自己的母亲;第三是杀和尚、阿奢黎;第四破羯磨、转法轮僧;第五杀佛或者杀阿罗汉。那么,有的已经过去了,象佛也不在了,阿罗汉你也杀不死,所以现在有杀父杀母的,杀和尚,阿奢黎,还是很少听到,我跟你没有深仇大恨,你干嘛,要把我干掉呢?对不对?恭敬都来不及,杀掉自己的上人,这个大逆罪。一阐提,一阐提就两个:第一、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断一切众生慧命就是一阐提。第二、起恶心盗常住物,会断众生慧命。和谤三宝,这个叫做断善根,叫一阐提。三宝是我们所依靠的,是我们要解脱的一条道路,我们反过来起恶心来伤害他。这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就是犯了四重戒,造了五逆罪,以及一阐提,很极重罪,怎么样?佛性有没有断呢?有没有断这个善根呢?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到这个地方,把笔统统放下来,看我这里,这个就是最大的问题,我先讲一个台湾大学,有一个台大晨曦佛学社的,他到美国哈佛大学来攻读博士,他对佛法很有兴趣。有一次,看见《大般若涅槃经》常、乐、我、净,很欢喜,结果从美国回来,要来找师傅。来客厅就问讯啊、顶礼啊!就说:师父啊,我是您的学生,你记得吗?说不记得嘛,不好意思,说记得,不可能!那么多学生。我说:从哪里来啊?他说:哈佛。我说:有什么事呀?师父啊,我看了《大般若涅槃经》很法喜。我说那你得到什么啊!我们这个佛性是常、乐、我、净。我就说:先讲第一个字就好,你认为佛性是什么?他就说:佛性是常啊!我就问他:我们的清静自性如果是常,如何转凡成圣呢?如何转识成智呢?如何转烦恼为菩提啊!大德居士,我又问你:转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是常还是无常?说?当然是无常啊!无常才能转得动啊!我问你,你这个常的东西,你吃东西,你要无常才能消化啊!常,吃下去,常常含在口中,你怎么吃下去呢?要无常才能作用啊!

诸位!我现在如果用清净自性在说法,虽然所显现的是生灭的无常法,可是当体即空,就是清净自性显现,知道吗?好,现在我问他了:你说佛性是常,我说不对,佛性是无常。佛性如果是常,如何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呢?他说:师父!你讲的跟我看的经典好象不一样。我说:我悟佛的心法,跟佛讲的一样,我讲的才跟佛一样呢,你觉悟的好象不太一样!我告诉你:众生他就是这样,这个在《楞伽经》里面讲: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观念呢?就是因为不了解当下。譬如说外道:佛在世时有一种外道,这外道就说:我们这个世间是无常,一定有一个上帝,是常。这个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变成无常。世尊就问他:无常是无常的因,常如何创造无常的世间呢?此因跟果完全不对称啊?我们众生就是这样,用观念在学佛。

譬如说:在座诸位,我们今天听经闻法了,知道说:我们这个色身是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刹那生灭,一切法不可得,我们现在就是,我们永恒的佛性,不知道开悟的人的境界,就说:佛性是永恒的,他就马上避开无常,然后另外接受一个常的观念。这个就完蛋了!为什么师父说:大彻大悟的人于刹那间即见永恒,为什么在刹那间马上就见到永恒的法身慧命?因为刹那当体即空,没有刹那,没有永恒,那是方便说,常跟无常也是这样。好,再回归到《阿含经》跟大乘经典。这个常跟无常很难讲的。小乘经典《阿含经》叫我们观照:一切法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凡夫认为一切法无常,很苦;二乘人就是体悟到色身、五蕴皆空,不净、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他一直在修行。修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那怎么办?那我依靠什么呢?一切法无我,那你叫我依靠什么?世尊就说:小乘里面最多就证到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

佛在大乘里面就更清楚地告诉我们:因为小乘知道世间是苦的,舍掉这个苦,追求这个永恒的法身慧命,可是他认识的就是断见思惑的我空。大乘到《圆觉经》就不是这样谈的:叫幻灭,就是我们这个相都是虚妄的,缘起如幻的这个世间,这个缘起幻化出来叫做业感缘起的世间,我们因为业力召感这个世间,这个业力所感召的世间,就是生灭无常法的这个世间,虚幻的。虚幻的这个世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十八界的万法,都是众生的执着的。我们要记得,万法既然是幻,如果这个幻彻底的放下,叫幻灭,幻法灭掉,非幻不灭。这句话就重点。非幻就是我们的清静自性,不会损毁,不会灭掉。幻法尽除,非幻不灭,就是当你舍掉这一些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十八界,彻底的摧毁的时候,统统不着,统统放下,非幻不灭,我们的清净自性,不是虚幻的这个假相就不灭,就是我们的清静自性就存在。

这样讲,你还是两眼直瞪,实在摸不着头绪,没关系,我很有耐性。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个就是关键。我用一个比喻:譬如我后面是一面大镜子,我们这个汽车开过来、开过去,人走过来、走过去,这个镜子有没有看到相?看得到。你走近这个镜子摸摸看,摸得到吗?没有。我们的清净自性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的清静自性从无量劫就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从来不增从来不减,从来不生,从来不灭。生、灭、增、减统统叫做相,知道吗?当体即空,就是性。好!再来讨论常跟无常,你看这个镜子相一直增增减减,车子开来开去……你在这个镜子前面看得到车子开来开去吗?生、灭、增、减,这个就是无常知道吗?无常映现到这个镜子的里面,镜子的本体摸得到吗?摸不到相。在座诸位!众生就是看错了!把这个假相误为永恒。因为依靠的东西错误,有一天他的理想会破灭、会痛苦,正因为他追求错误的东西,因为他只看到有相,没有看到本体。如果我们也能够体悟,一切法变化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空。我告诉你,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

好!用这个比喻还是有一个能照一个所照,清净自性不是这样,那是方便说。在相上运作,我们说无常,在本体的不变,我们说是常;反过来,镜体是常吗?不对,因为里面相一直在变化;难道是无常吗?不对,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天地万物同一空性,无常当体即空,就是永恒。所以没有一定的无常,无常就是毕竟清净的自性展露出来的相,所有清净自性展露出来的相完全不可得,众生就是在这个清净自性所影现出来的假相迷惑、颠倒,叫做妄想、颠倒、执着。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动到念头,忘了,没有办法恢复原来这个样子,清净自性。所以说,再一步一步来讨论,讲常跟无常,注意那个是方便说,清静的自性是无相,可是它能起作用啊!好,现在站在凡夫的角度说:我们见到无常,就非常嘛!好!我们体悟到有一个常的清净自性,这是站在凡夫说的,无常当体即空,就是有一个清净自性。站在圣人、大彻大悟人的角度,我们这个常的清净自性能够运用大智慧在这个无常的世间里面,所有的运作永恒的大智慧的常,常、乐、我、净,清净自性的常展露在无常的世间里面,叫依体起用,大用现前,佛性无常,所以它能起作用。好了!讲常跟无常,还是二法,知道吗?佛法是什么法呢?不二、无常、空性就是常,其实就是毕竟空。所以,常当下不离无常,无常当下就是常。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说。所以对凡夫、小乘人讲无常,是要你离开五欲、六尘,告诉我们这个世间不是实在的,然后小乘人修行到一半时,哎呀!一切法无常,我依靠什么?世尊又讲一个常,你可以依照我们的清净自性。二乘人就说:我们还有一个永恒的佛性,还可以依靠。如果达到证悟的时候,性相一如,万法本不可得,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相。来去、生灭、增减都在起心动念间,统统在我们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就有生灭,有增有减,现在要用我们的观念来解释了。

我现在讲的很多人都听不懂,我现在用钱来解释,眼睛为之一亮,你比较能听得懂。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有没有这些钱?没有,你现在的银行存了很多钱,你内心里面的观念怎么样?是增加。你现在从银行一直取出来……,你内心的观念钱减少了,这个统统叫做意识型态,叫做执着、颠倒、妄想。钱在我们没有出世的时候有没有?没有,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有没有?没有。所以钱从来不增也从来不减,这个就是清净自性,这个叫做照见五蕴皆空,悟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什么叫做大彻大悟的心境?就是这个世间怎么变化,都跟清净自性没有关系,我们后面会讲到。六祖惠能大师就有讲过一句话,用现在的语言叫做:天摇地动,山崩地裂,都无关于清净自性,跟清净自性扯不上关系。为什么?清净自性无相,不能离开这些相,当体即空,即是无相,要不然,世尊怎么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他怎么有这个能力?就是即一切相,离一切相,要是用我们现代化的语言叫做即现实又超越。知道吗?

简单讲:你今天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你所看到的,只要记得一句话:统统叫做幻相,统统叫做虚妄的生,虚妄的老,虚妄的美,虚妄的丑,到最后虚妄的死,虚妄的病,因为业力卡住了,透不过这个五阴,从出生到死亡统统是叫做虚妄。但是注意,当你有一天学佛,进入佛门,我告诉你:开大智慧,凡所有的相,统统叫实相,你懂吗?You see no see(笑)两眼瞪得大大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完全搞不懂,我已经讲得快昏倒了!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再听不懂就没有办法了。意思是说:凡所有相,你只要记得,我们从出生,包括我们现在每一分每一秒,统统叫做虚妄、执着。虚妄的分别,虚妄的老,虚妄的死。世尊看起来很好笑的:电视上报道的:这个林名模漂亮,还是萧大美女漂亮啊?世尊就说:太好笑了,有这个人吗?有没有?没有,你把她用X光一照射,剩下一堆骨髓,对不对?再把她碎为微尘,有没有这个林名模啊,有没有这个萧美人啊?还有什么比较的吗?我告诉你:开悟就是不比较、不计较,进入绝对真空状态,知道吗?有的点头了,是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啊!好了!慢慢慢慢一步一步来,我没有时间了,你看!这个常跟无常,讲了现在快三点半了。

是故不断,佛性讲常不对,讲常失去作用;无常不对,无常当体即空,就是究竟永恒,是故不断。[名为不二]。有一个老菩萨,她说:我们慧律法师,明天要讲这个不饿的法门呢!不饿。她还告诉人家:慧律法师很利害,他告诉人家不会饿的法门,不用吃东西喔!我说老菩萨:真是的!你也帮帮忙,我讲的是这个法门吗?我是教你不饿的法门吗?我是讲[不二]呢,她误会说不会饿,差那么多,没办法了!跟我妈妈同一等级的,没办法!八十五了,念佛了。

再来,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你说善,不对,是观念;说不善,还是观念,因为它是不二的东西,是空无自性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蕴]就是五蕴;[界]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叫做界。[凡夫见二],有两种:有五蕴,有十八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解,为什么其性无二呢?毕竟空,空无自性,五蕴本空,十八界还是空,没有两个空性啊,叫做不二。[无二之性],如果你也悟到不二这个当下,相不可得,当下就是性。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你见一切事情烦恼、执着、颠倒,你不要离开本处,放下,清静佛性就显现出来,不要寻找,连转个弯都不必。

经文,[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没有价值。[某甲]就是某一个法师,这是指没有见性的法师在讲经,就像瓦砾,没有什么价值。[仁者论义],你讨论这个义理,[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愿意事奉他为师傅,毕竟大家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就是惠能。惠能因此在这个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作一下笔记:道信四祖大师和五祖弘忍大师是住东山,东山法门就是见性法门,直截了当就是这样。因为四祖道信大师跟五祖弘忍大师都是住在东山,所以只要是见性大法的,叫做东山法门。

经文,[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史君就是韦刺史,跟这些属下、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我们这个见性大法,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不是我自己有办法的,迷了,还是要师父度了。[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好好的清净这颗心,万缘放下,听经闻法。[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如果你听闻佛法,把你心中的执着、分别、颠倒见除掉了,你跟以前见性的圣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经文,[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师复告众曰]:六祖就对大家这么说。[善知识],你看!六祖得祖师位,还称底下的人叫做善知识呢![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一个人都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缘心迷],就是因为迷了,拼命的往外追求,不了解歇即是菩提。[不能自悟]。割舍不下,烦恼一堆,拜佛拜了几十年,还是烦烦恼恼,颠颠倒倒。[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悟了,就很有智慧,迷了就是大愚痴。

经文,[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摩诃]就是大。我现在告诉你:大智慧到彼岸的法门。[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就是象谁呢?我们早课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晚课也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了几百次,几万遍了,就是悟不来,对不对?就是这样,问题就出在这个: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心经》大家不会念吗?念得嘎嘎叫!对不对?就是悟不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一点益处也没有。

经文,[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中国话。传到我们汉地来是,[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就是……,能言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个大智慧就是你说那个地方,是真的说放下就放下,说不着不相就真的不着相,叫做真的是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这个就是重点,修行要打牛,不能打车,知道吗?打牛才会动,用清净自性修行,道业就自然进步,用色身修行那不叫作大修行啊!很多人,太多人了,今天诵了多少部经典,我今天拜了多少佛啊!碰到人就问:你有没有?

讲堂有个老菩萨,碰到人:我昨天梦到观世音菩萨喔!你有吗?意思是:我有梦到观世音菩萨,你有梦到吗?表示很自负啦!师父就问他了:你梦到的观世音菩萨有多大尊啊?他说:这样(法师用手比的很小),这样子一点点。我就告诉他: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人生醒着的时候已经在做梦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师父我梦到什么……。还要我解答。真的,这个人太多人。梦到什么就说:慧律法师!我请教您我晚上梦到什么……还要师父来解答。人生已经如梦了,晚上做梦叫做梦中里面的梦,就这样,梦中里面的,我们现在醒着,都叫做做梦啊!还晚上做梦!对不对?还要来问我解答,有实体可得吗?对不对?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嘴巴念一念般若波罗蜜,心不断烦恼,不断执着、不断颠倒见,就象[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就是不实在的意思。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空谈理论的,你嘴巴念一念般若,可是你心不契入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真如自性,所以说:就象幻、化、露、电,不实在。[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经文,[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我们这个心没有边际的,我们这个心无形相,[亦无方圆大小],要不然,你的心长得怎么样啊?是大是小,是方是圆呢?你的心是什么色?[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因为它不是相嘛![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为什么?这些因为都是相嘛!注意喔!我们就讲一个嗔就好,你就知道,诸位看,师父这里,嗔就是恨、嗔恨。好,诸位看,你恨一个人,恨他。注意观照:这个人把头发剃掉,把这个皮肤割开来,把这个肉用刀子刻一刻,肠、胃,再来就见骨,这个骨头晒干,磨成粉末,风一吹,呼!好了!那个叫做卡死观念,知道吗?恨一个人,叫作卡死观念,为什么?没有这个人,当你恨一个人如是观照,你就会发现,万法唯心所造,完全都在我们起心动念。当然,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可恶的人,你就这样观想:哎呀!因果分明,不需要我们担忧。用这嗔,你就晓得万法当体即空,也无喜,我们的清静自性,也没有是、非,善恶,也没有头跟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碎为微尘。[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经文,[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讲空,你就把这个相否定掉,讲空又着一个空,错了![若空心静坐],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诸位!那个还是执着,那只是微细的执着。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跟外道没有什么两样。佛性是可以展现任何状态的,一切法,动中里面有不动,不动,当体就是动,当下就是动,可以起用的,要不然,佛性就死板板的了。空心静坐就是什么都不想。[即着无记空]。无记就是说:善也不去想,恶也不去想,就跟外道没什么两样,这不是真正彻底悟到空性的清净自性,叫无记空。无记空就是说,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也不能说是跟非,可是什么都不想,可是不想又没有开悟,卡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世间人。

我现在很烦,我要到木屋去住一住,世间要没有学佛就这样,我现在很烦,你不要理我,我要去那里坐一下,这个就是空心静坐,就着无记空。认为:我现在没烦恼了,不是没有烦恼,是潜伏在八识田中。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空]就是虚空。善知识,这个世界虚空,能够包容种种的万物色像,无论是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溪涧就是两座山中间缺口,流出来的水。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就是高大的山,就象我们今天所讲的喜马拉雅山。总在空虚空当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经文,[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大],绝对。佛法讲的叫做绝对,绝对的大不是大小比较的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万法就是在我们清净自性当中所影现出来的,只要你不要颠倒、妄相,一执相一直搞。从早上拜佛,打佛七打到晚上,打了一年、两年、一次、两次,执着从来不放下,是非从来放不下,诸位!这个不是修行人。[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这个就是功夫,[亦不染着]。也不批评他,也不伤害他,也不毁谤他,你看,见一切恶人与善,统统不取,也不舍,取舍是对立嘛!就变成二法了。[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这一句就是开悟的重点啊!愚痴的人,嘴巴每天念,大智慧的人,从内心釜底抽薪的转化,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智就是平等。转凡成圣,就在自性转动。所以什么叫做转法轮?自性自转叫做转法轮,是不是?善知识只是给诸位一个方便,一个增上缘,要转动大法轮,要在哪里转?要在清净自性转动。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这个就是外道,什么都不要想。[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连跟他讨论这个真理都没有必要。[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在作用的时候,了解说:我这个作用心,是没有执着的心,是没有分别的心,是没有颠倒的心,作用就是这个在作用。当你执着一件事情,起嗔恨、贪、嗔、痴,清净自性失去作用了。为什么?妄想意识在作用,无明在作用。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回答吗?来!你爸爸叫做什么名字?林大头?姓李,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妈妈叫什么名字?会回答吗?就答不出来了。你爸爸也不叫林大头,你妈妈也不是什么阿英、阿美,我告诉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爸爸,你爸爸跟我的爸爸是一样,我们的爸爸叫做无明,我们的母亲叫做妄念,无明加上妄念,我们就跑出来了。无明为父,妄念为母,我们就出生了,莫名其妙就来了,业力所牵,这样就来了。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就是万法,一就是真如自性,万法当下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这个一,佛教讲的一二三四五不是比较而来的,你要记住这个观念,佛教讲的一就是绝对,绝对的清净自性就能够显现的万法里面。一切即一,就是万法不离清净自性,清净自性的绝对的一,能展现在万法里面,周遍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我们的心的体性没有障碍,[即是般若]。

经文,[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为什么叫一真呢?你只要大彻大悟,悟到了这一颗清净自性,天地万物统统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会发现万法不可得,当体即空,就是我们清净自性的展现。[心量大事,不行小道]。空心静坐叫做小道。二乘人接近这样子,但是二乘人也有断见思二惑,凡夫跟外道都是这样子。要是心量大事是见性,大用现前。[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凡夫就说:我是国王。[终不可得]。他每天说是国王,他是国王吗?不是的,每天凡夫一直讲:我是开悟的圣人,有用吗?没开悟啊!这个多了,装圣人啊。

有一次,我去台湾清华大学的佛学社讲经说法,好几百个人在听,我就讲到这个涅槃,不生不减,不垢不净。其中有一个同学,听了就很高兴,听了师父讲的:我们的涅槃自性不生不减。他也学师父了,因为这个同学跟师父很熟,我就说。清华大学下课完了走出来,在一个视听教室,讲完了,我上来,因为视听教室是讲台在底下,观众在上面,我就走上来,我就听那个同学在跟人家另外一个回答,一个说:慧律法师今天讲的那个涅槃是什么?他说:你笨蛋!那个涅槃就是不生不减嘛!然后我刚好就在旁边,因为那个同学跟师父很熟,我就走过去,从他的头部就啪!哇!好痛,好痛!我说:现在涅槃是什么啊?我现在痛得快涅槃了!快死掉的意思。我说:装圣人!不开悟,乱讲!因为他没有悟,你知道吗?这个就是没有悟,装圣人。一切时中,就是这样子用功,凡夫就说,我是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经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每一念都不愚痴,这个有多难,每一念起心动念都是大智慧,[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愚痴,般若就消失了。绝,就跟智慧没有因缘了。[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我在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每一念都在念,念这个空、讲空,这个大家都会讲。可是,不了解真如自性的空。不识,不了解真如自性的般若的空性。[般若]我们的大智慧是[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我们这一颗智慧心就是般若。[何名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此西国语],[西国]就是印度话。中国话呢?[唐言到彼岸],底下这句很重要,[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解这个无生的义理,万法当体即空。[义]就是义理,无生的道理,无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宣说的。叫作:解这个无生的义理,当体即空,你就一定要放下这个生灭,[离]就是放下,在这里不是指离开。彻底的放下假相、生灭,叫做离生灭。

着境生灭起,执着这个境界是实在的,生灭就起来,我们今天纷纷扰扰,政治的、经济的环保,不管怎么样的,不得了。为什么?着境,生灭就起,闹得很严重。[如水有波浪],水,幻化出来,受风一吹,波浪就跑出来,波浪不离水。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生死的此岸。[离境无生灭],只要放下,彻底的放下假相,心不执著,就是修行。不着一个境界,哪有什么生灭呢?就不起心,不动念,心生则种种法生嘛,心灭则种种法灭嘛。[如水常通流],意思就是说:心着相,心就不通,如果悟到无生,离开一切境界,不着一切境界,就象水很流动。[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愚痴的人,嘴巴念般若。在念般若的时候,有种种的妄想、是非。[念念若行],若行般若,[是名真性]。当下就是真性。念念若行,就是念念若行般若,当下就是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们就是佛。[善知识,凡夫]当体即空[即佛,烦恼]当体即空,[即菩提]。不离当下,[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所有众生,都是依靠错误的东西,依靠缘起的假相,所以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多少、增减、其实都是观念,本不存在,随缘度日,我们尽心尽力,该做的事情要做,该拥有的责任要拥有,该完成的事情要完成,可是,要彻底的放下。着念着境就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经文,[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就是无住一切相,不执着一切相。[无往],就是没有去。[亦无来],来去是生灭的假相,心的体性,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没有住着。[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所缘起幻化出来的假相烦恼。[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贪、嗔、痴[为戒定慧]。

经文,[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其实,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对不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一个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什么?[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你可以知道,世间人活着牵肠挂肚、痛不欲生。男女朋友叫出去谈判,谈不成,从十四楼跳下来,唿…啪!前几天我才看到新闻报道,那个男的,得忧郁症,一百公斤,从上面跳下来,撞到一部车子,因为他体重一百公斤,掉到底下来,重力加速度,变成二十吨的力量,撞击到一部车子。那个车子驾驶的是女性,撞击到的时候还没死,送到医院几天,死掉了;这个跳楼自杀的人没有死。这个比中乐透还难啊!这个女众要这样开车,找一个时间、空间专门来给他撞都很难。我就说:你什么时候要自杀?我开车下去,都很难对得准,你看业力现前,这个时间、空间一交会,呯!忧郁症要跳楼自杀的人没有死,那个开车无心的人死掉了,那个衰(倒霉)比中乐透还难。哇!我一看到那个新闻报道说:喔!这个实在是衰(倒霉)透顶,怎么世间有这么衰(倒霉)的人呢?倒霉到家。哎呀!真的是!要是有一个投保险,你什么时候跳楼?我跑到你下面去给你压,怎么样?可以领保险金啊!我告诉你,就算准了那个时间、空间跳。那个人死掉了,没有撞上保险费领不到。我告诉你:专门要领保险费都没有那么准。这个业力现前太可怕了!对不对?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诸位!就是因为忆念这个爱恨不断,就会毁掉一个人。诸位!活在记忆当中是不幸的人,过去心不可得。要活在当下的人,就解脱,知道吗?你过去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关我们清净自性。有一个法师五十二,他的妈妈八十五,她讲到五十二年前,有一个法师还没有出世的时候,讲到他爸爸的无情,还会掉眼泪,她想的是五十二年前呢!那个法师还没有出世,还发生在前几天的事情呢!也许她当时候是很痛苦、很痛苦,没有错。我知道,这个妈妈是很辛苦。可是没有悟,以前的确是很苦很苦,可是已经过去了,讲到五十二年前的事情,还拿来今天哭。

我等一下下去的时候,你每次讲经都给我漏气,你为什么要这样?我说:别人的妈妈我又不敢跟她漏气,我的妈妈没关系啊!对不对?就是这样子,所以说:我们要了解,佛法要不会运用在这个世间,恨死对方了!我爸爸讲那句话就很有智慧,那就是大彻大悟讲的话:我没有把你们母子放下,慧律法师,您有今天的成就吗?哎呀!不得了啊!我爸爸是何等人物啊!嗯!没有良心装智慧,这个不用鼓掌了。我也不恨我爸爸,我是很感恩,万法都感恩,真的!

我从慈济那边,什么都没学到,就学到那三个字:感恩喔!爸爸感恩!母亲也很辛苦!因缘就是这样子嘛!要不然怎样?每天都讨论五十二年前的事情,有什么意思啊?对不对?苦就已经过去了,这就是说众生那个很难,要放下很难。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一点都不起这个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不取就是对贪爱的境界;不舍就是我们讨厌的境界、恶的境界,我们对这个恶人很厌离,很厌恶。好的境界取,恶的境界舍,这个就是众生,他会苦恼无量的。就是见性成佛。

经文,[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所以我鼓励大家诵《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诸位!佛法不能跟那些不相应的人说,跟那些不相应的人说更糟糕。[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天龙八部下雨,在这个阎浮提。[城邑聚落],大的城市叫城邑,小的叫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枣就是草的意思。[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这个是比喻,大智人的容量是很大的。师父已经讲过,大彻大悟人的心境是什么?这个世间从来怎么样?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这个就是大彻大悟人的心境。任何多少的攻击、伤害、多少人的赞叹,如如不动不增不减,跟清静自性扯不上关系。我没有开悟,你整天赞叹,我不会成佛的。我大彻大悟,你每天毁谤我,我一样照样成佛。知道吗?成佛不在于赞叹跟毁谤,在你有没有见性!要弄清楚这个方向啊!所以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的心境就是:了解万法唯心现量,这些都是心的影像,没有实体可得,赞叹是空,毁谤也是空,拥有也是空,失去也是空。知道吗?就用这个心,不增不减的心。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文字是一种缘起的假相,人类创造出来的。[譬如雨水,不从天有]。空本来无一物。[元是龙能兴致],古时候佛经里面都是这样讲的,认为下雨是龙所兴起来的。[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都得到受益。[百川众流]怎么样?[却入大海,合为一体]。这个很重要的比喻,你要念念消归自性,归无所得,你每一个念头都告诉自己,万法不可得,万法毕竟空,你动一个念头叫做妄想、颠倒、执着,不要让这种情绪化的思想一直葛藤,一直纠缠不清,不可以这样子。[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经文,[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根性太差的人。[若被大雨,悉皆自倒]。闻说这个见性大法,听不进去,统统退席。在座诸位,坐在这里都是大根性的人,那是方便说啦。没办法啦!(笑)[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开悟?就是这八个字:什么中做邪见障重?邪见就是没有正见,没有佛的知见,都是众生的知见。我告诉你:知见是方向感,正知正见,你走起路来才有方向感,没有正知正见的人,他没有方向感,不晓得怎么下手。多少人念佛、拜佛,十年、二十年,烦恼依在,一直强压。所以师父鼓励人家念佛,要用真如自性念佛,师父赞叹人家拜佛,要用清净自性拜佛,师父也鼓励人家诵经,要用真如自性诵经。我绝对赞成你坚持净土法门,但是你记得!要用真如自性啊,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这样。禅的极至跟净土的终点是一样的,就是即心即佛。缘邪见障重,我们种种的邪见障碍重,烦恼根深。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大云]就是无明。[不得风吹,日光不现]。有一天我们把这个无明吹散了,日光就显现了。大云覆盖就是没有经过风一吹,日光显现不出来。[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都是因为一切众生的迷跟悟不一样。[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为什么?迷了嘛!迷了自性,外见,以为心外求法,心外有法,以为离开清净自性以外有个佛法。[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外修就是着相,不执着着相修行。[但于自心常起正见],这个太重要了!念念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诸位!如果你好好观照,你五年前跟今年,烦恼是少是多?如果多,修行方向就错误,如果五年前跟五年后,烦恼少,你修行方向就正确。[即是见性]。

经文,[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内外不住],[内]就是指身心;[外]指世界。身心世界都是幻化出来的,没有实体可得。[去来自由],不着相当然自由了。[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问题就在于执、执着,就多了一个[我]嘛!佛菩萨为什么称为[大人]呢?《佛说八大人觉经》呢?为什么称[大人]呢?因为他无我,对不对?而我们就多了一个[我],小人,就这样。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那就是[我],就着一个[我],诸佛菩萨不着就叫做大人,我们着一个我相:小人。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置]就是施设。这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是因为人的根性来施设的。[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世人就是缘起,这些缘起的假相,看起来好象有那么一回事,其实,体悟到无常变化的本质就是空,万法本来就不有。所以,为什么我们叫做妄想、颠倒、执着?把事情搞错了、颠倒了。[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万法就是因为人而兴盛的,开启我们的觉性。[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因为在人群当中,有愚痴的,也有智慧的。[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悟到了,[即与智人无别]。

经文,[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我们求法,[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见清净]。因为菩萨戒里面讲: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就是指这个。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识]就是悟。如果你体悟到当下这一念,无所住心,见性就成佛道。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豁然开朗,就是顿悟。哎呀!原来我们都在妄想、颠倒、执着,这一念彻底放下,原来恢复本来的面目。[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我在五祖弘忍大师那个地方。[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来流通。[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禅宗单刀直入,直捣黄龙,就是观心,观照这颗心,你会发现,妄本不可得,幻化的东西终归有一天消失,清净自性不减。[自见本性]。

经文,[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这个最上乘就是顿悟法门,顿悟见性大法叫最上乘法。不在那边葛藤打转,不在那边枝枝叶叶打转。[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一切善法都是因为善知识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善知识告诉你,就说:你看!月亮在那边。愚痴的人就会指头;有智慧的人就会看月亮。知道吗?这比喻你听得懂吗?有智慧的人就循着那个义理直悟,顿悟本性,直见万法无生,缘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万法都是唯心现量,都是心的影像,没有实体。所以一切法生其实当下就是无生,悟到一切法无生,三藏十二部经典就在你的心中,慢慢的体悟。所以需要找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指示正路,因为一切人性当中,本来就具足,如果没有善知识指引也悟不出来。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你要修行,不从内心里面悟,一直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可能吗?不可能。无有是处啊!禅宗是讲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虽然外面的善知识来把你引导,你迷,妄念颠倒,自性要自度啊!对不对?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即灭]。所以,师父那个偈颂看一看: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就是无生。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好好的体悟、好好的看看,互相勉励。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经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就是彻底的解脱,你要悟道了,见到了清净自性,就彻底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你的心戒定慧统统具足,定慧,统统在见性当中显现。[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注意哟!无念不是没有念头喔!要先弄清楚这个无念是没有执着的念头,没有颠倒的念头,没有分别的念头,这个很重要。但是,有正念,正念就是无念,就是无相,、无住、无着。[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你看!很清净。意思就是心的体不被染污,就是本来面目,我们的心不生不灭的体性,你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万法无咎啊!若见一切相不强加执着、分别,万法无咎,当体即空,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我们起清净自性的用,一切都是清净自性在作用,也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修行的关键,就是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诸位!修行要找到关键,找什么关键呢?譬如:一个母亲带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进去房间,黑暗的房间,那个小孩子会跟妈妈说:妈妈!好暗喔!妈妈就说:你不要害怕,来我告诉你开关在哪里。找到开关后,啪!一按,万年的暗室,一灯就亮,小孩子很喜欢了,以后这个小孩子自己跑到房间来,黑暗的地方,他也不怕,因为他知道开关在那边。开关是什么意思?开关就是般若智慧。开关在哪里?对缘起的假相,彻底的放下。诸位!这个还是第二层功夫,讲彻底的放下,还不是本来面目,要悟到没有东西可以放下,彻底地体悟,原来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放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才是我们本来面目。说放下,功夫还不够,那是方便说,你有东西放下,对不对?有能放有所放,本来面目没有东西可以放,你放什么?你一定要体悟到这个,修行一日千里,真的,就象坐飞机。

我昨天举的这个例子,顿悟就象坐电梯,渐悟就像爬楼梯,你看要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啰!顿悟就是单刀直入,就无相,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修行的关键。师父!您能不能用一句比较贴切终身受用的?可以,记住!重复的练习放下,重复的彻底放下,一次又一次……。就是用这种功夫,知道吗?到最后,你就发现:生命本来就这样。《楞严经》讲:我们摄取宇宙的地、水、火、风少许的元素,执为自体,执着这个色身认为自己,然后又为了这个少许的元素,妄执自我,拼命的造业,拼命的追求,就产生人生宇宙的纷争。我们了妄即真,了悟万法就是虚妄,当下即空,就是清净自性,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圆觉经》,你一定要看,不看不行。今生今世有三本经典你一定要看,不管是禅、净、律、密,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华严,三本经典你统统一定要看:第一本是《金刚经》;第二本是《六祖坛经》,这个即心即佛的见性大法,你听了以后没有大受用,也会中等的受用,没有中等的受用一定会小受用,没有小受用,一定会作用!你听了以后,哇!每一句都是心法,六祖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针见血!我们用功撞的头破血流,还搞不懂自性,真的很感恩六祖。

我这几天就想说:嗯!我要讲《六祖坛经》,看看这个六祖有没有来跟我摩顶?没有。有个法师来给我摩过顶,那不是做梦的喔,那叫做慈航菩萨。我在读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我讲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给你听,这不是妄语,作法师的不能打妄语的。我在亲近广化律师的时候,因为广化律师也是慈航菩萨的徒孙,他是根据律航菩萨出家的。广化律师、律航菩萨,再来就是慈航菩萨,而我是依止广化律师的。有一天在读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晚上休息,要打坐,打坐,休息的时候,还没有睡觉,累了,躺下来,慈航菩萨披着南传袈裟喔!这个故事我很少讲的,怕人家毁谤,说我吹牛,拿了一个钵这么大(法师用手比出钵的直径他的肩膀还宽),它是泰国的那种托钵,哇!那个钵,吃三天三夜吃不完,那个钵好大,像脸盆那么大,然后用一条绳子绑住(法师的手从脖子往下向胸前划),这样子,来到这个地方,进入我的既不算梦境,很清楚。然后(菩萨)就微笑,左手扶着这个钵,就用右手就摩师父的顶,摩这个顶,这个右手一接到顶部的时候,放光,放大光明。这个心中的典故,我从来没有讲过,没有人知道,今天讲就不是秘密了。很怕人家毁谤,这个事情告诉你就是说:一个法师可能多少有点迹象就是说:你将来就是要走弘法的路。我今天慈航菩萨现身跟你摩这个顶,就是跟你印证,你这个孩子有希望,来给我勉励勉励一下!(众人鼓掌)好了!互相勉励。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什么都不要去想。[当令念绝],什么念头把它断掉。诸位!念头打不死的呀!我们看到有讲堂贴在墙壁,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告诉你:这一句话,没有开悟的人讲的话,念头打不死的。体妄本空,自性如如,这个才是见性人讲的话,体悟执着、妄想、颠倒本来就不存在,你要把这个念头打死,我告诉你:只有死人没有念头,知道吗?活人当然有念头。所以怎么样能够修行呢?就是我们的意识型态慢慢的过滤这个执着,这一念执著过滤、放下,这一念起分别,赶快放下,这一念起分别,赶快放下,不是无念,是没有执着念,没有分别的念,没有颠倒的念,不是完全没有念,是有清净的念。知道吗?是有大智慧的念头,平等心的念头,是有大慈悲的念头,而大慈悲、大无畏、大功德的念头,就是无念。为什么?一切法无生,毕竟空,虽然毕竟空,智慧心就是,因为它会起作用,我现在讲经说法不是起作用吗?所以说一切法无常,体悟到空性就是常。常、无常统统叫做方便说,因为这还是对立,绝对的清净自性是无相的智慧心,无相的东西你怎么可以讲无常跟常?无常中对常讲的,是比较,才能显示常跟无常的东西,对不对?清净自性是绝待的无相,智慧心就是,你如何说:它是常是无常?对不对?就是这样子,慢慢体悟。

这个佛法就是愈咬愈有味道,信基督教、天主教不一样了。对不对?人是上帝所创造的,统统推给上帝,我统统不要烦恼这么多,人生跟宇宙,我也不要思维,我也不要认为到底真相是什么?统统交给上帝,上帝创造人生、宇宙、天地万物。问上帝是怎么来的?你是被创造的,不可以问,就这样。我告诉你:注解有时候会误导众生,没有见性写这个注解,我告诉你:有时候真的会害惨众生。我这个人不怕人家抢信徒的,我知道说,我有福报,吃多少、睡多少、穿多少、都是命中注定的,对不对?业障重,没有福报就没有福报啊!哪一个法师来?他有时候,介绍这个信徒给他认识,我们那个水陆的功德主,一百万的,来!你要认识,介绍给你知道,介绍给你呀!他下次要拿一百万去你那边,做水陆大法会,我说:嗯!您的福报。他不来我这里我哪有办法?对不对?你看,为什么?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无增相,减无减相,一切法不可得相,就用这个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用这个。为什么?佛陀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读大学的时候,看到《释迦牟尼佛传》,说:释迦牟尼佛传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出家!出家无家,处处是家,对不对?出家无亲,处处亲,你看大家坐在这个地方,跟师父多好!如果我们去成家立业,哇!就变成少数几个人,你看:出家!出家无家,处处是家,出家无亲,处处亲。大家都是我的善知识,我现在要开始学六祖了,称大家叫做善知识,赞叹!

有一个人有罪恶感!他诵到这个经典的时候说:善男子、善女人。他说:师父啊!这个是对善男子、善女人讲的啊,我们这个业障那么重的,哪里是这样念?我说:要不然怎么念啊?我们要念;恶男人、臭女人啊!哇!我说:那很严重了!恶男人、臭女人?哪有这样子的经典?人家念:善男子、善女人,多好听!你要念:恶男人、臭女人?不要这样念,这样念很伤人的,对不对?善知识,悟无念法,就是我们的修行,刚刚讲的。所以,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个不是见性人讲的话,要体妄本空,自性如如,你了解虚妄本来就空,就是成万法如如,这个就是我们本来面目,这个才是见性人讲的话。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什么都不要去想,这个还是缚。[即名边见]。边见就是不是中道,不是落空就是落有。

经文,[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不着一切相,不起心,不动念。[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把这个顿教法门,只要看法相同,修行相同的,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这个顿教法门看法一样,大家一起来修行,发愿,受持《金刚经》,顿教,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从上以来就是以心印心,默传分付就是口不能说,见性,口不能说,没有能说所说,没有能见、所见,凡所有相都是虚妄!那怎么说?以心印心,体悟万法无生,本自如如。[不得匿其正法]。不能隐藏这个正法。我告诉你:这个人生、宇宙没有正法住世,我们的生命、众生悲哀,人生宇宙整个昏暗,我们撞的头破血流,世间人苦不堪言,世间人吃苦没有代价。为什么世间人吃苦没有代价呢?他辛苦这么多他能解脱吗?我们修行吃苦是有代价的,我们今天吃了苦,能解脱的,所以我们吃苦有意义,而众生的吃苦没有意义,因为重复啊,下辈再来,再继续吃苦,再迷迷糊糊啊!再结婚、生儿育女,做事业,老了,又病了,死了,下辈子又来。哇!轮转不已啊!停不下来。而我们今天的苦值得啊!你坐在这里一个钟头,吸收一点点儿,明天坐在这里一个钟头,吸收一点点儿,一个礼拜吸收,那不得了!

我曾经开玩笑:我慧律法师在这里,口袋里面的法掉到地上,随便一颗,统统叫做摩尼宝珠,比世间、全世界宇宙当中所有富有有钱人,更富有。世间有很富有却是很贫富,因为没有大智慧,我们修行人很贫穷,却是很富有。世尊说: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是因为我要求得很少,我因为要求的很少,所以我很富有,每天都很快乐。[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因为他不是顿教的根器的,不要传。[损彼前人],因为他会造口业的,所以我曾经一直劝大家说:我讲的磁带、VCD,众生会毁谤的,不要给他听,没有因缘的,会攻击、伤害三宝的,不要传给他,跟六祖的看法是一样的。[究竟无益],法还是要看因缘的。诸位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哎呀!大愚痴的人,谤这个顿教见性大法。[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当然,这个顿悟是成佛的种子,你把它毁谤这个正法,那还了得了!

我告诉你两种恶业你千万不要去造,第一谤佛、谤法、谤僧,断众生的法身慧命,你造不得,第二个起恶心盗常住物。哇!这个罪很重,千佛出世,不通忏悔。我们是一个佛弟子,传达正法,推广正法,是我们佛弟子每一个人的责任,你无缘无故去毁谤三宝,让他断众生的慧命,谁负因果?当然你负因果,要不然我付因果?是不是?哎呀!这个口业造不得!我们今天要随喜赞叹人家,我们的清净心就一直显现,你每天学习随喜功德,赞叹人家,你的佛性就一直出来……,你动好的念头啊!不是阿谀奉承、拍马屁的那一种赞叹人家,是真正的起欢喜心,随喜人家的功德。我们起恶念,一直毁谤,一直跟人家作梗,一直伤害众生,你还没有伤到对方,你已经伤痕累累了,你伤害你的清净自性啊!你起心动念都是恶的,你一直想伤害对方,还没有伤害到对方,你已经先伤害到你自己了,先你伤害你自己的清净自性,要弄清楚啊!哪里起因就是哪里结果,清净自性动恶念,就有你的色身,果报就现前了。

经文,[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剎那间。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依照这个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只记取我所讲的话,[亦无有益。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说通与心通,[说通]就是(弘宗演教的,弘扬正法的,讲经说法的叫做说通。意思就是:经教通达的法师,讲经说法的。以及心通,悟到自性的法师,叫做心通,如果能够悟到清净的自性,你一定是说能还能够心通。清净自性不离语言,所有语言都是清净自性的展现,所以悟道的人他一定能够说法,就象六祖这样子,所说每一句话都是符合佛意,所以,六祖叫做东方如来。为什么我鼓励大家要研究《六祖坛经》?因为释迦世尊印度降生,示现印度,他讲的经典经过翻译,所以很艰涩的,你去看看《楞严经》、《楞伽经》,我告诉你:一打开,马上:嗯?看不懂,一定看不来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太艰涩了,我们中国人也出了一尊佛,就是六祖,他讲的法,很符合我们中国人听。为什么?他用词都是适合我们中国人,汉地来用功,你看,他讲的,没有在翻译上的困扰。所以六祖讲的法,一定要好好的把它弄通,因为很适合我们汉地研究的。

如日处虚空,为什么?心就象太阳一样,就象虚空一样,太阳普照大地,虚空包容万物。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邪宗就是凡是不以见性法为主的,就叫做邪宗。万法回归当下,现前一念本片具足,就传这个见性大法。。出世间破邪宗,离开心性的邪宗,简单讲就是外道;外道就是离开心性。[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这个法没有所谓的顿,也没有所谓的渐。因为众生的根性迷悟,所以有慢有快。[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悉]就是彻底的了解。这个顿教的见性大法,愚痴的人是没办法一下子了解的。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说了无量无边的法,万般,反过头来,就是统统是讲无生的道理,都是讲见性这个道理。合理还归一,[一]就是真如自性。所以弘一律师讲的:佛法很深奥,可是就愈来愈简单。为什么?万法回归自性,愈来愈简单:世间的义理很肤浅,愈搞愈难懂,愈复杂。[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烦恼跑到我们的住宅当中,就是心中。我们一定要生起大般若智慧的太阳。[邪来烦恼至],邪见来,烦恼就到。众生哪一个不是着相哪?所以众生能离开烦恼吗?因为他看错了,他把无常当永恒了,他认为这个世间有着追求。哎呀!我告诉你:世间的那一种烦恼、那一种无知,你没有办法形容,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你看看那个电视,你看,你就会摇头。

譬如说:制造一条龙,反正我们也是闲着没事干,那个高举起来的龙,好长好长的一条龙,破基尼斯记录,那条龙又不能动,因为太长,要举着慢慢走,又不能舞动,然后请专家来鉴定:破基尼斯记录。你看这样我们不敢说什么。在美国还举办什么吃汉堡大胃王,一直塞进去,日本得第一,那个是香肠还是什么,火腿还是三明治,他就是一直往嘴巴里一直塞,然后一直配开水,一直塞。众生就是搞这个东西。再讲港都小姐吧!因为在高雄港嘛,就称为港都小姐嘛!选时有内定,闹得风风雨雨,世间就是要做这种事情,不然他要做什么呢?真的!世间,你一听,他就停不下来,要不然:今天中秋,我们去逛逛百货公司。去看,哎呀!这个是CHAMEL、GUCCL的,这个CD的,死猪死狗的(台湾谐音),这个是什么牌的,都是名牌,这个BURBERRY的,他说,师父!您怎么懂这么多?电视每天在报导啊!我没有去买过,我都知道名牌啊!都是这样子,每天那个迷死人的广告,不买会死啊!那个广告,每天都搞这个东西,化妆就是这个一闪,化妆就是,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第三个步骤,第四个步骤,一二三四,这样就OK了!看电视,我都是电视教坏的,本来是很善良的,不然怎么会这个?这世间就是这样。因为活得非常无聊,他一定要搞这个龙舟比赛啊,还有意大利的服装展览啊,他就要搞这个东西,百货公司一排整排的,那个化妆品啊怎么样子。喔!这很严重!

有一次,有一个女众化妆,我不是说化妆不好,我也是赞成人家化妆,我都鼓励人家化妆,不过要恰到好处。有一次,女众纹这个眼线,还有眉毛,刺得太大一条了,象老鹰展翅一样的。我就问她说:这样不会太长吗?有一次不晓得伤心还是怎么样,她老公打还是什么样子,在师父面前,讲到她老公就是掉眼泪,一擦,哇!象那个拳击手打到一样,你知道吗?她本来就画得黑黑的,拳击手一打到,哇!不得了!所以说:画这个刚刚好就好但是有时候画得太严重了,所以,有时候是要自然一点,natural比较好,是不是啊?制造自然美,是我释燕萍的责任(广告词)。你要会听喔,我也不敢说什么,你听过释燕萍吗?听过了,是不是。

所以众生就是这个样子,一天到晚穷忙,把生死放在旁边,就搞这些东西,然后临命终的时候,哇!糟糕,来不及了,为什么?因为平常没有修行啊,也没有听经闻法,也没有在心性上用功夫啊!来不及了,临命终的时候,手忙脚乱。人家叫他:你要放下。他说:从哪里放下啊?他不知道,对不对?所以这个听经闻法很重要的,很重要的![正来烦恼除],正见来,烦恼就除。佛法是不二法门,下面的更重要。[邪正俱不用],就是你不能着一个说:我有正知正见,还动一个念头执着,这个正见也是邪见。凡夫没有凡见,圣人也不着圣见,真正的大修行人,圣凡俱不着,叫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到达清净,没有剩下。

[菩提本自性][菩提]就是觉悟。我们这一颗觉悟的心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菩提就是般若的智慧心,这一颗般若的智慧心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起心即是妄]就是动念,为什么起心?就是着相,认为这个相是真的,动一个念头是执着,动一个念头是分别,动一个念头产生颠倒,起心就是妄。所以叫做无心就是真,也不着一个真。[净心在妄中],你要求清净心吗?很简单,就是[不离],你要找到清净的自性,不离当下这一颗虚妄、烦恼、执着、分别心,你只要了悟这些执着、烦恼、分别是多余的,放下就好,不要去讨论它,不要去追逐它,不要去对立它,若不取舍,无法无咎;若不强加分别,万法本如如。[但正无三障]。三障就是烦恼、业障、报障,还有一种讲法叫惑、业、苦。你只要有正知正见,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就会消除,就没有这些障了。烦恼障就是贪欲、愚痴,业障就是五逆十二重罪,报障就是地狱、恶鬼、畜生,将来的果报很可怕的。你只要有正知正见,就没有烦恼障、业障、报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世间人要叫他修道,一切都不妨碍,但看你如何用心,着相即错,动念即乖。[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在座诸位!你自己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就真正地跟道相应了。[色类自有道]。[色类]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自有道,本具大道,各人修各人的,各人的因缘各人不同。所以来我这边要出家,我就跟他讲:你要不在我这边剃度的,或者是在这边住个两年,融入这个僧团的,真的不要,不要给我剃度,要在我这边出家的嘛!我就劝他:要先整个融入僧团,你能够过这个僧团的日子,再来剃度。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沙弥要观察两年,有的人就是道场没人了,缺少人,来的时候不管你三七二十一,来,赶快,剃一剃,还怕你跑了,就这样就是坏了佛教的素质,整个佛教的素质、水平就降低了,因为没有观察,没有好好的彼此了解,你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师父,来了就剃度,那么问题就往后延伸。观察两年,就是要把问题提前解决,知道吗?你没有观察,就剃度出家,就等于说,你把问题留在僧团。为什么?你不观察来就剃度,第一个人都有烦恼啊,他剃度以后,他就要处理啊!所以要剃度以前要先观察。

在位诸位!讲这个跟大家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家诸位护法居士,你也想走修行出家的路线,很简单!你先去道场跟那位师父住住看,你能不能融得下这个道场?融入,或容下别人的缺点,行,就剃度;要不行就不要。所以出家众要剃度徒弟以前,要好好观察,就象我们复敏法师一样,好好的观察,真的就是这样子,你来住,要观察。我为什么要赞叹她呢?因为她就是这样子!很好!来,我们先观察你,这样做对了,跟她鼓掌一下。就是要这样子,护法居士要走出家的路线,可以,要先融入那个僧团,不要急着剃度,急着剃度并不好,对彼此有伤害。[各不相妨恼],我不要恼害你,你也不要恼害我,意思就是:各人回光返照自己。[离道别觅道],注意听!离[当下的清净心之]道,另外再找道,[终身不见道]。离开了当下这一念清净心,要去找一个道,你永远找不到,道就在当下这一念清净自性当中。

[波波度一生],就是很忙,我们烦烦碌碌的,劳劳碌碌的就走过了一生。[到头还自懊],最后呢?就是后悔。[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你想要得见我们真如自性,顿见本心之道,我们行正就是道,为什么?心彻底悟嘛,不起贪、嗔、痴嘛!对不对?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下,就是道。[自若无道心],无道心就是没有求佛果的心。自己若是没有求佛果的这颗心,无道心。[闇行不见道],[闇行]就是愚痴,不见道,在黑暗的地方,你看不到真正的道路,我们内心的愚痴也是这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如果说:这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要看世间的过失,看到世间人的过失,就染污了我们清净自性啊!若见他人非,如果你看到别人的过失。自非却是左。注意!上面的[非]和下面的[非]不太一样。若见他人[非],这个非是指过失,[自非]是指毁谤,自己却去毁谤人家。也可以解释说:自己落入是非的观念。却是左,左就是错,人家说旁门左道,就是错。

[他非我不非],别人的过失跟我的清净自性没有关系呀!我清净自性里面没有是非这种东西。[我非自有过],我要动到一个念头,去轻视人家,去毁谤人家,变成拿别人的缺点,化作自己的恶的因果。这是不好的,我去毁谤人家,这是不好的。[但自却非心],你只要放下这一颗是非的心,众生是是非对错打转。[打除烦恼破],你放下这个是非、恩怨、恩怨情仇的心,烦恼就破了。[憎爱不关心],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不关心]就是无关于清净自性。你落入爱恨,就离开了清净自性,清净自性没有爱恨这种东西。[长伸两脚卧],一个人没有妄想、没有攀缘、没有是非,那怎么样?长伸两脚卧,表示妄想歇灭,攀缘心息,我们的妄想歇灭了。把两条腿伸的长长的,表示自在的意思。放下、休息,凡夫俗子就是休息不了,停不下来,世间一定要搞出什么有形相的相的东西。要不学画画,就是学音乐,要不学雕刻,就是学这个,要不就学那个,我不是说学那个错,而是不究竟。众生一定要拿一种东西来依靠,而依靠的东西刚好错,因为依靠的是生灭法,我们修行人依靠的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拟]就是准备。你准备要度化众生,记得要善巧方便。[勿令彼有疑],不要让对方有所怀疑,要善巧方便。[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这个世间,不要离开这个世间。离开世间没有觉悟,离开染污没有清静,离开生灭没有不生灭,对不对?不能离开这些世间种种的法,离开世间怎么觉呢?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之]觉,就是你体悟到世间生灭,当体即空,就是清净自性,什么都不要谈,你转个弯不用。[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这个生灭的世间,觅无上的菩提,就象找求这个兔子的角,兔子没有角。离开了生灭,你找不到不生不灭,体悟到生灭当体即空,不值得我们这样执着、分别,慢慢地放下,放到最后,没有东西可以放下。

[正见名出世],你有正知正见,就是出世间,[邪见是世间],邪见,动一个念头就是生灭法,正知正见就是出世间。所以我一生一世的愿望就是——正法重现。我每天都祈求佛菩萨,祈愿正法重现,这是我一生一世的愿力、希望和抱负。我了,这些也是空,做我该做的工作。我们今天也是演一出戏,一切法无生,今天也没有能说、所说,也没有能闻、所闻,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一切法,我做该做的事情。[邪正尽打却],[却]就是扫除。邪见不可着,我告诉你,连正见也不可着,如果你落入一个说:我是正见,别人是邪见。记得!你那个也是邪见,知道吗?动一个念头认为比别人行,那个就是不行。邪正尽打却,扫除。[菩提性宛然],[宛然]就是显然可见,很明显看得到。我们的清净觉性很显然的看得到。你不能着一个:我拥有正见,统统放下。二无的对立统统放下,我们的清净觉性就显现了。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载运你度过生死,[迷闻经累劫],我告诉你:迷了就尘点劫。累劫就是尘点劫。[悟则刹那间],悟了就在当下。[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诸位都有佛性,拿出来用,心中有妄就是妄用,心中有自性,就是净用啊!对不对?所以,现在在大梵寺说此顿教,顿悟自性,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韦刺史与跟这些属下[官僚道俗]四众弟子[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何期就是:哎呀!真想不到啊!我们是中国这个广东岭南竟然有一尊佛出世啊!所以六祖是东方如来。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三天

[释功德净土第二]

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功德,什么是求生净土。

[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设这个供斋,用完了餐,[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要有礼貌啊!对说法的法师要有礼貌,士庶也是有修养的或一般的听众的佛弟子。官僚就是有身分地位的。[士]是读书人;[庶]是一般的贫民,[肃容]就是要有威仪。再一次顶礼,就[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因为他讲的都是见性大法,见性大法就是回归当下,不拖泥带水,没有枝叶、葛藤,单刀直入就突破了无明,所以,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现在有少许的疑问,[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希望和尚慈悲,为解答见性大法。

经文,[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有怀疑就问啊,我就会为你解说。[韦公曰:这个韦刺史就说了,[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这个宗旨就是正确的意旨。和尚你所说的见性大法,可是不是达摩大师的旨意呢?就是您这个传承是一样吗?[师曰:是]。当然都是讲见性大法,当然都是一样的。[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达摩大师来到震旦,就是我们中国,刚好碰到梁武帝。[帝问云]:梁武帝就问说了,好大喜功的人就是这样子,在有为造作里面,这个比比皆是,举这个例子,我们今天修行,还是都是搞这个,就是要名。[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我梁武帝一生一世造了多少千、多少万的寺庙,供养了多少出家人,还布施设种种的供斋,有多少功德呢?有什么功德呢?他在生灭法里面着相?达摩大师是个见性的圣人。[达磨言:实无功德]。这一回答,大家都搞不清楚了,其实很简单,着相它就是生灭法,见性就是不生不灭法,所有的施舍、生灭当下不着,就是见性,行一切善,不着一切善。达摩大师就回答:一点功德也没有。[弟子未达此理],弟子不了解这个道理。[愿和尚为说]。

经文,[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实在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圣,就是达摩大师所讲的话。[武帝心邪],这个心邪不是恶的意思,是着相的意思。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他搞这些生灭法,就是希望达摩大师赞叹一番。本来希望达摩大师赞叹一番,达摩大师是个见性的人,他讲的就是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才有功德。他就当头棒喝:实无功德。梁武帝承受不了了。所以武帝心邪,不是说全造十恶,或者是恶知见,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他着相。[不知正法],修无相法就是正法,正法涵盖三藏十二部经典,贯通八大宗派不能离开这几个字:就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缘起无自性就是无相。[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福就是生生灭灭的东西,你布施了以后,当大官,当主席、或当大企业家等等,统统叫做生灭的东西。[不可将福便为功德],你不可心拿这个生灭的造作,来说它是真如无为的本性的功德,这是两码事情。[功德在法身中],功德在[无相]法身中,修无相法才有办法进入绝对的真如自性,不着一物尽菩提,住就不对。所以功德在无相的法身中。诸位!要进入佛的领域,这个功夫可要下得很深,不住相布施。[不在修福]。因为在无相的法身中,才有功德可言,不在修福。

现在的比比皆是,我到你这个道场来,打个斋,刻个佛像,出个多少钱,都要名字啊。以前我们建这个文殊讲堂的时候,有一个人拿了八十万来讲堂,说要跟他雕刻一尊地藏王菩萨,供奉起来让大家拜,我说:行。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把他的名字刻在地藏王菩萨的底下,我就想起了广化律师的一句话。广化律师说:我们一般人不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菩萨的下边,你有多大的福报啊?人家每天拜地藏菩萨,就顺便拜你?一切福报早晚都拜,很快就拜完了!所以我就坚持一个理念,希望大家有正信,能够修无相的布施,我跟她讲:哎呀!居士啊!这个女居士五、六十岁了,也是很着相、执着,就是一定要这样子做啊!真的很抱歉!后来这八十万又拿走了,不刻了。就是她一定要给你写个名字。有的人就说:师父!您就给她个方便嘛!对不对!我说:那不行!所以你到我文殊讲堂来看,没有任何的名字,那个柱子、墙壁,没有任何的刻什么功德芳名,没有一个都没有,我希望他们能够进入无相的修行,要不然这样搞的话,百千万劫不得解脱。

经文,[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这段很重要。[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见[清净自]性才是真正的功,平等[心]才是德。哇!你要见到了清净的自性,悟到了平等的心性,才有功德。诸位!这个见性大法,可是最上乘论啊!是最上乘的法。万法回归自性,六祖惠能大师的《法宝坛经》怎么能不研究呢?不好好的研究呢?底下,很重要![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这个[滞]就是着。你只要动一个念头去着相,就卡死了,心性就通达不了,每天情绪控制不了,他因为着相,什么都以我为中心点,那么人生宇宙就是纷纷扰扰。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佛法,就是正法,面对这个现实当体即空,又能见性同时超越。见性的人跟大家的生活一模一样,一样行住坐卧,该做的工作做,该负的责任负,但是内心拥有大般若智慧。说:念念无所执着。因为我们执着就通达不了,就象水不通,常见本性真实妙用。为什么讲真实妙用呢?他要面对一切相,同时超越一切相啊,当然要真实妙用啊!

我今天见到了清净自性,我要讲经说法,现在讲经说法就叫真实妙用啊。没有一个人见性以后死板板的,整天坐在那个地方一点作用都没有,失去了大用,不是清净自性啊![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哎呀,这个是普天下的人都是犯一个毛病,就是傲慢。你算什么?你可以看到,处处可以看到,那个强烈的自己把自己拉高,轻视别人太容易了,降伏自己很困难,轻视别人很容易,要见性的人可不是这样。内心谦下,谦下旁边写二个字:随顺,就是随顺众生。这个要下一点功夫了,就是不要老是跟众生敌对。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他一看到什么,不跟你损几句,他日子不好过,他讲话有意无意就给你损几句。为什么?没有谦下的功夫。谦下就是随顺真如,随顺众生就是随顺真如,因为真如是无诤、是平等、是与世无诤,所以随顺众生就是随顺自己的真如自性。随顺真如自性才是真正的修行。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意思是在天地万物、人生宇宙当中,每一个时空的交会点上,所展现的相叫做万法,清净自性在万法当中同时显现,但是所显现的却是离一切执着。心体离念是德,离念就是离执着的念,离分别的念,离颠倒的知见,还是一样,离执着、分别、颠倒叫做离念,而不是离开正念,正念就是无念。你不能说涅槃是什么念头都没有,涅槃是什么念头都具足,大智慧真如自性统统具足,不能说他没有念。所谓的离念是对凡夫讲的,诸佛菩萨具足一切清净善念,众生是动念即乖,所以,这个看你悟跟不悟。

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修学佛道,要悟入不生不灭的才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应用]就是运作,运作在这个世间各个角度,而且不被染污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要见到无相的法身,就按照这个来修行,是真正的功德,简单讲就是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才有功德可言。[若修功德之人],底下这句很重要,[心即不轻,常行普敬]。那个心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心轻视任何一个人就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这个心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对方是佛啊!一切众生,你就站在他有佛性这个角度,你都必须尊重他,赞叹他,人就是不可以轻视任何一个人,尤其修学佛道的人,讲话不能严苛。[心即不轻,常行普敬],普遍的尊敬一切众生。[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吾我]就是人我是非。心从头到尾一直动念去轻视一个人,认为他小我大,他错我对,他恶我善,他非我是。完了!这样子的话,自己活得很苦恼,彼此相处也痛苦不堪。

心常轻人,就吾我不断,[吾]我加二个字:是非。什么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从来不体谅对方的立场,叫做吾我不断。[即自无功],那一点功德都没有。[自性虚妄不实],什么叫自性虚妄不实呢?这一句不是说清净自性吗?若着相,便落虚妄不实。要这样讲,原文太省略了,一看啊?自性虚妄不实?怎么会这样子呢?刚刚讲自性有无量功德,不生不灭。现在讲:自性虚妄不实?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清净的自性如果着了一个相,就落入虚妄,不实在的。自性着相落入了染污,落入了虚妄,当然就没有功德了。[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每一个念头出来都是正念,这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你要心能够直心,就是道场,不要扭曲别人,不要丑化别人,不要恶意的攻讦。你现在看看报告新闻啊,媒体、杂志一打开,哇!那个政治立场不同。你看看台湾这个政治生态,哎呀!不得了,对骂呀!象仇人一样,没办法,我们佛弟子,不悟是这样子的,心行平直才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要讲功德,身跟心是不二的,要把身体照顾健康,身安而后道隆。[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这句话画双黄线。目前,一切众生就是这个大头病。我从小就得了一种病,叫做大头病,就是喜欢人家赞叹,我这个病已经吃了中药,吃了三十几年,一直就吃不好,碰到人就喜欢人家赞叹。一切众生也是这样子,得了大头症,就是喜欢人家赞叹,就是着相,现在看到这《六祖法宝坛经》,要好好的回光返照。[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经文,[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这一段很重要,修净土的人不会看经典的人,以为达摩大师在毁谤净土,不是这个意思,会看经典的人知道,达摩大师是大慈悲。意思是说,净土不能离开现前当下一念,要懂得祖师的用意是很辛苦的,你一直认为心外有一个极乐世界,不晓得极乐世界还在这一念清净自性当中显露出来。[师言:使君善听],韦刺史啊!你好好地听啊![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西方引化就是引导来度化众生,化导众生。[经文分明,去此不远]。为什么?我们了悟这个极乐世界的一刹那之间,那么临命终,阿弥陀佛就接引极乐世界,为什么速度那么快,当然就没有距离啊!是不是?还是在起心动念间,屈身臂顷到莲池。[若论相说],这个六祖讲的很好,如果要在事相的角度来说,因为凡夫见相啊!他就认为:凡所有相都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有几公里几公里,几个佛国土。[里数有十万八千]。有十万亿个佛国土,[即身中十恶],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嗔痴);八邪(八正道反过来就是入邪)。[便是说远],造了十恶业,远离了八道,那么就很遥远了。一天到晚造恶业,跟极乐世界相形愈来愈远了,从事相上来说,是有十万八千,从理上来说就当下这一念。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为什么?近就是当下一念。[人有两种,法而两般]。人就是根性有两种,法没有两般。[迷悟有殊],就是有差别。[见有迟疾],对清净自性的体悟,有的快有的慢。[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底下要注意听了,关键就在这个地方。迷人跟悟人,在六祖的角度来说,六祖他是讲最上乘论,就是这一念就叫你成佛。净土分四个土:凡圣同居土,就是没有断惑的、方便有余土,断见思惑的、实报庄严土,断尘沙惑的、顿悟的人直接进入常寂光净土。换句话说,大家在这里,自性上好好的用功,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你的品位就一直高一直高,因为极乐世界是变易生死,不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就是境界一直在转变……,所以你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你自己见到你自己托在莲花化生,而这个莲花就随其你听闻正法,莲花听闻了正法就一直转,自性转动,见地愈深,定力愈深,莲花一直放光,一直长大,一直大……,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念佛,精进念佛,极乐世界的莲花每天都在浇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祖惠能大师他这最上乘论就是说:单刀直入,就是叫你进入常寂光净土,他不是否定这个极乐世界,要弄清楚。

为什么顿悟见性就是佛,就不要到极乐世界去了,我们话讲回来,这还不是每一个人有办法的,因此我的主张就是说:在心性上,你要好好体悟一切法无生,在教义、教理上,我们要好好的听经闻法,在念佛的功课上,你要坚持不退转,不能动摇。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讲《法宝坛经》的用意。记得把那个女人三不退转,我讲的是那些没有看过VCD的外面的女众,用那种精神,勇气来念佛,个个往生还是上品呢!三不退转会背吧!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就是坚持净土法门,就把那功夫拿出来用,知道吧!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六祖讲的他这个是常寂光净土,这个最上乘论究竟的,这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我们还是要慢慢体悟啊!我告诉你说,老师要求你考六十分,你就会不及格,因为只要六十分就好。老师说:我告诉你下次不考一百分,我打死你,这个孩子回去念……,就算没有拿一百分,掉下来也有八十分啊!

我们要是没有办法一念见到佛的法身,没有办法到常寂光净土,大不了掉下来还有实报庄严土,再真不行掉下来还有方便有余土,实在是笨的没有办法了,带业往生,还有一个凡圣同居土,对不对?要搞清楚六祖的大意、用意,他一下子就是要叫你:彻底放下就是佛。对不对?象我妈就很好了,我说:念佛啊!我都在念啊,烦恼自己跑出来,我也没有办法啊!他就这样子了,很有理由,她念佛……,妄念就自己跑出来了,她念佛……,妄念就自己跑出来了,众生就是这样。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诸位!这是常寂光净土的功夫啊!

经文,[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愆]就是罪过,所以看你心静不静。[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六祖这个意思要弄清楚,清静自性是没有取舍的,没有分东方、西方的,意思就是:回归当下一念,没有东西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不能说:哎呀!我们的六祖否定净土,或者怎么样子,误解了大师的用意。大师的用意是:见性的人没有东方、西方的分别,这一念本来就是具足,你要念佛,这一念同时就是极乐世界,临命终不是花开见佛吗?诸位!花开见佛怎么解释啊?智慧开即见佛,你为什么不见佛?智慧没开。[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所以六祖讲的是自性的唯心净土,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我们必须在事相上下功夫。你要好好的做功课,早课、晚课,多持咒、多念佛,好好的体悟这个唯心净土,一心一意,好好的慢慢在事相上磨掉习气,好好的专注又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算没有办法象六祖讲的这样子,往生是绝对没问题的。

我说的往生不困难的意思是:我们从以前看到现在,有多少人写信来,他用了师父的金光明沙,用了师父加持过的咒轮,三张咒轮、往生被,有一个人不可思议,一个往生者,就把师父加持过的东西,金光明沙、三张咒轮、往生被盖着,结果那一天就放入冰库,其他的人九个一排有十个,其他人统统放进去,都是往生者,第二天出来要化妆啊,其他九个统统冰冻象冰棒一样,这盖往生被、三生咒轮、放金光明沙在额头的,全身都是柔软、面貌如生。诸位!冰冻二十四小时啊!六祖讲的是见性大法。我告诉诸位!密宗的加持咒力本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从以前到现在去跟人家助念,断气以后,有的那个脸,就是灰头土脸,脸发黑,在旁边一直助念……,那个脸红通通,面貌如生,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啊!我们看经典要了解祖师大德他的用心。六祖的用心就是最极、最上乘、最快、直截了当,通身放下就是净土,唯心净土。但是一般人功夫做不来,做不来就慢慢来,对不对?六祖他是坐电梯,我们是爬楼梯,需要一步一脚印的慢慢来。人家六祖一进去的时候,电梯一按,噜……就到了,我们可要用一点时间,下一点功夫。[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悟人,觉悟的人;在处就是当下这个地方。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经文,[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假使,如果我们的心地只要不起恶念,没有不善心,西方就离我们不遥远。[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即行十善。[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诸位!师父开始讲的: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情,我讲的跟六祖一样喔!现在你就要处理这一些执着、颠倒、妄想、分别,临命终没有把握啊!临命终助念叫做赌博,赌博不是输就是赢,万一没去怎么办?再来,再来怎么得了。往生是现在的事情啊,回归当下这一念,你就一定要彻底的不住相,彻底的不执着,彻底的不分别,你要下定决心啊!极乐世界就在当下这一念啊,刚开始做起来有点困难,因为众生就是靠执着过日子的,一下子放,放不掉,没关系,我们有了目标方向感以后,知道修行的正确方向以后,就是在见性上下功夫,好好专心念佛同时要在不生不灭的心性上下功夫。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经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这个[使]也可以解释说韦刺史,[使]就是假使、假设说。假设说你,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因为极乐世界分四土,我们六祖也不是净土的专家,他大彻悟的圣人,所以他讲的就是一念成佛,因此我们要了解立场不同。你只要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呢?[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一切法无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宣说的,诸位,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讲的也是这个。为什么一切法无生呢?缘生、缘起无自性嘛,一切法无我嘛,所以生,刹那变化,譬如说:你这一秒钟生,这一秒钟马上又变化,你从前一秒钟找不到我,这一秒钟说是我马上又起变化,下一秒钟是我,还没到,哪一秒是你啊!一生,马上刹那又变化,住,再来就坏;生、住、灭简称生灭。[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所以师父劝你要悟到自性,好好念佛就是这个道理。[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诸位希望见吗?

经文,[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哎呀,诸位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我们这个色身就像一个城墙,[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外面有五门,就是眼耳鼻舌。[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心就像大地,性就像居在大地的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诸位!六祖所讲的统统是唯心净土,理上究竟无生,不是事相上在讲的,而事相在讲的,确实有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要悟到究竟了,极乐世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极乐世界也在我的心性当中。所以六祖谈的就是这个,究竟无生、毕竟平等的唯心净土,我们一般众生没有这个能力。你这一念慈悲心,你就是观音,那你做得到吗?做不来,理上可以讲得通,事相上没有办法的。

喜舍名为势至,其实六祖就是要你升华自己,升华自己,你就是观音、就是势至、就是释迦、就是弥陀、统统在这一念里面,六祖就是一直在勉励你,意思就是:你也是圣人,不要自贬身价,轻视自己,直取清净自性。[人我是须弥],人我就是斗争不断的人,就如同我慢高水,不留德水,就象须弥山,因为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斗争不断啊![邪心是海水];邪见的心就像海水,烦恼就像波浪,一直鼓波,所以,这个世间没有停止过。你可以看到这个新闻报道,从来没有停止过的。[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鬼神就是忽有忽无,好象有,好象没有。[尘劳是鱼鳖];停不下来。这个鱼在游动啊……一天到晚就觅食啊,鳖也是这样子,游啊……,疲于奔命,从来没有停止。歇即是菩提,停不下来。[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诸位!这个统统是在理上来说的,就是你现在有这个念头,将来就会引导你进去某一道。

经文,[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无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这还是一念之间。[除人我,须弥倒],意思是:我慢心就倒下来,你要除掉我相、人相、众生相、不可心动一个念头,我比别人行,轻视任何一个人都不行。须弥山就倒下来了,就是我慢的高山就倒了。诸位!《六祖法宝坛经》单刀直入摧毁你种种以前的妄执,太了不起了,六祖,每一句话都是针针见血,没有废话。[无邪心],就没有邪见的心。没有邪见的心怎么样呢?[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统统在自性里面下功夫。[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你动一个念头着这个相,五欲六尘,你最多最多就是生天啊,这个世间最多就是这样子,行十善,但是,着于五欲六尘,怎么样?就是世间人,做了一切善,可是卡死在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里面,最多就是生天了,不能成佛。[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所以我说:见性太重要了。[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为什么?没有隔阂,内心清静,外面境界当体即空,身心世界同时放下,忽然超过世出世间,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你不在这个自性上下功夫,你怎么到极乐世界去啊?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唯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经文,[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所以,六祖讲的统统在自性上发挥。所以,在理上来说,无生的这个角度来说,是这样,唯心净土。[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愿为教授]。我们今天在家居士多,我们听听六祖怎么开示。[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就跟我祖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摆平别人很容易,摆平自己很困难,统领百万大军很容易,降伏自己很困难。所以世尊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够降伏自我的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那就是世尊。世尊二六时中,统统做降伏自己的功夫。你要心平等心,心摆平了,毕竟空,心平就是悟到毕竟空,见性,心平等了没有烦恼叫做平,没有执着叫做平嘛!又何必说持戒呢?这句话不是说叫你不要持戒,不是这个意思,你摆平了这个心性,摆平了这些烦恼,摆平了你自我,又何必说什么持戒不持戒呢?因为没有这种东西啊!是这个意思。

[行直何用修禅]。行直,心要是平直,不要扭曲别人,不要丑化别人,不要妄语,不要把不实在的事情加在别人的身上,不过开玩笑例外。心直何用修禅,你心没有丑化别人,不扭曲没有执着没有烦恼,那修什么禅呢?无相有东西修吗?[恩则亲养父母],[恩]就是知恩的人,知道报恩的人,怎么样?[亲]就是孝,孝养自己的父母。知道报恩的人孝养自己的父母。[义则上下相怜],有正义感的人,对上对下都互相的怜惜,互相的扶持、共患难、共饥寒。饥寒患难一同扶持,佛弟子也要这样子。我们要互相扶持、共患难、共饥寒,我们要为了正法,要互相鼓励,互相赞叹,来行菩萨道,佛门里面,千万不能有差别,八大宗派我们一律尊敬,一律平等,这个就是真正有功夫的人。

[让则尊卑和睦],[让]肯退让的人,你肯退让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众生是争,不肯让,争就是你死我活,世间就你死我活。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是说:我存在就是他存在,我毁掉他就是毁掉我自己。我看了一个电视剧,在描述这个大老婆很辛苦,二老婆想尽办法要干掉她。一天,二老婆就买通一个杀手,她认为:我把他抢过来,我一生一世就是共处在一起,就是我的了。大老婆就被杀掉了,她还故布疑阵,现场好象自杀的一样。这个事情经过了几年,大家都调查不出来,后来经过调查、调查……,查到了是谁杀的,再来,幕后的指使者也抓起来了,判死刑!本来是要自己好,结果统统完蛋了!看到这一幕就是要告诉大家:众生好就是自己好;伤害众生,只要你动念就不对,要赶快停止。动那个念头就不对。让则尊卑和睦,[尊]就是上,[卑]就是下,你肯退让,就很和睦相处。

[忍则众恶无喧],能够忍,一切众恶就不会吵杂,能忍一切的恶就喧腾不起来,[喧]就是吵杂不起来。[若能钻木出火],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修行精进不懈怠,必定见性成佛。这个钻木出火,就是下功夫一直钻木,这个木头要钻出火来,就表示一直用功、一直用功……,亲近善知识开示,自己能够知道进退,也能够知道退让,了解心性的道理,又懂得这个净土的可贵,钻、钻……有一天就会冒出火花来,极乐世界就在当下这一念哪。[淤泥定生红莲]。淤泥就是染污,定生红莲,菩提的意思,表法的。淤泥定生红莲,诸位!我们一定要了解,在这个世间,污秽和清净都是可贵的,一定要有很正确的观念,好!你看到那个电视的名模吗?漂不漂亮啊?漂亮。你有看到那个萧大美女吗?漂亮!漂亮从哪里来?直截了当讲,她要会排泄才漂亮得起来啊!是不是?要是林名模跟萧大美女明天便秘了,我告诉你,这里面的排泄物堵在里面,那个叫做毒素啊!肮脏的东西跟美的东西,这个都是很可贵的呀!

我告诉你:只要见自性,看世间的道理跟世间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世间人看到污秽的,就说:哎呀!很肮。告诉诸位!没有肮脏,没有我们今天。诸位!大小便不清净,记得!清净的佛性就靠这个,你回去不大便、不小便,你惨了!清净佛性?不会大小便你完了,就不用唱下去了,不要厌恶那一些不清净的东西,去追求什么叫做清净的。净跟不净还是在这一念之间啊!我们今天的佛性在哪边?就是大小便里面,是不是啊?不大小便,你怎么办?看事情,三百六十度的每一个角度,你看就是不一样。我学佛以后就一样了,我读大学的时候,象微积分考九十分,或是考一百,有的人就会轻视那一些考二十分的,我大一就开始学佛。我的观念就不是这样子了,一般人:你才考二十分,哼!不中用!我就和他们不一样,我会走过去跟他说:还好你二十分,衬托我一百分,没有你考二十分,怎么显示我一百分?谢谢!不然没有你二十分……,因为有二十分才能衬托一百分啊!衬托法就这样子嘛!你要感谢那些穷人,你不要轻视他,因为有那些穷人,你才显示你自己是富豪啊!我们要感恩众生,因为众生活得很辛苦,才能显示我们学佛人高超,万法都感恩,万法都平等,没有净没有秽,没有美没有丑,万法就在这一念,你转得过来转不过来。

[苦口的是良药],苦口就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所以要善巧方便,我们要规劝一个人,记得师父的一句话:要先赞叹他的优点,认同他的存在,然后用柔软的角度,慢慢的跟他劝,一个因缘一个因缘慢慢来,你一下子要把他转变,两个就干起来。我告诉你:这个很重要。我现在举个例子,你要注意听,你要用这个方法无往不利,你看过小孩子哭泣吗?小孩子生病的时候,他是不是:哇……!小孩子生病的时候一直哭,可是那个药很苦,把它放到嘴巴里面,一吃下去马上呕吐,吞不下去,因为太苦了。这个药是苦的,你把它放在中间,外面包一层糖衣,或者是你把药加一点蜜糖,灌下去,这个小孩子肯吃,病又会好。诸位!规劝一个人就要用这个方式。你说我直心啊!我说:那不叫直心,那叫莽撞,不懂得人性。我直心,我又不会讲好听的话,我说你死定了,我告诉你。什么叫众生?众生就是你明明知道你在讲虚伪的话,可是你拍拍马屁,他就是一个字:爽!众生相就是这个样子,你要讲真相,他马上跟你翻脸,对不对?你要讲什么话呢?认同他的优点,认同他的存在,慢慢一步一步来,需要一点时间。说:我就不会讲谎话,我就是直心的人,我告诉你那不叫直心,见性的人有善巧方便的,我要引导你好,我知道需要一点耐性,慢慢地来,急也没有用,学佛法也是这样子。

[改过必生智慧],肯改过的人一定有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什么叫护短呢?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自己的错误也隐藏起来,愈来愈糟糕,心内非贤,不是好的。[日用常行饶益],平常的生活,就要学习宽恕众生,因为他是佛,只是目前暂时被迷了。[成道非由施钱]。你要见性成佛道,那不是靠布施的,布施是生灭法的。[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你要求清净自性,你不是要开悟吗?要成佛吗?很简单,从我们自性清净心下手。何劳向外求玄呢?心法以外,没有正法,正法就是心法,离心性以外,没有正法。[听说依此修行],听说[心性正法],你听到心性的大法、正法,就依照万法回归当下这一念,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天堂就在眼前。

经文,[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相待]就是有二,清净自性是不二的,佛法是不二法门。[众人且散。吾归曹溪],我要回曹溪了。[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有疑问就来问吧![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因为韦刺史请法嘛!所以说韦刺史,还有这些属下官僚,在会的善男信女,统统开悟,信受奉行。

[定慧一体第三]

一体:定跟慧统统离不开这个心,不生不灭的真如自体性,你只要见到了真如自体性,本自具足有慧,本自具足有定,一个万法不着相的人,心当然就是定了,意思是定跟慧不必特别修,是这个意思,但得见性,定慧具足。

经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就是清净自性的定,清净自性的慧,定慧是不二的。[大众勿迷],不要迷惑颠倒了。[言定慧别],言这个定不同于慧,慧不同于定,不要说定慧是有差别的。[定慧一体,不是二]。定跟慧本来是一体的,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我们在《十四讲表》里面讲,不是有体相用吗?讨论这个佛法就三个角度,不是体就是相就是用嘛!那么,定是慧的体,慧就起作用,作用统统是大智慧,大智慧,心统统有定。[即慧之时定在慧]。你大用现前,这个慧就是大用现前,大般若智慧作用的时候,定在慧中,当你在定中的时候,智慧就在定中。[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就是即定即慧,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不二。

[诸学道人,莫言],不要这样说。[先定发慧、先慧发定]。一般都是这样讲的,《楞严经》也是这样讲的,依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名三无漏学。六祖直接就告诉你:戒定慧同时具足。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不是恶。就是说:不明第一义谛,是这个意思,不明见性大法叫做不善,不是世间造恶业的那个不善。意思就是说:你嘴巴讲的都是很好的话,可惜你没有悟到真如自性啊,叫做心中不善。[空有定慧],你嘴巴一直讲,白白的讲定、讲慧。[定慧不等](均等)。[若心口俱善],心悟到真如自性第一谛,嘴巴讲般若,定慧是一体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定慧就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因为诤与道相违。诸位!不只是外诤,还有内心不能诤。有的人没有见性,自己一个人住茅蓬,有时候情绪控制不了,自己跟自己吵架、发脾气。不止是事相上外相的诤,内心没有摆平,你住哪一个茅蓬,住哪一个山中,自己会跟自己诤,因为没有智慧,烦恼。[若诤先后,即同迷人]。跟迷没什么两样。[不断胜负],没有放下这个胜负的心,世间不是胜就是负嘛,不是赢就是输嘛。六祖惠能就说:彻底放下,修行叫做赢,执着胜负,彻底叫输。[却增我法],我相,还有法相。我比你有修行,那就是凡夫,我行你不行,就是恶知见。[不离四相],《金刚经》我们讲过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经文,[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什么叫做一行三昧呢?[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一直心就是诚实的心。直心就是毕竟空,了悟一切法不可得。什么叫直心?动个意念,动个意识的状态,意识的念头,不能离心意识,就不是直心。不能离心意识,就没有办法见性。[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就是单刀直入就是见性;[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就扭曲的意思。所以一切众生因为扭曲了清净自性,不见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直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不会扭曲人家,不会弯曲,他从眼看出来的万法,统统是无生、平等。[于一切法勿有执着]。对一切法千万不能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坐在那个地方不要动、妄念不起来。[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跟草木、石头一样,坐在那里不要动,什么都不要去想,认为这个叫做一行三昧。错了!草木也有办法呀!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他不是在讲经说法吗?他能够大用现前啊,他不是象草木、石头摆在那边吗?不!世尊要度众生啊!行住坐卧统统见性,如果你用这种,说一行三昧是这样,坐在哪里不动,妄念不起,这跟草木一样,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这会障你的道。

经文,[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大智慧、大般若要现前,你怎么会把它停在那个地方呢?[心不住法,道即通流]。这个[法]就是四相,心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着一切相,道就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宴坐就是舍利弗坐在森林里面,安祥的坐在那个地方不动,被维摩诘居士所诃责,[却被维摩诘诃]。我们这个《维摩诘经》用台语讲过。

经文,[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神秀教弟子就是这样子,你要好好看你的心,好好的静下来,他不是大彻大悟,把心慢慢地静下来,打坐,静下来……一般修行就是这个样子,静坐,把你的心看看,让心平静……可是那个潜伏的执着还在,因为没有见性。就不动不起,坐在那边不要动也不起座,自性不能作用啊。坐在那边不动,叫做修行,那起座怎么办?你认为坐在那边叫做修行,那身体起来就不叫修行了?那你凡是要修行,都一定要坐在那个地方啰!是不是?道在心悟,岂在坐?对不对?道是在心悟,哪里在那里坐?[从此置功],从这个地方着力点,就在这个地方下功夫。[迷人不会],迷惑颠倒的人不了解。[便执成颠],就颠倒了,就按照这个坐在那边不动,怎么样?看心观静,不动不起啊![如此者众],这些众生。[如是相教],我教你,你教我,大家来打坐,坐在那个地方看自己的心。[故知大错],这样是大错特错啊!

刚刚讲的宴坐有人不了解,这个[宴]就是坐在那个地方,盘坐在那个地方不动,他认为这叫做修行,刚刚有人不懂。

经文,[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哎呀,六祖这个比喻真是很好,一看就懂。[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就像电灯发亮,发光。灯就是体,放射出来的光就是用。[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这个体本来就一个,[此定慧法,亦复如是]。这个定慧之法也是这样。

经文,[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这个顿跟渐,其实是[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慢慢一步一步来。[悟人顿修]。什么叫顿修?一下子就见到清净的圆满佛性,一下子就顿悟到清净自性,虽然还留有一些习气,不足为害。迷的人慢慢地修,顿悟到自性的人虽然有一些微细的习气,可是已经没有障碍了。[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就没有什么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讲到这一段经文,这个要讲到《楞伽经》了。大慧菩萨问世尊:法是渐还是顿?你打开《楞伽经》一看就知道,里面讲的很清楚,释迦世尊的回答是:法亦渐亦顿。这一句话很重要了!一般我们是:万法到底是渐法还是顿法?释迦世尊对大慧菩萨说:法亦渐亦顿。大慧菩萨就问佛了:世尊,为什么法叫做渐,同时也叫做顿呢?世尊就比喻了:譬如种子栽种下去,水分、肥料,渐渐成长,发芽,茁壮到结果,渐渐一步一步来,叫做渐。渐就是站在因果的连锁性角度说的,修行人不能坏因果。

世尊说:譬如说陶器,印度当时可能很多制造这个陶器。譬如这个碗盘,它一定要轮转盘啦、陶土啊,然后要绳子啊、要转盘啊,还有种种技术啊,然后做了模型以后,再窑洞里面烧。所以,世尊说:大慧菩萨,这个陶器的成就,完成了这陶器就是渐。要靠种种的材料,靠种种的技术,所以法是渐,知道吗?这个也是不坏因果。世尊就说:法也是顿,为什么?譬如镜子,后面如果有一个大块镜子,同时显现这个是站在刹那之间来说的,镜子一放,刹那之间,相统统显现。譬如大海,所有的东西都影现在大海里面;包含在虚空,法就是顿。没有任何的时间刹那,跟永恒的分别。讲顿讲刹那,其实是因为人心的方便说,到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刹那跟永恒。刹那是观念,永恒是人类的观念,因为不了解永恒,所以我们方便说刹那。

世尊说:法亦渐亦顿。好,现在我们把它展开来,渐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相都有因、缘、果,产生了这个世间,你不能违反这个因果定律。什么叫顿?就是在因果法的任何一个角度、时间、空间,你也了悟到,因当下就是无生、缘当下也无生、果当下也是无生,因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缘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法,果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因为起心动念,色身的产生或者是人生、宇宙的连锁性,所以你看好象这个种子慢慢慢慢成长,所以这个叫渐。但是,你如果有那个能力,任何一个时间、空间契入无生法,马上就超越了因果,超越因果而不坏因果,就是正法,叫做非因、非缘、非果。这在《菩萨戒》里面讲:非因、非果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就是不生不灭。诸位!不生不灭站在哪一个角度说:站在顿、刹那无生说;因果站在什么地方说:站在事相的生灭连锁性、业感缘起说,业感缘起,就离不开当下的顿悟,当下的顿悟不能离开缘起,生灭的连锁性。所以缘起的生灭连锁性就是生灭,任何一个生灭的动点,只要你有因缘碰到正法、大善知识,当下体悟到因空、缘空、果空,当体因、缘、果,统统叫做空。但是不坏缘起,又悟到无生,就契入,这个叫做顿,顿就是无生,渐就是方便讲,生灭。

这个顿、渐,不是法有顿、渐,是因为众生的根器有顿、渐,所以有的要慢慢,一步一步来,站在因果连锁性,因为他根性不够,前世所种的善根不够,记住喔!这个顿还是由渐来的。六祖是不是顿根的人?对,是顿教的人,六祖难道是今生今世来就有办法顿悟吗?不可能,对不对?那要培养多久才有办法?六祖才能顿悟。话讲回来,就是这样的,慢慢去悟……所以,世尊说,法也是顿也是渐,就这样子。

经文,[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要画线起来,这三句你看得懂,后面统统不用看,就见性。怎么修法呢?如何修禅宗的?无念就是:你所有的执着、分别、颠倒要彻底放下;无相为体:你要了解,一切法本来就是无相,是你妄执,所以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你要怎么修行,就是无所住。见一切相无所住着,这个就是修行顿悟的根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不管你是怨恨的人,跟你最要好的人,[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就是有人去伤你、损你,动不动就削你几句,刺激你、欺骗你、跟你斗争,这个时候[并将为空],彻底放下,就是这个,修行要掌握住这个根本问题。就是并将为空,一定要把它彻底放下,一切的善、恶、好、丑、冤:你的冤仇的人,对你最亲爱的人、执著的人,乃至有人说话伤害你,触刺你、欺负你、斗争你,统统放下。[不思酬害],不要想要动不动要反过来害他,找个时间反过来害他。[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每一个念头当中不要挂碍,不要回忆,不思前境,前境就是以前所发生过的事情。台语有一句话,就是讲得很贴切了:“一直溜一直溜,好象在溜狗屎干台语:意思是:你烦不烦哪!(这句话)国语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意思就是:不断一直讲重复的话,你烦不烦啊?

一个人活地过去的记忆就是不幸,不晓得过去心不可得)。[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系缚就是什么?业障现前,你每一个念头都执着,回忆过去、不满现在、盼望未来都是执着,叫业障现前。台语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业在绞,业在转动就是这个,念念割舍不下,一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是真实性的东西,辗转停不下来,名为系缚,绑得死死的。[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每一个法,念念不要去著它,绑不住你,[此是以无住为本]。

经文,[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你看,讲无相不是把它除掉,是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因为离一切相就不会起心动念。即一切相,离一切执着、颠倒、分别、妄想,当体就空,法体就清净了,[此是以无相为体]。

经文,[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不要去染污。[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在每一个念头上了解境本空。为什么要离诸境?缘起就是空。这几天师父不是说:见到一切相,把它碎为微尘吗?譬如说:这山很漂亮,上面种了很多树。诸位!把树移开来,在面的石头移开来,土移开来,山不存在,山不存在的呀!所以,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注意!拥有一个好环境,不如拥有一个好心境,这个是最重要的。修行会用功,哪里统统叫做道场,不会用功,跑到没有人的地方,还是用不上,在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不于境上生心,就是生执着的心,因为境不可得。[若只百物不思],什么都不要去想。强迫[念尽除却],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叫做念尽除却。如同[一念绝即死],[死]就是如同死人。如同一念一气不来,死人才没有念头啊!就象死人没有念头。[绝]就是断,如同一念断,就像死人没有念头。怎么样?[别处受生],只想到别处受生,意思是:表示继续轮回。你把这个百物不思强迫自己的念头断除,就象一个死人断了念头,如同死人死了以后,只想到别处去继续轮回,继续去受生,这样还是生灭的东西呀![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这个意义,[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经文,[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迷惑颠倒的人,在境上又起种种的念。[念上便起邪见],这个叫做动念即乖,因为境不可得、相不可得啊![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有尘劳必定有妄想,尘劳就等于妄想,妄想就是尘劳。我们为什么会活得很累?自己给自己执着,给自己压力;自己给自己执着,给自己劳碌、辛苦,我们执着,就象挑这个重担,要走很遥远的路程,一切众生就是肩膀挑了很重的担,要走完这一趟人生。执着跟分别就是很重的担子,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若有所得,妄说世间人的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经文,[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没有什么事呢?[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了解这些都是缘起如幻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消失,你现在看不开,就是苦了自己。所以,为什么要叫你了悟缘起无自性?一切无我,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啊!好好的体悟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念就是清净的真如自性。[念,即是真如之用]。用就是大般若智慧。[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这个真如怎么有性呢?真如有不动之性,真如自性是如如不动的,叫真如有不动之性啊![所以起念],起念还是真如啊![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我们这个色身很重要。有一个护法居士,女众,她也学出家人日中一食,刚开始她是过午不食,后来就日中一食。我们看了就很心疼,她就来拜访师父啊!来讲堂见到师父,坐下来,浑身是病,因为吸收的能量不够开销,四十岁的人看起来象老太婆,象我高中的奶奶。她就说:哇!师父!您这么年轻,我就跟她讲:是啊!我也控制不住啊!它就这么年轻,我有什么办法呢?我一直不好意思说:你怎么这么老?四十岁,而发苍苍,而视茫茫,而齿牙动摇,我就问说:哎呀!当然那时候,没有象六祖这样讲:善知识!我说:这位女菩萨,居士大德啊,你修什么行啊?她说:我现在持戒清净,我每天都持八关斋,我过午不食。我看她有气无力,然后很难过,脸都发白了,坚持自己的理念,这样叫做修行。我告诉她说:居士啊!你是不是要调整一下呀?晚餐是不是要吃一点呢?因为这个能量还是很重要嘛!因为我们看了《六祖坛经》,身心不二的嘛,身安而后道隆,你身体不健康,正念提不起来啊!对不对?

人,心里想要修行,可是这个身体一直病,找不下来,承受不下来,没有办法,没有能量啊!手又发抖,然后就坐在那边,寝食难安,很痛苦!她回答一句话,我说不下去了,她说:我过午不食,打死不开缘。再来就讲不下去了。打死不开缘,这个理念,就象我刚刚出家那个时候的理念,我跟她是同路人,我持午持了八年啊!严格的持午,有时候,十二点以前要吃饭。在高速公路开着车子,为了赶回高雄吃那一顿午餐,我告诉你,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亲近广化律师(当时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晚上锅盖统统翻过来盖的。广化律师那个持律很精严的道场,碗、锅、鼎统统倒盖。倒盖是什么意思?叫做动弹不得,想要炒一盘什么东西那没办法的,统统盖起来的啊。我在高速公路,开一百多,一直赶着要回来过午不食,结果开了一百二十七。外省人说的:你奶奶!速度,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想到,就是:我要持午,我要持戒,结果,开到彰化那个地方,一个大转变,好死不死,那个警察躲在旁边,一支红旗子,唰!就停,没办法了,因为很急,要过午啊!一看,和尚,哇!很popular,和尚开一百二十七!因为他不知道我过午不食,好了,没办法了,他说:师父,您知不知道您开多少啊?我说我不知道。您开一百二十七喔!我说:那很快吗?啊?当然很快啊,一百二十七,那有什么办法?

罚单就要开了,这个警察就内心不敢讲,意思就是说:师父您有没有背景?师父!我要开罚单了喔!开就开,警察就很可爱,还要一直问我,我要开罚单了!师父你想一想喔!我给你开罚单好不好?意思就是说:您有没有背景,随便报一个。我说:赶快开,赶快开!他说;好了,就开!六千。结果开了以后,那没办法了,再继续要赶回高雄,赶回高雄的时候,因为严格的持午,那个观念很严重,非常严重,就是这样叫做修行。一开到高雄,一坐下来刚好十二点。没得吃,放下!那个时候是这样,到晚上发抖,因为我还要吃一些西药。就这样一直在那个观念里面,我不是说持午不好,没有这个意思,要看个人知道吗?象我这个吃得少的,又没有什么体力的,就这样子持了八年,胃溃疡、胃酸过多,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幽门阻塞、呕吐、头痛、胃肠不能蠕动、心肺功能衰竭。那种以前的观念非常严重,认为这样叫做修行,人家给我建议听不进去的,那个悲情的故事,自己给自己一个多美好的前景:我是持戒啊!开玩笑!卡住那个观念,这个女众就是这样子,卡住那个观念,我叫她开缘,四十岁,完全不成人形,烦恼没有断,晚上不吃有什么用?

广钦老和尚座下有一个比丘尼,她是打饿七,七天不吃饭喔!这样一直用功,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就这样子。《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里面写的,自己打饿七,自己死掉了!《广钦老和尚开示录》你要看的呀!很有意思的,晚上好好的吃,吃得饱,好好的做常住的功课,广钦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当的。师父!我念佛念了以后总困,念佛很累、很想睡觉,师父!我怎么办?广钦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当:去睡饱再起来,再起来念。他没有跟你讲很多,很累,你就去好好的睡一觉,起来再继续用功,就不要地那边一直熬……,熬坏掉了。就这样,修行就是平常心就是道。我们观念错误,就是用这个教化众生,以前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持午,我们不能说持午不好,要看个人的能力。

这个女众回去以后没有多久,送加护病房,出来,每二次又来讲堂,我看她还是不行。她就说:慧律法师,你帮我加持一下。我就跟她讲:吃饭比加持更重要啊!她就是转不过来,她就说;嗯!我还是要持午。我就给她讲一句:你死定了!你一卡住持午这个观念,没有办法的,我是不会那么残忍:你去死好了,不管你了!不是这样子,你现在是没有体力啊!又不是卡住什么阴、什么亡魂。对不对?你要卡住那个亡灵,我们还有一点办法,你这不吃饭没有能量,还叫我加持?没办法了。我说:我先去吃饭,再来跟你加持。你不要能量,我要啊!修行不是这样子的。

经文,[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所以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是常常自在,你只要不被万境所污染,就是不要起心动念,了知万境本空。[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你善于分别六根六尘六识所显现的万法,但是,对这个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第一义谛不动。

[教授坐禅第四]

经文,[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我们这个见性大法当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多了不起啊,六祖一句话就解决了。我们上面讲的那个蛋饼,在那边打转,我举这个持午的例子,看个人。诸位!这个统统叫做相上打转的。晚餐还有没有吃的!晚餐还是要吃一点。我看过《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全集》七册,看了三遍,全部都做满了笔记,我今生今世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最大。尔后,在三十二、三十三岁时,看到《六祖法宝坛经》,自己顿悟,没有人讲过。出家,大学,研究院毕业以后,将近十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办法悟到清净自性,我认为我的烦恼一直没有断,我认为修行绝对不是这样子,一定有更好的东西,我来自己找找看。因为二、三十年前,根本没有人在讲经说法,有人讲经说法,就是讲《地藏经》、《药师经》、《普门品》!就这样子,哪有讲什么见性大法的?你听我的课,我告诉你;你睡不着,你想睡觉了,我讲笑话,嘻嘻…吵醒了。就这样子。所以,这个讲经还是要收到效果。[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经文,[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我们看到外境就攀缘执着,[即乱],意思是:着境就乱,你着一物就乱了。[若见诸境心不乱者],了悟境不可得,唯在起心动念当中,[是真定也。]这个就是真正的定,若见诸境心不乱,是真定啊!

经文,[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外离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境内定就是禅定。[《净名经》云]:就是《维摩诘经》了。[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哎呀,原来我们的清净自性是离一切相、如如不动、本不生灭的,因为你妄动产生生灭。[《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经文,[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元不着心,[心]就是妄念的意思。不着心,我们一般众生的心,执着的心,意识的心,分别的心,颠倒见的心,这个统统不着。对缘起的假相,没有透视它,认为它是实在的,可得的,不了解境不可得,境,缘起无自性,当体即空。元不着心也不着境,如果认为:我清净自性,我拥有清净自性,然后,着一个清净的心,又坏了,也不着境,也不是说不动。动中有不动,不动中有动。

[若言着心。心元是妄],你今天,一切众生所产生的心,统统叫做妄想心,为什么?不晓得了妄即真,缘起如幻,不了解这个相不可得,所以每天都在起心动念。什么叫人生?人生加起来,就是一个大妄想。[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你看!开悟的人讲的话就是不一样,了知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就象幻化出来的。[若言着净],你要有一个清净心可以执着啊?[人性本净],你不需要加一个知见,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知见就是无见,就是涅槃,人性本来就净。

[由妄念故],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所以你只要不被境界污染,你就是佛。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动一个念头执着一个净,这个清净的自性就化作意识型态,已经变成妄想了。[妄无处所],妄无处所就是无根,妄本无根啊!虚妄本不可得。虚妄就是因为你动一个念头,执着一个外境、一个身心世界,人生、宇宙就是这样产生,若如如不动,人生宇宙就是觉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不是?[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哎呀!讲的太好了!一执着就产生虚妄,清净的心,本来就没有形相的。[却立净相],清净的心没有形相,你却把它安作、变化、化成一个观念,变成清净心有个形相,说这样叫做工夫。[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着一个净,就被净缚。

经文,[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却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若修如如不动之行。底下很重要!太重要了![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哎呀!诸位!你今天听经闻法,不是要认识你的清净自性吗?不是希望能够得到这个见性大法吗?很简单,这一句就是见性大法,什么呢?但见一切人的时候,你跟一切人相处,不见人的是非、善恶、过患,统统如如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就是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地方。迷惑颠倒的人,这个身体虽然不动,开口就是:哎呀!这个人不对,这个人不好,这个人长,这个人短,与道违背。所以说人是非、好恶、长短,就染污了我们的清净自性。

有一个人,带着一个朋友到讲堂五楼客厅来,他因为有看这个师父的佛教的弘法电视节目。这个朋友就说:哎呀!慧律法师啊!你这样子的,很棒很伟大,了不起!然后我就说:哇!好啊好啊,我好高兴啊,我真的好欢喜呀!我就去上一个厕所。这个人就跟我那个徒弟说:慧律法师得到大头病(好大喜功),得到大头症,也是希望人家赞叹,你看我赞叹他,他很高兴。我去上厕所回来以后,坐在客厅我那个位置,我那个徒弟就说:他说您也很喜欢人家赞叹,刚刚赞叹你,你好高兴啊!我说:喔!你错了,我的高兴是说,因为你懂得赞叹,就懂得随喜,你就能够开发真如自性,我替你高兴,不是替我高兴。哇!怎么跟我们想的差这么多?跟他们想的差的太多了,我说:我的高兴是高兴你懂得赞叹人家,我欢喜是欢喜你见到了佛性啊!你见到了佛性,因为佛性就是随喜功德嘛!随喜后面加两个字[功德],毁谤后面加两个字,有加[功德]吗?没有喔?你没有听过随喜功德吗?有没有?这个就是清净自性的展现啊!知道吗?我们想的跟你想的大不相同,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量,对不对?神秀大师讲的:圣意难测,大难大难!呈偈一十三度不成,就是这样子。不要用你的想法来衡量我,是不是?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我要是得了大头症,吃了中药,三十几年还没好,就是喜欢赞叹,为什么喜欢人家赞叹?就引导你的清净自性展露出来,知道吗?[若着心着净。却障道也]。你心动一个念头,我比别人更有修行,我拥有常乐我净,诸位!就是落入观念,落入生灭法。高低就是生灭,你比别人高啊!对不对?你认为别人是污染的,所以瞧不起别人很容易,轻视别人很容易,降伏自我很难的。

[传香忏悔第五]

经文,[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广]就是广州;[韶]就是韶州,当时六祖慧能大师见到了广州跟韶州,以及四方的士庶,[骈集]就是集合起来,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大家来,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就是修行。修行这一档事情,一定要在自性中下功夫,[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太重要了!二六时中,每一个出来的念头统统是清净的,[自修自行],自已修自己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己无相的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自己度自己的烦恼,自己转凡成圣,自己转烦恼成菩提,自己转识成智,都在自性里面转动。转动这个自性的大法轮,叫作见自心佛,自度自戒。

[始得,不假到此]。不假,你才不会白白的浪费,到这个地方来。[既从远来,一会于此],既然从那么远来,大家集会在一起,就像诸位今天,有的从好遥远的地方来。[皆共有缘]。我们统统有缘,[今可各各胡跪],要好好的跪在佛前,[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什么叫做自性的五分法身香呢?[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经文,[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师曰:一戒香],意思是说:怎么样的一个人叫做真正持清净戒的人?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我们现在就是每天点外面的香,然后争吵不休。我们每天就是买最好的香来供佛,可是他不晓得最好的香在哪里。最好的香就是心中的自性的香。在事相上,就买香来供佛,在理上的无生的清净心要下功夫,才是真正持戒的人。[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从来不伤害众生。[名戒香],每一句都是一针见血。[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看到了一切善恶的境界之相。[自心不乱,名定香]。能够在一切善、恶,对你好的,笑一笑,对你不好的,笑一笑,自己有福报,能享受多少,笑一笑,遭受无量的痛苦,笑一笑,天下一笑无难事。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哇!六祖每一句话针针见血,你看!众生的弊病就是这样子,佛弟子不造诸恶这个可以啊,修众善不执着这个大难啊,太难了!哪个人来都要写个名字,就是这样子。[敬上念下],尊敬上面的,体念、安抚底下的。[矜恤孤贫],[矜],爱护;[恤],安抚;[孤],孤苦伶仃;[贫]没有钱人。[名慧香]。我那一天在看新闻报导,我看的都掉眼泪,有一个老太婆九十岁,她生了几个儿子和女儿统统远离她们,剩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侏儒症。每天都照顾她,因为这个植物人要翻身,她意识清醒,可是就是动不了。家徒四壁,靠慈善救济金救助,一个月几千块,后来这个得侏儒症的女儿得脊椎神经炎,脊椎神经炎很痛的呀,动不了了!她连自己翻身都没有办法,旁边还躺着她的母亲,需要她翻动。后来就请求地方人士来帮忙,地方人士也爱莫能助,为什么?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家庭,靠慈善机构接济,没有办法连续啊!

新闻记者去采访那个老太婆,那个老太婆说:哎呀!我这个很歹命,没办法啊,命就是这样子,又穷,儿女不孝顺,所有儿女跑光光,剩下一个女儿最孝顺,这个女儿得侏儒症,又得脊椎神经炎,后半辈子怎么办?看到这个地方,在座诸位!你要很知足,听经闻法无非就是要解脱,你拥有一个不错的脸孔,当然不需要天使的脸孔,魔鬼的身材,你用不着这样子吧!日本来听经闻法不了解,我跟他讲:台湾流行辣妹,他就说:是不是吃很多辣椒的妹妹啊?他搞不清楚。这个新闻报导,你看,很多辣妹现在玩跳跳,我跟你讲:很快就死翘翘,这一定的啊,无常很快就到嘛!如果你用X光照射进去,忏公常常讲的白骨观。如果有一个荧幕专门照出来的,透视进去,你会发现一堆白骨在那边摇。美国的情报人员一定要走过一条航道,它有一个特别的一种好象紫外线还是什么,你一走过去,荧光屏上就是剩下一堆骨头在动,他要照什么就是要照枪支。我第一次看到我吓一跳。进去时是人,走过时看到骨头在动,出来的是人,那我们看到的是不是假相。佛门里面叫做白骨观。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不着一个善也不着一个恶。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众生造恶不要落入观念去轻视他,不要造一切善执著,就不落入善的观念,令心自在无碍,人家认不认识我,没有关系,行善,内心知道就好,众生不知道,反而功德无量。[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就是要依体起用,解脱的人拥有种种知见,所有的知见统统是无见,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所以,这个解脱会依体起用的。

[即须广学多闻],这个很重要,很多人一开始就一门深入,就搞死了,就完全卡死了,我一念佛,也不听经,也不闻法;我一诵经,也不参善知识,也自己搞不来,我现在念佛,我要了生死,请问你:烦恼来了怎么办?烦恼是贼,烦恼突然来拜访,你怎么办?割舍不下呀,需广学多闻,一门深入,这两句不能少前面四个字啊,没有前面四个字,就没有后面的。[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就是老子所讲的:和其光,同其尘。和光接物就是:表示生活在同一时间、空间,跟你很近,没有距离,叫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不易]就是不改变,如如不动。[名解脱知见香]。

经文,[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见性的人开示就是不一样,每一句话,统统叫你在自性下功夫,没有在相上下功夫,所以禅宗讲的:着相这人,累劫不得见性。[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我现在传授你,什么叫无相忏悔呢?[灭三世罪],就会灭掉过去、现在、未来,其实三世的罪,都在一个执、一个着相,说难很难,说简单很简单,着相就是重复的巡回、轮回,重复的造业,重复的忏悔,忏不完。[令得三业清净。]

经文,[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请大家一直说,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六祖讲的每一句话,你看!统统在起心动念下功夫,注意看,看经典会看喔!没有一句在相上打转的,六祖讲的每一句话,统统在念头下功夫。[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顿悟就一时消灭。为什么没有烦恼呢?顿悟无生,万法无咎。[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憍],骄傲;[诳]狂妄,哎呀!这是全世界众生的通病,自己身体好,象猛男,就起骄傲了,依此这个色身骄傲别人。富有的人也是一样,叫那个穷光蛋进来!骄傲、诳妄。[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怎么讲,统统叫你在念头下功夫,就是无念。[念念不被嫉妒染],这个是男人的通病啊!嫉妒心是男人的通病啊!男人就是这样子,福报浅、业障重、是非多,男众要好好忏悔。我没有什么意思,你笑什么?嫉妒心不是女人的专利品,男众也会有嫉妒心的。[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经文,[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为什么要这样子呢?你有相,你就有嫉妒,你有相,你就有狂妄,你有相,你就有高低、是非、恩怨,你要进入无相的真空状态,你怎么会有这些东西呢?[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以有的过失,[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诸位!要不然你念佛念了这么久,怎么办啊?你不了解清净自性,你从哪里下手啊?不要忘记佛法是心法。[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我们常常这样子,念得很好,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忏得很厉害,就象我们去戒坛上一样的。这个戒坛上最好看了,那些在家居士拜这个:南无……,他就是哭啊,一边忏悔啊,等一下一下课,两个聚在一起:那一个多可恶你不知道,那一个人怎么样……,那个人他的女儿,我告诉你喔:十五岁就大肚子了!整天就是搞这个东西,在佛前拜佛,然后哭泣、求忏悔,一下,佛不在了,下课了!没看到佛了,在佛前很端庄,按部就班来,一下课,都忘光了。拜忏的时候哭得凄惨,地下是最湿的,眼泪是掉得最多的,下来,口业也造得最重,那个就是男人,这样讲比较好意思了。[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忏悔包括改过,[是名为悔]。悔就是悔其过,从今以后,所有的恶业,愚痴、迷惑、骄傲、诳妄、嫉妒,同时当下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以前忏悔了。[不知悔其后过]。防患于未然,[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因为没有悔,不晓得要停止这些恶业,忏悔以前的过失,可是,后来又继续造。[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经文,[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什么意思?自心众生,我们就是集五蕴烦恼而生,我们因为有这个色、受、想、行、识,叫做众生。集五蕴众生而生叫做众生,因为一是单,二是双,五就是众多嘛!集五蕴众多而生叫做众生。我们现在这个五蕴身心,要认识它,自心众生,自心所起的烦恼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现在就是要转烦恼成菩提,众生就是烦恼,五蕴就产生烦恼了,[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因为有五蕴身,[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法门就是你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随每一个人的根性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切入点不一样,见到自性不一定。有的人,打破碗开悟了;有的人师父给啪!一巴掌,开悟了;有的阅读《六祖坛经》,开悟了‘有的诵《金刚经》开悟了!有的听师父开示了,也开悟了,[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所以要广学多闻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见性就成佛道。

经文,[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恁么道]就是怎么说呢?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就是这样子。善知识啊!大家难道不是说。岂不道,大家不是在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句话怎么说呢?[且不是惠能度]。诸位!不是我惠能有办法度你。[善知识,心中众生],你心中众生,你要自性度。[所谓邪迷心]、邪知邪见、迷惑颠倒的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对不对?天下最毒妇人心,听过吗?[如是等心,尽是众生]。这烦恼就产生了。[各须自性自度],自性自转大法轮,[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烦恼一生起来,大智慧起来,愚痴、迷惘就消失了。

[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有一个他看了《六祖坛经》,讲话讲到快吃饭了,他就说:师父!我现在饿来饭度啊!我说:乱乱合。人家六祖又没这样讲。他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要吃饭了。饿来饭度,没办法,反正就是,佛门里面有很多的天才。[如是度者,名为真度]。这个才是真正的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正法分二个角度:一、世俗正法,二、胜义正法。什么叫世俗正法呢?就是文字三藏,在事相上讲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大藏经。也可以说:就是文字上记载的、事相的。什么叫做胜义正法呢?就是证得无漏的理,这个就是开悟的人。世间人拥有世俗的正法,不一定拥有胜义正法,我告诉你:拥有胜义的正法,一定拥有世俗的正法。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在自性当中显露出来。

简单讲:大彻大悟的人,三藏尽通,三藏统统通达,叫胜义正法,就是证无漏的理,无生的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个理上来讲,证无漏的真空,无生的道理,叫胜义正法。我们护持正法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事相上护持三宝,诸位!一个是护持你起心动念,叫做护持正法。一个女众也是很天才:师父!现在时间到了,我要回去护持正发了。我一下子听不懂,现代的人的名词很多。我说:护持什么正法呢?她说:[发]是头发的[发]。她要去护持正[发]。有一个人真是天才,小姐,长得很漂亮,顶礼师父。我就说:你在哪里高就啊?她说:我在电子公司上班。我说,你结婚吗?没有,师父!我现在是单身跪族。就是单身,每天拜佛,我现在是单身跪族,一下子还听不懂呢!现在这一些人哪,都是名相,还搞不来,这些年轻人,拿她没办法了,我们也用一用嘛!单身而没有结婚的,走修行路线的,叫做单身跪族。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离迷,也不能着一个觉。诸位就说:离开觉悟怎么办?这个就是问题很大了,这两个字,你怎么搞就搞不来,你觉悟了那个迷,诸位!这个觉还是迷,因为是生灭的,觉是对迷讲的,迷是对觉讲的。彻底放下迷跟觉,绝待的真空自性,就叫做真正的大悟。一天到晚说:我觉悟了,就是没觉悟,着一个觉性[常生般若,除真除妄],为什么?妄不可得,真也不能着,[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诸位!愿力就是佛力,佛力怎么成就的?

诸位!佛道就是靠愿力来的,当你发了这个大愿,我告诉你:世间只有一种事业,可以舍身命,绝对不后悔的,就是佛教事业,护持正法,绝对可以用生命下赌注的。告诉你啊!世间,你用生命下赌注,有什么意义呢?男人、女人不爱她,跳楼自杀!你为什么不把跳楼自杀的生命拿来学佛呢?做一个单身跪族呢?对不对,就这样子。因此佛法就是愿力法,愿力就是动力,就是诸佛菩萨成就必须具备的最大的动力,就是发愿。我也是发愿,我后面的动力就是四个字:正法重现,这个就是我今生今世的愿力。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四天

经文,[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二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就发四弘誓愿。[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六祖所讲的法,不离自性,不离现前当下一念。如果诸位了解这个无相的道理,万法尽空,这个无相就是说:缘起无自性。所谓缘起无自性,也就是说:你见到任何的相,你把它彻底的分析、透视,你会发现一切相的本质都在变动,刹那不住。所以找不到永恒的体性,这个叫做无相。无相并不是否定这个相,无相无不相,也不能离开相;但是,当下超越这个相,就是即现实又超越,即超越又现实,这个才是真正的无相。修行就是怀着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现在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无相。无相的三归依戒,都不离自性。

[善知识,归依觉,二足尊];六祖讲的法,每一句都是见性,针针见血,没有一句废话,他不是说归依佛,为什么?归依自己的清净自性,如果你开采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就是两足尊,福慧两足。我们一个人走路要两条腿,这个足也可以说满足、福足、具足的意思,也可以这么说,具足福跟慧,叫做两足尊。[归依正],[正]就是正法。如果没有归依正法,我们没办法解脱,叫做[离欲尊;归依净],心清净。你心清净就无诤。无诤就是僧,这个僧团,其实是表和合的意思,以前讲到这僧团,就是僧伽,其实这个僧伽,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团体,各合的团体叫做僧伽,那么,事相上是这样。心灵上的和合就无诤,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不会一直在相上跟人家诤,我们一出世,吃多少,穿多少,差不多有个定数了,命中有的终须有,命中没有的莫须求,强求不得。该有的还是有,如果不该有的,你拥有,那会是一种灾难,灾难就会现前。学佛的人那个快乐,那不是世间人所能拥有的,学佛人的快乐,那是二十四小时都充满着智慧,都充满着解脱,因为他有真理嘛!

有四种强大的力量,今生今世你可以依靠、值得你依赖、你一生一世、无量劫都要依靠它。你要记住:第一、依靠每一个人的清净般若智慧,你只要把你的本性拿出来用,本性就是无诤,要把你的本钱拿出来,这就是我们无上的摩尼宝珠,每一个人都具足的清净自性,但莫着相。第二,依靠佛陀所讲的正法,这要看诸位的福德因缘了,没有依靠佛陀的正法,你走到外道去,就邪知邪见、恶知见,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真的!那个众生的愚痴,那是没有办法想像的!为什么?我们也不方便讲什么,最近,有一个什么……分身,《金刚经》一句就解决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看到分身,And so whau?哎呀!这个一句就解决的事情,没办法!世间就是没有佛陀的正法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依靠佛陀的正法。第三个,你要依靠大善知识,没有大善识,你路绝对走不出来,就象进入稠密的森林里面,你没有方向感,对不对?哪里有得拜,我们就去,反正都是劝人为善嘛,禁人作恶嘛,哪里有神就去拜,哪里有佛就去拜,也没有真正的大善知识,你绝对走不出来。第四种强大的力量,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你一生一世都要坚持。

我们看得太多了,那个往生,脸都发绿了、黑的,我们去给他助念,念佛,那个脸就面貌如生。就拿我爸爸来讲吧,我爸爸生病的时候,记忆就丧失,我进去问他说:爸爸!我是谁?他想不出来,年纪大了,得到一种阿兹海默症,好象几万人才一个,我爸爸就中奖。进去,没办法了。我就赶快拿这个我加持过的咒轮、咒水啊,他在医院的时候,在加护病房,我跟我大哥一起去看他,就在加护病房,跟那个医生拜托,让我加持,我加持完以后,因为我们加持久了,习惯了。跟他加持完,我跟我哥哥讲:爸爸差不多剩下四天。大哥也想说:可能拖了很久了。第四天就走了。走了以后,我们运回来,我告诉家人怎么处理,怎么助念啊,我告诉你:我爸爸往生,那个脸去看,面貌如生,再来,三天三夜助念,助念了几十个小时,换衣服时全身都是软绵绵的。说我爸爸很有修行吗?你看他一生一世就是多么伟大,把我们母子一丢,你看,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爸爸多慈悲啊!是不是?他就讲:没有把你们母子丢下,你有今天的慧律法师吗?嗯!说得也是。我自己父亲也不好意思讲什么,我就这样跟他加持,灌师父加持过的咒水,然后放这个咒轮。他一生一世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修行,我爸爸就有一个习惯,就是会比较。他看了这个电视,这个佛教的节目,我爸爸意思很多,他就会讲说,哎呀!不是我赞叹我自己的儿子啦!这个法师讲得怎么样……,我马上就跟他讲:毁谤三宝,你不知道。喔喔喔,对对对,我忘记了。他就是听我的《般若心经》。然后,他喜欢看如本法师的,因为国语听不太来,本土化的,各有各的优点,你喜欢看什么法师我都平等,没有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大悲愿力,我告诉你:没有修过净土法门的人不知道,修过净土法门的人就知道,这个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你没有办法想像的。一个人平常没有什么修行,可是,到临命终一助念,哇!往生!何况在座诸位,你看!有因缘来听经。有的人跑出去外面,一直赚钱,穷忙,瞎忙,忙到最后,双手一放,什么都没有。我们现在还有因缘、还有时间、空间来听经闻法。师父讲过: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这个观念要先矫正,很多人都认为,往生是临命终助念的事情,这是错误的。往生是现在的事情,就是现在的执着、分别心、颠倒见,你就要好好的处理,临命终,撒手西归的时候,刹那之间,即得到极乐世界去。往生是现在的事情,观念先矫正回来,你就会重视现前万法回归当下一念,本自具足的清净心。这四种力量可以依靠,我们再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归依净,就是僧众,[众中尊]。心清净,就是所有的法最重要的,表相来讲,一切出家人,就是我们所应当尊敬的,因为他能够让我们超越三界。[从今日去,称觉为师],你看!六祖讲的统统是自性,自性觉悟就是你的师父。[更不归依邪魔外道],心外求法叫邪魔外道,所以我刚刚讲的就是这个样子。这个世间不是说,你读多少书就有办法的。有一次,英国的剑桥学生回来,回来的时候,要请我到英国去演讲。在讲堂101碰到,我就说:从哪里来?他说:英国剑桥。我说:我们同样有一个字相同。师父是什么桥啊?我说:台北大桥。哈佛的同学来,也是这样问,我说:你从哪来的?他说他哈佛来的,我跟他讲:我是从阿弥陀佛那边来的,也有一个佛。

剑桥学生的素质很高,就问:师父,什么是禅?我就跟他讲(伸出一个大拇指),他说:看不懂!这代表什么意思啊?什么是禅,绝对叫做禅,没有任何对立,没有任何善恶,能所、是非、单刀直入,破所有相,碎为微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落入二无对立的观念,就是禅,无上的禅。他讲:师父,我们有跟您筹钱,请你到我们剑桥大学来上课。据说牛津大学也来请过,我们学佛有没有这个福报啊。英国我去过一次,从那边坐飞机坐到中东的沙林,然后再停,再坐到香港,再坐到台北,再坐回来高雄,整整坐了十七个钟头,吓坏了!去一次英国我就吓坏了!国外我尽量不去,也很奇怪,我住国外也不习惯,我也不想移民,大家说国外多好多好,很奇怪,我就是喜欢台湾,真的,我很喜欢台湾这一块土地,因为我草根性很重。

诸位很有福报,[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自性三宝:自性的觉、自性的法、自性的僧。[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你觉悟了,你这个迷惑颠倒就不会产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你没听过去大德说过这句话:名、利、色三关,赚得凡夫团团转,凡夫就是转这三样东西。[名二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就这样子。你没有邪知邪见,不着相,那就解脱了,一着相就邪见。人我贡高贪爱执着,那就太多了,你要随手拈来,你要是在哪一个团体,我告诉你: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是非,记得!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是非,一定的道理。诸位!你把它当做常态,就不会难过,众生他就是贡高、贪爱、执着,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凡夫走卒,没有一个不是贡高、贪爱、执着,修学佛道就是有这个好处。
六祖坛经讲义(慧律法师)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下载

[名离欲尊]。离欲尊就是离开五欲六尘的束缚,叫做离欲。[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这个大难大难!为什么呢?众生单单这个钱,要看开就很难了,非常难了。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你偶尔打开电视节目,有一个叫做《白色巨塔》的日本片,里面描述医生那个勾心斗角,我没有看,偶尔啦,sometimes It’s not aoways. 没有那么多时间看那个啦!偶尔打开,那个财前,哇!长得很帅。就是这样子,里面勾心斗角,还上法院告。医生叫做doctor就是博士,博士就是医生。读到博士那种勾心斗角才可怕呢!反而我妈妈那个八十五岁,不认识字的,乡下的姑娘,她成长也没认识几几个大字,她很单纯,你跟她讲:有阿弥陀佛。嗯!不要斗诤!嗯!好。知道吗?念阿弥陀佛。好。反而好教。

我去台大上课,你给他讲:你要念阿弥陀佛。他说:慧律法师!你看过阿弥陀佛吗?业障!这个所知障,书读的越多,障碍就越大,卡死了!反而年龄大的好教,对不对啊?所以,有一天,我妈妈就问我说:师父!什么叫明心见性?我跟她讲:你八十五岁快死掉了,你还问这个?赶快念佛!你还问这个。讲的让你通达,那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所以,有时候,我们就了解说,这个世界是没有办法停止的。注意,只要有利害关系的,进去,不管是哪一个团体,你都要觉得叫做normal.很正常的,非常正常的,哪里都是,只是轻跟重而已。[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诸位!六祖讲的,都是自性的东西,是上乘的,单刀直入就是讲无生的道理,可是,凡夫没办法这样子啊!所以为什么极乐世界分四土?四土就是渐教,你知道吗?你造了五逆十恶罪,临命终一念回光返照,助念,还能往生呢!要不然众生怎么办?大家都象六祖这样怎么得了?对不对?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它就是渐次第进的,知道吧!六祖他这个当下见性、直截了当,就是常寂光净土。所以顿教就是坐电梯,渐教就是爬楼梯,我们就必须慢慢来,一步一步来。那么六祖讲的就是当下这一念,无上的觉性就是佛,你不要找。[言却成妄。]你这一句话就是错。

经文,[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归依佛就是自性归依佛,不归依他佛。其实记得,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清净心影现出来的,十方诸佛国土,不离这一颗清净自性,还是一样的,一个是理上的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一个是事相的佛,就是确实有净土。我跟那些外省的教授没学到什么,就是学到这一句国语。叫做:的的确确!就是学到这四个字,印象很深。所以有人问:慧律法师,有没有净土,有没有极乐世界?的的确确有净土!我们看过太不可思议了。我跟你讲的:放了师父的咒轮、金光明沙、盖往生被,放到冰库里面,冰二十四个小时,第二天出来化妆,九个统统变冰棒,拖出来的这个,要化妆的时候,你看!全身都是柔软的,他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师父这个咒轮,他太高兴了,全身都是软的,面貌如生,这化妆师都吓一跳。那个化妆师说:我化妆了几十年,没看过这种怪现象,哪有一个人进去冷冻库里面冰冻二十四个小时,出来身体说是柔软的?面貌如生,我告诉你:净土法门,密宗的加持,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所以,六祖讲六祖的自性法,知道吗?我们赞叹,因此诸位很有福报,有这个因缘来听经闻法。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自性就是佛,如涌泉;外觅佛,就向别人取水。念佛也是不离当下这一念清净心,还是一样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你的心中就有三宝了。[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这个要画双红线。这个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内心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性,把那个不生不灭不着相的本性拿出来用,尊敬跟你有缘的众生。我告诉你:我就是有一个特点:一生一世,都不敢跟人家讲一句重话,都跟任何一个众生结善缘,要是那个人很坏,实在没有缘,就合掌令欢喜啊。为什么?他也是未来的佛啊!世尊说:三世诸佛,以苦为良师。有的人痛恨提婆达多,这个提婆达多是一天到晚害佛。佛在经典里面讲:我因为有提婆达多,所以就早了五百大劫成佛,有的讲五百世。因为有提婆达多一直做梗,一直老是找他的麻烦,增加、坚定他的意志,世尊在《法华经》就跟提婆达多授记,说:你将来也可以成佛。一天到晚害佛的,佛从来没有恨过他,佛就原谅他,还跟他授记说他将来可以做佛,不得了啊,诸位!我们的心性也跟释迦世尊一样的,外敬他人,你就了解说,他也是未来佛,你一定要尊敬他。他是未来佛,就用这个心,对待每一个众生。

经文,[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法身、报身、应化身,这叫做三身。[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让你很清楚的看到自性当中,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要修到清净法身,如何修呢?无相,修无相,立刻见到清净法身,有相叫做污染,要修无相法,立刻清净。现在我要讲一个生命的重点,我这一个字投入你的心中,你一生一世就拥有无量的财富,你的生命当中用一个字,就是我的徒弟法无师那个[无]。任何的状况,任何的情形,你都加个[无]字,好用得不得了!银行的金钱增加,你加个[无],没有真正增加的东西,因为将来也会消失,银行的金钱减少,你加个[无];你今天夫妻很恩爱,告诉自己有一天会消失,今天的恩爱也是无。哪天你女儿走了,你儿子车祸了,你要告诉自己也是无,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出世的时候,没有这个缘起啊,今天出世有这个缘起,缘起刹那即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我们的生理、色身,身体每天都在化学、细胞的变化,生即灭,生就是灭,我们从小到大,到现在一直生灭,一直到临命终变化。

我有一次到美国,在机场看到一个到美国来留学的中东沙特阿拉伯人,交到美国的女朋友,到机场的时候,这个难割难舍,哇!那没有办法形容。这个女孩子一直哭,非常严重,一直哭……,为什么?中东这个要回去,她来送行,牵手不能分开,直到机场关门的前一分钟,冲进去,还是要分开。学佛的人,就有更健康的心态了,因为这个分开是一定的,迟早的问题。就象我大学同学,谈恋爱,到台中火车站走完了,又去买太阳饼,又去台中公园,一直走……,两个要分开了,又不好意思,又舍不得。分开了以后,男朋友又骑摩托车到女朋友的家中,就是不忍离开,又在那边谈……。干脆我们又走了,又把她带出来,继续去走台中公园,当然不是绕佛啦!怎么可能绕南无阿弥陀佛,哎呀!那个牵缠、黏着,那个执着,难以割舍,没办法形容。

第二天回来,眼眶发黑。我就问他:你是去哪儿啊?我昨天跟我女朋友去台中公园走哪!我就问他:喔!你去做坏事喔!我没有,纯情走路、纯聊天。我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回来休息啊?他就说:难分难舍,没办法。我说:台中公园走几圈?他说:无数圈,好几十圈。我说:那你怎么不用跑的比较快呢?你看要走几圈,大家用跑的比较快啊!快一点回来休息啊!因为到最后一定要回到床铺来休息啊!要不然怎么办?这个世间,我们心理要有健康的心态,就了解说:有一天,我们一定要离开,现在就要做心理准备,迟早要分开。所以你的生命加那一个[无]字,哇!生命完全不同,人家诤,你无睁;人家贪,你无贪;人家嗔恨,你没有嗔恨,这个[无]字,百用不厌,好好的用它,就象一颗摩尼宝珠,用不完。[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经文,[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这个色身,就是我们住的地方,生灭法,不能讲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刚刚讲的,三身佛就在你的清净自性。[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世间人都是有这个三身,但是,自心迷惑颠倒。[不见内性]。没有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拼命的[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好好的听。[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经文,[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何名清净法身]?什么叫清净法身?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因为清净自性能生万法嘛,只是我们把它搞错了。[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的恶事,就产生了恶的行为。[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所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不要去注意外境,注意你的起心动念。诸位!这个就是修行的重点。不要去注意外境,因为外境是缘生缘灭的东西,没有实体可得,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只要你自性拿出来用,就象天空常常清净。[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本性是清净的,但是,被这个无明盖住了,无明就是浮云,要有一天,[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这个云表示无明,表法的。[万象皆现]。

[世人性常浮游],[浮游]就是不定,定不下来。玩这个,要玩那个,到这个迪士尼,要不然就是到东京狄斯奈乐园再玩,一直玩,玩到最后就很疲惫。这个世间就这样子,只要我们要是没有听到佛法,就是不幸的一个人。以为境界可以追求,不知道境界就是空,拼死命的追求,要得到一种快乐,却愈来愈作茧自缚。世尊告诉我们:一切法不可得,放下就是,那就无边无量的快乐就产生。这个[浮游]就是浮云。[如彼天云],怎么样?遮住了这个天空,就象天的云一样。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这个就是重点,诸位!就是着境,这个就严重,众生以为境可得,我们今天衣食住行,其实都是短暂的。一转眼,我想到小学的运动会;一转眼,读到高中,读到大学;一转眼,五十二岁了,真的!再乘以二,一百零四了,对不对?乘以三,一百五十六了,乘以四,二百零八了,是不是?乘二都不得了,还乘以四?是不是?当然这是讲笑话的。我们要了解,这个生死是真的非常快,快速、非常的无常。我们一着境,就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众生为什么会活得这么痛苦?世尊讲一句话最有道理:就认为这个境界是实在的,他就会活得很痛苦。两个人争吵,就认为有那个人,着那个境界,就认为有那个境,彻底的分析,没有,冷静一下,没有。[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经文,[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憍慢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人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动念都不行,不善的心。[嫉妒心]、哇!这个嫉妒心是男人、女人都一样,是男的比较重一点,听得懂就好了。[憍慢心]、这个比比皆是。[吾我心]、以我为中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人心、邪见心、贡高心],贡高心就是夸大自己,自我膨胀。轻视别人很容易,降伏自我很困难。[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你看,六祖讲的,统统在自性下手。[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对每一个人都尊敬。[即是见性],所以,虽然这个见性,你看事相上,他都是这样做的,虽然见性是不生不灭,可是,行为上就是不要去看人家的过失,不要去说人家的好、坏,统统不要讲,因果自有定律。[通达,更无滞碍],如果你明心见性,你的心性无染,那么就没有任何的障碍,[是自归依。]

经文,[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为什么万法性本如空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是这样讲吗?色即是空。我现在教你观照,如何观照?注意听,你就知道,观照是很重要的。好!如果有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刚刚出生在那一刻,把他照一张相,以后每增加一岁,在他的生日照一张相,就算他活到八十岁好了,照到八十岁往生出嫔那一天,再照一张,躺在棺材那个时候再照一张,照了八十张照片。诸位!把它浓缩起来,用放影机放,每一秒放一个影像,啪!出生,一岁、两岁……、八十二秒,啪!放完了,再放,看到棺材,一岁一岁这样闪动,八十秒放完了。诸位!你了解我在讲什么吗?这样你了解万法无自性吗?这样你了解色就是空吗?我们为什么看不开呢?

我们很知足,我们要学习佛陀,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是因为我要求的很少,快乐无量无边,所以说:我们要是有般若的智慧,就是摩尼宝珠。没有一件事情障碍我们,我们虽然有一些习气、贪、嗔、痴、但是没有障碍,因为我们已经有自性的般若智慧。什么叫学佛,就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开,我告诉你:世间人就是这样两个字:无聊。生命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每天都很忙,做了很多事情,没有任何的意义。印度有一个人,留的那个指甲很长,一生一世都没有剪,结果左手不能动,你知道吗?还要用一条布绑起来,他就是要留这个指甲破基尼斯记录,指甲长长的时候,一直卷,变成了个旋转,一个旋涡,这个指甲是这样长的喔,整只手都是指甲,很长,一放的时候,这统治是卷起来,卷起来,用一根绳子放着,这只手变残废了,世间就是有这种人啊!

中国大陆有一个小姐,从出生到现在二十几岁,头发没有剪过,都一直留下来,那个头发长到地,她那奶奶很有耐性的,每天要花三个小时整理她的头发,也是破基尼斯记录了。我的VCD有一天传到中国大陆,这个小姐看到我的VCD,她很快就剪掉了。真的,你留那个做什么呢?能够卖多少钱呢?这世间这是这个样子,真的!没什么事可做了,他就是要弄这个东西。活得闷,闷了就慌,慌了就想个点子,点子一出来,见报出来,没有任何意义。我告诉诸位!今生今世没有学佛,生命没有任何意义,生命就象一棵树。我们在念建国中学的时候,那个国文老师骂我们那一句,很好,我到现在还用得着。

有一次,他来上课,我们那个建中的中文老师,就很生气,因为我们在底下一直讲话,建中的智商都很高,老师讲,也没有什么听。那个国文老师很凶,就骂了:你以为你读建中了不起啊?你不知道你是一个制造粪便的人喔?当时候听到,火大了啊,老师怎么会骂我们这么没礼貌的话呢?后来学佛了,嗯!我们的确是制造粪便的人,真的喔,十几岁体会不出来,等到我们长大了学佛了,知道这样子了,我们的确是制造粪便。我告诉你喔:不制造这些粪便,你还不能长得这么漂亮呢!你看到一个猛男,(就是肌肉比较发达,练健美的。师父做健美运动员做的动作),用这种功夫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不得了,他有办法练到这个肌肉……,不得了。长得很帅,他的原因就是能大便。真的,猛男不会大便,马上就变丑男,毒素马上排不出来,对不对,所以我们要了解,你不要认为那个什么粪便不清净,我告诉你:我们就是靠那个长大的,你不排大便小便能长大吗?对不对?佛教是正确的观念,所以我们要没有碰到正法,生命完全没有意义。你就象一棵树,幼苗、成长、开花、结果,我们就这样。小时候、长大、读书、结婚、生儿育女、创业、再来,老了牵一条狗到公园去走一走,走一走以后就准备下葬,生命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听到正法就这样。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动念都不行。[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有智慧的人,就投胎上界了。[愚痴化为下方]。诸位!要看什么?你要投胎到哪里?要转世到哪里,变化什么?就看你这一念,你每天都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的频率就跟南无阿弥陀佛一样,用大哥大打电话,要不然用传真来解释也可以。你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是跟阿弥陀佛发这个电波、传真,Fax发过去,我要往生,阿弥陀佛,你收到了吗?你收到了吗?有的人念佛念到感应啊,闻香啊,见佛,见花、见光,太多人感应了,你每天都打这个讯号,到阿弥陀佛的地方去,讯息相同,临命终接引往生,很自然啊!你每天就想杀人……,我要害死你,我要残害你,我嫉妒你,地狱、饿鬼、畜生,就一定有你的份啊!所以,我们说:注意你的起心动念,这一念就化作六道轮回,还有,进入诸佛国土,统统看这一念,就看你怎么动念。[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当下这一念,[此名自性化身佛。]

经文,[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你这个房子,一千年来没有灯光,很暗,只要你找到开关,啪!暗就亮了。[一智能灭万年愚]。我们这一念的智慧,可以灭万年的愚痴。[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不要活在记忆当中的不幸,不要回忆过去,执着了过去是一种不幸,因为已经过去了。[常思于后,念念圆明],什么是常思于后?动念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到的,或者我们现前这一念,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在[无二]旁边写:毕竟空,就是讲这个。善无善性,恶无恶性,善恶毕竟空寂,凡夫见二,智者见到就是不二。[无二之性],不二之性就是毕竟空,万法毕竟空之性,[名为实性]。若见诸相非相(空相),即见如来;若见诸相空相,就见到如来,就是我们的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在我们圆满的清净自性当中,不要染着一个善的观念,不要着一个恶的观念。[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诸位,恶念动不得啊,恶的念头绝对不能起来的,这个一起来,六道轮回就转个不停,灭万劫的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所以在座诸位,够幸运的,我们能够研读到《六祖法宝坛经》,这不晓得是多生多劫啊,修行就在这一念之间。[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什么叫本念?本念就是无念,我们本来的清净心,是对一切相没有起心动念的,名为报身。

经文,[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什么叫从法身思量呢?无相平等清净心,就是法身思量,在无相平等的自性清净心,随所动念,统统平等,随你怎么化身,统统平等。[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每一个念头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自悟自修],自悟啊,别人替你悟,悟不来的,你要自己能够悟,你就是佛了。[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皮肉是色身,生灭法。那个是生生灭灭的法,是无常法,那个没有办法依靠的,意思就是说,你只要见到世间的生灭的东西,统统没有永恒的依靠,要记住这句话。

你一定要了解,养儿育女就是你的责任,但是,它是生灭法的,不一定靠得住,有的孩子是很孝顺的,不能说统统不孝顺,象我都很孝顺。我只要好吃的东西,我的妈妈坐在旁边,我每次吃饭,她就一定坐在旁边,只要好的东西,我一定跟我妈妈讲:这个给你吃。这个老人家八十五岁她怎么好意思吃,她一定会讲一句话:你吃,你吃。我就一定跟她回答:这可是你讲的喔,这不是我讲的喔!我够孝顺的吧。我喜欢幽默的人生。所以说,你今天要靠金钱,金钱无常法;你要靠名,名是无常法;你要靠地位,地位是无常法;你要靠你的女儿,你的儿子,这还是无常法;真的!你要靠你的丈夫,还是无常法;你要靠你的老婆,也是无常法。对不对?靠谁呢?靠你自己。

但是我们这个自己,有时候业障会现前,有时候会生病啊!所以记得!除了靠自己的清净自性,要靠缘起法。注意你结交的朋友,务必要跟人家结善缘,一句恶的话统统不能讲。因为你不知道,哪一个人在临命终会帮助你;你也不知道,你哪一天有不幸的事情会发生。告诉你:真的不知道。当你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你要提起觉性提不起来,因为生病、重病,无依无靠。这个时候,就要靠你平常结的善因缘,就是这样子。所以我告诉你:不但是修道,要先学修养。修行以前一定要先学修养,道摆在后面,修养要摆地前面。你没有先学修养,你到处结恶缘,你处处都跟人家作梗、作对,你怎么办?你将来有得苦吃,真的!

我们这只嘴巴,要稍微收敛一点,常常赞叹人家,是要诚心诚意的去赞叹,不能用那个揶揄(嘲笑)的。有的女众就这样子:喔!我告诉你,那个林名模很漂亮喔!底下听了就很不舒服了,她就告诉你:她身上该有的没有,没有的很大,我告诉你,她就是作假的啦!人家是说,人家喝牛奶、吃鸡蛋啊!对不对?大如须弥山,哎呀!那造假的啦!听了就不舒服,就嫉妒。人家问说:那师父您有什么感觉啊?有什么感想?万法不可得,所有言谈,所有讨论,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要了解,我们今天也是过着没有任何意义的生命、生活,直到你听到正法,生命才开始有意义。多少人写信来,感恩师父,掉眼泪,他那一张信纸,眼泪都掉到那个信纸上,以兹证明。真的!很感动的,他说:我这一条命,是师父您救的,他都这样写的:这一条命本来自杀的,就是看了师父的VCD,师父救了他一命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一句话就可以救人,但是,一句话,就可以害死无量无边的众生,真的!统统在一句话里面。[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经文,[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道是不生不灭,世间人你叫他布施金钱,外在的东西,可以,内心的执着、烦恼舍不掉,舍不掉就不能入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全世界都这样子,来道场布施一些钱,相比谁的更大,他就是当老大。[布施供养福无边]。你布施供养的确有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三恶]贪瞋痴,心中的贪、嗔、痴除不掉。[拟将修福欲灭罪]。你想要你修的生灭的福报,来灭你的贪嗔痴的罪吗?[后世得福罪还在]。贪嗔痴还没有去除,这个根还留住,你表相的这个福,开进口轿车、住豪,内心里面、贪嗔痴还在,就继续轮回吧![但向心中除罪缘]。向这个心中,把你这个罪的因缘除掉。[各自性中真忏悔]。好好的在自性下功夫。

[忽悟大乘真忏悔]。什么叫大乘真忏悔?顿悟无生叫真忏悔。悟到无生的人就是真正的忏悔,我们现在一般就是拜忏啦、拜佛啦,其实这个还是事相上的忏悔。要大乘的真忏悔,一切法无生,师父不是讲吗?大彻大悟的人的心境?就是这个世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切法无生。而我们为什么每天都生这个烦恼呢?就是妄念生,妄念执,妄相一直生,一直翻腾,一直作茧自缚,一直重复。[除邪行正即无罪]。除这个贪嗔痴的邪见,行为端正就是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学道常在自性观照。[即与诸佛同一类]。就跟诸佛菩萨同一类了。[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我们达摩大师来,就传这个顿教大法。普愿见性同一体,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清净自性,所以人与人应当互相尊重赞叹。[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你想找到你的清净法身吗?很简单,离诸法相心中洗,这一句就是重点,是见性的关键。其实,佛法一句就解决了,是不需要在这边讲这么多。离诸法相,法相就是万法,六根、六尘、六识,所映现出来的十八界,展现在你的生命的所有相上的东西,统统叫做法相。包括佛法的法相。心中洗,彻底放下。诸位!开不开悟,就这四个字。离一切诸法相,心中彻底放下,还要放下得很彻底喔!

[努力自见莫悠悠]。悠悠就是等闲视之。你那个放下的功夫,要彻底的往下,不要等闲视之。诸位!不要被病苦打倒,病苦来,正好观照,此身真的是很苦,回光返照,还好我们有学佛。你种种的逆境现前,你要好好的回光返照,借用这个苦,激励你修行的动力,因为十方三世佛,以苦为良师。诸位!今天你有种种的病苦,我慧律法师在这里恭喜你!为什么?这样你才会觉悟,不过,要苦得差不多就好,要承受得了这个病苦,哇!那个承受不了病苦,那不得了啊!

我以前就这个样子,一生病,感冒,普拿疼,是不是啊?西药吃得太多了,病苦、发抖,那一阵子,我的身体不好,因为我早餐吃一点点,午餐吃一点点。那时候,持午持了八年,晚上都会发抖,因为我吃的东西很少,我那个时候就持午,早上吃一点稀饭,中午吃半碗饭,到晚上,严格持午,亲近广化律师就这样子了。我不是说持午不好,就是说要看个人的因缘跟根器,结果到……发抖……,发抖以后,到医院去找那个叶医师,叶医师开示我:因为打那个点滴,因为能量不够嘛,打那个吊瓶、点滴,一拿,三百、五百,医生就讲了:慧律法师!你晚上不吃一点吗?便当才三十块呢,打针要五百!一个便当才三十块,你不吃,你留着给它饿,营养不够,再来打我这个营养针,这一次五百呢!

那时候哪有什么健保?那时候很执着的呀!所以,我现在很清楚,那一些执着自己的知见,认为是对的,我执着持午的,我不是说全部,持午叫不好,一定要听清楚,就是你条件不够,因缘不具足,你强硬要持午的,我知道,要改掉一个人的看法,大难大难。我就是一个很固执分子,我告诉你:我今天还好没有去参加本?拉登那个团体,要不然我也是一个杀手喔!真的!也被洗脑了,对不对?他就讲:慧律法师!你去杀人,你善于化装。我的命很苦,我的命比六祖的还苦,六祖还有一个爸爸可以叫啊!我那个爸爸知道在台湾,就不知道跑到哪里?然后我小时候没饭吃的时候,要去吃人家那个救济的东西,有一个那个美国人救济。他是煮一大锅的稀饭,加上那个麦,去妈祖庙旁边有一个空地,他就救济我们,那一大堆的流浪汉,那时候很穷啊,小时候捡破烂、捡菜。然后,人家死人的时候,要拿那个那个旗子啊,要在半路等,然后等六块钱,就这样子。然后人家那个美国人来救济,有个长胡须,很有钱,年纪很大了,做善事,救济这一些贫民,他煮了很多,就是一个粥,那个粥里面就放这个麦,一大锅,还有面条,就是罗汉菜那一类的,没有什么好菜啦,就这样很单纯,那流浪汉统统去排队,你知道吗?怎么吃的?你没办法想像的,端着一碗,不是坐在妈祖庙那个阶梯吃喔,端着这一碗以后,要马上去排到最后喔,然后一边走,一边这样(很快地吃),一次只有盛一碗,然后走……,走到的时候,再盛第二碗,他不给你很多的,然后,再排到后面来,慢慢吃……,这样子。排到,到了,人家没有了,我吃得又慢,那个人高马大的,又把我们挤掉,他从中间插队,我们才小孩子,又没钱,都是受人家欺负的,我是这样苦过来的。

没钱,那就怎样?那个五月十三,城隍爷要迎神赛会,他就把我化装一只蝴蝶,化装成女人,我没有骗你的。现在讲最上乘法的大和尚,竟然以前被人家化妆成女人,戴假发。人家说:喂!益谦!你要不要赚钱?那时候,我才小学几年级,家里很穷,好吧!要赚钱走吧!就笨笨的跟人家走,去的时候化妆成女人,把这个头发戴得很高,古装的,然后后面就背两只好大的翅膀,还有两只尾巴,化装以后,他们统统看不出来。哇!何其漂亮,类似西施,怎么得了!我的皮肤白白胖胖的,拜托!我可是“天生的荔枝呢”!天生丽质难自弃,六宫粉黛无颜色,是不是啊?哎呀!很好,皮肤又白又好看,化妆起来象女人,怎么样?他用一支竹竿,很高,绑在上面要游街示众,要在东门斩首示众。上面有一小小坐的地方,为什么这样坐,因为人多,知道吗?大家五月十三看那个城隍迎神赛会的时候,人很多,就选一个漂亮一点的小孩子化妆成女人绑在上面。那时候我不知道,要游街几个钟头,然后就出发,也没有上厕所,就上去了,因为我一直以为一下子很快就赚到钱了,小孩子只有想钱,没有想到膀胱,我今天为什么膀胱这么无力?就是那一只蝴蝶害死的。就一直憋就游街,我底下有一个小女孩,她被扮成仙女,那个仙女还弄一个白色的彩带,两三个钟头快憋不住了。我就跟那个仙女讲,因为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啊,来自何方的仙女,我根本不认识她,我就跟她讲,我说:仙女、仙女!我要尿尿,你忍耐一直。喂!你不要滴下来啊,拜托!我们统统是赚六块钱的喔!你没有权利跟我尿尿喔!后来,我还是忍耐住,一直忍……,六块,快赚到了,那个忍耐实在没有办法。我告诉你,车子一停下来,那个仙女忘记了她是仙女,一停下来,水沟旁边,那个仙女就尿尿,小孩子嘛!来不及了,我还有办法忍,那个仙女一下子,唰!何其自性赤裸裸见性,后来,没办法了!那个领导就说:好了!可以了,上厕所。哪有什么管许多人那么多。

回来了赚的钱,领导扣住了,六块钱没得拿。辛苦了整个下午,被绑在上面装一只蝴蝶,六块钱被人家拿走了,我苦命啊!赚六块钱,三四十年前那六块,没有办法!我今生今世当和尚的,没有那个命赚钱,没有办法!我告诉你,这个生命,世间苦不堪言。[后念忽绝一世休]。后念忽绝,突然间断了,今生今世就没有了。莫悠悠就是不要等闲视之,不要白白浪费你的生命!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如果你了悟这个大乘,得见本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好好的努力啊。诸位!你不要一直记得那只蝴蝶,要记得正法喔。

经文,[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这个就是依法不依人,依法是最重要的。[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你不认识正法,就在你的前面,如同远在千里,依见性法修行,虽然是远在千里,如同在对面。何勤远来[珍重],你们那么辛苦的、那么遥远的来,意思就是:要好好的体会自性。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一众]就是大众,大众闻法,没有一个不开悟的,

[参请机缘第六]

经文,[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

[师自黄梅得法],从五祖弘忍大师那边得到正法,得到衣钵。[回至韶州曹侯村],广东,[人无知者]。大家都不认识他,不了解这一代的大彻悟的圣人,就在这个曹侯村,没有人知道。[有儒士刘志略],[儒士]就是学儒家思想的,叫做刘志略。[礼遇甚厚]。对六祖非常的恭敬。[志略有姑为尼],姑姑就是父亲的姐妹,有姑姑为尼,[名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无尽藏比丘尼[常诵《大涅槃经》],可是,不明其义。[师]就是六祖,[暂听],就听她诵一遍,[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因此为这个无尽藏比丘尼解答。

经文,[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尼乃执卷问字],问六祖这个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字我是不认识,如果要问这个义理的话,你就请问吧。这个无尽藏比丘[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体会诸佛的义理呢?[师曰]:这句话很重要,[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句话很重要了。所以你书读得多,读的少,其实跟开悟没有关系,你受教育高受教育低,只要有因缘,你照样开悟。因为文字是假相的东西,自性是第一义谛。[尼惊异之],这个比丘尼太惊讶了,竟然住一个圣人不知道。[遍告里中耆德],[耆德],七十岁以上的,年纪大的,很有德行的,我们称为长老。[云:此是有道之士],要好好的,[宜请供养]。这是真是修道人,很有德行的一个圣人。[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玄孙]就是远孙,晋武侯的后代、玄孙叫做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经文,[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兵火就是战乱[已废],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于是在以前的这个地方,老地方重建这个佛寺。[梵宇]就是佛寺。[延僧居之],就请六祖,还有一些来住,还有请这些出家众。[俄成宝坊]。[俄]就是立刻,立刻成为名寺宝刹。[师住九月余日],六祖住了九个多月,[又为恶党寻逐]。坏人又追了,要杀了。[师乃遁于前山],[遁]就是隐蔽。六祖就隐避在前山,道场四面环山,有后山、有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你看这个恶人坏到什么程度,恶人竟然不认识那个人就是六祖,这个人可不得了!一个人动一个念头伤害三宝,都不得了!竟然放火烧山,烧草木,要把六祖烧死。[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挨]就是勉强进入。六祖一看,这个火一烧,赶快避开来,要不然烧死了,六祖隐身勉强进入这个石头小小的缝隙当中,免掉了这个灾难。[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这个石头上有着六祖趺坐,结跏趺坐,吉祥坐或者降魔坐,膝盖的痕迹以及衣服的纹路,就是烙印在石头上了。[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怀]就是怀集,[会]就是四会。你到怀集的时候要停止,到四会的时候要藏起来,想到五祖的交代了。[遂行隐于二邑焉]。[邑]就是人多的城市,叫做邑。

经文,[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一僧法海],有一个出家众叫作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来参这个六祖。[问曰]:就问了,[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当下这颗心,回归当下这一念,无所住就是佛。愿垂指谕,来指导、开晓。[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什么叫做前念不生呢?不留恋过去一切相,过去心不可得,当下这一念大智慧,怎么样?即心,后念不灭,为什么不灭呢?大智慧不灭,只要你不住着过去、现在、未来,心体离一切相,离一切念,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来的面目。《大乘起信论》讲得最好: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就是我们的这个心的本体,离念,离开一切执着的念头,分别的念头,就是法界的平等的相。因为你着相,就有不平等,你离相,就完全平等了。见一切相,彻底的摧毁,了悟这个是假的、是短暂的、是刹那生灭的,就是无相,相当体即空就是无相。不必转个弯,连转个弯都不必,彻底放下。所以叫做:前念不生即心,一切的妄想、颠倒、没有生起来,这个就是我们本来的心,大智慧不灭,后念不灭,就是佛。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什么叫成一切相?圆满成就一切相,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不能离开缘起,离开缘起,不能找到清净的自性。意思就是在缘起法里面,他都能够圆满的成就一切缘起法。佛陀从不伤人,佛陀对恶人宽恕,佛陀有施舍的心,连身命都布施,持戒、忍辱、大般若智慧,所有跟他有缘的众生,乃至于残害佛陀的,统统度他。所以,佛陀叫做:成一切相即心。什么是我们本来的心?我们本来的心跟释迦牟尼佛的心是一样的,是不离开缘起法,又能够圆满的成就一切缘起法,相就是缘起法,就是心,就是本心。我们本来这一颗心,是可以圆满成就一切缘起法的。而我们现在因为执着、颠倒、烦恼,什么都要破坏,搞破坏,搞动乱,搞渗透。诸位,这个就是破坏别人,其实就是破坏自己的清净心。牢牢地记住:天地万物都是我们清净心的展现,乃至于你动一个恶念,去破坏一棵树,动一个念头,都不是很好。如果是有必要,非不得已,连植物都不要去伤害。

离一切相即佛,离一切相,就是《金刚经》讲的:离一切相,就是什么佛呢?就是自性佛,我们的清净自性,能离一切相。[吾若具说],我如果要来发挥的话,[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我们这一颗心叫做智慧,[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我们这一颗心,本来就有具足般若的智慧。[即佛乃定]。佛就是觉性,我们当下的这一念无所住心,不着相的觉性。乃定就是自性的定,即心就是自性的慧,即佛就是觉性自性佛。[定慧等等],[定]是体,[慧]是用,因为依体起用嘛!依照清净心起这个智慧的用,摄用归体,凡所有的智慧都离不开定这个本体,叫做定慧等等。等等就是一如。虽用,也无有能用、所用。[意中清净]。所有的念头都是清净的。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习性就是你生生世世都是修这个本性的法门,宿世所带来的因缘。有的人,你叫他念佛,念不来的;有的人,你叫他持咒,他拼死命的;有的人,你叫他听这个最上乘论,听不来的,我要诵经,每天诵经……,每天诵经,不是不好,宿世的因缘不一样。我们今天种这个金刚种子。诸位!你百千万劫不会消失。我说:听经闻法非常重要,在座诸位今天所落下的这个金刚种子,百千万劫一定会有收成,你一定会成佛。[用本无生],所有的作用,其实就是本体的无生,所有当体的空,就是无生,无生的清净自性,会起种种的大作用。所以定就是寂,慧就是照,其实这个是寂照同时,体用一如,不生不灭。无生就是如如,我们见到这个世间就是一直生,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相,不知道这个相是不可得,我们一直生执着、一直生烦恼,从来没有停止过的,一天到晚就是搞这个假相的问题。

[双修是正]。双修就是定慧,是指定慧双修。定跟慧,它是同时存在的。[法海言下大悟],祖师大德一两句话就解决了,生死就了了。[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我当下的这一颗清净心自然就是佛,不必另外找了。[不悟而自屈]。我竟然没有悟到,我这一个当下的清净自性,而我委屈了自己,一直在找。心外求佛,不晓得当下这一念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佛。[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我知道定跟慧的来源是什么,来源就是见性,只要你见性,定慧均等,大彻大悟的人,二六时中都在定,因为动中有不动嘛,所有的作用都是无生。双修就是定慧,你想要修定吗?想要产生在般若智慧吗?首要的工作,离诸物,这个也是见性的最大的动力:离开一切相的执着,只要你离开一切相的执着,不要去起心,不要去动念,定跟慧就具足。

经文,[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僧法达,洪州人],洪州在今天江西南昌县。[七岁出家],很早了,[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很狂妄!来顶礼六祖,头不碰到地,因为他觉得不得了。[师诃曰]:六祖就诃责他了,修行人这么我慢,要求求法,顶礼,这个头还不碰到地上,那成什么礼啊?[礼不投地],就是这个顶礼就简单点个,点个还不到地面上。[何如不礼]?你干脆就不要顶礼了,你内心世界里面这么狂妄,这么自负,你自己觉得很行,你又来顶礼,又来求法,觉得自己很行,你干脆不要顶礼好了。

六祖就说了:[汝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执着某一种东西。必有一物就是:你心中就是着一种相。他就问了:[蕴习何事耶]?蕴就是酝酿成一个风气,蓄积,累积的意思。蕴习就是从以前到现在,你从过去累积以来是修什么行的?[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哇!够多的吧!《法华经》有六万多字,将近七万字。我们平常人诵《法华经》,一天都不必去公司上班,不必去赚钱,不必去外面辛苦,早上关起门来,刷牙、洗脸、用个早餐,隔一会儿,开始跑在佛前诵经,诵《法华经》喔!最多一天诵两部。那是很快、很快,其实很难,一部都不得了,一部将近七万字喔,他诵三千部啊,这怎么得了,用过多少时间啊,可惜没有悟,可惜!

[师曰]:六祖慧能大师就说了,[汝若念至万部],你就算念了一万部的《法华经》,[得其经意],了悟《法华经》一实相的道理,还不能执着喔![不以为胜],还不自己觉得说:我很了不起。我慢心动个念头都不行。[则与吾偕行]。那么,你就是跟我走在一起的,我们就是同路人。[汝今负此事业],[负]就是仗势着,你现在仗势着你自己所修,诵《法华以》三千部,来狂妄他人,傲视他人。[都不知过]。就是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过错,狂妄是障道的根本。

[听吾偈曰]:听我偈颂,[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什么叫礼本?你礼拜这个《法华经》,我们现在诵经,都得到这个严重的病,我一天要诵多少部,还作一个笔记,当然这个是很好啦!经教不通,心性不明,你礼拜这个《法华经》,原本的用意就是要折服你的我慢啊!这个[幢]就是以前吊在高空,让人家知道我这一次要庄严了,要祈福了,那个幡;幢就是竖着高幢,就是说,你礼这个《法华经》,原本就是要折服你这个贡高我慢,因为这个[幢]就是挂得很高的意思,那么慢幢就是高高的挂在一起,就是表示你自己觉得你很高、高傲,了不起,比别人高一等,这个[幢]就是挂得高高的。

你头为什么顶礼不着地呢?有我罪即生,诸位会背吧,那个[我]啊?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就是这个样子,问题就出在这个[我],着一个[我],问题就出来了。所有的烦恼、争执、斗争、统统来。人家虚空法界早就成佛的无量无边了,而我们在这里打转,问题出在哪一个地方?出在一个[我],这个[我],一[我]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统统跑出来了。亡功福无比,亡功就是你不要着一个做功课这个功德,着一个修行、诵经的功德,叫做亡功。不着功德,你的福就无比。哎呀!这个要没有听到六祖惠能大师这个无相的清净自性的大法,我告诉诸位!包括佛弟子,没有一个不着相。

经文,[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师又曰:汝名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你的法号叫做法达,[何曾达法]?你从来就没有通达佛法。[复说偈曰]:就对他做这个偈颂。[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你的名字叫法达,你一直认真的诵,从来就没有休息。诸位!底下这十个字很重要,全世界佛弟子的通病,就是这十个字。[空诵但循声],口诵空名,循声何用呢?心不悟道,内心三毒不除。空诵就是说没有见性,你只有跟着《法华经》的文字一直诵,叫做空诵,毫无体会实相的道理。循声就是生灭法。你只循着《法华经》的文字、音声,一直诵……,循着这个音声,一直在找佛道。诸位!道本无言,你这样诵经,诵到什么时候啊?我们的清净自性,佛道本来就不可说,是不是?所以说,空诵但循声,你白白的在那边诵经,只是依照这个文字音声在找,找不到的。

[明心号菩萨]。你要明心见性了,我说你就是菩萨。了解佛的用心嘛,心性的大法嘛![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你现在跟我有缘,我来跟你说法。[但信佛无言],你要相信真佛无言,无言就是道本无言。真正的佛是讲不出所以然的,不是像你这样诵经的,你这个诵经是生灭的,没有明心见性,真佛是不能讲的。你要相信,真正的佛是不能够透过任何语言的,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你说不出所以然的。[莲华从口发]。你这个莲花从这个嘴巴发出来。为什么?如果见性,加四个字:[若见心性],莲花从口发。你见性,诵每一句的经典,统统大智慧,统统莲花化生。所以师父就重复讲了:明心见性有多重要啊。

经文,[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闻偈,悔谢曰]:法达听到这个偈颂就忏悔,感谢六祖的开示。[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从今后,要谦卑自己,要恭敬一切众生。[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六祖说了,[法达,法即甚达],你的法号叫做法达,法应该是甚达。[汝心不达]。但是你的心性不通达,没有明心见性,不通达。[经本无疑],经典本来就没有怀疑,《法华经》有什么怀疑呢?我们现在诵经,是诵给佛菩萨听,不是诵给自己听,佛菩萨还要你诵经给他听吗?诵经是熏习啊!经典就是佛交代下来的遗言。诵经的意思就是:遵照佛陀的遗言,去观照和实践,叫做诵经。

诵《金刚经》,早上诵一遍,晚上诵一遍,那诵经做什么?佛交代我们要怎么样?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诵经做什么?喔!体悟那个空性的般若智慧,原来诵经是诵给自己自性听的,经是佛讲的,还要你诵给他听吗?和尚啊!希望您能够开示。法达你的法应该是很达,但是,你的心却不达,经典本来没有怀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你念这个经典是以什么为宗旨,[宗]就是最重要的,一本经有它的宗旨嘛!

经文,[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就说了,[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就一直念,什么意思,不知道。[岂知宗趣]?我怎么知道《法华经》的重点在讲什么。[师曰:吾不识文字],文字我不认识,[汝试取经诵之一遍],你拿《法华经》诵一遍给我听,我就为你解说,[吾当为汝解说]。

经文,[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停![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你看!开悟的人一听就知道。[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讲了很多的比喻,还是没有超过这个因缘出世为宗旨。[何者因缘]?什么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就是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世尊来人间降生。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什么因缘呢?什么因缘呢?就是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世尊来人间降生,要不然他这么忙干什么?而世人就一直迷,迷到死就是摆脱不了。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外迷就着相,内迷就着空,以为我能破相,还着一个空相。不是着空就是着有,相就是有,空是对有讲的,有是对空讲的。众生不是着有就是着空,不是着空就是着有。[若能于相离相],你看,其实这一句就是修行的开关,见性的关键。如果能够于相离相,即一切相,离一切相。[于空离空],也不着一个空,就是内外统统不着就不迷了,[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就是内外不着,空有不着,能所俱泯,是为开佛的知见。

经文,[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佛,犹觉也];[犹]就是即,佛就是觉悟啊。[分为四门]:就四个角度,哪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六祖讲的都是自性,什么是佛呢?佛来降生人间,就是开导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觉性的知见,指示我们觉悟不生不灭的觉性的知见,教你悟入我们的觉性的知见,叫做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你只要听到开示、了悟,即相而离相,清净自性就展现出来了。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四个阶段,这个看过《法华经》的人都知道,开、示、悟、入,它是一个字一个字分开的,开佛的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自是佛之知见],但是我们一般人很卑微,就是:哎呀!开、示、悟、入?那是佛,不是我。怎么样?[我辈无分]。自己太谦卑了,反而懦弱无能,不敢直下承担,人家那是佛啊![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六祖就是说:你也有分,你直下承担,你也是佛。[彼既是佛,已具知见],释迦牟尼佛已经是佛了,已经具知见了。何用更开?]

经文,[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汝今当信],现在应当相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就是你的真如自性。[更无别佛]。所以,师父就说了,离开自性法门,统统叫做外道,万法回归自性,叫做正法,离开自性,没有佛法,八大宗派统统一样,要回归自性。[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众生是疲惫不堪的,一直在追求外境,自己不觉得累,修行人看起来是很累的,可是他们不觉得累。众生因为没有智慧,把这个光明隐藏起来,贪染、执着这个境界,外面一直攀缘,内心一直干扰,甘受驱驰,宁愿受到这些五欲六尘的驱驰。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前几天报导的:有一个心脏病的,他去做股票,一个老先生,就储蓄那么一点点,就去做股票。做股票以后,跌下来了,哇!心脏病发,死了。我现在问一个问题,你回答:现在都是流行call in的节目,做股票犯不犯戒,算不算赌博?好,我们现在就call in了。什么叫民主?民主就是可以容纳更多的音声,认为佛弟子不可以做股票的请举手,好。认为佛弟子可以做股票的请举手,有做也不敢举手,我现在公布标准答案:不犯戒,可以做。这有根据的,我告诉你喔,根据拿一条?凡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合乎国家法律规定的,叫做不犯戒,所以,股票市场叫做合法的赌场。

有一个菩萨也没有什么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眼睛不是看佛,看那个三块八毛买进,四块两毛卖出,什么两块买进,什么卖出,阿弥陀佛……。但是,做股票虽然是合法的,国家的大赌场,我们作佛弟子的,只要你日子可以过,我是说:除非你日子很难过了,歇即是菩提,慢慢慢慢……,日子不能过,那就赌一赌嘛,因为合法的嘛!知道吗?所以,佛弟子可以做股票,但是,but,尽量不要,我如果没补上这一句,有的人就会找到理由了:慧律法师说可以,拼了!慧律法师说可以,大和尚都讲可以了,对不对?老婆!一百多万拿出来,回去就清仓大拍卖了,就说是我讲的,哇!这老婆就不原谅他了,不行!

做股票,佛弟子可以做,只要是国家合法的,佛的戒律所允许的,但是,尽量少做,因为会起高低起伏嘛!是不是?当然有的人是做玩的,说真的,有的人并不是说靠股票,他现在是说:我闲着没事嘛,就少许的跟你玩一玩,就是这样子。也是无心,也不是说故意的,因为国家合法的嘛!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答案?太多人打电话、写信来问了,真的很多人,一直问这个问题,虽然是国家合法的,但是会影响到内心的道业,哪天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的时候,八块八毛买进,两块二毛卖出,来接引的也是四个字,不是阿弥陀佛,那叫[股票市场],惨了。所以,凡是会影响到往生的,如果你有多余的钱,你只是玩一玩,那就丢着,我事实上有一千万,我丢一百万,看都不用看,是不是?管你几毛买进,几毛卖出,那当然无所谓,不影响往生,是不是啊?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安慰自己啦!

我们自己心中要开,不能让佛开。因为众生就是一直往外,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的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自性就具足了。[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嘴巴讲的很好听,从后面给你打个毒针,你不知道,六祖很了解人性,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佞]就是巧言善辩,叫做佞。谄曲就是面是背非,前面给你阿谀、拍马屁,马屁拍错了,拍到马脚去,就是这样子,诌。你要跟世间人讲,讲不过他,我们放下更快。[侵人害物],[侵]就是伤人,害物害一切众生。[自开众生知见。]所以你跟众生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那个没有学佛的,不得了,很严重的!那个众生有时候那个坏,坏到极点了,可是你还是原谅他。

经文,[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我把它会归一句更简单:动念,就是开众生的知见,动到执着的念,就开众生的知见,着相就开众生的知见,千万不要开众生的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世见]就是世间轮回的知见,是生生灭灭的,不晓得我们这个心体是离念的,心的体的不生不灭的,你见到一切假相,产生了生灭、增减。[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我告诉你:六祖真的是大彻大悟的圣人,太了解我们众生的毛病了,今天众生的毛病,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若但,如果你只是,劳劳就是很勤劳的,执念就是执着自己,认为、以为诵经就是做功课、就是修行,从来不放掉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执着,六祖说:完蛋了!你很勤劳的一直拜佛,一直念佛,从来没有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且又执着,以为这个叫做修行。劳劳执念就是:我这样跑着诵经、拜佛,不需要去见性,执着说这个叫做修行。

何异牦牛爱尾,我们在这个比丘戒里面,我告诉你:这个牦牛那个尾巴很漂亮。只要有人走过的时候,要接近它,它两只角就向着你,它就一直保护它的尾巴,牦牛有时候闲着没有事的时候,就会用这个嘴巴一直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它自己在那边打转,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头移动,尾巴就移动,尾巴移动,头就移动,自己又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就在那边,稍微有一只苍蝇停着,它就保护着。牦牛爱尾就是很严重很严重的执着。诸位!六祖讲的这一句话,就是目前修行严重的弊病,不听经,不闻法,不开悟,尔后每天就是在佛前阿弥陀佛……,每天就是在佛前诵经。诸位!那不要诵经了。六祖讲:经有何过啊?岂碍你诵?师父!那你这样讲的话,我干脆就不要诵经了,六祖就回答了:经有什么害处啊?会影响你诵经啊?底下就会讲到:经有什么过失啊?岂障汝念?

经文,[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如果按照您这样子讲的话,了解义理就好了,[不劳诵经耶?师曰]:六祖就说了,[经有何过?岂障汝念]?问题在你的心性啊!要诵经很好啊!我们今天就是这样,所以师父为什么主张用清净自性修行,念佛、诵经、拜佛,就是这个道理。经典没有任何过失,对不对?就是你的动念的问题。[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你口诵经,心要跟着契入实相,就是在转经啊![口诵心不行],你每天都诵经,可是你不悟到这个真如自性,不见性。[即是被经转]。烦恼来,控制不住,执着来,割舍不下啊。

[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中迷了,《法华经》就把你转得糊里糊涂的,你每天都诵经啊,可是不悟啊,心还是迷。[心悟转法华]。你心要见性,整部《法华经》就真的转动了。[诵经久不明],你经诵了多少部?三千多部了,不明心见性,不了解其中的义理。[与义作仇家]。跟这个《法华经》的义理做冤家,就是跟《法华》的经义,互相违背的意思。与义,就是跟《法华》的义理相违背,实相彻底解脱,明心见性,诵《法华经就是叫你们明心见性,悟入实相的,你只每天诵《法华经》结一个善缘,不免生死。

[无念念即正],你见到了清净自性的无念法,这个每一念头不住相,就是正确的。我们无念,这个念就是正,着相的有念,念念统统叫做邪。我们众生就是卡在相上,想到过去的不满,一直愤怒……不晓得说过去心不可得。看到现在的不顺的,就一直攻击、伤害、毁谤,念头一直转不过来,卡死了,就着相,着相就卡死了。[有念念成邪]。念念成业障。[有无俱不计],着有也不对,着无还是不对,世尊都不允许你这样子的,六祖也不允许。[长御白牛车],白牛车,比喻本净无漏智慧,就是比喻我们清净无漏的智慧。长就是永远,永远驾御着白牛车,就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性本来无漏的智慧。本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白牛车,后面会讲到,你放心,因为《法华经》不一定每个人都看过,后面会讲:什么叫做大白牛车?就是一实相的道理,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这是比喻。

如果你有无统统不着,你就控制了你的清净自性,无漏的智慧就显发。但是,我告诉诸位,很难!生存是一种残酷,人类要生存下来,要吃饭、赚钱!几千个人去报名,要考老师喔!才录取几个人,真的,一个不怎么样的高薪的工作,大家都抢破头,还都是博士、硕士、要去找这个工作。有个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的,来到文殊讲堂的大殿拜佛,拜佛完。他说:顶礼恩师。我说:年轻人!有什么疑问吗?从哪里来?他说:我台大的学生。你毕业了吗?他说:我毕业了。在哪里上班哪?在电子公司上班。他是电机系毕业的,一个月赚多少钱?你猜猜看?四万多还不到五万,交通费扣掉,健保费扣掉,保险费扣掉,扣些杂七杂八的,一个月剩下不到两万块,台大电机系毕业,多热门啊!一个月剩下不到两万。哪有象我们这儿的工作人员,吃我的、穿我的,我还供他住,还领两万多,开玩笑的啦!这工作人员是真的值得赞叹。

告诉诸位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生活无虑,身体安康,有佛法可以听闻,知足了,人家买一颗水果三千块,你不相信喔?以前那个日本的信徒,买一颗日本的哈密瓜,三千五百块新台币。我跟他讲:当皇帝才吃这个。我妈妈常常讲:要吃下去,就是当皇帝才吃这个的。我们不需要,我们有这么大福报,我们就简单嘛!吃一个几块钱的就可以了,其实我告诉你:你一桌一万多块,象那个餐厅,一进去就是三千、五千,随便开一瓶XO的,啵!一万二,很恐怖的,这个众生造业的时候,钱象流水一样出去。我们要了解,生命是很辛苦的,生存是很残酷的。再来,你要结婚,要找一个对象,你长得漂亮,大家就争啊!你长得帅又有钱的,大家又争啊!你也想要找到一个依靠,因为没有学佛的,不知道啊,学佛有佛菩萨依靠,晚上睡觉就会笑,因为我临命终要到极乐世界去啊!我管你那么多。

好老公、恶老公,好老婆、恶老婆,统统要往生,这无关老婆老公的问题,他心有整个依靠,又听经,又闻法,有大智慧,他可以承受任何的打击。六祖后面就会谈到,弟子就问六祖惠能大师说:师父啊!什么是涅槃的境界?六祖就说:什么是一个人大彻大悟、涅槃的境界呢?山崩地裂、天摇地动,无关于清净自性,都跟清净自性扯不上关系,清净自性无相的东西,要到这种功夫,哇!怎么得了,就是大地震、天摇地动都无关于清净自性的,一句就解决了!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泰山崩于前色不变,就是这种功夫,就是见性,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这种功夫啦。两句话,比乩童起乩更快,对不对?两句话他就跳起来了,我是讲我自己啦,我不是讲大家,诸位都很有修养。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从小就是脾气不好,我慢,我为什么讲经说法?我告诉你:我讲经说法不是讲给你们听的,我讲经说法是为了降伏我自己,你们是牺牲者,忍耐一下。

如果受益是我的福报,讲经说法,第一个受益的不是你们,是我,我每天要这样回光返照,降伏我慢。你知道我过去年轻的时候,人不狂妄枉少年啊!年轻的时候也是很狂的,为什么?没办法,进到大学去,我这个高中念什么学校,来到建中?哎呀,象屈原一样,受到无尽的委屈,一直想投汩罗江自杀,那种感受很不舒服,我们这种智商,名校,还不错了,所以那个进去就很不舒服,因为没有学佛就落差。那个怀才不遇,屈原那种感觉,现在知道了,狂妄已经过去了,时不我予。所以我就说了:我如果是屈原,我不会跳汩罗江自杀。屈原跳汩罗江自杀是怎么样呢?那就是皇上不听他的谏言,怀才不遇,他所有的谏言统统没有用,就投汩罗江自杀,后来的人就叫那一些鱼啊……,这当然是典故啦!弄这个肉粽给他,叫鱼吃这个肉粽,不要吃屈原的身体,就是我们每年变成划龙舟,现在怎么样。不是放蒙山,是放烟火,已经失去那个意义了,诸位!我如果是屈原的话,刚好,碰到这个昏君,就隐而不显,不要服侍他就好了,留待以后明君出现的时候,看有没有那个因缘,很可惜,没办法,为国家好,为君主好,但是,没有开怀,用生命死谏,以死来忠谏这个皇上,皇上也不听他的。

经文,[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从来没有转《法华经》,[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这些大声闻阿罗汉、以及菩萨没有办法去度量佛的胸量以及智慧。[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经典不是讲吗,声闻跟菩萨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悟到自心便名佛的知见。自非上根,只要不是上根器的,难免是会怀疑、毁谤。[又经说三车],这个就是《法华经》讲的,羊车、鹿车,还有大白牛车,羊车就比喻小乘,鹿车就比喻中乘,白牛车就是比喻大乘,大白牛车就是比喻最上乘了。[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经文,[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惟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师曰:经意分明],法华经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就是三乘人,人人自己的佛性,但是因为所悟的程度不深,变成有三乘人。这三乘人因为不能顿悟圆觉的自性,用的是意识心,不能测佛的智慧,问题出在度量。度量旁边写:意识、分别、执着,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看一切相,衡量一切相,看一切相,执着一切相,看一切相,分别一切、执着,统统是意识型态饶伊尽思共推],[饶]就假设,就算大家共同来推测,[转加悬远]。离佛就愈来愈远了。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佛说法就是为凡夫说,佛已经开悟了,怎么为佛说呢?[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若不肯信,就是没有信心,因为在《法华经》,五千比丘退席。世尊讲经说法,当众就有人退开来的,不要说我慧律法师说法,能够有这样的人来听,吾愿已足,夫复何求?来一个准备关门的,我都会讲,剩下一个我也会讲,何况还有这么多人?是不是?不错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就是释迦佛在讲经,也会退席啊!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殊不知道我们自性就是佛,自性就是例如大白牛车,就是这一只白牛车,你当下空有不着,就是这一辆车子,为什么在门外找这个三车呢?三车就是比喻小乘、中乘、大乘,大白牛车就是最上乘。[况经文明向汝道]:经典明明说。[惟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只有为一佛乘,就是最上乘了,只有最上乘,才能见性成佛,没有其他小乘、中乘、大乘,统统都是方便说。无有余乘就是都是方便说,不究竟的意思。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这个法都是为了开采最上乘,一佛乘。

[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你为什么不好好的省悟,小乘、中乘、大乘是方便(说)?我们为了实施权,这个[实]就是最上乘论,为了将来开采最上乘论,方便说,有小乘、中乘、大乘。[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以前觉得种种的方便因缘,都是权巧方便。为昔时故就是善巧方便故。为了那些善巧方便,所以,最后才开权显实,开种种的方便,最后就是要显这个实相的道理,实教的道理,一乘就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离开假旁边写:方便。要叫你离开方便,归入一实相最上乘论。[归实之后,实亦无名。]也不能找,执着说:我拥有最上乘论,又动到这个圣念,又动到这个修行的念头,着一个实相的念头,又变成生灭,实也是无名。

经文,[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意思就是说:国王留下来的,就是这个太子来用,这《法华经》有讲,这个讲起来就很长了,这个国王,这个儿子跑出去,后来经过几十年,再慢慢慢慢找回来,告诉他做一些低贱的工作,洒扫啦,慢慢慢慢引进来,到最后就说:你就是我的儿子,我的财产统统是你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我们目前象孤魂野鬼,慢慢把我们归依三宝,引进来,到最后世尊就告诉你:你就是我的弟子,你就是可以继承我所有智慧财产。我们就恍然大悟,原来成佛我也有份,原来我就是佛子,所有的如来藏财产都是我们的。

应知就是若悟自性,[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因为你很受用,也不要说:那个是父亲的,就比喻作佛,就是那个长者,长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就是儿子的,那就比喻作佛。[亦不作子想],就比喻作众生,长者留下恶报,他儿子得;佛留下来的正法,由这些佛弟子得,也不着一个父想,也不作子想。为什么?[亦无用想],也不着一个说:我得到珍宝,可以利用,父想、子想、用想统统不着,[是名持《法华经》]。你本自具足就有这些财富,三想一起蠲(jiān)除,父想、子想、用想,一起放下。[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你若悟《法华》的妙义,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在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怎么样?手不释卷,这一句其实是这样子,注意听。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这个分两段来讲,如果你悟了,时时刻刻统统在持《法华经》,这一句是反过来说的。若不悟法华妙义,则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亦无用处。六祖讲得太简单了,所以看不懂。这句的意思是反过的角度来说,若不悟法华妙义,就算你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也无用处。从昼至夜无不念时,若悟法华妙义,如果你体悟了法华一实相的妙义,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你悟了妙义时时刻刻都在诵《法华经》。[无不念时也。]

经文,[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达]法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我告诉你:禅宗多了不起,第一句话,十个字,就让你太美妙了,这个禅宗的心法。[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看!诵经诵了三千部,用了多少十年,二十年。到曹溪碰到六祖,一句,几秒钟,几分钟就解决了,曹溪一句,就彻底的铲除了。六祖多了不起啊![未明出世旨],出世旨就是一佛乘,你不了解一佛乘、出世的道理,[宁]就是怎能。[歇]就是息灭,怎能息灭[累生狂]。累生就是多生多劫以来的狂妄。因为自己觉得了不起,着相,不明了一佛乘出世的宗旨,即心即佛的道理、最上乘论,怎能歇息我多生多劫狂妄的习性,狂妄的知见啊![羊鹿牛]唯[权设],小乘、中乘、大乘,那个都是方便的呀!羊车、鹿车、牛车,唯权设,只是方便设施的呀![初中后善扬]。初善中善后也善,好好的发挥,小乘也好中乘也好大乘也好,都是好的。我要讲一句话:只要你进入,跨进佛门第一步,就不得了啊!(天下这么多人,拜佛的有多少人?真正跨入最上乘论的,《六祖法宝坛经》,这种一念之间就见性的,凤毛麟角,很难很难的!诸位听。只是理解而已,要达到这种心境,还得一段时间。不相信,明天听经以前,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给我作一个偈颂呈上来,不准抄,抄犯妄语戒,知道吗?就象弘忍大师叫大家写偈颂,知道吗?其中有一个人一定写八个字:圣意难测,大难大难!懒惰,很懒惰,你看!圣意难测,大难大难!不自己作。懒惰!初善中善后也善,好好的发扬,护持正法,是可以用身命做投资的。[谁知火宅内],我们哪一个人知道,身处在这个三界火宅内,怎么样?[元是法中王]。当下这一念清净心,真如自性就是佛,我们就是法中王。直下承担:我就是佛,你看学佛要有很大的勇气,我就是佛,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不有,我慢心是不可以的,佛慢不可有。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这样子的勇敢承当。

经文,[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方]就是才真正的,你这样才够资格,怎么样?名为念经僧。[达]法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也不停止诵经。开悟了照样诵经,还是继续诵经。以前我在讲《六祖坛经》,有一个人看不懂这个[初中后善扬],他说希望师父再讲一遍,我这里再提一遍,他听不懂、看不懂这个意思。[初中后善扬]的意思就是说:羊车、鹿车、牛车那都不存在,是方便,没有真正的三乘的教义,最重要的,就是最上乘论,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这个大法,一实相印。所以,所谓初中后善意思就是当下就是最上乘。有的人在初一闻就悟最上乘;有的人在中一闻就悟最上乘;有的人在后面悟到最上乘的,其实这个是方便。善扬就是好好的发扬最上乘的见性大法。知道吧!不管你在哪一个时刻,都应当跟众生讲这个最上乘论。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五天

今天的演讲非常深,今天的这个公案因缘,某些地方,没有开悟是完全听不懂的,不过,我尽量好好的讲,让你能够体悟,见性的境界是什么?

经文,[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僧智通],这个智通,[寿州安丰人]。寿州就是安徽省,安徽安丰人。这个智通和尚,[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世尊在楞伽山对大慧菩萨所说的一部经典,我们在文殊讲堂,已经讲过《楞伽经大纲》。看过了一千多遍,[而不会三身四智]。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只是把烦恼转菩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意识,这个是中性的名词,烦恼呢?第六意识叫做分别识识,转过来叫做妙观察智。第七意识的染污,叫做末那识,转识成智,叫做平等性智。第八意识染污叫做阿赖耶识,叫做含藏识,转识成智以后叫做大圆镜智。所以,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意识,这是中性的名词,没有所谓染污跟不染污,它的本体是不变的,染污了,名字不一样,那么前五识,是受到第六、第七的影响,还有第八意识潜在的无明跟习气的影响,要是六、七、八染污了,前五识就染污;要是六、七、八清净了,那么前五识就清静。

如果是以大彻大悟来讲的话,一都没有,何况有八?如果大彻大悟、见性,没有这些名词,一都不可得。因为他随手拈来,都是绝对的,圆满的本体,没有所谓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所以,安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识,是方便说。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意识,它不加上染污和转识成智的时候,染污跟转过来的智慧,它的本体是不变的,安上了这些名相,比较好解说。成所作智跟妙观察智叫做应化身,就显现在外界可以作用的。平等性智就是我们所讲的报身,内心有无比的庄严,心存平等。大圆镜智就是法身。那么应身、报身、法身,就配合这个四智,所以叫四智三身。三身就是应身、报身、法身;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智配合三身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配合应身来解释;平等性智就是报身,大圆镜智就是法身。

[礼师求解其义]。求惠能大师开示《楞伽经》的义理。[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就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应用无方嘛。[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如果你离开了清净自性,不要说什么法身、报身、应身了,为什么?你有身,没有智慧啊![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六祖真的是大彻大悟的人,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如果你能够体悟,八大宗派的根本教义,统统贯通,佛法就愈来愈简单,愈来就愈单纯,会归一念心性。[即名四智菩提。]

经文,[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我们的清净本性,本来就具足有三身。[发明成四智]。[发明]就展开来说,三的数量比较少四的数量比较多,所以叫做展开,叫做发明。展开来说,配合四智。[不离见闻缘],见闻通称六根,叫做见闻觉知。就是你这个三身四智统统不能离开这六根,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六根,有六根才起作用。[超然登佛地]。如果你一念相应,见性,进入唯心现量,那么就进入佛的境界。[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这个[谛]就是审实不虚,要好好的相信,一心具足三身四智。[莫学驰求者],不要效法向外追求佛法的人。向外追求佛法的人,百千万劫不得道。[终日说菩提]。虽然整天说菩提自性,而终不得菩提。这句太简略了,终日说菩提而[终不得菩提]。

经文,[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通]就是智通法师。智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四智能的义理是什么呢?[师曰]:六祖就回答了,[既会三身,便明四智],如果你了解法身、应身、报身的话,那么这自然就明了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四智。[何更问耶]?为什么还问呢?三身,这个三身就象房子,四智就象材料,没有材料建不了房子。我们有看到房子,就知道一定有材料。[若离三身],那当然就没有什么四智了,[别谈四智],三身四智本是不二的,[此名有智无身也];有了四智没有三身也不行。[即此有智,还成无智]。你没有这个身也不行,它是不二的,互相不能离开的,所以,就算有智,没有这个三身,跟无智之人是一样的。所以,三身跟四智是不二的。

经文,[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性清净什么意思呢?湛然空寂,圆满明不动,这八个字是形容性清净。这八个字就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清净的法身、清净的自性。第八意识转过来,就是性清净,大圆镜智的本性、本体,就是清净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都是湛然空寂,圆满明不动的。这个平等性智就是悟到了毕竟空,《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用平等心的智慧。什么叫做平等性智呢?就是[平等性智心无病],心无病就是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对六尘不起爱跟恨,这个人的心就没有病。我们说:心病无药医。普天下人的心病,不是爱就是恨,不是爱死对方,就是恨死对方,那么,这个人的心就有病,这个吃中药是不会好的,这个要用佛法来。只要你悟入平等性智,你的心就不会强烈的极端,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

什么叫[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后知众生根性乐欲,就是喜欢什么。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世尊善能够观察一切法,种种的圆融,种种的次第,而后知道众生的根器,用无碍的辩才说种种妙法,令他开悟,获大安乐。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得到大安稳、大快乐啊!要不然我们在这边忙什么呢?世间人穷忙、瞎忙,我们在这里忙什么呢?就是要得到大安稳、大安乐。见非功,就是不假造作叫非功,任运不执叫做非功,就是第六意识一看到种种现象,清清楚楚,不假任何造作,自性在作用,任运不执着,不假任何造作,叫非功。见就是运用在六根六尘,统统不假任何造作,自然,自性清净,任运不执着。

成所作智,六根随事运用,悉入正受,无二相。[事]就是理事,法有两端,不是讲理就是讲事。叫做[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意思是:第八意识一转过来,断除了一念根本无明,整个同时转变,运用在五根,统统是成就成所作智,顾名思义,圆满成就所有一切事情叫做成所作。意思是说:大彻大悟的人,自性影现出来的,不管做哪一些事情,都会达到圆满的境界。[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就是前五识,因为前五识相同,所以一起讨论,[五]就是前五识。[八],第八意识,[六]第六意识,[七]第七意识,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前五意识跟第八意识,是果上才转动的;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是在因地上就可以开始转动。

这话怎么说呢?看过《楞伽经》的人自然知道,世尊在讲《楞伽经》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佛为什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意思是说:世尊在断除最后那一念根本无明的时候,内心达到大圆满寂静处,无量的智慧的时候,因为心灵的大智慧力,影响了色身,这个色身开始一直转动,一直转变,愈来愈庄严。世尊还没有修持成佛以前,没有三十二相,到了断除根本烦恼以后,身体开始起变化。他这个定力、智慧,一直开始展现在相上,三身四智嘛,就开始一直转化,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起变化,频率、磁场、细胞、全身的毛发,统统起变化,开始转动,变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看《楞伽经》就讲得很清楚了。

律学里面有这样讲,证初果阿罗汉的女众,她的周期的量,会慢慢的减少,因为她那个贪嗔痴翕来愈少,她摆脱了地心引力。到证三果阿罗汉的女众,就自然停止了。就是她的欲望减少,她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力很浅。因为她们不贪染、能舍掉这个粗糙的色身,微妙的清净法身主显现,看不破这个色身,你就一定要继续来重复,贪染这个粗糙的色身。为什么讲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的清净自性,还有一个微妙的意生身。在《楞伽经》讲:我们修行到八地,不动地的时候,就会产生微妙的意生身。所谓意生身,就是能够穿墙走壁,山河大地无所障碍,他方世界动念就到,就是随意而至。所以你今天念观世音菩萨,那都是等觉菩萨,成佛的,你念阿弥陀佛,它老早就在你的前面了,他就没有距离了,问题你看不到,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他显现的是:八地以上的意生身,微妙清净的色身,而我们眼睛看到的频率非常有限,你紫外线看不到,红外线你也看不到啊!何况佛菩萨的清净色身?三途那个鬼道你都看不到,不要讲说佛菩萨的清净色身你看不到,我们的眼睛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当第八意识破一念无明的时候,世尊全身都起变化,无量的庄严相就一直显现,那么,世尊就神通自在了,来去自如。世尊要观察你很简单,人在这个地方,到你家去,在你旁边盖棉被,你都不知道,这个徒弟很用功,很好。世尊就是不起道场,周遍圆明,他就在当下,就尽虚空、法界,统统是他的本处,没有任何距离。 六七就是因中转,这个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心,第七意识就是执着的心,这执着跟分别的心,是在因中就转,所以我们的下手处就是这两个。你果没有办法,你到第八意识的果,就是佛才有办法,要象惠能大师、释迦世尊才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在哪修行呢?第六意识,第七意识下功夫,这个就是我们的起点。第六意识就是分别,了知万法,万象都是心映现出来的,没有实在的东西,不要被假相所控制住,所影响,那么你的色身也开始起变化。在第七意识下手,这个我执跟法执,要彻底的摧毁,当我们一个修行人修行的时候,应当发大愿,决定无所求、无所住、无所拒。无所住就是你一定要发愿,修行,今生今世就不住相。为什么不住相呢?着相就没有办法见真如法身,离相它者真如的因,如果你着相,生灭法、执着分别,他就一直连续六道轮回,你当下见相,离一切相,这个就是真如的因,我们要用真如开始转动我们的修行力量,就一定要离相才有办法、不住相才有办法。

于一切世间无所求,这样彻底的放下,生灭、增减,这些相的东西,金钱、吃住,能安住就好,一切随缘,心性上要下彻底的功夫。这样在因中下功夫的时候,你就真的在修行。一个人念佛、拜佛、诵经,我们赞叹,但是念佛、拜佛、诵经,这个人能够釜底抽薪的,再彻底的执着放下,彻底的放下分别心,我说这个人远远超过只有念佛、拜佛、诵经的人。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是真修行人,这个是真正修行人。叫作:五八六七果因转。

讲到这,就有一个女众,在家护法居士,以前听了师父的经典,她就说:喔!师父,我可能有消息了喔!我说:你有什么消息?我这个量很少啊!喔!那你的意思呢?会不会证初果啊?我说:你要不要看医生啊?量很多跟很少,你要弄清楚喔,子宫壁薄的人,营养不良的、体质虚弱,量自然就少;子宫壁厚的人,量自然就多,不一定看这个,因为我们只有看到律藏里面有这样的提示,顺便讲给大家听听,你不要量一减少,就说你证初果,你要不要看一下妇产科呢?那万一有一天不小心停了,哇!我证阿罗汉果了。糟糕了,乱讲喔!

[但用名言无实性]。只用这些语言,在方便说说而已,这里面也没有真实性的什么转不转,没有!果,缘起无自性,因,缘起无自性,缘起无自性就是生灭,生灭就是当体即空,就是无实性。没有转来转去这种东西,那叫做方便说,转来转去是对凡夫讲的,才叫做转动。此句是说:但转其名,不转其体,我们的清净圆明的自性,从来没有转的,搞清楚啊![若于转处不留情],如果你在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当下不执着。说:我在转动,我在修行!那是还不能离开四相。意思是说:你不能着凡见,可是,也不能着圣见啊!不留情就是连那个圣见都不可以执着。说:你看!我在修行,我比你行!完了,如果你能够在转处,在转烦恼成菩提的当下,转识成智的当下,还不能动一个念头说:我在修行,在转动,这个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

[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兴]就是人多吵杂的地方。[永处]就是永远处在,[那伽定]就是恒定,自性的定,定慧均等,叫做那伽定。所谓那伽定,叫做:无一不定时。我们的圆明,湛然清净的自性,从来没有增减,就是因为你妄动。你就是处在六根、六尘乃至于众多的人,吵杂、烦你,你一样的如如不动,当你大彻大悟的人,就是这种境界。所以师父前面就告诉大家了,什么叫大彻大悟人的心境?叫做: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叫做大彻大悟。因此,我们研究了这个自性法门,其实本身就是具足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家跟我们引导。一般人引导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生死事大,念佛要紧。我们上人就是这样子,煮公上人就是这样子。平常一般的道场,或者法师,他都是这样讲:哎呀!无常啊!世间是苦啊,你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没有错!念佛、拜佛、用功很好,问题是烦恼来的时候压不下,这个才是大问题。修行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你搞了十年、二十年,问题还是在。所以,我一直重复的讲:一生一世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处理你今天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一股力量,就可以解决你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就是清净自性的大般若智慧,就是这个,能够处理任何的状况,为什么我们念佛今天念得不得力?不见性,困难重重,大家都想往生,都想了生死,下手的地方,都在方便里面。权巧方便,你要观想,你要念佛,很好!我们都赞叹,我的主张要在清净自性下功夫。

经文,[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通]就是智通,智通法师顿悟性智,就呈这个偈颂。[三身元我体],这个清净法身、圆满的报身、应化身,原来就是我如如不动的本体。[四智本心明]。我们这个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本来就是来自我们清净心。不二法门,我们的心清净,四智就现前了。[身智融无碍],三身四智本来就是融合,融无碍,是不二的,融合不二的。[应物任随形]。这个《金光明经?四天王品》里面讲,说佛的真法身就象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你今天念佛,其实佛早就来你的前面了,佛、观世音菩萨早就在你的面前了。为什么有人念佛念得感应,闻香、见佛、见光、大感应,这非常的诚恳,非常诚恳,他虽然不能彻悟,但是,他非常诚恳,诚恳接近第一义谛,非常诚心、诚恳,就接近第一义谛,没有妄想。所以,很多念佛的人,都是老太婆在成就,我什么都不懂,没关系啦!阿弥陀佛……特别感应,这跟没有分别没有什么两样啊,阿弥陀佛……就这样子。为什么我叫你坚持念佛?就是这个道理,要大彻大悟,行不行,不知道,还得看种种的因缘,跟你的根器。但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决定超生死。我们不能打那个没有把握的仗,说我今天每天来参……万一没有开悟怎么办呢?是不是啊!我们就是要打那个很有把握的仗,好好的在自性起动,要听、要参、还要一心念佛。当你念佛念到定的时候,你动念,马上妄想起来,阿弥陀佛被这个执着、分别打断了,你修行就要好好的检讨。

[起修皆妄动],哎呀!这个六祖真是不得了,圆明的、湛然的清净自性,是动不得的,染污即不得,修证、没有修证,无可修、无可证,本来就存在,起修统统叫做妄动。[守住匪真精]。[守],执着;[住],三身四智;[匪]就不是;[真精],清净自性。你执着三身,还有一个三身四智,不晓得这个就是,根本圆明湛然的清净自性,所映现出来的三身四智;你还动一个念头,去守住三身四智,就不是清净自性,清净自性不假修持,本来就圆明的。[妙旨因师晓],我悟到这个清净自性,因为惠能大师,称为师晓,就是因为等于自己的师父一样,才了解。[终亡染污名]。悟了自性之身跟智,悟了自性的三身跟四智。染污名,就是亡了假名的染污。假名:相的东西,文字的东西、他就放下了。名相会染污我们的清净心,执着语言、文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是契契我们的本性而已,动一念头,还执着三藏十二部经典,又不是我们清净自性了。所以,有一个人问大彻大悟的禅师说:禅师!你也看经典吗?他说:我看经典,就遮遮眼睛。你们一般人看经典,望穿了牛皮。好象那个牛皮要把它看破一样、看穿了一样,佛法不在那个眼睛看,这是心悟的东西。

经文,[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信州就是江西省贵溪县人。[髫年]就是童年,小儿垂发辫,绑那个辫子,小孩子。髫年就是童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你从哪来?想要问什么事情啊?[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怀疑还没有处理。[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经文,[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六祖就说了,[师曰:彼有何言句]?他讲些什么道理啊?[汝试举看]。来!举个例子看看,他讲些什么话。[曰:智常到彼],我到那边,[凡经三月],三个月,[未蒙示诲]。统统没有开示。我[为法切故],有一个晚上,[一夕独入丈室],单独一个人,来到方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请问大通和尚:什么是我们本来的心性?[大通乃曰]:就问他,[汝见虚空否?对曰:见]。看到啊![彼曰]:大通和尚就回答了,[汝见虚空有相貌否?]你看虚空有相貌吗?[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大通和尚就说,[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

诸位!没有悟道的人,看到这一段,一定认为大通和尚是开悟的人。但是,见性的人一看,就知道错了。《大乘起信论》就讲得很清楚,说:没有见性的人,告诉他:我们的清净自性如同虚空,不明佛的用意的人,就把我们的清净自性,认为我们的清净自性就是虚空。失去作用,他观照虚空,虚空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相,没有青黄赤白,没有长短方圆,那是比喻虚空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相,不是虚空就是清净自性啊!这个《大乘起信论》就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说我们的清净自性,就象虚空这样子,你怎么会有大用现前呢?你看到虚空起作用吗?教你、告诉你:清净自性如同虚空,那是一种比喻,比喻不是真实啊!对不对?比喻说:我们的清净自性就象虚空,比喻不是真实的,回归到我们唯心现量,当下这一念,本自具足的大圆明的清净觉性,他会起作用的啊!你看过虚空起作用吗?那是比喻呀。

再讲一遍,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有一天晚上来到方丈室就请问说:如何是我智常本心本性?这个大通和尚就说了:你看到虚空否?他就用虚空比喻作本性,拿这个比喻,来当作清净自性,完了!对曰:见!我看到虚空。大通和尚又说了: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相,有何相貌呢?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再念一遍就加强印象了,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虚空是比喻,《起信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大乘起信论》诸位有空一定要看,这一部论太重要了![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我听到这一说,还是没有办法解释我心中的疑惑,[乞和尚开示。]

经文,[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大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那个大通和尚讲的,见知就是知见,还存着一个知见,就是把虚空当作是,就是我们清净自性,拿比喻来跟证量的圣人画等号,是错误的。[故令汝未了]。所以让你没有办法见性,[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存]就是还执着,我什么都没看到,就象虚空,什么都没有看到,可是,还着一个虚空之见,存无见,虚空什么都没有。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就大了,清净自性是什么统统有,万法具足,知道吗?他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六祖讲:你认为你不见任何的法,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一法统统没有。我告诉你:万法具足,清净自性圆明不动,万法具足。大通和尚就这样:不见一法,认为我没有见到一法,用虚空来比喻,你还是存着一个无见,这个就是知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乌云遮了这个太阳,太阳透不过去啊![不知一法守空知],你说不要去知道一切法,但是,你守这个空知。空就是无形无相。守一个虚空的知见,不知一法,你竟然守一个,还有一个虚空,类似虚空这个知见,完了!清净自性就产生变化了,[还如大虚生闪电]。就象太虚空,无缘无故的生出闪电,这一句话,闪电就是多余的。圆明的清净自性,无一法可得:但是也具足万法。而你还着一个空见、空知,存无见,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这句话就是《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楞严经》讲的,叫做头上安头,知道吗?我用我妈妈这个例子,来跟你比喻,你要注意听听看,看你能不能了悟这个自性?

因为我妈妈会讲台语啊,师妈会讲台语,她不会讲国语,她听人家讲,大甲有一个吴居士,吴居士到讲堂来,我妈妈就问他一句,(头上安头,你体会看看)。吴居士!你姓什么?你体会的出来吗?名字把人家叫出来了,还问人家你姓什么?那叫做头上安头,知道吗?我们清净自性,不能知见立知。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有知见,不能头上安头,立任何的知见。

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瞥]就是暂见,你这个知见,暂时一动念,一生起来。[错认何曾解方便]。注意听喔!错认就是存无见、守空知,认为虚空无知无见,把这个当做是正见,就错了!守空知,存无见,这个就是错认。何曾解方便,这个解方便就是说:不了解我们的如来藏的秘密的道理,不了解我们清净的微妙如来藏心的自性,这个道理。你存无见,守空知,你就不了解,那只是一种方便,你不了解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是应当契入真实境。你没有方便法,看到方便法,又去执着。佛用虚空来比喻,你去执着虚空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把方便误为究竟,把善巧方便,认为就是证量。错认何曾解方便,不懂得佛的方便法,佛的善巧方便,是要你悟入实相的道理啊!错认了存无见,守空知,把它认为就是我们的见性,你就不了解那是佛的善巧方便,叫你悟入实相的道理,你完全不了解。

[汝当一念自知非],你如果了解一念,自己知道自己是不对。[自己灵光常显现]。灵光常现前:灵光的清净自性,百丈禅师讲得特别的好,他描述了几句话,写得淋漓尽致。百丈禅师说:灵光独照,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远,即如如佛。百丈禅师对这个灵光诠释的特别清楚,说:灵光,我们的清净自性,本具足有般若的光明智慧。灵光独照,独照就没有任何跟它匹比的,绝对的照叫独照。迥脱根尘,迥脱就是超越根尘,六根、六尘,身心世界其实当体即空,纯一个觉性在作用,叫做我们的清净自性,是超越根身、器界的一切相,就是六根、六尘绑不住你。体露真常,不拘文字,我们的体性,显露永恒的真常,它不是文字相,它是实证的境界。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我们的心性没有染污,本来就是圆满,本来就是成就。但离虚妄的因缘,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百丈禅师的意思是说;你见到一切缘起法,你就特别要清楚,那个是假相。

我告诉你:以前的修行人讲得更贴切更直接:修行人千万不要被相黏住。哇!这个讲得太厉害了,这讲得实在是一针见血,他也不会很麻烦。真正的修行人千万不要被相黏住。我们就是被相黏得死死的,活得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我们就是活着这样日子,就是被相黏住,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老公,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老婆,认为我有个我,有个我所拥有。世间人就是这样啊,拥有一个我,我的汽车、我的洋房、我的老公,我的房地产、我的事业,统统有我,我所拥有的,这些统统叫做相,修行不要被相黏住。

经文,[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他存一个无见,守个空知啊,清净自性好端端的,还起一个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着相,求一个菩提:我要求菩提,错了!趣向圣道亦是邪,你没听过吗?动一个念头:我要修成圣人,趣向圣道还是邪,法没有邪正这个东西,绝对的东西,没有邪没有正,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我要悟,我要悟![宁越昔时迷]。[宁]就是怎么能够超越过去的迷惑颠倒呢?意思是说:动一个念头,拼命的要把它开悟,这个跟过去的迷惑颠倒的人是没什么两样的。

[自性觉源体],我们的清净自性,觉悟的根本这个体性。[随照枉迁流]。随照就是立知见。我们见一切相,马上就立知见,这个人好,这个人不好,我们透视他,没有这个人。相不可得,就是清净自性在作用,这个人是,这个人非,有那个人吗?没有!立知见就坏了。[枉]就是冤枉。随着起任何的知见,动一个知见,加上任何一个知见,统统是头上安头,知见立知。随着起任何的知见,如同流水一般,付诸流水,劳而无功。就象水流注,念念迁流。枉迁流:水这样流下来,煞不住,就是生灭的意思。随照枉迁流就是:随任何一个因缘,立任何一个知见,你就会冤枉的受到迁动,迁流,就象流水无法停止,念念迁流,我们就是过这种日子,从来不觉悟。[不入祖师室],如果我没有来到六祖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守空知,存无见,就是两头。迷迷糊糊的守空知,存空见。

经文,[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我不了解,为什么三乘法又跑出了一个叫做最上乘呢?[愿为教授]。麻烦祖师教导教导。[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你要好好的观照我们的本性,不要着这个外面的法相。[法无四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论这个佛法没有四乘。[人心自有等差];问题出在我们的心。[见闻转诵是小乘],只会诵经,这个叫小乘。[悟法解义],了解这个法,了解里面的道理,在解门下一点功夫,[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后面这句最重要![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还是在这个[离]字。[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我说:佛法不用很多,这几个字,你也不必求什么师父开示,六祖讲的这几个字,你要把它背下来,贴在墙壁上,每天看就开悟。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为什么万法尽通?没有障碍,不执着、不分别,当然万法尽通啊!

万法具备,清净自性,具足一切无量功德,一切不染着,离诸一切法相,一无所有。我们本来也一无所有啊!你所拥有的东西是假相,但是,因为我们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最基本的食衣住行,这个无可厚非。人有具备最基本的食衣住行,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面,一定要了解,刹那变化就是假相,没有永恒。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一无所有。名最上乘,[乘是行义],好好的去做,去走。[不在口争],不是在跟人家一直争论,真正一个大修行人他会跟你争论啊?[汝须自修,莫问吾也]。就是你要从内心里面发挥出来,不要一直问我。[一切时中,自性自如]。一切时中,你的清净自性本来就是空,不可得。[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当他的侍者。智常法师就终身做当六祖的侍者,一直到六祖入涅槃。

经文,[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这段有点难,这一段不开悟,打死听不懂。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广东,[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就是阅读,[览《涅槃经》十载有余],看经看了十几年,《涅槃经》共四十卷,看这个《大般若涅槃经》看了十几年。[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慈悲来教诲。

经文,[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六祖就说了,[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若涅槃经》这一句话,重复的一直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造作统统是无常,叫做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生灭当体即空,放下就是不生不灭,你了悟这个心性的不生不灭的道理,无相大圆明清净自性寂灭,这个就叫做快乐,不必另外找,不必离开当处,愈找就愈远。[于此疑惑],我对这个有所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你产生什么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诸位!第一句话就问错了,他不了解不二!他把这个色身跟法身打成两段,问题就出来了。[谓色身]、有形相的色身,还有无形相的[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其实,他这个问题就是大问题。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这个生灭放下,心性如如不动的寂灭,才是我们真实的快乐。得失、增减,这个统统是生灭的东西,心性本体是无相的,是寂灭的。动念、执着、分别,就产生生灭,不执着、不分别,生灭就灭。他说:经典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了解不生,[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哪一个身体是寂灭,哪一个身体是受快乐?他就分作两个角度来解释了,他就一定要把法分成两个角度,打成两段,这当然不是开悟的人。智道法师就问了:[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若不堪言,[苦不可言乐]。为什么有常乐我静的道理呢?[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如果是色身,死的时候苦不堪言,如果是法身受乐,法身寂灭,跟草木一样啊,谁来受乐呢?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诸位!这个[常]如果不加一个[存]字,完全看不懂,常常存在!这个就是关键,要不然你会看:咦?生灭是常?完了,不是这个意思,生灭之性,常常存在。说: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的用,这问的本身就是大问题,还有一体五用呢!我们大彻大悟的人,一都没有,何况有五?什么叫大彻大悟?转色受想行识,统统化为一个大圆满智慧心,叫做无色无受想行识,哪有什么一二三四五?生灭是常存在的,[生则从体起用],这个生灭一起动,依体起用。这个五用就是生灭,一起来,就是从法身起作用啊。[灭则摄用归体]。灭了,就摄五用归一个法身。[若听更生],如果是法身还允许它,再一次的生出来生灭法。[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这有情就没办法了生死。意思就是说:从体起用,灭的话,就摄用归体,把这个五蕴灭掉了,就回归到法身。那么,法身如是允许它再一次的生起,那还是生灭啊,有情就变成轮回不断了,继续轮回啊!

[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如果这个五蕴,再不让它生起来,起作用,那么,又跟生草木没什么两样。若不经,不允许它再生起来,则永远归于寂灭。[同于无情之物]。无情之物就是寂灭。[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意思是起不了作用,要起作用也是生灭啊,就要永远轮回。他这句话意思很简单,诸位注意听!这个法师的问题把它归纳起来,其实很简单,他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法身是一,五蕴是五,依体起用,摄用归体。意思是说:如果这个生灭的五蕴,摄归回来清净法身,那么法身是寂灭的,被绑住了,如果不听更生,这个法身就绑住了这个五蕴身,这个五蕴身会归到这个法身的话,这个五蕴身就变成失去作用。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被涅槃绑住了,如果不允许它再生,就被涅槃所困住了。[尚不得生,何乐之有?]生起来都没有,因为涅槃,他看到不生不灭,就认为什么统统没有。尚不得生,何乐之有。生都没有,哪里有什么快乐啊?

我再解释一遍,要不你听不懂。僧志道广州南海人,请益曰:学人从出家,看这个《大般若涅槃经》,总共十多年,不了解《大般若涅槃经》的大意,愿和尚来教诲我。六祖就回答:汝何处未明?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是佛所讲的,我对佛所讲的这四句偈,有点疑惑。六祖就回答:你怎么生疑?你的怀疑在哪里呢?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这个问题就出来了,把法身跟五蕴身打成两段来问:谓这个色身、法身,色身是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是常恒,永常,永远,法身是无知无觉的呀!经典说:生灭灭了,寂灭才是快乐,问题就是出来了。我真的不了解是什么身?是色身寂灭呢?是法身寂灭呢?是何身受乐?是色身受乐?是法身受乐呢?我现在又分成两段来问。如果是色身,这色身如果灭的时候,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就不能讲乐!如果是法身寂灭了,跟无知的草木没什么两样,跟瓦砾、石头没什么两样,谁当受乐呢?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的作用,一体有五个用,生灭是常,[常]就是存在,生灭是永远存在的。如果生就依体起用,如果你生起来,无常法一生起来,它是从体起用的,从这个法身起来的。如果摄用,摄这个生灭,归这个法身,灭的话,把这个作用就回归到无知的法身,如同草木!它底下就怀疑了:如果允许它再一次的生起来,若听更生,有情就轮回不断。如果不允许它再一次的生起来,生不起来,永远就跟草木、石头一样,跟无情物一样。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困住,禁伏就是困得死死的,起不了作用。尚不得生,哪里有什么快乐啊?再一次的这样子,听不懂还是听不懂,没关系,听得懂就很好了。

经文,[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剎那无有生相,剎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师曰:汝是释子],你是出家众,是跟着佛陀出家,现僧相的。[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其实现在佛门的外道很多,为什么?邪见啊!汝是释子,为什么学习外道断常邪见而来议论这个最上乘的禅宗大法呢?[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你把法打成两段。[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不是清净自性的法乐。我们学佛的人,要以法为乐,不是以五蕴六尘为乐,世乐不能解决生死,我们要有法乐。这个智道,就是拿这个世间的快乐,来解释法乐,法身的乐,是错误的。所以说:你推涅槃的常乐我净这个乐,是有这个身体在受用,不晓得那是智慧在作用的快乐。有这个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为什么?执吝这个色身生死法,耽着世间的快乐,来论断大智慧的法的乐。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把这个色受想行识,认为是有我,一切问题就出来了,有我,就有我所拥有,就被相黏得死死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就统统跑出来。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有我,就有外面啊![好生恶死],大家贪生怕死,[念念迁流],不知道这个生死本身就是如梦幻的东西,[不知梦幻虚假],就是没有实在性的,切莫执着,它是虚假的!我们今天[枉受轮回];就是拿这个假相,一直执着、分别,就是念念迁流,一直没有办法跳出来。[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变成我们这个色身苦乐的苦相,那糟糕了!常乐的涅槃,是大智慧的法的喜悦,不是这个色身啊![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剎那无有生相,剎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六祖讲的是完全跟佛一样,为什么?师父不是讲吗?没有所谓刹那,也没有所谓的永恒。刹那是时间最小,最短促,永恒是时间的最长,刹那跟永恒其实不二念,没有第二个念头,悟道,刹那就是永恒。第一天,师父不是讲吗?悟道的人,刹那即见永恒,其实刹那、永恒方便说。

所以,佛就怜愍这些众生,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为什么?有生灭,其实都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做生灭。放下,生,当体即空,叫做不生;灭,当下不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当我寂灭现前的时候,又执着一个寂灭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也无有不受者,乐只有心知、感受,只有清楚,没有办法讲的。此乐无有受相,没有所谓乐,身心本空,哪有受者?也不能说没有受者,因为悟道的人确实快乐无量无边。

[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他自己编出来的。六祖惠能大师:你一体五用,你自己编出来的,没有这样的名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涅槃是大智慧,大般若,怎么会捆住这个五蕴身呢?[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诸位!《大般若涅槃经》里面有一句话,智道法师可能没看到:若说佛有涅槃,即是谤佛。涅槃是对生死讲的呀,生死是对涅槃讲的。生死当体即空,哪有什么涅槃?生死涅槃无距离,为什么?如梦幻泡影的东西,哪有什么生死涅槃这个名词呀?所以,他就把它认为涅槃禁伏,令永不生。何况更说:这个涅槃把它束缚、禁伏起来,让它不生起来。它不晓得涅槃现出来是大智慧、大般若。他认为:入涅槃,什么都不起作用了,要起作用,又变成六道轮回的有情,不断不灭,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令永不生,诸法困住了,让它永远不生起来,斯乃谤佛毁法。

经文,[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圆]就是圆满清净光明。常常寂照,寂就是体;照就是用。体用,依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如如。[凡愚谓之死],凡夫跟愚痴的人,认为死了叫做涅槃。[外道执为断],断,什么都没有,象草木。外道认为:人死了就象草木一样,没有什么因果,就是大涅槃。[断]就是断见。凡夫认为死了叫做涅槃,外道认为,死了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外道的断见。[诸求二乘人],这些求二乘法的人。[目以为无作]。认为涅槃就是不生不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观念。无为,无作就是无所作为,闲来没事,无所作为,所以二乘人度众生并不积极。诸求二乘,声闻跟缘觉乘的人,目以为无作,认为说:是无为法无所作,那个叫做涅槃,不晓得它可以大用现前,圆满清净,没有任何障碍。

于一切相,即离一切相。[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六十二见本就是外道,做一下笔记。六十二见就是在讨论色、受、想、行、识这五阴,这五阴每一个都讨论四个角度。四个角度说:第一个角度说,阴大我小,我在阴中。譬如说:这是外道的啦!色阴大,这个我比较小,我藏在这个色阴当中。我先举个色法;第二、我大阴小,阴在我中。认为这个色阴,就是五阴,我举一个例子而已,五阴随便举一个。譬如说:我这个色的里面,我最大,可是这个色阴小,叫做我大阴小,第二个角度叫我大阴小。阴在我中,这个色阴在一个自己想像一个我,一个大我的当中,叫做我大,阴在我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第三个,离阴是我,离开这个色阴,拥有一个我;第四个,即阴是我,这个色阴就是我。就是四个角度。现在讲到六十二见,色受想行识乘以四,就是二十,为什么?色受想行识,每一个都有四个角度讨论,第一个角度讨论:阴大我小,我在阴中;第二个讨论的是: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第三个角度:离阴是我;第四个角度:即阴是我。那么,色就是四个角度、受四个角度、想四个角度说、行也是四个角度、识也是四个角度。五乘以四多少?二十。二十乘以过去、现在、未来,二十乘以三多少?六十,加上断见、常见,就是六十二,统统称为外道。断见、常见,我们讲过了。断见就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常见就是人死了永远做人,猪死了永远做猪,狗死了永远做狗,这是常见,统统叫做外道。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妄立了这个虚假的名相,哪有什么真实义。[惟有过量人],只有那些大彻大悟的人,超过一切假相。有量就有相,有相就有量,你存多少钱,你家有几部车子,你有多少房地产?你有相就一定有量,没有办法超越这个假相,就不是过量人。所以,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相,当体即空,就是清净自性在作用,只有过量的人通达,没有取,也没有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哎呀!这个六祖,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没办法形容,没办法赞叹的一个大圣人,讲得多了不起的话。你看看:我们了解色受想行识这五法,怎么样呢?及以蕴中我,你的五蕴里面,蕴藏一个我,就是每一个众生都认为,有一个主宰的这个我,及以五蕴中里面,显现的一个我执、我相。外现众色象,外面所现出来的色受想行识,以及一切的外相,地水火风四大,缘起的假相。包括一一音声相,任何的音声,平等如梦幻,讲得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样。佛陀叫我们观照缘起如幻,这个不是实在的世间啊!我常常鼓励这些徒弟说:你当美国的总统,我不赞叹你,你当加拿大的总理,也没什么了不起,你当台湾的总统,我也随喜。但是我告诉你:你跨进佛门这个门槛一步,我就特别赞叹你。为什么?你有希望开大智慧,你有希望了生死,你今生今世有依靠了。真的!看到这大官,笑一笑;看到什么大企业家,笑一笑。平等如梦幻。诸位啊!赞叹在座诸位,我很快乐,为什么很快乐?我今天讲这个最上乘论,听得比五祖的人还多啊!五祖只有讲给一个人听,就讲给六祖听嘛,我还讲给这么多人听,谢谢!

[不起凡圣见]。只要你着一个知见,就错,凡见不可着,圣都不行。动一个念头:我是圣。你就是凡。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哪有什么圣凡呢?万法毕竟空寂,纯一个觉性在作用。[不作涅槃解],也不着一个不生不灭的义理的解释,不着这样的相。为什么?你着一个涅槃相,涅槃不生不灭,就变成生灭了。也不着一个涅槃,我在解涅槃之相。[二边三际断]。二边就是空、有,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意思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不着空、不着有、不着过去、不着现在、不着未来。[常应诸根用],自性清净,一显现出来,六根同时作用。[而不起用想]。也不着一个我在作用。你看!我见性。碰到人就说:我见性。碰到一个:我清净自性在作用。这个还是凡。意思就是:清净自性在作用,绝对没有一个我,彻底的根除,做该做的事情,心安理得,内心安祥。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虽分别不作分别想。什么叫做分别一切法?前加[自性]两个字。自性就有这种功夫,因为不加一个执着嘛,众生就加一个执着,就[我]在想嘛。自性清净本来就能够分别一切法,不需要加上任何知见,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哎呀!讲得太好了。六祖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又要换我们现在的词句,这个世界目前的世界来解释,这是什么意思呢?就算世界末日到了,慧星撞地球。劫火就是慧星撞地球,这个地球要毁灭了,叫做劫火。我们人类的劫数到了,末法时期到了,劫难到了,这个地球要毁灭了。科学家讲:地球、太阳迟早要毁灭的,我们这一期地球的生命,所有的动物、植物统统要消失的,一定要消失的,迟早要消失的。所以,我常常劝大家:移民要移到极乐世界去,你再来这个地球,会毁灭的,它是生灭法的世界。劫火烧海底,就算今天世界末日到了,慧星撞地球,把海底的水蒸发光了,就有这个可能,因为Discovery里面就有讲。我们这个地球慢慢的磁场变化,这个太阳光一吹来,我们的水就会慢慢蒸发,地球的磁场,南北两极的磁场怎么样?每七十万年转换一次,地心的引力,地心那个磁场,南北两极,从南转到北,从北转到南,七十万年转一次。也就是说,你现在指南针,到最后就会变指北针,转过来,经过几百万、几千万年发后,我们这个地球,慢慢没有能力摄住这个海水、雨水,大环境整个被破坏,整个生态环境变化。下雨下不该下的地方,干燥,本来很潮湿的地方,变成很干燥,我们愈来就会愈生长在一个恶劣的环境,因为众生的福报用尽了,劫火要到了。可是,不是我们现在,那要经过几百万年,劫火烧海底,慧星碰地球的时候,或者地球磁场失去的时候,所有的海水慢慢被太阳蒸发。因为太阳光放出这个粒子,这个粒子一吹的时候,水气蒸发,地球摄不回来,地球没有办法把这个水气摄回来,因为地心引力变动,把这个水气拉不回来,这个水气就一直消失……一直干掉……就象在晒衣服一样,干掉……草木没有水分,不能成长,万物一片枯寂。

就算世界末日到了,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风力鼓动,山崩地裂、天摇地动,互相撞击,也无关于清净的自性。因为这个还是相,我们的涅槃自性怎么样呢?真常寂灭乐,这个永恒的法身慧命的可贵,就是在生灭的相体悟、突破、不执着、不分别,你就得到永恒的生命。坚持不着这个粗糙的色相,微妙的清净法身就现前。

涅槃相如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我现在勉强的来告诉你。[令汝舍邪见]。[舍]同捨。[汝勿随言解],你不要随着我的语言之相来作了解,因为那个不是涅槃。意思是:你要契入不生不灭的本体。[许汝知少分]。如果你能够不随着我的语言,执着我的语言,化作你的心相,能够彻底地契入真实的涅槃境界,不用语言不用文字,我就这样告诉你,也许你能够知道一点点涅槃的气氛。因为涅槃是离言说相,你要离言说相,就有少分相应,叫做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听得懂吗?听得懂的请举手,真正悟道的,不用客气,晚上写偈颂来,哎呀!圣意观测,只会这一句而已,难,悟道可不是简单的。

经文,[行思禅师,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甚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行思禅师,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吉州就是江西省安福县人,安城人。[闻曹溪法席盛化],就是很兴盛。[径来参礼],[径]就直接,直接就来参了。见到六祖就问了,[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我们应当如何来修行,[务]就是我们如何来下功夫?才不会落入生灭的阶级法呢?阶级就是生生灭灭,有高低叫做阶级。[师曰:汝曾作甚么来]?你过去是怎么修行的,我先问问你,我再告诉你。[曰:圣谛亦不为]。我连动一个念头,认为在修行圣道,都没有动到着这个圣谛之念,叫做圣谛亦不为。我连着一个说:我在修学佛道的念头都没有。[师曰:落何阶级]?那么,你落什么阶级呢?[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圣谛尚不为就是连着一个佛法之相都没有,有什么阶级之有呢?[师深器之],真的是很好,很赞叹。[令思首众]。令行思禅师为首众,就是领众,因为它开悟了。[一日,师谓曰]:有一天六祖就说了,[汝当分化一方],你要离开,好好的教化众生。[无令断绝]。千万不要断掉这个法身慧命,要传法传下去。[思既得法],行思禅师得了这个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就回到江西省来。[弘法绍化],[谥]就是对于有道德、有功业的人,死后为他立号,用来劝善表扬,起楷模作用的。谥号就是加一个封号,[号弘济禅师]。

经文,[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甚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益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经文,[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金州陕西安康人。[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就是惠安,惠安国师。这个惠安国师自己很谦虚,就说,你应该去参六祖。[安发]就是遣,希望他去。[之曹溪参],[扣]就是问了。希望他来曹溪来参学、扣问六祖。[让至,礼拜]。六祖就说了,[师曰:甚处来?曰:嵩山]。这个就是不了解祖师的意思,六祖其实在问的是他的清净自性,他搞错了,他直接回答。怀让禅师到这个地方来,六祖其实是问他本性,你的本性是从什么处来啊?从哪来?从哪去啊?可是,这一开始来,还不相应。怀让禅师不了解六祖的用意。六祖就问:什么处来?怀让禅师就讲出具体的地方:嵩山。祖师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啊!你从哪里来啊?嵩山。不明祖师意,答非所问。

[师曰:甚么物恁么来]?意思就问说:心性是什么的东西呀?又怎么个来法?心性是什么东西啊?意思就是,拿得出来吗?那你又怎么个来呢?心性既然无来无去,那你又怎么个来法呢?意思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是什么东西呢?那它又怎么个来法呢?来,说说看。[曰]:现在这个转得很快了,怀让禅师一下子就知道祖师的用意,就回答的完全正确了,喔!我知道六祖的用意了,赶快转过来[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讲出一种形相有东西就不对。

[师曰:还可修证否]?清净自性能修持吗?[曰:修证即不无],不能修证,但是[污染即不得]。只要你着于这个相,着于相就染污了,永远无法获得。动个念头着相就是染污,染污就不得见性。[师曰:只此不污染],你只要不要被相黏住了,[诸佛之所护念],就用这一招。[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就不要被相卡死了,不要被观念卡死了,不要被相黏住了,就用这一招,诸佛如是,我也是这样子。[西天般若多罗谶]:这是印度,叫西天,般若多罗谶。[汝]就是怀让,[汝足下出一马驹],马驹是指马祖道一禅师,他的俗姓马。你足下将来会出一个不得了的,那就是马祖道一,俗姓马。[踏杀天下人],就是度尽天下众生。[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说:这个预言啊,只要你心里明白就好。心里明白,不必立刻说出来,预言你只要明白在心就好,明白了就不须要立刻说出来。

[让豁然契会],怀让禅师就大悟了。[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这个西天般若多谶,也是大圣人,能够预言,这个是印度二十七祖。般若多谶曾经有这样的预言:往后你的足下,将出一马驹,纵横天下,就是马祖道一禅师。因此就做侍者在左右一十五载。以前人跟着师父,跟定的时候,那都不会跑的,现在可难了,很难!我刚受戒:我要出去参,我要怎么做法,我要跑,他就是一直象茅草没有根,就是一直流动……,也难怪了!因为没有什么善知识指导他嘛!偶尔到哪个地方,听了几句法,法喜充满,还算不错了。可是,要碰到最上乘论,还很难。现在跟以前的人大不相同,以前的交通不方便,信件不方便,要出去一趟很困难,现在飞机、火车、资讯、E-MAIL(电子邮件),不得了啦!

一件事情有正反两面,现在的科学很方便,但是修行很困难,染污的多,报张、杂志、电视哪里统统是辣妹,哪里都是有的没有的,现在环境整个完全改观。现在要修行,就要看个人,要好好的安住一个团体都很难,要找到这个团体,是我们的福报,毛道的众生就会跑来跑去,风吹东边,跑到西边,风吹西边,又跑到东边来,跑来跑去……。这个一下住下来,就是十五年。[日益玄奥],每天都在增加他心性玄奥的道理,就是心性功夫,叫做玄奥。每天都在增加他心性的功夫。[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怀让禅师是很有名的。

经文,[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永嘉玄觉],这是浙江,永嘉是永嘉县,浙江的永嘉县,就是温州。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他对这个天台宗很早就研究了。就是很小他出家就用功了。[因看《维摩经》],怎么样?[发明心地]。《维摩经》讲什么?不二法门。能所不二、善恶不二、智境不二、心境不二,统统不二。[偶]就是突然间、偶然间,[师]就是六祖。六祖的[弟子玄策相访]玄觉禅师。[与其剧谈],[剧谈]就是畅谈的意思,彻夜不休息叫作畅谈。[出言暗合诸祖]。他所讲出来的话已经符合禅宗的心性,只是没有任何人印证。[策云]:玄策就说了,[仁者得法师谁]?仁者就是你玄觉,是从哪个得法,就是得到哪一个法?师谁就是你奉持是谁为师父啊!你得法,从哪得法,你是奉侍哪个师父?依止哪一位禅师的啊?

[曰:我听方等经论],什么叫方等?[方]就是遍十方,[等]就是平等法,那就是大乘法。大乘法门讲的就是,遍十方一切平等,所以方等经叫做大乘经。我听了大乘经典,大乘经典譬如说:《华严经》啦、《法华经》啦、《大般若涅槃经》啦,或者是《维摩经》、《胜鬟经》,这个都是大乘经典。我听了方等经,看了这个大乘经论,[经论各有师承],各有各的师承。意思是各有一派的说法。但是,[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因为你要进入禅宗,你一定要不二法门,见一切相就离一切相,就进入佛的境界了,起心动念,就会变作凡夫生灭了,是不是?如果当下放下,佛性就现前了,悟佛的心宗,可是就是没有人给我证明,[未有证明者]。

[策云]:玄策就说了,[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这一句没有开悟,写出来也不对,到目前为止,还很难看到它真正的了解禅师这一句话的用意在讲什么?但是如果你悟道,你自然就知道他回答是什么用意。从文字上看也很容易看,但是从文字上看,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回答什么。从文字上看是怎么看呢?玄策说:在威音王如来出世以前,自证佛法就可以,威音王就是如来;若是在威音王如来出世以后,如果没有明师指授,而自证者,统统是一般的外道。从字面上是这样解释。其实不然。

你要看《六祖坛经》写的那个注解,统统每一本都是这样写。诸位!悟道的人,他有弦外之音,这一句绝对不是这样的意思,我翻那个注解,这样看看看、参考,不对!绝对是错误的。他的意思是什么呢?我先告诉你:玄策云:威音王如来已前即得,这个威音王意思是无量劫以前有一尊佛叫做威音王如来。意思是说:早在无量劫以来,早已经存在佛性,那一颗本来的清净自性,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威音王其实是表示无量劫的意思。那么注解就把它解释说这样子:你悟道的这个清净自性早在无量亿劫以前早就存在了,那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样解释才对。

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什么叫威音王以后?听到这个音声,无师自通,认为自己很行。无师自悟就是后天再加上自己的知见,自己认为悟出什么东西出来,这一句话其实就是知见不能立知,无量劫来早已存在的这个清净自性,才是真正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你不能在后天加上任何的知见。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加上[自],其实就是加上一层知见,心外求法嘛。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你帮我证明一下,我有没有开悟。[策云]:玄策禅师就说了。[我言轻],我讲话没什么份量。[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接受六祖大法的人,[若去,则与偕行。]如果你要去,我与你同行,顶礼六祖。

经文,[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觉遂同策来参],这玄觉跟玄策来参六祖。[绕师三匝],绕六祖三匝,就象对佛一样恭敬,但是有点习气。[振锡而立]。就是不顶礼,反正,佛门什么怪事都会发生。绕了三匝以后,把那个锡杖一振,就杵在那个地方。[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个大沙门,三千的威仪,八万的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连这个基本上的礼貌、威仪、礼足、顶礼,这个八万细行都不懂,还生大我慢。你来自何方?[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何不体取当体即空无生的道理呢?何不体取万法无自性、当体就是空,就是无生的道理吗?[了无速乎]?这样不是比较快吗?你悟到当体即空,当下就是无生,生死不就解决了吗?你起心动念就有生死啊!放下对相的执着,生死就了了,这样不是更快吗?

何不体取无生,当体即空,了无速乎?这样不是比较快吗?[曰:体即无生],你那个体悟,当体即空,悟了当下还是无生。体当下,你能体悟的那颗心,当下就是无生。[了本无速]。彻悟的人根本没有快慢,我们的心性本来就没有快跟慢的。[师曰:如是,如是。]就印证了,虽然有一点我慢,可却是也是开悟的人,有点习气就是了。

经文,[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这个时候就顶礼了。[须臾]刹那之间很快,两句话就开悟了,印证一下OK了,回去了,[告辞。师曰]:六祖就说了,[返太速乎]?你这一刹那就回去,不会太快吗?[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我们的清静自性动到个念头都没有,哪有什么快跟慢呢?[师曰]:六祖就故意问了,其实这一句就是考试,看看他是不是大彻大悟。跟他考试一下,底下就是六祖明知故问。[谁知非动]?谁能知道这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性呢?[曰:仁者自生分别]。我如如不动是我自己体悟的,你说动与不动是你自己分别的,我这里没有动跟不动的问题。我如如不动啊,你问我:谁知道那一颗不动的心?是你自己分别才有所谓非动的这个念头,你是用意念暂时方便问我。意思就是说:你六祖问我,是你的问题而我本身就是如如不动,就是这个意思。谁知非动?谁能知道这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啊?我本来就知道,何须要你问?你问就是你自己产生分别才问啊。仁者自生分别,六祖啊,你自己产生分别有非动之心,如如不动的心是你自己产生,才来问我的。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你很了解这个当体即空的无生无死的真实义理,不起心、不动念,生死就停,问题是我们的惯性、习性很难断。你非常了解无生的真意,就是你了解这一颗无生的心。[曰:无生岂有意耶]?体悟到无生的人哪有什么念头?有什么这个意识型态的念头呢?[师曰]:六祖再一次的考试他,再问。[无意,谁当分别]?你没有这颗心跟没有这个意,谁来分别这一颗无心呢?无生呢?[曰:分别亦非意]。我清净心自己分别,有这个分别的能力啊!我也没有着一个世间的分别心。我这颗清净心的分别,绝对是分别不作分别想的这个心。我这颗清净的分别,也不着一个世间人的意念,不着一个生灭法的意念啊。[师曰:善哉。少留一宿],一个晚上,[时谓一宿觉]。就住一个晚上,你为什么不住一个晚上呢?时谓一宿觉,那就是六祖告诉他,你睡一个晚上再走吧,干嘛急着走呢?[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这证道歌师父已经讲了,也已经准备要发行出来了。

经文,[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禅者智隍],智隍禅师。[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纳法在心叫做正受,什么叫正受?心就是心性,认为自己跟五祖一样。初参五祖,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正法,纳受正法了。[庵居长坐],庵居就是在小精舍,叫做庵居。这个庵居长坐,不卧,一直打坐。[积二十年],哇!够长的了,可是没有碰到六祖,今生今世也没有办法了生死。

[师]就是六祖,六祖的[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河朔就是河北、黄河的北岸,河朔在河北省。游方到这个河北,河朔。[闻隍之名],知道、听说这个地方有一个智隍禅师。[造庵问云]:[造]就是来拜访这个小精舍,来拜访他,[汝在此作什么]。你在这里作什么呢?[隍云:入定。策云]:玄策就问了,[汝云入定],你说你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你说无心,那些草木、石头无心啊。那些草木、石头那就叫定啊!无心入定嘛!如果你有心入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一切有情含识都是有心的啊!

[隍曰]:智隍禅师就说了,[我正入定时,不见有]、不见有[有无之心]。就是我也没有见到有跟无,我没有见到有心跟无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那可不得了,[即是常定],佛陀的常定哪有什么出跟入?[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经文,[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无对],智隍禅师哑口无言,极尽了。隍无对,没有开悟啊![良久,问曰:师嗣谁耶]?你是依谁为师?是奉持谁呀?是供养哪个大师啊?哪个大师的徒弟啊?[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你既然问我这个禅定,我回答不出来,那么六祖是用什么,当作来禅定呢?[策云:我师所说],六祖所说的,[妙湛圆寂,体用如如];清净的圆满自性是寂静的,从来没有起心动念,完全用心、无执着、无分别、无颠倒、圆满寂静,说到体,说到用,都是毕竟空,如如不动的毕竟空。无论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本空、无论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存在。悟道了,当体即空。[五阴本空,六尘非有]。在五阴本空,六尘不有的这个世界,众生看不来,就有出入,可是当我们体悟到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这个圆满的清净自性,[不出不入],没有来去,没有出入,也无所谓定,也一定不会乱,[不定不乱],因为无相。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禅之性应无所住。禅性无住,就是真正禅的根本,其实是无所住的,不是要定在那个地方,还有一个东西在定,定、出都是方便的,没有真正的出跟入的东西。禅性无住,真正了悟禅性的人,是无所住的。离住禅寂,离有所住,当下就是禅定寂灭。[离]就是离有所住,[当下]禅寂,离有所住,当下就禅寂,你离开有所执着,当下就寂灭,就是无所住的意思,即相离相的意思。[禅性无生],真正的禅性,一切法无生,但是也不能着一个说:我在修禅的观念,不可以有生一个我在修禅的这种观念。[离生禅想],不可以有生一个,我在修禅观念,离生禅想,离开了生出:我在修禅。[心如虚空],那是一个比喻而已,亦无虚空之量。]虽然我用虚空来比喻,但是我也不会着一个虚空之量。

经文,[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隍闻是说],这个智隍禅师听了以后,直接来拜访他的上人,[径来谒师]。哇!他的徒弟都这么行,师父就更不用说了,强将之下无弱兵,直接就来拜访六祖了。[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智隍禅师就把前面这段因缘讲了一遍。[师云:诚如所言],就像你所说的,[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你只要心象虚空,但是却不要落到虚空之见。[应用无碍],因为虚空是死的,它不能大用现前,现在你千万不要落入这个虚空的比喻,要起作用。不要只有着那个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体,真正的涅槃是可以起作用的。[动静无心],动跟静都没有起心动念,无心,不着,无住相就是无心。

[凡圣情忘],不能着凡见,也不可以着一个圣见,同时放下。[能所俱泯],我们为什么能所不断?就是这个[我]在作祟,我执还有法执。要我执断了,法执断了,能所就不存在了。[性相如如],没有这种东西,[无不定时也]。二六时中都不住相,二六时中统统在定。[隍于是大悟]。你看,一句就解决了,这个大悟可不是一般的悟,这个叫做证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无形响就是没有来去生灭,跟无形相的意思一样。[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河北一般的百姓,都听到空中有这声音,[隍禅师今日得道]。你们河北这个地方,智隍禅师后来今天得道了。当天晚上喔!河北这个地方就有人说:智隍禅师今日得道。[隍],智隍禅师,[后礼辞,复归河北,]后来辞了六祖,回到河北,[开化四众]。

经文,[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一僧问师云]:有一个出家众就问,就说了,[黄梅意旨],五祖他的意旨是什么呢?[甚么人得]?怎么样才能够了解五祖弘忍大师,这个四祖跟五祖的东山见性大法呢?黄梅是指五祖。五祖弘忍大师到底他的旨意是什么呢?怎么样的人才能得到见性、即心即佛的大法呢?[师云:会佛法人得]。了悟不生不灭,见性大法的,懂得无上,最上乘法的人就得。[僧云:和尚还得否]?您有得到吗?[师云:我不得]。当然不能得,得了就糟糕了,当然不得,得了就着相了。六祖回答:我不得。不得就是真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我不会佛法的意思是我不会着一个佛法之相,修学佛道的人是无相。我告诉你,这里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你要好好的听听看,真正悟道的圣人是唯心体会。有一句话要注意听喔:尽他叶落花开,不问春寒秋热。你体会的出来吗?尽他,管他树叶落、花开,意思就是生灭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看到叶落花开,不要管这些生灭法的意思。尽他叶落花开,不问春寒秋热,也不要去问冬天结束,春天有点冷、春寒,秋天也有一点热。不问春秋,不问寒热,相不可得。真正悟道的圣人,明心见性大悟的人,尽他叶落花开,不问春寒秋热。什么都放得下的意思,不是象世间人一句话就梗死了,这样搞百千万劫,都没有办法进入净土。要进入净土,要了解这个心性啊!

经文,[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濯]就是洗涤,六祖有一天,准备要洗涤五祖所授的法衣。[而无美泉],没有美好的水。[因至寺后五里许],[许]就是大约。[见山林郁茂],就是林木长得很茂密,就象我们这个道场一样,四周山林郁茂,林木茂密。[瑞气盘旋]。祥瑞之气盘旋在空中,空中盘旋祥瑞之气。[师振锡卓地],就是着地,把那个锡杖拿起来,一振,怎么样?[泉应手而出],泉应手而出。哇!真是六祖,我们这儿啊!我也是振手,不过我这[锡杖]就是一百多万,我这一百多万一下去,打了一口井,也冒出泉水来。我可没有这种功夫,六祖还是比较快,锡杖一振,甘美的泉水马上跑出来了,人家龙天护法嘛!我们这个没有办法这样子啦,我是指我啦,你们有没有,我不知道,等一下,我会拿一支锡杖,你们可以试试看。六祖有这种功夫,一振,龙天护法,水马上就跑出来了,应手而出。哇!泉水就跑出来了。[积以为池]。这水就积起来,就象池水一般,累积起来,就一个水池了。[乃跪膝浣衣石上]。[浣衣]就是洗衣服,跪膝在石头上,意思是在石头上洗衣服。

[忽有一僧来礼拜],有一出家众来礼拜,[云]:就说了。[方辩是西蜀人],方辩就是我,方辩他是一个比丘。我方辩比丘是西蜀人。四川省西方叫西蜀,四川很大啦。[昨于南天竺国],这个[昨]是从前、以前,不是昨天,这个字不能搞错了,这是以前。你昨天在印度,当时又没有飞机,这个[昨]不能解释昨天啊!对不对。昨天我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大师,今天就跑到中国来?开玩笑,坐飞机才有办法嘛!对不对?所以这个[昨]是指从前。从前在南印度,[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唐土]就是中国。[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什么叫正法眼藏呢?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叫做佛陀的正法眼藏。达摩大师就对方辩说了:我传大迦叶,佛陀的苦行第一的弟子,摩诃迦叶,这个禅宗的正法眼藏,以[及僧伽梨],僧伽梨就是大衣,就是法衣。怎么样?[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见]就是现在,现在传到第六代,在韶州曹溪。[汝去瞻礼]。你到韶州曹溪,[方辩远来],我现在很遥远的地方来,[愿见我师]我希望能够看到达摩大师[传来衣钵。]传来的衣跟钵。

经文,[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师乃出示]。六祖出示了解个衣跟钵,就说:在这里。[次问:上人攻何事业]?六祖就接着问了,上人!六祖真的很尊敬人家,都称为上人。以后我也需要这样称呼大家:上人听得懂吗?不懂。哎呀!做上人竟然听不懂,我这个下人还懂,你上人听不懂?上人攻何事业你是专攻哪一个方面的事业啊?[方辩曰:善塑]。我很会雕塑喔!我很会雕塑喔!雕塑。就是弄一弄啊,然后就雕塑起来,图啊,怎么样子,我很会雕塑,各个材料不同,象我们现在雕塑就很发达了,有的用种种的泥土,用种种的什么粉,或者是玻璃、纤维啊,现在雕塑很厉害。[师正色曰]:你这个还是着相。[正色]就是有点很严肃的来告诉他,你这个法门是暂时的、是生灭法,六祖就庄重严肃地告诉他:来,[汝试塑看]。帮我雕塑一下。来!看我六祖长得怎么样啊!来塑塑看!真如本性,你看怎么雕塑啊?

[方辩罔措],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因为没有开悟啊,他只会雕塑,他不懂得自性啊!罔措就是说搞不来。[数日塑就],经过几天,雕塑好了。[真相,可高七寸],六祖的真相大约七寸。[曲尽其妙]。几乎一模一样,太象了。[呈似师],把这个很像六祖的供养上去。[师笑曰:汝只解塑性],雕塑可以了,[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六祖就摸了方辩比丘的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刚才谈的这个曲尽,用我们现在读过的中文的意思就是说:巧夺天工、其妙不尽。呈似师,六祖很欢喜,但是,他只解塑性,不解佛性,摩顶,作为人天的福田,因缘还不具足。 经文,[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有僧],出家众,[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禅师常常这样念,[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一看就没有见性。这个一看就知道,你有伎俩,清净自性有什么伎俩呢?能断百思想,达妄本空,了妄即真,对不对?哪有什么可以断?能断所断的东西?就知道这个没开悟。对境心不起,对这个境界还要控制一下,不要起心动念。菩提日日长,那要长到什么时候呢?这个就是不了解《圆觉经》,《圆觉经》讲的:我的清净自性,圆觉自性非止、非作、非任、非灭,这个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止、作、任、灭,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神秀大师也是犯这个毛病,时时勤指拭,勿使惹尘埃,那你要擦到什么时候呢?每天都擦,渐教就是要这样子的,渐渐地,渐教就是要这样,慢慢慢慢等因缘,呯!碗打破了,悟了!我们现在厨房拿起来统统丢了,也没消息,锅碗瓢统统打坏了,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是悟不来。这个就是有所造作,就不是清净自性,还菩提日日长?我问你:菩提清净自性,有长有短吗?每天都在增长,那要长到什么时候呢?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这个偈颂是一个没有开悟的人,[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更增加执着。[因示一偈曰]:我告诉你,惠能的个性跟我差不多,也是很调皮的,你看这个偈颂就知道了,他这个偈颂也是很调皮的。你说你的伎俩,[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为什么不断,本来就具足圆明清净自性,你还断跟不断,能断就还有所断,所断还有能断。[对境心数起],我大般若智慧起作用,[菩提作么长],我的菩提就是这么长。你是日日长,我菩提就是绝对的长,你永远的跟不上。菩提日日长,每天都在长一点……六祖说:我的菩提,就是绝对的长,你不能再长,你长也不会比我的快,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绝对,你知道吗?菩提这么长,多长,没有长短的长。一句话就解决了叫做大用现前的意思。

[南顿北渐第七]

南顿就是指六祖,北渐就是指神秀,南顿北渐第七。

经文,[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曹溪在南方,宝林寺。[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在北方江陵当阳山玉泉寺。所以六祖在南方,神秀大师在北方。[于时两宗盛化],这个时候,南顿北渐,统统弘开来。有的众生根器象神秀大师这样;有的顿悟的,就直截了当找六祖了。[人皆称南能北秀],南方有惠能大师,北方有神秀大师。[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分开来。[而学者莫知宗趣]。为什么学者莫知宗趣?因为大家都没有悟啊!也不晓得为什么要分一个南一个北,对不对?南到底讲什么?顿悟在讲什么?北的渐教又讲什么?没有人知道。[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释迦牟尼佛的正法其实就是一佛乘,绝对的平等,但是,因为人才有南北之分,顿跟渐之分。[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只有一种,法因为是绝对的嘛,我们的圆满清净自性,它是绝对,它只有一种啊。可是世间人的见解,就有慢有快。见有迟疾就是世间人,世人见到了,就有快跟慢,其实如果悟道,没有什么快慢的。[何名顿渐]?哪有什么叫做顿?什么叫做渐?[法无顿渐],法本来就是绝待,绝对没有所谓顿教,也没有所谓渐教。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所以才名叫做顿教,或者是渐教。

经文,[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哎呀!这个也是现代人的通病,嫉妒,嫉妒六祖。嫉妒,讲话就会酸溜溜的。那个獦獠,不认识一个字。[有何所长]?有什么优点呢?[秀曰]:我告诉你:神秀大师的修养,我们,你跟我可要互相勉励,学学神秀大师的修养,这个修养这么好,看看他怎么说?神秀大师就说:[他得无师之智],什么叫做无师之智?就是不必劳烦老师教导,自性本自具足的大智慧。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符号,不需要音声,不需要观念,大智慧本自具足,叫做无师之智。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这个神秀真是值得赞叹、敬佩,有没有开悟排在后面,这种修养我告诉你:太了不起了![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我的上人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他,绝对不是徒然的,不可能是随随便便的。[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哎呀!神秀大师这种修养太了不起了,我恨不得去那边亲近,我就是没办法去呀!虚受国恩,因为神秀从武则天召入,便为国师,历四个朝代,统统是国师。神秀虚受国恩,受到国家皇上的重视,还有皇上的赏赐,不管什么田地啊,寺庙啊,供养啊,自己很谦虚说:我没有开悟、没有见性,惭愧接受国家的恩典。[汝等诸人,无滞于此],你们不要停顿在这个地方,[可往曹溪参决。]

经文,[乃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汝若闻法,尽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乃命门人志诚曰]:神秀大师对志诚这么说了,[汝聪明多智],你聪明多智,去去,你到那边可为我到曹溪听法,[可为吾到曹溪听法。汝若闻法,尽心记取],好好的记起来,[还为吾说]。回来要对我说法,看看六祖怎么说。你看神秀多谦虚啊![志诚禀命至曹溪],志诚法师接受、承受神秀大师的命令就来到曹溪,[随众参请],坐在底下不讲自己从哪来的,[不言来处]。我告诉你六祖很有办法的。

经文,[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时祖师告众曰]:六祖有他心通啊?对不对?六祖惠能大师在大众就说了,[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现在有来偷我这个正法的人,因为他不讲他那里来的,六祖先给你一个下马威,你来,我就是知道,你服不服呀!一下子这一句就吓坏了,是不是?我是神秀大师那边派来,我都不讲,你都自己知道了,你们要是哪里派来,我不知道,对不起!我欢迎大家来就是了,我没有六祖这种功夫。[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就描述了神秀大师交待的事情。[师曰:汝从玉泉来],你从北方玉泉寺来,[应是细作],你就是间谍。其实六祖是故意的了,一个大慈悲的祖师是故意这样子。大家来,先个下马威,让你服,对不对?你一举一动都在我惠能的掌握当中,你从北方玉泉寺来,偷偷坐在中间,又不讲,你就在于间谍,应是细作。[对曰]:回答了,[不是。师曰:何得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你没有说以前,我才是间谍;你现在说了,现在不是。因为你已经讲了,我已经出来了,现在不是。这个也是转得很快。不说才叫做间谍啊,你现在说了,就不叫做间谍。

经文,[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若为]就是如何。你上人神秀大师如何开示大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什么统统不要想,执着某一种能观、所观,把这个境除掉,就安住这个心,观照。诸位!这个心观照,还有能观所观,能观的心,所观的念,这不是能所不断,不是生灭吗?[长坐不卧]。也不躺下来休息,也是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哎呀!那个不是禅,那个是心病啊,这是禅的毛病。住心观静,安住这个心,观,有能观变成还有一个所观,这个是病,禅的大病,绝对不是一个修禅的人。[长坐拘身,于理何益]?你长时间一直坐在那个地方,对这个无生的道理有什么帮助呢?于理,对这个顿悟的、顿教的无生,一切法无生的道理,有何益?

[听吾偈曰]:我来告诉你一个偈颂。[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我们一出生来,就有生命的时候,我们能坐着。就象现在诸位,生来我们每天都有在坐,坐下来,坐下来。而不卧,睡觉才去卧。死去卧不坐,死了以后,就坐不起来了,死了以后就去卧在那个地方,坐不起来。原是臭骨头,一具臭骨头,本来一具臭骨头,我们本来就是一具尸体呀。尸体是生灭法的。道在心悟,岂在坐呢?何为立功课?六祖的意思就是说:你应当在心性上下功夫,怎么在这个肉体上,行住坐卧下功夫呢?清净自性,应用无方,不要在这个四大假合的臭皮囊做功夫。哎呀!这个现在可多了,包括韩国,韩国有一类的禅宗,进去就是一直打坐的。不念佛、不看经典,他就是坐,为什么呢?我们台湾的法师,有的到韩国去参,回来也是整天坐在那个地方,还用一个小小的龛,坐在那个地方参,很多。六祖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在四大假合的肉体的臭皮囊上做功夫。六祖的用意:应当用自性修行,应当在心性上下功夫,不要在臭皮囊上下功夫。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鼓掌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开悟吗?法喜?喜欢?好了,大家好好的参,好好的用功,最上乘论,大家有这个福报因缘,我慧律法师愿意认真的讲,跟大家互相勉励,谢谢大家!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六天

经文,[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志诚再拜,曰]:从神秀大师那边来的志诚法师,就拜六祖就说了,[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其实,契悟在一念之间,我们已经讲过了,四种力量很重要:一、我们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觉性很重要,一生一世可以依靠的;二、佛陀所讲的正法可以作依靠;三、大善知识,因缘具足了,碰到大善知识,一点就破了,无量劫以来的无明就打破了,就是那个关卡。四、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可以依靠。[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神秀大师那边学了九年,没有办法契悟,明师一点就通了,象插头一插,来电了。[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麻烦六祖再为我开示。

经文,[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不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我惠能也听过,神秀大师在北方教导一些修行人戒定慧。不知道,[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行相]就是具体了,具体一下,既然教你们修行,总是有一个具体吧!描述一下具体的修行,就是行相。[与吾说看]。来!说给我听听看,我再来给你解答。[诚曰]:志诚法师回答,[秀大师说,诸恶不作名为戒],就是去恶,[诸善奉行名为慧],有智慧的人,他是一定要做善事,不造恶事,因果丝毫不爽。[自净其意名为定]。这个自净其意,就是每天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好好的观照。这个就是神秀大师平常教诲学生所用的行相。[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神秀大师就是这么说,不知道和尚您是用什么来教诲人这些修行人呢?以何法诲人。

经文,[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师曰]:六祖就回答了。大彻大悟的人回答就不一样了,[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如果说我有法来给你开示,这个就是诳你、欺骗你的。意思就是:本性本来就具足,无一法可得,具足无量般若涅槃大智慧。[但且随方解缚],随方就是其善巧,随各个善巧方便叫做随方。解缚,佛法用的名词,世间人也用,文字语言大家都认识,但是它所诠释的义理却是究竟解脱之法。但是,说到这个解,佛就是说,把你的束缚解开,《楞伽经》又讲:《楞伽经》中大慧菩萨就是当机者,释迦世尊就问大慧菩萨说:如果有一个人拿了一条绳子,这个人把绳子绑起来打成一结,再把它解开来,世尊就问大慧菩萨说:大慧!这样是不是把绳子解开呢?大慧菩萨是十地菩萨,一听就知道。他说:世尊!不是这样子,绳子本来就没有打结,不需要解开来,是真正彻底的解.绳子好端端的在那边,你不需要打结。所以一个人一条绳子无缘无故的把它打一个结,再把它解开来。世尊就问大慧菩萨说,这样是不是把绳子解开来呢?大慧的回答就说:不!世尊!绳子本来没有打结,不需要解开。

现在我们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的清净自性,超越一切相,本来就是性相如如,我们因为妄想、妄动,还有无始以来的过往习气。《楞伽经》讲的:因为我们有无量劫来的习气,冲力太大,控制不住,野性、无明、冲力太大,所以我们现在就这样子。看到一个人,譬如说你很执着他,或者是很恨他,好了!我对这个人很愤怒好了,就打一个结了,贪嗔痴了、嗔恨了。听闻到佛法,发现这样做不对,慢慢慢慢放下,一步一步的磨练,放下……,我们说这个叫做把烦恼解开来,世尊说:那不叫解。大慧也说:本来就没有结。回归到我们清净自性来讲,你恨一个人,有没有那个人?那个人,相当体即空,既然相当体即空,你恨那个人,绑的绳子,这个结,其实是多余的。多余的绑住,然后再多余的又解开来,本来就不存在,知道吗?本来就不存在的,这种东西,你把他爱恨交织,然后又把它解开来,说:我们现在修学佛道。

诸位!佛道不可学,不可修的,万法本自寂灭,性相一如,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我们所有举动,统统是多余的,而且没有任何的意义,到了佛的境界,没有什么说性相圆融,那有什么融不融?那叫做万法如如,彻底的空,世间的学问,愈绑就愈死,譬如说:这是毛巾,这是卫生纸,毛巾,有什么名牌的毛巾,两个人为了一条毛巾争执,是不是?为了种种的假相争执,世尊就把它归纳起来:世尊很利害的,毛巾无常,无常就是空不可得,缘起如幻,归纳成无常,归纳成空,求其本体不可得,求其永恒性也不可得,好!抚尺,这个相,观照,无常,共同性就是无常。最后,彻底的透视它的本质,就是空。茶杯无常,归纳起来,了悟它的变化,最后就是空。释迦世尊把所有的物质现象彻底的观照,得到一个共同性,就是无常,这个无常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包括眼识乃至意识,六根、六尘、六识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刹那不住,刹那变化,这个无常性变化到最后就是不可得。

简单讲,如果你不能透视万法,回到单纯的毕竟空,你就会妄执。妄执就会像世尊在《阿含经》里面讲的:这个恒河的两岸有一只猴子,这个猴子在树上吃着水果很好,在时候要跑下来喝水,结果看到水中的月亮,这个猴子不够智慧,就冲进去水中要捞那个月亮,世尊就问:捞得起来捞不起来?不可能!世尊说:执着在五欲六尘不可自拔的,也是跳入水中要捞月亮。所以,我们一定会活得很痛苦,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他不能了解万法变化的最后结果就是空,没有彻彻底底的体悟到万法的终极点就是生生灭灭。而我们体悟到生生灭灭,不必等到临命终,现在这一念,生灭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万法如心的影像,就象镜子照出去,它只是影像而已,叫做万法唯心现量,万法都是心,刹那之间同时显现出来的相,完全不可得。意思就是说:你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所以,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们先从凡夫的角度来解答这一句话:佛所说的世界,即非世界,就当体即空;是名世界,方便说:那个叫做世界。但是,要反过来,大彻大悟的人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句,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大彻大悟的人解释:佛说清净实相、清净自性的世界,即非世界,不是你凡夫生灭法所了解、认识到的;或者是意识型态的世界,不是你想像的;或者是观念、语言、文字的世界,这个毕竟空;是名世界。这才是世尊真实的清净实相的世界。简单讲我们所认识的东西都是错误的,还是很严重的错误,为什么我们叫做迷?认识的世间不透彻、不究竟,绑死,见一个相,绑死。还有无量劫来的业力,冲力太大,明明知道这个是生灭法的世界,明明知道那个是烦恼的,就是一直冲,停不下来,所以修行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理可以顿悟,你了解一切法无生,这个道理;但是,事须渐修,事相上,烦恼、习气、执着,要慢慢的磨掉……,所以你一定要感恩你的逆境,一定要感谢逆境,没有逆境,我们将没有办法成佛,一个人养尊处优,那个离道太远了,吃不了苦头,没有办法,所以要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随方即缚,随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解开种种的束缚,[假名三昧]。本来就无相的东西。[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六祖这种修养,要说法以前,要修正对方以前,先跟你认同,先跟你赞叹。诸位!六祖的讲话,你要学起来,将来你要规劝任何一个人,你先认同他,赞叹他![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又不一样。

经文,[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大乘就行菩萨道的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什么叫最上乘人?顿悟,一念就是佛;刹那之间见性,他就是佛。没有次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回归当下这一念。打过禅七的人都知道,禅师最喜欢开示的这一句话就是回归当下,就是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悟跟了解的程度不一样,[[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你听听看我所讲的,跟你的上人神秀大师,是不是相同呢?[吾所说法,不离自性],六祖说法都是见性,所以不能离开清净自性说法。[离体说法,名为相说]。

这个太重要了,这一句道出一个弘法者的重要的观点。意思就是说:你讲经说法,一定要回归自性,不能在相上打转。我们也没有任何的意思去批评任何人,所以,有时候我打开电视,有时候,有看看法师的讲法,当然我们也赞叹,也是了不起。讲了很多的感应,因果的感应,这个当然是规劝这些凡夫、一般人、佛弟子叫他们做的,不要去做恶,因果是很可怕的,这个是对的。但是,佛法的精要,要成佛。当我们在讲经说法,或者诸位法师有因缘跟信徒私下也好,记得!般若智慧、般若清净自性是整个佛教的灵魂。信徒来,你念阿弥陀佛,很好!我们也赞叹,可是念了一年、两年,烦恼降伏不了;十年,两十年,还是没有降伏烦恼。为什么?没有般若智慧啊,怎么降伏烦恼呢?你来,你只有叫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去拜八十八佛,回去多念大悲咒,是不是?没有般若智慧,烦恼突不破啊!你要劝人家念佛、拜佛、诵经,很好!我们赞叹。记得!要给他般若智慧,不过,你自己要先开悟才有办法,你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给人家般若智慧呢?所以,听经闻法很重要。

不离自性,我所说法不能离开般若自性。离体说法,离开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说法,名为相说,就在相上打转,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大彻大悟随处拈来,统统是自性清净的东西,一草一木,乃至一个石头,乃至万法,统统是自性展现出来的。随手拈来,包括任何一个角度进去,统统回归自性,我常常称自性叫做圆心。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如果你念过数学就知道。般若智慧就象一个圆的圆心,你画直径,任何一个圆圈切入,都会通过圆心,一个开大般若智慧的人,有圆满清净觉性的人,就象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有一个圆心,这个圆心就是我们般若大智慧,任何一个圆圈切入,都会切入这个圆心。讲经说法,任何一个法切进去,统统要跟般若智慧相应,否则,头撞破了,都不知道你在拜佛拜什么?须自一切法万法是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经文,[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我来解释一下: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无非,[妄执则成非]。问题就出在这五个字,这个[非]从哪里来的?就是我们不了解相本来就空,不知道我们从出生见到的统统是假相。后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研究所、博士,妄执更严重,读到博士更障碍。所知障、所知道的这些文字、语言、学历,更障碍我们的清净自性,执以为是,知识越高的,所知障愈重;但是,给这些学历高的人一转过来,他反而可以运用这些语言、文字、音声、学历来度众生。我就是一个例子。

我以前在高中也是很狂妄,一到大学,听到这个正法。哎呀!知道错了,自己严重的妄执,众生就是执着我的身分、我的色身、我的名牌、我的房地产,一直执着这个相,拿这个相来傲视别人,不知道这个相是假的,还产生强大的执着,而这个执着深不可拔。学历愈高的愈难度,没办法!但是不一定,你碰到那个有善根的,学历越高的越好度,当官的越高越好度,有时候不一定,善根不同。

心地无非自性戒,这个心地要没有虚妄的执着,了悟这个万法都是假相,不要死在这个观念里面,这个就是我们自性清净的戒。心地无痴自性慧,了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你就不会产生贪嗔痴。产生贪嗔痴的人,就是大愚痴的人,心地哪有什么痴不痴?痴也是妄执才成痴,自性就有智慧啊!心地无乱自性定,乱怎么来的?也是妄执。三个答案都一样,有非,妄执则成非;有痴,妄执则成痴;心会乱,执着虚妄的假相的世界,就乱,心态就彻底的乱。

不增不减自金刚,你哪里找金刚般若智慧?自金刚就自己产生金刚的般若智慧。就是心性不增不减,相随缘显现,无所执着。就象镜子照这个相,镜的体,找不到,摸不到这种东西呀!你去镜面上摸摸看,有没有物质上这种东西?没有的。身去身来本三昧,本[自心常处]三昧。你的身体去来,那是相,但是你的清净自性,本来这个自心就常处在三昧,只是你没有发现它。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它,你一天到晚,若说佛有行住坐卧,是人不解佛所说义嘛!佛所说的是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你说释迦牟尼佛有来有去,有行有住有卧,是人不解佛所说义。佛所说义的是:你那个清净自性,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东西,不是在讲这个相来去生灭的东西。相有来去,自性本来就没有来去这种东西,你的身来身去,你看到的是幻相,不是实相啊!如果你了解那是虚幻的东西,没有相,没有来,没有去,心性当体即空,就悟道了。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五蕴,色、受、想、行、识,是幻化出来的,我们不了解这个五蕴身,还妄执,拼死命的妄执、斗争、争名夺利、抢夺、杀人、放火,造无量的恶业。我们不晓得,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每天认识的这个色身,以前从小到大,统统说这是真的。我们听到了正法,竟然说:这个是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谁讲的对呢?当然世尊讲得对,这个色身哪有真?幻何究竟,究竟就是说你能够在这个幻化的色身找到永恒吗?究竟就是永恒。到底五蕴幻化出来的这个色身,要走哪个方向呢?都是生灭的东西,哪里才是究竟呢?好!底下是没有修行,就算你听到了正法。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就是趣向圣道亦是邪。就算你回过头来,要去找你的真如自性,法还不静,错了!还是落入生灭。究竟圆满的清净自性,没有回来回去的,回来回去是相说,我们讲见性大法是自性说,所以,趣向正道亦是邪。

经文[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师然之],[然之]就是认同,你已经有悟了,肯定他。[复语诚曰]:又告诉志诚法师就说了,[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只要你悟到清净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没有什么菩提涅槃,圆满成就本自具足,没有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解脱是体,知见是用,依体起用,叫做解脱知见。就是我们的本体本来解脱,但是要依体起用,起大般若慧的知见所以叫做解脱知见。我们不是有解脱德吗?还有解脱分,戒分、定分、慧分、解脱分、解脱知见分吗?这个解脱是体,解脱知见分就是用。在解脱的本体,产生大智慧的知见,知见就是无见,无一法可得。要毕竟空[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就像虚空,无一法可得。为什么?可以建立任何的树、山川草木、地球、星球,为什么?都在一个虚空里面。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如果了解不生不灭、毕竟空、本体,这个就是佛的身,佛的身就是无相,佛的本体就是无相,佛身就是清净法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只要你大彻大悟。[立亦得,不立亦得];无关于名相,[立]就是名相,就是不立名相,照样开悟,悟不在语言、文字里面。什么是见性的人?[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去跟来都放得下,看得开,看不开怎么能自由呢?无所障碍。[应用随作],要用,随一切因缘。随一切因缘,彻底放下,就来去自由。我们为什么会不自在呢?就是割舍不下:母女之情、母子之情、我们的财产,一直到死,还是割舍不下。所以就有灵魂来跟他的儿子盖被,就有灵魂、鬼魂回来他家探望啊!为什么?舍不掉嘛!那种强大的执着力,一直卡在这个相里面,一直到死了,灵魂脱出来了,变鬼了,还回来家里看家人,就这个啊![应语随答],为什么?他彻悟自性的人。[普见化身,不离自性],什么叫普见化身?因为随处不同,随着种种因缘不同,因人而异的时候,都可以随处化度。就是看各个因缘不同,随种种的因缘、时空不同,都可以随缘化度,叫做普见化身不离自性。意思是:度化众生,还是不能离开自性,随缘度众的意思啦。[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什么叫游戏?人生本是一出戏。为什么?游戏就是如幻嘛!我们来到人间,就是演一出戏,看你怎么个演法,[是名见性。]

经文[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诚,吉州太和人也]。

经文[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怎么样是不立这个义呢?[师曰:自性],我们清净自性,没有非[无非]、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观照]就是没有能照所照。每一念出来,了幻即真,就是《圆觉经》讲的,所以师父为什么一定劝你一定要看《圆觉经》?了妄即真,知幻即离,亦无渐次,了悟这个世间是如幻的世间,就要彻底放下,尽心尽力,然后随缘度日。该负的责任负,该做的事情做,该吃饭、吃饭,该穿衣、穿衣,该睡觉就睡觉,内心要拥有大般若智慧。[常离法相],法相就是万法之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只要你看得破,就自在。

看破、放下、自在,接着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四个步骤而已。第一个看得破吗?看得破。再来就是放下了,放下了再一个就自在了,自在了这一念就是极乐世界了。临命终自然跟阿弥陀佛相应了,现在不要等临命终这一念也相应啊,看破、放下、自在,那不是阿弥陀佛是什么呢?对不对?动一个念头到极乐世界去,莲花自然化生,你用强大的力量,去执着这个色身,那么你哪里有力量去往生极乐世界?你要把这个心的念力、愿力,统统投资在极乐世界的莲花上,那就不得了!肯投资。我们现在吃不了苦,又不肯改掉自己的习气,虽然听了佛法,又不受用,任凭习气、烦恼、无知。

大陆有一个女众打电话来,好就是一直要跟着师父剃度出家,我们就跟她说:师父这里是男众道场。她还是一而再,再而三,要不然说:来做个义工也好嘛!要不然说:就是亲近师父啊!万法不是平等吗?您为什么不剃度女众呢?就跟她讲不适合啦,万法平等是就心性啊!对不对?你相上还是有差别的。要不然这样子的话,世尊为什么不剃度女众?我这边的因缘就这样子,你就请其他的高僧大德剃嘛!讲不通。真的!她的名字,姓跟六祖一样,名字叫做小小(台语谐音:意指不可理喻)。另外一个姓黄,叫做番番,三个字要一起念:黄番番(台语谐音:意指不讲理)。还有一个姓金,你贵姓啊?我姓金。你的大名呢?戚惨。真凄惨。你贵姓?姓林?名字呢?豆玲。喔!林豆玲(台语谐音:喝豆浆),反正名字很奇怪了,都是假相。

有时候就是很糟糕,借重这个机会、因缘,如果你们女众,就跟女众的道场法师出家,不要再打电话来困扰我了。再打电话困扰我,告你性骚扰,写信、打电话、十几次还讲不不听,很不可理喻那个没有办法。我每次看到女众这么不可理喻,我就很高兴说:幸好没有剃度女众,不然就空寝食难安了,阿弥陀佛!这怎么睡觉?怎么修行呢?一天到晚吵,没有办法!还好!接着说:这个女众愈胡闹,我就愈高兴:幸好!阿弥陀佛!没办法,讲,讲不听,劝,劝不来,信件、电话一直拼命打,我们应接不暇,我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我告诉你:广化律师一个笑话,不是笑话,应该是事实。

广化律师就说:以前就是有一个女众,她就是一直要给他剃度。这个广化律师就说:我学戒律的,我是持戒的,学戒的律师,我怎么可以开缘,给你剃度女众呢?不要啊!你行行慈悲嘛!他没办法了,硬要给她剃度,一天到晚就站在门口等,就是要学以前那个古人的精神,看广化律师会不会感动,有一天不小心拿起剃刀,把她剃一下。广化律师还是非常坚持。外面的进来就跟广化律师说:她已经在前面好几天好几夜了,她就是不走。广化律师还是不为所动,坚持就是不剃度女众。她说:律师!那我依止您,可以吗?律师就说:依止可以。这个女众就哭着回去了。这样你们就了解了吧!呜……。你姓什么?我姓陈,你叫什么名字?水雷。喔!陈水雷(台语谐音:意指鸣警报),一路哭回去,呜……)。回去以后,经过几年,差不多经过了二十年,很长的时间。

有一次,广化律师病得非常严重,在医院时打点滴。因为广化律师私下告诉我这个故事。他说:打点滴打得很辛苦。那个比丘尼她已经现出家相了,不晓得去哪里探听,说广化律师病得很严重。二十年后又去找广化律师,看到广化律师就哭了,哭得很惨。然后,她就跟他讲说:我叫您以前剃度我,您就不要,您现在病得倒下去,也没有人服侍您,也没有人看护您。我要是看护的话,在您的旁边,做您的侍者看护您,我尽心尽力,熬一点汤啊……,女众就很好,就熬一点汤、熬一点粥、熬一点中药啊,您身体早就好起来了。重复的一直讲,女众她就会重复,我不是讲大家,对不起喔!我讲外面那个没有看到VCD的,绝对不关诸位的事情,一定要这样交代好。一直重复这样讲,一直重复一直讲,就哭啊!广化律师本来已经很重病了,人就快往生了,她就一直拼命摇啊、哭啊!广化律师实在不得已了,本来是睡右边,她在左边一直讲,讲了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停不下来。广化律师转过身来就告诉她一句话:我剃度你啊,早死掉了!气死汝命啊,早就往生了,OK了!广化律师告诉我这个因缘就是说:哎呀!慧律法师啊!无论你有多苦,多困难啊!你记得这句话:永远不要剃度女众。女众看起来好好看,接近以后你就知道了,不可说不可说。世尊讲的:台湾话就是不能讲不能讲,知道就好了。好了!这个就是一个因缘。

[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诚],志诚法师,[吉州太和人也]。

经文[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所闻,乃嘱行昌来刺于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叫作张行昌,[少]就是少年、年少的时候;[任]就是相与信叫作任,[侠],同是非叫做侠,很有道义,讲义气的人。少年的时候很讲义气。[自南北分化],[南]就是惠能,居双峰曹侯村。[北]就是神秀居住,江陵当阳山。一个南一个北,南边惠能,北边神秀。[二宗主虽亡彼我],两个都是悟道的人,只是说,神秀大师悟得没有那么深,六祖是悟到佛的境界。神秀也是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推崇的一个,他的修养。两个宗主虽然没有彼我之争,[亡]就是没有彼此。[而徒侣],他的徒弟呢?[竞起爱憎]。麻烦了![时北宗门人],北宗的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没有得到弘忍大师的法,我自己来。[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所闻],而嫉妒,这个[忌]就是嫉妒。而嫉妒祖师传这个衣为普天下的人所知道。大家都听说过了。[乃嘱行昌来刺于师]。哇!这个张行昌有道义感。好!去把六祖干掉。

经文[师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曰: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师他心通,预知其事],人家可是有功夫的,我可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来杀我,我一点都不知道,人家是真了不起的圣人。六祖有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在禅坐的那个地方。[时夜暮],到晚上了。[行昌入祖室],到六祖房间来。[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六祖把这个头伸出去。因为六祖悟到事事无碍法界了。有两种讲法:有人说,砍下去,这个头没有伤害。有的人说:砍下去,头分开来,自动黏起来。当然这可能是神话吧!因为我们没有在当场,他也没有写得很清楚。就是没有办法伤害六祖慧能大师的颈部,你来在砍,给你![行昌挥刃者三],还砍三次![悉无所损]。哇!这六祖是何等功夫。[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真正有正义的人,这个剑是没有邪气的,你那个邪气的剑就是不正。[只负汝金],我欠你的是钱,也没有欠你命啊![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哇!大圣人,碰到这种砍不死的人,还砍三次呢![久而方苏],才醒过来。[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希望跟着六祖出家。[师遂与金,曰]:六祖就告诉他,[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六祖没有问题。六祖就是佛,佛怎么会去计较众生呢?你要害他,佛怎么会动一个念头?这样怎么叫做佛呢?还慈悲的:你钱拿着赶快走。要不然,我受得了,我的徒弟受不了,徒弟会让你死的呀!赶快走![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讲到这儿,就讲到这个经典,讲到目犍连,目犍连尊者是大神通第一。在经典里面讲、记载,目犍连他证阿罗汉果后,也是弘扬佛法。但是,宿世也有残害众生,宿世过去的,结果他要弘化的时候,去得罪了外道。外道就用那个石头,棍棒活活的把目犍连砸死。目犍连因为证阿罗汉果了,了解说这就是果报,一定要还,所以,就安住在那个地方,入定。然后,因为他就超越了,就进入实报庄严土了,因为证阿罗汉果的人,他没有什么恨,该还的就是要还。结果目犍连的徒弟:哇!这怎么得了!杀死了我的师父,就派人,动用到人手,持刀去杀掉外道的领导或领袖,就把他干掉,杀死他。这个外道的徒弟那更恨了!两边就战争。这个事情互世尊的耳朵来,世尊就制止,以杀止杀,不顺孝道。孝道就是不顺真如之道。

目犍连被杀了,有他的业报啊!你再去杀掉那个外道的领袖,这外道领袖的徒弟再来杀掉目犍连的徒弟,杀来杀去,世尊赶快制止:不可以这样子的呀!这样杀到什么时候呢?六祖,你看,多了不起!我看到这一段,哎呀!这六祖啊,我们不知道说,怎么来赞叹这一个大圣人,还原谅他,还拿钱给他,还怕徒弟伤害他,叫他改天来。你改天以后,[易形]就是化装,换个装。易形而来,你改天换个装来,我当摄受,我就会摄受你。

经文[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行昌禀旨宵遁],[宵遁]就是趁夜遁隐。趁黑夜逃走。[后投僧],后来投这个僧门,就是一个出家的团体,[出家,具戒],就是受了具足戒、受了比丘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张行昌受到了六祖的恩惠、救度,现在出家了,想到过去六祖交代的话。[远来礼觐]。来顶礼、来瞻仰六祖、供养六祖。[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我早就惦念着你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曰:昨蒙和尚舍罪],[昨]以前、从前。[蒙]就是承蒙,[舍罪]就是宽恕。以前蒙惠能和尚宽恕,您的宽恕,[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又来了,你看!这个就是搞不懂。不晓得常和无常的义理。[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经文[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人家是佛性是常,您怎么讲无常呢?一切善恶分别心,统统是无常,和尚说是常?[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大般若涅槃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跟一般人体悟不一样,跟经典讲的大异其趣。有违经典。[此即相违],这个跟经典讲的不一样啊。众生就是这样子,讲无常,讲执着一个无常,讲常,讲执着一个常,不晓得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常,不晓得常能够起体起用,就是无常。不懂!常跟无常两个方便说,放下,圆满清净自性,无相的东西,你能讲无常吗?能讲常吗?是不是?绝待的东西,又不是相,你要是说我们天地万物,你说这个桌子、这个教室是无常,虚空是常,那是方便说。有对立、衬托,这是无常,那个是常。而我们绝待的清净圆明的大智慧,它又不是相,它只是清净的觉性。对不对?不能讲无常,也不能讲常啊!好了,慢慢体会。

[令学人转加疑惑]。本来经典还看得好好的,说无常,嗯!观无常。说有一个常,我们就说:喔!我本性就是常,又落入一个常的观念,不晓得无常当体即空,它就是常,就是当下,万法回归当下嘛![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没有一字没有一义不符合佛所说的经典,这个道理。[乃至为汝],我现在为你讲经。[终无二说]。跟过去一样的,不会改变过去的说法。过去我对无尽藏比丘尼这样讲,我现在也是告诉你这样子。[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希望和尚慈悲开示。

经文[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师曰:汝知否],你知道吗?现在这一段很重要,诸位要全神贯注,不能动任何的念头,我来彻底的重复解释。这个关卡突破,三藏十二部经典尽通,这个就是关卡![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我们这个觉性如果是常,[常]就是固定。我们佛性如果是常,就固定,如何转凡成圣?转识成智?如何转烦恼成菩提呢?转动是无常嘛。就是佛性要起作用啊。它不是死板板的常啊,就搁在那个地方叫做常。世尊讲经说法就是依体起用,大用现前。佛性如果是固定在那个地方的常,那说什么善恶讲法呢?乃至穷劫,你发菩提心也没有用啊!因为佛性就是常,搁在那个地方,不能去恶从善,不能转凡成圣,不能转识成智,一点作用也没有。乃至穷劫也没有一个人发菩提心啊!发菩提心也没有用,发菩提心到成佛当然是无常啊!故说无常啊!自性能转动,大智慧起用,当然是无常。诸位!现在你就是真如熏习,起无常大用现前,在熏习正法,佛性是无常。

[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正是佛说的真正的常,那才是永恒的法身慧命,永恒的法身慧命能够转动轮法,转动自性,能够转凡成圣,不是固定的那个常,起不了作用的常,这个才是真正的常,能起大般若智慧之用,叫做真常。佛说真常之道也,才是我们真正永恒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永恒的法身慧命,能转动大智慧,摧伏一切的烦恼,当然,方便说:那叫做无常。常怎么转呢?你看到一个轮子在那边,那个车子能动吗?能动吗?轮子要转,车子才能动啊!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

这一段你要全神贯注,这一段,除非你悟道,包括法师、包括护法居士,没有人看得懂,看得懂的举手。哎呀!圣意难测啊!大难大难,摸不着头绪。注意听!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若]就是固定在。如果一切诸法,固定在无常的角度,就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固定在无常,那么就物物皆有自性。物物,每一个物没有办法,都拥有自己的这个性质,那就是无常性啊。容受生死,就变成了必定要受生死,正因为无常当体即空,所以我们可以了生死。无常若不空,我们变成永远的六道轮回,永远的生死。注意听!再讲一遍。

若无常者,如果一切诸法若无常,一切诸法如果固定在无常的角度,不是无常当体即空的话,无常没有办法空,那么我们就必须一直继续六道轮回的生死。为什么?物物皆有无常的自性,就无常啊!这个[自性]不是清净自性。每一个物都有无常的性,固定的无常,[容]就是必定,一定要生死。意思就是:正因为无常可以空,所以你可以解脱生死,正因为无常可以把它空掉,就是永恒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可以有办法把它解脱生死,所以叫做容受生死。

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什么叫真常性?真常[毕竟空]性,有不遍之处,这样讲就更清楚了。好,你看到任何一个物,就是无常。可是,无常它毕竟空,如果无常没有毕竟空,我们为什么佛性尽虚空界,遍法界呢?我们用这句话,给在座诸位来讲,看看你体悟出体悟不出来?如果一切法是无常,看这里,一号、二号、到一百号、二百号,如果统统叫做无常,固定无常,知道吗?固定无常,那你就是永远要生死了。对不对?没有转弯的余地,无常嘛,你怎么转得过来?转个角度说:正因为无常可以空,毕竟空,所以你有办法了生死,放下就是。好了!这个无常,在座诸位每一个色身,体悟到无常,当体就是毕竟空性,所以我们的佛性怎么样?周遍法界,人人都有圆满的清净自性,周遍法界,万法平等,对不对?所以,如果固定在无常,就没有办法周遍法界了。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而真常的毕竟空性,变成没有办法圆满的遍一切处。这样听得懂吗?有人点头了,那很好!

我再重复的把这一段再解释,消文释义的彻底的讲一遍:你了解吗?佛性如果固定的常,那么,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也没有用,你佛性是常,没有办法转烦恼成菩提,没有办法转恶成善,也没有办法转识成智,因为它是常嘛,转不动嘛!所以我说佛性是无常。正因为大用可以现前,正是佛所说的,才是法身真常,我们的涅槃、般若大智慧的法身,因为它可以转动。又一切诸法,如果固定在无常的角度,那么无常的角度,每一种东西者都是在固定的角度,那么在座诸位,你统统要死,而且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因为它是固定有无常。正因为无常可以空,所以我们能断烦恼成菩提,这样子才是真正、究竟的常、无常义,所以,如果说:你固定了这个生死,物物皆有自性,而必定受这个生死,那么,我们的法界,圆满的清净自性,毕竟空性,就有不周到圆满普遍的地方了,就偏了。正因为无常正体即空,所以我们能够遍满法界,觉性周遍法界,毫无障碍。

师父我听不懂怎么办?那就慢慢等吧!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杵在那个地方不能前进,是不是?法轮要继续转动啊!体悟不出来就没有办法了,看个人的了。[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我所说的永恒的法身慧命,就是佛所说的,大般若可以转动的无常,大作用,真无常就是真正大作用,大般若智慧在作用,这个就是我们真正的无常义。

经文[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这个要详加解释了:所以我说的常者,就是佛所说的真无常义,为什么?它可以转动啊![比]就是类,比类就是有这一类的众生。佛为了这一类的众生,哪一类呢?哪个比类呢?佛为了这一类,这些凡夫,以及外道,执着于邪常。邪常就是众生就是执着这个境界是实在的,这个生命是永远的,所以他在这个臭皮囊,四大五蕴本空的这个色身,拼死命的:我要快乐,我永远快乐!这个就是邪常啊!因为知见错误,邪知邪见的常,不是佛性永恒的常,他认假为真。一切众生着于五欲六尘,他就是拼死命的,把这个境界认为是实在的,我不会死啊,我也很怕死啊!为什么?他就是尽量追求快乐,讲到死,不敢讲。所以凡夫、外道都执着在这个邪常。邪常就是知见不正的常。

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诸二乘人,在这个永恒的法身慧命,圆满清净的真常性,却观照无常。因为二乘人是修无常观的,共成八倒。凡夫四倒(四种颠倒),二乘人(四种颠倒)。1、凡夫以苦计为乐:以苦计为乐就是苦计为乐,把这个世间,实在是苦的,把它当做快乐的;2、凡夫第二个,无常计常:无常计为常,不晓得刹那变化,很可怕的生死六道轮回,把这个无常计为常。就是:我要追求快乐,对不对?舞厅跳跳舞、KTV唱唱歌啊。不晓得那个KTV一拆掉,什么都没有,音乐一停止什么都没有。不晓得这个无常很快就到来,所以对这个无常计为常,他要追求快乐啊,不知道这个生命,很快无常就来,无常就计常,这是凡夫的颠倒;3个凡夫的颠倒,无我计我:把这个色身当做我,拼死命的强硬的执着。4、不净计净:把这个不清净的色身,认为是清净的。所以,你看这个广告,我现在这个皮肤就像那个广告,你看过吗?啵……,会滑的,那个广告。不得了,化妆品、香水啊、很多,为什么?她希望这样子啊,世间人永恒的快乐。结果不了解,这个不清净的色身,很快就变化,生死就到来。所以,凡夫有四种颠倒:苦计为乐,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不净计净;

二乘人四倒(四种颠倒),二乘人对圆满的涅槃性,不生不灭的涅槃、永恒性不了解,二乘人的颠倒:1、真常计无常:因为二乘人是观无常的,真常就是佛性,把这个圆满的清净佛性,真常计无常的颠倒;2、真乐计苦:永恒的法身慧命,那个是乐,不得了啊!因为修苦观嘛,一切都是苦嘛!3、真我计无我:真我就是,我们大般若智慧可以主导自己,可以主导一切,二乘人观无我,不知道我们后面还有一个大般若智慧是真我,无所执着的我,可以掌握自己的,叫做真我计无我。4、真净计不净:二乘人观不净观啊,破除种种的烦恼,而我们的清净觉性,是真实的清净,永恒的清净,它是无相的,只是二乘人见不到,没有见到。凡夫四倒,二乘人四种颠倒,共成八倒,八种颠倒。

[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破他的偏见,不是执常,就是执无常。[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什么叫做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不迁名叫做常;安稳名叫做乐;自在,名叫作我;无我,名为净。不迁,我们不是有乔迁之喜吗?没有移动叫做常。安稳叫做乐,佛性就是不迁,佛性最安稳,凡所有的相,皆是虚妄,相是虚妄,当然不安稳了,执着在生灭无常的相上,怎么会活得安稳呢?打死不可能快乐啊!跳跳舞回来、唱唱歌回来,那再来呢?再来是苦。自在名我,这个自在,放得下,看得开,自在,这个才是我啊。无我名为净,这个是对常、乐、我、净简单的说。但是在《大般若涅槃》的四德讲,还是有点差别,来讲一下了。

涅槃有四德:常德、乐德、我德、净德。1、常德:就是涅槃之体恒不变,无生灭,涅槃的体性是亘古不变的,是没有生灭的,这个就是常了;2、乐德:涅槃运用自在,只要你悟到见性,悟到自性,乐不可支。为什么?运用自在。涅槃之体,运用自在叫做乐德,快乐无边;3、我德:清净心真我是体,自在是作用。我们的涅槃自性,它这个我,不是色身不清净,五蕴身的我,它是绝对圆满光明的觉性。清净心的真我为体,自在为用,叫做我德。随所用,统统是真我,统统是涅槃清净心。清净心真我为体,自在为用;4、净德:离一切垢染,名为净德。为什么?我执断,法执也断,统统断,有相才有我法二执,离一切相呢?没有我法二执,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汝今依言背义],你只见到了《涅槃经》所记载的文字,却违背了佛陀真正的无生,涅槃的常乐我净的义理。[以断灭无常],什么叫断灭无常?转不动,叫做断灭无常。不能转识成智,不能转凡成圣,不能转烦恼成菩提,就是失去作用,叫做断灭无常。涅槃有大作用的呀![及确定死常],死常就是固定常。难起妙用叫做死常。他误认为说:我们的清净自性叫常,那个常就一个观念,就是固定在那个地方,搁在那个地方叫做常,不晓得常就是无常,转过来,它大智慧作用啊![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因为《大般若涅槃经》是佛入涅槃以前所讲的常、乐、我、净,错解了佛的圆满,真正不可思议的涅槃的思想、道理,最后的微妙之言。为什么讲最后?在入涅槃前所讲的经,叫做最后的微言。《涅槃经》是最后讲的了,最后微言,微言,就是微妙之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你看了一千遍,不悟有什么用?

经文[行昌忽然大悟,乃说偈言: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行昌忽然大悟],这个[大]还要念大声一点,为什么?替他高兴。[乃说偈言:因守无常心],二乘人就是一直观无常,因为守着这个执着,观照无常这个心。[佛说有常性]。佛为了破二乘人,才跟你讲:我们还有一个圆满的清净觉性。常:永恒的清净觉性。佛才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不知道佛是在破二乘人那个执着。二乘人一直观无常,那谁作得了主?佛陀告诉他:我们有一个清净觉性,常乐我净,你要朝这个迈进,因为那个是常。二乘人又执着一个常,起不了作用。不知道那个是破凡夫、破二乘人方便说。[犹春池拾砾]。拾砾就是石头,没有价值的石头。就象春天有下雨啊,池塘里面有水,水里面有一些小石头,春天跑到池子来,拿这些小石头当作什么?宝。

犹春池拾砾,拿了池塘里面的小石头,当作是宝贝、当作是玉,当做是很贵重的东西。就是因为二乘人修无常观。[我今不施功],不施功就是不假用功,[佛性而现前]。若论佛法,一切现成,[非师相授与],佛性而常常现前,如果不是惠能大师您,不是恩师六祖惠能大师来相授与、慈悲来教导我。[我亦无所得]。我于涅槃,常德、乐德、我德、净德,常、乐、我、净四德也不能获得。

经文[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师曰:汝今彻也],现在就真的是大悟了。[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经文[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以拄杖打三下。]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襄阳是湖北,这个神会禅师是湖北人。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俗姓高。[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自]就是从神秀大师的玉泉寺,这个玉泉寺就是神秀大师住的地方,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你来的很辛苦,那么远来。[还将得本来否]?你得到了本来的面目吗?意思是:你见性了吗?你有没有见性得本来面目呢?[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若有本,若见性,如果有见性。[合]就应该;[识]就认识。那么,你就应该认识你的心的主人翁了。整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有见性的人,则应该认识心的主人翁,来说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十三岁的小孩子就会讲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我现在看到的,以无住为本,这个就是我的主人。现在看了不执着,就是我的主人。六祖当然要再继续考试了,慢慢看底下的回答。[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这个小小的沙弥,就是急忙草率的回答。[取次语]就是六祖讲完了,他马上就回答,就是六祖讲完了,他马上就回答,很草率的就回答,叫做争合取次语,轻率、草率,没什么礼貌。[以拄杖打三下。]用拐杖打了三下。

经文[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戏论。神会礼拜悔谢]。

[会乃问曰]:神会就问了,[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和尚你坐禅,是见还是不见?[师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我常常见到自己的过错,[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你说也痛也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草木、石头也不痛,[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因为你说痛嘛,就跟凡夫起瞋恨心。六祖考试看看,有不有真的见性。[汝向前见不见],[向]就是刚刚,你讲的说:问我见跟不见,你落入两边[是二边],你刚刚问我惠能那个见跟不见,你这一句就落入两边。[痛不痛是生灭];不是痛就是不痛啊,就是生灭法。[汝自性且不见,敢尔戏论]。碰到圣人,这下没办法耍大刀了,要是我们没这个能力的话,他来:我以无住为本,见就是主,你马上昏了,你不会回答。六祖是圣人,大彻大悟的圣人,敢来这里耍!戏论就是耍嘴皮,不是真功夫,[神会礼拜悔谢]。忏悔。

经文[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你如果迷了,不悟。[问善知识觅路]。找寻一条解脱的道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你自己迷了,还没有见性自己的心性,[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关你什么事?我见不见自知,[岂代汝迷]?我没有办法代替你迷,你如果见性,[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你见性,也没办法代替我迷。就是各人生死就各人了。[何不自知自见]?你何不当下自知[自性],自见[本心]。[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这十三岁的小孩子,真有福报,碰到六祖。[服勤给侍],神会在六祖旁边服侍,[不离左右]。

经文[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我有一种东西,六祖当然是指清净自性,我有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没有背、面,[诸人还识否]?你们认识这种东西是什么吗?六祖问的当然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字、没有背面、也没有正面,你们大家认不认识这个清净自性呢?[神会出曰]:神会就跑出来了,[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经文[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会后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行于世]。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你没有听清楚吗?我刚刚不是跟你讲吗?这种东西是无头无尾,无名无字的吗?没有背面也没有正面,你竟然跑出来说: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这不就又落入名字了吗?刚刚跟你讲:没有名没有字,你便唤作本源佛性,还加上一个[本源佛性]这四个字。[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诸位注意看,什么叫向去?以这个为中间,这个是正位,这个是偏位。从偏位向这个正位,叫做向去;从正位来到偏位,叫做却来。这个[向去]的意思就是说:你本身也没有什么德行,现在还不错,能够住在这个地方。用我们现在听得懂的话[向去]就是你托大众的福。

你因为托了大家的福,怎么样?有把茆盖头,就是草覆盖在上面,遮遮雨,挡挡阳光啊。意思就是:所幸还有一间这个茅屋,表示不是很富丽堂皇,还盖在上面,怎么样?还可以让你住下来,福报不错了。可惜,你只成个知解宗徒,知解就是你只在文字上下功夫、表相上下功夫,不是在真的清净自性上下功夫。再解释一遍:你还算不错,托了大家的福,还有一个不错的茅蓬、草庵,给你住下来,福报算不错了。但是很可惜,你只是一个依文解义的文字上下工夫,不是真的见性的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在表相上、文字上下工夫的人。[会后]就是神会,[入京洛],[京]就是京都;[洛]就是洛阳,[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他就是荷泽禅师。[行于世]。

经文[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聚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不只是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六祖,互相攻击、毁谤、伤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真的!为什么?嫉妒啊!所以我们要认为世间、娑婆世界这个就是正常的,不需要太难过,也不需要太在意。众生会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子。咸起恶心,[多聚座下,愍而谓曰]:因为看底下的人,那个发心都不是好的,为什么故意刁难呢?[诸宗]就是表示各大门派,修学佛道,以各大宗派为依据经典,各人修各人的,可是就一直来为难六祖,做一个圣人还不简单!都起的念头不好,都跑来他的座下,六祖就怜悯大家,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应当尽除就是说不应当起恶念,也不要着一个善念。[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任何一个名字可以名,但是方便叫做自性。名于自性这个名就是方便。清净自性没有名字可以名,但是方便叫做自性。[无二之性],无二,就是当下。见善恶当处不起心、不动念、不着,叫做不二。这个善恶不二之性,善性本空,恶性本空,无所住着,这个清净的自性,就是无二之性,就是真性,就是我们的本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唐朝征诏第八]

名气这么大的六祖,当然皇上就要征诏了。

经文[神龙二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神龙二年]这个是唐中宗的年号,西元706年。[上元日],上元元霄节正月十五。中元普渡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一月十五。这是指农历。[则天]就武则天,武则天跟六祖是同一朝代的人。[中宗],唐高宗的太子中宗庐陵王,居房州十四年,张柬之迎复位,经五年驾崩,往生了,走了。[诏云]:皇帝下这个命令,[朕请安],就是慧安国师,[秀]就是神秀大师。嵩岳慧安国师还有神秀大师,两位入京。[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国事很多叫万机,每天很忙。只要忙完国事,有空闲,怎么样?[每究一乘]。一乘就是最上乘。可见唐朝佛教有多兴盛,连皇帝、文武百官统统信佛,叫做盛唐时候。

[二师推让云]:神秀大师、慧安国师就谦卑地推让说,[南方有能禅师]南方有惠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秘密地传授弘忍大师的衣法,就是正在传这个见性大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你可以到南方,请求惠能大师。人家都告诉他这样子。[今遣]皇帝就派遣大内的高手,遣[内侍],皇宫内称为大内。内侍就是在服侍皇上,其实是在左右,在皇上的左右。在皇上左右的[薛简驰诏迎请],就是奔驰,快速的传达皇帝的命令,来迎请六祖。要我们现在的话,总统召见、主席召见,都快乐的不得了,觉得与有荣焉。六祖不去,[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希望六祖到京城来,[师上表辞疾],六祖就请人写,上表,就是下对上,因为人家是皇帝嘛。上表辞疾。不要,说我生病了,身体不好,我不去。不想到宫中,[愿终林麓。][麓]就是山足,山的底下。这一片森林的脚底下,我们讲山边。

经文[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人很多的地方叫做京城,他跟皇上住在一起,做侍者。京城里面这些修禅的人都说了:[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会]就是悟入佛道,想要开悟,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不可能。[未之有也]。简直是不可能。坐在那边参禅、修定,如果不因为这个禅定,而能够得到解脱的,不可能![未审师所说法如何]?不知道您所说的法是怎么样呢?你怎么说呢?

经文[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师曰]:这句太重要了![道由心悟,岂在坐也]?道,它是心在悟的,不是一直坐在那个地方的!《金刚经》不是这样讲吗?[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何故]?为什么?那是相的东西,世尊指的是你的清净自性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来去、生灭的,[无生无灭],不起心、不动念就得了,不着相,离一切相,就是我们本来面目。老是坐在那边参惮悟道,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是如来清净禅];这个就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见到一切相本不可得、毕竟空,透视它、不住着它、不起心动念,无念,[是如来清净坐]。你叫我坐哪边呢?说的究竟,还是[究竟无证],无所证,[岂况坐耶?]连证都没有,哪是一直坐在那边参?

经文[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薛简就说了,[弟子回京,主上必问],皇上就会问了,[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两宫就是以前都分东宫跟西宫。[及京城学道者]。人多聚集的地方叫做京城,皇上住的地方当然就是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台北市、北京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一个灯点燃了百千灯,[冥者皆明],昏暗的就让它明亮,[明明无尽]。这样的一灯传一灯。[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哇!太了不起了,[明明无尽,亦是有尽]。只要你动一个念头,说:明出现,暗除掉,这个就不是见性,没有明没有暗,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东西。所以师云:道没有明暗。为什么?明暗是相啊,生灭无常,你讲明暗,那是生灭无常的意思。你就是讲明明无尽,还是有一天会尽,所以,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我没有伎俩,因为有伎俩就会用完了。你有伎俩,你就用得完,明明也是有尽,为什么?明明无尽,还是有尽,为什么?[相对立之名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真正见性的人,不比较、不计较,自己快乐最知道,很清楚。法无有比,有比就是相待。[无相待故。]法没有比较,就没有能所,就没有相待,相对待。

经文[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因为薛简没有开悟,他就问了,[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倘]就是如果,如果不用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当体即空,烦恼不可得就是菩提,不要离开本处。[无二无别]。烦恼就是菩提,当你见到清净自性的时候,您悟到烦恼本空,菩提本自具足,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就是修声闻、圆觉的。[羊鹿等机],[羊]就是小乘,[鹿]就是中乘。[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经文[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什么是大乘人的见地呢?[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永远是能所对立的。[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达明明明性、暗无暗性,明暗统统毕竟空,相不可得,自性就展露了。[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当下,其性不二,就是其毕竟空是不可得,没有两个,暗毕竟空,明也是毕竟空,这毕竟空当下无着,这个不二之性,当下就是实性。[实性者],如果悟到我们的清净自性,[处凡愚而不减],就是你凡夫你的佛性也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你有一天悟道了,没有任何增加。[住烦恼而不乱],真正在一切境界里面,如如不动,烦恼不可得。[居禅定而不寂];就算在禅定当中,也不会落入寂灭,因为要起大用。我们的清净佛性,不断灭,也不常。为什么?起大作用当然是无常。我们居禅定,但是也不落入寂静,因为它会照,寂而常照。[不断不常],它不是断灭,它有作用啊,有作用叫做不常啊,就是无常嘛!

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不来不去,不在中间],中间是人家设立的,有的人看不懂。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这个桌子,这左边,这右边,这里是中间。你跑到外面虚空看看,你说中间在哪里?指给我看看,哪里是中间,所以我们要了解,没有八邪道,就没有八正道,八正道也是方便说。我们为什么要八正道呢?就是因为众生邪迷啊。悟了,难道你还扛一个八正道吗?正是对邪讲的嘛,邪是对正讲的嘛,正邪两边衬托出中道。所以,我告诉你:佛教没有中道,毕竟空叫做中道、离两边叫做中道、不生不灭叫做中道、无相叫做中道、无减叫做中道,要不然怎么讲呢?没有讲中的,有两边才讲中嘛!我们讲八正道也是这个样子的。佛为什么讲八正道?要破除众生的邪迷,你对六祖这个本性具足的大圣人,哪里是八正道啊?一道也没有啊!

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为什么?不攀缘这个相,动念着这个相都不会,心都安祥,定在那个地方,虽定,但是,有大般若智慧起作用。[名之曰道。]你悟到这个清净本来的自性,不迁减、不生灭、不来不去、性相如如,这个叫做道。

经文[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外道也讲不生不灭。[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把笔放下来,看这里,我先告诉你外道的,我先举一个例子:我们几点讲经呢?两点半,两点半过去以后,再来就每半个钟头做一个点吧!三点、三点半、四点、四点半,一个一个点来,外道两点半,用三点跟两点半来比较,三点到了两点半灭了,将灭止生。三点生,两点半灭了,止住两点半生,以后显灭,三点生来显示两点半灭,灭犹不灭。你说两点半灭,你用三点来灭掉两点半,可是,再继续推进,三点又推到三点半,将来三点半又把三点灭掉,灭犹不灭,你说;三点来灭掉两点半,就有一个时候要灭掉你这个三点,好!三点半灭掉三点,四点又灭掉三点半,四点生,三点半灭,四点半生,四点灭,就是这样子。两点半、三点、三点半、四点,两点半灭了,三点生,三点灭了,三点半生……,这样算灭吗?继续生灭啊,灭不掉啊。生说不生,将来又会生,他说不生,你拿三点来灭掉两点半,知道灭的这个点是对立存在的,对立存在的,有一天人家也会把你干掉、灭掉。

诸位!如果有人讲:我很伟大。意思是说:一定有人比我更伟大,知道吗?比较之下,我很伟大,意思就是不伟大。你有比较嘛!自己觉得了不起,就一定有人比你更了不起,可是我统统摆平了,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没什么伟大,大不大,小不小,统统没有摆平了,就绝对的大,没有人跟你比较,你最大。对不对?就是这样子。大彻大悟的人,心见到的,跟众生是大不相同的,你只要有比较,就叫做生灭。

现在来看六祖的,我说不生不灭,本自不生,今也不灭。两点半,我们来分析两点半,两点半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开始,大家集合,集合以后,我们要准备开始讲经了,两点半集合起来,众缘和合,自性本空,两点半其实根本就没有开始,是我们妄执、妄动,假设说:有两点半,因为当体即空,时间、空间就是人类假设出来的,因为虚妄的执着,两点半当下就是空,方便说:两点半是开始,即一切相,离一切相,根本就没有两点半开始,这开始就是妄动。六祖讲的:本自无生,两点半有生吗?缘起性空,哪个地方生?我们现在一直讲经……,也没有生啊!方便说:我们在讲经。今也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现在看课本,再来听,就看得来了。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其实还是落入生灭,为什么呢?将灭止生,把这个灭停止这个生,譬如两点半,三点,就这样子啊。两点半灭掉、止什么?两点生。灭掉的是由两点半再往前推。两点半灭掉,怎么样?两点半没有生,但是它还是生,为什么?三点来把它除掉,所以叫做将灭来止这个生,把灭产生,然后这个生除掉,灭还是生。以生显灭,用这个生来显这个灭,互相显,有生它就有灭。用生来显灭,将灭止生嘛,灭止掉生,生显灭,那不是生灭吗?灭犹不灭,还是没有灭掉啊,你只是互相衬托,继续产生。生说不生[将来又]生,[如何]说不生?你怎么说不生?生说不生,意思是说:将来又生你如何说它不生呢?诸位!如果我们也照见五蕴皆空,万法不可得,不要妄执、妄动、不妄分别,不要虚妄的世界过日,如如不动,性相本如,没有增减生灭之相,没有明暗、来去之相。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两点半,两点半无生,现在既然两点半没有生,我们现在讲的五点,有生灭吗?没有。为什么?当体即空,也是没有啊!方便说:我们在讲经,你们在听经,这个也是虚幻的、不实在的,所以不同外道。

[汝若欲知心要],你想要禅宗见性大法的心要,这个底下就是关键![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不能执着任何的善念、恶念,就是不能落入根、尘、识的观念,不能落入二元对立。[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湛然常寂就是光明的清净自性,妙用恒沙,无量无边叫做恒沙。

经文[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毘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简蒙指教],[简]就是薛简,[豁然大悟],这个[大]要读大声,替他高兴。诸位,有没有这个字念大声一点的。哇!豁然大悟!那就恭喜大家了,你本来就具足了,我也没有给你们,你们也无所得,大家都平等。[礼辞归阙],[阙]就是皇宫。这个薛简大悟。你看!人家到六祖那边去,这样讲不到几分钟,大悟啊!我们搞到今天,第六天了,人家去,几分钟、几秒钟就解决生死了。我们搞了几天几夜了,还没有消息,讲到常无常就……不过,还是有人有所悟,我们是知道的,心照不宣。太好,太棒了,英文:So good ,糟透了,英文:So bad![表奏师语]。写奏摺呈给皇上看六祖讲些什么话。[其年九月三日,有诏],皇帝下的命令。[奖谕],[谕]皇上下的指令,[师曰]:谕师赞叹,来褒扬一下,[师]就是皇上讲了,六祖慧能,皇上尊称他。师[辞老疾],你辞掉不来皇宫,说你老了,你病了。[为朕修道],你为我皇上来修道。[国之福田]!这个六祖当时不得了,轰动了,连皇上都钦佩。你这样修行是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毘耶],六祖啊!您就象维摩诘居士。净名就是维摩诘。托辞就是推托、假设,假装说:你是生病了。毗耶,毗耶离:就是维摩诘居士住的地方。

维摩诘居士他就生病了,内心动念就说:世尊为什么不派人来看我呢?我现在生病了。就象维摩诘居士一样托病住在毗耶离,来阐扬不二的大乘的法要。[阐扬大乘],才有《维摩诘经》。维摩诘不托疾在这个毘耶离,那怎么会有一部《维摩诘经》呢?来阐扬大乘不二法门,[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知见就是无见,如来的知见就是无所见。[朕积善余庆],我皇上多么的有善,累积了很多的善,余庆就是很多很多,值得庆贺。[宿种善根,值师出世],碰到了六祖啊!我们这一团要碰到六祖啊!个个都开悟了,一下子到六祖那边去,尤其我最快了,就OK了。[顿悟上乘]。上乘就是佛乘,跟佛一样的。[感荷师恩],皇上讲话很客气,对六祖非常客气,对六祖感恩。[荷]就是说,好像加被我,感恩加被。[荷]本来就是一种负担,承担起来,加被我,我有感到、承担到六祖大师您的恩。[顶戴无已]!我最恭敬的用顶撑起来。承受起来,我承受师恩。

[拜奉]我现在赐给你。[磨衲袈裟],磨衲就是高丽,韩国的高丽,高丽国。[及水晶钵],当然这是价值连城,这是一种荣耀,而六祖是佛了,怎么会看那个呢?昨天麦老师有一个问题很好,就说六祖是佛,为什么没有转三十二相呢?知道答案举手?不知道噢。诸佛菩萨都有默契的,在一个时空、一个时间只能一尊佛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能一尊,不能二尊!三藏十二部经典打开,里面与得很清楚了,来示现人间的佛只有一尊,如果有两尊,佛没有问题。我现在告诉你:高雄假设也出一尊佛,台北假设也出一尊佛,好了!这二尊佛是绝对平等的,传下来的弟子就不一样了,会加上自己的意见,现在很多注解都是加上自己的意见。问题就大了,现在开始就争论了,我讲的是高雄那一尊佛讲的,你讲的是台北那尊佛讲的。佛跟佛没有问题,传到底下,问题可大了,这到底谁讲的呀?到底要按照哪一尊说的?

诸佛菩萨除了释迦世尊,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他一律不准,不能这样子。佛度众生有方便的,相是表法的。我今天戴这支眼镜讲经,你看这是三宝,理所当然。你想像一下,我现在把这支眼镜拿下来,载一支黑道大哥的墨镜挂着讲经时,左边晃一晃,奇怪师父怎么如此没威仪?象法师吗?法师要表相的,所以我们不能载太阳眼镜讲经,除非我眼睛有毛病或有问题,怕太阳太强,有时候要戴太阳眼镜怕伤眼睛。这是表示法:相是表法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这些佛陀、世尊都有一个规定,示现哪一个世界就是一尊,不能第二尊,示现第二尊,佛没有问题,底下就乱掉了。[敕韶州刺史],[敕]就是皇上的诏书。天子颁布臣民叫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就是道场,整修、建这个道场,[赐师旧居]旧居[之地],以前住在那一个地方。[为国恩寺。]皇上命个名字。

[法门对示第九]

经文[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叫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前面都有参的,法珍没有看到了,法海是记录人。[曰:汝等不同余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师门。[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我灭度以后,你们各居一方,弘传开来。[吾今教汝说法],我教你说法,不失顿悟、见性这个禅宗。[不失本宗]。[本宗]就是顿教。[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三科: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动用三十六对,只要你起用,就用三十六,显现这个名词。[出没即离两边],有人讲明,你就讲暗,有人讲生,你就讲灭,有人讲善,你就讲恶,这样互相破除,中道就产生。什么叫出没?你一问我一答叫做出没。你一问我一答,你就离两边,离两边就是中道,就是佛道,就是佛性,就让对方见性。[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有人问你这个法,[出语尽双],[双]就是一对一对出现,嘴巴一讲起来,你讲话就一对一对的出现。[皆取对法,来去相因];来跟去,来去,他一问一答,互相作为因,就可以破除对方的执着,叫作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众生因为没有办法进入不二法门,所以他一动念就是能所不断,所以我们现在要破除他的执着,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对立,我们现在要让他进入不二法门,就除掉他的执着,他就没有去处,[更无去处。] ,就见性了。见性无处可去,也没有东西来。

经文[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五阴、十八界、十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就是六根对六尘。入就是六根对六尘,来入我清净心,染污了我的清净心。从这十二个地方,因缘一接触入我的清净心,染污我的清净心。哪十二入呢?[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法是外界落谢的影像、影子,叫做法尘。内呢?[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也。]

经文[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因为那是唯识讲的,第八意识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你起这个执着、分别就生六识,六识就跑到六门来,就看到六尘。起思量就是起执着,还有分别心、颠倒见,叫做起思量。你就把清净自性转成意识状态,执着的意识心。[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用自性,意思是说:你如果能够用真如自性,那么自性就起用;如果你用妄心,妄心就起用,最重要的,就是你有没有见性?这十八界,完完全全就在性跟识。你起自性,那么自性作用,你起邪见,那么邪见在作用,你起意识,那么意识在作用,你起执着,执着在作用,看你起什么就得什么。所以六根、六尘,其实最重要是识,还是性在作用。[自性若邪],自性如果邪了,[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自性如果正了,[起十八正]。就是看你有没有见性,这十八界不重要,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见性?[含恶用即众生用],众生就是造业,就众生在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从自性来。

经文[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对法],自性对法就是一对一对出现了。(A)[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有人讲天,你就回答地;[日与月对],有人讲日,你就回答月;[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一对一对,对对碰。[此是五对也]。(B)[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语言就是说法用的。语言就含有佛法。[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C)[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有的慈心,有的心狠毒,心慈与心狠毒。[戒与非对],持戒,非就是恶了,不好了。[直与曲对],有的直心,有的扭曲了。[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悲就是有悲心,有的人就有害心。[喜与嗔对,舍与悭对],[怪]就是吝啬,吝啬不舍叫做悭,而有的人很肯布施。[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法身是无相,色身是有相的。[化身与报身对],讲化身就讲到报身,[此是十九对也。]

经文[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是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只要用谈论,你用这个对对碰的方式下手,就离开两边,两边就没有能所了,没有能所就是自性。[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有人着空见。[若全着相,即是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认为有一个空可以执着。

经文[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执空之人,有谤经],为什么?执着一个空的人,会毁谤经典的。[直言不用文字]。不立文字嘛!我告诉你:[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你讲不用文字,坐在那个地方,着一个空,就说不用文字,这不了解见性大法,你讲不用文字,人家也不需要跟你讲话。[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一讲话,文字是有形相的语言,语言是无形相的文字。[又云直道不立文字],你只要讲说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说不立,这两个字:不立,就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哎呀!这个太多了,动不动就讲别人执着,自己不晓得境界多高,动不动就讲别人执着文字,自己不见性,还排斥这些见性大法的语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你自己迷没关系,你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谤佛经,这个断佛的慧命,这个罪不得了啊!谤佛、谤法、谤僧,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这怎么得了,断众生的慧命啊!

经文[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如果你着相于外作法求真,向心外求法。[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哇!这个太多了。自己建立一个道场收徒弟,自己用那一套,一开口说有说无的过患,偏有偏无,不是偏有就是偏无,太极端的意思,太极端,因为不中道,没有见性。偏有或者偏无,这个是严重的过患,这不能见性。[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因为你我、争夺事相不断。[但听依法修行],我只允许我的徒弟,依顿教法、见性大法,好好的来修行。不要搞那个表相的东西,互相攻击,互相毁谤,六祖还是苦口婆心劝我们,修学佛道不应当如此。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都是互相攻击、毁谤,我们今天一千三百年后,我们的根器会比他们强吗?不可能!所以,我们今天这些是非、恩怨、毁谤,这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六祖人家都毁谤;世尊,人家都毁谤了。你佛弟子你又不是圣人,是不是?人家一定对你有意见的。

[又莫],就是[千万不要]。千万不要修哪一种行呢?千万不要修什么?[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你不要什么都不要去想,想没有关系,但去除执着、去除分别,那就是动用到智慧。问题在着,我现在动念就是着,妄想就一直起来,一直显现,这着性彻底放下,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是不是?如果百物不思,像外道一样,什么都不想,于道性窒碍,对道有障碍。他什么都不想,起不了作用。[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听]就是只听,只听闻法,只听说顿教之法,不修顿教见性大法,只听不修行,令人反生邪念。意思是:不在见性下功夫,听一听,不下手,不能契入顿教大法,会产生种种的不正见,邪知邪见。[但依法修行],怎么修行?[无住相法施];无住相、无住于法,统统不着。相不着、万法不着,这样布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怎么用?依此顿教的说、依此顿教的用、依此顿教的行,[依此行,依此作],依此顿教作,[即不失本宗。]

经文[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两个当作对方的因,它一出现就破除它。[生中道义]。加二个字:实相。佛教没有中道的。佛法所谓的中道,就是无所住相叫做中道。中道是儒家讲的,是用这个名词比较方便。儒家才讲中庸,佛道不讲中庸,佛教讲实相,方便用中国的名相。要不然你打开佛经,从原始化教看到大乘佛教,究竟《大般若涅槃经》,没有[中道]两个字的,这个中道是中国儒家才用的,佛法没有这个名词,佛教讲的是实相。[汝一问一对],你一问我就一对,[余问一依此作],[一]就是一切,其他的问,一切依照这样相对的回答。[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其他的问,就按他这样子。

六祖快入涅槃了,因为他住世,讲的法也是都一样,每天讲的法一样,每年讲的法还是一样,六祖住世不住世其实都一样的,是不是?依法嘛!所以,圣人就是来我们人间演一出戏,释迦世尊也是来这个世间演一出戏,都是演戏的。但是,看到这个演戏以后,大智慧启动了,这出戏就很有意义了。师父前面讲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世没有听到正法,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你随时可以看到,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哈韩族的跑到韩国去,叫做哈韩族,哈日族的跑到日本去,哈美族的跑到美国去,一直玩……玩到最后,只有一句话,回家的感觉真好!(广告词)累死人了!拖着老命游玩,出国就这样子嘛!

我跑了三十几个国家了,早上起来,morning call,再来,吃早餐,再来,准备游览车,上游览车以前,上上大号、小号,车子就开始拖了、拉车了。再来嘛!到中午还找个素菜馆,我们到德国去,人家那老板还很不高兴,以后你们吃素的不要来,不会煮!叫我们以后吃素的不要去,我们到法兰克福去,那个老板因为都卖荤食的,德国人也没有人在吃素,又很少,停在那个地方,老板就跟我们讲:哎呀!他是广东人,就告诉旁边那个人,那个人会讲台湾语,讲广东话我又听不懂。那个老板煮的广东菜,香港人去开的。讲广东话我听不懂,他告诉旁边那个人,脸色很不好,旁边那个人,我就问他说:他讲什么?他说:你们这些吃素的吵死人。我们吃素的,还比吃荤的更贵喔,更贵喔!吃荤的还没这么贵喔。他还不煮,因为不会煮。你看我们到日本去,那个日本人多可爱!吃素的,那个茄子怎么煮,你知道吗?还削皮呢,茄子还削皮呢!然后到日本去的时候,他们出来,有什么油炸的甜不辣,油炸类的东西。刚刚去日本的时候,很高兴,玩啊!每天都吃什么?吃饭啊!然后再来就是味噌汤。那个味噌汤,我告诉你:喝下去肾脏衰竭,那个日本人吃的那个咸,咸得实在受不了,真的没有办法,到最后,只有带台湾带去的泡面,你听过出国带泡面出去泡的吗?出国本来就是出去享受的,没办法啊,人家国外不会煮素食啊!所以,这个我说实在话,一个修行人,除非他是没有吃素,他才方便啊,要不然,吃素的时候,你不晓得,我去日本十几天,回来上大号,一蹲下去起来,昏天暗地,贫血啊!哇!那没办法了。我讲到这个就是告诉大家说:我们都在苦中作乐。

我为什么喜欢出国呢?我喜欢出国有个好处,叫做运动。因为我在讲堂五楼就是静养,静养就是每天生活都规律的,也很少走路,也很少劳动,所以我就问麦老师:麦老师!你要不要出国啊!师父带你去啊,喜欢就爸爸买给你啊!出国为什么?出国我才会运动啊,要不然我懒的要死,去动动吧,活动活动一下空间嘛!我的生活就这样子啊!从小到大都这样子。所以说:看尽天下百类的,到最后一句话:就是要修行。没有修行,就是没有路可以走。闯荡江湖,跑遍大江南北,就是要修行,没有路。

六祖坛经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座第七天

[付嘱流通第十]那就是最后了,就是要交代这个顿教大法流通出去。

经文[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

说:[师于太极元年],太极元年,西元710年。唐睿宗的年号。[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要赶工。[次年夏末落成]。第二年夏天的最后,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趁六祖在世,有什么问题赶快问,[为汝破疑],对这个顿教见性大法有什么疑问,赶快问。[令汝迷尽]。迷尽了,就悟了。[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哭了,这个法海就是抄写这一本的了。[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神会就是那个小孩子,童子出家的,他也神情如如不动,也没有哭泣。

经文[师曰: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师曰: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这个[小师]就是说:比人家还慢,或者是年龄比较小,其他的都是他的前辈。神会小师,虽然是小师,但是,却得善跟不善、毁誉如如不动,世间的哀跟乐也不生。为什么?不可得嘛,都是幻相的嘛![哀乐不生。余者不得],其它的人没有得到见性大法,意思就是说:功夫还差,虽然有悟,可是,控制不住。[数年在山,竟修何道]?这么久在山,你们在修什么道呢?[汝今悲泣,为忧阿谁]?你们在担心谁呢?

你们到底是担心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忧]就是担心,担心我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我们有几个地方,我们要弄得很清楚,我们如果没有修行,不断惑,我们就会六道轮回,没有任何例外,就是继续来。每一个国土,包括娑婆世界,包括极乐世界,都分成四土,每一个国土都分成四个土:第一个凡圣同居土,没有断惑。什么叫凡圣同居土呢?就是凡夫跟圣人,圣人有示现来救度凡夫,芸芸的众生很多,没有断惑,贪嗔痴继续不断的。如果我们在娑婆世界,象佛在世,开示这个《阿含经》,他们断见思惑,这些证阿罗汉果的人,跑到哪时去呢?证阿罗汉的人,到方便有余土去。他们舍掉这个粗重的色身,出来的色身就完全不一样,看你世间所修的福有多大,修的道行有多强,粗重的这个色身,色心二法舍得愈下,清净身就愈强;善事做得愈多,光明就愈大。就象生天,如果你今天断气以后,你到天界去,你出来看到的,你全身都不需要日跟月,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光明,而且还有神通。第二个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到方便有余土;还有剩下法执没有断。

如果在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破无明、见法身,看功夫深浅,就是所谓的见性。这个见性,在这个藏通别圆的差别分别是,别教,还有圆教,有种种的次第,看你破的法执深跟浅。如果在娑婆世界断了见思惑,也破了尘沙,破了种种的无明,那么,你去的这个国土,叫做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那就千丈的,那个身体就大得不得了,不是我们凡夫看得到。在《楞伽经》里面讲:象卢舍那的报身,释迦牟尼佛清净法身,报身叫做卢舍那佛,都在禅天的最究竟天,色界的最究竟天示现成佛。成佛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娑婆世界,我们这个苦世界,人间示现成佛,一个是色究竟天,示现很高大的庄严身成佛,那不是度我们的,那是度十方的菩萨用的,我们看不到。

最后一个叫做常寂光净土,所谓常寂光净土就是说:等觉还有十地菩萨跟佛所居住的地方,那么佛是究竟处,唯有一佛居住在常寂光净土,这些等觉还有十地菩萨,也相同的住在常寂光净土,但是,那是方便住,因为没有断根本无明。好了,以六祖的这种境界,去的地方,直接就进入常寂光净土。那么,我们不是每一个人有办法,不一定有办法。如果你也能够用真如自性修行,大家互相勉励,我告诉诸位:用真如自性修行,叫做一日千里。用意识心、执着的念头修行,是事倍功半,很辛苦的在修行,你认真的在修行,拜佛、用功,就是好象把这个色身要磨坏掉,这样修行。但是,得到的少,因为你没有悟,就靠体力修行。因此,我所主张的就是说:我们要能够见性,见到真如自性是最好的,用这个真如自性,修行、念佛、拜佛、诵经,这个最好。万一真的没有办法,你就要退一步了,我所指引众生走的路,就是要十拿九稳,所谓十拿九稳?万一你真的不悟,还有一条路。诸位!就认真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持佛名号),决定往生。这四句话,就是你实在是不得已的,我交代你这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坚持念佛,决定往生。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就是用神秀那一套,是非万不得已的。

六祖往生以后要去哪里呢?直接就进入常寂光净土,那么,常寂光净土所显现的,那就是圆满的报身,跟佛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他舍掉这些粗重的烦恼、色心二法,要不然我们为什么叫做法身慧命?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生命有两种:一种叫做臭秽生灭的色身、五蕴身。另外一种叫作法身慧命,为什么要讲法身慧命呢?舍掉这个臭秽的身体,我们要进入净土,那这个法身、圆满的报身,无量的庄严,那就看我们今天肯不肯舍、肯不肯做善事、肯不肯在真如自性下功夫、肯不肯修善?有因就一定有果嘛!是不是?所以,诸位你要去哪一个土,就看你了。我们大家都要到极乐世界去,那很好,到极乐世界去,也是这样子,分凡圣同居土。你在娑婆世界没有断惑,行善,没有断惑,乃至于说,你造了五逆十恶重罪,只要你不谤佛谤法谤僧,不盗常住物,都有救,犯了这两条就没办法了,毁谤三宝,盗常住物,这个佛也无能为力了,这很困难,要不然,其他都有办法。

造五逆十恶罪,临命终,好好的念佛,助念,一念回光返照,都有救,这个统统去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今天如果是修小乘,断见思惑的,那么临命终他们也相信这净土法门,那么,这一念回心转意,就到方便有余土。如果在娑婆世界,修见性大法的人、顿悟大法的人,开悟了,也坚持念佛,断气就到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如果说你象六祖这种功夫,跟佛没有什么两样,那么,十方的常寂光净土,同一个真如,其实没有所谓的来去、生灭、增减相,没有。所以,六祖的去跟不去都平等,都是平等。因此,我们要去哪一个土,我们自己要先弄清楚,所以禅跟净终极点是相同,但是禅没有任何方便,直下承担,万法回归当下,一念本自具足。净土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所以,我们为什么这么多人念佛、拜佛?退而求其次,始(临)终了生死有把握,我们临命终跟人家加持,去跟人家助念,发生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了,要是没有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我们平凡的人,哪有办法见到这么大的瑞相?是不可能的。

很多事情不是说用一个角度来讨论的。譬如我随便讲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孩子,晚上哭泣,闹得很厉害,哭到实在没有办法,第二天,这妈妈带去给医生看,打针、吃药,回来,晚上还是哭,第一天哭,第二天哭,闹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好几个礼拜,他的母亲都累坏了,没有办法了!刚好就想到师父的咒轮,因为她也不是信佛信得很深,那也实在没办法了,医生都没办法,无能为力。没有人教她,她自己发明的啦,她就把那个咒轮拿起来,就在她儿子前面三下,哭得受不了了,后面三下,然后就象进香团一样,在小孩子的头部绕、放着。好了,不哭了。所以我说:讲见性大法的,我们就以见性大法来说,密宗有密宗不可思议的地方,净土宗有净土宗不可思议的地方,华严、天台都有了不起的地方。记得!八大宗派,一律平等,没有高低,就看你的因缘,怎么个来?怎么个受益?我就是有见性的一点点小功夫,因此,我的讲堂,我剃度的徒弟,你要听谁的没关系,你受益就好,我的理念就是这样子。弘扬正法,推广正法,还是要看因缘,度众生不能说:非我不行!不一定的,你有能力、你有智慧、你想推广正法,问题是有没有这个因缘?对方接不接受?能施舍这个法,对方要能接受这个正法,因缘就具足。

我们如果了解,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你就可以贯通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到最后了悟万法唯心现量,万法就象镜子影现出来的假相,没有实体可得,彻底的放下,即相,离一切相,这就真正在修行。[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我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我始终没有办法跟你预报,事先来告诉你。[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你们大家就哭,是因为不知道我要去哪里而哭,[若知吾去处],如果知道我去处。[即不合悲泣]。[合]是应该,那就不应该悲泣了,你要知道我要去哪里了,其实六祖人家早就解脱了。所以有的人讲:到底活人哭死人?还是死人哭活人?这就很难讲了!人死了以后,拼命的哭,而人家那个死人已经解脱了,哭要哭你自己才对,因为你还没有解脱。到底是活人哭死人?还是死人哭活人?这个很难说的。人家走了以后,人家已经超生净土去了,六祖了生到常寂光净土去,你一直搞在这个地方卡死了,你哭是哭你自己吧!

这句话很重要,[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动?什么是静?真、假、动、静这个偈颂。[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你们诵这个偈颂,如果能行,就跟我的心意是相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不失顿教的宗旨。因为他是讲见性、顿教大法。

经文[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这个没有见性,看起来很辛苦的,看不来。[一切]就是万法。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这显现的万法,其实这些假相当体即空,无有真常。万法本来假相,没有真实性,叫做一切无有真。不于见于真,不可能说:你见到了真常。诸位!真常是体悟的,如果你认为你见到了真常,头上安头,又变成迷惑颠倒。我们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从来不生、从来不灭、从来不增、从来不减。不能说:你见到了真常,见到了真常就是无所见。当你说:你见到了真常,就叫做妄动,叫做头上安头。 若见于真,见于真就是知见立知。如果你认为见到了真实的真常,那么,完了!就是无明,两句话很重要: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诸位!如果你修行也能够掌握一个大原则,对于生灭无常的世间,你只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彻底的没有意见,清静自性就显现。这一句话很重要喔!我们今天就是因为太多的意见,所以,我们有无量的烦恼,我们对这个团体不满,对这个僧团不满,对这个不满,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说: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因为我们对这个假相,没有办法彻底的没有意见,随顺真如修行,因此我们就会在清净心上安立一个看法,就是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的看法,叫做落入知见,完了!

我一直劝导这些比丘、比丘尼,你到哪一个道场去挂单,或者是这些护法居士、大德,要到哪一个道场去共修,记得!师父在这里交代一句话:你要尊重那个道场的住持,和当家跟知客,要好好的记住我这一句话。一个道场有一个道场的规矩,一个道场有一个道场的风气,一个道场有一个道场的规约,你不能擅自主张说:我到这个道场,我这样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不要这样子,这是人类一个最基本上的涵养,来进入我大莲华居慧律精舍,我就是这里的住持,一切要听我的,这样才好处理嘛!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我们来互相研讨,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可是,你一定要记得,我们要融入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公司行号,就是要彻底的没有意见。

世间有很多的无奈,譬如说:你今天在公司行号上班,但是,你的上级是基督徒,他知道你信佛吃素的,一天到晚要你信基督教,不信基督教,找你的麻烦,要不然,你不要工作啊!你需要这份薪水,委曲求全,上级又是基督教、天主教的,不跟你同路线,我告诉你:师父这时候怎么办?我就告诉你:这个世间有很多的无奈,不是用道理可以讲的,你要忍耐!因为我们有一个比丘,都是这样讲的,你要忍耐啊!为什么呢?他又不跟你讲佛理,他是基督教,你要不要这个工作啊?要!要嘛,他一天到晚找你去信教;不信嘛,我就是信佛吃素,一天到晚找我麻烦,没办法啊,世间就是这样子啊,有很多无奈啊。所以我告诉你:认命比算命更重要。

我们不要象黑道的,黑道就是:我把你干掉,纳命来!我们修学佛道不可以这样子,修学佛道就是:认命比算命更重要,世间有很多无奈,没有办法用道理扯得清的。我告诉你:忍耐比跟人家讲道理,有时候更有用,他道理讲不通的。就象广化律师,我们在南普陀佛学院,他就很疼我啊!他说:慧律坐这边呀!我有时候就一直问他,很关心,我说:师父啊!你为什么这么坚持不剃度女众啊?女众是……?他就说,叫我不要说,他说:世尊曰:女众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四不,(笑)。又交代:慧律啊!无论你碰到多大的困难,无论你碰到什么境界,一直到你临命终,你一定要坚持,不要剃度女众,如果你坚持不剃度女众,你修行就成功一半!慧律啊!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是我的学生,我就是要这样告诉你。我说:是的,师父!我知道。所以我现在就学广化律师,一谈到女人,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怎么会这样?

如果你认为你见到了真常,你所见到的,是见尽非真,就不是自性的真常,你是头上安头,那叫做无明。[若能自有真],若能心上自有自性的功夫,那么就是真。如果你能够在自性上下功夫,心上有自性,这个就是真。[离假即心真]。这个就是世尊所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假,就千万不能着相,你在假相上怎么转、怎么样,完蛋了,你会很烦恼的!所以我一直呼吁说: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有山头主义,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徒弟。所以,有的人到讲堂来:慧律法师!您是泛蓝是泛绿啊?错了!我是泛佛,十方诸佛的弟子,不蓝也不绿。所以,离假即心真,不着相就心真。

[自心]若[不离假],你这个起心起念,如果不能离开假相,叫作:自心若不离假。[无真何处真]?[心即]无真。何处[又找]真,无真何处真就是自心若不能离开假相,心即无真,心就没有真实了,没有真常,又何处找真呢?整句就完全一清二楚了。那么四句就是:若能心性上自有真,离一切假相,这个就是真。自心如果不能离开假相,那么心就无真,又何处找真呢?整句就这个意思。[有情即解动],这个[解动]就是明白动跟不动。因为有情能够了解什么是动,[无情即不动。]什么是不动?只有无情不动,无情就是木石,草木、石头。有情的众生一定明白,[动]就是动作、运动。无情物当然就是不动了。

如果修这个木石不动行,[若修不动行],就象枯木死灰,老是坐在那个地方,空心静坐,百物不思,一辈子不语言,一辈子都不需要跟他说话,因为这个人修行这样是大错,道在心悟,岂在坐也?若修[木石]不动行,你若修得象草木、石头不动,就安住、坐在那个地方不动。[同无情不动]。[同]就是与,跟无情物,如同无情物不动一样。同无情不动,如果你修草木,搁在那个地方,杵在那个地方,坐在那个地方不动,不能产生大般若智慧的妙用,跟无情物的木石,杵在那个地方不动是一样的,失去作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如果你要找真如自性的不动。动上有不动,就是生灭法当体即空,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如果你想要找到真如自性的不动吗?很简单!你只要体悟,万法皆是生灭,生灭当体即空,万相不可得,如是无住、无求、无着,就是不动的心性。[不动]是指心性,[动]是指相。动上有不动,就是相当体即空,就有不动的清净自性。诸位!修行,这个就是关键,我们统统死在这个地方,所以凡夫俗子的执着是很正常的。我们随时可以看到,这个是什么道场,我的上人是什么,我不可以听其他法师的。我这里是什么门派的,进来我这里,你就不可以学其他的。

虽然说:我们佛门讲慈悲、平等,理上讲;可是要做到这样子的,可真不是很多,真的很难!这里是学戒律的、念佛的,你只要讲到 meditation 禅zen坐,所有的书统统收起来;我这里是修净土法门,叫做持戒念佛,所有的禅,统统收起来,进来我这,叫做持戒念佛。那我就问了什么叫持戒?我的定义就是:如如不动是真持戒人,跟你那个持戒是不一样喔!搭衣、持钵、威仪,我赞叹,真的赞叹,心能如如不动吗?这问题就很大了!对不对?你看的是缘起的假相,这个幻相的身心,问题你心性是不是下功夫?哪个是真持戒人?见性,彻底的见性,身心不二,外现威仪,内心如如不动。

动上有不动,就是生灭法当体即空,这个假相不可得,彻底的放下,不离本处,清净自性自然现前。有一天你要往生,舍掉这个臭皮囊,你就进入净土,因为你的心的频率跟净土相应嘛!修行就是在修这个心性,实在不得已,就好好念佛,执持名号,一心念佛,也能进入净土。[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木石]不动,就是草木、石头不动。它是无情物啊,就是不动啊!就是无情无佛种,无情无佛种。那没有办法成佛的。[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能善分别种种的法相,对这个真如自性,第一义谛就是真如自性,叫做涅槃般若妙心,第一谛而不动。[第一义]就是真如自性。[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告诉你学道人吧,[努力须用意]。好好地用心参,哪个是根本修行。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这颗佛性,不生不灭的如来涅槃微妙的清净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搞死了,你都不晓得在搞什么东西,撞破头,你都不晓得怎么修行。[莫于大乘门],大乘就是不二法,就是顿教法,变成语言、文字的,[却执生死智]。却执着,变成生灭。生死智就是把大乘不二法门,顿教的真如自性大法,用语言来修行,就完了!就变成语言、文字在打转了。[生死]就是生来法,把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变成生灭的生死智了。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诸位!这一句背起来,一生一世的修养,都是第一名,没有任何人可以障碍你。如果能够跟这个顿教相应、见性大法相应,就好好的跟他谈论,共论这个最上乘佛义。如果实在是不相应,也要表现得很有修养,合掌令欢喜。哇!这个修养真不得了。[此宗本无诤],诸位!见性的人会有诤吗?[诤即失道意]。[此宗],顿教叫做此宗。此宗是讲什么的?顿教,顿入真如自性,刹那见性成佛。你要修学这顿教,本来就没有诤,互相诤论,就是两个人吵起来叫做诤。没有因缘,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子,这个顿教法,见真如自性法,本来就是无诤的。

[诤即失道意],我告诉你:你诤怎么见性啊?我问你啊![失道]:失这个修行的意义。你修真如自性,见性大法的人,还跟人家诤一个一较长短、是非、来去、生灭、增减,不了解祖师大德的用心。[执逆诤法门],[执]就是固执,[逆]就是违逆,[诤]就是诤论,法门。[自性入生死]。如果你固执、违逆了见性大法,怎么样?诤,那么,这个就不好,就诤论了,叫做执逆诤法门。你本来就是无诤的法门,你把搞成这个样子,一讲经说法,攻击这个,攻击那个,我自己这里打坐好,就所有的都要按照我这个方式。我这里打佛七、念佛很好,你就很一个人要把他的头压下来,就叫你一定念佛,根性不一定的。

你这样的话自性入生死,自性就会便入生死轮回。有的人不是信佛信得很虔诚的,只要是善良的人,我说:阿弥陀佛!他没有信仰,他年纪又很大了,有结婚,我们就跟他讲说:这么大了还结婚!他念佛跟我念的不一样,我念:阿弥陀佛。他念:阿弥陀佛,他就念这样子,这是天生自然,不是弟子自作孽,七八十了还结婚?好了,我们尊重,没有什么意见、看法。修学佛道的人,看到这个世间人,合掌令欢喜。看到有因缘的人,跟他讲几句正法,没有因缘的人,放下,修行或者度众生,不要存一个我相,说一定要怎么样子,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用一颗虚空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是不是?什么叫见性?这个世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叫做大彻大悟的人。

经文[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体悟师父的用意,就六祖了。[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经文[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诸位!中国唯一的一部经,能称经的,就是《六祖法宝坛经》。中国人讲的,能称为经的,就是六祖讲的。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祖师大德讲的称为经,只有这一部。可见这一部的地位,跟佛讲的是一样的,就是圣人,大圣人讲的话。[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

所以我今天就是要把六祖的《法宝坛经》宣扬开来,我告诉诸位!我一开始读大学的时候,打佛七,跟恩师煮公上人;大学时候参加忏公的斋戒学会,坚持念佛;再来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在慈光图书馆讲经,夏天的时候,佛学夏令营,也坚持念佛;再来,我看《印光大师全集》七册,也坚持念佛;再来,听的这些祖师大德,或者打佛七的,都坚持念佛,我学了十几年,一直没有办法解决我内心的无明烦恼,没有办法。后来,我就自己去找了,我就自己去找资料。而且,三十年来,没有人讲,很少人讲这个最上乘论,见性大法,没有地方参没有地方学,没有人教,没办法了,自己看,找……,找来看。有一天,就看到这个《六祖法宝坛经》,才真正的彻悟,原来念佛不能离开清净自性。修行一日千里,我们碰到我们的恩师上人,就是:大声念佛,阿弥陀佛……,头还会晃,阿弥陀佛……,然后,煮公上人就是:大声念佛!阿弥陀佛……,可是,烦恼在心里翻腾呀,真的呀!烦恼在里面强强滚,他就:阿弥陀佛……。然后我告诉你:那个大专佛学讲座,都是天才,大家都很听师父的话,那大学生很好教,念大声佛见大佛,念小声佛见小佛,没出声见不到佛。就拼命的念啊,来!大声念大佛,这个简单,小声念小佛,这个简单,没有声音见不到佛,阿弥陀佛……。有一个多可怜!受到这一句话,恩师的影响感召,他就是念,念到第五天没有声音,统统没有声音,他剩下一句:阿弥陀佛……,还是坚持喔!喉咙肿得很大了,痛得不得了,阿弥陀佛……,没有声音,因为他怕见不到佛啊!要大声。

我比较聪明,我认为,阿弥陀佛……,我认为心性不明,还是不行,大声也没有用啊!所以,人家念的时候,阿弥陀佛……。有的人念到哭啊,有的人念到感动啊!是不是啊?这修法。拜佛,我们去忏公那边就是拜佛,南无阿弥陀佛……,忏公那边都两三点起来,就绕佛……,修行没有人讲见性大法,就是这样用事相上修行,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一直,早上,一个小孩子,读大学才十几岁而已。去就跟着过出家人的生活,两、三点就起来,忏公那个,我们四点起来,他三点半,我们三点半,想要比他早一点,他两点就起来,每次都比你更早。就念佛,一边念佛就一边睡觉,一边绕一边睡,因为实在太困。读大学,哪有人两点起来的?你看过吗?读大学有两点起来,看物理、化学的吗?就在那边修行、念佛,修到多可怜啊!我前面那个也很可怜,生病还是要起来,是不是?我也很可怜,因为我一边绕佛,一边睡觉,这绕佛的时候,快要撞墙了,后面推我一把,撞到墙壁了啦!睡着了,没办法!睡觉的功夫,睡禅三昧功,连走路都睡觉,哎呀!那过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心性功夫不了解,硬拗,硬要你就是要用功,没办法,体力承受不了。

我后来发现这不行,台湾的佛教要升级了,二三十年前台湾的佛教,都是比较属于老太婆的佛教,后来,这一群大专生出家以后,变成佛教界的领导,我现在讲的是最上乘论,唯一的希望:第一个就是正法重现,第二个,提升整个佛教的素质,就是这样子。因为我已经摸索了三十年了,不是念大声见大佛,念小声就见小佛,不出声的就别想见佛。我告诉你啊:见性叫见大佛,不见性,哼!门儿都没有!这不是声音大小的。你声音念的那么大,你不见性,烦恼不断,拼死命的用功,硬拗,压不下去的。我告诉你:那个人一冲动起来,无明跑在最先的,贪嗔痴跑到最先,后来才对不起、再求忏悔啊!对不对?你不要以为剃度出家就没有烦恼的,不可能,剃头容易剃心难啊!你们那个僧团,大家都没有意见的,没有吵过架的举手,你敢吗?这是不可能的!我亲近这些大和尚,有学到一些念佛、拜佛、持戒,学到那一句是最清楚的:的的确确!

剃头容易剃心难啊,没有纷争,这是不可能的,很难!有个人对我们出家人不太满意,就批评我们出家人,他说:你们那个三宝、出家人,里面也很黑啊!碰到这个高僧很会讲话,讲得更厉害,你们在家人黑得象墨汁。更厉害!一句就解决了,黑得变墨汁一样。因为他就批评我们出家人,棋逢敌手,是不是?所以,这个纷争是全世界性的。好了,还是要在自性上下一点功夫,是名正法。

[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我跟你说法,可是我不把这个衣交给你们。[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不应该再继续传下去了。大家都要你的命,要抢夺这个衣钵,来做祖师,抢了以后,就表示我是祖师。传佛的心印,以心印心,衣钵是生灭法。以心印心,不生不灭,衣钵是生灭法,再来有生命的危险,对不对?象我得了这祖师衣,曹洞宗、临济宗的祖师衣,我们流通处,自己就有在流通,你要吗?很多啦!传这个衣钵是一个表法的啦。

经文[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我来到了这个汉地,中国这个震旦这个地方。传法救迷情,要救度迷惑颠倒的众生。一花开五叶,,五个花瓣的意思。一朵花有五个花瓣,意思是指:达摩大师之后,有五代祖师相传。意思就是:达摩大师不算,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刚好五位祖师,叫做一花开五叶。这一花就是达摩大师了。开五叶就是五个祖师,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结果自然成]。结为佛果,就自然成就。

以前没有VCD,没有什么录音带,我们现在可不一样了,六祖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麦克风、录音、录影?没有的。那个时候,弘法的人很辛苦的,要一个一个来讲,讲了以后抄,抄了以后再抄,我抄一本,你抄一本,大家都抄,抄来抄去的,流通啊!我们现在怎么样?刷……,一个晚上印好几万本,所以有的人来讲堂问,说:师父,我听某某个道场,某某个师父说可以抄经,他一天抄,抄了以后,火化,我说:抄经什么意思呢?抄经是以前印刷术不发达,写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你来抄经流通有功德。而你写那个字,你又没有练过毛笔,你写的字,写得那么丑,写了以后,抄了以后,你要交给别人,人家又不要。人家印刷术印刷得那么漂亮,你抄的又不能看,你写那个字还要用猜的,要四、五个人会诊,看病有会诊。

有的人写信来,很严重的,那个字你不认识的,要四、五个人说:赵慧!我们赵老师,东吴大学中文系的。赵慧!这个是写什么?麦老师!这个是什么字?大家:好吧,来会诊一下,拿听筒出来。嗯!这个可能是关帝庙,还是开帝庙?是关常庙?所以,有的写简体字来,看不懂,看不来。我告诉诸位:抄经是以前的事情,与其你要抄经,不如诵经,拜经,背经。你抄一抄以后,你又拿给人家,人家又不要看,你又写得那么丑,人家排版印刷比你漂亮,你自己又不存档,因为你自己看了也很丑啊!没办法!所以,现在抄经跟以前抄经意义完全不同,以前抄经是流通,现在抄经,有的有说要加强印象,我个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台的立场,我不赞成。真的!我不赞成这种抄经的方式,再把它火化,我不赞成,我认为背经比较好。那你要抄经,我没有意见。记得!我对心性上有所体悟,我对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而我呢,我个人不赞同,我有权利发表我的意见,那就看你个人了。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不要怀疑,一念离相,当下就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诸位!《楞伽经》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很好用的,你看到任何的事相,彻底碎为微尘,如是观照。你会发现,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都把它晒干,磨成粉末状,一切相不可得。把这个山上的草木,放一把火烧了。彻底的摧毁,没有森林。这座山,把它用推土机移开来,石头移开来,土移开来,没有这座山,彻底的摧毁,变成颗粒微尘。世尊教我们如是观照,把你所见到的任何相,彻底的摧毁,犹如碎为微尘,如同颗粒微尘,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我们今天就是看错了这个世间,佛在《楞伽经》告诉我们:譬如说一棵树,这一棵树在恒河的旁边,树的影子落入恒河的水面上。佛就问大慧了:这一棵树的影子有还是没有?大慧很厉害,他就说:世尊,不能说这一棵没有,也不能说这棵树有。若说这一棵树没有,它确实实有影像啊!若说这棵树有,没有实在性啊,它只是影像而已啊!诸位!世尊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人生,整个宇宙,你看到的就是虚幻之相,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你说有,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你说无,缘起法不坏事相啊!你不能睁眼说瞎话啊!说:我慧律法师今天没有来大莲华居讲经啊!对不对?确实有讲经啊!虽然有,刹那无住,刹那变化,体悟到相不可得,当体即空。虽然有,可是,缘起如幻,不实在,体悟了这一层,就了解修学佛道,说难,很难,因为不肯放下。说简单,很简单,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所说的世界,即非世界,因为世界当体即空,是名世界,方便说:那是世界,可是大彻大悟,转过来,就不是这样解释。另一个角度解释也通,佛说清净的实相世界,即非世界,不是你凡夫看到的生灭无常、落入观念的世界,是名世界,这才是佛证悟的实相清净世界。要作如是解,看看你转得过来转不过来?不要两眼瞪着我,好!我已经使出全力了,听懂吗?还听不懂,死一死较快活。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咱们俩拿着一肥小雨伞,……,到最后就是:死一死较快活(歌词改编)。听不懂,没办法了,就是听不来,那没关系,还有一招,女人三不退转,会不会用啊?念佛,用那个功夫念佛决定往生,死缠不退转,烂缠不退转,打死不退转,用这一招念阿弥陀佛,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决定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意思是说:都是你清净心所影现出来的,万法如果象世尊见到的境界,世尊见到什么境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世间看起来既是影像,我就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既然万法没有实体可得,你争什么?你执什么?你分别什么?那么剩下来,就是一些少许的习气,少许的习气,慢慢来断。对不对?了悟万法本不可得,再来就是下功夫的时刻了,时时刻刻。有一个人来问,跑来讲堂:哎呀!师父,我很忙。我说:在哪上班呢?成衣厂上班。师父!我很忙,我在电视上有看您的开示,我说那怎么样呢?师父!我今天来讲堂,麻烦您告诉我,那个修行直截了当少许的几个字,怎么下手?我就记起来,就用这一招,我说:很简单!你要听吗?听!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就叫做修行,没有什么好说的。放下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东西可以放下,万法本来空,放什么东西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悟了就OK了,这出戏就叫结束了,这样结束了,没戏可演了!

世尊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要你体悟这一颗涅槃般若妙心,就不不生不灭,就是这样,要不然你整天在搞什么?佛弟子也跟人家搞这么忙吗?大家都很忙,你也这么忙吗?是不是?象我,我就不忙了,对呀,我很闲的。人家问我说:慧律法师,您很忙吗?我很闲。没事吗?我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什么事啊?有很多人来到这个地方,就买个念珠送给我,对不对?他不知道我自己在开流通处,还寄个念珠来。再来,有的人:哎呀!师父!我的佛像雕刻不错,寄一个雕刻的佛像来,我们都很欢喜。我告诉你:在相上的东西,我都不喜欢,真的,只要在相上的东西,我都不喜欢。

在位诸位!我所有的生命,都要贡献在佛教。我就是用大陆的人民公社旁边的两句话:把我的青春贡献给祖国,我的祖国就是佛国。我就是用这一句话,用生命贡献,所以,我不喜欢跑来跑去的,破土啦!怎么怎么样,当然不是说那样不好,大家都象我这样,那佛教不灭了吗?对不对?佛教都象我这样,那怎么得了?佛教一下就糟糕了!一定要相的东西,就是要这些老和尚慈悲,打佛七、打禅七,印经典,传法,一定要这些。而我这个人,打出生就很懒惰,但是我告诉你喔!我看经典就非常精进喔!我以前阅读三藏十二经典,三次看十五年,都是每天睡一个钟头两个钟头的,没有休息的,要不然,你以为我体悟了心境,贯通了三藏,上台讲这么简单?这个饭碗有这么容易捧吗?要不然你上台试试看,你会重复一句话,因为没有自信的人,讲话就会重复。

你们有你们了不起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我赞叹诸位法师,赞叹比丘,赞叹护法居士,每一个都赞叹。为什么?因为凭你们将来就是佛,就值得我慧律法师尊敬你三分,因为你们是佛。不得了,将来不得了!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一切[种智],就是萨婆若海。成就种智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叫做萨婆若海,萨婆若海(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做一切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诸位!这一句就是大彻大悟的关键,看经典要会抓重点,注意看喔!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了知相不可得,那根本就是不实在的东西。于彼相中,在生灭的缘起相中不生爱跟恨。[憎]就是恨,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亦无取舍,看到好的,取;看到恶的,要赶快舍,这个就是生灭,动一个生灭心。了知一切取舍不可得,取也是空,舍还是空。不念利益成坏,不要落入那个利益成坏,为什么?跟我有利益关系的,或者跟我有利益冲突的,修行人要放下这个。但是,诸位!师父前面讲的:生存就是一种残酷,商场如战场。我们今天在这里讲佛经,真的是有福报,你没有金钱压力的人,你能接受啊!今天股票市场,或者是这些利益成坏,利害关系冲起来的时候,告诉诸位!佛法很难用得上。所以你的生活如果达到一个水平,你也不愁吃,不愁穿,诸位!就用六祖的。实在没有办法,退而求其次,你就尽量放下,因为这个没有利害冲突,很难啊。你要生存,你要活下去啊!对不对?不争,这个世间不争行吗?我们要争于无争,诸位!就要看你的大智慧了。在这里护法居士多,我们要生存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你要拼生拼死,才有一碗饭吃,还要没有病,你到加护病房去看看,就知道那个有多可怜。智慧要来自于安定的生活,慢慢的成长,动荡不定,你没有办法学佛的。

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心安住在空,毕竟空,虚融淡泊。虚融就是对一切相都可以融通,不要去碍到,不要去着相。淡泊,什么事情就把它看成很平常,此名一相三昧,万相不可得,一相就是毕竟空,悟到了真如自性的毕竟空,所有相都是一相,一相就是空相。[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直心才不会扭曲见性大法,对不对?我们因为落入意识心,就把整个清净心扭曲了,落入观念,就会扭曲整个清净自性。这个[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如如不动的心性道场,就个就是净土。净土还得从自性中去求呢!万法回归自性,叫做正法;万法脱离自性,叫做相说,在相上里面打转,叫做相说。一般说法没有见性,你会在相上里面一直说,所以我从以前就是没有福报,没有这个因缘,我所听的,就是讲《地藏经》啊!你不要做坏事情啊,要行善啊,要好好念佛啊,你要拜八十八佛求忏悔啊!我告诉诸位!从以前我接触到的,几乎统统讲相。我发现这个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大家都想往生净土,如如不动的心性,就是往生净土重大的因,没有人讲,这个最上乘论的,我没有福报了,没有人讲。有讲,不一定听得进去,也许我的善根不够,所以我就发心,看到这八个字:不动道场,真成净土,你要往生净土,要在真如自性下手,[此名一行三昧]。

[若人具二三昧],二种三昧、三种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这表一切的三昧,不离一相三昧,一切的三昧不离一行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种子。能够含藏长养,成熟其实。意思是:你修行要在顿悟见性、自性上下功夫,才有成佛的种子。诸位!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真如见性大法的修行,就象含藏长养一切种子,你才在这个地下这个种子,如果没有在清净心、自性下手,你没有下这个种子,没有办法成佛。[一相一行],就是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亦复如是。]

经文[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时雨]就是及时雨。正在干枯的时候,及时下春雨。六祖那么慈悲!能够这样说法度众生,我们就捡便宜,人家讲好了,我只要照念一遍,照讲一遍,就不要给它讲错了,这不是功德无量吗?哇!那讲错了,这个罪过无量的,我告诉你喔!讲经说法,这可不得了喔!一句话,可以救无量无边众生,我告诉你:讲经说法要一句话错了,你可以害死无量无边的众生。真的,很严重的!有一个法师在讲经,不能讲谁啦!他就告诉那个信徒,那个信徒就说:我业障很重。那个师父就怎么告诉他?他说:很简单,你要虔诚的从山下拜山,拜到我这个大殿来。他说:师父!那怎么拜呢?他说:我告诉你:你业障想要消得愈快吗?你背这个经书,背的愈重,从山下拜上来,业消得愈重。就拜了,拜……,拜得汗流浃背,满身大汗,拜……。这事情就过了好久了,这个信徒就到我这边来,他说:师父!我请教您,我以前皈依的上人,说叫我从山下背很重的法宝,从山下吃苦,这样一直拜到山上,好几个钟头,然后到大殿来,他说这样可以消业障,师父!您认为呢?我说:那简单!明天我请一头大象,用大象一下子扛几吨,爬到山上去,那一尊叫做大象佛。

这样能消灾?道须心悟啊!对不对啊?那里在这样的地方下功夫啊?我说:做法师的人,一句话可以救无量无边众生,一句话也会害死无量无边众生。但是,话讲回来,如果这个人很虔诚,心性上有下功夫,想要磨练自己,可以!你背重一点从山下背上来,我不反对,你有心性的功夫。但如果说:从山下拜山拜到山上来,说这样可以消灾,那是方便说。所以,我说一般的说法叫做相说,我这里说法叫做性说,直截了当告诉你:下手处就是离一切相。

[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沾洽]就是露水湿润。你们有佛性的种子,现在听到六祖这个大法,[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六祖讲得这么有自信喔!你只要直接承受六祖的教化,决获菩提,你一定成佛。意思是说,你不按照他的方式,那就慢慢等吧!你就继续着相,你就继续烦恼嘛,你就继续执着嘛!有什么办法呢?因缘不具足啊!

[依吾行者,定证妙果]。这就是六祖给你保证,怕你信不过啊![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就是佛种,[普雨悉皆萌]。[萌]就是发芽,碰到了春天的雨水,悉皆萌就是发芽了。[顿悟花情已],[顿悟]就是顿然觉悟了,[情已]就是无边,我们说:声色无边,这里是指般若无边,[情已]就是无量无边。顿然觉悟[之]花,般若无量无边。开满了无量无边的般若之花,这花不是一朵。[菩提果自成]。菩提之果,自然成就。

经文[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因为法不能打断啊,色心不二,能所不二,境智不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所以,诸位,你要彻底的离相啊!意思就是:今天一直到你临命终死亡,所发生的事情,你都要告诉自己:那个是虚幻的事情,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但是,凡所有相也是实相。世间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凡所有相,都是陷阱。你会掉入这个缘起缘灭的陷阱里面,不着就是了。所以,也没有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为什么心本净?无得无失啊?无相的心性当然是本净了,取不得,也舍不得,能取能舍就是生灭啊!我们清净自性能取吗?也能舍吗?[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大家要随缘,意思就是:大家要放下,各自努力,一切随缘。[好去]就好好的回去,修顿悟自性的法门。[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经文[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当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就是广东新兴县。[汝等速理舟楫]。[楫]就是桨,以前的船小小的,不是像我们现在的这个船,载几百人、几千人,不是这样,小小的,靠这个桨。[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我这个臭秽的色身,这些臭骨头。[归必有所]。一定要回到原来的地方。[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从这个地方去,[早晚]就是随时的意思,你从这个地方去,有因缘就随时可以回来。[师曰:叶落归根],叶子落下来一定要归到根部。[来时无口]。就算再来了,也无所说法,也无法可说。叫作来时无口。就算再来,叶落归根,回归到根部了,就回归到本来的地方,就算有能力再来,也是无法可说啊,也是无所说法呀!

经文[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有道者,能体会无生叫做道。无心,无一切执着、无一切分别、也无一切颠倒,也无住,而生清净心。无住生心叫做无心。[又问:后莫有难否]?您将来会有一些灾难吗?[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六祖就先告诉他,将来的预言。[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五六年后,有一个会要来砍他的头。六祖就预言了:头上养亲,在韩国有一个出家众,叫做金大悲,韩国很多姓金的人。他想把供养六祖惠能大师的头,当作供养自己的母亲一般,就是要把头砍下来,拿回去供养,当作慈母一般的供养,叫做头上养亲。供养,如同母亲这样供养,就是要把头砍下来。

口里须餐,有一个人是为了要吃饭,就是不得已做杀手。遇满之难,碰到了一个有个满的名字,这个满,这个叫做张净满。会碰到一个张净满这个人,那就是我的灾难,他会要来砍我的头。这件事情就由两个判官来办,一个姓杨,一个姓柳,来处理这件事情。杨柳为官,就是杨姓、柳姓的。

经文[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毘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又云:吾去七十年],离开以后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一个出家那就是马祖道一禅师;一个在家,就是庞蕴居士。[同时兴化,建立吾宗],建立这个顿悟见性的大法。[缔缉伽蓝],并且建造、修佛寺。[伽蓝]就是佛寺;[缔]就是建造;[缉]就是修补、补修,缔缉,其实就是建造、修补。一面建,一面修补这个道场。[昌隆法嗣]。大大的弘扬我的顿教大法。[嗣],后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释迦牟尼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毘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互相传[流传,毋令乖误。]

经文[大师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大师开元元年],西元713年,[癸丑岁八月三日],西元713年8月3号,这个都是指农历的,以前中国没有西历的。[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安住诸位的座位坐好。[吾与汝别]。我要跟你告别了。[法海白言]:法海就说了,[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经文[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这个[即是]要很注意,就是当下,你不能说:众生就是佛性,不是这个意思!众生就是指我们现在,众生当下悟了,就是佛,你不必谦虚,不必推让,你就是佛。[若不识众生]就是佛这个道理,还想往外去攀缘,[万劫觅佛难逢]。经过百千万劫找这个佛,很难碰到的。[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我现在让你了解自心的众生,见到每一个人自己当下清净的觉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你只要了解,众生当体即空,五蕴皆空,离一切诸相,离一切法相,就得。这个当下就是佛性。问题是众生迷佛,众生迷了自己的觉性,所以找不到佛。[非是佛迷众生]。佛从来不迷,佛性也是这样子,从来不迷,问题是我们众生自己迷了。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悟到五蕴当体即空,万法法相不可得,当下就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有的人看到这一段,看不懂,一下众生变佛,一下佛迷了变众生,他就问了一句很可爱的话,他就说:师父!那成佛以后,将来不是变众生?众生一下悟了又变佛,佛迷了以后又变众生,就翻来翻去,翻过来翻过去,那修行没有用啊,我就一直等啊……。等到有一天,我悟了就佛了;有一天,等……,迷了,又变成众生了。这个就没有看过经典的人,在《圆觉经》里面就讲了这一段,有菩萨就问了,说:世尊啊!我们清净自性说,本来是佛,那我们成佛以后,会不会迷了变众生?世尊就回答,说:不会!

世尊用一个例子,比喻得非常好,他就说:譬如山上,深山里面埋藏的矿,有金矿,这金矿开采出来,把它冶炼,去渣,冶炼、提炼纯金,他问底下这个徒弟、这些菩萨说:提炼纯金以后,会不会变成山上那个没有琢磨过的,变成矿呢?说:世尊!不会,不可能!是的!当我们一个人修行悟道了,磨练出来了清净觉性以后,永远就是成佛,解脱自在。所以,修行这一条路线,长驱直入,不后悔,也不能后悔,没有路可以走。我们好好修行,不会再来变众生。清华大学有一个同学e-mail过来问:到底是谁先第一尊佛,是最先成佛的?第一尊佛是谁?诸位!这个就是落入观念。万法皆是假相,没有第一、第二、第三。好,你讲出来那第一尊佛来降生人间,我请问你:第一尊佛以前是什么?

我们就是用意识心在学佛,法本不生,法本不灭,缘起如幻,何来第一、第二、第三呢?方便说,那叫做贤劫千佛,星宿劫千佛,诸位!那是相上说的呀!第几尊第几尊佛,是相上说的,那叫做方便说,究竟处没有第一、第二、第三,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来不迷,也没有一个悟。所以,我们学佛,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来,就很困难,学佛,他就一直落入观念:我们本来就是佛,那第一尊佛他到底是谁啊?讲这个法,有事跟理。麦老师那一天就问得很好了:师父那一天说了,十地菩萨不经过十方诸佛授手、灌顶,不得成佛,那请问师父,那第一尊佛是谁呢?好了!麦老师问的意思问得很好,这分理跟事,从理来讲,叫做不生不灭,佛性无所从来,无所去,没有第一、第二、第三,从事相来讲,那就是无量诸佛。如果你要假设,那就必须从什么贤劫千佛来假设。知道吗?从相上来讲,必须有假设某一尊佛叫做第一。从理上来讲,没有。是不是?

趣向圣道亦是邪嘛!也没有东西可以修,也没有东西可以悟啊!本来就是佛了,因为我们妄想、颠倒,一直建立在时间跟空间的观念里面,所以,我们一直要衡量、度量,共思惟佛的境界。世尊就在《法华经》里面:就算你舍利弗跟目犍连,尽百千万劫思量佛的境界,没有办法测度,因为佛的境界,不是靠意识心,他已过量,超数量,佛没有任何的数量观。我们因为眼睛看到,这里有几根柱子,二、四、六……,二十根柱子,我的银行有多少钱,我有多少房地产,我有几部车子,六根攀缘六尘,产生虚幻的数量观,而这个数量本身就是不可得。六根攀缘六尘,以为有自性,认为境界是实在的,因此我们开始用意识型态去剖析,去研究,所以,师父为什么说:科学家第一步就叫做错?科学家在研究观察这个外太空,第一步就是:我在研究,我在观察,世尊说:起点就错。那么科学家来研究、来发明,也有无量功德,只是不能解脱,科学家帮助我们种种的方便,发明汽车、发明电话、发明种种的火箭,医学医药的发达,医药的进步,这些都是科学家帮助我们人类,解决种种的困难,我们要感谢这些大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家,我们都要感恩,可惜不能、没有办法解脱。

烦恼不断,初步就错;我在研究,我在画画,我在雕刻,我在创造音乐,他那个[我],是二十四小时都是存在的,执着从来没有退,所以,这些世间的大哲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对人类无量无边的贡献,可惜没办法觉悟,没办法解脱烦恼。我在念建中的时候,常常要背《孔子》、《孟子》、《论语》、《中庸》,还背这个《古文观止》,每天都要念,常常念,要考试,子曰:盍各言尔志?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每天都背这个,背得很烦,因为可能宿世是学佛的,有高中的时候在考试就会抱怨,抱怨就说:孔子为什么要讲这么多?让我们写不完,没事干就讲了那么多,害我们每天都在背。哎呀!一看到这个佛经,哇!世尊这个是大圣人啊,没有一个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的,世尊讲的这个法,彻底的空。这的才是真实的,这个才是我要要求的,这才是我要追求的,是不是?研究了四书五经,孔子、孟子、诸子百家、荀子、庄子、老子啊、易经啊,我们不是说,我们中国的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好。而是说:不究竟。

我们老庄哲学思想、诸子百家,性善、性恶荀子,或者是老子、孟子,那都有他的一套。性善孟子,荀子,有的讲性恶说,有的讲性善说,莫衷一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我告诉你:佛法大不相同,我现在用白马跟黑马来比喻,你就知道:譬如说,这一匹是白马,这一匹是黑马,请问你:白马是不是马?是。那我请问你:黑马呢?世间就这样子,看法不一样。白马是马,那黑马呢?就变成不是了,看的角度不一样了,执着了。黑马是马,白马它就不是马了。因为你说黑马是马,那白马也不是马,两匹马相不相同?都是马,怎么不同呢?可是颜色不一样。我告诉你:世尊才是厉害,真了不起,世尊很简单。万法从体相用三个角度切入,迎刃而解,才不会跟你吵这个,白马非黑马,黑马是马,就不是白马,黑马是不是白马?白马是不是黑马?搞这个东西,乱了!世尊讲的太厉害了,相跟用有不同,本体完全一样。相有不同,这一匹黑马、这一匹白马,在相上看不同,把这一匹白马跟这一匹黑马,往生以后,把它磨成粉末状,没有这匹马,它的体性,探讨起来毕竟空,世尊就是看到世间最透彻的那个角度,而我们众生就是卡死在这个相,知道吗?

你讲白马跟黑马相不相同?白马就是黑马,对不对?也对也不对,为什么?本体毕竟空,相同嘛!但是,你说白马跟黑马相同,那你为什么要分一个白跟黑?当然不同嘛。在相上来讲,两匹是不同,在毕竟空的角度来说:两匹是相同,说相同也对,说不同也对,说相同也不对,说不同也不对。佛法就是真的太伟大了,不是说在相上里面打转。在座诸位!分你、我、他,你是法师,这是比丘,这是比丘尼,这是男居士,这是女居士,对不对?也对。就彻底的佛性来讲,怎么样?没有。万法平等,因为我们将来都要生灭、变化,最后都要尘归尘,土归土,都要回归大地,万法平等。佛法,它的伟大,就是说:看一件事情,哪一个角度切进去,都要让你见到究竟之处,不是世间,卡死在这个地方。

这个世间为什么会吵吵闹闹?对不对?两岸为什么会紧张?各个角度看法不同。但是这个地球在几亿年后,慧星撞地球,不存在了,就算不要慧星撞地球,世尊讲的:万法成、住、坏、空,怎么样?也不存在,争个什么劲?你在争什么?但是没办法,我们不是国家领导,大家都学佛,万法平等,所以,佛法本来就是无诤,看到的就是究竟。[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性的佛就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你这个佛心,就在你当下这一念,你不往这边求,你往哪儿求呢?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不要怀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为什么?万物本空啊!哪有一样东西存在呢?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你起心动念,万法就存在,你执着,万法就是好象有那么一回事事情。把这个意识型态、观念灭了,执着灭了,[心灭种种法灭。]你所有的法,统统因为动执着跟分别存在,要是不起心动念,万法无咎,好端端的放在那个地方。譬如说一对夫妻到 diamond 钻石店里面,要买一颗钻石。他的老婆说:这个钻石好,我就一定要买!她的老公说:我没有那么多钱啊!这个钻石不怎么好嘛!一个说好,一个说不好,两个到钻石店就干起来,吵起来。回去以后,老公就安慰她了:不次买一个更大颗的嘛!那老婆就:哼!女人,不可说不可说。现在我请问你,钻石有没有说:你来爱我啊?没有,都在你起心动念。钻石说:你来爱我吧,你来执着我吧,你来排斥我吧!不取舍,万法无咎,钻石就摆在那个地方,它有叫你来执着它吗?是你自己习气控制不了啊!所以,叫做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经文[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性。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我要跟你们告别,可是我要作一个偈颂,我今留一个偈颂,来跟你们告别。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性。[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这个才是我们真的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知邪见、恶知见,尤其我们台湾,外道那么多。误人子弟,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这邪见。三毒就是贪、瞋、痴,就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迷了以后,因为心三毒,魔就住在里面。人家讲:你着魔了吗?中邪了吗?[正见之时佛在堂]。你知见正的时候,万法不取舍,离一切相,佛就在你的堂中,向哪里求?[性中邪见三毒生],你的自性清净心生起了邪见,贪嗔痴就起来,芸芸众生都离不开这个贪嗔痴。[即是魔王来住舍]。魔王就跑来住在你的心中,本性当中就住了三毒。[正见自除三毒心],你拥有正知正见,哪里有什么贪嗔痴呢?当你了悟见性大法,虽然就算你有贪嗔痴的习气,已经无足为碍,法身慧命就产生出来。[魔变成佛真无假]。这个魔就变成佛了。真无假,为什么?因为你正知正见,就除掉三毒了,魔就变成佛了,就一切都是真了,没有假了。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一身就是清净自性,法身、报身、化身,三身本来就是同一个清净自性。[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如果诸位也能够在清净自性下很深的功夫,[本从化身生净性],[本]生清净的自性,本来就是从化身中来,这个[本]就是清净的自性。这个本是怎么来的呢?化身来的,这个化身就应化身,意思是说:指每一个人的身心,就是五蕴身,就叫做化身。我们的清净自性,其实就是来自于五蕴身,不能离开五蕴身这个化身,也可以讲:从应化身来的。也可以这样解释:这个法身、报身皆是从应化身来的。化身不离法身、报身,法身、报身也不能离开化身,这一句是不二的意思。[化]就是应化,本从应化身生净性,生清净的自性,本来就从化身中来。

[净性常在化身中]。清净的自性其实就在你的应化身当中。在座诸位,每一个人本来就具足。[性使化身行正道],我们本性,能使化身行正道。我们清净自性,能使这个化身知见正确,走入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我们将来会获得圆满的报身。[淫性本是净性因],这个淫性就是我们本能。我们每一个人一出生,他就有本能,有烦恼。但是,如果把烦恼放下,我们把这个冲动性,运用在大慈悲的本能,佛性的本能、度众生的本能、诸佛菩萨示现,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他一定有这个本能,这个本能把它烦恼除掉、执着除掉,这个能量就是净性的因,就是你见性的因。意思是说:你不要难过,也许你有一些习气,但是,肯除掉,肯放下,那个能量再给它爆发出来,也不能离开当下。所以,这个淫性是烦恼,也是菩提的因。只要你除掉它,体悟淫性本空,那么,不离当处就是佛。六祖就是告诉大家说:淫性是烦恼,可是,我的菩提也在当下,淫性本是净性因,不要难过,人类一定存在的能量。

[除淫即是净性身]。当下除掉这个淫欲、执着,也是清净法身,意思是:清净法身也不能离开这一念。[性中各自离五欲],[性]就是本性,我们的本性,是应该离开这些五欲六尘的,留下这些大智慧、能量。为什么?因为清净自性有无量的功德法藏,无量无边的大智慧。中各自离五欲,只要你离开这个五欲六尘的攀缘,[见性剎那即是真]。就不着于五欲六尘,超越五欲六尘。[今生若遇顿教门],你只要有因缘,就象我有这个福德因缘,大家有这个福德因缘,来碰到这个顿教的法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见到自性的世尊,你就见佛了。

有一个来我这里说:说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认真念,有时候在梦境见到佛,还不是很清楚。我就跟他讲:你那个没有什么,我这个二十四小时都见佛,每一念出来统统见自性佛,那个就是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你想修行,找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如果想要修行,要作佛,可是不知道真如自性在哪里?[拟]就是去找这个真。拟求就是去寻求,我到底往哪个地方寻求这个真性、真如自性呢?[若能心中自见真],如果你的心中能够见到你的真性。[有真即是成佛因],我不是告诉诸位吗,我这里说法是性说,当下就是。如果你有了真,下手处种了这个因,在座诸位这几天来听经闻法,百千万劫一定成佛。为什么?你今天下的这个种子,就是成佛的因缘,真如自性,直下承担,不需要难过,不需要谦卑。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无,直下承担,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就是大愚痴,你要哪里去找佛?你不见自性,往外一直找佛,你要哪里去找佛呢?起心就是起心动念要找佛了。[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这个顿教法门现在已经留下来了,六祖要走了吗?想要利他,还得先从自修下手。所以,师父以前就是这样子,自己参,体悟到自性,贯通三藏,要下多少功夫啊?要自利利他,你想要救度世人,你就一定要先自修,想要利他,要先自利。

[报汝当来学道者],如果将来,我们就是六祖那个时候的将来。见到《六祖法宝坛经》,我告诉你们吧,将来有因缘,碰到我这个顿教大法的、见性大法的,怎么样?[不作此见大悠悠],此见[即心即佛,顿教大法]。告诉你将来学佛的人、想求佛道的人、想成佛的人、想成就的人,不作即心即佛,你直下承担顿教大法,不作此见,总是大悠悠。大悠悠就是悠忽度日,无精进功夫,懒散过日子。如果不作即心即佛顿教大法的,大悠悠。你不体悟到即心即佛这个道理,你就很可惜,没有办法精进。大悠悠就是总是闲在那个地方,每天懈怠、懒惰、不精进。修行没有方向感就是这样子,没有在自性下功夫,修行就没有方向感,只知道要念佛,不晓得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的事情,现在就要处理这些执着、颠倒、烦恼、妄执、妄想妄念,要好好的把它处理,不能等到临命终,就是这样子嘛!

经文[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好好的安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因为他是见性的大师,就是佛,这些表相上的东西,一律免了。六祖特别交代好。[身着孝服],学这个世间人,也穿这个孝服,那是太可笑了![非吾弟子],不是我六祖惠能的弟子。[亦非正法]!因为那是世俗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你一定要彻底的体悟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诸位!其实这个很简单,你那个[无]暂时不要看,你看这几个字,动、静、生、灭、去、来、是、非、住、往,是指什么?相,很简单。有相就有动静、生灭、去来、是非、住往,相有动静、相有生灭、相有去来、相有是非、相有住跟往,我告诉你:单刀直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彻底的摧毁,相不可得。所以,我告诉诸位:生命当中加一个[无],你的生命大不相同。我们《阿含经》讲: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我所拥有的,这个[我]一加进去,完全不同,你就晓得一切都是过目云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拥有的东西。为什么,那都是刹那变化的,你死执不放,迟早有一天你要舍的。[恐汝等心迷],怕你们心迷了,在相上打转。[不会吾意]。不会这个顿教大法的意,也不了解我六祖惠能的心意。[今再嘱汝],你看多慈悲,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告诉你要怎么修行。[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就象我六祖惠能在世,[若违吾教],如果违背了我的教义、教理、见性大法,[纵吾在世],就算我惠能在世,[亦无有益。]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经文[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怎么样才能见性,就这几句话,[兀兀]叫做心如如不动。这个不修善不是说不要去做善事的意思;是说不着一个我修善之念。这个没有师父说,会误解,而且看不来。兀兀不修善意思是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如如不动。[兀兀]排前面就是:你的心要如如不动,不着一个我在修善之念。腾腾不造恶,内心解脱自在无所为叫做腾腾。不造恶,这恶一定要断。寂寂,心入大寂静处。你要找道场吗?哪里是道场?见一切法界毕竟空,那个当处就是道场。拥有一个好环境,不如拥有一个好心境。你要出家,要找一个好的环境,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好心境,找一个好环境,找不到好的心境,烦烦恼恼,颠颠倒倒。寂寂断见闻,心住在大寂静处的时候,断,见闻就是六根,是指见闻觉知,就是指六根。六根,见闻[之污染]。

心入大寂静处,就会断除六根的污染,你心静下来,六根、六尘对你有什么作用?了知万法都是幻相。当一个人修行见性,心入大寂静处,就会断除六根攀缘六尘的污染。荡荡心无着,[荡荡]就是没有边际。这里意思是:心彻底放下,自在无边。我们今天就是活得不自在,痛苦不堪。心彻底放下,令心无所住着。[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这是开元元年的时候,师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六祖在开元元年往生的,要走了,吾行矣。[奄然迁化]。[奄]就是忽然,[迁化]就是坐化,当然,他就是佛了,没有来去生灭,生死自在。[于时异香满室],大家都闻到香味。六祖就是来演一出戏的,还告诉你我六祖是很有办法的。[白虹属地],[属]就是照,这个白光普照大地。[林木变白],哇!这个光有多大啊![禽兽哀鸣]。这个有两个角度解释,白虹属地就是白光照地,林木变白,这个时候,禽兽难过了,痛苦、哀鸣,感得禽兽哀鸣,意思就是:不是普通人。这个林木变白也有人把它解释说:伤心。一片的白光,照这个林地,这个林木虽是无情物,也变白。这种解释也可以。中文就是有各种角度。

经文[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开元元年,西元713年,我们今天是2004-713,六祖惠能大师是在1291年前坐化。[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广],广州法性寺;[韶],韶州宝林寺;[新],新州国恩寺,三个道场。三个郡官僚以及门人,[洎]就是以及,这些门人。[缁白争迎真身],[缁]就是指出家,因为出家众的衣服是黑的,[白]就是指俗家,缁白就是四众弟子。争迎真身,这可是佛呀!我常常说六祖是中国的佛,东方如来。[莫决所之]。三个州都来,不晓得到底要往哪瞳。[乃焚香祷曰]:烧香了,请示六祖了。[香烟指处,师所归焉]。只要香烟到的地方,就是六祖要回去的地方,就要把他的真身,安葬在那边,放在那边。[时香烟直贯曹溪]。所以,我们这一本叫做:曹溪原本。直贯曹溪,广东。[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龛]:就是禅者坐在里面习静的,就是小室。[神龛]:就是一个小小的,一个修行人,禅坐在里面。并所传衣钵而回,就是把六祖放到这个神龛里面和五祖所传的衣钵,到曹溪来。[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再打开这个龛一看,[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以香泥要把它涂上去。

经文[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大家都忆念这个,会砍这个头,我们前面讲过了。[遂先以铁叶漆布],铁叶就铁片,颈部用铁片跟布弄起来,这个漆布当然就是比较厚一点的。就用这个铁片漆这个布,怎么样?[固护师颈],把六祖的颈部保护起来。[入塔]。放入塔中,[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哇!我们目前在台湾还没有看到这样子。我没办法,你不用看我,我们这个凡夫哪有办法象六祖这样?我们台湾有两尊肉身菩萨,就是慈航菩萨和清严法师。六祖这可不是普通人,赞叹啊!赞叹啊!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哇!还三天三夜,如果要用我们现在摄影机摄影起来。哇!统统信佛,真的!众生喜欢看这个的啊,我就不会觉得很惊讶了,我要的就是正法,我看到白光,看到什么,我不会执着的,我要的就是法。[韶州奏闻],[奏],上奏,[闻]就是皇帝听到这个事、讯息,上奏皇帝,皇帝听到这个讯息。[奉敕立碑],这当然国家的大事,还得了![纪师道行]。纪念六祖一生一世的道行。这可不是普通人。

经文[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师春秋七十有六],六祖惠能大师年龄七十有六。我要活得更长一点,这是梦境。有一天,刚好我爸爸往生了,我要到台北去,就在高雄文殊讲堂休息,第二天就要去台北,休息,没有睡着,躺着的时候,耳朵有人跟我讲话,讲了一句话,说:慧律法师啊!您做的功德很大,您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四岁。哇!别人听了很高兴,我就烦恼了,完了,不会死了!这讲得很清楚喔,我到现在记得很清楚喔!他说他是鬼神。不讲不烦恼,讲了就烦恼,怎么得了!一百二十四岁,哇!那怎么得了,又不能自杀,自杀犯戒啊,怎么得了!伤害这一尊佛,是不是啊?那这不得了!换名话说:在坐诸位死光光,我还活着,真的!我要是福报大,才有办法早走。好了!讲个真正见到的这个境界,真的假的不要管它了,讲一讲大家笑一笑,开心就好。[年二十四传衣],六祖二十四,就收到弘忍大师的衣钵。记得!二十四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在家居士,叫做卢行者,要知道喔![三十九祝发],就是剃度。[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六祖惠能大师讲了三十七年,我们七天,每天三个钟头,就把它解决了,我们叫作捡便宜。[得旨嗣法者],得到顿教大法的宗旨,[嗣法]就传法了,后代传法者,[四十三人],这四十三人都是证悟,还不是开悟,都是有证量的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悟道超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计其数。[达摩所传信衣],达磨大师所传的这个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唐中宗所赐的这个高丽的磨衲宝衣,宝钵,[及方辩],就是四川那个地方的方辩法师,[塑师真相],还很像很像,[并道具等],道具就是平常所用的,值得留念的,人家就喜欢这个,盖个纪念馆啊,大家就留念啊。我这个人,我就没有这样想法,我这个人的想法就是:随便。如果我们这个当家师,法无师不走,我先走了,当然也许他会先走,因为我活一百二十四嘛!如果我先走,就交给他,看他怎么处理,没有关系,一堆臭骨头啊,也没有什么好处理的。不过,我有时候打个妄想,就是说:火化以后,要不然,就把骨灰做成一千个骨灰,跟有缘的道场结缘,你要结缘嘛,作个纪念嘛,不要,臭骨头,要不然就撒在山上,骨灰跟那个麦粉,还是米粉,弄一弄给鸟吃。就是不要撒到大海,因为我很怕海,我看到那个海就很不舒服。开玩笑的啦!往生以后,哪管这个骨头?到极乐世界去,当你火化我的骨头的时候,我已经在极乐世界了,enjoy happy and happiness 。[主塔侍者尸之],这个[尸]就是负责,主塔,负责塔的人,这个塔的负责,[侍]就是服务,在这个塔服务的人。这些方辩雕塑的真相,中宗赐的衣钵,还有平常所用的道具,值得纪念的。[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流传这个《六祖法宝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

诸位!我们用了七天的时间,讲了《六祖法宝坛经》,这是我让正法重现,是我一生一世的愿力。能做多少算多少,有没有这个福德,有没有这个因缘,就看我们佛教的福报了,当然佛教要团结嘛,诸山长老,大德法师、护法居士、大家,我们佛门里面要团结。如果把这个《六祖法宝坛经》制造VCD,散播到全世界各地的华人手中,尤其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大乘的,是大乘菩萨的根性,只是因为种种的因缘不具足,所以,比较少人讲这个。这一套《六祖法宝坛经》要是有因缘传送到大陆,那么大陆的大乘佛教兴盛的因缘,就会启动,因为这个是大陆来的嘛,六祖是大陆来的。这一本《六祖法宝坛经》哪里来的,我告诉你:我们佛弟子要饮水思源,我今天不站在政治的角度立场说,站在佛教的角度说,大陆是我们的根,知道吗?今天没有大陆这些玄奘大师取经,翻译成经典,六祖讲的这个顿教大法,我们能看得到、听得到吗?我们能不感恩吗?我们这一颗感恩,佛教的根就是要这样子。你站在其他的立场我不管,你站在经济立场、政治立场我不管,我现在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中国大陆的的确确就是我们佛教的根,诸位!你敢否定吗?不敢的,没有敢否定的,没有中国大陆的佛法传到台湾来,哪有今天坐在这里的慧律法师?哪有诸位比丘、比丘尼?不可能!

我的意思就是说:佛弟子讲话不要极端,不要随着政治人物起舞,随时随地知道感恩,把仇视写在沙滩上,把感恩刻在石头上。诸位!这句话,有的人看不来,为什么要把仇视写在沙滩上?这么简单嘛,你把仇视、仇恨写在沙滩上,海水一冲没有了嘛!意思就是:叫你不要记恨的意思,为一句话还看不来,还要师父解释,笨蛋!我徒弟这么笨,这一句都看不来?把感恩刻在石头上,为什么?铭记在心。诸位佛弟子!我们能闻正法,能得人身,就是中国大陆这些高僧大德,历尽千辛万苦,舍身命带回来的,佛弟子应当感恩。我以无比虔诚的心,讲这一部《六祖坛经》,就是要落叶归根,乌鸦反哺。台湾这五十年来,就富裕安康、教育普及,我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才听到正法的,我亲近的这上人,煮公上人,哪来的呀?忏公,东北人,哪来的呀?再来,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哪里来的呀?大陆来的,的的确确是不是大陆来的呀?是啊!再来,冷静想想看,今天的惟觉老和尚,哪来的呀?圣严上人哪来的呀?大陆来的。诸位啊!佛弟子讲话不能偏激,不是有了现在,忘了根本,不可以这样子的,政治人物讲什么,你听一听就好。是不是?我们希望有因缘,跟大陆的佛弟子,出家、在家互相交流,两岸互相交流,我是站在佛教的角度,我们现在经济不是交流很热络吗?如果你有因缘到大陆,你不要带中秋月饼去,带什么?带法宝去,知道吗?大家结结因缘,让我们所有炎黄的子孙,都能够步上成就佛道之路!

今天感恩诸位法师、诸位比丘尼、诸位护法居士大德,也感谢卢医师,感谢这些讲堂的招待组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谢谢!

愿以此功德: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0656.html

更多阅读

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免费下载! endnote管理文献

看到大家对Endnote软件非常感兴趣,我提供一个地址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不过要先登陆:用户名:876543210密码:111111这个地址包含了安装软件和视频教程,经下载没有问题。大家如果觉得还可以不要忘了给我评价哦。下载地址:http://bbs.topenergy

大安法师的视频讲座360云盘下载 无心法师全集360云盘

佛教导航视频网收录的大安法师视频讲座试听、下载地址汇总(截止于2013、10、30)http://vod.fjdh.com/NewsDetail/63.html【佛经原典类】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要义-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三偈悬谈-大安法师《佛

祖龙后裔_pdf_txt 洪荒之祖龙txt下载

文件名:祖龙后裔_pdf_txt 分享时间:2015-1-11 21:43大小:3835KB3644次浏览 419次下载 131次保存>>【祖龙后裔_pdf_txt】点击下载↓↓都说主动送上门的物品好不到哪儿去,固然这么,不过男子仍然期望有女人能够主动送上门,变成自个儿嘴里的

声明:《六祖坛经讲义(慧律法师)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下载》为网友暗香浮动红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