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文章阅读设计二 回家的路孙道荣阅读
1、北京中考网:《信任》
2、中考文库:《帮一个,是一个》
3、浙江省东阳市2010年中考试卷:《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江苏省扬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同一篇文章,不同出题)
4、江苏省扬州市语文模考试卷《剔掉多余的》
5、河南省2010年中考试卷:《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6、中考文库:《设置密码》
7、中考文库:《《笑声也是怀念》
8、中考文库:《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
9、陕西省一检试卷:《你有多重要》
10、中考文库:《倾斜65度的阳光》
11、中考文库:《袖子的味道》
12、太原市2010—2011学年九年级测评试卷:《相约在春天开花》;
13、湖北荆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进城的蝈蝈》;
14、福建龙岩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花朵本应芬芳》
15、南京市中考一模试卷:《爱的感应》
16、包头市2011年中考题:《命运可以随时拐弯》
17、南京市江宁区初三语文调研卷:《爱的移位》
18、苏州新区二中考题:《旧报纸里的温情》
19、重庆南坪中学考题:《敲门》
20、浙江义乌考题:《早晨从一朵花开始》
第十一篇:袖子的味道
袖子的味道
孙道荣
那天,母亲在厨房忙碌时,手指上不小心扎进了一根竹刺。我赶紧找来针,在火上消毒后,帮母亲挑刺。
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握着母亲的手。如此粗糙。我小心翼翼地,将刺一点点挑拨出来。
捏着母亲的手指时,忽隐忽现,飘过来一股什么味道。我凑近点,味道更真切了,是那种很浓的油烟味,通常你突然走进一间陈旧的厨房时,就会闻到那种浓郁的味道。经年的菜油香、猪肉的膻气、大蒜叶子、香葱、煤气味、焦糊味……全部搀杂混合在一起,就是这种味道。是从母亲的袖子里飘出来的。
小时候,最喜欢拉着妈妈的手,四处走动。母亲自然垂下的手背,和我的头顶差不多高。不过,踮起脚尖,鼻子就可以凑到妈妈的袖口了,能闻见香喷喷的雪花膏的味道。那是多么好闻的香味啊。那时候,妈妈的手温润、光滑,越是寒冷的天,越是红彤彤的,透着可爱。除了雪花膏的味道外,妈妈的袖子上,还有晚饭的味道,喂鸭子的饲料的味道,肥皂味,以及一点点酒香,那是爸爸端给妈妈的那杯酒,洒落下来的。但我似乎只在记忆里留下了雪花膏的味道,那是妈妈最喜欢搽的东西,很白,很糯,它弥漫的香味经久不息。那是年轻的妈妈留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记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闻过母亲袖子的味道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的袖子上,只留下了如此浓郁的日子的味道?
一个人的袖子上,会留下他独特的味道。那甚至是一个人生命的轨迹。
父亲的袖子上,总是弥漫着很重的劣质烟的味道。父亲是个老烟枪,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被烟熏得像腊肉的皮,又黄又黑。那时,我们家的日子很艰难,父亲在烟雾中,努力寻找着好日子的方向。大部分烟被他吸进了鼻孔里,这成了他日后老胃病的根源,一部分烟,则顺着他的袖筒,钻进他的衣服里。天冷,薄薄的被子根本抵挡不了严寒,父亲总是将他的旧棉袄盖在我的身上,两只袖子则被拉上来,紧紧地凑在我的脖子边,将寒风严严实实地挡在了我的体外。这也使我的鼻息,总是处在他的袖子的包围中,难闻的烟味刺激着我。很长时间,我很讨厌这种摆脱不掉的味道,但我又难以抵御袖子凑实后,被包围起来的那种温暖的感觉。后来,父亲病重住院的时候,我偷偷拿起他的袖子闻过,一点烟味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药丸和中药汤的味道。母亲说,老父亲患病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抽过香烟了。他不得不戒了。那一刻,我忽然强烈地希望能从父亲的袖子上,闻到一点烟味,而将药味掩盖掉啊。可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我们的袖子上,会在不经意间,沾上各种味道,透露出你的秘密。
一个护士的袖子上,必然弥散着好闻的消毒水的味道。每次去医院打针挂水,将袖子撸起来,伸到穿着白大褂的护士面前。戴着大口罩的护士,也伸过来一只手,擦酒精,另一只手,握着针筒。我喜欢护士白白的袖子上,飘散过来的消毒水的味道,这让我内心安静,忘却了对于疾病的恐惧。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家饭店的大厨。你可以想见,他的身上,会有多么浓烈的厨房的油烟气。每天下班后,他都会脱掉一身油腻的工作服,再好好洗个澡。可是,他走到哪里,人家还是嗅嗅鼻子,就能闻出他的职业来。他换了外套,换了衬衫,甚至换了领带,但羊毛衫袖子的味道,泄露了他的秘密。
一个机修工的袖子,永远带着一股机油味;一个园丁的袖子,会藏满花香;一个老师的袖子,必然充满了粉笔灰的味道;而一个建筑工的袖子上,除了水泥、砖瓦的粉尘味外,就是一层层汗水结晶后的浓重的汗馊味……职业、爱好、性格、环境,都会在你的袖子上,留下它的痕迹。闻闻你的袖子吧,就像照镜子一样,你也可以闻到自己的味道。
孩子的袖子上,却总是充满温暖的,好闻的阳光的味道,那是因为,母亲每天都会将他们弄脏的衣服洗干净,在阳光下晒干,叠整齐。因此,孩子们幸福生活的一天,就从袖子开始。
品读生活
在生活这部诗集中,有母亲那温柔甜美的爱心之诗,有父亲严肃威严的箴言之诗,有老师无私奉献的阳光之诗,还有身边形形色色的好多诗篇……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品读。作者从袖子的味道中既品读出了生活的温馨和怀念,又品读出了生活的五彩缤纷和无穷诗意。如果你能从父母的衣袖读出幸福读出温暖读出感慨读出哲理,你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且读且思
1.文章写了多少种人的袖子的味道?
2.文章为什么要详写父母的袖子的味道?
3.说说“我们的袖子上,会在不经意间,沾上各种味道,透露出你的秘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你仔细回忆一下,在你脑海中父母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最深刻?
答案:1.文章写了父母、护士、大厨、机修工、园丁、老师、建筑工等几种人袖子的味道。2.因为父母是最亲近的人,父母衣袖的味道给自己印象最深刻,同时,作者还借写父母衣袖的味道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恋之情。3.开启下文。4.略。
第十二篇:相约在春天开花
太原市2010---2011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测评
相约在春天开花
孙道荣
妻子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甩着湿漉漉的手,急匆匆就要出门。
外面飘着漫天的雪花,这是今冬以来,杭州下的第一场雪。她这是要出去赏雪吗?可是,雪刚飘下来,就都融化了,还没有积起来呢。妻子摇摇头,说,昨天我和人家约好了,要买她的盆景,差点忘记了,刚刚想起来。
我拉住她,外面下着大雪,买什么盆景?等天好了再买也不迟啊。
妻子却坚持马上去。她解释说,昨天中午吃过饭后,我在单位附近溜达,在桥头,看到一个骑着三轮车卖盆景的老太太,有剑兰,文竹,金菊,还有水仙球。我想买几颗水仙球,赶到春节的时候,正好能开花。老太太却告诉我,这几颗水仙球都是卖剩下来的,芽发得迟,估计要到春节后才能开花。她说,我要是真想买的话,她明天再带几颗好的球株来,确保能在春节期间开花。真是一个善良的老太太。于是,我和她约好,第二天中午这个时候,还在这个地方,我等她。
我探头看看窗外,雪下得更紧了。我对妻子说,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雪,谁还会出门啊?再说了,那种路边的买卖,本来就是随口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
妻子执意要去。
我推出自行车,那我就替你跑一趟吧。
妻子的单位,离家大约三四千里,顶着风雪,向前骑去。我心里嘀咕着,肯定是白跑一趟,权当是体验一下雪中骑车的滋味吧。
赶到妻子单位附近,四处张望,风雪中除了偶尔几个顶着伞的路人,路上显得空空荡荡。果然被我言中了,也难怪,大雪天,谁还出门没事找事啊。
路滑,推着车往回走。拐弯的时候,忽然看见,路边的墙角,蹲着一个老大爷,面前摆着两只箩筐,都是水仙球株。没想到,这个天,还真有人坚持做生意,小本买卖,不容易啊。
问好价钱,我买了五个水仙球株。我是这样打算的:回去跟妻子撒个谎,就说找到那个和她约好的老太太了,水仙都是从她那儿买来的,免得她有失落感。
老大爷细心地用塑料袋,帮我将水仙球株一个个装好。他的毡帽上,飘落了好几片雪花,竟然没有融化。一看,落在地上的雪,也已经开始积聚了。这说明,气温在下降。
我劝老大爷,天冷,又下雪,不会再有什么生意了,赶紧回家吧。
老大爷双手凑到嘴巴前,一边哈着热气,一边点着头。
我推着车,慢慢往前走去。
身后,隐约听到老大爷在自言自语:“人家也许不会来了,真的不会来了。这个鬼天气,谁还会出门啊。老太太,太冷了,我得回家了,你可别怪我,我可是已经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哦。”
原来……我霎时明白了。
我转回身。我要紧紧握着老大爷的手,我要大声告诉他,您没有白等啊。
雪打在我手中的水仙球株上,它们已经长出绿叶,她们相约,在春天开花。
相约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本文的故事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诚信”二字的含义。相约春天开花,以爱心为瓣,诚信为蕊!是冬天爱的温暖孕育了春天的美丽!温暖就是这样把人性之美悄无声息地传递出来了。
且读且思
1.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妻子”为什么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急匆匆就要出门?
2.请从文中找出“妻子”一定要实现诺言的词句。
3.仔细阅读画线句“我霎时明白了”,说说作者明白了什么。
4.请你叙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诚信故事。
答案:1.因为她突然想起昨天约好要去买一老太太的盆景,不能失约就匆匆出门。2.“妻子却坚持马上去”、“妻子执意要去”。3.明白了卖水仙球的老大爷是替老太太来信守诺言。4.能围绕“诚信”叙述故事,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第十三篇:进城的蝈蝈
荆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六、(12分)小说阅读
进城的蝈蝈
孙道荣
晚饭后,一家人散步。走到小区门口,被一阵密集的“唧唧——唧唧”声吸引——是卖蝈蝈的。
儿子嚷着要买一只。
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侧,捆着几百个小竹笼,每个小竹笼里,都装着一只蝈蝈。走近了,蝈蝈声更加急促响亮,此起彼伏,像没有指挥的大合唱。
卖蝈蝈的中年男子站在一边,卷起破了边的帽子,呼哧呼哧地扇风。
问价格,中年男子指着竹笼,用一口浓重的乡音说,左边的每只三元,右边的五元。问缘故,男人回答,左边的是养殖的;右边的是从庄稼地里一只一只捉回来的,叫声不一样。
儿子选了一只野生的蝈蝈。提着笼子,儿子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先回家去了。“唧唧——”一只蝈蝈的叫声,渐渐远去,就像大合唱里一个声音唱着唱着突然跑了调,越跑越远。
我好奇地问中年男子,那些蝈蝈,是怎么从庄稼地里捉来的?
他说,这些蝈蝈,都是我两个孩子捉的。男子看着我儿子的背影,比划着说,我的小孩子和你儿子差不多大,大女儿已经读高中了。这些蝈蝈,都是他们姐弟俩放学后,上庄稼地里捉回来的。说着,他忽然咧咧嘴嘿嘿笑着说,你看你们城里的孩子,多白嫩啊。我的两个孩子,晒得都跟黑蛋似的。
他告诉我,每年一到夏天,两个孩子就会利用星期天和暑假,到田间地头捉蝈蝈,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捉三四十只。孩子的爷爷奶奶,则会早早编织好一些小竹笼,用来装蝈蝈。然后,他再骑着自行车,驮到城里来卖。不过,女儿快升高三了,学习紧了,没时间捉蝈蝈了。所以,他才又从养殖场里批发了点养殖的蝈蝈,一起拉到城里来卖。
说到两个孩子,中年男子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些许欣慰。他说,女儿的老师说了,这孩子肯干,明年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这不,我得给她先攒好学费呢。
我问他,这些蝈蝈都卖掉,要多长时间?
他说,生意好的话,一天能卖三五十个,这些都卖掉,总要十来天吧。因为家离城里有一百多里远,所以,每次都等全卖完了才回去。
那晚上住哪儿啊?我关切地问。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桥说,这么多蝈蝈,太吵,住哪儿都不方便。我晚上就睡在桥洞下面,吵不着别人,还省钱。他憨笑着。
天渐渐黑了。不断有人领着孩子,好奇地走过来。
我对他说,我再买一只吧,免得那只蝈蝈落了单,孤独。
他帮我挑选了一只。
“唧唧——”提着笼子,我向家走去。家里,另一只蝈蝈,在“唧唧”地呼唤。我的家,会成为这两只蝈蝈在这个城市里的家吗?
25. (2分)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26. (2分)“卖蝈蝈的中年男子”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27. (2分)小说结尾“我的家,会成为这两只蝈蝈在这个城市里的家吗”有什么深层含义?
28. (3分) 揣摩“我对他说,我再买一只吧,免得那只蝈蝈落了单,孤独。”说说“我”此刻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29. (3分)依据你对小说的理解,适当发挥想象,分别描述“城里一家人”和“乡下一家人”晚饭后的生活场景。
答案“
六、(12分)小说阅读
进城的蝈蝈
孙道荣
晚饭后,一家人散步。走到小区门口,被一阵密集的“唧唧——唧唧”声吸引——是卖蝈蝈的。
儿子嚷着要买一只。
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左右两侧,捆着几百个小竹笼,每个小竹笼里,都装着一只蝈蝈。走近了,蝈蝈声更加急促响亮,此起彼伏,像没有指挥的大合唱。
卖蝈蝈的中年男子站在一边,卷起破了边的帽子,呼哧呼哧地扇风。
问价格,中年男子指着竹笼,用一口浓重的乡音说,左边的每只三元,右边的五元。问缘故,男人回答,左边的是养殖的;右边的是从庄稼地里一只一只捉回来的,叫声不一样。
儿子选了一只野生的蝈蝈。提着笼子,儿子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先回家去了。“唧唧——”一只蝈蝈的叫声,渐渐远去,就像大合唱里一个声音唱着唱着突然跑了调,越跑越远。
我好奇地问中年男子,那些蝈蝈,是怎么从庄稼地里捉来的?
他说,这些蝈蝈,都是我两个孩子捉的。男子看着我儿子的背影,比划着说,我的小孩子和你儿子差不多大,大女儿已经读高中了。这些蝈蝈,都是他们姐弟俩放学后,上庄稼地里捉回来的。说着,他忽然咧咧嘴嘿嘿笑着说,你看你们城里的孩子,多白嫩啊。我的两个孩子,晒得都跟黑蛋似的。
他告诉我,每年一到夏天,两个孩子就会利用星期天和暑假,到田间地头捉蝈蝈,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捉三四十只。孩子的爷爷奶奶,则会早早编织好一些小竹笼,用来装蝈蝈。然后,他再骑着自行车,驮到城里来卖。不过,女儿快升高三了,学习紧了,没时间捉蝈蝈了。所以,他才又从养殖场里批发了点养殖的蝈蝈,一起拉到城里来卖。
说到两个孩子,中年男子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些许欣慰。他说,女儿的老师说了,这孩子肯干,明年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这不,我得给她先攒好学费呢。
我问他,这些蝈蝈都卖掉,要多长时间?
他说,生意好的话,一天能卖三五十个,这些都卖掉,总要十来天吧。因为家离城里有一百多里远,所以,每次都等全卖完了才回去。
那晚上住哪儿啊?我关切地问。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桥说,这么多蝈蝈,太吵,住哪儿都不方便。我晚上就睡在桥洞下面,吵不着别人,还省钱。他憨笑着。
天渐渐黑了。不断有人领着孩子,好奇地走过来。
我对他说,我再买一只吧,免得那只蝈蝈落了单,孤独。
他帮我挑选了一只。
“唧唧——”提着笼子,我向家走去。家里,另一只蝈蝈,在“唧唧”地呼唤。我的家,会成为这两只蝈蝈在这个城市里的家吗?
25. (2分)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26. (2分)“卖蝈蝈的中年男子”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27. (2分)小说结尾“我的家,会成为这两只蝈蝈在这个城市里的家吗”有什么深层含义?
28. (3分) 揣摩“我对他说,我再买一只吧,免得那只蝈蝈落了单,孤独。”说说“我”此刻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29. (3分)依据你对小说的理解,适当发挥想象,分别描述“城里一家人”和“乡下一家人”晚饭后的生活场景。
答案:
25.(2分)我为儿子买蝈蝈,与卖蝈蝈男子攀谈后,又买了一只蝈蝈
26.(2分)勤劳、节俭、朴实、善良 、慈爱(言及三点得满分)
27.(2分)表达对进城农民的深深同情,对城乡生活差别的深切感叹
28.(3分)“我”了解到“卖蝈蝈男子”家里情况后,想尽一份心,帮帮他
29.(3分)“城里一家人” 晚饭后牵着孩子漫步街头、公园,享受着生活的安逸与舒适;“乡下一家人”晚饭后大人在编蝈蝈笼子,整理家什农具,孩子们到田间地头捉蝈蝈,还在为生计操劳奔波
第十四篇:花朵本应芬芳
石嘴山市第十七中学中考语文交流试卷
福建龙岩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
花朵本应芬芳
孙道荣
⑴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⑵一位妈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⑶多(▲)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⑷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⑸多(▲)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⑹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用雨披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⑺多(▲)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⑻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⑼多(▲)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⑽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⑾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大量的习题上,甚至连和我们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了呢?
⑿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⒀我嗅到了芳香,我希望她们不要夭折。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
(摘自《新民晚报》 2010年11月8日 )
问题:
1.本文记叙了多则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最合适的顺序是( )(2分)
A.幽默 可爱 伶俐 乐观
B.乐观 幽默 可爱 伶俐
C.伶俐 乐观 幽默 可爱
D.可爱 伶俐 乐观 幽默
3.文章第⑾段写“我”孩子的学习生活,目的是什么?(3分)
4.文章最后一段中的“芳香”一词有着什么样的含义?(3分)
5.本文揭示了一个令人非常忧虑的教育话题,请根据你的理解对这个话题进行简要的分析。(3分)
答案:(未找到)
福建龙岩市中考语文试卷
问题:
15.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16.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分)
17.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6分)
18.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答案:
15.(4分)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1分) ,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2分)。
16.(5分)
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2分,答对二点即可)
这四件趣事与下文(“我”孩子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3分)
17.(6分)(答对三点得6分)
(1)比喻(1分),作者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1分)。
(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可)
(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
(4)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18.(5分)
事例(2分),收获(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备考的日子,繁重沉闷。夜深人静,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书桌前,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倍感振奋。
示例二:在体育迎考的日子里,所有的训练项目枯燥乏味,我流汗,甚至流血,但是最终我得了A。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我变得更自信、更强大。
第十五篇:爱的感应
南京市江宁区2011年九年级一模试卷
爱的移位
孙道荣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4分)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问题:
1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2分)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21.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22. 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2分)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2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答案:
19.(3分)帮父亲修藤椅 调皮 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意对即可)
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
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23.(3分)B
第十六篇:命运可以随时拐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
命运随时可以拐弯
孙道荣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
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
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14分)
《北京晚报》2010年11月17日
问题:
12.文章开篇点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从全文看这样写的用意何在?(3分)
答:
13.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3分)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 → → →谜底揭开
14.你怎样理解文章第三段划线句子中“荣誉”一词的含义及作用?(3分)
答:
15.文章描写了主人公受助后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写有何意义?(3分)
答:
1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主人公“命运拐弯”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答案:(待)
第十七篇:爱的移位
南京市江宁区初三语文调研卷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问题: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做的几件事情
评点人物形象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 、充满好奇心
▲ 、倔强等
1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2分)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
21.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
答案:
19.(3分)帮父亲修藤椅 调皮 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意对即可)
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
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
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
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
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23.(3分)B
第十八篇:旧报纸里的温情
苏州新区二中考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3分)
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嘴,大家共享。
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杆小秤。
“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秤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她的实诚,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第三期作者孙道荣)
17.文章—开始,作者写办公室里的女同事用卖报纸的钱分享零嘴,是否是多余的笔墨,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化大量的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老太太过秤、请人算钱、认真找零等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我”和“老太太”都在笑,这两个“笑”中蕴含的感情一样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答案:(待)
第十九篇:《敲门》
重庆南坪中学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敲 门(孙道荣)
①“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
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老人,社区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看看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置。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
④社区找到他,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他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⑤老人的身体很硬朗,但也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A.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幸亏只是虚惊一场。还有一次,中午,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喜颠颠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
⑥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洞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⑦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这么巧,有什么事情。也只好这样想了。
⑧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一家回家。在楼梯洞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一早再来敲门吧。
⑨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却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⑩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梯洞里的声音,就想着是不是你们回来了,所以赶紧又上来看看。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
(11)B.“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答应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18.请围绕“敲门”这一核心事件,概括本文主要内容。(4分)
19.理解第三、四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表达作用。(4分)
(1)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2分)
(2)社区找到他,他欣然接受了。(2分)
20.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4分)
A.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
B.“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
我选( )处
21.他和老人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略作分析。(4分)
老人:
他:
22.文末“共同的牵挂”具体指什么?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与身边的人有着怎样的共同牵挂。(4分)
答案:(待)
第二十篇:《早晨从一朵花开始》
浙江省义乌考题
(二)(14分) 早晨从一朵花开始
孙道荣
① 窗外又传来“唧唧喳喳”的鸟雀声。
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我都是在鸟雀声中醒来的。在城市生活已久,除了公园之外,很少能够听到鸟声。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鸟雀,来到我的窗前?
③起床,好奇地来到阳台上。树冠和栅栏上,飞跃着一大群麻雀,还有几只画眉、燕雀,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闹着,围着一楼的院子,似乎在迫不及待地等待什么。
④ 低头,看见一楼的院子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在弯腰忙碌着。我认得她们,她们是楼下搬来不久的邻居,一家印度人,听说男主人就在附近的一家软件公司做工程师。正在忙碌的是母女。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还没有上学,英语很好。他们是我们这个小区惟一一个外国人家庭,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虽然就住在他们楼上,却还没有和他们打过什么交道。
⑤她们在作画。奇怪的是,并不是在纸上,而是直接在地面上;也不是用笔墨油彩,而是用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我好奇地注视着她们,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们在作画。妈妈先用灰色的粉末,勾出边线,女儿端着一个彩色的盒子,跟在后面,往线里面撒着彩色的粉末,一会儿,一片花瓣现出了它优美的形态,一片叶子,伸展出它的经脉。真的太美了。我不由啧啧赞叹。
⑥听到楼上的动静,母女两人都直起腰,抬头。言语不通,我冲她们竖起大拇指。“您好,先生,我们没打扰您吧?”没想到,女孩的妈妈竟然会讲普通话,而且说得很好。女人看出了我的惊讶,解释说,她大学学的专业就是汉语。我冲她们笑笑,你们的花,真美,谢谢!树枝上的鸟雀,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在响应我似的。
⑦她们继续作画。早晨的空气,清新,凉爽,有隐隐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五片红色的花瓣,盛开,中间是黄色的花蕊。不认识。我问她们,这叫什么花?女人笑着说,木棉花,是我家乡最常见的一种花。
⑧犹豫了一下,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地面上作画,画花?女人直起腰,抬头看看西方,那是她家乡的方向吧。她说,这是她家乡的习俗,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她的家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偏僻、贫瘠的小村庄,每天早晨,只要有女孩子的家庭,一大早女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家的门口,用彩色的粉末,作画,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棵树,还可以是一座房子。彩色的粉末画,是灰色村庄中惟一的亮色。
⑨女人指指手中的盘子说,这个盆子里的粉末,就是用稻米和小麦做的,需要什么颜色,加一点植物的颜料就可以了。女人说,在自己的家乡,直到今天,还很贫穷,粮食并不富余。那为什么还要用粮食的粉末来作画呢?女人指指站在树上的鸟雀说:“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包括天上的这些飞鸟。用粮食的粉末作画,既美化了自己的家,又可以让路过的鸟吃饱肚子。”
⑩我们的一天,就是从一朵花开始的。女人腼腆而自豪地说。我到中国已经六七年了,在几个城市生活过,这个习惯,也至今保存着。
⑾原来是这样。我由衷地向她们母女点头致谢。小女孩对着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然后,拉着母亲的手,往家里走。她是要把这朵花,这个院子,以及这个早晨,都让给那些迫不及待的鸟儿们吧。
⑿我也轻轻地从阳台退回房间。我看到众鸟扑楞楞飞进院子,我听见了它们欢快的歌唱,在这个无比清澈、无比美丽的早晨。
(选自2011年7月3日《杭州日报》,略有改动)
1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2.第①②③段写小鸟,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13.结合上下文,品味赏析第九⑨段划线语句。(3分)
14.“小女孩对着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请以小女孩口吻写出小女孩会说的话。(3分)
15.“小故事大道理”,请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4分)
答案:(待)
更多阅读
证据:让生命找到回“家”的路——《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证据:让生命找到回“家”的路——《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浙江慈溪中学 黄孟轲 315300教学随想: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美文。有不少老师及有关教参资料认为这是一篇怀念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乡的散
记住回家的路——读周先生散文有感 大语文记住回家的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了他的《善良,丰富,高贵》,一下子被其文采和哲思,还有力透纸背中的那份智慧和超然吸引和感动,于是疯狂地恋上了他的文字。每一次阅读,如是做一次完美的心灵SPA,“小事终究是小事,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
基二FFT的原理和算法 基2fft算法原理
以前在博客上放的基二FFT源程序,可读性是比较差的,现在已经改过程序,从新发上去了。这几天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基二FFT算法,受益非浅。现在简单的分析一下基二算法的原理。在VISIO里画了程序框图,呵呵。可是不知道怎么传上来,最后还是存为B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1) 初步设计深度规定
默认分类 2008-06-24 21:50:20 阅读1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1988年3月24日,化工部前 言本规定是根据国家计委计资[1984]1648号《关于简化基本建设审批手续的通知》要求,由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对原燃料
<回家的诱惑>之二《回家的欲望》33-65集全集直播及简介视频+组 回家的欲望第2部全集
《回家的诱惑》之二<回家的欲望>33-65集全集直播及简介主演:秋瓷炫李彩华 凌潇肃 迟帅 涂黎曼 郑亦桐 馨子 雷佳音 夏台凤演员表:秋瓷炫 饰演 林品如李彩华饰演艾莉凌潇肃饰演洪世贤迟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