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三亚亚龙湾喜来登大酒店海边卫生间看到的一幅绘画,绘画名字和作者不详,但看到的画面是一个老外在纺织。三亚是黄道婆待过的地方,也是纺织业的故乡,而在三亚看到欧洲人在织布,很是好奇,回来查了查资料,才知道东西方纺织机的渊源关系。
我国最原始的织布工具,是出现于六七千年以前的“距织机”。织布时,操作者席地而坐,足蹬卷经棍,右手持打纬刀打紧纬线,左手投纬引线。当然,由于工具的简陋,织布效率是可想而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秦汉之际,人们革新成功一种手脚并用的单综织机。这类织机,虽然仍是简单、原始的,但比“距织机”的纺织速度加快了许多倍,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织机了。欧洲到6世纪才开始出现这类织机,到13世纪才广泛采用。印度人早在5000年前就懂得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方法。这方法往西经波斯、埃及传到欧洲,往东经中国传到日本。欧洲人知道纺纱织布的方法虽早于日本,但织布工人对纺纱不感兴趣。因为梳理棉花纺出长线来很费事,所以他们只不过用棉线织个手绢之类的织物。而在东方却对棉线极为珍视,印度大面积地种植棉花,纺织出上等布匹,向欧洲贩运。故此,直到18世纪,在纺纱织布的技术方面,欧洲人远远落后于亚洲。1764年至1767年间,英国布莱克本的木匠哈格里夫斯研究出能同时纺出几根线来的机器。接着英国普雷斯顿的理发师阿克赖特又研究出另外一种纺织机,不过纺出来的线比哈格里夫斯的粗而结实。一般的织机只能织出平纹的织物,而要织造带有复杂花纹的织物,就要在织机上再加提花装置。我国在商周时期已有了提花设备,到汉代,已使用复杂精密的提花机。但这类提花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够理想,60天才能织出一匹花绫。三国曹魏初年,扶风(今陕西兴平)的马钧对提花机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提花机,省工省时,织出花纹更加精美,很快得到推广。后经唐、宋几代的不断改进提高,提花机更加完善定型。唐代的纺织业非常发达,已能织出布、绢、纱、绫、罗、绵、绮等十几种丰富多采、精巧新奇的布帛。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贸易大为发展。殖民地的占领,又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手工纺织机器工作机件的一系列改进,使得利用各种自然动力代替人力驱动的集中生产成为可能。18世纪70~80年代欧洲广泛利用水力驱动棉纺机器。到1788年英国就有了143个水力棉纺厂。18世纪末,纺织厂开始利用蒸汽机。从此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纺织生产的大工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纺织机器更多的革新与创造。1825年英国R.罗伯茨制成动力走锭纺纱机,经不断改进,逐渐推广使用。1828年更先进的环锭纺纱机问世,经过不断改进,得到广泛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几乎完全取代了走锭纺纱机。自从翼锭和环锭的发明,使加拈和卷绕两个动作可以同时连续进行,这比走锭纺纱机上加拈和卷绕交替进行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加拈和卷绕工作是由同一套机构(翼锭或环锭)完成的,这就限制了成纱卷装的尺寸。卷装尺寸与机器运转速度之间产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加拈和卷绕分开,各由专门机构来进行。20世纪中叶,各种新型纺纱方法相继产生,如自由端加拈的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包缠加拈的喷气纺纱、假拈并股的自拈纺纱等。
(有关资料来自《世界纺织史》、《文化译丛》1993年01期《纺织机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