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这些年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医院诊断多,家长咨询多,整理一下留作自己回复有关内容时参考备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常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严重者可死于新生儿早期,幸存者可留有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后遗症。
[●病因] 1)围生期窒息包括宫内窘迫、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的窒息。脑部病变与窒息时间和缺氧缺血程度有关。2)新生儿疾病包括严重的呼吸暂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胎粪吸入综合征、严重肺炎,心搏骤停、心力衰竭、休克等。
[●机理]1)缺氧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使脑细胞氧化代谢发生障碍,体液由血管内经组织间隙转移到细胞内,产生脑水肿。2)缺氧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细胞外水肿,继而使脑血管受压,发生脑缺血。严重缺氧时心搏减少,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更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脑干萎缩。3)缺氧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或组织坏死使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常见脑实质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出生后3天内往往出现意识障碍、激惹、过度兴奋、反应迟钝、嗜睡、昏迷、颅内压增高(4-12小时逐渐明显)、肌张力改变(早期肌张力增加,后期及严重者肌张力减弱消失)、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最迟3-4天发生)、脑干功能障碍(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和呼吸不整暂停)等。
[●辅助检查]
(1)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正常值<10U/L,脑组织受损时升高。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值<6μg/L,神经元受损时血浆中此酶活性升高。
(3)B超具有无创、价廉、可在床边操作和进行动态随访等优点,对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4) CT扫描有助于了解脑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但对预后的判断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供临床分析,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轻度: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消失,但基底节及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中、重度者常有颅内出血。(经临床研究:●胎龄在28-33周、34-36周、37-42周的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其小脑CT值分别为27.7±4.7Hu、25.0±3.4Hu、27.9±2.9Hu;脑干CT值分别为22.2±3.1Hu、23.6±2.8Hu、26.5±2.3Hu;基底节CT值分别为20.4±2.8Hu、21.7±3.7Hu、25.3±2.1Hu;丘脑CT值分别为19.9±2.6Hu、22.7±3.3Hu、25.8±2.3Hu;白质CT值分别为26.4±6.7Hu、27.9±5.4Hu、31.2±4.0Hu;灰质CT值分别为26.4±6.7Hu、27.9±5.4Hu、31.2±4.0Hu;脑室CT值分别为6.6±2.6Hu、7.1±2.7Hu、7.9±2.8Hu。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且3组间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白质、灰质CT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新生儿的脑组织CT值无明显差异。●在足月HIE患儿中,轻度HIE患儿、中度HIE患儿、重度HIE患儿的小脑CT值分别为27.8±4.1Hu、25.2±3.9Hu、22.8±3.8Hu;脑干CT值分别为25.5±4.0Hu、23.1±3.2Hu、19.5±2.8Hu;基底节CT值分别为24.1±4.1Hu、23.3±4.1Hu、17.6±2.5Hu;丘脑CT值分别为24.3±4.8Hu、21.8±3.1Hu、17.5±3.3Hu;白质CT值分别为17.3±3.6Hu、14.6±3.5Hu、11.2±2.4Hu;灰质CT值分别为29.7±4.0Hu、27.2±3.7Hu、26.2±2.8Hu;脑室CT值分别为7.7±2.5Hu、7.4±2.4Hu、6.9±2.5Hu。这些检测结果显示,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轻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的各部位脑组织的CT值无显著性差异;中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小脑、基底节、丘脑、白质CT值有显著性差异,在脑干、灰质CT值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重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各部位脑组织的CT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上淡绿色字内容仅供参考)
要强调一下,CT扫描的放射量大约相当于拍400张胸片,医生正确掌握CT适应症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对HIE研究的进展,临床上已经广泛选用核磁共振(MRl)检查。有一些儿科医师,包括我本人,是不建议用CT的。CT对预后的判断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CT毕竟是有放射性的,对新生儿是有害无益的。如果要作相关检查,磁共振MRI比较合适,没有放射性,价格也在下降。
(5) 核磁共振(MRl)分辨率高、无创,具有能清晰显示颅后窝及脑干等B超和CT不易探及部位病变的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质子磁共振波谱(MRS)、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均有其特征(不多赘述),对临床综合诊断及预后评价很有意义。
(6) 脑电图可客观地反应脑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及有助于惊厥的诊断。
[●诊断]结合围生期窒息史、生后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资抖,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应与其他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疾病鉴别,如损伤性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钙、低血糖等。
HIE临床分度
分度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意识 | 过度兴奋 | 嗜睡、迟钝 | 昏迷 |
肌张力 | 正常 | 减低 | 松软或间 歇性伸肌 张力增加 |
原始反射 | 稍活跃 | 减弱 | 消失 |
吸吮反射 | 正常 | 减弱 | 消失 |
惊厥 | 无 | 常有 | 多见,频 繁发作 |
中枢性 | 无 | 无或轻 | 常有 |
瞳孔改变 | 无 | 无或缩小 | 不对称或 扩大、光 反应消失 |
前囟张力 | 正常 | 正常或稍 | 饱满、紧张 |
病程及预后 | 兴奋症状在 24小时内最 明显,3天 内逐渐消失 ,预后好 | 症状大多在 1周末消失, 10天后仍不 消失者可能 有后遗症 | 死亡率高 ,多在1 周内死亡 ,存活者 症状可持 续数周, 后遗症多 |
(1)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可给予维生素K15mg/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2) 重症监护: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瞳孔、前囟、惊厥等情况。
(3) 支持疗法:1)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是支持疗法的中心,保持PaO2>7.98-10.64kPa(60-80mmHg)、PaC02和pH在正常范围。可酌情予以不同方式的氧疗,严重者可用机械通气、NO吸人,但应避免Pa02过高或PaC02过低;2)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避免脑灌注过低或过高。低血压可用多巴胺(每分钟3-5μg/kg ),也可同时加用多巴酚丁胺( 每分钟2.5-10μg/kg )。3)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4.16-5.55mmol/L,75-100mg/d1),以保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
(4) 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于15-30分钟静脉滴人,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10mg/kg。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肝功能不良者改用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安定,每次0.1-0.3mg/kg静脉滴注;或加用水合氯醛50mg/kg。也要注意代谢紊乱,如低糖,低钙、低镁、低钠的补充。
(5) 脑水肿处理:避免输液过量是预防和治疗脑水肿的基础,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l/kg。颅内压增高时,首选利尿剂呋塞米,每次lmg/kg,静注;严重者可用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静注,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危重时也可以考虑早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持续缓解脑水肿的作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lmg/kg,每6-12小时1次,48小时后视情停用或减量。
(6) 其他如亚低温、高压氧舱、硫酸镁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治疗的疗效尚待进一步证实。 [●预后]
本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有关。病情严重,惊厥、意识障碍、脑干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血清CPK-BB和脑电图持续异常者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积极推广新法复苏,防止围生期窒息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附:有关新生儿颅内出血(2009.12.29二稿;2010.9.22中秋节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