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各国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
及其中中国军人形象
相信几乎所有军事发烧友也都是战争电影迷,我也不例外。论战争电影的特技效果和真实感,说句实诚话,我国不如外国,至少大多数是样。
先别扯远了,我的题目是“各国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建国后我国参加的战争和地区冲突,大致有五场,但称得上是战争的,可以认为只有三场:朝鲜战争、中印边界战争、中越边界战争(虽然珍宝岛之战险些把中国推向核战争,但毕竟没庆幸我们没有走到哪一步,仅仅是把它仅限于一场边界冲突)。而这三者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朝鲜战争,我们习惯于将它称为“抗美援朝战争”,这里我们还是遵循国际上的叫法,称之为“朝鲜战争”。与朝鲜战争的规模与惨烈很不符,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却很少,乍一看很奇怪,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难理解。这场战争开始是北朝鲜和南朝鲜之间进行的,当时国内称之为“内战”,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却认定这是由于北朝鲜的非法“侵略”引起的,于是美国带着十几个国家出了兵,不久中国也出了兵,朝鲜战争升级。双方对这场战争的性质的对立成了这场本该在1950年就该结束的战争持续到了1953年。
讲完了历史,让我们来看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参战国如此之多,惨烈程度如此之大的战争在电影屏幕上却比较少见?至少相对于二战和越战电影来说是这样的。其实,这场战争看似是两个小国或地区的有限的战争,其实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战后,中美两国都拍摄过一些关于此战的电影。朝鲜战争后20年,中国被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国际上可与美国平起平坐—至少理论上是这样,而且,国际环境也起了一些奇妙的变化,由于珍宝岛问题,中国彻底与“老大哥”翻脸,而随后美国总统来华访问—其意图很明显,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两国走的越来越近,政治也影响到了文化,于是,两国心照不宣地几乎停止了关于朝鲜战争的拍摄,随后,美国电影方逐渐把视角转向了越南战场,中国正在闹“文革”,整个电影业都陷入了低谷。在这二十年中,美国拍摄的关于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大约只有十几部的样子,例如:《钢盔》、《猪排山》、《陆军医院》等,中国方面的数字也多不到那里去,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上甘岭》、《奇袭》等。由于电影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朝鲜战争被称之为“被遗忘的战争”并不是没有来头的。由于我国拍摄这些电影大多数都是在五、六十年代,按当时的电影潮流—“文化应该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我们很难从国产电影中看到这场战争的全貌。欧美国家的电影受到的政治禁锢则要小一些,但“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当时正值冷战高峰,中国虽不是老美的头号敌人,但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也是不可缺少的反共工具。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有二十来个,除了中美两个大国,其它的那些个交战方中最有发言权的恐怕就是南朝鲜和北朝鲜了,时至今日,北朝鲜被称之为“朝鲜”,而“韩国”这个名字则逐渐取代了“南朝鲜”。这两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输家——三年里兄弟间打的头破血流,人死了真不少,双方都几乎快被对方吞掉,但又都被对方的援军又打了回来。战争结束时似乎又回到了战争的起点—“三八线”还是那条“三八线”。
这两个完全对立的国家除了这场战争,在近代几乎没有参加过别的什么战争(韩国在美国对越南的战争中也出了兵,但作用不大),于是对这场电影的大书特书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韩国在新世纪里还出了部《太极旗飘扬》。而我们对朝鲜的了解则少之又少,但肯定的是朝电影方对这类题材肯定也没少拍,以朝鲜现在的情况,我们不用看也不难猜出他们的电影技术是怎么样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该类电影中中国的形象。
既然上面刚提到了《太极旗飘扬》,就从这部电影入手吧。其实这部电影中关于中国的戏份并不多,只有两个镜头,加起来也不过一分钟,但很有说头,其中一个镜头是当韩国军队快打到鸭绿江时突然遭到中国志愿军的反击,乍一看那人山人海的镜头着实很壮观,但从这点我们大概可以看出韩国人对志愿军作战的理解:那就是“人海战术”,其实这也是几乎所有其它国家对中国军队作战特点的理解,因为中国军队的装备差是事实,能打胜仗却也是事实,那些跟中国交过战的国家实在想不明白,就只好找借口,找什么好呢?中国人多也是事实,于是他们就不约而同地把“人海战术”作为中国能够取胜的唯一原因,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部印度电影,电影名字我记不清了,讲的是中印边界战争,其中这一点体现的也很明显:漫山遍野的中国兵端着枪像散步一样在行军,正好进入了印军的埋伏圈,突然枪声大作,于是这些中国兵便被像割麦子一样被射倒了,“有意思”的是这些印度人不少还手持“李·恩菲尔德”型二战中英军的老装备,而中国人手中却是清一色的“56冲”(即AK47的国产型),好像中国人的装备远比他们强的多—天哪!我们当时还未从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在国际政治上又陷入孤立,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去打的仗,而印度则在国际上左右逢源,从两大阵营购买了大量先进军火,真不搞不清楚他们是怎么在战场上输的一败涂地?!。无论韩国还是印度,拍这些镜头的实际上都是在扯淡!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冲锋是在送死,多少人都是去当炮灰!就拿《太极旗飘扬》来说,士兵若呈这种密度分布,一颗155毫米的榴弹落下来至少要使一个连的士兵取消建制,我们人再多也不会傻到这个份上!而另一部美国影片《猪排山》片尾也有志愿军冲锋的镜头,美国人就比较写实,虽然志愿军人数很多,但每人距离大概在十米左右,这是比较客观的。还有,我们的军队数量优势确实是我方取胜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试问:为何鸦片战争时有4亿人口的清政府对区区数千人的英国远征军俯首称臣?“九一八”事变时为何二十倍于日军的东北军被赶出了东北三省?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志愿军的装备被形容为“万国牌武器”、“叫花子一般”,但在入朝初期能把美军及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又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作为军人,最首要的职责是打胜仗,我们的装备确实不如人家,即使我们真的搞“人海战术”,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关于《太极旗飘扬》中的这个镜头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人海”中的志愿军战士有的手中竟然没有拿枪,可能有的观众没注意到这个情节,注意到的也会认为是电影剧组缺少道具,但这个解释很牵强,远处看不清楚的也就算了,可为何近处的士兵也是空着手往前冲呢?这里有的观众可能会想起另一部欧美电影《兵临城下》,背景是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该片有这样的情节:成群的苏联红军士兵被送到前线,由于武器奇缺,两个人才和分一把枪,他们的长官还命令道:两人一组往前冲,若前面拿枪的人倒下了,那么后面的人捡起他的枪接着冲。结果这批士兵基本上全死了,其中还有一些是被自己的“督战队”给打死的。这部电影也多少有点“反共”的意味,即苏共上层轻视士兵的生命,用无数本可避免的牺牲去换取胜利,不知《太极旗飘扬》的意图也是否是这样,若是的话,恐怕再用“扯淡”两个字来形容已经不足够了,据史料记载,首批入朝的的志愿军是解放军中的精锐,我们是穷了点,可再穷难道会做不到人手一支枪吗?难道是长官为了培养士兵不怕死的精神,把他们的枪没收了吗?看来在战场上吃了败仗的一方千方百计地也要找到借口来掩盖自己的失败。说句实话,在朝鲜战争中,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是最弱的。我们入朝是冲着美国去的,根本没把这些南朝鲜士兵放在眼里,不过“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志愿军在与“联合国军”对阵前通常先先拿南朝鲜军开刀,因为他们不堪一击,这样,“联合国军”的防线便出现了一个缺口,美国人没办法,为堵上缺口,他们只好全线后撤。这也是志愿军入朝初期能势如破竹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说,如果一支军队的统帅没有很好的战术战略,士兵没有不畏牺牲的精神,那么这支军队的人数再多也是空架子一个。
还有,整个朝鲜战争,特别是中后期,基本上都是中国军队在跟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作战,其中美国人为主。而北朝鲜军队在此时已基本被打光了,以至于有日后“志愿军留下了几个师来填补北朝鲜人口真空”的传闻。可韩国人的电影却尽量回避了这一点,说是全景式的展现朝鲜战争,却只见了几个外国记者,连一个美国兵的影子都没见!现当年,若不是他的主子赶来,今天就没有“大韩民国”了!声势浩大的仁川登陆只被提了一下。仿佛整个战争的主力只发生在南北朝鲜之间。这有助于让人们了解历史吗?
而我们真正的劲敌—美国,却用他们自己的电影语言对志愿军有如下评价,《猪排山》中一位“联合国”官员(很有可能是美国人),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那些中共太厉害了!”而在战场上的将士们则说“他们(志愿军)都是夜战的老手”,“你(指另一个士兵)怎么可能打得过那些中国佬?他们都喜欢单打独斗”。虽然这部电影也有些“忽悠人”的情节,但该片是五十年代末的作品,在那个中美关系紧张的年代,能把电影拍成这样,已是相当不容易了。看来,我们的老牌敌对国,对我们这个年轻的敌人,还颇为尊敬,至少相对于韩国、印度这些我们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对手。
看过《大鱼》的观众会留意,这个电影中也有关于志愿军的情节,并有人认为这些镜头涉及“辱华”“丑化志愿军”。我觉得没有这么严重,这部电影是美国人拍的,但他的体裁是倾向于幻想类的童话剧,为什么要跟这一点较真呢?你怎么不问他老爸怎么会变成鱼呢?况且,这也谈不上什么“辱华”与“丑化”之类的,主人公是美国人,而当时中国人就是他的敌人,这是他改变不了的。而且片中的志愿军长得仪表堂堂,军装整齐,虽然骂了一句但还是用了所有中国人最喜欢的“国骂”—(他)妈的!就当是导演开的一个玩笑罢了。最重要的,这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详述父子关系的剧情片,根本不是战争片,观众会边看边想:“这是虚构的。不必当真”,你用战争片的标准去要求它未免太苛刻了吧。而像韩国的和印度的那个不知叫什么名字的片子,则是典型的体裁严肃的战争片,它会向观众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你们说,哪个更误导观众?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论哪国的电影也是无法真实地描述五十多年前的战争的,即使是记录片也是如此。前苏联的著名战地记者罗曼·卡尔曼好像就说过:纪录片也不是完全真实的,它只是想让你看到导演想让你看到的东西。所以,只有亲身经理过那场血雨腥风的人才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