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资源云 k12 教育资源

举报/纠错 收藏

/30














































K12教育资源云 k12 教育资源















全屏显示

0 0 类别 : 其他

教师应当具备的六大智慧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就是教师智慧的核心。教育的逻辑不正是这样的吗?因为“亲其师”才“信其道”,教育才能产生效果。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智慧这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们,从理论基础、实践做法,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科学依据或模仿对象。 什么是智慧? 所谓智慧就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教育智慧是教师创造性的挖掘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前瞻性的预测出学生的中远期发展趋势,并给予相应诱导使之成才的能力。 一名骨干教师应该具备六种智慧火花:从内容看,包括教育智慧的深刻、独到和广博;从方法看,包括教育智慧的启发、机智和绝招,六种智慧火花包括:教师的人格智慧;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管理智慧;教师的成长智慧;骨干教师的十种能力。这就是一个骨干教师,应该具备六种智慧火花。 第一:教师的人格智慧 中国的早期社会,传统文化主导下,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追求的境界,读书人入不了仕,才去教书,做教师是读书群体中的末流,更是读书人的悲哀。至圣先师孔子,在仕途上没有发展,为了吃饭维持生计教一教别的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人教书做教师,成了庞大的社会阶层,成了一种职业,一种事业。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从奉献精神的角度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人格只会包括:教师的境界,教师的治学,我们先来探讨教师的境界。 一、教师的境界 从育人的意义上看,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顺其自然,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高考是为了奖金,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自觉为学生的利益做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有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教师整体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员并且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境界,即人类境界。这是为师的四种境界。 二、教师的治学 根据教师的治学态度,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借用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讲的,人生的三种境界,来探讨教师四种治学态度。 1、庸师 教师只知道教书,不考虑教人,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所作为,如果说有教学效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形象地讲,叫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严师 教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能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做学问成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全貌。 3、名师 教师能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所思。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如同亲人,有名气;他培养的学生能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有股百折不挠的痴迷劲,为它牵肠挂肚,为它时悲时喜,为它如醉如痴,为它无怨无悔,就是累瘦了也觉得不后悔。 4、大师 教师苦苦追求,不断探索,达到一朝顿悟,揭前人未揭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对事理、对教学能变复杂为简单,变简单为复杂,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终身发展,有思想,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比喻经过长期钻研,经过多年的磨练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事物,他能明察秋毫,别人比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在难以解决之时,突然找到了答案是的心情。 这是教师治学的四种治学态度。 作为教师,我们要追求的境界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同时,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追求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更高的治学境界。庸师能把聪明的孩子教成笨蛋。陕西师大考民办教师,作文题是《班门弄斧又何妨》。文题出的特别好,本意是启发教师不要只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创新。结果竟有 47人第一句写的是班门弄斧要不得,理由是学校的周边环境本来就不好,再在班级门前耍弄斧子,会出人命的。这样的老师不是巫师又是什么?这样的老师一定会把聪明的孩子变成笨蛋。 对教师职业的追求,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在教育教学中,从是否能赢的学生的喜欢能得到一些启示。 三、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 老师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不妨我们共同分享。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这样的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予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这种老师多为中年女教师,她们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和体验,知道抚养一个孩子的辛苦,所以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她,而且在她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这种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她的话。 三是实习老师。这种老师处于实习阶段,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刚刚用于实践,没有受到教育世俗的影响。他们的年龄与学生很接近,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与学生很合得来。他们受到自己学校的约束,不敢指责或体罚学生,同时又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自然受学生欢迎,离去后学生念念不忘,保持通信来往。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文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学生认为他有本事,让人崇拜。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的青年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欣赏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大方,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特别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对学生有耐心,知心姐姐。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师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这种老师本身德才兼备,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总体上看,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有十个特点:严而有度;像妈妈;实习老师;有宽容心;帅哥且热爱学生;美女且温柔;风趣幽默;充满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我们可以将这十个特点归入两个关键要素:第一,有“专业素养”,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实学;善于管理,严而有度,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第二,有“积极心态”,比如风趣幽默、像妈妈那样温柔、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像实习老师那样有平等意识和新鲜知识;像帅哥、美女那样有良好的精神气质。 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这个教师有爱心,教师对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教师的人格智慧,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第二:教师的课程智慧 以教师处理教材为例,分析教师的课程智慧表现。处理教材有三种表现形式: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优秀的教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这是教师的权利。首先需要充分“吃透”、“利用”这些教材。 一、“吃透”教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句新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有些教师误解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学校允许调整教材,但是,大单元的调整,必须与学校管理者沟通,让学校了解教学进度,便于管理。教师调整教材时必须克服随意性,调整时遵循的是学生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些约定俗成的结论还是需要尊重的。学科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比如美术老师可以方便地调整教材,他们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一课,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学生知道这个星期将学习什么主题,他们可以提前做准备,便于他们带相关的学具。数学的逻辑性较强,更多地只是补充,而不便做大的变动。调整教材时,教师可以参考不同的版本,这样有一个好处:不再把教材神圣化,直接面对课程标准。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有些教师他们“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利用”教材可以显示为“解读”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 二、“补充”教材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而比较平稳、安全。在目前我们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完全消失。“更新教材”是“补充教材”的一种形式。 三、“更新”教材 如果感觉现有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就可以考虑另选教材替换现有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当今,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是新闻。 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时间。一般教师没有这一专业训练,也缺乏这一时间。但教师只要凭借他们自己丰富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提供补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材料,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能把课上简单了的老师就是了不起的老师。“简单”不是简单化,而是高效化、精良化、精巧化。把学问作深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浅的,学问作的浅的教师讲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深的。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四等教法中,最好的当然是深入浅出,最差的是浅入深出。第三:教师的教学智慧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有一位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从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抒写自己的性灵。有一次作文她让孩子们写自己的家庭,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只写了三句诗:妈妈像一杯酒/爸爸只喝了一口/就醉了。严格说这孩子只写了一句话。传统的作文评分标准是首先看文章的立意,其次看体裁,再看文章的章法。如果按这样的标准衡量,小女孩的作文当属不及格。但这位老师独具慧眼,她从小女孩短短的三句话中,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家庭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气氛。于是在作文讲评时,把它当作范文进行讲评。小女孩得到了鼓励,从此爱上了作文课。假如这位教师按照传统的评分标准,将小女孩的作文一棍子打死,岂不是把一位未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扼杀在了摇篮中? 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教学方式的变革表现为: 一、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基本学习方式,遍反映掌握的比较扎实。在知识增长比较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合适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来自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从线性学习向 T型转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知识分化明显,分支学科主导的情况下,这也很自然的选择。但是在知识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剧,处理综合问题更显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养成为 T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交叉性人才,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个巨大冲击。在变化中学习,能否在不断变化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 三、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普遍的学习观念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这就是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要学会利用知识,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获取掌握知识。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寻找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你会逐渐的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发展前景。 现在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有网络,我们一般的重要文件都存在网络上,而不是电脑上,没电脑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网络。虚拟世界、数字世界、网络世界的作用正在逐渐上升。光的速度,海的容量,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你不能学会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行吗?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懂得的东西再多,不会应用也白搭。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与学习有关系吗?太有关系了!在社会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习交往,学习人性,也学习思维方法。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面对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爱好,面对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运筹帷幄”这些品质和能力,才能建立责任感,才能正真锻炼领导才能,才能在公众活动中不陌生,不怯场,不退缩。没有活动,没有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得失成败,光靠从书本上学习些条目、概念、环节,是没有意义的。 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时间,与书本知识学习有冲突,但与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冲突。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坚韧,比如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还要参加个体的、松散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最能体现社会的本质。如果一个人只具有正面的社会品质,而不懂一些技巧,也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是一个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这些品质和能力,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是很难学到的。 每位教师对如何上课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书?是凭自己的经验、传统、权威,还是凭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则就别想再走进教室。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验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验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当学生不喜欢上我们的课时,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不要只找学生的原因,满腹的埋怨:生源不好,家长不配合,学校分班不公等。而更多的是应该在解决策略上下功夫。我所教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否有用?我们没留的作业,学生可不可以做?我们统一留的作业,学生可不可以不做?当学生不想上我们的课时,我们是否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人格? 第四:教师的管理智慧 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教师仅仅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还要有基本的管理智慧。 一、管理者的非智慧心态 教师总以为学生太小,没有经验,他们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接受成人的安排。教师的这种怀疑与不信任,其实是所有成年人都具有的,往往是由于爱护他们才产生的。成年人经历了一些失败和痛苦,这些失败与痛苦转化为“人生经验”之后,他们会以“导师”的心态鄙视和教训儿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所有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会让这些老师陷入尴尬:他们要么死死地抓住管理、治理的权利不放,于是,这样的老师就培养了大批唯唯诺诺的“奴才”或琐琐碎碎的“蠢材”,这是“母强子弱”的典型症状;要么在某个时候遭遇学生的抵制或抵抗,教师还在糊涂的想:“我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他们怎么不理解我的苦衷呢?” 他们不知道: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儿童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父母一直怀疑孩子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孩子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 二、管理智慧中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班级体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热爱学生是和谐师生的前提 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的基础 信任学生是师生和谐的桥梁 沟通学生是师生和谐的内涵 民主平等是师生和谐的体现 欣赏学生是师生和谐的根本 宽容学生是师生和谐的升华 学生发展是师生和谐的目的 推荐几份案例,这些案例虽然不见得普遍适用,但这些案例至少可以引起相关的思考,充分显示出教师的智慧。这些案例都是万玮老师的经验,万玮是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数学教师 。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4年出版《班主任兵法》,万玮老师因此书而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界年轻的“知名教师”。 案例 1:“怎样对待优秀学生的问题” 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他们,她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指望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万玮老师“治理”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办法是:故意冷漠对待,使之孤立。冷漠、孤立之后再给予温暖。于是这样的学生就学会了尊重和感激。说白了就是:先制造痛苦,再出面拯救。 案例 2:“怎样处理班级失窃事件” 对班主任来说,班级里发生失窃事件是极为头疼的。对失窃事件的处理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巨大考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尴尬境地。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言语感化。比如说:同学们,今天,某某同学的什么东西丢了,而拿东西的人就在我们当中。在老师的眼中,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纯洁可爱的。我不相信有人会故意做这样的事情。我想,一定是有人觉得某某同学的东西好玩就借去玩了,但是后来却忘了还……等等。言语感化之后,再告诉他们还东西的方式:第一种是规定一个截止时间,在这个时间前希望这位同学来找老师。这个办法比较困难。第二种是让这位同学自己悄悄地把东西放回去。第三种是比较绝的办法:准备一个只开一个小口的大箱子,每名学生在教室外面排队,每个人轮流进去一次。到最后,打开箱子,东西便会在里面。 万玮老师不用这些老办法,他提供了两个案例: (1)小光的“好译通”被人偷走了。这个“好译通”是他妈妈花 2000多元买的。晚自习快结束时,老师宣布:我们班的小光同学丢失了一个很贵重的好译通,这个好译通可能现在还在我们教室里。我们今天晚上要好好地找一下,争取把它找出来今晚要是不把这个好译通找出来,我们大家都甭想回去睡觉。第一,每个同学先把自己的抽屉和书包找一遍。然后,所有的人到教室外面去排队,由老师和几名班干部在教室里再找一遍。这一步保证好译通会在某个同学的口袋了。第二步,老师再宣布,五分钟后,准备搜身。现在想要上厕所的同学先上厕所。这时候有学生说要去上厕所。老师同意。另一个学生也要去,老师说,等一等,一个个地去,等前面的人回来了,下一个再去。很多学生上厕所之后,突然,有一个从厕所回来的学生大声喊:老师,好译通找到了,在厕所的窗台上。 (2)灵灵的 80元钱被人偷走了。很多同学说班上的旦旦同学翻过,很多证据表明是旦旦偷了钱。目标已经锁定了,但做老师的不能强迫旦旦承认。于是万玮找旦旦谈话,不问他是否偷了同学的钱,而只问他为什么喜欢翻同学的书包。然后引导他承认他翻过灵灵同学的书包。现在老师不愿意调查是谁拿的钱,也没人说是你拿了灵灵的钱,但是你总该为你做的错事付出一点代价。现在你拿出 80元先垫给灵灵,这事就算解决了。你也算是花80元买个教训,以后别再翻别人的书包了。 人人都有犯错误或遇到尴尬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多一点宽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搭设台阶,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不会伤害师生间的情感,相反学生更信任、尊敬自己的老师,这不正是师生和谐的升华吗? 教育智慧的机智:就是教育者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是一种智慧。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对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家庭美满了,这个社会就比较美满;对学校来说,如果每一个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充满了生机。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力争与学生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工作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朝着文明、民主、向上的方向发展。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现代班集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失去平等,失去了相互的尊重,班集体的和谐永远无法形成。学校的和谐也会纸上谈兵,社会的和谐上也会是一句空话,因而,班主任只有善于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才拥有了“人和”,才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要有乐观精神,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是修养,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喋喋不休地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 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而且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 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而有“激情”而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 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他就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他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 我们分享一组宽容的案例:“曹操与袁绍的差别” 三国时期,袁绍决定出兵攻击曹操时,谋士田丰认为时机不成熟,劝他不要出兵。但是,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良言,一怒之下把田丰下狱。当袁绍失败的消息传到后方时,狱吏高兴地告诉田丰,说:“主公由于不听先生之劝,结果打了败仗,证明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这下您可以出狱了。”田丰听了这个消息后却说:“我的死期到了。”狱吏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田丰向他解释道:“主公如果打了胜仗,还可能借机赦免我;如果打了败仗,他会觉的无脸见我,羞愧之下,肯定会拿我出气。”果不田丰所料,袁绍一回到老巢邺城,在别人的挑拨下,就气急败坏第下令把田丰杀了。 曹操获胜之后,将所得金宝缎匹,犒赏军士。军士在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都是曹操部下的人与袁绍暗通之书。曹操左右的人提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除了“曹操烧信”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楚王断缨”: 有一日,楚庄王兴致大发,要大宴群臣。自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楚庄王又命点上蜡烛继续喝。群臣们越喝兴致越浓。忽然间,起了一阵大风,将屋内蜡烛全部吹灭。此时,一位喝得半醉的武将乘灯灭之际,搂抱了楚庄王的妃子。妃子慌忙反抗之际,折断了那位武将的帽缨,然后大声喊到:“大王,有人借灭灯之机,调戏侮辱我,我已将那人的帽缨折断,快快将蜡烛点上,看谁的帽缨折断了,便知是谁。” 正当众人忙着准备点灯时,楚庄王高声喊到:“今日欢聚,不折断帽缨就不算尽兴。现在大家都把帽缨折断,谁不折断就是对我的不忠,然后我们大家痛饮一番。”等大家都把帽缨折断以后,才重新将蜡烛点上,大家尽兴痛饮,愉快而散。此后,那位失礼的武将对楚庄王感恩不尽,暗下决心,自己的人头就是楚庄王的,为楚庄王而活着,对楚庄王忠心耿耿,万死不辞。后来在一次生命危机关头,就是那位失礼的武将,拼着性命救出了楚庄王。楚庄王以一时的忍让原谅,换取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宽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有时甚至对自己的敌人也学要宽容和妥协。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生长的孩子,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这是我们探讨的第四个专题:教师的管理智慧。第五:教师的成长智慧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锻炼,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这就是所说的教师行动。靠教师自身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我规划意识,使自主成长变为一种积极行动。 一、自我成长——明确专业成长的目标和方向 教师的自我规划是当前教育中欠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教师不能有效的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自我规划应该包括阶段性目标、终结性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阶段、途径和方法。 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职初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成长内容和主题不相同:初职教师需要重视的是原理性知识,包括从事本学科教学所需要掌握的原理、原则和一般的教学方法;有经验教师侧重的是案例性知识,即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等等;专家教师他们拥有了更多的策略,其形成的核心是反思。不仅要把握自我成长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和途径,还应该进行积极的学习、观察和反思,把教育案例上升为经验,然后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的教育思想。 自我规划成长目标,还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教师在制定自我成长规划时,还应了解影响自我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等。一般认为,促使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有五个,即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和教师个体。 二、自主成长——让专业成长变成自主行为 教师的成长过程必须建立在自身教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自主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一)自主学习——提升学科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学科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这两方面。知识取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几种方式以便参考: 1、向书本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向书本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及拓展性专业知识,学习跨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和学科理论水平,建立起既专又博的完整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各种教学期刊、研究报告、论著等文献资料,了解学科教学及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 2、向他人学习。一是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组等协作团体活动不仅参加本学科的活动,还应参加相关学科的教研活动,在参加活动中,在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他人的知识、经验,充实自身的教学知识。二是参加各类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三是通过参观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对获取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知识非常重要。四是教师可以通过采访资深的教师、名师、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员,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向网络学习。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学习空间,它打破了年龄、时间和空间等诸多限制,教师应该积极打造自己的网上学习策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加入博客群,这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上实现与专家学者以及同行的交流与研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向案例学习。每一所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典型案例,隐藏着丰富的实践性智慧。教师要通过与其他教师一起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学习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解决相应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自我修养——提高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种浓厚的感情,教师的专业情意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体现了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即所谓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是构成教师价值的基础,是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即由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道德情操,即由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优秀的创造力强的教师在人格上具有的特点:有见识,能从差生中发现有创造才能的学生,并给予悉心指导;有进取精神,目标方向明确,对失败泰然处之,勇往直前,淡泊名利,完善自我;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见微知著,富有预见性,能想象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成就;有独立性,不囿于教学的清规戒律,喜欢大胆尝试和创新;在人际关系中,耿直、坦率、不拘小节、诙谐、幽默等。 (三)自我研究——积累实践智慧 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点滴记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资料,积极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1、自我行为研究——探寻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 教师从事的行为研究,要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探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即在具体背景下,面对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从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基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略。教师还要在事后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完整过程认真加以回忆、记录、探究,特别是推敲后续的跟进措施更有价值。教师行为研究突出特点就是,研究与教育行为的紧密结合,这对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2、叙事研究——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教师所叙述的故事内容,反映着个体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反映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动机、观点,通过对所述故事的分析,就可以提示故事所隐含的,叙述者自己也难以理解的行为及相应的情感生活。这正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价值所在——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的规律和价值,而这正是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核心内容。 三、自我发表——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提升实践智慧 (一)教师发表 网络为教师发表提供了比较宽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并在“教师博客”上叙述自己的“阅读日志”、“观察日志”和行动日志。这种叙述的形式可以称为“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博客里可以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 点灯的心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白白的度过了一天。 在阅读、观察和行动三种日志中,“阅读日志”具有前提性意义。 阅读既可以显示为私人的兴趣,也可以显示为公开的交流。有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这是教师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教师期望自己的阅读以及相关的研究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可,教师就可以利用博客发表自己的读后感。 “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或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摘录”,即摘抄有价值的词语、句子或观点。这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阅读一本书之后,应该把书丢开,回忆、复述这本书有哪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或观点。然后再回头去把这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或观点查找出来,记录到“笔记本”上。如果教师在教师博客上写“读书笔记”,那么,教师博客就相当于教师的“笔记本”。善于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通过阅读自己的思想意识上得到的更多。 (2)评介。摘录最好的词语、句子或观点之后,紧接着讨论自己的感想或做点评。 显然,第二种读书笔记是对第一种读书笔记的超越。如果把点评做得宏大一些,那么,就可以从整体上解读整本书或整篇文章。如果把点评做得再大一些,就可以不局限与本书或本文的阅读与点评,可以以本书或本文为起点,将本书或本文与其他相关的著作或文章串联连起来,将相关的著作或文章串联之后,再回头看看本书或本文与其他的著作或文章在哪些地方是相似、相同的,在哪些地方是相异、相反的。 (3)综述。不仅摘录,也不只是对做摘录的观点做点评,而且围绕本书或本文所蕴涵的主题阅读相关文献,然后,对该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和阅读,并写出总体的阅读印象,这是第三种读书笔记,可以称之为“综述”。 如果说第一种读书笔记显示为“他说了什么”,如果说第二种读书笔记显示为“他说得怎么样”,那么,第三种读书笔记则显示为“他们说了什么和他们说得怎么样”。 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直接论述教育道理的作品是“教育论文”。但是,教育叙事必须掌握、领会相关的教育道理,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有“深度描写”的教育叙事,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只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 在课改的挑战前,机遇前,提高自身与发展的“六关”显得非常重要。 这就是——过教育观念转变关,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过爱岗、敬业关,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课程标准关,踏准教学改革的节拍;过知识积累关,丰富自己,厚积薄发;过现代技术关,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过课堂教学艺术关。第六:骨干教师的十种能力 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教师履行自己的责任,完成教育任务的实际本领,是教师渊博的知识,执着的热忱得以充分发挥,充分体现,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条件。 一、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观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就应该牢固树立起现代教育教育观。 1、教育理念更新:加强新课程改革知识的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把握改革的整体思路,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接受舆论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更重要的是分层、分批地参加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教学专题讲座。 2、教育艺术更新:积累更完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师生互动的活动和学生合作内容,这些活动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之余要努力充实和丰富自己,教育学、心理学及分科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不断写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 现阶段,作为一名教师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等等。尤其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都表现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必然在教育上有所反映,并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产生影响,这就对骨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要用正确的教育理论修养,指导自己的教学,我们往往不是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而是靠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正常发展。 四、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不断地充实更新,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得到加强,邻近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的合理搭配,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文科和理科之间相互渗透。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驾驭课堂教学。 1、专业知识更新:步入本门学科知识之殿堂 课程改革中改了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同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讲是一次挑战。 例如语文改革,对老教材中的选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选文时不仅强调了名家名篇,更强调了文质兼美,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课文比例大大增加;再如生物课本中则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基因、疯牛病、小羊多莉的身世……这些专业课中新增的知识,教师如果不掌握好,则无法给学生一个满意的交待。教师要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平时就得注意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加强学习。当然,通过集中培训、进修等渠道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更为理想。 2、文化知识更新:深入广博的知识海洋 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在不断分化,呈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断加强,教师要想透彻讲解和分析某一专门学科知识,往往得借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五、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质量,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掌握的,靠培养与训练才能获得。 六、培养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主要包括对客观世界(事物)的洞察能力、敏锐感受能力、善于学习能力、坚韧不拔的能力、正确评价能力及客观预测的能力。这几种能力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制约着。在工作中善于观察、感受体验,达到善于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境界,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提高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七、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意识,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较弱,是目前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教育科研发展动态,捕捉教育科研信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研知识、方法,以研究新问题,适应新变化,在教学中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八、增强课堂教学能力 一名骨干教师之所以能称得上教学骨干,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学风格明显,教学的技能与方法出色,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强,甚至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与教学特色,而这些方面的综合体现,就构成了一名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要长期的培养与锻炼,才能获得并逐步提高。 九、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一流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集中了计算机、电化教育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具有直观、形象特征。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更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交互性能好,图、文、声、像、动等综合表现力强,容易控制等特点。教学中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它。 十、骨干辐射作用的能力 作为教师中的骨干,应该在教师群体中起带头作用,骨干示范作用,带领其他教师一道前进。作为骨干教师,还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帮教能力、培养带动青年教师的能力、引领他人的能力。我们除了具有这是种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就是爱业、敬业、献业。这意味着你要时时提醒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关注人的事业;意味着你要不断的学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注入新的内容;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如花前月下的浪漫,与知心朋友的聚会,温馨的天伦之乐等等。同时你也会得到很多,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领导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因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感到的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结束语: 教师是一个睿智的人。教师之所以能够为人之师,首先是因为他心智聪慧,注重充实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现代背景下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示范者和实践者。一个睿智的教师,时刻需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人,思路混乱、逻辑混乱不是教师应有的智慧性格。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观念先进,是智慧型教师的智慧性格。 教师是一个机智的人。教师之所以能够启迪智慧,引导心灵是因为他机智灵活,足智多谋。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过程,机智的教师能够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得心应手。机智的教师富有幽默感,富有激情。 教师是一个理智的人。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的躁动、工作的苦恼是难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导,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 教师是一个明智的人。教育方式是多样的,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善于择善而从。明智的人,善于识时务,把握大势所趋。 教师是一个大智的人。大智者,若愚也。大智者不若愚,往往有不尽的痛苦,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智者,不计一利之得失,不争一日之长短,不呈一时之英豪。 教师是一个德智的人。宽厚仁爱,有理有节,人性丰满,是教师的德智情怀。教师要有道德智慧,处理人际关系游刃有余,面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一个德智的人,慈祥、和蔼、平和。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 总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师应该是综合性的“全才”,作为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应该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在长期不懈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提高素质,不断完善能力结构,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分享: 分享到新浪 Qing 5喜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9860.html

更多阅读

马云谈资源整合 谈培训资源整合

  经常听到做企业内训的同行在说,每年课程都要更新,感觉培训是把自己掏空了,在企业里做的越久越没有新东西讲,没什么培训资源。   这个问题应该也是很多企业内训人员屡见不鲜的问题。在企业做内训时,有很多人会觉得培训资源比较缺乏

教育资源书友会 《“快乐书友会”创业计划书》

 第一:摘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知识文化的工具。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书始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正处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里,可见书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今天我们成立"快乐书友会"的目的正是让

创业资源整合利用 创业资源整合意识

整合理念是现代营销学中的崭新理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跨国集团寻求企业最大利润空间的一种战略能力,一种进击能力。任何一个创业者也不可能把创业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解决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创业资源都备足。这里关键的一点

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的发展途径有哪些

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应如何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其发展途径有哪些?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职业生涯的道路也是很宽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的发展途径有多种。一个勤奋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他受益的首先是眼界的开阔,他

声明:《K12教育资源云 k12 教育资源》为网友街头卖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