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2:47:51分享人:洛苏来源:互联网14
原文地址: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一作者:檀香树盆景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作者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第一章 盆景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学习要点:本章主要是讲解盆景的概念和盆景的分类,同进时简单介绍中国盆景的发展简史,重点内容是盆景的分类及造型,要求掌握盆景的分类方法及中国盆景的造型。
第三节 盆景的分类方法
中国盆景分类的方法较多,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盆景研究者一般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以树木材料为主,称为树木盆景(或称树桩盆景)以山石材料为主,称为山水盆景 (或称山石盆景)。 |
|
(一)树桩盆景 1.树桩盆景的定义 把木本植物栽在盆中,经过修剪、绑扎整形的艺术加工造型过程,和精心的栽培技术管理,使它成为古雅奇伟的树木缩影的盆景,一般控制使茎干矮小、枝丫虬曲,悬根露爪、姿态苍老、树龄数十年或百余年,有些达数百年而高度仅有一尺多或几尺。这是因为制作时,选取野外山林或苗圃中已生长多年,初步具备盘根错节、茎干粗矮、易于成形的老树桩作素材来培植,故称树桩盆景。 2.树桩盆景的特点 以树木为主体材料,种盆造型取景者,统称为树木盆景。过去习惯称为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树木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在其生长过程中,随着树龄的增长,季节的更替,而产生不断的形态变化。不同的树木种类,其取景的内容则千变万化,有的以露根、虬干取胜;有的以叶形、叶色见长;有的以花果取景。树姿则力求古朴、秀雅、苍劲、奇特,色彩要丰富,风韵要清秀,这是树木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
|
树木盆景是大自然树木优美姿态的缩影,一般宜于选取植株矮小、枝密叶细、形态古雅、寿命较长的树种为材料。盆栽后,再根据它们的生长特性和艺术要求,经过攀扎、整枝、修剪、摘叶、摘芽等技术措施,创造出较之自然树姿更为优美多彩的艺术品。虽然高不盈尺,却具有曲干虬枝、古朴秀雅、翠叶荣茂、花果鲜美等特色。 树桩盆景着重表现树干、树冠、树根和枝叶、花果等整体姿态线条的构图美,有些树桩盆景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尺度比例好,确是锦上添花的好作品。但不能因为追求花果而偏废姿态,如果植株姿态不好,就不能算是好作品,甚至不能称为盆景。所以,树桩盆景首先要着重姿态造型,力求做到古朴秀雅,苍劲健茂,体型虽小而空间感觉却颇大,达到“藏参天复地之意于盈握间”的意境。 3.树桩盆景的规格 树木盆景的规格有大小之分。树桩盆景按其大小高度,共有五种规格。特大型的高度超过150厘米,大型的80-150厘米,中型的40-80厘米,小型的10-40厘米,高度不足10厘米的称微型盆景或袖珍盆景。其中最小的一类称为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由于盆域狭小,取用材料的特点是体积微小,造型细腻,制作精致,线条简练、能充分体现出微型盘景的艺术美。(横斜、偃卧、悬崖等型的,以它的枝干伸展长度为准。) | | | 树桩盆景常以孤树为主体,也有二株、三株和多株拼成丛林式的,单株的又有一株双干或一株多干式,有时也配以奇石,或人、物陶瓷模型,或作相应的地形处理以增树势。 4.树桩盆景的类型 树桩盆景根据所用植物材料种类的不同,按照观赏特性的差异,分为松柏类、杂木类、叶木类、花木类、果木类、蔓木类等。 (1)松柏类 | | 松柏盆景是以裸子植物松柏类的树种材料,进行培育造型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姿态古雅苍劲,朴拙奇特,叶如针刺,耐旱耐寒,寿命较长。造型手法是师法自然,或独木挺拔,或双木结对,或三五成丛,往往采用“参天覆地”、“高低参差”的高干式大树型。柏类盆景则常采用扭筋换骨,枯峰露顶,以表现其古拙奇态。松柏类盆景材料丰富,常用的有五针松、黑松、白皮松、黄山松、金钱松、龙柏、桧柏、铺地柏、真柏、罗汉柏、矮紫杉等树种。 | | (2)杂木类 | | 杂木盆景是以阔叶树种为材料,取姿态奇特、枝叶挺秀、寿命长且适应性强者,经过精心培育,加工造型而形成的一类盆景。杂木盆景往往从山野采掘野生树桩,养胚上盆,在较短时间内,可加工成提根露爪,盘曲苍老,枝干虬曲,叶小花繁,风致宜人的桩景。常用的树种有榔榆、黄荆、黄杨、雀梅、九里香、福建茶、榕树、平地木、水杨梅等。这类盆景多讲究姿态美和风韵美,以古朴秀雅取胜,选材极为重要。一般人工育苗繁殖较少,而山野采掘老桩较多,一旦上盘,即成佳品,故素有“本是山野物,今日案头芳”之说。 | | (3)叶木类 | | 叶木盆景以树形优美、枝叶密生、叶形奇特、叶色丰富而多变的树种为材料,突出观叶效果的一类盆景。常用的材料有红枫、鸡爪槭、三角枫、卫矛、波缘冬青、十大功劳、银杏、枸骨、苏铁、棕竹、凤尾竹等树种。这类盆景不仅观叶,也兼有其他方面的观赏效果。但以鲜艳悦目的叶色、雅美新奇的叶形为其主景。叶木盆景有常绿树类,四季常青,终年可以观赏。也有落叶树类,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色彩,虽寒冬叶落,仍可观赏其寒树景象。 |
(4)花木类 | | 花木盆景是以花色、花姿兼美,五彩缤纷,灿烂绚丽,香气沁人,生机盎然的花树或花卉为材料,配以精致盆钵,经过装饰加工,突出观花效果的一类盆景。其造型要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繁花满树者为佳。如取材得法,四时花序不绝,皆入画境更为佳。常用的材料有迎春花、梅花、碧桃、金雀花、腊梅、海棠、山茶、杜鹃、六月雪、紫薇、桂花、雀舌栀子等名花佳卉。花卉盆景在园景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每逢佳节,有盛花的盆景点缀,姿色诱人,香气袭人,令人赏心悦目,感到满园春色。 | | (5)果木类 | | 果木盆景以观果类树种为材料,其果实色彩悦目,红紫者为贵,色黄者次之。每当丹实累累,金果挂枝时,不仅为园景增色,且给人以丰盛之感。常用的材料为火棘、南天竹、金弹子、虎刺、枸杞、果石榴、胡颓子、野山楂、佛手、金桔、小檗、荚莲等。果木盆景每当深秋之时,花事凋落,树木飘零,在秋风萧瑟的庭园,能点缀数盆观果盆景,红、黄相间,色彩注目,风姿优美,可打破沉寂园景,增加生活环境的情趣。 (6)蔓木类 | | 蔓木盆景是以蔓性树木或藤本植物为素树,上盆加工造型,突出其卷曲的茎干、垂拂的枝叶而形成的一类盆景。它兼有花果艳丽,姿韵优美,别具风格的特色。常用的材料有紫藤、常春藤、络石、金银花、扶芳藤、凌霄、葡萄、爬墙虎等木质藤蔓植物。该类盆景以蔓茎缠绕或悬垂为其特色,故多装饰于深盆高架,或挂壁长垂,或附石盘绕,具有婀娜的风韵,苍古的风貌。 | | (7)花草类 | | 花草盆景的选材,既区别于以观赏树姿为主的树木盆景,也不同于一般的盆花。可以选用观花为主的木本花卉,如海棠、月季、杜鹃、山茶、迎春等;也可选用兰花、菊花、水仙等草本花卉。盆中可配置山石、牧童、仕女、老翁等小型配件,以表现花草盆景的整体装饰美和一些题材的诗情画意。 |
5.树桩盆景的形式 树桩盆景可以分为规则型和自然型两类,从发展趋向看,以自然型为主。自然型的造型,常随树桩素材的自然势态而因势制宜,顺势利导,构图比较灵活。模拟自然生长的大树,随意造型,形状多变,姿态万千。有不同的形式,却无一定的格式。其形式大致可概括为12种: | (1)直立式 | | | 单干直立式 | 单干直立式 | | | 单干直立式 | 单干直立式 | | | 双干直立式 | 三干直立式 |
| 植株向上,巍然挺立。主干直立,不弯不曲,枝条分生横出,雄伟挺拔,层次分明,巍然屹立,具有自然界古木参天之姿态。直干式盆景又分为单干、双干或多干等形式。在我国岭南派盆景中最为常见。常用的树种有五针、金钱松、水杉、榉树、朴树、榔榆、九里香等。 | | (2)斜干式 | | 树木主干向一侧倾斜,枝条平展于盆外,主枝向主干相反方向伸出,树形既具有动势,又不失平衡,具有虬枝横向,飘逸潇洒的山野老树姿态。常用的树种有罗汉松、榔榆、雀梅、黄梅、贴梗海棠、金弹子等。 | | (3)卧干形 | | 树横卧盆面,似雷击风倒之势,干虽横卧但树冠崛起伸展。树木主干横卧于盆面,而树冠枝条则昂然崛起,树姿苍老古雅,有虬龙倒走之势,野趣十足。如黄山卧云峰横生的卧龙松,树干作伏卧状,顶枝昂首,颇有苍龙凌波之状,为奇松自然景观之一。卧干式常用的树种有雀梅、九里香、榔榆、地柏、枸杞等。 |
(4)曲干形 | | 树干蟠曲向上,多见于古典传统的形式。树木主干蟠曲向上,如游龙形状,枝叶前后左右错落,层次分明。曲干有自然型,或规则型。徽派、川派及扬派盆景常见此种形式,如游龙梅、方拐式等为曲干工造型。常用的树种有梅花、桧柏、紫藤、紫薇、真柏、罗汉松等。 | | (5)临水式 | | 树干横出飘逸于盆外,但不倒挂下垂,宛如临水之木。与斜干式近似,但主干倾斜角度更大,常常接近于横卧,但又无反向伸出主枝。常用的树种有雀梅、黑松、柽柳、黄杨、罗汉松等。 | | (6)悬崖式 | | 植株茎干向外悬挂,临危列险,有似苍崖古松。茎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的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 (7)提根式 | | 树木根部盘曲裸露在盆土外,如鹰爪高悬,或如蟠曲蛟龙,古雅奇特。这种形式须在翻盆时,逐步将根系提升到土面而形成。常用的树种有榕树、榔榆、三角枫、雀、黄杨、六月雪等。 | | (8)连根式 | | 二干或多干,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广东称“连理树”。这种形式多选用植株根部易萌发不定芽的树木种类,具有山野根部相连的多株树木的景象。常用的树种有福建茶、六月雪、雀梅、黄荆、火棘、赤楠等。连根式应是提根式的一种。 | | (9)丛林式 | | 三株五株或多株拼栽,构成山林野趣。又称“合栽式”,这种形式可表现自然界三五成丛的树木景象,或模拟山野疏林、密林、寒林等森林风光。树木有直有曲,有正有斜,富于变化。常用的树种有金钱松、水杉、榉树、红枫、虎刺、六月雪、福建茶等。 |
(10)枯干式(或称枯峰式) | | 树木主干已呈枯木状,树皮斑驳,露出穿孔蚀空的木质部,裸根如爪,呈现枯峰古朴姿态。但还有部分树皮、枝干仍具生机,发出青枝绿叶,具有“枯木逢春”的意境,别具特色。也有以树木老桩作枯峰,上面萌发出新枝叶如峰顶小树状,又称作“石上树”,很富自然野趣。常用的树种有黄荆、榔榆、桧柏、紫薇、雀梅、银杏等。 | | (11)附石式 | | 凡盆树附石而生的,都可称为附石盆景,但都必需以树为主体。树木主干有斜干、曲干、直干等多种形式。 | | (12)垂枝式 | | 树木的枝条披纷下垂,宛如垂柳姿态。枝条柔软的树种,通过人为加工,所有枝条均垂拂盆周。表现自然界中垂枝树木迎风摇,潇洒飘逸的景象。这种形式树木主干以斜干或曲干为多。常用的树种有迎春、柽柳、金雀、枸杞、紫藤、垂枝梅等。 | 树桩盆景的形式不只这十二种之多,这些分类方法只是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如果仔细观察,有些作品是可以划归多种形式的。 |
|
(二)山水盆景 1.山水盆景的定义 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 2.山水盆景的类型 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 | 挂壁盆景:好象是一幅画一样挂放在墙上,可节省空间。 | | (1)水盆景 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 | | | 水盆景,盆中有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水,水中有时还养有小鱼。 |
| | (2)旱盆景 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 | | | 旱盆景,盆中没有水。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泽或反光来象征水。 |
| (3)水旱盆景 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 | | | | 水旱盆景:盆中预留有一定的位置可以存放水。这类盆景常表现江岸的景色。 |
| 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配植草木,否则盆景就缺乏生机,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必须配置树木,不然就成了一般的工艺美术品或石玩。 | 3.山水盆景的形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风神各异的山水景观。而山水盆景正是这种自然景观的艺术缩影。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不同的布局造型,变化处理,盆中的景物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式特点。 根据山峰数量的多寡可以分成:孤峰式、双峰式、群峰式、散置式等; 根据山体的形貌特点可以分成:悬崖式、峡谷式、偏重式、象形式、倾斜式、自然式等; 根据透视原理又可分为:高远式、深远式、平远式等。 |
(1)孤峰式 又称独峰式、独秀式。多采用来表现主题鲜明,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具有孤峰突兀摩天,山势奇峭险峻,构图简洁清疏特点。 孤峰式多采用砂积石、芦管石、海母石等软质石料,以便于雕琢洞穴险壑,使孤峰山体变化奇秀,避免独峰的单调呆板。也可用几块山石相结合,组成一座独峰。 | | | | | 孤峰式:属高远式,多用来表现雄伟挺拔,峭壁千仞,气势磅礴的山河风光,是我国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
| 特点:孤峰式造型多不作配峰相衬,但可以适当配置矮石或细小的碎石作岛屿安排在孤峰四周,来破除一峰独屿的单调局面。在前侧可安排平台,平台上配置屋舍、亭子等配件。山脚边安放高脚亭台、水榭之类配件,水面上可置舟楫。孤峰上应栽以悬崖式苍松翠柏,注意左右两侧、高低错落,使独耸的孤峰充满生机,造型简洁而不显单调。 | (2)双峰式 双峰式与独峰式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都用来表现主题鲜明,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盆中两座山脚相连的山峰并立,下合上开,雄伟峻峭。一般多选用形态适宜的砂积石、芦管石等软石进行加工,也可采用斧劈石、石笋石等石身修长的硬石拼接成双峰形态。用盆、布局等要求与独峰式相同。 | | 特点:双峰在形状、大小、高低上要有所变化,不能出现对等雷同现象。若左峰高峻挺直,则右峰尚需稍低弧瘦,主次分明,但双峰既要有明显区别,又不宜相差太大。 |
(3)散置式 又名疏密式。主要用来表现湖中群岛、海滨、山礁等自然景色。盆内所表现的山石内容较丰富,一般有山峰、崮峦、平坡、浅滩和水面等。布局形式较为生动活泼,一般由三组以上的山石组成,但山峰却不太高。每组山石由多块大小不等的石料组成,并以其中一组为主,其体量和山峰均比其余几组山石要大、高,其它各组作为陪衬。 石料多采用浮石、海母石等软质石料,也可采用英德石、斧劈石等硬质石料。盆形以椭圆形或长方形为好。 | | | 散置式的湖中群岛布局示意图 | | | 散置式:江河景观设计,属平远式。表现整体景观,河道弯曲自然,小岛、礁石布局适宜。 |
| 特点:峰峦之间的疏密变化,将水面分割成数块,使峰、峦、坡、滩与水面之间聚散有序,多而不乱。略置亭、塔、风帆等配件,可起画龙点睛之妙。山石上不宜栽形体过大的植物,否则比例不当。 | (4)群峰式 又名重叠式。主要表现山重水复,层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自然景色,具有厚重、浑朴、茂实的特点。盆内由多块或多组山石组成,峰连峰,山连山,呈现出丛岭叠峰,群峰相连的景观。群峰式的山峰要比散置式山峰要高,其特点是盆内山峰较多。 群峰式的用料较为广泛,如砂积石、芦管石、钟浮石、树化石、斧劈石等。盆可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主。 | | | 群峰式山峰布局示意图 | | | | | | | 群峰式:主要表现山重水复,层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自然景色。 |
| 特点:首先主次分明,其次要做到繁中求简。山峰中间多透出些空间,做到密中有疏。软石类石料还可峰岳上凿以凹沟洞穴,以增加虚灵感。另外群峰式山水中的水面部分虽然不多,但极为重要,处理得当可以防止过实而无虚的弊病。种植植物可挑选一些叶小清疏的植物来点缀山间,如六月雪等。 |
(5)偏重式 偏重式为山水盆景造型中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主要用来表现奇峰摩空,山势险峻的自然山景。盆内山峰由两组山石组成,分置于左右两侧。一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小。两组山石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主峰可由多块山石拼成或一块整石凿成。 偏重式山水的用料极为广泛,硬石类中的斧劈石、树化石、石笋石、英德石、千层石等,软石类中的砂积石、芦管石、海母石等都可应用。用盆一般以椭圆形、长方形为宜。 | | | 偏重式山峰布局示意图 | | | | | 偏重式:一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小。主次分明,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 |
| 特点:主峰是精心构思,仔细收拾,使主峰巍然屹立,雄秀并重。而配峰则简单些,以配峰之平拙衬托主峰之雄秀。在山峰边缘的石坡平台上安置亭、塔,宽广的水面一般安置舟楫。山上可以栽多种形式小树,以五针松、真柏、翠柏等松柏类为好。偏重式山水也可由三组山石组成,即在主峰与配峰之间稍后处,或略偏一侧,再配上一组远山。这组山石须比配峰更低矮,使布局前开后合,近大远小,适于表现广阔的湖面和深远景色。 | | (6)悬崖式 表现自然界雄浑险奇,峭壁陡峻的临水悬崖景色。具有山势险峻,山形奇特,景色壮观的特点,为山水盆景中最富动势的造型之一,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多选用两组山石,亦可以三组山石组成。 多选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盆,石料多采用便于加工的软质石料。如浮石、海母石、砂积石等。也要用有天然悬崖形态的硬质石料。 | | | | | | | 悬崖式:主要表现峭壁陡峻的临水悬崖景色,为山水盆景中最富动势的造型之一。 |
| 特点:主峰呈明显的悬崖状,山头朝一侧倾斜,悬出一部分,成峭险奇状。要避免悬崖主峰出现重心不稳的状态,可以通过配峰和山脚的处理,来表达主峰的视觉稳定。为使悬崖气势磅礴,配峰的陪衬作用很重要。配峰宜低,一般为主峰高度的四分之一。山形要简洁自如,不宜过于繁杂,以产生平奇相衬,突出主体的效果。植物可以栽在悬崖上,向下悬挂,以渲染气势。配峰上可置以宝塔,与悬崖主峰遥相呼应。 |
(7)峡谷式 又名峡江式。主要表现江河峡谷的自然景色,如巴渝山峡雄伟险峻的山峰和气势浩荡的江水。具有层峦叠嶂,绝壁峭立,两山对峙,中贯江水的特点。峡谷式山水的造型形式为两山相峙中夹一水,河流冲开峡谷奔腾汹涌而出。可用两组峰状山石,山峰宜陡峭险奇,亦可雄健浑厚。 峡谷式山水的石料常采用龟纹石、砂片石、斧劈石和砂积石、海母石等。盆形以较宽些的长方形盆为好,椭圆形、正圆形亦可。 | | | | | 峡江式:必须具有层峦叠嶂,绝壁峭立,两山对峙,中贯江水的特点。 |
| 特点:布局要求险峻幽深,方能引人入胜。两山左右相靠,中间形成峡谷。两组山之间的距离宜近不宜远,过远则全无峡谷气势。形成峡谷的两组山峰须有高低、大小、主次以及峰形变化,忌两山同等大小,一样高低,缺少变化。但两山高低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会失去峡谷的特点。两山峰以一组为主,主山居一侧,其最高峰应处在临江边,低峰向外侧连绵。要注意坡岸的变化曲折,使峡谷水面呈S形弯曲,以增加峡谷的深度。峡谷水面的处理宜前宽后窄,以形成“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峡江间可置碎石以作急流险滩之意。配以小舟一二,增强动感。植物栽种要求严格掌握比例关系,以小为好,反之则宁可不栽。 | | (8)倾斜式 倾斜式山水的山峰重心都向一侧倾斜,危而不倒。其座座山峰犹如呼啸而上的排浪,又似汹涌澎湃的急流,具有较强的动势感。主要特点是稳中有险,静中有动,在山水盆景中别具一格。倾斜式山水的布局有二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主峰倾斜的前倾留出部分水面,但不宜过多,水面上配以低矮的山峰。也可不配山石,仅置舟楫一二,更富欣赏效果。另一种方式是主峰前侧不留水面,主峰紧靠盆边,其余山峰向一侧逶迤连绵。但要在山峰的正前面留出水面,避免满闷的现象。峰与峰之间空距须有松紧变化,不可对等,朝一侧逶迤的山峰忌出现等距排列的楼梯状现象。主峰前面可配置小峰和平台,以增加层次。水面配置碎石数块,山脚要迂回曲折。 制作倾斜式山水可选用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等石料。挑选时须注意纹理走向协调一致,不可出现上下垂直或逆反方向的纹理。盆形多选用椭圆形或长方形。 | | 特点:倾斜式山水的外形轮廊亦很重要,山峰重心倾向右边,则山峰的右侧宜陡峭,左侧宜缓稳,才不致于出现山峰重心要倒的现象。另外还要掌握好山峰的倾斜角度,倾斜过度,势必岌危欲倒;倾斜不足,又无势若飞腾的动感和效果,失去倾斜式山水的特点。 (9)象形式 象形式山水主要表现大自然中姿态万千的象形景观,具有依物象形,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特点。自然界中的象形景观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各有千秋。这些大自然景杰作,可以作为象形式山水的范本,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制作象形式山水可以挑选形态天然、初具象形的硬质石料,如英德石、太湖石、腊石等;也可用砂积石、浮石、海母石等雕琢加工而成。 盆形则根据石料的形态加以选择。 | | 特点:象形山水的布局重点是突出象形主峰,使景观集中、明确、一目了然。配峰则宜简洁自如,起映衬作用,绝不能喧宾夺主。造型时应本着“多一点自然野趣,少一些艺术加工”的原则,尽量利用石料的开然形态,巧作造型。不能为象“形”而刻意追求“象形”,处处显露人工痕迹是不足取的。必须借助于自然造成,取其天然野趣,适当进行一些艺术加工,做到似象非象,似是非是,不宜过分强调具象。配件安置宜少。 | | (10)自然式 自然式山水的造型不受以上任何一种格式的约束,其主要特点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符合自然,变化入画。 自然式山水的山峰或雄伟壮观,险峻陡峭,或清秀明丽,婉约多姿;盆中的景色或浓随醉人,绚丽多彩,或神彩飞动,飘逸蕴藉;表现的场面大至江山万里,浩瀚水面,小至亭园小景,幽雅清新,均有其独特的韵味。有些景色稍有夸张,但又不失自然之理。由于它不受造型形式的束缚,作者在创作思路上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任意弛聘纵横,故而往往会创作出令人叫绝的佳作。 | 仲济南制作 | | 自然式:不受造型形式的束缚,作者在创作思路上可以自由发挥想象,所以常有意想不到的佳作。 |
|
|
|
第二章 盆景的品评和欣赏 学习要点:盆景品评的标准及欣赏内容。重点是掌握各流派是艺术特色和设计、制造盆景的特殊手法;理解盆景欣赏的审美标准和了解欣赏盆景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盆景的艺术流派 | | 盆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不同地方的盆景各有特色和制作技巧;人们对盆景的审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盆景美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所以在讲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前,我们先了解我国盆景的流派。 盆景是融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可说是我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 有人把我国盆景概括为两大派,即南派与北派。以广东、广西等地作为南派;以苏州、扬州、四川和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统称为北派。过去研究和制作盆景的人有这样说法,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因此在在分派上远远不止这两种。 有人认为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 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黄杨、雀舌罗汉松;苏派的三角枫、石榴;川派的金弹子、黄桷树;岭南派的九里香、榕树等。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川派的悬根露爪,岭南派的大树型,海派的微型等。 | 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扎为主,岭南派的蓄枝截干,苏派的粗扎细剪,川派的蟠扎,海派的金属丝缚扎等。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苏派的清秀古雅,川派的雄伟奇突,岭南派的飘逸豪放,海派的自然流畅等等。 目前国内不少人根据上述四项标准,把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称之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虽是主要流派,但并不能概括全国流派,还应有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等等。也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即使加上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仍难免有重南轻北之嫌,如辽宁的木化石盆景,丹东的树蔸杜鹃盆景,天津的山水盆景,以及北京的桂桩盆景,山东各地的屏风式树桩盆景,都可以作为流派或流派的一个分支。 第二节树桩盆景的各种艺术流派介绍 | | 我国幅员广阔,地大物博,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各地植物和岩石的种类差异较大,形成的景观各有特色。各地盆景艺人在制作盆景时选用的树材和石料不一,创作的题材各不相同,运用的技法也各尽其妙,同时,每件盆景作品的意匠,内容又是作者思想感情、艺术素养、意趣的反映。因此表现于作品中就有不同的风格。就树桩盆景而言,我国桩景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四川、安徽、上海等省市和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一带。 岭南地区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葱郁,百草滋荣,旷野古树也多葱茏茂密,蓬勃奋发;长江流域的树木本身在生长规律特点和受风吹雪压,自然老树的大枝旁梢多横斜或下垂,结顶齐平,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盆景源于自然,这些不同的自然生长风貌,必然就形成岭南和长江流域的桩景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区别。即使同处于长江流域的各省市间,也由于欣赏爱好、传统习惯、加工技艺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风格。我国桩景的流派众多,主要以广州的岭南派、成都的川派、苏州的苏派、扬州的扬派和上海的海派为代表。广州的挺茂,飘逸豪放;成都的虬曲多姿,苍古雄奇;苏州的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的层次分明,严整平稳;上海的屈伸自如、雄健精巧。 | | (一)岭南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清朝广东藉著名诗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中就有较详细的记载。 然而,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 到上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岭南派桩景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石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蓄枝截干”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一部分广东画家既善于绘事,又爱玩盆景,在造型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以画意为本,逐步扩大树种范围,成为当今岭南盆景的雏型。 关于:“蓄枝截干”法的定义。 | | 30年代以后,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 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以孔泰初为代表的作品,树形干直枝繁,青叶深沉如幄,树冠秀茂稠密,但枝丫分布疏密有致,构图严谨显得苍劲雄浑,活现旷野巨木的风姿。 | | | 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模仿自然界林木的千姿百态,构图活泼多样,野趣天然,虚实对比明显大胆,作风豪放,有的盆景大有宛若游龙或翩若惊鸿的神态。 | | |
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以素仁为代表的作品,有单干也有双干,树形扶疏挺拔似古木兀立云端,分枝少,枝长不等,枝与枝不相纠结,叶与叶不重叠,含蓄简括,高雅洒脱,构图虽疏不散,似虚而实,枝干比例优美和谐,意景如诗如画。 | | | 新中国成立后,由孔泰初担任技术指导的广州盆景协会,以西苑为研究基地,将三个流派的优点集中起来,融为一体而成为完整、独特的岭南派,使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更加变幻莫测,千姿百态。诸如秀茂雄奇的大树型、扶疏挺拔的高耸型、野趣横生的天然型、干矮叶密的叠翠型等等,就总的艺术风格言,可以概括为8个字:雄浑苍劲,流畅自然。 山水盆景虽非岭南派所长,但也有相当的成就,主要表现南国山明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乏危岩奇峰,高峡深谷,富于岭南画风。常用石材有英德石、砂积石、芦管石、浮石、海母石(珊瑚石)、钟乳石等。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主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桅子、梅、银杏等。 |
(二)扬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十分发达,加之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所谓“一扬二益’冲的“扬”即指此地。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文人荟萃,商贾云集,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审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传统,白居易的一曲《忆江南》,让人们吟唱了一千多年,成为人们梦里留连忘返的“天堂”。在这么一个地域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盆景艺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尤其是在全国各流派中独树一帜的“云片”造型,更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仿佛进入了《忆江南》梦幻般的瑰丽世界,韵味无穷。扬派一代宗师万觐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但在国内各大型盆景展览评比中一再夺魁,而且饮誉海外,在世界盆坛引起震动,其作品远销英国、日本、德国、丹麦、荷兰等国。 扬州是江南历史古城,自隋唐起就是经济文化中心,盆景艺术也源远流长,经历代盆景艺人千锤百炼,使扬派盆景形式别致,风格独特。 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派蟠扎技艺相似之处,用棕丝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底、撇、靠、挥、拌、乎、套、吊、连、缝入云片要求距离相等,剪扎平正,片与片之间严禁重复或平行,观之层次清楚,生动自然。云片大小,观树桩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内每根枝条都弯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弯”。现在采用“寸结寸弯鸡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个结,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比传统的“一寸三弯”简易多了。与云片相适应的树桩主干,大多皤扎成螺旋弯曲状,势若游龙,变幻莫测,气韵生动,舒卷自如,惯称“游龙弯”。云片放在弯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葱翠欲滴,与主干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显示出苍古与清秀。 | | | 扬派台式盆景 | 扬派台式盆景 | | | 扬派台式盆景 | 扬派台式盆景 | | | 扬派巧云式盆景 | 扬派巧云式盆景 | | 左图为扬派“一寸三弯”的蟠扎手法示意图。 |
| 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以“游龙弯”为主要标帜;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现在也称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为单独一派,不过,按传统划分,属于扬派),则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 “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画,酷爱盆景,“两弯半”经他不断完善在盆景艺坛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制作狮式有5个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二者表现古雅,后三者妙在传神。顶须要大而圆,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的韵味。主干的最佳效果是:一提,二驼,三抬头,四圆项。寓弯于直,须根相应,状如坐狮,回首顾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杨派“云片”那么严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弯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弯的左右各一片特别重要,能够体现狮子的动态,上下两片相对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狮式盆景还有另一种布局,盆中植大、小树桩各一,构成“母子树”,经过分别造型表现“太师少保”之类的主题。 | “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形式,制作必须从树木幼小时开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奇特别致,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如右图所示。 扬派的山万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
(三)苏派盆景及其风格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丘陵连绵,河汉密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州既是一座独特的水城,又是一座集东方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园林城市,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声誉。苏州城区水道纵横,桥梁交错,过去有水道近百公里,现在也有40公里;过去有桥梁325座,现在仍保存一百多座。唐朝诗人杜苟鹤的送友人游吴一诗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左宫闲地少,小巷水桥多。夜市赏菱藕,春船载绩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苏州的风貌。由此地域环境孕育的苏州方言,发音绵软,一语三转,因而被称作“吴依软语”。与朱文长《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苏州曾有园林(和庭园)220多处,历经战火,至今尚保存60多处,开放的也有二、三十处。苏州的园林与其他城市豪绅富贾的园林有所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当时文坛名士之手,因而体现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园,原为明朝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后所建,其园址曾是唐朝诗人陆鲁望的故宅,环境清幽,淡泊自然。以在建筑布局上出类拔革的留园,初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家花园,后归清朝布政使刘蓉峰修尊改建为“寒碧山庄”,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吴越广陵王钱元燎的池馆“沧浪亭”,到北来为诗人苏舜卿购得,后又成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故称韩园,溪水潆回,清幽古朴。如此等等,可以说每一座园林都与文坛名士有“缘”。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苏州园林建筑的高度成就,必然对苏派盆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尤其是这些园林的创建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艺术的爱好者、制作者。 苏州不但是一座商业城市,更重要的还在于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名声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从唐朝初年起,苏州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诗文书画蜚声全国。三国时期有陆逊,晋代有陆机、陆云,盛唐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做过苏州刺史,晚唐有陆龟蒙、皮日休,宋、元以后出自苏州的文坛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主将的“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的艺术风格影响更为深远。从苏州人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可以看出,当时苏州的树桩盆景已仿照著名画家的画意、著名诗人的诗情进行创作,追求诸如“云林山树画意”之类的艺术境界《姑苏志》:“虎丘人善于贫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苏州近代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 | | 苏州盆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树种以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等落叶树为主。苏州、常熟一带传统的桩景形式规则式居多,树干直立微曲,左右互生六个圆片称“六台”,向后伸出三片称“三托”,再有顶上一片称“一顶”,“六台三托一顶”的桩景多成对放置称“十全十美”,多一片少一片都不行。 | | | 上面二个作品在制作手法上与苏派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右图。 |
| 苏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即川派之规律)、自然两大类。传统的规则类的主要形式叫“六台三托一顶”,将树干蟠成6个弯,在每个弯的部位留一侧枝,左、右、背三个方向各3枝,扎成9个圆形枝片,左右对称的6片即“六台”,背面的3片即“三托”,然后在树顶扎成一个大枝片,即“一顶”,参差有趣,层欠分明。陈放时一般都两盆对称,意为“十全十美”,所以很受达官显贵、富商豪绅的喜爱;普通百姓也十分欢迎,图个吉利,做到了雅俗共赏。 现在桩景的枝片已不受“六台三托一顶”所限,干形也力求自然多变,在用棕丝扎片的基础上年年进行细致的修剪,形成一种“粗扎细剪”的整形方法。苏州桩景的树材多采用郊区山野,这些形态古朴奇特的老树桩挖来后,截去旧枝,使其重发新芽,然后在干的适当位置选留枝条,再将新枝用棕丝扎成向水平方向伸展的S弯,苏州盆景艺人扎片技术娴熟,起片自然,逐年修剪过程中落剪干净利索,成形后枝片略呈半圆形,全树枝片疏密有致,错落有序,如结了顶的古树。 与规则类相互共存的自然类,随着时代的前进,到了本世纪40年代,在以朱子安为代表的盆景艺术家们的大胆革新下,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束缚,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快速成型,赋予苏派盆景以新的时代精神。所谓“粗扎细剪”,就是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并按照树木的生长习性,为每根树桩结“顶”,从此不再向上,而是向侧枝伸展,使之更加丰满、美观。“顶”的位置因桩而异,因势而变,以期达到整个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从而成为当代苏派盆景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被誉为江苏盆景之王:有500年树龄的《秦汉遗韵》(圆柏)及《云蒸霞蔚》(大皈松)、《盛世铭》(雀梅)等都堪称该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在全国盆坛艺苑也属传世珍品。 | | 苏州郊区光福一带栽培梅花始于宋代,相传有八百年历史,常将果梅截去树冠,对劈为二,上接骨里红、宫粉、绿萼、玉蝶等对花品种,成对上盆,这种形式称劈梅。还有将梅的枝条吊扎,使它下垂或向一侧生长,称垂枝式和顺风式,光福梅桩以干枯花繁,形态别致而闻名全国。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苏派盆景的山水盆景也颇多古人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炼,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派之间的交流日多,也引进其他石材品种。 |
(四)川派盆景及其风格 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管辖的范围不仅限于四川,而且还包括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独特的巴山蜀水,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孕育出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记载:“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广汉的三星堆,也足以证明巴蜀文化的悠久历史。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枝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这说明规律类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是对大自然的艺术概括与艺术加工,并且进而如古典诗歌的“格律化”一样,使之集中展示传统美学中的基本原则:对称美、平衡美、韵律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活泼而有序,庄重而灵动。“它摆脱了自然现象对盆景艺术的盲目控制,以清醒的理性、充沛的情感统驭着它的反映对象。它一方面再现大自然,另一方面又主动地表现人对自然的审美理想。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 | | 正因为规律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自然类随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极少数的悬岩式,现在保存完好的“老龄”树桩盆景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清朝末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宫举办花会(已延续至今),各地的花农和盆艺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类树桩盆景送到花会上展销,此时的树桩盆景已完全采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 | | | | 掉拐 | 掉拐法正面 | 掉拐法侧面 | 此造型,能给人以威武雄壮的感受,既可用各种“枝型”蟠枝盘,又可添配“带子”,变化多姿。通常主干有五个或六个弯子,习惯蟠成五个弯子: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 | | | | 对拐:亦称正身拐,主干来回弯曲,通常只一主干,主干的弯拐是来回状。这种树桩从正面看可把树桩头主干的弯子全部看完,逐渐转至侧面,弯子逐渐变小,转至正侧面,不见树桩主干的弯子。 | 滚龙抱柱:简称滚龙法,亦称螺旋弯。第一、二弯和掉拐法相同,第三弯盘旋而上。 | 方拐:亦称“汉文”拐。主干来回弯,颇象对拐,只是弧形弯子蟠成缺一侧的方格型,近似“弓”字体态。 | | | | 三弯九倒拐 | 三弯九倒拐正面 | 三弯九倒拐侧面 | 从主干基部开始,如对拐法形状蟠到顶端计九个弯子,有时分两次三次进行。再从回曲弯的侧面,自树干基部至顶端蟠成三个大弯子,为正面。观赏成型的三弯九倒拐法的树桩,从一面移向另一面,景观步步有变,颇现活力。 | | | 初蟠后的枝盘形状平面图 | 大弯垂枝:亦称大拐垂条法。将主干蟠成一个大弯子,蟠好在弯后,将大弯顶上的主干和整个弯子上的枝条全部除去,有时也在弯背侧留一枝条,蟠后面的足盘与足盘上部的枝盘,但此枝条蟠往下垂后,须能蟠成三盘、四盘,最少也能蟠三盘,否则,全部剪除。 | 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将树干上端锯去,只留基部(30-60cm),等发出健壮的新枝条后进行蟠扎,选一粗壮枝条蟠作主干,用侧枝条蟠作前足盘。 | 老桩头的枝盘形状平面图 |
| | 迄今为止,四川的树桩皤扎,无论是何种形式,基本上都没有越出这一时期所形成并广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规则。清末民初,成都和各县的著名皤扎艺人约6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窦禹朋、陈洪顺、张彬如、陈玉山、戴开弟、戴崇光。龚音如、李洪泰、纪成久等。到了本世纪40年代,自然类树桩盆景重新抬头,但在蟠扎技法上与规律类大致相同,除悬崖式外,一些自然类桩头的造型几乎是一种偶然的“机缘”。陈思甫的父亲陈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条残缺、不适合制作规律类盆景的树坯,顺势加工为自然类。其后李忠玉及邱开春、王明文等发展了自然类,逐渐成为今天川派树桩盆景的两大主要类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虽然远在两宋已见端倪,尤其是安岳县圆觉洞和大足县大佛湾摩岩造像中,飞天与传女手托的山万盆景,已与今天的浅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树桩倾斜,直到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园艺家、画家。盆景“玩家”亲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间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故其桩景特别强调根部的处理,盆中树木多悬根露爪,注意盘根错节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与石相配,别有情趣。总的说来,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
|
(五)海派盆景及其风格 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境内有余山等火山岩丘,郊区河港密布,黄浦江、吴淞江(又称苏州河)流贯市内,为太湖主要泄水道和航运要道。唐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设上海县。鸦片战争后,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辟为商埠。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为上海市,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对外贸易、商业、金融业一度处于亚洲领先地位,号称“东方明珠”。 上海的盆景艺术,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上海嘉定地区的盆景已具有当时的较高水平。在明朝王鸣韶的《嘉定三艺人传》、陆廷灿的《南村随笔》、清朝程庭骛的《练水画征录》等著作中,均有关于盆景的记述。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国内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种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海派文化,这种文化在京剧艺术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成为京剧艺术的一大流派。在这种文化的薰陶下,上海盆景广泛吸取了国内各主要流派的优点,同时还借鉴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创立了以师法自然、苍古人画的海派盆景。1965年,盆景专家周柏真提出“必须师法自然,反对矫揉造作、呆板失真,并要去芜存青,在学习各地传统盆景风格基础上刻意求新”的主张。1978年,上海植物园成立盆景研究所,创作活动空前活跃。1982年,《上海盆景风格研究》的论文公开发表,海派盆景进一步被国内同行和爱好者公认和熟悉,并开始走向世界,多次在国际盆景评比活动中获奖。 | | | 黑松盆景 | 罗汉松盆景 | | | 枸骨(鸟不企)盆景 | 海派盆景用铁线蟠扎的示意图 |
|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虽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样,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聚散自由,以欣欣向荣为首要目标。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径,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而后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 |
海派的桩景采用金属丝扎缚枝干进行弯曲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整形,成形后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海派桩景枝叶分布不格律、形态自然,浑厚苍劲、矫捷奔放,在咫尺间再现了泰山、黄山苍松翠柏的神采。同时在整形的过程中还因树制宜,根据各种树木的特征、神态、树胚的形状因势利导,“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尽力避免矫柔造作,呆板失真之弊。 海派的桩景树种丰富,约达一百余种,而以罗汉松、五针松、黑松、真柏等松柏类为主。桩景的形式规格也多种多样,有高达丈余的大型落地盆景也有一掌可置数盆的微型盆景。上海高楼林立,建筑鳞次栉比,栽培桩景的条件有限,故大力发展微型盆景,它形简意赅,玲珑精美。 上海规则式的桩景多用五针松作成,树干直立,枝叶四布,层次分明,左右前后各自开面,称“立体式”,这类桩景以大型的为多。 海派盆景选用的树种非常丰富,落叶、常绿、花果各类应有尽有,现在已达140余种,其中以常绿的松、柏和色姿并丽的花果类为主,近几年还从国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进一些树种,使海派树桩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 | 上海境内没有大山,但对山水盆景却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过去,上海的山水盆景,一般都以硬石作为供石欣赏,即使是吸水的软石,也置于深水盆中,仅现其山峰的姿态,而缺少诗情画意。从60年代开始,董叔瑜、殷子敏等盆景艺术高手,对山水盆景采取大胆革新,吸取其他流派山水盆景的优点,率先采用浅口水盆,使其既能观其山腰,更能欣赏到曲折多变的山脚(江岸)和波光潋滟的水面。 现在海派山水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表现近景,盆内奇峰峻峭,林木葱笼;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细致雕琢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表现平远、深远的意境。不过,这两种类型的山水盆景,就其总的风格而言,都比较辽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疑是地域环境在盆景艺术家心灵上刻下的印记,体现出冲积平原的地域特色。 |
(六)桂派盆景及其风格 广西盆景虽然曾经是岭南派的一个分支,但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尤其是山水盆景和石玩盆景,更显示出与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盆景的不同特色。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广西的山水盆景创作提供了极好的内涵和“范本”。广西省地处岭南亚热带,石山较多,山上生长的古老树桩是创作树桩盆景的极佳原料,而山上蕴藏的各种石材,又成为创作山水盆景和石玩盆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桂派山水盆景又以表现桂林、阳朔、漓江等风景胜地的自然风光为优势,讲求清、通、险、阔,即清秀明丽,圆润通达,险峻幽深,景观壮阔。 常用石材有:石灰石、石笋、英石、芦管石等。 | 树桩盆景以古桩头为主,因势取材,师法自然。造型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矮桩型,树蔸奇古,盘根错节,技托流畅,独立成景;二是潇洒型,树头苍雅,枝干挺拔,疏密有致,颇多野趣。总体说来,可以称之为“八桂风貌”。 常用树种与岭南派大同小异,主要有榆树、九里香、福建茶、黄杨、六月雪、罗汉松、五针松、紫藤、榕树等。 |
(七)徽派盆景及其风格 徽派盆景是以安徽省的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徽州地处新安江上游的黄山与白岳之间,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资源极为丰富。自南宋建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徽州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盆景艺术也为了满足富商大贾、达官显宦的需要而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 | | 早在唐朝,卖花渔村的花农就开始培育花木盆景。据(洪氏世谱)记载: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村里有位名叫洪必信、号梅窗处上的人,“嗜书史,善吟咏,尝居于有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梅百韵以自悦。”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尤以梅极最为著名,称为“徽梅”,品种有红梅、二红、骨里红、绿导、玉蝶、素白、台阁;台阁又分为银红台阁与香花台阁等等。 在造型上分规则类与自然类,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等。自然类则师法造化和表现画意,不拘一格,匠心独运,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改革开放以来,徽派树桩盆景、尤以梅桩盆景在造型上更趋自然。 其山水盆景以平远式为基调,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阔,白帆点点,波光遴粼,好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南图画。 |
(八)京派盆景及其风格 北京盆景形成流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际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朝王世懋所著《学圃杂书》中说:“京师许多千岁家,见盆中一绿曹玉蝶梅,梅之极品。”清朝的《日下旧闻考》记载:“京师腊月即买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康熙皇帝有两首咏盆景的诗:《咏御制盆景榴花》和《咏盆中松》。到清朝后期,在借鉴外地盆景制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与民风民俗,逐渐发展为梅花桩景、宫廷桂树、石榴盆景、牡丹盆景等等,现在中山公园、颐和园等园林单位还保存了一些百年以上的桂树、石榴桩景。 由于受到自然和社会诸种条件限制,北京盆景发展一直缓慢,1980年成立北京市盆景协会,特别是在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盆景艺术作品展览后,北京盆景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造型技法和艺术特色。 在造型方面吸取了南、北两派之长,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剪扎结合。布局上因材制宜,繁中求简,粗中有细,露中有藏,达到参差错落,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侧技多以横技式出现,树冠多作扇形或半圆形,以显示雄伟刚劲的气势。 | 北京盆景学习和继承了首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并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因而其盆景艺术风格表现为敦厚稳健,古雅质朴。 常用树种有:鹅耳标、朴树、荆条、华山松、鼠李、枫树、榆树、山植、桧拍、云杉等多达40余种。 常用石材有: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钟乳石、鸡骨石等。 (九)浙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浙江省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的浙派盆景,历史悠久。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曾写道:“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ke-)儿多为蟠龙、飞禽、走兽之状。”说明当时的树桩盆景在造型上已有相当高的水平。王十朋的《岩松记》、明朝浙江人屠隆的《考磐余录》、清朝杭州人陈淏子的《花镜》等著作中,都有关于盆景艺术的记述,并且特别强调以画意诗情入景。如《考磐余录》在《盆玩笺》就以天目松为例,描绘其“结为马远之欹斜诘曲,郭熙之露项攫拿,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昭之拖拽轩翥等状”。 | 按传统划分,杭州一带的盆景属江南派,采用棕丝和金属丝蟠扎与细修精剪相结合的造型技法,逐步形成有别于江南其他各派的艺术风格: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继承宋、明以来“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对柏类的主干作适度的扭曲,剥去树皮,以表现苍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与茂密的枝叶相映生辉,大有似入林荫深处,令人六月忘暑的妙境。 树种除松、柏外,其他杂木类和观花、观果、观叶类共约100余种。 |
(十)闽派盆景及其风格 闽派盆景以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为中心;福州自古是“东南名城,八闽部会”;泉州古称“温陵”,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两地盆景具有悠久的历史,源于两家,盛于明清,精于近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扬、苏、岭南各派乃至日本盆景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主要表现在对当地特产榕树桩景的造型上。 福建地处亚热带,榕树十分普遍,品种有小叶榕、白榕、红榕。竹叶榕等。以叶小、干古、块根悬露、树态奇特为上品。闽派盆景因此以榕树为盛,榕树为秀,享有“榕树独传”的美誉。在造型技法上吸取南、北两派之长,在采用蓄技截干、鹿角鸡爪的同时,也讲究树干虬曲,扎片结顶。在对榕树的加工方法上,利用榕树的块根、气生根逐渐“提根”,形成“树干”一体,使干与根合二而一,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洒脱自然,飘逸多姿。 | | 闽南方言的“榕”与“情”谐音,一盆盆意味深长的榕桩盆景,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许多归侨和盆景作者,纷纷把这一主题作为构思的出发点,体现了浓厚的“侨乡”(地域)特色。常用树种还有榆树、福建茶、九里香、朴树、雀梅、罗汉松等。 山水盆景大多表现岭南风光,石材主要有海浮石、砂积石、太湖石等 |
(十一)香港盆景及其风格 香港盆景是当地“花市”的四大畅销品种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香港由于地域狭小,自然资源极为有限,所用树种、石材基本上从外地运人。在气候方面与广东基本相同,宜于植物生长,所以,造型技法采用蓄技截干,修剪为主,蟠扎为辅,其艺术风格源于岭南派,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潇洒苍劲,富于变化。 香港的青松观,可以称为香港盆景的收藏宝库,有盆景一千多盆,其中不乏能代表岭南风格的珍品,既有孔泰初的雄浑道劲,也有三元宫的潇洒飘逸,还有素仁和尚的高雅含蓄,但更注意在造型上的创新,追求清、奇、古、怪,尤其在奇与怪上下功夫,创作了一批别出心裁的盆景佳作。青松观的盆景非常讲究景。盆、架的完美统一,现内有一座面积几百平方米的阁楼,珍藏着三四百件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明、清古盆,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观里不惜巨资,为300多件盆景作品配以清一色的造价昂贵的酸枝几架。更难得的是,青松观经常举办大型盆景展览,每次展览耗资高达数十万港元,但一律免费参观,不收门票,其着眼点不在经济效益,而完全为了扩大盆景艺术的社会效益,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 | 对香港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伍宜孙,是位银行家,祖藉广东,也许因为出身园艺世家,得先人的真传,对盆景情有独钟,研究极深,有许多独到之处。每到工余,潜心艺事,百炼千锤,精益求精,师法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锐意创新而又万变不离其“宗”,所创作的树桩盆景,无不立意深邃,布局简洁,依树坯之天然形态造型,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其作品曾于1968至1970年连续3年荣获香港市政局花卉盆景展览比赛全场冠军奖。并于1971年~1972年应邀在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主讲盆景艺术。鉴于世界各国在盆景艺术上多取法日本,伍宜孙从1967年起,以科学理论编撰专著,为盆景艺术辨本求原,以正国际视听,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近30年来,随着国际盆景艺术的日趋盛行,伍宜孙多次应邀出席参加各种国际盆景艺术会议或展览,蜚声世界盆坛。1981年,美国《Bonsaijournal》杂志(冬季号),对伍宜孙的盆景技法和盆景作品作了全面评价,影响深远。 为了向世界系统地介绍中国盆景艺术,伍宜孙于1969年出版了精装的《文农盆景》图集,图文并茂,附盆景作品照片200余幅,70余个品种。尤可资者的是,该图集为追溯中国盆景历史,特刊出北宋张瑞所作《明皇窥浴图》(画中陈设古松盆景)、元朗李仕行所作《僵松盆景图》、明朝仇英描绘晋朝石崇之金谷园(画中罗列多件树桩盆景)等多幅,证明盆景艺术发源于中国,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盆坛的重要地位。 |
(十二)台湾盆景及其风格 台湾省以其多山兼有平原,气候湿热,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加之海上交通发达,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同世界各国交往频繁,为盆景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台湾盆景既受岭南派的影响,同时又受日本盆栽(非中国盆景孕育期的“盆栽”)的影响,既不同于南派的“蓄枝截干”,又不同于北派的“蟠干扎片”,主张古朴苍劲,典雅自然。不过,由于台湾比较着重盆景的商品化,因此强调作品造型的形式趣味,不太追求作品的深层内涵。在选材和技法上要求树干粗壮,收缩自然,比例协调,层次分明,根部发达并向四面辐射。常用树种有:黑松、榕树、五针松、真柏、樟树、朴树、海芙蓉、枫树等。 | |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盆景同日本盆栽的关系格外密切,日本一年一度的盆栽展览,都要邀请台湾盆景参加,以致台湾盆景的主要造型样式都模仿、脱胎于日本盆栽的造型样式,但又力求保持中国盆景(特别是岭南派)的传统风格。源于日本的舍利干、神枝造型,在台湾盆景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并从以松、柏为主发展扩大到其他树种,白骨化的舍利干、神木同翠绿的枝叶相映成趣,很有特色。受日本盆栽造型影响较大的“造型木”式,端庄、稳重,甚至可以说有一点“霸气”。矮壮型可看作是参天大树的矮化,结构严谨,极具功力,在台湾盆景中颇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他如丛林式、悬岩式等等,则更接近于岭南风格,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拘一格,赋于新意。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包括从其他国家有选择地引进适宜于盆景栽培的树种,积极地提倡多样化、高档化、科学化,调动一切有利手段,主动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台湾盆景得到迅速稳妥发展的根本原因。 | 各个流派在枝条的修剪、蟠虬上各有特色和侧重技法,现把它们做简单的比较。 | | 三、山水盆景的流派 | 我国瑰丽多姿的山川,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泰山天下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山大川的千姿万态引无数盆景艺人将它缩于盆中,置于几案上,朝夕欣赏。 我国宜作山水盆景的石种相当丰富,山头、滩边俯拾即有,宋代杜绾撰写的《云林石谱》上记载的山石就有116种之多。各地盆景制作者多就地取材,认真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产生不同的流派。 一般北方的山水盆景以雄奇取胜,南方的山水盆景以秀美见长。四川的成都,广西的桂林,福建的福州、厦门,山东的青岛、济南,辽宁的沈阳,广东的广州及上海市等的山水盆景都各具鲜明的地方风格。 四川成都的山水盆景采用瘦漏新奇、纵向多皱折、吸水性好的砂片石为主,当地盆景艺人经常出入于巴山蜀水之间,搜尽奇峰打草稿,把峨嵋、三峡、剑门、青城之秀、险、雄、幽的山川景色置于几席间,凝神细观,极有感人魅力。 广西桂林的山水盆景多用当地的砂积石、芦管石来加工,盆景艺人长期生活在秀山丽水之间,受桂林、阳朔、漓江的山容水貌的感染,他们创作的盆景洞壑深邃,奇峰突起,把当地山秀、水清、洞奇、石美的山川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 上海的山水盆景采用的石种较多,表现的题材也很广泛,它运思精密,构图新颖,着重于意境的描绘。常通有两种类型,一类擅长表现远山,石上不植树木,仅种些景天科的小草和铺以绿苔,讲究青田石刻的亭、榭、舟桥等配件的点缀。盆中山石坡缓岸曲前后层次丰富,水面辽阔,显得天宇高远,烟波浩渺,在山明水秀,白帆点点的景色中表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 另一类以表现近景为主,多选用石身修长的斧劈石,石笋石等,讲究山形与树态的巧妙配合,在不吸水的硬质石隙间种树,有独到之处。盆中高山耸秀,密树笼翠,大有“连峰青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气势。另外还制作可置于掌上的微型山水盆景。 北方的济南、青岛、沈阳等地的山水盆景多作线条刚直粗犷,形态古朴雄浑的木化石,崂山绿石,浮石等山石来制作,盆内奇峰摩空,峭壁千仞。北疆崔嵬半丽,气势巍峨的山河风光尽呈眼底。 广东的广州主要用英德产的体态玲珑,纹理秀劲的英石制作。广东石山艺人对园林布置英石假山的堆叠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因此在山水盆景的创作过程中也匠心独运,盆中山石或高耸入云,或横卧天际,多姿多采,引人入胜。 福建沿海盛产质轻色白的海浮石(海田石),它有粗质和细质两种,细质的易雕琢加工,粗质的则利用天然的纹理堆叠成形,福建的福州、厦门等地的山水盆景山石雕琢加工极细,远观气势雄伟,近观纹理细腻。 |
|
|
|
|
|
|
|
|
|
|
第一节 盆景的概念 |
|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巧妙结合,它是用植物、山石等材料,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中,模仿大自然优美景色的一种陈设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栽与盆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统称为盆景。但由于它们有以树木为主体或以山石景物为主体的区别,并且树木是活的植物,它随季节的变更和树龄增长而不断变化,山石景物则变化不大;同时山水盆景中的树木是以人工制成的,还有“独石盆景”,一块石 组成一个景观;而“石玩”是不会变化了。因此,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品:以树木为主体的被称为盆栽或树桩盆景;以山水景物为主体的被称为盆景或山水盆景。目前以树木为主体的在国际上多用“盆栽”这个名称,并直译成为“Bonsai”。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习惯采用“盆景”这个叫法。 |
|
|
值得一提的是:盆景是从盆栽(盆植)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盆景与盆栽有根本的区别。一般用盆、皿栽种植物,都通称为盆栽。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央之中,以供四时观赏,其审美的对象,仅枝叶、花朵、果实等艳色、形状而已;而盆景是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技艺加工,创造成景的艺术品。除达到盆栽的观赏目的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自然美,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是主观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致与情感的交融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神韵的凝聚,形神共现。 图例:盆景与盆栽、石玩的区别 |
|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 盆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作者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
|
|
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第二节 盆景的发展简史 1.盆景的起源 盆景起源于中国,历史悠长,源远流长,这是世界公认的。至于起源于何时,盆景界的看法尚不统一。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盆景是由栽培观赏植物,以及模仿自然山林堆砌假山造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余年)遗址中发现绘有盆栽植物的陶片,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盆景起源最早的证据。在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中(距今1700余年)有盆栽花卉的画面,画面是一个圆盆,盆中栽着6支红花,盆下配有方板几架,形成植物盆钵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造型,与现代的盆景极为相似,有人认为这就是盆景的前身。至于盆景起源的确切时间,有待今后更多的出土文物加以证实。 对盆景形成的朝代,一致认为形成在唐代初期。其证据就是在陕西省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东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画。所绘这一盆景和现代盆景非常近似。可见当时盆景已成为观赏珍品,作宫苑御用。同时受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兴起的影响,应用写意山水画理的“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使用山石与植物相互组“景”,则简单的“盆栽”而发展成具有意境的“盆景”。另外,在故宫博物馆内保存一幅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的《职贡》图,图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在进贡的行列中,有一个手托浅盆,盆中立着造型优美的山石,这和现代山水盆景十分相似;在进贡的行列中,还有人手托山石和肩扛山石的。这些画面足以证实在唐代盆景已经形成了。当时士大夫也以制作盆景为时尚,作为文人雅士逸兴韵事。 | | | |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东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画局部 | 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的《职贡》图局部 |
| | 宋代制作盆景时对树木山石的要求,画意诗情的灌注,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元代盆景制作趋向小型。明代盆景更加盛行,并将经验所得纷纷立著记载,盆景记述班班可考。清代盆景艺术成为园林必不可少的装饰,艺术形式更为广泛,盆景材料丰富多采。 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五溪苏灵著有《盆景偶录》二卷,书中以叙述树桩盆景为多,把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 | | 2.现代盆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古老的盆景艺术又焕发了青春,进入兴旺发达的高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盆景组织像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1981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诞生。1984年中国花卉协会成立。1988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立,该协会的成立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建立了盆景组织,很多县(区)乃至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花卉盆景协会。 (2) 组织国内外盆景展览。从1979年开始,全国性盆景展以及到国外办盆景展,几乎每年都有,这对盆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盆景报刊和有关书籍大量问世。当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花卉盆景报刊有3家:①《中国花卉盆景》月刊;②《中国花卉报》(盆景占相当比重);③《花木盆景》双月刊。近十余年出版的盆景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有50余种。 (4) 盆景出口外销量逐年增加。从1979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盆景展览并开始外销后,销量逐年增加。中国盆景古朴典雅,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出口形势越来越好。 3.中国盆景在国外的影响及发展 (1)起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唐朝末期宋朝初期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后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子叶大学岩佐亮二教授著《日本盆栽史》中证实,日本的盆栽是由中国传入的。我国唐朝时曾以盆栽称呼盆景,现时日本的盆栽与我国的树木盆景大同小异。 (2) 本世纪初盆景又从日本先后传到美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后继续传播。1979年以来;我国盆景在世界各地参展和销售,对世界盆景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目前盆景已遍布五大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1989年全世界性的盆景组织——《世界盆栽友好联盟》诞生,它的成立有助于盆景艺术在全球的普及与提高。 (3)盆景艺术的发展和经济发达程度、人们的文化素质以及生活是否安定密切相联。当前世界盆景以工业发达的日本、西欧、美国,尤其是美国盆景发展速度比发展中国家要快得多。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盆景将更加蓬勃发展。 |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9733.html
更多阅读
怎样用photoshop制作一寸或者两寸照片?——简介很多证件都需要一寸或者两寸照片,但是总是出去拍照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自己在家能制作好照片拿去冲印就方便多了。照片规格(英寸) (厘米) (像素) 1寸 2.5*3.5cm 413*295 身份
希望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急着用的一寸照烦恼了,自己制作然后直接拿到相店打印就行了!怎样制作一寸、二寸或六寸照片——照片的数量关系首先要知道的数量关系:6寸=10.2cm×15.2cm1寸=2.5cm×3.5cm2寸=3.5cm×5.3cm怎样制作一寸、二寸
磁悬浮地球仪的原理及制作方法——简介磁悬浮地球仪是指在无任何支撑以及无任何悬挂的情况下,将地球仪悬空漂浮在空中并自转的一种状态。其新奇独特的视觉表现效果,集科技与趣味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及实用性,深受办公商务人士的喜欢
一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及制作方法——简介有时我们需要制作一寸的证件照,一寸照片的尺寸2.5*3.5cm 像素413*295,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用photoshop来自作一寸照片。一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及制作方法——一寸照片的尺寸制作方法一寸照片的尺
怎样用问卷星制作一份精美的在线社团招新报名表——简介每到开学季,社团招新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一个活动,怎样在众多社团中,怎样让自己脱颖而出呢,首先就从招新报名表开始!这里就介绍怎样制作一份精美的在线报名表!怎样用问卷星制作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