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周正毅) 周正毅现状

周正毅——资本魔方的玩家



周正毅,1961年出生于上海市杨浦区,小学文化;1978~1988年赴日本打工。;1989年返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1994年周正毅夫妇开设“阿毛炖品”饭店;1997年大量购买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李嘉诚旗下的蓝筹股,获利数亿港元;2001~2002年入股海鸟发展、英雄股份(现名为“大盈股份”)以及香港的上海商贸,上海地产等上市公司;2002年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名;2003年 5月,因涉嫌操纵证券交易、虚报注册资本被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6年 5月,周正毅刑满释放;2007年1月周正毅因涉嫌行贿等犯罪再次被逮捕,2007年12月被判刑16年

周正毅,前农凯集团董事长,作为一个富豪,他有些过于张扬,开着上海滩第一辆法拉利跑车,扮着类似贝克汉姆的发型,自诩“上海首富”,从手表到皮带扣都镶钻包金,常混迹于娱乐报纸头条。与此同时,他也有异常低调的一面,以至于即使亲朋密友也说不清他发家的详细经过。至于各家媒体,则在多年后仍津津乐道于有关他的种种传闻。昔日风光无限的“周公子”如今身陷囹圄,2007年底他因行贿等罪名获刑16年。周正毅的衰败竟比暴富来得还要快,这位“上海首富”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在世人面前玩弄他所熟悉的“资本魔方”了。

周正毅前传

贾可

“我相信每趟火车都有罪恶的货物!”史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在1932年所拍电影《上海快车》(Shang hai Express)中的台词如是说。

这句话同样可以套用在如流星般滑落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所搭建的财富迷宫上。

作为近年来新富陨落故事中的集大成者,今年(2004年)5月引爆并在内地和香港引起轩然大波的周正毅案,在时隔4个月后,终于有了来自官方披露的事件进展:上海地方检察院已于9月初正式批准逮捕周正毅,罪名是“涉嫌虚报注册资本”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

尽管这两项控罪要比外界想象中较轻,但周案所掀起的波澜却很难被业界忘记。

在过去,他在明星圈制造绯闻和在资本市场上“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均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现在,他则成了由“格林柯尔”和“欧亚农业”引发的“民企恐惧症”的新代名词——投资者不难在周案中发现过去内地民企上市后频繁上演的“吸水三步曲”——“围飞”炒高、批股派货、向大股东高价收购资产——的影子。

而在银行业和地产界,周案已触发了上海自1990年代经济重新起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整顿,全国范围内的行业政策重新检讨和整顿也由是加速。

到底是哪些因素,使一个出身市井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上海首富”,而后又突然成为阶下囚,并在银行业和地产界引发大震荡?《环球企业家》无意去探究与当下案情相关的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是力求展现达到事业巅峰前的周正毅的生活中的每一侧面,并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美国19世纪的强盗男爵”及1980年代香港电视剧中的“流氓大亨”这样既让人击节称叹又让人生厌的肖像。

周正毅火箭般崛起的故事——在这里要比过去讲述得更为完整立体——正是当今转型中国商业社会的一幕悲喜剧: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精力充沛、志存高远、善抓机会、果断出击的周正毅再生动不过地诠释了“中国梦”;但其投机性极强的典型“新富炒作模式”——与权势结盟,拿“充水”资产向制度尚不完善的银行套取资金,投身像房地产开发这样令人目炫的游戏,充分利用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的空隙,在一个地方造势,然后在另一个地方买卖图利,从而一夜暴富——最终还是引火上身。

正如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的一位民营企业家所言, “周案的发生本质上还是个赢利模式的问题,而且它还不是个别的问题而是全局性的问题。因此周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也不会是最大的一个。”

眼下,周还在谋求反击——他控制过的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产”近日发表公告称:周已委托律师,寻求撤销向他追讨二亿六千多万元欠款的判决,及由安永接管其资产的令状。我们无法预测周最后的命运,但却可以确信,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最终确立,这样的故事再发生的机率是越来越低了。

上海往事

在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可与香港相比肩的金融中心、亚太区的经济中心、世界级的大都市等种种设想逐步升级之时,被称作“下只角”的杨浦区至今仍是这个大都会里较为落后的地区,棚户成片、河水发黑曾是这里居民长时间的伤心记忆。

1961年,周正毅出生于该区杨树浦路附近一间没有阳台的老式公房里。那是苏联人建造的二层楼房,原来上面住人,下面养马,后来它们被改建成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控江新村。和周正毅的父亲周裕兴一样,大约有两万户产业工人居住在那里。

周正毅改变了周家“下只角”的生活。周裕兴夫妇一直到死,都为周正毅给他们带来的荣耀而骄傲。1995年,周母去世,上海交通路1941弄3号的邻居们至今还记得葬礼当时人声鼎沸的场面。2003年初,周父去世,以奔驰开道的庞大豪华车队更是让人过目难忘。

不过,即使这两位至亲,也未必知道他们的小儿子——5个孩子中排行第四的周正毅——是如何发迹的。周母只知道儿子在香港做大事,并经常在邻居面前夸赞儿子的孝顺——比如发钱让妹妹放下在上钢一厂的工作,专心服侍病中的母亲;而周父则在老伴死了以后搬到了有专人专车为其服侍的西郊花园别墅65号,并被传在2年前竟然以78岁高龄娶了一位年纪只有三十六七岁的新太太

周的姐姐,则乐于向邻居们夸耀,“我阿弟老聪明的。公司里5000多个员工,脑子一个也不及他。”

1977年,周毕业于上海控江中学初中。根据周自己公开的资料,当时17岁的周正毅成了待业青年,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

尽管当时所需要的会计知识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与周相熟的人仍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周正毅没有文化的,只有小学学历,成绩很差的,他哪里有水平做什么会计!”

不过,周正毅从不否认自己的小学学历。人们称这是这位上海富豪难得的诚实——当时的中学文凭因为文革的原因是不能作数的。当然,承认这一点,也更能凸显其崛起的传奇性,增加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媒体所称的“卖馄饨起家”始于1978年——打了半年工的他拿出所有积蓄在杨浦区开设小馄饨店,成为个体工商户。不过,根据本刊记者的了解,所谓小馄饨店只是路边的小馄饨摊而已,实际并不是周有意为之,而是帮他母亲的忙而已。当时家里人操心的是他能够有一个正式的工作——周正毅是全家的中心,哥哥周正明插队江西已经在当地落户,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不可能比他重要。

1982年,周正毅通过接班的方式进入了父亲退休前曾经担任过生产计划科科长的上海电站辅机厂,在成品仓库当搬运工。“周正毅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他怎么可能做得好搬运工。”一位曾在电站辅机厂与周共事的知情者说,“他因为表现不好受到了处分。也就一年多一点,他就离开了工厂。”

对于这一段历史,周很少对人提起。一则并不光彩,二则这种子承父业循规蹈矩的历史也是对其通过“卖馄饨起家”体现出来的进取心的一种抹杀。

从周后来发展的轨迹来看,周的“好吃懒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并不想靠体力吃饭——尽管他经常被人贬斥为“没有文化”。

从工厂出来后,周正毅在家里人开的烟纸店里站柜台,他做生意的天分由此真正绽露。

周的烟纸店主要经营“良友”、“KENT”之类的外烟,周喜欢抽“555”之类的外烟大概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习惯。同时,周还出售南方批发进来的小装饰品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周从市区倒腾来一批印有外文字母的广告衫叫卖。“那个辰光杨浦区啥地方看到过这样的东西?卖起来像发牌一样。”周正毅的一个朋友回忆说,“他做生意,脑子的确蛮好。”

不光卖东西,周利用站柜台的间歇,还跑到上海淮海路上的“华侨商店”去做“打桩模子”(上海俚语,指倒外币者)。事实上,周的小店平时还兼收外币。

但这种小生意人的生活状态实在无法满足周的雄心。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海掀起了去日本“扒分”(上海话,挣钱的意思)的潮流,周正毅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

虽受过单位纪律处分,也没有国外的邀请函,但是通过父亲的一个关系,周正毅还是顺利办到了护照。1985年,周关掉了烟纸店,以读书的名义去日本闯荡。对于这段历史,周没有否认——他曾对媒体表示,去日本挣钱的方法是“带货到日本卖,……当时带的货很多,都记不清楚,好像是101生发水。”

当年熟悉周正毅的人对此不以为然:周可能带过一点货去卖,但是真正让他赚到钱的却是帮人去日本。周在日本并未久留,而是又前往阿根廷寻找机会。很快,周又到了深圳,在那里他重操在日本的旧业,把大陆人弄到香港去。“一个人可以赚好几万块。”

这毕竟是高风险的生意。据说,周甚至因此被警方拘押。“要不是通过朋友的疏通,他早就被判了。”不过,周当然不会一棵树上吊死,他在深圳闯荡之时,还在上海河南北路和塘沽路口交叉的一个五金店里租了个一米见方的柜台,以400元一个月的工资雇姐夫邵金宝卖他从东莞等地倒腾来的走私电子产品。

我们很难知道周正毅同时还在从事一些什么生意。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不缺少发财的欲望或者说——“进取心”。

生于市井之间,成长于文革期间,没怎么读书的周正毅当初结交的都是粗犷之辈。但这些人从来就没有把他视为己类。“周正毅不是那种像我们这样打打杀杀的流氓(上海人说”流氓“ 类似于北京人说”混子“),要是这样,也就混不到今天这样风光的场面了。”早年和周厮混在一起的一些杨浦人士告诉记者。

在他们看来,周后来的成功在于他较早地离开杨浦而跑到城市的中心乃至上海以外的地方去混,靠脑子赚大钱;而他们自己则因为死守杨浦,靠体力挣小钱,所以至今还只是当地的小小生意人。

“患难之交”

坊间流传的一个版本是:如果没有一位香港女子的出现,周正毅原始积累或者说当小混混的时间将更为漫长。据周一个亲戚的说法,在日本的时候,周有一次在咖啡馆里扮演了救美英雄的角色,被人调戏的这个女子即是那位香港女子。这位个头较矮长相一般的女子后来和周同居,并资助周600万港币用于发展事业。

无从考证这个英雄救美故事的真实性。不过,当年许多与周稔熟的人士都表示这是周事业中第一个重要女人。靠着这些钱以及自己的积蓄,周在上海的北京路上开了一家当时生意还比较火暴的美通饭店,并在上海嘉定经营桑拿和卡拉OK.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周无疑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周从未向外界提起过这段往事。在公开的履历中,他刻意表现自己与其妻毛玉萍(未有登记)有着长久的感情生活:1980年代,在和毛玉萍经营过一阵子小百货后,两人分别去实现自己的日本梦和香港梦。毛到香港打工,而他则去日本。但是杨浦的很多流氓都知道,周是在1980年代后期才认识毛玉萍。后来两人还生了一个“卖相”(上海话,容貌之意)较好的儿子,现在“在英国最贵却不是最好”的学校读书。

在了解周的人士看来,周之所以“选择性忘却”这段经历,除了对外塑造夫妻双方共同白手起家的动人故事以外,还在于隐藏一段因其背信弃义而被杀手追杀的历史。1992年左右,周正毅决定因毛玉萍放弃那个香港女子,未料对方因爱生恨决心报复,在珠海花50万港币雇凶欲断其一手。

毛玉萍,上海黄浦人,与周正毅年纪相若,年轻时颇有姿色。据其自称,1980年代后期持单程证到香港一皮革厂当车衣女工,月收入一万多港币。但是接近毛的知情人士表示,她是1980年代后期闯深圳的上海女子中的一员。后来,很可能是通过周正毅的路子,她才来到了香港。最终因有两名东南亚富豪的干爹而发迹。周在上海重新遇见毛的时候,毛已经身价千万,且非常精明能干。

与周相熟的人士大多都惊讶于个头不过1.74米的男人在女人面前的魅力。“我有这个感觉。全是有钱的人坐在一起,女人进来,眼睛全部朝他骚,”上海“佳家美”公司董事长邹仁发说,“但是在周正毅眼里,女人不仅是女人,而且还是挣钱机器,像买股票一样,周正毅看中毛玉萍正是看中了其绩优股一样的长期效应。”

邹仁发与周正毅同是杨浦人。1980年代初周在定海路开烟纸店的时候,对面正是邹当年开的名叫“下只角”的饭店。周是该饭店的常客,每顿饭喜欢叫一汤一菜,有时晚上喝点酒就睡在饭店里。

“下只角”还有一个店主名叫彭平华。1985年,彭和邹厌倦了小本生意,遂将饭店关闭。彭去西北后又到南方从事倒买倒卖,2年回来即腰缠万贯,此君后来在上海滩做电脑生意又搞房地产开发,身价一度数亿。

比彭平华小4岁的周正毅也看好彭这只“绩优股”。据说两人的关系一度好到彭和老婆在床上睡觉,周可以睡旁边的地板上。周因帮人出境而遭警方拘押时,是彭出面相救;周父还在1990年代初出任彭投资的东影商场的总经理;周从广东倒卖东西很多也都是彭的关系。

当周因情场事遭追杀时,也是躲到了彭的家里不敢出去。彭要求邹仁发摆平此事,邹找到同样也是上海杨浦籍的杀手,通过谈判得知对方已在外头杀了人,因此再取人一只手也无妨。但邹核实此事发现对方所杀之人其实并未死亡,就此他劝杀手放弃行凶计划,并贴上人民币一万元作为补偿。

周得以逃过一劫。

在1997年彭平华因为涉嫌银行贷款诈骗而被判处无期徒刑前,周正毅对于彭几乎是贴身侍卫的关系。只要是与彭在一起,所有花消全部由彭平华买单。不过,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只要彭喜欢,周也是“尽管拿去”的态度。

周在贴身服侍彭平华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意。邹仁发曾经注意到,周曾经多次找彭平华说,你有什么人要出去,我给他弄出去。实际上,周正毅跟从彭平华结交了不少朋友,并学会了做期货。

投机生涯

1994年,周正毅关掉了美通饭店,与毛玉萍一起,在上海国际饭店后面著名的黄河路美食街上开了以毛玉萍姓氏为名的“阿毛炖品”。这是一家5层楼豪华装修以炖品为特色的饭店,据说,58元一位的佛跳墙、22元一位的秘制炖鹿肉、188元一位的红烧大排翅是其招牌菜式。周对外声称开业以后生意颇好,一年能够有近千万的利润。

这个数字遭到了黄河路上生意最好的饭店苔圣园老板的质疑:“苔圣园”的规模比“阿毛炖品”大三倍,一年才勉强有1000万元的利润,而“阿毛炖品”只是黄河路上的二流饭店。

但对周而言,比利润多少更重要的是“阿毛炖品”加强了二人与银行界人士的交情。“阿毛炖品”2001年的总资产为4000万元,当年开店费用也达千万之巨。有消息人士表示,这笔钱依赖的就是银行的放贷。在“阿毛炖品”鼎盛时期,这里几乎可称为银行界的“公共饭堂”,常常可以见到银行业人士出入就餐。

了解毛的人士均承认,毛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女子,她在上海结识的朋友黑白两道都有,其中不乏一些有头面的人,生性好客的她经常招呼朋友到她的别墅开派对。

“阿毛这个人性格像男人,好交朋友,为人吃得开。她没有什么背景,完全是靠做人做出来的。你朋友来,只要搭上点关系,在上海吃用开销她全包掉,再给你一台车开,无所谓的。”上海地产界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真正的老板应该是毛玉萍。她属于在社会上混过的,懂得怎么利用手上的这层关系,怎么去巩固这些关系,怎么去扩大这种关系。没有这种本事,玩不转这么大。”

在开设“阿毛炖品”之时,周还开了一家名为正艺的室内装饰公司。但如果仅凭这样的实业,周没有可能在短短几年一下膨胀成“上海首富”。

捷径便是“炒股票”。毛在上海滩交际的同时早已经开始炒股,而周则在1993年左右跟随彭平华进入了期货市场。

1995年是周正毅向“投资家”挺进的关键性一年。趁着国企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期,周倾囊投资。他自己后来对媒体的解释是:当时他用个体户名义以几元的价格大肆收职工股,等到一上市,一般就会涨到几十元。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股市一片低迷,连蓝筹股都跌得无人问津,周正毅和毛玉萍又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大量收购蓝筹股,也在随后的股市反弹中获利颇丰。

到底周在股市中赚了多少,毛玉萍三缄其口,但她表示,从一级市场认购回来的(指认购新股),手上的股票均以倍数上升,“在股票市场上确赚了不少个亿。”

尽管有人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但人们的确不应低估周在市场中的能量。与周有过生意交往的人士表示,周虽然属于比较游荡的人,在别的方面谈吐一般,“但你跟他谈金融,谈债券,绝对一流。”

曾帮周炒过期货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次在香港,我们做期货,亏了4000万元。回来他把我们关在房间里乱骂了两个多小时。后来一个月,他自己开账户做,一个月就把窟窿补上了。”

在上海期货界,周正毅在铜市的大手笔给人印象深刻。周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上海华亭进出口公司,专做铜的期市套利买卖。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周在1993年左右就进入期市,但当初也只是做一些胶合板的投机。而真正的铜市套利,则是在1998年和随后的几年时间。他在铜市的套利手法通常是两个市场(伦敦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套价,在伦敦买进,内地抛出,再推成现货,而其获利秘密就是中间的平仓。

在1998、1999和2000年的这段时间,铜市的套利回报相当丰厚。“但后来行情没有了,农凯期货部很多人都走了,华亭进出口公司也没有几个人了。周正毅主要的钱都用于炒股了。”一位帮周正毅做过期货的人士说。

关于周正毅资金来源的一个普遍推理是,周从银行贷款炒股和炒期货。这或许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与周后来的生意轨迹一脉相承的地方。

知情人士表示,周正毅为炒股甚至还搞过集资。1996年的时候,彭平华出事之前,当着毛玉萍和邹仁发的面,借给周正毅3000万元人民币,而这时正是这位未来的“上海首富”炒股最为繁忙的时候。

边缘人

“当周正毅知道能够轻松接通银行资金管道后,他大干一场的决心就显示了出来。”农凯一位中层说。

但内地银行贷给民营企业的额度毕竟有限,且资金成本太高,周正毅于是转向香港股市动脑筋。

过程中,造势这一环不可或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香港地产泡沫待破之际,周正毅和毛玉萍在香港以摸顶价6200万港元,买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单位,由当时仍未合并于中银香港的宝生银行做按揭。一个月后,他们又一口气买下一辆宾利房车和一辆林宝坚尼跑车。

但是仅仅购买名车豪宅这种低端的操作手段显然还不能吸引香港人的眼球,一直到1999年,香港传媒仍未认识这对大陆新贵。

周正毅和毛玉萍决定另辟蹊径。擅于交际的毛玉萍找来名媛赵金卿穿针引线。1999年4月,周以8600万港币现金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900多平方米的豪宅,与香港富商刘銮雄为邻,并一掷3000万港币大肆装修,建有跳舞房、卡拉OK房,极尽豪华。

据香港媒体所载,1999年中,赵金卿与毛玉萍双双出席一个公开场合,当记者追访赵金卿之际,她识趣地四两拨千斤,将传媒的闪光灯推向毛玉萍身上:“不如你们访问她,她是‘上海首富'的老婆。”由是,周正毅“上海首富”的名号不胫而走。

紧接着,周又开始了与香港女明星的绯闻。这时,“上海首富”开始被人称为“周公子”,从此成为香港娱乐记者的焦点。

“这个事体对周正毅来说是一举两得,既满足了他好色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知名度。”周的一个朋友说。

不过,周仍没有真正打进香港的主流富豪圈,他只能占据娱乐版的头条,却成为不了财经版的头条。这种边缘富豪的状态想必令周正毅倍感失落。直到周正毅先后在2002年收购了盈荣和建联通这两家空壳香港上市公司,他终于得偿所愿。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又给了周正毅一个机会。2000年,当时排富豪榜的胡润把周排在了第94位,这位据称是上海第一位开法拉利跑车的富豪当时很不屑地说:“不止这么少!”为此,他还亲自去找胡润论理。2001年时,周正毅的排名上升至第41位,2002年《福布斯》杂志评其为内地富豪第11位,但周仍不服气。有当事人回忆说,周正毅话里话外表现出自己路子野,拿上海话说就是“蛮掼榔头的”。

当年6月,周甚至邀请香港媒体和投资基金经理考察上海。经过两天的握手、聊天、参观、简介及提问后,大多金融界的出席人士仍认为“虽然他讲了那么多,但我仍然不知道他的钱是怎样赚来的”,“他不会正正式式讲公司的名字,只会说公司的上市编号,炒家味道浓得很。”

这位当年因喜欢把头发剃光因而有“光榔头”绰号的上海大亨已开始留上了贝克汉姆般“酷毙”的发型。不过一位与周正毅打过交道的生意人认为这时的周还是不脱上海白相人的本质。“他的打扮一直很另类,穿着稀奇古怪,什么都敢穿,颜色也是这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脚上一双白皮鞋,身穿一条艳绿的裤子,怎么看也不像老总。”

也许周正毅知道自己发迹的虚妄,除了自己人高马大的保镖以外,他似乎总还在求某种神力保佑自己。在上海江宁路北京路口的农凯集团总部,周办公室门口置放着一尊前面放着各种供品的关公塑像,塑像一手持刀一手捋须,灯光照在上面,威武庄严尽显。而在农凯集团曾经当过5年总部的江苏路长宁路口的大洋房二楼,平台上站有一尊巨大的铜牛,同样雄壮、威严。

“价值掠夺者”

“1999年以前,我和叶立龙(上海地产大亨叶立培之兄)在一个饭店吃饭,饭店老板认识周也认识叶,他们经常一起打SHOWHAND(赌博一种),当时这个老板说,周正毅还不如叶立培。”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但是到了2001年碰到这个老板的时候,他说,现在周公子可能比叶立培还厉害,至少不会低多少。”

从表面上看,短短几年,周正毅在上海已渗透了房地产、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5大行业,企业王国已现雏型。

但真正支撑周正毅的膨胀故事的主线,仍是炒股,只是手段升级了。1997年11月,周正毅以自己的正艺装饰公司发起设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证券界知情人士表示,这时周不再是简单地拿钱到股市和期货市场博弈了,而是以农凯为核心,成立众多千丝万缕的子公司,相互担保来向银行借贷,贷款则汇流周手上炒股票图利。

此时周正毅炒股票可以细分为两种:一是沿袭通过坐庄直接从二级市场赚钱的方法,只不过现在更自由了——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来掌控某只股票。2000年周收购海鸟电子,2001年收购大盈股份(原英雄股份)。有证券界人士对记者表示,海鸟发展(原海鸟电子)、大盈股份和徐工科技等上市公司,一度有50%到90%左右的流通盘掌握在周手中。“指控他犯下操纵股票价格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周更重要的炒股模式是,不断收购一些项目,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套取银行资金,接着用贷款收购上市公司,然后由上市公司购买这些项目资产。尽管这些资产可能并不值钱,但是在周的操作下,它们都能够成功变现——而且常常以高得多的价格。

这种商业模式使周正毅根本不考虑项目的实际经营情况。分析人士估计,周的项目中真正能够赚钱的也就是房地产。周自己也曾承认,自己在上海的成功,主要是买下多个烂尾楼盘,然后通过改造换取高价值回报。

比如,2001年周收购了位于上海古北地区的著名烂尾楼东方伦敦伯爵豪园。周花两亿买下,再投资一亿装修,按照现在的对外出售价格,已经升值至8亿元。

直接导致周正毅引起群愤的上海东八块项目也是如此。一位曾经参与过该项目争夺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周实际是以非常高的代价拿到这个项目,而不是舆论所抨击的低价。

“土地出让金在上海,所有的旧区改造项目几乎都是免的。不管居民回不回迁,都是免的。开发商的成本已经不是给国家的出让金了,最重要的是动拆迁费用。”这位开发商说,“东八块合到每亩地1200万到1600万元,在我们觉得是天价。按道理应该是国家贴钱,然后再让我去开发才应该是公道价,但是周用了个天文数字的价把它买下来了。”

支撑周“不按牌理出牌”的是这样的赚钱逻辑:把此处的高代价在彼处通过炒作和包装赚回来。就地产而言,他就是要把上海的大块土地注入到他收购的上市公司去,借此概念炒高股票。

2002年6月,根据媒体报道,周开车带着几位香港大亨在上海滩“游车河”。期间,他指着几处楼盘说这是自己公司的物业。当时有人问了一句,这些物业有几成出售、几成出租,周的回答让这些人当场愕然:“没卖、没租,我不需要动用这些资金。”

周真正关心的是项目在资本市场上的流程如何顺利进行。知情人士说,为了使自己能够有钱进行收购——包括收购项目和上市公司,周所有的东西不管能否被抵押的都被抵押出去搞钱,有些资产甚至被反复抵押。

在周眼中,银行借贷一直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周还试图成为局中人。2001年,周成为兴业银行第6大股东,随后又掌控富友资产管理公司。

去年5月,周说:“李嘉诚如果有1000亿现金,也有可能有1500亿元的借贷,借钱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我们的内部财务是保密的,中银对我就很了解,如果不是,怎么会借20亿给我收购建联通?”

建联通的收购正是周正毅资本运作上最漂亮的一个大手笔,也是后来案情引爆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为了拥有一个更得心应手的资金通道,也为了“找一个好的出身”(周正毅语),去年8月,周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公司手中成功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以便真正打通其新式炒股流程的所有通道。过程中,周通过先将要被收购的建联通抵押出去的方式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手中获得21亿港元的贷款额度,他用其中的15亿完成了收购计划。建联通手中有尚未动用的现金接近23亿港元,而几乎无银行负债。

完成收购后,建联通改名上海地产,而周亦开始将上海收购的物业项目,逐一注入建联通,以套取这家上市公司手中的巨额现金。此举既能够让他还清中银香港的贷款,还可以一并清还农凯在上海早年结欠的问题贷款。这样周不单无债一身轻,手上还有一个上市公司壳。

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一位民营企业家将玩这套准“空手道”游戏的周正毅称为价值掠夺者。“价值掠夺”过程中,其风险在于资金链条很容易断掉,为此需要不断地盘资金以维持资金链。只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一定会崩盘。

诚信问题

如果不是中银香港原总裁刘金宝遭调查,周正毅几乎成功了。

今年9月初,以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梁定邦为召集人的专责委员会公布了中银香港的有关周正毅问题贷款的调查结果。调查报告认为,中银在该问题贷款上存在“判断错误”,前总裁刘金宝及负责企业贷款部门的副总裁柯文雅须对事件负责。

具体的“判断错误”包括:中银香港从未获取周正毅的足够资料;为了还款,银行依赖周正毅向“上海地产”注入资产,这取决于周正毅的诚信,以及他和上海地产遵守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规则的能力;银行以上海地产股份作为抵押,结合复杂的贷款管理安排,以保护股份的价值,进一步增加对周正毅诚信的依赖……。

事实上,周的诚信口碑一直很差。

多个与周正毅打过交道的人表示:“你跟他做生意,他赖你一点钱很正常。”

当年帮助周正毅顺利办出护照的一位人士说,周后来和其姐夫邵金宝一块来看过他并送给他一个黄颜色的票夹。周说:“这要几千块呢。”对方问:“小周,日币还是人民币?”周回答:“人民币。”这位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明显是瞎讲。80年代说几千块钱,那个时候我们一个月工资才100多块钱。”

还是在河南北路上经营电子元器件小柜台的时候,周曾经找一个朋友联系电缆业务。这个朋友帮周联系了某电缆厂厂长,周得以欠款拿货,但是后来竟然没有给这个朋友一分钱的好处费。这个故事和香港著名的买壳中介人刘梦熊自述的遭遇非常类似。刘称帮助周在香港买上市公司的壳,但是却中途被甩丧失了2000万港元的中介费。他对周正毅的评价是8个字:“无道无义、无理无法”。

周当年的“患难之交”彭平华也不能幸免。据邹仁发所述,1990年代中期向彭平华所借的3000万元人民币,周还了1800万元后就不想再还了。2000年,彭还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期间,邹拉周正毅去见彭平华。会见的场面极其尴尬。周对彭说:“我帮你敲背,洗脚,不值这点钱?”彭开始说:“你怎么讲到这个地方去了。”后来则说,“我现在吃官司,你还我300万就算了。”

后来彭平华委托邹仁发结账,但前后3次一共只要回了45万元。这些钱都是在“阿毛炖品”交给邹的。

邹质问周正毅:“农凯有那么多钱,你怎么好意思只还这么一点点?”当时周的回答是:“农凯的钱是公家的,不可以随便动的,我把阿毛的营业款给你还不行吗?”

接下去,邹仁发的讨账更加困难,周正毅甚至派流氓来摆平这件事情。那时在长宁区一个咖啡馆,定海路的流氓赵福跟邹说:“光榔头的事情算了。”幸好这个流氓邹仁发认识,周没有得逞。后来的日子里,邹仁发想到周的办公室去堵他,周秘书组的女秘书们挡驾说:“老板说,拿条子出来,否则是敲诈勒索,要关起来。”

一直到周出事,邹仁发也没有拿到钱。

周正毅好为大言,农凯员工甚至也不信。“实际上,周手下除了最核心的两三个人,其他人的工资普遍都压得很低。而他旗下的企业,只要一被他收购,跑的人就很多。”农凯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很难考证出与周正毅接近的“最核心的两三个人”的真实背景。一般的说法那是几个苏州口音年过七十的上海老人,他们都是进出口或者财务方面的专家。除此之外,周正毅还在他构筑的企业王国中用遍了他自己家中和毛玉萍家中的兄弟姐妹。

但在周正毅和毛玉萍这对黄金搭档面前,这些人还只能算装饰。周本人尽管花哨,却还是个工作狂,贴身保镖每天常常要等他到很晚才回家。如果不出差,周肯定是第一个到公司,但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这样的组合,这样的资源禀赋,这样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进取心”,周正毅本可以将自己的“上海首富梦”甚至“中国首富梦”继续放大下去。但谁知,他就如同一支冲破大气层的火箭,在刚刚进入预定轨道就爆炸了。(2004年6月1日《环球企业家》)

从百亿富豪到阶下囚

凌华薇

今年(2003年)1月间,上海《新民晚报》的中缝上登出了一则讣告,丧主名为周裕兴,系人称“上海首富”之周正毅的老父。周裕兴享年80周岁,因心脏病去世。 老人身后备极哀荣。据老人的朋友回忆,葬礼规模浩大,当天号称出动的轿车就有300辆。领头的悼车是一辆奔驰,周正毅和伴侣兼生意伙伴(又称其妻,事实并未注册)毛玉萍乘的是一辆新买的劳斯莱斯。追悼会现场摆满了花圈和挽联,其中颇多来自各家银行和上海市各区政府的人士。

老人生前所在工厂的党委书记也出席了葬礼,据说他找到周正毅,要谈谈为厂里的项目投点资的事情,但当时没有能够谈多久,周正毅未作表态。

无从了解葬礼上的周正毅是什么心情。按时间推算,这是他事业的巅峰时刻,但他应有预感,从巅峰到谷底并不很遥远。

草根身世

周正毅今年42岁,现持中美洲伯利兹护照。周1961年4月生于上海“下只角”杨浦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无锡人,翻砂工出身,退休前是上海电站辅机厂的生产科科长。周的生母是苏州人,泼辣能干,曾在定海路开设小馄饨摊兼卖外烟补贴家用。家里有兄妹5人,周正毅排行老幺。

据邻居说,周小时“买相”(上海方言,指外貌长相)蛮好,语言能力挺强,不过学业不佳,高中未毕业即辍学,1982顶替退休的父亲到电站辅机厂,工作是成品仓库的保管。但不到两年,周就离开了工厂,做起了个体户,其间也以读书的名义东渡扶桑,前后大约三年的光景。他后来自己回忆这段历史时,曾提到当时是将国内的章光101生发精等带到日本转手赚钱。但据其多个原工厂同事回忆,周在这个阶段认识了一位东南亚富商的私生女,周与她在香港结婚生子,并获得了未来做生意的第一笔资金。但对于这段往事,周本人从此尘封。

1989年,周正毅回上海,在黄河路附近开了一家美通饭店,还在北京路上开店经营装修、建材生意。这时的周身边已经有了年纪相仿的毛玉萍。毛是上海黄浦区人。据认识她的朋友形容,毛玉萍精明能干,富人脉,有姿容,周正毅的崛起受益于毛最多。

90年代初,周、毛二人从事的均为实业,如餐馆、贸易、装潢等生意,而规模按当时标准看亦不算小。一位旧相识回忆,周、毛二人属于上海滩较早的一批大“个体户”——当时周接到过一单费用达千万元的宾馆装修生意。1992年毛玉萍首付80多万港元,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了香港北角海峰园一个价值400多万港元的单位。熟知香港房地产业界的人称海峰园为香港典型的中等住宅,最大单位的建筑面积亦不过94平方米。

到1994年,周、毛在上海的事业有了飞跃。周关掉了美通饭店,在上海美食街黄河路,买下一栋5层楼房,对原居民以50万元一户给予补偿,将旧房子拆掉重建并豪华装修,开设当时颇为高档的“阿毛炖品”。2001年饭店的财务报表显示,其总资产达4000万元。

“阿毛炖品”店址接近上海市政府所在地的人民广场,曾红极一时。很多上海人都记得这家炖品店当时给人留下的豪华印象,人们也必提及经常停在店门口的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据称这是上海第一辆法拉利,属周正毅所有。周正毅本人是饭店的董事长,总经理是毛玉萍之兄毛和平。

炒股生涯

尽管有详略不等的各种说法,但周正毅于1994年至1997年的财富积累情形,其实并无可靠材料可供佐证

实业之外,周、毛二人1997年前在证券领域的搏杀,因更加难有材料证实,于今只有许多“据说”。

——据一些早期在期货市场上与周正毅有过接触的人士透露,周涉足期货较早,大约在1993年左右就进入期市,最早做的品种是胶合板。

——据说,周正毅在资本市场上第一笔大的利润,来自于大量收购原国企上市改制后产生的内部职工股。手中福建九州、格力电器等公司的内部职工股在上市后获得超过亿元的利润。

——据说,周正毅在1996年、1997年炒股发了大财,在其炒股风生水起之时,专门聘请了某证券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为其顾问。

——据说,1998年后,周转做铜期货。期货界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铜市套利手法通常是两个市场(伦敦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套价,在伦敦买进,内地抛出。1998至2000年这段时间,铜市的套利回报相当丰厚。好的时候,回报率能在100%以上。周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上海华亭进出口公司,专做铜的期市套利买卖。从200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资料显示,周正毅旗下的农凯集团是铜类交易中排名17位的会员,交易资金达到5.3亿元。

尽管有以上详略不等的各种说法,但周正毅于1994年至1997年的财富积累情形,其实并无可靠材料可供佐证。即以铜期货生涯为例,周虽号称早为大户,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期货界亦有重量级同行无法回忆起当时即有此人物。

正因如此,周正毅、毛玉萍于1997年度在香港的出场,完全是一派横空出世的形象。

首富出场

除了刻意求闻达于香港,周、毛二人的豪阔作派,令人无法作其他理解;但为何两人在1997年后急于在香港成为关注焦点?仅仅是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还是另有所图?

1997年,刘金宝告别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职位,被任命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行长、中银港澳管理处主任。

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然来袭、香港地产泡沫将破未破之际,周正毅于8月间以6200万港元的最高价购入香港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

一个多月后,周正毅再度花200多万港元购入英国极品房车宾利。

1999年4月,周正毅以860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81号900多平方米的独立大屋,与香港富商刘銮雄为邻,并“花3000万港元豪华装修”。8600万港元的买价甚至超过上手业主于1997年楼价高峰时的购入价,令地产界哗然。“上海首富”之名乃雀起。

2000年,周正毅渣甸山豪宅被窃贼光顾,失窃130万港元现金,被香港媒体广为炒作。2001年,毛玉萍投资600万港元,在铜锣湾开设3层高的美容美发中心,亦成娱乐版一时的热闻。

除了刻意闻达于香港,周、毛二人的豪阔作派,令人无法作其他理解——至2002年,“会景阁”市场价缩水至3000万港元左右,白建时道81号仅为5800万港元,无论作投资或自住,均亏蚀严重。在香港,成名的捷径自是露富。有媒体评论,周毛二人的衣着、住地、消费方式甚至更换的异性同伴,从此都要以香港最昂贵价位为标准。但为何两人在1997年后急于在香港成为关注焦点?仅仅是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还是另有所图?买豪宅、名车所需的上亿港元资金从何而来?怎样从内地转到香港?这些问题非常关键,可惜至今仍是谜团。

周正毅自称,在亚洲金融风暴之时,调用“数亿资金”在香港购入股价大跌的蓝筹股“长实”、“和黄”等股票,后来蓝筹股价大涨时及时套现,盈利数亿港元。“当时香港市场只有6000多点,谁敢买?我和太太就敢冲,买跌不买涨,”他说。这种说法本身无法求证,可靠与否殊难断言。与前述炒职工内部股、炒期货发财一说,可谓异曲同工。

1997年,周正毅高价买入会景阁同时,在香港成立了佳运投资有限公司。2002年周正毅拿下如今赫赫有名的上海市静安区“东八块”地产发展项目,用的正是佳运名义。

1998年10月,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农凯集团)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亿元,国有企业上海农业投资公司是其大股东,工商资料显示其1998年度的总资产为2.95亿元,净利润1031万元。1999年,农凯集团总资产大幅上升至15.5亿元,2000年度,又再膨胀至20亿元以上,并在当年增资扩股至8亿元,周正毅成为第一大股东。按2001年底的数字,农凯集团账面资产总额23.25亿元,净资产7.57亿元,利润8100多万元,成为周正毅的核心企业。

双城故事

周正毅王国在内地的扩张虽可称迅猛,但真正使他与国内市场风云人士区别开来的,是他在香港的激进收购

农凯集团成立之后,周正毅市场出手频频,在香港、上海两条线上同步进行。

——2000年9月8日,在上海南汇区注册仅一天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1.57亿元从海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海鸟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600634)第一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手中受让2267.4万股法人股,占海鸟电子26%股权。此后,周正毅将农凯间接控股的中盛房地产公司等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据公开资料估算,海鸟发展的现金净流出是2.47亿元,负债率则从被收购前的30%(9000多万元)上升到78%(8.67亿元)。

——2001年11月22日,上海轻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上海英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887.1916万股国家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18%)协议转让给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2002年3月获财政部批复。该宗收购的幕后资金来自农凯集团旗下公司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不过这个事实一直要到2002年9月24日后才逐渐显露出来。当日的英雄股份公告称,上海轻工控股集团与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一致同意对《原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转让股份数和转让价格进行调整,上海轻工拟将所持英雄股份43248156股(占总股本的14.2%)和45684673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5%)国家股分别转让给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为: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6.49%的股权,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41%的股权,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1%的股权,自然人薛荣坤、何包鑫、邵金宝和何春明各持有20%、10%、10%和9%的股权。其中薛荣坤是周正毅的姐夫。

——2002年11月25日,英雄股份又公告称,上海轻工控股集团与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11月22日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上海轻工拟将所持公司国家股股份4562.3759万股(占总股本的14.98%)转让给华信集团,每股转让价同样为4.0677元。

至此,英雄股份第一、二、三大股东将分别为上海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华信集团和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而前两者的控股股东均为上海农凯发展集团,二者合并持有公司29.98%的股权。

转让完成后,英雄股份旋即向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上海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100%股权以及“上海联鑫房地产公司”72.58%股权,公司亦更名为大盈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盈股份。

正如诸多市场枭雄一样,借两家上市公司辗转腾挪,只是周正毅策略组合中的一翼,另一翼是突进金融机构。

2001年,周正毅通过旗下东宏投资公司投资福建兴业银行,为其并列第六大股东;通过农凯集团投资2.1亿元,成为原大连证券改组而来的大通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18.77%。农凯集团并与上海复旦、交大等多家高校合资经营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并通过高校科技产业集团出资1010万元,成为由“开封证券”增资而成的“富友证券经纪公司”第一大股东,占股19.96%。富友证券经纪公司在上海有“创新、活跃”之名,但据富友证券人士告诉记者,周对经纪业务不感兴趣也未介入,他重视的是随后成立的富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在他未来的资金链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周正毅王国在内地的扩张虽可称迅猛,但真正使他与国内市场风云人士区别开来的,是他在香港的激进收购。

2002年1月份,周着手收购逾50年历史、曾被称为1998年港府救市“御猫”的顺隆证券公司。这家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股票、期货、黄金、外汇、美股及道指等,持有五个经纪牌照,两个期货牌照,三个黄金牌照及一个外汇牌照等。顺隆净资产约2亿港元,最后谈定的收购价相当于净资产值,但具体收购细节一直未作披露。不过,周正毅所收股份很快即抵押给香港渣打银行,抵押金额约1亿港元。

同在1月,周正毅以6180万港元收购盈荣集团74%股权,易名上海商贸,股权亦被抵押。

5月间,周正毅进行了他所做过的最大一起收购行动,斥资15亿港元,以其全资拥有的在BVI注册的新农凯名义,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建联通,后改名为上海地产。此宗交易获得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21亿港元贷款额度方得进行。正是这桩交易及贷款涉嫌违规,最终引发了周正毅王国的骨牌崩塌。(参见另文《刘金宝震荡》)

周正毅入主席不暇暖,上海地产即开始了收购周正毅名下资产的行动:上海峻岭广场15个单位及50个车位的两层车库作价3000多万元,上海龙柏饭店作价3.81亿港元,吴中路土地作住宅开发项目3.3亿港元,到2003年4月,上海地产公告准备收购农凯集团在上海的古北伦敦伯爵豪园项目,作价7亿港元,不过这最后一笔交易因周正毅案发而告取消。

另据一中资证券公司的人士透露,周正毅于今年初还悄然收购专门从事杠杆式外汇买卖服务的香港讯汇集团,作价约8000万至9000万港元,据称周正毅已经付了1000万港元定金。讯汇公司有外汇交易牌照,在香港外汇经纪行中资历颇深。

周正毅于2002年在香港市场上的出手密度如此之高,表面上仿佛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然而这以上海地产为桥,将旗下资产重新布局至香港的做法,正是一着险棋。

2001年,国家审计署例行调查中国银行及其各分支机构,上海分行信贷问题开始浮现。2002年,中国银行开始调查其上海分行信贷问题。

巅峰时刻

如果周正毅完成静安区的项目,可能真有机会成为“首富”,但是,周或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2002年以前,上海本地的媒体几乎没有听说过周正毅,周本人也从未接受过内地媒体的正式采访。但2002年间,除在香港证券市场的堪称叱咤风云的“运作”,周正毅在中国内地越趋高调。

2002年1月份,上海当地的记者在梅龙镇广场5层的办公室首次得见这位“上海首富”。据当时在场者回忆,周戴着一顶深灰色的鸭舌帽,帽沿压得很低,穿着黑色的滑雪衫和运动鞋,外表精干。在场的一位女职员称之为“周公子”。

同年9月,上海梅龙镇广场的英皇钟表珠宝店开业,香港的英皇集团将内地英皇钟表珠宝店代理权授予周正毅。开业场面盛大,出席者包括静安区政府负责人。云集现场的香港娱乐记者追问周喜欢什么手表何等名车,周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其时,周正毅已经拿到了位于静安区的“东八块”房地产项目。周在上海地产界只是后起者,此前亦无完整执行完毕一单房地产开发案的经历,却已经拿到了被称为“最好的”项目和地块。2002年5月28日周正毅与静安区政府有关部门签约,以零价格的方式获得“东八块”17.64万平方米地块的旧城改造项目,涉及万户动迁。这是周在上海房地产项目中首次以拿地的方式进行的大规模开发。在签约仪式上,周称,规划在5至7年间开发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高档居住区。和黄大班霍建宁胞妹霍建华、“中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冯志坚等风光人物均现身捧场。

2002年6月,在香港及上海两地得手、志得意满的周正毅带领香港媒体、投资基金经理畅游上海,向他们介绍即将装入上海地产的项目。证券公司京华山一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还能记起一段往事,当时周开车带着几位香港大亨在上海滩“游车河”,指着几处楼盘说这是周氏公司的物业。当时有人问了一句,这些物业有几成出售、几成出租,周的回答让这些人愕然:没卖、没租,“我不需要动用这些资金”。

这只是周正毅其时屡放豪言的一例,其他的,还有声称想要收购陆家嘴正大广场,还有“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买下台湾日月潭涵碧楼。这些事,其后均不了了之。

至今有人认为,如果周正毅完成静安区的项目,可能真有机会成为“首富”,但是,周或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2003年5月22日,刘金宝受命返回北京“开会”。

乍衰篇

2003年5月25日下午,上海龙柏饭店,身着浅灰色便装的周正毅在三天内第二次约见来自北京某官方媒体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周豪气冲天,自称资产有400亿元,除可提供1亿元合资成立传媒投资公司,另可提供10亿元的现金给“运作”。

这是周首次表现出对媒体投资的超常兴趣。他设想:新公司总部设在北京,运作放在上海。

这可能是周正毅的最后一个“商业会谈”。第二天深夜,周正毅被有关部门带走。

5月28日,香港及内地媒体报道周正毅“失踪”。6月2日,当上述北京媒体人士再给周的贴身助手张某打电话的时候,对方态度热情,但却没有了下文。

调查风暴

此次周正毅案发之直接原因,正是2002年5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及其后套现其上海地产项目。案件由香港一方率先进行调查

周正毅命运的最新转折,或可上溯至5月22日。有消息表明,不仅中银香港刘金宝是在这一天受命返京,而且上海市领导也是在这一天接获中央精神,将对上海方面的周等若干人进行审计调查。

5月26日,银监会原金融纪工委一位高级干部奉命单独赶赴上海。

当天晚上11点左右,周正毅在上海被扣查。目前关于他的下落有在京或在沪接受调查两种说法。农凯主要负责人之一、周正毅最为信任的侄子周蔚雁已从公司消失多日,集团财务总监也曾被有关部门传唤。截至记者发稿前,农凯集团未对《财经》就上述事项发出的确认函予以答复。

此次周正毅案发原因,外界有种种猜测分析。据《财经》初步了解,其直接原因正是前述2002年5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及其后套现其上海地产项目。案件由香港一方率先进行调查,其最初依据主要是当地警方商业犯罪调查科和廉政公署“较早时接获贪污举报,指称有涉案上市公司的雇员向银行职员提供贿赂,以获批核巨额贷款及容许进行涉及欺诈的商业交易”(香港廉署公告)。在掌握初步证据后,香港方面将案情知会内地有关部门。

6月1日、2日两天,香港廉政公署出动100多名调查员,连续行动,在香港中环中心写字楼和其他几处私人住宅拘捕20多人,当中包括正欲从码头离港的上海商贸主席毛玉萍。毛后获准以1000万港元保释。廉政公署在6月2日发表声明,证实这次行动被拘者包括一间香港上市公司的女主席(即毛玉萍)、一名公司董事、一名前银行职员(即原中银香港负责工商企业客户信贷的副总经理吴细荣)、有关上市公司的三名现任及一名前任雇员、一间投资公司的前职员,及另外12名有关人物。

6月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第一次以上海市府发言人出现的焦扬首次证实,周正毅的农凯集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同时,原定于当日召开的上海地产股东大会宣布“已经取消并将无限期地延后”。

6月6日,中银香港就新农凯贷款做出说明,同时总行发言人称,正在就刘金宝是否“在香港及内地某客户的贷款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

6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表示,要做好农凯集团和万泰集团的“延伸调查”。

6月9日,安永企业财务发表声明,称根据香港高等法院的颁令已被任命为上海地产的接管人,接管该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的所有资产。

地产陷阱

周正毅案发的直接原因是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及前后融资及注入资产涉嫌欺诈,但周案的线索可能远不止此

周正毅于去年5月收购建联通,随即改名为上海地产,已定计注入旗下位于上海的地产资产。其中最富争议者为将古北伦敦伯爵豪园售予上海地产案。

古北伦敦伯爵豪园前身于1994年底开工,不久成为上海古北地区著名的烂尾楼,周正毅于2001年以约每平方米4500元买下,当时总建筑面积是4.6万平方米,总价2亿元左右。周称接手后投资1亿多元做内外豪华装修。

记者在现场看见,主楼外立面已经装修完毕。该项目现售价为每平方米2200美元。如果能够全部按此价出售,销售收入或可达8亿元左右。

但据与周正毅素有来往的地产界人士透露,此楼最初之所以成为烂尾楼,是因为楼的设计在朝向上有重大失误,对于特别重视朝向选择的上海人来说,整座楼只有一面“卖得出去”,而且价格也到不了2200美元。据称该项目准备将朝向不佳一面改做酒店式公寓经营,即便如此,回报率也顶多在5%至6%左右。

就是这个项目,周正毅准备将其卖给其在香港收购的上市公司上海地产。该项目由威格斯香港公司评估,估值竟高达10亿港元,最终作价为7亿港元。如若周正毅案未发,此宗交易可能已经通过。

此次香港廉署所拘传人士中,有一位人士为香港某地产公司合伙人,香港媒体称其涉嫌“将上海地产的东方伦敦伯爵豪园楼盘项目在香港售出时,买卖造假并协助周氏套现”。详情虽不得而知,但此宗关联交易看来确有很大涉嫌欺诈之可能。

事实上,上海地产年初已经向周正毅收购了两个地产项目,即以3.8亿港元收购上海龙柏饭店,并以3.3亿港元收购上海市吴中路地块。这两块资产价格是否高估另当别论,在6月9日安永财务接管上海地产后,却爆出惊人丑闻。接管者发现,两块资产在转入香港上市公司后,又被抵押给内地银行,取得贷款合计6.5亿元,而贷款并未回流到母公司上海地产的账户之内,却转借给了两家内地的公司。安永人士称此事在调查中,未披露两家公司名称。据专家分析,此事属严重侵犯上海地产股东利益行为,且明显涉嫌欺诈。

周正毅除成立农凯集团,还以众多亲戚的名义开立了一批公司,他利用这些公司通过担保、反担保等手段从多家金融机构取得大量贷款。周正毅被怀疑将巨额贷款中的相当一部分或用于炒作股票,或改变贷款用途用于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资本运作。农凯集团及其旗下企业还涉嫌开出一些没有真实交易基础的商业承兑汇票。

此外,周正毅被怀疑在缺乏真实贸易的背景下,通过在农凯集团与关联企业之间互开增值税发票,虚构业务、“制造”经营业绩。

记者从对周正毅众多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表面正常,但各家公司的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数额都极其巨大,如上海高校科技企业集团总资产17.62亿元,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就近10亿元,且主要来自关联公司如金凯物资、联合投资、富友证券和富友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周正毅及其公司是否涉嫌重复抵押、违规改变贷款用途还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此外,与周正毅涉案被调查同步引爆的静安区东八块地区改造拆迁纠纷案,亦可能将周正毅案的调查引出新的线头。

2003年4月,六名静安区“东八块”居民,向静安区法院提出诉讼,控告发展商将原订的旧城改造项目变成推倒重建高档住宅,并拒绝按有关政策让其回迁,此案本定于5月21日开庭,后拖延至5月28日,这正好是香港媒体报出周正毅被扣查的日子。此案目前进展不明。上海市警方于6月6日刑事拘留一位专长于拆迁诉讼的律师郑恩宠,但却声称此举与周正毅案无关,郑恩宠被拘是因为其“非法获取国家秘密”,除此之外,更无其他信息。

上海地产界人士称,周正毅在“东八块”项目所为,是典型的上海模式,即政府缺乏旧城改造的资金,所以零出让待开发的旧城区地块,由开发商负责巨额动迁费用。但此间有大量可进一步探查的线索:为什么是周正毅而不是其他人以零价格拿到这块黄金宝地?银行贷款在有关土地证明未全的时候为什么得以发放?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无引发下一步案情的可能。

预留伏笔

从旗下两家主要公司的股权变化轨迹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周正毅对即将发生的事早有预感,一系列安排的目的,是要将周正毅及其直系亲属表面上从华信及上海高校科技企业集团中“洗出”,以求在未来的大震荡发生的时候,可以保存部分资产

从工商登记资料的变更情况看,周正毅最早在去年12月份便可感到事情的不妙,并早对核心企业的归属作了重新安排。

周的旗下资产号称150亿元,涵盖五大产业,分别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高校科技产业、金融及上市公司、现代农业化和国内外贸易,涉及关联公司超过40家,资产超过10亿元的核心企业为号称心脏企业的农凯发展集团、华信投资集团、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等。这几家企业从去年12月到今年二三月间,在股权关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转让。

2003年2月,周正毅持有的农凯集团47%的股份转让给其兄周正明,农凯集团另一占29%的大股东正艺装饰,法定代表人也由周正毅转成了唐海根。唐和周正明有着早年插队江西的共同经历,周正明的妻子唐海珍也明显和唐来自同一个家庭。

截至2002年11月30日,华信投资集团的总资产25.6亿元,负债18.09亿元。其时刚刚于10月间完成了一次增资,资本金从5.16亿元增至7.56亿元,农凯所占股权比例为72.75%,其余股份由周雅珍(周正毅姐姐)和孙克敏分别持有。

然而,到了12月份,农凯所持华信股份就被转让给自然人徐士锦、殷世强、孙克敏,周雅珍退出了董事会,农凯更是完全退出了华信。从表面上看,华信已经和周正毅没有关系了。

到了2003年3月,华信的股权再次发生变更,陈佩芬、上海金凯物资有限公司、上海方华投资管理公司成为新股东、孙克敏的股份更增至49.73%。此时,徐士锦和孙克敏都成了金凯物资的主要股东。但是从以往的工商资料来看,周正毅的侄子周蔚雁是方华投资的法定代表人,金凯物资也是农凯集团的下属企业,法定代表人原为周正毅之兄周正明。陈佩芬也被怀疑和周正毅的另一关联企业负责人唐海根有关联关系。

截至2002年底,上海高校科技企业集团的总资产为24.49亿元,负债15.5亿元,净资产8.9亿元,所控制企业包括富友证券和富友资产管理公司、中盛房产等公司。上海高校科技企业集团的主要股东为农凯发展集团和上海方华投资管理公司、毛和平(毛玉萍之兄)。也是在2002年12月,其股东变成了自然人蒋东亮和周文敬。其中蒋的股份占到了70%。《财经》获知,蒋为美国某校毕业的MBA,是周正毅的重将。

周正毅旗下公司结构纷繁复杂,一时难以查清,但就上述两家主要公司的股权变化轨迹可以清楚地发现,周正毅对即将发生的事早有预感,这一系列安排的目的,是要将周正毅及其直系亲属表面上从核心企业中“洗出”,以求在未来的大震荡发生的时候,可以保存部分资产。

银行之劫

截至目前,共有六家主要银行在上海分支机构陷入对周正毅下属公司多达100亿至120亿的贷款资金链里

上海当地的商业银行上海银行至今还在庆幸逃过一劫。5月28日本来正是这家银行对农凯集团基础设施项目20亿授信的放款日。当日上午听闻周正毅被扣查后才急忙叫停。目前各银行内部正在传送一份多达三四十家的周正毅旗下的关联公司名单,停止对其继续贷款。

截至目前,共有六家主要银行在上海分支机构陷入对周正毅下属公司多达100亿至120亿的贷款资金链里。这些银行近日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内部亦连日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冻结农凯及其关联公司的账户。据了解,众银行正在商讨能否对农凯集团及下属企业进行重组。

上海市政府和有关银行亦务求火速收拾局面,将负面影响减至最低。6月7日,上海市政府人员、银行方面临时加班,与农凯集团召开紧急三方会议,商讨如何处理周正毅的资产问题。市场普遍估计静安区“东八块”旧城改造项目只剩下银行拍卖抵债、或引入资金启动工程两个可能性,而前者几率较大。

《财经》通过有关权威部门得知,周正毅还涉嫌从控股的富友证券、富友资产管理公司挪用资金30.9亿元,估计“大部分是通过委托理财、国债回购的方式转出”。据了解,富友证券自身的股民保证金仅五六亿元,自6月7日起已经由中信证券托管,应该不会出现支付问题。

周正毅案会以什么形式收场,现在还很难估量。周案发的直接原因是其在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及前后的融资安排和资产注入。然而,国家审计署在2001年查出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违规和违法贷款问题,究竟和周正毅有何关系,现在尚未见端倪。目前整个周正毅王国的100亿至120亿元的贷款中有多少是问题贷款也还无从得知。周正毅在地产项目的获得、在证券市场的运作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更待有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对于周来说,最终被认定重大违规、抑或刑事犯罪,各种可能现均难以排除。

曾在2002年9月聘周正毅为其中国区总裁的英皇钟表珠宝店不得不于2003年6月,突然以盘点为由关闭上海的六家分店,并宣布脱离和周正毅的代理关系。此前香港媒体透露,周曾在香港与英皇老板杨受成合伙经营金公主号游船。

6月13日,记者来到周起家的黄河路“阿毛炖品”,看门人承认自4月16日起饭店就歇业了,公开的理由是SARS,但实际上整个美食街黄河路上的饭店只有“阿毛”突然歇业。昔日气派的“阿毛炖品”在周遭的饭店衬托下显得有些过时和破败。看门人称,前两天“上面”让他们把招租的贴纸撤掉,“现在根本没人来租”。

10年的时间,周从一个饭店小老板迅速窜升为控制上百亿元资产的富豪,又在刹那间沦为全国瞩目的金融案中人。“他暴发的速度还是比不上幻灭的速度,”一位曾经十分接近他的人如此评价周,“他的下场,现在一点也不让人吃惊。”(本刊记者于宁对本文亦有贡献)(2003-06-20《财经》第86期)

投机者周正毅

张娅 虞立琪

周对于投机机会的把握能力非常强,这种能力让他从出身市井的穷小子一跃成为周旋于官商两道的上海首富,却也让其积多年之功搭建起来的农凯系一击而溃

2007年1月28日,轰动一时的上海社保案告一段落。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当天开幕的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宣布,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已全部收回了社保违规资金,本息共37个亿。然而,这一由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违规拆借32亿元社保基金的案件并没有结束,众多政府官员和企业牵涉其中。周正毅正是其中的涉事者之一。

在外界持续数月的揣测之后,1月21日,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自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第二次被正式逮捕。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表示,检察机关在侦查上海社保基金案过程中发现,周正毅涉嫌行贿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同时也有媒体称,周正毅在社保基金里挪用的资金在10亿元人民币上下。

至此,曾经在周正毅一进宫时留下的诸多暴富之谜,开始一一得到解答。

周氏余澜

如果没有这次二进宫,周正毅的传奇人生或许还将续写。

有报道透露,在周正毅判刑四个月后,以毛玉萍的直系亲属为法人代表注册的上海宝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低调运行。在农凯系的构建中,毛玉萍承担的角色甚至超过了周正毅。

在2003年到2006年三年服刑期间,周与其家属会见频繁,有时多达每周八九次。周正毅2006年5月出狱时,名下仍拥有2亿-3亿元的现金——这还不算他栖身的伦敦广场。

除此之外,周正毅手中掌握的上市公司资源,更是为其东山再起增加了许多想象空间。

在鼎盛时期,周正毅的农凯系下囊括有4家上市公司:英雄股份、海鸟发展、上海商贸和上海地产,前两个为A股上市公司,后两个在香港上市,被坊间称为英雄问世、海鸟欲飞、商贸开路、地产为王。海鸟发展后来更名为大盈股份(现SST大盈)。从2003年5月26日和6月1日周毛两人分别被内地、香港两地有关部门调查开始,4家上市公司纷纷与农凯系划清界线。

2003年6月5日和6日,英雄股份和海鸟发展先后发表澄清公告。当年8月,周正毅等农凯系股东将其实际持有的上海商贸股权全部卖出。由于周正毅的入狱,2005年9月20日,停牌超过两年的上海地产接管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宣布通过清盘和解方案,公司当年10月10日正式下市。

但记者在调查时发现,虽然在香港的两家上市公司逐渐脱离了农凯系,但两家A股上市公司却一直保持着与农凯系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当中,海鸟发展的管理层一直盘根错节着周正毅的家族人物,并且在目前成为众矢之的;而不太为外界所关注的 SST大盈,也一度潜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伏笔。

在2003年的澄清公告上,海鸟发展声称其控股股东为唐海根,此人在后来被确认为周正毅大哥周正明的妻兄。2004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海鸟发展董事长唐海根、董事洪波、周敏、原董事董雪根作出公开谴责的决定。但记者发现,2005年4月18日唐海根离职之后,周正毅的亲戚周敏目前依然在公司担任董事职位。资料显示,周敏的任期将到2007年6月。

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农凯系旗下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还持有海鸟发展26%的股份,是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此时,海鸟发展的主业已经成功转型为主营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相关的物业管理,并且得以参与朱家角中心镇--上海市政府规划一城九镇中试点城镇的开发建设。在2006年的投资报告中,该公司甚至被分析师称为绝版正宗地产概念股。

2006年6月9日,周出狱后不久,海鸟发展就发布公告称,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转让给上海泰琳实业有限公司。有媒体指出,上海泰琳实业实际控制人也是周正毅,由于上海泰琳资产质量更好,因此对上市公司海鸟发展更为有利,这一左手换右手的伎俩显然是周正毅为复出做准备。

而相对于海鸟发展自始至终与农凯系保持着紧密联系,SST大盈则一直表现为积极摆脱原来阴影。周正毅第一次入狱后,从2005年开始,由于涉及关联担保,农凯系持有的大盈股权相继被冻结拍卖。但在周正毅2006年5月26日出狱前后,大盈的一些市场表现值得关注。

从2006年3月开始,SST大盈成交量突然放大,股价也迅速上涨,并且在5月后达到鼎盛。该年5月29日到6月14日,公司股票创下了连续12个交易日每天维持5%左右涨幅的纪录。

同年6月19日,最后一家持有SST大盈股权的农凯系公司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因涉及与农业银行上海市长宁支行借款合同诉讼案,其持有的国有股在公开拍卖中被不知名的上海润勤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购买。同时,有媒体称得到可靠消息,SST大盈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的股权将被划转至目前同样有高管涉及上海社保案的上海电气集团。在周正毅收购当时还叫英雄股份的SST大盈时,上海农投曾经担任过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该次收购中,资金在周正毅旗下企业流动,最后周转出上市公司1个多亿的资金。2006年7月5日,上海市农投持有的股权被过户给上海润勤,由此得以被市场认定农凯系彻底退出SST大盈。

另外,2006年8、9月间,多家地产中介开始对外推荐吴中路26号地块。在上海地产的清盘和解方案中,该地块由中银香港获得。但此时中介们却声称这块土地来自于周正毅的大哥周正明,当时的报价为12.5亿元人民币,比33075万港元的土地购买价上涨了9亿多元人民币。

有报道披露,周正毅出狱之后,曾经多次与以前的商业伙伴接触,提出合作意向。在闲暇时,有人看到周不时出没于南京西路的缤纷年代夜总会,有时过去为人买单,有时消遣娱乐。随后,听到风声的周正毅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准备出国避难,但还是没有来得及。

周正毅再次协助调查之后的2006年8月27日,海鸟发展称大股东变更未获通过,原因是未能在阶段性担保事宜上与质押权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达成一致。市面上对于吴中路26号地块的消息也复归平静。随后又有消息传出,周正毅当年打败香港地产大佬李嘉诚获得并导致其东窗事发的东八块地块将通过招投标,由上海房地局公开出让。

2006年12月下旬,上海市看守所所长黄坚因接受周正毅家属贿赂被刑事拘留。唐海根也于12月29日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且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一份关于撤消唐海根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资格的说明称,唐海根涉嫌伙同周正毅,勾结他人,挪用SST大盈资金2.065亿元,同时涉嫌重大行贿。

2007年1月23日,海鸟发展就公司实际控制人周正毅被捕,是否影响公司经营一事作出公告称:公司是一个具有独立资产、人员、业务的上市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能正常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根据有关规定公司目前没有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自然死亡发迹之后的周正毅曾经不遗余力地为自己渲染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如今,上海首富的故事降下帷幕,他最终回归到一个投机者的本质形象。周正毅对投机机会的把握能力非常强,正是这种能力给他带来了财富和最后的破灭。

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自然“死亡”

坊间对于周正毅的发迹史流传着各种版本。周正毅大姐周雅珍的丈夫薛荣坤对记者回忆到,周在初中毕业后顶替父亲进厂半年后,就对家人说,工厂赚钱太少,我要出来做。1978年,周正毅拿出自己工作后所得积蓄在杨浦区开设了一个小馄饨店,后来又开始做小生意,80年代就比较有钱了。

据了解,周正毅抓的第一个政策空隙,远在1970年代后期。他加入到当地的外汇黑市,在上海淮海路上的华侨商店打桩模子(上海俚语,指倒外币)。从此开始,周一直被家人称道的非常聪明的特点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利用政策的缝隙投机成为他的聚财手段,并一发不可收。

周正毅的第二次大的投机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上海掀起了去日本扒分(上海话,挣钱的意思)的热潮,周正毅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没有邀请函,但想方设法绕开政策,通过一个父亲的关系办理了去日本的护照。对于这段历史,大多数媒体报道说,周当时去日本名义上是读书,实际上是带走私货去日本倒卖,其中利润最大的是章光101生发精。也有一种说法是,周到日本后,最赚钱的是帮人办理手续去日本。之后,周从日本转道阿根廷,继而回到中国,来到深圳。在那里,他重新开始在日本的业务--帮大陆人去香港,这同样是被当时的政策所不允许的。为此周甚至被警方拘押过。要不是通过朋友的疏通,他早就被判了。最后,周赚到了一笔钱,更得到了投机的胆量和身手。

如果周正毅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小打小闹,他大概永远没有办法成为堂堂上海高层领导的座上宾。周真正大手笔的投机,更多是在对政治和法律空隙的游戏规则的把握上。正是这种对于法律规则的蔑视性钻营,使他的上海首富神话有了可能。

根据《商务周刊》的调查,周正毅是通过其伴侣、前上海地产总经理毛玉萍,得到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1994年,两人合力开设阿毛炖品。根据薛荣坤的回忆,这家名字来源于毛玉萍昵称的饭店,早期是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小店铺,1995年花费了五六千万元扩建至五层。与周围的饭店相比,阿毛的装修更为豪华,二、三层为散客厅,四、五层为包厢,均以巴黎、柏林等城市命名。五层正中临窗的房间被命名为总统套间,陈设最为奢侈。在阿毛炖品鼎盛时期,这里被称为上海银行界的公共饭堂,随时可以见到上海银行业人士出入就餐。据说,当时的阿毛炖品每年可以带来1000万元的利润。这被外界公认为周毛两人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周正毅) 周正毅现状
长期住在香港的毛玉萍在当地拥有极强人脉。即使毛今年1月在香港被起诉,还有包括新世界发展集团主席郑裕彤、星岛集团主席何柱国、华人置业执行董事刘銮雄、廖创兴银行主席廖烈文以及著名艺人成龙等提交求情信,指毛玉萍热心公益事业,希望从轻发落。毛最终因此减刑半年。而且,由于常常安排对访港上海官员的接待和打点,毛在上海市官员中也很吃得开。

在获得更多上层资源后,周正毅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投机。可以看到,他采取的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用抵押物向银行获取贷款,之后用贷款获取更多的资产。空手套白狼套到的狼,就是上海最赚钱的项目--房地产。

近15年来,上海依靠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基础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不断变化的政策推动了上海市房地产业不断发展,但同时也给予了投机者种种机会。

1980年代后期,上海的土地主要为国营企业所有,按照工厂出地、外商投资的模式,很快掀起第一轮圈地高潮。1987年,上海规范土地使用和转让,各区政府开始设立下属房地产公司,这些国有地产公司依靠手中的土地都赚了大钱。而此时,周正毅还在进行原始的积累,无缘分得一杯羹。

1992年,中国房地产仍然近乎空白之际,香港房地产市场成了大陆唯一的教材。而在这方面,上海起步最早,它学到了以廉价的土地及银行资本撬动房地产市场的方法,但在如何避免银行作为单一融资渠道带来的风险方面,则一直被飞速扩张的房地产建设所覆盖。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两年一波动。

在国内房地产业正承受着来自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压力的背景下,1994年,上海开始实施365计划,进行第一轮旧城改造。这一计划被作为各区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考核标准,各区最普遍的做法是由区里所属房地产公司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操作。但恰逢中国第一次房地产泡沫由海南、北海等地开始破裂并席卷其他城市,这些国字号企业赔了不少钱。1995年年底,上海市向各大企业集团推出一项输血政策——下发《批准上海市房产局关于盘活工商企业国有房地产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对工商企业集团所辖企业依法取得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以空转转账的出让方式受让土地使用权,土地可以进入市场经营。这意味着,城区存量土地的控制权到了各企业集团手中。而此时,周正毅等所谓社会上的商人,还没有办法参与到这个分配的宴席中。

但是,随着导致周正毅第一次入狱的刘金宝1997年8月转任中银香港分行总经理,周正毅在香港设立了新总部佳运投资公司,其后来拿下东八块地产项目用的正是佳运的名义。周正毅在香港最早为公众所知,就是在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时以6200万港元的高价购入香港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

民营资金能够接触到上海房地产业,是在1998年、1999年前后。此时,上海政府开始招商引资,土地往往以用极低的价格就可以被外资获得。2000年,上海土地市场回暖,根据由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房地产研究中心编发的内部旬刊《房地产信息汇编》显示,很多民营资金正是此时开始介入这一市场。之后两年,房地产开发的高额利润显现出来。土地抢疯了,抢到就赚钱,这是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位官员给记者形容的当时情况。

也就在1998年10月,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亿元,国有企业上海农业投资公司是其大股东。根据工商资料显示,到2001年底,周正毅已经成为第一大股东。农凯集团账面资产总额23.25亿元,净资产7.57亿元,成为周正毅的核心阵地。周正毅的资金此时足以操盘房地产市场。

此时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在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政策的漏洞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土地一级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拿地的方式主要是协议出让,即由收购方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一对一谈判。时任浦东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战军指出,这种不健全的一级市场又直接带来了二级市场的混乱。为了控制一级市场,上海在1996年成立了土地发展中心。

正因如此,拥有充足资金的周正毅在涉足上海房地产业之初主要选择了收购的方式:以每平方米68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上海中央商务区附近江宁路上的烂尾楼(即后来的兴业大厦),该楼投入1亿多元再追加1亿多元完工,后市值超过5亿元;又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上海高尚区古北的烂尾楼伦敦广场,追加亿元完工,据周本人说获利5亿元以上。

2001年5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市府第101号令),开始试行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办法。但招标的漏洞也随之初现。

根据上海市当时有关文件规定,属于旧城改造、2001年7月份之前开发商储备的土地,已经谈妥、签定合同,通过前期条件准备,开发商取得相应用地手续、市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这三类土地不列入招标拍卖。政府并非有意打开缺口,而是由于旧城改造的拆迁成本很高,前期投入过巨,所以给予了区别对待,以便能够把旧城改造推行下去。但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黄浦区房产局的彭海东承认:在2002年经营性土地转让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开发商想方设法使自己所要圈地块往这三类不采取招标拍卖用地上靠的做法,这些发展商活动频繁,黄浦区现在都没有什么存量土地了,大量的土地就是在2002年下半年被发展商给圈走了。针对这一漏洞,政府的解决方案是于2002年11月18日成立上海市地产集团。这个国有投资的集团公司的职责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土地开发,实现土地增值,确保土地出让中政府收益,并代表政府对上海的土地一级市场进行调控性经营。也就是通过所说的土地供应市场供应的总龙头、主渠道和蓄水池的作用。

但在此之前,周正毅已经开始行动,完成了他最为辉煌的一件事情:拿到了位置绝佳的静安区东八块地产项目,这个项目正是旧城改造项目。2002年5月28日,周正毅与静安区政府有关部门签约,获得东八块17.64万平方米地块的旧城改造项目,涉及万户动迁。这是周在上海房地产项目中首次以拿地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开发。在签约仪式上,周正毅称,规划在5-7年间开发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高档居住区。和黄大班霍建宁胞妹霍建华、中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冯志坚等风光人物均现身捧场。此时的周,在上海地产界还没有完整执行完成一单房地产开发案的经历。

外界的一种猜测是,如果周正毅得到机会,如期进行东八块项目的开发,这个好地段和上海的房价增长,足以让周正毅得到真正的财富和一个好的实业项目。但这些将永远停留在假设。周正毅和毛玉萍擅长在规则的缝隙中游走,却由于对于那些更基本规则的不熟悉或不在乎而最终触礁。

草根公子

具有典型上海男人外貌和神态的周正毅,被生意伙伴和农凯集团比较亲近的属下称为周公子。香港媒体多数把他描述为花花公子和暴发户,内地媒体则更关注他在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

周正毅曾经多次对外谈及自己的苦出身,这与其后来亿万身价形成的强烈对比,往往让闻者惊叹。按照周的说法,他1961年出生于上海杨浦区,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小时候靠在国有企业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经常吃不饱、穿不暖,17岁就出来打工了。

与事实相比,周正毅显然对身世进行了夸大,以期更具传奇色彩。薛荣坤对记者证实,周正毅的父亲周裕兴在当时的上海锅炉厂(现上海电站附件厂)的职位是生产计划科科长,周母也是该厂工人。在当时的物价下,周裕兴夫妻的工资养活5个孩子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即使在被上海人称为下只角的杨浦区生活时,周正毅也非常讲究衣着。发迹之后,在个人的穿着打扮上,周正毅也喜欢亲历亲为。他一直都是自己熨衣服,只有在非常繁忙时才会假手于人。薛荣坤说。出于对个人形象的考虑,周正毅的饮食总是以蔬菜为主。

周正毅从最早做生意时就搬出家,也一直没有再回去住过。他不经常回家,也很少跟家里人谈生意上的事,只是常常对家里人夸耀自己很有做生意的头脑。薛荣坤回忆到:周正毅在家里和母亲感情最好。周母当时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周正毅一般隔几个月才回家看看,并且很匆忙地就走了。在1995年周母去世时,周正毅为其举办了极其隆重的葬礼。参加葬礼的车辆将周家所在弄堂口挤得水泄不通。后来,周正毅给父亲买下一栋别墅,雇专人负责父亲的起居饮食,并配有司机和小车。据传在周父78岁时,周正毅为父亲迎娶了一位37岁的妻子,以排遣父亲晚年的寂寞。2003年初周父去世时,其葬礼规模同样让人侧目。

经过10多年的奋斗,周正毅身上已经看不出太多出身痕迹。时隔数年之后,一位财经界资深记者对与周正毅的初次见面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在2001年上海的一次晚会上,不少企业家都受邀参加。晚会开始一阵后,又有几个人走进来。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在人群中首先就看到了他,因为很少有中国的企业家打扮得那么精致。他对《商务周刊》回忆到,我当时还不认识此人,但这个人的气度无时不在提醒周围的人:这是个大人物。他赶紧走上前去,与这位企业家交换名片,才知道这人正是周正毅。

拥有了不凡气度的周正毅,内心脱离出身的愿望依然非常强烈,这使得他打造农凯系过程中总是以做大做大再做大为决心和目标,并且在发迹之后为闻达于富豪阶层而煞费苦心。

一位接近周正毅的人士曾经透露:他觉得小时候很苦,自己出身不好,所以曾经说,收购原来由李嘉诚和爱立信基金控制的建联通(即后来的'上海地产'),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出身。

在香港,周正毅和毛玉萍是狗仔队的热门人物,两人都喜爱LV手袋、CD套装。周正毅曾经大手笔买过11克拉的钻石送给毛玉萍,自己也是从手表到皮带扣都镶钻包金。在1997年购买湾仔豪宅后一个多月,周正毅再度花200多万港元购买了一辆宝马。他对汽车的喜爱由此在圈内出了名。巅峰时期,光农凯集团总部就有100多辆车,他自己经常使用的是一辆藏青色劳斯莱斯。1999年4月,他又以860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81号900多平方米的独立大宅,并且花3000万港元豪华装修。2001年,毛玉萍投资600万港元,在铜锣湾开设3层高的美容美发中心,也成娱乐版一时的热闻。

有香港媒体评论,周毛二人的衣着、住地、消费方式甚至更换的异性同伴,从此都要以香港最昂贵价位为标准。

2000年以前的周正毅很少为内地媒体关注,却迅速以其爆出的豪言壮语而进入到公众视野。2000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估算周当时资产为0.66亿美元,名列富豪榜第94位。当时,周正毅公开表示了不屑:不止这么多!我家族全资拥有的上海农凯发展,在上海以发展房地产及基建为主,总资产近150亿元人民币。2001年,周正毅的排名上升至第41位。

但在一些接近周正毅的人口中,周正毅的形象却有了变化。2003年周正毅的辉煌到达顶峰又迅速坠落之时,同在上海市黄河路上开店的邻居对记者评价周时就表示:长得蛮好,很平易近人,看不出是亿万富翁。一位曾经与周正毅有过项目合作的投行人士也对《商务周刊》表示:周正毅工作很努力,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很少休假,就算休息时也经常在琢磨生意上的事。在这位投行人士看来,周正毅后期种种高调表现,与其说是暴富之后对物质的渴望,不如说是作为外来者力图跻身香港当地以贵族自居的富豪行列的做法。而且,2000年到2002年,是农凯系连续吃进两地四家上市公司的时间,大手笔涉足资本运作的周正毅也需要向外界展示雄厚实力,以期赢得更多的合作者。

2001年,周正毅在香港的豪宅遭贼人光顾,周正毅事后主动对媒体表示,光是被窃的现金就达到130万港币。上海首富的称谓,由此开始为人知晓。随后,香港的大小报纸开始狂炒周正毅与香港女星的绯闻。当时的周正毅在合作伙伴面前并不掩饰对自己的名字与香港女星联系在一起的得意之情。或许,在周正毅看来,与香港女星的绯闻是打开在港知名度最快捷的方式。上述投行人士说。

2002年6月,周正毅甚至邀请香港各大传媒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考察期间他不仅自爆150亿元的身价,还大力推介自己的农凯集团,甚至于在席上公布自己将在静安区打造房地产巨舰。

2002年,当胡润再次编制富豪榜时,据说周主动找到了胡润。这一次,周排名得以名列第11位。即使在2003年首次被羁押的前一天,周正毅在会见来自北京某官方媒体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时,还自称资产有400亿元,除可提供1亿元合资成立传媒投资公司,另可提供10亿元的现金运作。

家族纠葛

在周正毅2003年被有关部门带走后的第六天,毛玉萍也被香港廉政公署在香港的豪宅中带走。在一波多折甚至中途更换律师后,2006年1月16日,毛玉萍因串谋造市及妨碍司法公正罪成立,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囚三年半。

在周正毅的发迹史中,毛玉萍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让外界无法理解的是,20多年的共同打拼,尽管周正毅与毛玉萍无论是做生意组公司、买楼或买车,大部分都是联名,但却一直没有正式登记结婚。他们在英国读书的儿子也被隐藏得十分严密,让外人一直以为他们并无子嗣。

两人的认识经过同样有很多版本。可以确定的是,周正毅与毛玉萍最早让外界所知的同时亮相是1989年。当时的周正毅回上海,在黄河路附近开了一家美通饭店,还在北京路上开店经营装修、建材生意。这时的周身边已经有了年纪相仿的毛玉萍。

据薛荣坤的回忆,周正毅是在做生意时与毛玉萍认识,当时周不到20岁,两人随后一起创业。他们都是比较外向的人,又都是家里的老幺。薛荣坤说,周正毅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毛玉萍给人的感觉是很擅长交际,待人非常客气。事实上,在香港和上海,周正毅的女人缘都让周围朋友不得不叹服。有香港媒体这样评论说:周的情史与他的发迹史一样富于传奇色彩。周的不少朋友都承认:我们也搞不懂,女人就是肯为他花钞票,哪怕是他刚认识的女人,这点本事,你不服都不行。一直以来,毛玉萍常驻香港打理两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资产,周正毅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周末通常回香港。虽然如此,被称为毛小姐的毛玉萍已经被两人共同的朋友认定为名副其实的周太太。而毛的精明能干甚至让不少生意伙伴心目中的周正毅形象被定位成了靠女人吃饭。在周正毅与明星绯闻被炒得最热闹的时候,有来自上海和香港的朋友在媒体上力挺毛玉萍,理由就是周正毅有今日,毛玉萍付出好多,就算没有证书,大家都认定他们是一对。

除了周毛之间的奇特关系之外,两个人所在的家族在农凯系中也形成了两股相抗衡的势力。作为一个家族化管理非常明显的公司,农凯系公司中周毛两家的嫡系和旁系亲属非常多,但他们大多是1998年农凯集团成立后逐渐加入的。

在农凯系中,除了周正毅和毛玉萍外,来自两个家族的四大金刚是举重若轻的人物,他们包括周正明、唐海根、毛伟平和毛和平。他们在农凯系的职责划分与周毛二人的分工相吻合。

周正明是周正毅的大哥,早年到江西插队落户,1985年在知青回城政策落实后回到上海。在农凯系实业部分的结构中,周正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同样有着在江西插队经历的唐海根,在周系人马2003年锒铛入狱之后支撑起残余上市公司资产的运营工作。毛玉萍的二哥毛伟平当时负责农凯的房产,三哥毛和平负责证券。

周正毅2003年被判入狱三年的同时,毛和平被处以有期徒刑一年半,周正毅的侄子周蔚雁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而毛玉萍在香港的官司却久拖未决,周毛二人打下的江山随后大部分被毛氏家族控制。有媒体报道称,当周正毅在提篮桥服刑期间,周毛两家就爆发出抢夺公章事件,周的姐姐试图夺回部分资产,但并未成功。2006年5月,周正毅出狱后,立即把毛家掌握的伦敦广场项目、兴力浦广场项目换成周的人,结果惹得毛家翻脸。

但是,由于再次被捕,本来已经接过原来被毛家掌控资产的周正毅,对其苦心经营的江山已是无能为力。按照律师界的说法,周正毅现在的罪名最高可判至死刑。而已经在香港大榄女子监狱服刑的毛玉萍还将因被控涉及信用状诈骗,于2007年4月再次上庭。对于周毛两案所暴露出来的更多问题,本刊将进一步关注。(2007-02-12商务周刊)

周正毅的暴富轨迹

人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20多年前不过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20多年后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百人榜”排名榜上,周正毅排名11位。该富豪榜显示,当时周正毅的资产为3.2亿美元。

2002年,周正毅的农凯集团销售收入达5.40亿美元,纳税0.12亿美元,有4000名员工。旗下上市公司有四家。

投机股市狂赚数亿元

周正毅的真正暴富,与他利用我国幼稚证券市场的政策漏洞和监管失效,从而疯狂贩卖内部职工股的投机活动有关。

周正毅1961年出生上海杨浦区。1978年,17岁的他就舍弃学业,打工谋生,早年曾经开过点心店、服装店、KTV歌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去日本和美国淘金,虽没赚到多少钱,却学到了"做生意"的本领。

回到上海后,他在股市里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1995年前后,不少大型国企上市,大量的内部职工股主要通过柜台交易的形式开始流通。周正毅夫妇倾其所有,全部用于低价收购内部职工股。当时这些股票大多二三元就可以买进,后来只只涨势惊人,上市后一般都有几倍的涨幅,有的涨幅多达十几倍。周的太太毛玉萍也承认在当时股市上“赚了不少个亿”。

收购烂尾楼再获暴利

1997年,周正毅在内地房地产处于低谷之时大举进军上海房地产业,但他没有走买地——规划--建房--销售的套路,而是选择了烂尾工程的收购。据称,农凯集团投资物业达21万平方米,投资额约14亿元,总估值25亿元。

不只是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只要能赚大钱的,周正毅全揽于怀中。他对外声称参与的行业除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外,还有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

比如,周正毅通过旗下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宏实业)投资福建兴业银行,做了第3大股东。再通过农凯集团投资2.1亿元,在原大连证券改组后的大通证券中,以18.77%的股份坐上了10个股东中的头把交椅。周正毅说,他已投资2亿多元在15家企业,30%盈利,30%在投资阶段,还有的在做市场。(2006年05月27日《潇湘晨报》)

从娱乐版明星到财经版富豪

徐国杰

一位下属这样评论周正毅这颗“资本市场彗星”的窜升和陨落:从2001年到2002年,周就像一只急速拉升的低价股,连收涨停板,一路高歌猛进;2003年,拖曳着光焰坠落的“上海首富”宛如一只强庄股高台跳水……

5月份的最后一个礼拜,被称作“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因涉嫌违规贷款而被扣查一事传得沸沸扬扬,其控制的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的4家上市公司股价一时大幅下挫。周氏“农凯系”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

“阿毛”歇业,“首富”崩盘

领衔倒下的是上海黄河路上“阿毛炖品”,早于两月前即已歇业,半开的大门上贴着两张醒目的白底红字大纸:本店招租。这家1994年周氏夫妇开办的饭店曾是他们发迹的福地,如今人去楼空,颇有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象征意味。

在这条聚集着50多家饭馆的饮食街上,一名老板对周正毅年盈利1000万元的说法不屑一顾,“1000万的盈利意味着每月要有近百万的进项,这没有哪家能做到———现在黄河路上每年想做几百万也是很难的事。”

6月第一个交易日,周氏的港股旗舰上海地产、商贸控股在股价暴跌后,同时停牌至今,以待发布澄清公告。

6月1日上午,已近完工的上海市古北路1000号东方伦敦广场停工。售楼小姐说知道周正毅是她们的大老板,但对他的事却避而不答。一位正欲退出工地的工人好心提醒记者,“听说老板出事了,买的话要小心。”

同日下午3时,周正毅之兄周正明驾车来到农凯下属大盛公司,向全体员工宣布,辞去所担任的总经理职务。随后不知所踪。大盛员工议论说,“都说周正毅有几百亿资产,可他连我们这个厂都搞不好。”

6月4日,上海梅龙镇广场一楼英皇钟表珠宝店卷帘门紧锁,上海友谊商城英皇钟表珠宝柜台前,“英皇”两字已被人用纸张遮掩。大厦物业部一员工随口回答记者,“可能是因为周正毅的事吧,英皇总裁是周正毅。”

翻翻近两三年的报纸就知道,这个名叫周正毅的42岁上海男子,是香港狗仔队的热门人物,是境内媒体追踪的亿万富翁。现在,这个一直和豪宅、香港女明星、法拉利跑车等奢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很有可能成为继仰融、杨斌之后,又一位被记入历史的“沦陷富豪”。从光环耀眼的“上海首富”到如今连自己的命运都可能无法把握,这个据称从身无分文到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周正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周氏四兄妹

一位和周家四兄妹都有过交情的陈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周氏一家。

周氏四兄妹为周正明、周雅珍、周雅平、周正毅。大哥周正明今年53岁,早年曾在江西插队落户。1985年回到上海,任江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职员。2000年,跳到其弟周正毅投资的大盛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周雅珍为周正毅大阿姐,今年49岁;其夫薛荣坤,今年58岁。从70年代起,两人同在上海玻璃机模厂工作,薛荣坤在车间,周雅珍则为机模厂财务。1995年,周、薛两人办理了内退等手续,双双到周正毅公司打工帮忙。周雅平及其夫李文斌,亦参与了周正毅众多企业的运作。

陈先生说,在这几个兄弟姐妹中,同周正毅关系较密切的是周正明及周雅珍夫妻。周正明除在大盛任职外,还担任过大盈股份董事,去年又从周正毅手上接过47%股权,成为农凯集团的大股东。周正毅把他发迹的餐馆“阿毛炖品”中最重要的厨房采购一职,交由大姐夫薛荣坤负责,而把农凯集团的财务重任交由大姐周雅珍。此外,同有江西插队落户经历的唐海根,其妻陈佩芳以及李文斌、毛和平等众人都曾在农凯及其关联企业任职。周正毅的这些亲戚或是占据关键岗位,或是成为大股东,握有发言权。

陈先生说,“周真正信任的还是他的亲戚,所谓上阵父子兵嘛。”而周的几个哥哥姐姐,也颇以有这样一个弟弟为豪。周雅珍的一个邻居说,她常跟人说有个弟弟是搞房地产的,而且开发的都是高档豪华楼盘。而令邻居羡慕的是,她每天上下班都有一辆别克轿车接送。

周正毅出身于工人家庭。周氏一家居住在现今杨浦区的控江新村,被称为上海“下只角”的杨浦区是上海的工厂密集地,也是工人居住地,人员、住房、环境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历来与高档住宅云集的静安、卢湾等区对称为上海的“上只角、下只角”。

不过,周家虽不富裕,但也绝不像有些媒体描写的那样贫苦。其父周老先生是上海电件附件厂的一名车间主任,养活家中几口人还是力能所及的。周正毅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其父所在的电件附件厂,大约1年后他开始做起小生意。陈先生说,周正毅出生于市井之间,成长于文革期间,没能怎么读书,当初结交的都是粗犷之辈,但他在场面上“吃得开”,对人讲情义,做事果断。

陈先生回忆说,1998年,周雅珍所在的玻璃机模厂发生事故,一名工人在操作一台机床切割时,其右手手腕不慎被切到,顿时鲜血喷溅,刹那间,那只手只剩下皮包骨吊在手臂骨上,闻讯赶来的周雅珍夫妻领着众人将该工友送进手术室。由于手术需要先垫付一笔资金,周雅珍一个电话找到周正毅。周正毅二话不说,带着3万现金就过来,还跟伤员说:“你先用着,不够再跟我说。”

从娱乐版明星到财经版富豪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周正毅在香港时,最初关注他的是香港的“狗仔队”,起因则是一起巨款失窃案。1999年,周正毅成立的佳运投资公司以860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81号900多平方米豪宅,和香港富商们毗邻。据称,他又花3000万港元装修,并购置极品房车宾利,竭力挤入富豪行列。2000年该宅遭窃130万现金,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此后,他在香港名声渐起。不过,那时的他更多是在香港报纸的娱乐版上露面,题材是与一位女明星的绯闻。而让他从娱乐版明星变成财经版富豪的是在2002年收购香港两家上市公司的“大手笔”行为,周开始被称作“上海首富”。当年,他在福布斯中国大陆首富排行榜上由上年的第41位上升到第11位。

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首富”,这不能不让香港财经界疑虑。也许是为了树立形象,2002年中,周正毅盛情邀请香港基金经理、媒体团来上海参观交流。其间,周大谈其发家经历,并透露了大量所投资的产业,所谓的“周拥有150亿资产,投资遍及金融、地产、珠宝”等等,就是从此会上传出的信息。不过,一位基金经理听完后疑惑地说,“他讲了那么多,我还是不明白,他是怎么样一下子发起来的。”周似乎并未获得香港财经界更多的认同,或许是出身注定了他的结局。据称,向香港廉政公署举报的正是与他有合作的香港商人。在周出事前,即有人放出风声,周氏股票顿时大跌。

而一名曾与周正毅共过事的商人说,周正毅这人能说会道,嘴皮子功夫了得,能跟你口若悬河地谈个把钟头,而且老板派头十足。只是在受用完他的大论后,细细一回想,便会觉出不少夸大之处,而且有时前后矛盾。一位和周同年代的生意人回忆说,90年代中,除了“阿毛炖品”,周开了一家正艺室内装饰公司,做装饰生意,最多上千万资产,令他不解的是,周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一下膨胀成“上海首富”。

人生就像股票

谁都不知道周正毅是怎么发家的,除了他自己。陈先生把这归结于“运道”,他坦言,即使和周正毅相交十几年也确实不知道他是怎么一下发财的。80年代在上海,他做小生意赚不了什么大钱。只是后来听说,他靠四处收购内部职工股等上市后变现这一当时不少人“掘第一桶金”的常用法宝,确实发了点财。不过,周正毅财富的积累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个传奇:出生于工人家庭,做小生意,没有特别际遇,让人难以与拥有上百亿资产的首富相联系。

而现在来看,之所以一些富豪在过去某一时期比较神秘,是因为在那个特定时期,以投机手段获得利益的行为并不光彩,当其大量财富曝光于公众时,他们总是本能地对某一段历史进行粉饰或者隐藏。更多的人在“掘得第一桶金”后,选择立即做大做强,以便站稳根基,周正毅同样选择了这条路。他相中了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入主海鸟是在2001年,正式收购大盈股份、上海地产、商贸控股均是在2002年。

一位房产商判断,或许周正毅的失败正在于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扩张过快,“周在上海拿了多块地盘,全部开发估计需要百亿资金,只要有个风吹草动,资金链便有危险。何况他本人又未能建立足够信誉。”“目前他正是在吹泡泡的时候,如果真让他做成了,那便真有可能扎稳根基,只是现在给人戳破了。”

周的一位下属这样评论周正毅这颗资本市场彗星的轨迹:从2001年到2002年,周就像一只急速拉升的低价股,连收涨停板,一路高歌猛进,2003年,拖曳着光焰坠落的“上海首富”宛如一只强庄股高台跳水。

“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我们也要下地狱了。”周正毅不通文墨,但他现在的心头也许会时时浮起类似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抒发过的感受。(2003-06-09中国证券报)

周正毅的“农凯系”腾挪

顾惠忠

“农凯系”到底有多庞大?周正毅在“农凯系”中扮演何种角色?“农凯系”中出现的多名自然人股东究竟与周正毅有什么关系?“周正毅事件”爆光后,记者通过多方调查,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本厘清了横跨多个产业的“农凯系”及周正毅背后的一些自然人的身份。

复杂的“农凯系”

要弄清周正毅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容易的事情,期间的“弯弯绕”真不少。

周正毅较早成立的公司是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艺装饰),股东分别是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顺发展)、上海康艺石材有限公司。开始,周正毅自任这间公司的董事长,后由唐海根担任董事长。而股东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则是上海康艺实业公司、上海凯旋房产开发公司与另一家名为“半岛”的公司发起设立的。后者原由上海市闸北区西藏北路街道办事处出资组建,1998年6月经工商部门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凯旋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年10月经工商部门核准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在工商登记资料“公司对外投资情况”栏目上未发现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身影。

1997年11月,周正毅正是以正艺装饰发起设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实业投资与股权投资,企业托管、重组与购并等项目。农凯集团由上海市农委同意建立,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投)占公司19%股权,发起设立正艺室内装饰公司的凯顺发展占其15%股权,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的股权不过5%,但周正毅还是被选为董事长。后来,农凯集团将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名苑炖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纳入集团控股层企业,前者也确实向后者投资了1232万多元,占后者51%的股份。1999年11月6日,农凯集团股东会决议将4家发起人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周正毅。2000年4月24日,周正毅又受让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的所有股份。至此,周正毅在农凯集团的股权占到了67%。2002年4月15日,农凯集团董事会由周正毅、周蔚雁、毛和平3人组成。

1998年2月,农凯集团与凯顺物资共同出资3000万元发起设立上海农凯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凯联合),前者占66.66%的股份,后者占33.33%的股份,经营企业投资咨询、企业托管、重组与并购等项目,董事长为毛和平。

1998年3月,农凯集团又与农凯联合分别出资1000万元成立上海农凯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凯工贸),经营农副产品、粮油等项目,最初的董事长为陆志华,后变更为周雅珍,目前为周正明。

1999年7月,农凯联合与农凯工贸共同出资2000万元发起设立上海爱普乐钟表珠宝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普乐),前者占20%的股份,后者占80%的股份,经营珠宝、玉器、钟表等项目,最初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周正毅、副董事长为唐海根,后来,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唐海根。

此外,工商资料显示,周正毅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富友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19.96%的股份,为富友证券第一大股东。发起设立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宏投资)的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特优)由农凯集团、爱普乐等4家企业发起设立,而名特优又有农凯集团、爱普乐、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力浦)等4家股东,兴力浦的股东又是爱普乐与农凯联合。

从前台到幕后

工商资料显示,"农凯系"企业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农凯系"企业成立后纷纷一而再地增资,尤以今年4月为甚。农凯集团注册资金由当初的1亿元人民币扩张到目前的8亿元人民币,农凯工贸的注册资金由最初的2000万元人民币增资为目前的1亿元人民币,增资次数与增资金额最多的是东宏实业与爱普乐。东宏实业由最初的1.7亿元人民币增资到3.2亿元人民币、再增资到5亿元,今年4月17日,经工商管理部门核准增资为7.51亿元。爱普乐的注册资金由最初的2000万元人民币增资到2亿元,今年2月10日股东会又决议增资至4.7亿元。"农凯系"企业在解释增资的原因时说,是为了开拓业务、扩大对外投资。

与增资相伴的是公司股东及公司高管人员的变更。在周正毅逐渐从“农凯系”退出的同时,唐海根成为“农凯系”最耀眼的人物。目前,唐海根不仅是正艺装饰、名特优、兴力浦的董事长,也是东宏投资的绝对控股股东,还曾是爱普乐的法定代表人和农凯集团的副董事长。唐海根在工商资料中登记的履历表显示,他于1998年以后,一直担任上海农投的总经理,同期担任农凯集团办公室主任、董事等职务。资料表明,周正毅有一个哥哥名叫周正明,其妻为唐海珍,而唐海根在工商资料上所填地址与唐海珍为同一处所。除唐海根以外,周正毅的姐姐周雅珍及姐夫薛荣坤,周正毅的另一位姐姐周雅平、姐夫李文斌及其他亲戚薛荣根、周敏、周蔚雁,毛玉萍的亲戚毛和平等均在"农凯系"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等要职,有的就是周正毅在一些企业的接任者。

不过,与唐海根相比,徐士锦成为“农凯系”的后起的新贵。2001年12月,周正毅亲戚周蔚雁等5位自然人出资2亿人民币发起设立上海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今年2月22日,方华投资股东会决议:徐士锦出资1.6亿元受让公司34.04%的股权,不仅成为公司新的股东,还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今年25岁的徐士锦是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乡的农民,1994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车队担任车队长,1996年12月至2003年1月在农凯集团保安部工作,很难让人相信他能在一夜之间拿出1.6亿元。

大盈、海鸟难脱周正毅的影子

继昨日大盈股份发布澄清公告后,今日海鸟发展也发布了澄清公告。大盈公告称,公司前二大股东的股东目前都已发生了变更,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的股东为何包鑫、何春明,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目前为孙克敏、上海金凯物资有限公司、陈佩芬、上海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法律关系来看,大盈股份已没有周正毅的影子。方华投资的股东虽然不是周正毅,但由周正毅先前的保安部职工执掌,上海农投多位高管人士在"农凯系"企业里担任要职,这些人是否与上海农投脱离关系不得而知。所以,即使大盈股份已没有了法律上的周正毅的影子,但人事上的影子可能还在。

海鸟股份今日的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唐海根,也即海鸟股份的法定代表人,其持有东宏投资80.03%股权,因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是外界传说的周正毅,而是唐海根。上文介绍过,发起设立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宏投资)的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特优)由农凯集团、爱普乐等4家企业发起设立,而名特优又有农凯集团、爱普乐、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力浦)等4家股东,兴力浦的股东又是爱普乐与农凯联合。考虑中国企业注册时的特殊性,也难说,海鸟股份就没有周正毅的影子。

出于某些客观因素,记者未能查找到传说中与周正毅有关系的上海农投、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相应资料,但“农凯系”的复杂性及周正毅的手法已见到了轮廓。(2003年6月6日《中国证券报》)

身世神秘的“上海首富”

投资小则数亿元大则数十亿元“上海首富”浮出水面,据今天出版的《上海一周》报道,被香港媒体称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近日频频出击。今年以来,他在香港连续收购了两家上市公司,一时引起轰动,而5月底,周正毅旗下的农凯集团更拿下上海市静安区一地块,宣布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

现年41岁的周正毅以炒股票起家,今年5月初,周正毅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根据建联通公告,周正毅将会斥资15亿港元购入公司的59.98%股份,其中包括爱立信所持有的16.36%股权及和记黄埔的9.88%股权,余下的股权则来自瑞典的投资公司InvestorAB。

建联通原是一家专注于科技业务的企业,但在周正毅收购之后,公司将出售手中的5项科技投资项目,并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次收购是周正毅今年以来在香港股市的第二次大规模行动。今年1月,周正毅以618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上市企业盈荣公司74%的股份。周正毅出生在上海,但拥有香港居民身份。

据《福布斯》去年公布的中国内地前100位富豪排名榜,周正毅排名第94位,财富为5.5亿元人民币,根据是,其主力企业上海农凯集团的注册资金8亿元,而周正毅拥有其中77%的股份。但周正毅到底身价多少,实际数字一直是个谜。周正毅因为投资股票而使自己身价猛增到了亿元以上,而且在股市中以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而出名。

北京有媒体报道,周正毅现在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通过上海农投控制的英雄股份以及海鸟电子。周正毅的太太毛玉萍表示,周正毅现在上海投资地产、公寓、写字楼及酒店,涉及的投资额是以“十位数字”计算,意指10亿计。而每年单在出租物业的收入,就约有2000万元。目前,他们在上海拥有古北伦敦广场、兴业大厦和日航龙柏等房地产。

此外,他们还在上海拥有知名的餐馆——黄河路上的“阿毛炖品”,而周正毅更被认为是上海滩首位拥有意大利名车“法拉利”的富豪。对于外界的猜测,周正毅一直低调处理。但在收购建联通之后,他改变了态度,由隐而显,开始高调出击,前不久邀请中外投资公司共20多人及财经记者到上海考察。他首次透露,自己占77%股份的上海农凯集团总资产达到120亿元,换句话说,其身价至少已超过90亿元。

除了炒股票,周正毅还透露了自己的一些其他投资经历,农凯集团经过与近10家投资开发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竞争,刚刚买下静安区石门二路以东地块,准备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这一消息上海本地媒体曾作过简短报道,该旧区改造地块位于石门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北、成都北路以西、南至南苏州河路,总占地面积17.64万平方米,需动迁居民1万多户。

这也是上海市中心新一轮旧区改造项目中最大的一个项目。预计开发规模将达63万平方米,加之周边地区联动改造,5至7年后,该地区将崛起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此外,周正毅还参与了重大工程——洋山深水港配套项目沪芦高速公路的投资,该高速公路全长69.4公里,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政府背景的上海城投为最大股东,占30%股份,而周正毅的农凯集团投资2.5亿,占25%股份。

对于市场最关注的私人财务情况,周正毅不太愿意透露,不过他强调自己是有实力的,“李嘉诚如果有1000亿现金,其中也有可能有1500亿元的借贷,借钱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我们的内部财务是保密的,中银对我就很了解,如果不是怎么会借20亿给我收购建联通?”(2002年06月13日《新闻晚报》)

周正毅资本魔方揭谜

陈欢 陈小莹

11月30日,“二进宫”的前“上海首富”,农凯集团董事长周正毅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宣判。这次,他没有4年前那么走运,被以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等五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而2004年,他仅被判刑3年。

当天上午9∶30宣判。周被控五项罪名全部成立,其中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判10年,个人行贿判3年,挪用资金判6年;而单位行贿、对企业人员行贿两项,免于对其个人处罚;数罪并罚共执行有期徒刑16年。其中335万元罚金是针对单位行贿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两项。

周正毅本人尚未表态是否上诉,但他的辩护律师在庭审中坚持认为,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和挪用资金罪不能成立。

虚开增值税发票是5项罪名中获刑最重的一项,“贡献”了16年刑期中的10年。根据刑法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最高刑可达无期。

因此,在庭审中,针对此项罪名是否成立,控辩双方展开激烈交锋,3天半的开庭中,针对该罪名的法庭质证和辩论就占了1天。

事实上,利用电解铜买卖进行关联交易,虚开增值税发票,获得巨额贴现,正是支撑周正毅资本大厦的最重要的支柱。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指控周和他旗下的农凯集团在1999年到2003年期间,“涉及贴现而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0.84万余份,向银行贴现84.22亿余元,扣除贴现利息1.91亿余元,实际贴现款82.3亿余元。”

正是这80多亿,转动了昔日"上海首富"的资本魔方。

查办一波三折

周正毅案的查办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

2003年6月,周正毅因受中银刘金宝案牵连第一次接受调查。而此时,他在上海滩上已是麻烦缠身。他所接手的涉及1万多户家庭的静安区石门二路“东八块”旧城改造项目遭遇当地居民抗议,纠纷不断。

2004年6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周正毅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以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

2006年5月,周正毅刑满出狱后,很快又因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产买壳案,被香港廉政公署二度通缉。

仅仅3个月后,2006年8月16日,上海市司法局开始调查周正毅在狱中受到他的管教员俞金宝特殊照顾,以致在狱中居然可以主持公司董事会一事,上海市检察院很快介入此案。

这时的上海正在经历社保案风暴。8月份,中央初查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9月25日,陈良宇因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正是从这时起,周案侦查提速,案件所牵连的上海监狱系统有多人先后被调查。

周案和其他社保系列案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后者由中纪委查办,而周案主要由上海市检察院查办。

到了2006年12月份,调查重点由周正毅的狱中行贿转为调查虚开增值税发票。复兴明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海市国税局在此时受上海市检察院委托,开始调查农凯集团和关联公司的账目,锁定电解铜交易中的疑点。

行贿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量刑上有极大区别,根据我国刑法,行贿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在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最高可达无期。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个人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2007年4月,调查取得突破。复兴明方会计师事务所和国税局同时出具检查报告,对电解铜交易是否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出结论。

随后,上海市检察院将基本调查完毕的案件交上海市第二检察分院起诉,二分检在4月8日出具第一份起诉意见书。

2007年10月23日至26日,周正毅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资本魔方揭谜

在2001年以身家5.5亿元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后,周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发家史——

1961年,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家境贫困,只有小学文化,17岁时,即离家打工,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

1978年到1988年,周和妻子毛玉萍分赴香港和日本打工。1989年,周返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经营桑拿和卡拉OK。

1994年,周夫妇合力开设“阿毛炖品”。这被周称为自己发家史上的“第一桶金”。他自称这家饭店当时每年可带来1000万元的利润。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阿毛炖品其实不赚钱还亏本。周旗下有大量的公司,每天都有许多饭局。周要求公司应酬必须在阿毛炖品,无需付账只需签单,这样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当年,上海银行界的人很多都来吃过。”

1995年,周正毅开始涉足资本市场,购买国企职工股获利数亿。随后,他先后涉足香港股市和上海房地产等领域,收获颇丰。他将自己的投资理念描述为——“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

但是,支撑他在股市和烂尾楼上的先期投入的大笔资金从何而来,长期以来对外界一直是个谜。

此次检察官指控的电解铜交易,解开了这个谜的一角。通过亏损电解铜交易+行贿贴现的模式,周正毅获得80余亿元的资金,支撑起了他的资本大厦。

起诉书显示,周正毅从1999年开始涉足电解铜交易到2003年,其间共购进电解铜199.79万吨,其中现货来源30.63万吨,仓单169.16万吨。

仓单是期货买卖的一种形式,全称为国际标准仓单,本质上是一种物权凭证,例如买方买入1万吨电解铜期货,并不拿现货,而是得到一份仓单。仓单可自由买卖,最后的一单交易者即可凭仓单去国外的仓库提货,完成交易。

4年间,通过农凯集团与15家关联企业以及利源公司之间进行电解铜交易,这199.79万吨的电解铜买卖,价税合计达3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解铜进货总额为277亿元,而最终完成的销售额同样是277亿元。也就是说,周在这些生意中几乎分文未赚。

他何以要做这些亏本买卖?

起诉书揭开谜底——周正毅在电解铜买卖中,虚开电解铜增值税专用发票4.02万余份,涉及电解铜虚假交易161.87万吨,价税合计260.01亿余元,税额37.78亿余元。其中涉及贴现而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0.84万余份,向银行贴现84.22亿余元,扣除贴现利息1.91亿余元,实际贴现款82.3亿余元。

虽然在电解铜生意中没有赚到钱,但通过贴现,他在4年间先后占用了82.3亿元的资金。这笔钱,为一个资本玩家的长袖善舞动提供了弹药。

据检方提供的材料,周正毅将上述贴现款直接用于归还到期票据款以及支付新开票据应交纳的保证金23.55亿余元,用于归还贷款9.98亿余元,投入证券公司账户19.58亿余元,其中0.96亿余元用于炒作 徐工科技股票,其他18.62亿余元用于归还原融资款。

“办承兑汇票贴现有一个好处,就是有90天的期,连续办4笔贴现,钱就可以使用一年之久。只要像滚雪球一样每90天一笔笔还就可以了。所以在这4年里,资金链是不断的,钱可以挪来挪去地用。”一位期货业人士介绍说。

但是,这个资本游戏是一个精巧的魔方,不仅要有期货交易,还要能付出新开票据应交纳的保证金(约总额的30%,本案中为23亿元),还要有银行长期为周贴现才行。于是,就有了起诉书的另一项指控——行贿。

周正毅被控向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担任国际部经理、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的王沪军行贿40万元。2002年春节前一天,王沪军在周正毅办公室谈完业务后,周拿出40万元给王,表示“给银行员工发奖金”。王沪军把其中14万元分发给同事,其余的自己留下。王沪军身为国际部负责人,正是承兑贴现业务的负责人。

据了解,为农凯集团贴现80多亿元的银行包括农行上海分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上海农信社等多家银行。

此次周正毅因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获罪10年。这一罪名成为控辩双方激战的焦点。检察院认为,依据上海复兴明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认定电解铜虚假交易161.87万吨,价税合计260.01亿余元,税额37.78亿余元。

而周正毅的辩护律师许兰亭认为,所谓的电解铜虚假交易,指的是没有真实贸易背景,虚构的交易,以骗取增值税为目的,但在本案中,并不存在虚构的交易,检方所控的虚假交易,其实就是国际标准仓单交易,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交易方式,而且,周正毅也并不以骗取增值税退税为目的,其主要目的是获得银行贴现,得到现金流。

至于宣判后周正毅是否上诉,许兰亭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还不好说。"(2007-11-30《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正毅怎样玩转“资本魔方”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1日依法对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周正毅上诉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农凯集团和周正毅的上诉,维持一审原判,即判处周正毅有期徒刑16年,农凯集团罚金人民币335万元。

仔细剖析周正毅案,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问题富豪”的“资本魔方”:他制造电解铜交易假象,骗取80余亿元银行贴现;他用一家企业的资金收购了同一家企业的股权;为了获取炒股资金,他以百万元的房产、现金行贿国家工作人员。

“买卖”245手骗来80亿元

1997年12月,周正毅注册成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从1998年到2003年,农凯集团先后设立、收购了10多家关联企业。这些公司的公章、财务专用章都由农凯集团办公室保管,各公司要用印章都需要填写《农凯集团印章申请单》。至于资金的使用,只有周正毅一个人说了算。

为获取银行贴现资金,虚构交易是个“很好”的方法。从1999年1月到2003年5月,周正毅安排农凯集团旗下各关联企业虚构购销合同,进行电解铜的循环交易。“交易”进行过程中,就可以虚开增值税发票,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用交易之名到银行贴现。每笔“交易”形成,就会有一笔贴现资金到手。多笔“交易”循环往复,资金就源源不断进入农凯集团账上。

为了掩人耳目,农凯集团原财务部经理戴某还向周正毅建议,叫一家外单位一起参与,因为纯粹内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可能让银行看出问题。周正毅于是指使人与利源公司、农投公司(后也成为农凯关联企业)联系,让这两家公司配合进行电解铜循环交易并进行贴现。

审计报告显示,农凯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实际购销电解铜14.86万吨,最后形成账面购销的电解铜则达到199.7万余吨。其间,农凯集团旗下的16家企业之间,以及与利源公司之间,共计虚开增值税发票4.02万份,形成245个循环。其中直接用于申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值税发票8400余份。

农凯集团用这种手段向银行贴现84.22亿余元,扣除利息后实得82.3亿余元。这些资金中,有19.58亿元被投入证券公司账户炒股,有9.98亿元用于归还贷款,企业内部使用22.1亿元,其他款项则被用于归还到期票据款等事项。

一套房子“贿”来1.7亿元炒股资金

1997年前后,黄锡熊是上海商品交易所总会计师、上海期货交易所结算部负责人。为了筹措资金进行股票交易,周正毅看上了黄掌控的交易所资金。为此,周正毅多次向黄锡熊行贿。

2001年3月下旬的一天中午,黄锡熊、周正毅由专职司机开车,去杭州给黄锡熊买房子。为避免“麻烦”,黄锡熊让周正毅用周本人的名义购买,“借”给黄锡熊使用。于是,周正毅以“周振毅”的名字签订合同,一次付款100余万元。他还把剩下的20多万元送给黄锡熊用于装修。因交房实测面积小于合同面积,2002年,房产公司退回3.6万余元房款,黄锡熊让自己的弟弟存在银行里,用于支付物业管理费。

此前,周正毅还送给黄锡熊一对“雷达”牌石英电子表、2万元港币。

黄锡熊对周正毅也是投桃报李。2001年5月88月,上海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1.7亿元资金投入西南证券公司上海定西路营业部等证券公司,名义是“国债回购”,其实马上就转到农凯集团实际控制的上海金凯物资实业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账户上,由周正毅用来炒股。

从交易所借钱炒股,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2001年春节前夕,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王沪军应邀来到周正毅办公室,周正毅拿出一个纸袋交给王沪军,其中有40万元人民币现金。当年3月到12月,农凯集团关联企业上海海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违规获得银行贷款9亿元,其中4.6亿元被用来炒股。

用英雄股份的钱收购英雄股份

2001年11月,周正毅安排旗下农产化、农投两家公司与上海轻工控股公司签订协议,农产化受让轻工控股手中15%的英雄股份股权,农投公司则向轻工控股交付“壳费”(股份转让收益金)3000万元。根据协议,如果收购不成,这3000万元“壳费”将不再返还。收购英雄控股的这部分股权需要2亿余元资金,周正毅没有这么多钱,又不想让3000万元“打水漂”。于是,2002年11月,他与农投公司总经理唐海根、农投公司委派到英雄股份的总经理翟世强等人商量,拿出一个方案:向英雄股份拿钱。

当时,农投公司与英雄股份合作在上海金山区亭林镇有一个生猪屠宰项目。英雄股份总经理翟世强向金山区亭林镇对外经济发展公司(亭林公司)的相关人员说,英雄股份打算就生猪屠宰项目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需要资金到位证明,英雄股份会把1亿元资金划到亭林公司账上,然后马上划回英雄股份,得到亭林公司的同意。不过,账款到位后,并没有像翟世强说的那样划回英雄股份,而是直接到了农产化的账上。(2008-01-22《郑州晚报》)

上海首富梦断资本游戏

刘笑一

“英雄问世、海鸟欲飞、商贸开路、地产为王”,业界曾对排名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位,号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近两年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四家上市公司——上海商贸、上海地产(香港)、英雄股份和海鸟发展(上海)的赞誉。但如今却变成了“英雄末路、海鸟折翅”,因涉嫌经济金融方面违规,周正毅事件连日来日渐浮出水面,沪上媒体虽一概低调处理,但事态的不断发酵仍迅速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农凯系”连串异动

5月28日,“上海首富”周正毅旗下香港两家上市公司突然暴跌:上海地产至6月1日跌去40%;上海商贸跌20.97%,并自6月2日起均遭停牌。

5月29日,上海地产紧急“辟谣”称,公司主席周正毅正在上海处理日常事务,公司目前持有16亿港元现金,现金流宽裕。

5月31日,上海汉口路、四川路口在建的兴力浦金融大厦停工。

6月1日上午,正在扫尾的上海市古北路1000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9655.html

更多阅读

济南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济南那些地方好玩

济南有那些好玩的地方?——简介出去游玩是件很美的事情,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提高人们的对大自然的情趣,那想来济南游玩的人们可知道济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下面有小编介绍一下济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济南有那些好玩的地方?——方法/步骤济南

曾经的先科…… 先科的电子狗怎么样

曾经的先科……流入民间提示:先科,指的是深圳先科企业集团。先科和流入民间的关系是,我曾于1992年7月14日---1996年3月22日在国有企业先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四季青

那些顽固的单相思 单相思的句子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那些顽固的单相思文/谭山山戴望舒式的“苦恋”,就是“我爱你,必须和你在一起”;岩井俊二式的“单恋”,则是“我爱你,和你无关”。在41岁生日那天,作家R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第一句就是:“你,从来也

转载 人体摄影:那些美丽的母亲

原文地址:人体摄影:那些美丽的母亲作者:用心看世界BritneySpears(小甜甜)和ChristinaAguilera都曾在自己怀孕时刊出自己的裸照,轰动一时。这组由居住在纽约的前超模、著名时尚摄影师NigelBarker拍摄的怀孕妇女照片,既不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

声明:《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周正毅) 周正毅现状》为网友散淡样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