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一中:经典立人

导读:

清镇一中有两扇校门,一扇面向新城,一扇面向老城。

这正像清镇一中当下的尴尬境遇:现有的高考体制依然坚如磐石,也是广大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明显途径,必须全力以赴;中外经典蕴藏着教育的深层智慧,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成绩之外的东西,但一所系统开展经典教育的体制内学校,必然饱受争议,前路艰辛。

而对校长刘平来说,一个画面足矣:诵读《论语》三十多遍后,一个此前特别调皮的学生跑到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清镇市距离贵州省城贵阳挺近,从贵阳上高速,仅10分钟车程。与中国众多城市无异,这座小城近几年发展迅速,众多热闹在建的建筑工地可见一斑。

清镇一中位于城中一块相对平坦的山坡上,从正门而入,是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拾级而上,台阶两旁的壁画在植物的藤蔓间若隐若现,台阶尽头,一块巨大的浮雕,上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校训出自孙中山先生手书,浮雕正中是孙中山先生肖像。学校以这样的方式向建校者致敬。1939年,为解决从沦陷区流亡到贵州的学生的就读问题,国民政府指令时任安徽宣城中学的毛国琦教授在贵阳组建“国立中山中学班”,不料贵阳也很快遭到日军大规模空袭,毛国琦教授带着第一批学生辗转清镇,四处寻访,终于落实校址,成立了“国立清镇中山中学班”。这就是清镇一中的前身。这段历史赋予这所学校以某种难言的独特气质。

浮雕背后是教学楼。延走廊一路上行,抬头可见经典。《孝经》故事被做成壁画,传统经典名句也被装裱上墙。走廊尽头,或楼层转角处,放着书柜和图书,依楼层简单分类。这就是传说中的“诚信图书馆”。师生随手借阅,无人过问。

教学楼外,学校还建有一条主题文化走廊,从《三字经》到《周易》蜿蜒而去。太极亭伫立一角,可以在此休息,在此读书。围墙边的一块狭长小地被木栅栏隔着,有鸭子戏水,也有白鸽飞翔。另一块绿地里,则立着十二生肖的雕塑,底座下列出各生肖优点。

如此大概已经围着校园转了一圈。学校的操场算是这块山坡的最高点,视野的确开阔。远近闻名的巢凤寺与学校隔山相望,一寺一塔,气宇轩昂,远看似校园一景。据说抗战时期高校西迁,路经此地的著名学者闻一多也格外钟爱这里,借宿多晚。可惜,校外新建起一座20多层高楼,距离学校操场不足100米,使校园顿感局促。

1、一位懂得担当的学生

因为完全倡导自律,交由学生自主管理,清镇一中的“诚信图书馆”声名在外,但记者采访这几天,却很少看到学生在此驻足阅读。一些学生告诉记者,不在书架上的图书,要么在教室,要么就在寝室,而一位高三的女孩则有些戏谑地说:“过道里的图书品位太差了!”似乎感觉自己说话太过分,她顿了顿,又说:“东太书院里的还不错!”

东太书院装修古朴典雅,陈设别致,给人宁神静心之感,学生踏入书院便不自觉地压低声音,轻挪脚步。看得出来,这里的图书都经过精心筛选,尤其是人文类读本,无论装帧还是版本的确比走廊里的要精良得多。期刊架上还能看到各类最新上市的期刊。学校明确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于是这里成了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每天下午五点学生下课后,东太书院便热闹起来,也是杨碧最为忙碌的时候了。这天刚到了一批新杂志,杨碧正带着几位同学整理书架。她是东太书院的副院长,今年高三。高一进校后她就在书院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三年来,她将书院里的书读了六七成,而且特别喜欢古籍,比如《诗经》《礼经》《史记》以及四大古典名著,她说这能让她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跟随一位90多岁的私塾先生读古籍的日子。所以在东太书院读到南怀瑾先生的《谈国学》时,她感觉如沐春风。而《曾国藩全书》中,那段曾国藩被小偷倒逼而成诵的故事让她重新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勇气。

杨碧一边沏茶,一边同记者分享她的心得。很难相信,坐在面前的是一个只有15岁的小姑娘。她的家乡在清镇一个叫做流长的小镇上,她学过七年茶艺,两年古筝,而费用都是靠平日帮人做刺绣和化彩妆挣得的,她说,穿青族的姑娘对这两门手艺特有天赋。穿青族,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散居云贵等地,影响有限,杨碧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彩妆师,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人了解穿青族的文化魅力。

然而,谈及明年的高考,她却说会尊重家人的意愿,力争考上深圳的一所医学院,那里有公费资助的专业。“或许这与理想有些矛盾,但我首先得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承担责任,正是我在书院里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杨碧微笑着说。

2、读经的日子

在清镇一中,像杨碧这样小时候受过经典熏陶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是进入一中后才接触传统经典。对于目前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每天早晨的七点一刻是他们固定的读经时间,3000多名学生齐齐站上操场,读《论语》,读《道德经》。45分钟时间里,书声震天,场面蔚为壮观。而高三的学生,因为高考压力,得以享受坐在教室的特权,诵读《大学》等相对短小的篇目。每周三下午的班会课,则成了经典课堂,学生们可以自由分享、解读中外经典。但学生们感触最深的,还是那段读经夏令营的日子。

从2011年开始,针对高一新生,清镇一中在学校办起了读经夏令营。学校严格学生的作息时间,上午唱读《论语》,要求在一个月内至少读100遍。下午进行军训,晚上学习歌曲,如《心静如水》、《重归唐朝》等,也可以练书法、写心得。

读经第一周,学生不懂文意,许多字还不认识,即便嗓子哑了还得每天反反复复做一件事,感觉苦不堪言。高一学生李军原以为夏令营会多么好玩,但发现只是读《论语》,他感觉特别奇怪,因为根本不知道读《论语》有什么用。这段经历,他记得特别清楚:第一天好想回家,第二天就不想读了,第三天感觉快要崩溃了,第四天直接想造反,但第五天开始感叹既来之则安之,一周左右对枯燥已经失去了免疫力,两周后,他突然找到顺畅的感觉,可以流利地通读一遍了。“那感觉,真爽!”

而张旭找到这种顺畅感的过程更苦。夏令营临近结束时,他发现很多同学都能背诵,他悄悄地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苦读,连续奋战两晚,将《论语》背了下来。张旭是贵阳城里的孩子,他说这里感觉很不一样,“每次在城里坐公交,总能听到其他学生提自己的父母怎样了不起,我不爱听这些话。”

经典带给学生的改变,老师们看得最清楚。有的老师甚至感慨:2014届高一学生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的最规范、最不躁动的学生。高一24班班主任刘老师说:“这些学生家庭普遍比较贫穷,但学生们带来水果、花生等土特产,从来都是大大方方地和大家分享。”今年夏令营结束时,这个班曾开过一个家长见面会,刘老师全权交由学生策划组织。有一个环节让家长和她都深受感动:学生们请家长团团围坐,然后在教室中央席地而坐,放声朗诵《论语》,最后向家长们深情鞠躬。

“孩子知道礼让了,懂得尊重了,你能感觉他是从内心而出,以前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仅仅应付检查。”校长刘平说。两届夏令营,他的生活节奏几乎和学生们一样,他将5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作为重点关注的群体,在诵读《论语》三十多遍后,一位此前大家都认为特别调皮的学生特意跑到他的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感谢“经典诵读”让他获益匪浅。学生的举动让刘平更加坚信经典养人的作用。

清镇一中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气象,师生们由衷佩服刘平校长的执着。

3、校长的心病

从1998年担任校长至今,刘平一直不愿意再挪动,他说,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找到一种独特的成就感。

在周围百姓看来,清镇只是一个不错的休闲胜地,因为城区外拥有一个水域10倍于西湖的红枫湖,周末假期,游人如织。殊不知历史上的清镇是一方文化重镇,有“小荆州”之称,私塾、乡学、书院遍及县域,百姓好学之风盛行,晚清重臣张之洞的老师郭超凡即是一代学人的代表。刘平的家乡化龙,在清镇市区西边,传说正是郭超凡的故乡。刘平记得小时候家乡还有很多私塾,他的爷爷就是一位私塾老师,可惜他本人没在私塾呆过一天。他的父母是当地一所乡村小学的老师,他也就一直在村小里学习、成长。那时物质条件差,但小孩的生活精彩无比,学校周围有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刘平说,直到多年以后做了校长,他才发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追寻的理想教育不正是自己的童年往事吗?

初中时,刘平在清镇一中上过学,可惜只有一个月。那时他个子太小,打饭时常被挤在人堆之外,轮到他时就只剩菜汤了。吃不饱,他干脆离开清镇一中,又回到当地的乡镇上完了初中、高中。那几年所学,实在勉强,因为热情几乎耗费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了。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刘平经过几个月的拼命,考上贵州安顺师专。师范毕业,他被分配到清镇,当起了一名数学老师。随后近20年时间里,他在这所学校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一校之长。

校长刘平必须直面的第一大难题,是如何把清镇的学生留下来?那一时期,清镇市的众多家庭纷纷将孩子送往贵阳上学,宁花高价也不愿意就近入学,最多时一年有上百名学生外流。刘平见此现象深感惭愧,他相信一定是清镇一中自身的教学与管理出了问题,才让百姓失去信心。在众多考察学习中,他发现成都市的龙泉驿中学与清镇一中当时的状况非常相近,他们通过落实新课改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大批学生回流,花了六年时间发展成为地区名校。于是,刘平派了中层干部去取经、学习,着手学校的管理改革。9年后,刘平发现,清镇籍学生明显回流,甚至开始吸引贵阳的学生前来就读。这学期,学校已有超过5000名学生在读。

学生留下了,但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刘平一直有点困惑。“难道学校只是给孩子一纸高分的地方?这么多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可谓不严,应付高考似乎还可以,但孩子的基本素养始终存在问题,很多孩子对父母、师长没有敬畏之心,长大后不敬畏法律而让人性中‘恶’的一面占据了上风。如何唤醒学生的做人常识?”刘平说,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为了寻找理想的教育之道,刘平不可谓不好学。这些年,从北京的史家胡同小学,到大别山区的毛毯厂镇万人中学,从成都到香港、美国,刘平都曾前去考察学习。学校的师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校长办公室的灯是学校关得最晚的。很多时候,刘平是在阅读,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从曾国藩到梅贻琦,他试图从大师们的作品中寻求教育规律。听说巢凤寺来了一位毕业于湖南大学哲学专业的主持,刘平赶紧前去请教。可教育的源头应该在哪里?很长时间,他追寻一个满意的答案而不得。

4、通了,真的通了

2009年,清镇一中迎来建校70周年庆。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校友回到母校,听闻学校寻求教育之道的渴望,非常感动,向刘平介绍了钟积成教授。钟积成,一位年仅古稀的马来西亚华侨,从事了二十几年幼教工作和父母教育工作,在马六甲创办了一所儿童乐园幼教中心,尝试用中国的传统经典来武装幼儿的头脑,并形成了一套“经典情商”教育系统课程。

不久,钟积成带着他的“经典情商”课程来到了清镇。5天的课程,给清镇一中的老师打开了一扇大门。“这场讲座让我感觉似乎我们的教育有希望了,我找到了一个唤醒学生的通道!”刘平如今回忆起来,依然有种按捺不住的兴奋。

清镇一中老师们的学习态度、思考角度、课堂表现也让钟积成备受感动,他在清镇连续举行多期培训活动,前后500多人直接参与培训,除了学校同仁,还有医生、官员。

钟积成走了,他却让刘平记住一个人——台湾读经运动倡导者王财贵。“说来惭愧,我做基础教育这么多年,此前根本不知道还有王财贵这个人。”当年暑假,刘平带着50名老师,坐了37个小时的火车北上,奔赴王财贵在北京开办的“论语100”夏令营。

读经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刚开始刘平也不确定。他将夏令营中班的一位学生做为观察的范本,因为这个孩子来自职校,基础并不好,加之确实非常调皮,但在一个月的读经活动中,他发现了孩子明显的改变,用王财贵的话讲就是“脱胎换骨”。刘平第一次切实感受到读经的力量。

读经夏令营没有什么花招,每天规律作息,反复唱读《论语》。一早一晚或者间隙时间则安排太极拳、书法等活动。50岁重当学生,刘平其乐无穷。回到清镇,他逢人便说“读经好”。他的女儿那年正读大四,这一代孩子几乎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平和女儿争论到深夜两点多。女儿哭着说:“爸爸中毒了!”刘平也火了,要求女儿一早起床,先读5遍《大学》试试,慢慢的,读经也成了女儿的习惯。后来女儿短信父亲:你是对的!去年,女儿去美国留学,带走的书只有《道德经》。

短短一个月的集训,打通了刘平教育认知的任督二脉。“教书育人30年,真的白教了。按照古代讲,我妄自活了一世!过去我认为古人是背书,错了,古人才是真正的读书,愉悦的唱读。只是我们太无知,对传统文化全无了解。古人讲‘读书去’,我们现在只知‘上学去’。我常常想孔子讲‘诗三百,一言以避之,思无邪’是什么意思,但柏拉图在《教育王国》不也讲了吗,‘不好的诗篇,删除!’。原来古人就是这样做的!感觉通了,真的通了!教育就是要有体悟,而非被动听讲。”

北京“论语100”夏令营结束时,听说王财贵教授想建设一座千年不倒的书院,刘平多了一个心眼,将他邀请到清镇一中讲学。“我说贵州也许不错,王阳明曾在这里修行悟道。我更想学校的老师们能近距离感受经典的魅力。”刘平心里清楚,经典教育要在一所高中校园内生根发芽,最重要莫过于得到广大教师的内心认同。还得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老办法。

教师培训方面,学校毫不吝啬,也无学科偏见,两年来,已分批次送各科教师前往成都、南京、北京等多地学习,就连学校司机也获得了培训机会。学校每周的教职工大会,演变成经典大课堂,或者观看名家关于教育问题的视频讲座,或者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讲授中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周,台湾辅仁大学的杜文仁教授来到了清镇一中,为老师们作了“中国的道统”的演讲。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得知,由于近年来办学突出,市政府决定将清镇一中异地扩建,刘平最近正忙着勘选新校址。面临这个大好机遇,刘平却异常平静,未来的清镇一中,在他心中已然清晰,那里将会是一座大的书院,不仅有高中,还有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孩子在此求学,更是在家庭似的环境中慢慢长大成人。

建一座经典回荡的家庭式学校

——对话清镇一中校长刘平

《教育家》:刘校长,清镇一中的环境建设的确独具风格,您的这种环境打造思路来自哪里?

刘平:读书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否则知识很难进入人心,人的思维很难得到提升。东太书院的风格是我的一次实验,我后来发现,凡是进书院的学生,能自觉地静下来,至少学生会顾忌他人的感受,不再高声喧哗,走路小心翼翼。这种无意识的熏陶给我很大启发。所以,现在你能在学校看到不少色调沉静、风格古朴的角落。

《教育家》:十二生肖石也挺醒目,这些元素在校园中并不多见,这又是为什么?

刘平:这些雕塑可以帮助学生在校园找到归属感。我们也将各个生肖的优点呈现出来,就是想告诉学生不管美丑、不管你个人是否喜欢,它都有闪光点。而每个生肖背后,其实是学生自己。

除了这些静态的雕塑,还有鲜活的。学校开辟了专门的地方,让学生养他们喜欢的动物,现在好像有兔子、鸭子、白鸽。我们希望这些设置能让学生感觉学校是自然的、生动的。这些鲜活的生命本身就是教育。如果仅仅是城市校园的钢筋混泥土,如何发展康德所讲的“自然的禀赋”?可以想象,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究竟能够担当多少。

《教育家》:“诚信图书馆”让人耳目一新,学校当初是出于哪些因素决定这样做的呢?

刘平:在整个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诚信”一词早已不陌生,唯一缺少的,是一个亲身感受和践行诚信的平台。大多数学校图书馆都有“防盗设施”,一个小小的红外线装备,把孩子挡在了冷冰冰的“墙”外。而清镇一中希望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无视角障碍、无空间障碍、无心理障碍的图书馆——图书随时可借,无需登记,自觉归还,避免让不信任的壁垒阻碍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交流。

建立“诚信图书馆”,经过了整整两年的反复探讨和评估。我曾对老师们说,从最坏的角度来打算,即使图书丢失了,最多也就是跟着学生一起“漂流回家”。如果母校的书能够帮助一个爱书的学生养成诚信品格,也算是用有价的损失成就了无价的品质。

清镇一中:经典立人

现在,我们在每层教学楼都设了诚信书架,上架的图书大概有40万册左右,学生们还自发组建了图书管理协会,负责书籍的整理工作。多读书总是有用的,就像杨振宁,引领他走向科学之路的正是图书馆里一本奥秘类的图书。

《教育家》:像清镇一中这样系统推广经典教育的体制内学校并不多,您如何应对高考压力以及质疑?

刘平:这个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体制内外之别,在乎一所学校愿不愿意做,如何做。学校从去年开始系统推广,我发现和高考并不矛盾。民国时期,我国很多大文豪、大科学家自小饱受四书五经的熏陶,很晚才开始学习数理化,却创造了非常卓越的成就。这说明人必须先“立”起来,才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011年,学校1500多名高三学生,有超过1000人上了二本线,370人上了一本线;2012年,学校120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458人,二本上线748人,成绩位列贵州大型高中前列,排在前面的全是贵阳市里的学校。所以,只要找到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规律,营造了师生、同学间的和谐关系,对提升学习成绩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家》:从高中阶段才开始推行经典教育是否晚了?

刘平:不晚。但确实会有遗憾。因为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14周岁左右,如果用一颗树苗形容孩子,高中学生已经长出小树干了,经典的浸润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明确界限、规范行为,在其人生最为困惑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但要想关怀到根上,困难的确很大。可是不能因为这点困难牺牲学生读经的机会。至少,每一届学生的改变都在真实发生,说明他们内心“善良的种子”依然可以被唤醒。

《教育家》:那如何从根本上呵护孩子的成长?

刘平:经典教育的确越早越好,比如从幼儿园开始最好。高中阶段只有三年,有效的学习时间只有700多天,今后学生若有所成就,多大可能会是高中的影响呢?我不敢讲。我只能尽可能遵循教育规律,在这个阶段开展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真正成就个人一生的,我认为是学前阶段。

你们的《乡教归根》那组报道我曾细细读过,没有乡村就没有教育,我深有同感。真正好的成长环境就在乡村,因为乡村有山、有水、有田野、有森林。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追寻的教育境界:听潺潺的流水声,听飞鸟的唱鸣声。大自然就是最合天性的教材,这才是教育的根。

《华德福在中国》那期内容同样给我很大的启发,除了自然的环境,好的教育还必须有情感的交流。让优美的中外经典回荡在一所家庭式的学校,在我心中,这就是清镇一中的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847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吴镇宇:我不能活在重复里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

原文地址:吴镇宇:我不能活在重复里(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作者:我想我似水好的记者都会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事实可以被隐藏,人却终究无可伪饰。你可以在易立竞的访谈录中看到这一点。人们的性情正在她的询问中无声闪现。“聊什么”才是

她始终怀念孙立人转载 孙立人活埋3万日军

她始终怀念孙立人(转载)(义勇注:“她”指的是孙立人将军的发妻——龚夫人夕涛,一位具有典型中国传统美德的安徽女士。)最近結識了一位從台灣來美國定居的安徽籍退休少將,他知道我和他是同鄉的時候,說了一句:「台灣有個安徽人孫

缅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赵立人教授 广东科学院

草堂考证 顿失栋梁——深切缅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赵立人教授曹磊2014年9月20日,中秋早过,天气依然炎热。打开手机,一条短信把我震住:“讣告,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赵立人,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根据遗愿,一切从简

声明:《清镇一中:经典立人》为网友情绪别致的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