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之谜!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

王昌龄冤死之谜

2011年06月29日 03:03 来源:重庆晚报





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后不久,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就为他报了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些有如壮士慷慨悲歌,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名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七绝诗《出塞》和《从军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在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才华横溢的诗人,却是被亳州(今安徽亳县)刺史闾丘晓不明不白、随随便便杀掉的。

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京兆(今陕西)人,自幼家境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他于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后,任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7年,此后又任河南汜水县县尉。739年被贬谪岒南(今广东),740年还京后,又赴江宁(今)任江宁丞。747年再度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任县尉。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他一介刺史,不过是州县级长官,又凭什么杀掉同是朝廷命官的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许多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道出了王昌龄的死因。有人揣测是王昌龄触犯了闾丘晓的“禁忌”。更多的观点和说法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才与名气,他认为在当时天下大乱之际,可以为所欲为:王昌龄只是一被贬谪小官吏,朝廷自顾不暇,还有谁来问津他的死活?于是悲剧发生了———一代诗杰人头落地。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草菅人命的闾丘晓岂能例外?王昌龄冤死后不久,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就为他报了仇。

《旧唐书·张镐传》记载,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

《新唐书·文苑传》对此有一极为精彩的细节记载: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意即王昌龄的母亲又由谁来养呢?闾丘晓闻听此言,便默然无语了。

从张镐的话中,可以知道王昌龄冤死之事张镐早有所闻,他对闾丘晓手中有权就滥杀无辜忿恚不平。王昌龄死时不到60岁,如未被害,定有不少新诗佳作问世。后世人痛恨闾丘晓扼杀了诗人生命,也毁灭了更多传诵千古的名篇,由此生发出对王昌龄的绵绵千年哀思和惋惜……

圣手之死

来源:文艺报日期:2012-03-0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任何人读了盛唐诗人王昌龄这首七绝,我想都会过目难忘。这首在盛唐诗风中很有代表性的绝句,不仅节奏明快,音调铿锵,而且意气豪迈,境界开阔。如此情怀,出诸如此灵动的诗句,在李白、杜甫这样诗仙、诗圣辈出的唐代,也可占据一席显要的位置。它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并非过誉。王昌龄因为此诗和其他一些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而被称为“七绝圣手”,也是当之无愧的。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相关记载,王昌龄有“集五卷”;《全唐诗》编者则云王有“集六卷”。在《全唐诗》中,王诗编为4卷,收诗181首,多为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离别之作。可能因为我是军人,对军旅生活有些亲身体验,也多次去过边塞地区采访,故对其边塞军旅诗较多留意。其《从军行》中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其《出塞》中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等一些诗作在今天读来,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足见王诗的艺术魅力。

我曾经疑惑:据我看到的史料,并无王昌龄在边塞任职的确切记载。他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出色的边塞军旅诗呢?当代研究王昌龄的学者对此提供了一个视角。

初唐国力强盛,为开拓国土而战事频繁。有功边将例受朝廷重用。“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资治通鉴》卷216),且边将在外有权表奏选任自己的幕僚。因此,仕人往往出塞谋求出路。王昌龄与当时其他许多边塞诗人一样,除胸怀韬略、受建功立业之志驱使之外,谋求升迁亦是其原因之一。他在《少年行》中,就借赞美西陵少年,透露了自己的志向:“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惟愿燕山铭。”学者考证他确曾出塞,且曾出塞两次。(见李原培《王昌龄两次出塞路线考》)这样,他未明确任职边塞而远赴边地亲历其境,写出那些非亲历者难出笔下的真切之作,就不难解释了。

但我们若要更多地了解王昌龄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特别是他为何被称为“七绝圣手”,则不能只读他那些边塞军旅诗。

许多文化人都知道,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则有趣的轶事: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雪天,王昌龄和诗友王之涣、高适来到一座旗亭(即酒楼)赏雪饮酒。适有十来个梨园歌姬登楼献艺。三人戏曰:听听这些歌姬唱的歌,歌词都出自谁的诗作,三人中唱到谁的,谁就在壁上画一道记号。头一个歌姬上来就唱了一首王昌龄的送别绝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接下来的歌姬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接下来唱的又是王昌龄的宫怨诗《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再往后,歌姬唱的是王之涣的名作《凉州词》等诗。王之涣的诗作虽然入歌最多,却是王昌龄拔得头筹。这个“旗亭画壁”的轶事也说明,读王昌龄,不可忽略他为数不少的离别诗和写闺情、宫怨的妇女题材诗。而这些诗,流传最广的多是七言绝句。比如人们熟知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春宫曲》)这等构思精巧、音律悦耳、情感如泉水一样流动的诗作,确如论者公认,可与李白的七绝媲美。

有人做了个统计:《全唐诗》所收王昌龄的诗作,七绝最多,有74首,占了近一半。他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其曾任江宁县丞,故称),应主要归因于他在七绝写作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也可能因为他的诗名太盛,慕其名而登门求教者甚多,他不得不开坛授课。由此形成的《诗格》这本诗论手稿,后来被日本僧人空海携入东瀛,得以流传至今。

但令人愤慨的是:这样一位才华超群的诗人,竟死于妒才者之手。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大赦天下,王昌龄得以离开远处僻壤的龙标贬所(今湘西黔阳),北上安徽亳州就任新职,也有说他是北上返乡。他的家乡一说是太原(见王运熙《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一说是长安(见李云逸《王昌龄小传》、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不论是太原还是长安,都不必经安徽亳州。我倾向于他是去亳州就任新职一说。史载:亳州刺史闾丘晓“为人愎戾”(刚愎自用,暴戾)又妒才,找了个碴儿,杀了王昌龄。王昌龄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旧唐书·文苑传》说他不拘小节,找他的碴儿不难,但绝不至于问成死罪。我倒是相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那首诗中的自我剖白:“一片冰心在玉壶”。他“久于贫贱”,“多知危苦之事”(见其《上吏部李侍郎书》),因此,对政治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常流露出不满,这从他的一些诗包括边塞题材诗中的某些同情征夫怨妇的内容中也可看出来。一个原本归附并有功于唐朝、因被诬陷而发配湘西、思归故土吃牦牛肉的少数民族落难将领,他也以悯伤之情纳入笔底(见《箜篌引》),殊为难得,也可能招致非议。加之他“不矜细行”,乃至引起“谤议”(见殷璠《河岳英灵集》),因而很可能让闾丘晓抓住把柄,为其“所忌而杀”(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一个“怜爱苍生如蚍蜉”的诗人,是邪恶之人所难容的,“七绝圣手”从此成为绝响!读王昌龄读到这里,不禁令人抚膺长叹。

叫人解气的是:忌才者遭到了报应。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史思明党羽围困战略要地河南睢阳,河南节度使张镐命闾丘晓出兵解围。闾丘晓畏战,按兵不进。镐至,睢阳已陷。镐怒,杖杀之。行刑时,闾丘晓求饶:老母亲在,请饶我一命。镐反问:王昌龄的老母,谁来瞻养?闾丘晓无言以对,终被杖杀。张镐未必是存心为王报仇,但他在李白、杜甫获咎时曾施以援手,李、杜且曾有诗酬答。由此看来,他的爱才之心在王昌龄和闾丘晓这场官司纠葛中,不会不起作用。

闾丘晓也写过诗,《全唐诗》收了他一首五律,没什么新意,有的句子且不协律。少才而又妒才,碰到张镐这样爱才而又富有正义感的人,可说是撞到了枪口上。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恶有恶报!

七绝圣手的悲剧

日期:2009-04-22 来源:新民晚报

最早知道王昌龄,是在李白的诗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因为这样优美的诗句,当年不过十来岁的我,在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一套书法书签上,一下子选中了这张,而且用了许多年。龙标是地名,在今天湖南黔阳县西南。龙标也指一个人,就是王昌龄。
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之谜!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授汜水尉,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鸿词科,为校书郎,出为江宁令,后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所以世人称之为“王江宁”、“王龙标”。当时不少诗人认为他是被冤屈的,对他表示无限同情,李白的名作就是在那时写给他的。

但是,断送前程从来都不是天才最大的悲剧。安史之乱起,诗人归隐乡里,竟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和他过去的被贬一样,理由都是语焉不详,其实很可能根本就没有理由——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七绝圣手”算什么?杀他和杀任何一个贩夫走卒一样简单容易。但是这一次,连苍天都看不下去,要为诗人报仇。《两唐书·张镐传》记载:张镐按军河南,命令各州率兵救睢阳,闾丘晓(他这时是谯郡太守)迟到了,睢阳陷落,守将殉国,张镐要杀闾丘晓,闾丘晓乞求不杀自己,理由很传统也很人性:家有老母。张镐回答:“王昌龄的母亲,又是谁来养活呢?”闾丘晓顿时“默然”,他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作过的孽,知道报应来了。杀了王昌龄的人终于被杖杀。

不难想象,张镐的这一声充满道义愤怒的喝问,在当时是如何大快人心,就是在今天听来仍然像一声惊雷,冲破历史的积尘和层层的凝血。当然也有人说为王昌龄雪恨的是高适(见范摅《云溪友议》上卷《严黄门条》):“章仇剑南为陈子昂雪狱,高适侍御为王江宁伸冤,当时拥为义士也”。王世贞引用此语后这样评价:“此事殊快人,足立艺林一帜,但不见正史及他书耳。”(《艺苑卮言》卷八)有学者猜测实际情况是高适所部归张镐指挥,所以有人将这件事归功于主帅,有人将它归之于具体执行者的(羊春秋《唐诗精华评译》)。不论这位义士是谁,他那声充满正义感的喝问,真是替天下蒙冤受屈的读书人出了一口恶气,千年之后还让人忍不住毛发俱耸,拍案呼快之后,不知该潸然泪下还是浮一大白。

这一切,对世道人心有意义,但是对那位被命运抛弃的天才诗人,其实没什么益处。幸亏对那些诬蔑毁谤,他早就自己洗刷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他让友人对洛阳亲友这样转达:王昌龄是正直无瑕的,他冰清玉洁,心地光明。这是一个诗人的心迹最真切的表白,于是关于他,他被贬被杀的罪名谁都弄不清、记不住了,只记得这胸襟磊落的诗句,甚至就是这晶莹剔透的七个字:“一片冰心在玉壶”。说他“天才流丽,音唱疏越,几与太白比肩”(胡震亨《唐音癸签》),“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都不为过。

自然,王昌龄的成就和“边塞”分不开。他年轻时曾经到过河陇、玉门一带,对边塞风土和戍边生活有亲身体验,当这种宝贵体验和他的才华相结合,就使他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唐诗中的辉煌杰作,千古传诵。《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取材大,境界大,气魄大,高昂雄浑,音律铿锵,略带苍凉却气定神闲,是盛唐才有的气象。

“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家天子’之号。(宋荦《漫堂说诗》)”这大概是对王昌龄最高的评价了,想到唐代是诗歌的高原,李白是唐诗中的巅峰,这大概也是对一个唐代诗人高得很难再高的赞美了。只是,这样崇高的评价,换取那样不幸的一生,不知道自有历史以来,有几人肯?或者该问:可有人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8387.html

更多阅读

王昌龄诗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记:王昌龄曾经从军边塞,创作了一组边塞诗歌——《从军行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抒发纷杂无尽的边愁。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两句的意思

王昌龄诗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记:王昌龄的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除了擅长边塞诗、闺情诗之外,他的送别诗也很不错,尤其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那可是传唱千古的名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声明:《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之谜!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为网友蕗覀魢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