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就不是人
——2013年11月11日在西南大学附中升旗仪式上的演讲
张万国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几周前学校安排李涛老师在升旗仪式上劝大家要读书,之后又安排了一个爱读书的女生在升旗仪式上劝大家要读书,今儿个刘副校长和尔康主任再安排我来这儿奉劝大家要读书,看这架势,学校跟我们较上劲了:只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开始读起书来,他们大概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我很怀疑这种演讲劝说的效果,有道是:“说服教育,苍白无力。”诸君自己心里最清楚,在李涛老师和那位乖乖女劝大家读书之后,你开始读书了吗?空了吹,玩游戏的照玩,看韩剧的照看,耍手机的照耍,聊天的照聊,发呆的照呆,反正,就是不读书,横竖不读书,打死不读书,不读就不读,看把我咋滴。
诸位,教近20年书了,我还不了解你们吗?老实说,对于来此做这个演讲,我的信心是不足的。但领导非得要我来讲,并且还要求一定要有效果,这真把我难住了。我深知,我是在对中国人作演讲,劝时下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学生读书,你以为你谁啊?人家几乎每年都有人获诺贝尔奖的犹太民族,人均年读书量是64本,不到一周读一本,我国人均年读书量呢?有人说是7本,有人说是4.3本,且不说跟人家比差的太远,就这个数,你相信吗?像我们这样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每人年均读7本书了吗?你读了几本?被称作读书人的人都不读书,还指望广大社会民众读书吗?我们先别管社会民众读不读书——这事儿也不归我管——我们还是来管我们自己读书的问题吧。但一涉及这个问题,我犯难得很啊。我早就发现,爱读书的,不劝也读;不爱读书的,劝了也没用。所以我坦白,在准备演讲稿期间,我骨子里长期自以为是的自信心遭到了严重打击。我检索了不少我过去摘录的文学家、哲学家、大学者、政治家、企业家关于劝人读书的言论,说的都很好,但我不相信把这些东西旁征博引出来就管用。在今人眼中,管用的不是书。演员孙红雷同志天天在电视上说:“管用,斯达舒。”但斯达舒不是书,是药。劝人吃药比劝人读书容易得多啊。你随时能见满大街的药店,你哪儿见过满大街都是书店的?不读书而吃斯达舒,显然,有病。
有病就得治,但这不读书的病咋治啊?请教诸位大附中学子,我要怎样说你们才能爱上读书呢?我说不读书就是有病,赢得的不是你们的反省,而是笑声,看起来好开心耶。说有病不管用,为了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那我现在只能再说严重点,听好了:不读书就不是人!
你先别急!急也没用,话语权在我手里。你且耐心听听我下面的理由,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我只说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
马克思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今天看起来,这种认识多少有点问题,毕竟猴子也会掰下树枝来当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应该是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的生产和使用。语言的复杂化,尤其是书面语言的产生和运用,加快了人的进化。动物和人进化的不同在于,人可以通过语言记录下来的知识文化代代相传,代代累加,所以人的进化随复杂语言尤其是文字的产生而越来越快。动物则不然,因为没有复杂语言,尤其是没有文字,它们的进化很难代代传递和累加。一个动物父亲一生的进化,死了就全泡汤了,儿子自己得从头来过,虽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进化依然极为缓慢,至今也没见出要进化为人的一丁点儿迹象。因此,说人是工具动物,不如说人是语言动物。说人是思想动物,也不如说是语言动物,因为思想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没语言,就无从谈思想。一个新生婴儿,纵然具有人的大脑,如果不教他语言,和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不可想象,如果没有语言,猴子还能进化为人。由此推知,语言越丰富,同动物拉开的距离就越大,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就越近;反之,语言越不丰富,越接近动物,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就越远。语言怎么丰富呢?读书啊!用书籍中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肯定比用身边人的口头语言来丰富要好得多,快得多。语言的丰富和思想的丰富几乎是成正比的,语言的边界决定思想的边界,语言的贫乏,基本代表思想的贫乏。你们自己拿身边的例子来印证吧,我可不能举例,因为举例有歧视弱者屌丝之嫌。
由此再生发开去,我们还可以看得更加明白。人因有了语言,进而有了精神生活(内在生活);动物没有语言,谈不上什么精神生活。所以有没有精神生活,也是人和动物的一个大区别。就外在的物质生活来讲,人和动物仅是复杂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几件事,这些事儿动物也干,动物不干也干不了的就是以读书写作为代表的精神生活之事。书籍是人的精神食粮,不吃这精神食粮,哪儿来精神生活?你怎么证明你是个有精神生活的人?
综上所述,从哲学层面来看,可以这样一言蔽之:只吃食的是动物,又吃食又读书的是人。区别人和动物,就这么简单而直观。
第二个理由:
在时间和空间上,宇宙无穷无尽、广袤无垠,但人的生存是有极大限制的。没有阅读的人,其人生局限在他的双脚触及的地域和他的现实人际交往范围之内,这简直形同一个稍大一点的监狱,人形同其中的囚徒。怎么才能逃离这个监狱呢?读书噻!只有读书,你才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游八级,才可能越狱做个自由之人。所以林语堂说:“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被监禁于周遭环境中。生活完全公式化,只限于和几个朋友接触,只看到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事,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读书就是囚徒,无自由的囚徒,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请注意,我加了“真正意义上”几个字,你不能说我歧视囚犯。有人权的囚犯我们是应该也必须把人家当成人来看待的,没人权的囚犯——别说囚犯,就是所谓的人,如果没有人权,即没有作为人的权利,相当于说没有作为人的资格,把他当成人来看待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个理由:
应试教育已经把我们绑架到做题的战车上了,如果你只管做题,你就是个做题的机器,或者是个被填鸭的装死知识的容器。不管是机器,还是容器,反正是器而不是人,长大出息了至多是个“宝器”,依然不是人。怎么办?读书啊!只有读书才能解救你,让你的心灵更丰富,更宽广,更深邃,更温润,更柔软,更良善,更高贵,减少原初的恶性、劣性、野性和兽性,长大了当官不贪,经商不奸,当城管不打人。每见贪官、奸商、打人的城管,你们总是骂他们不是人,这不,你们都承认他们不是人了嘛。读书养人性,人性就是人的性质,没人性就是没人的性质,当然就算不得人,只是看起来长着人的样子而已。
同学们,我们的校训是“行己有耻,君子不器”,就是教你要做人而不做器的。学校安排我们来劝大家读书,着意正在于此。
记得学校把图书馆的书搬到教学楼楼道来之前,张校长曾问我,有人不赞成把书摆出来,理由是有可能被偷,你怎么看?我说,这是对我们自己的学生极大的不信任!您相信您附中的学生会偷书吗?附中的学生会是偷儿吗?退万步说,就算有学生要偷,就让他偷呗,他偷的毕竟是书啊。偷书去干什么?读啊,未必偷去当手纸啊?图书馆的书拿来干什么?读啊,他这不偷去读了吗?我告诉您啊,校长,我们现在怕的不是他偷,而是他不读,他爸妈买来书强迫他都不读,他还会偷您的书吗?爱书的才可能偷书,只管让他偷,以后出身社会发财了,某天突然发现书架上某本书是母校的,他一定会良心不安,为了救赎自己有罪的灵魂,于是他便给您的学校捐款,这捐款就可以买更多的书来让他们偷。十个偷书的有一个捐款,我的大校长啊,您不就赚了吗?性价比这么高的生意,咋能不做呢?
同学们,张校长把书都摆在你面前了,你都不偷,哦不,你都不读,你还是个——聪明的人吗?我这番话可不是鼓励大家偷书的,你非要偷,那你以后一定得给母校捐款,不准备捐款的不准偷,偷了不捐的不是人。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刺激大家读书,我煞费苦心起了个“不读书就不是人”的演讲题目,没有任何冒犯诸位的意思,我这是用心良苦啊!以后路上遇到我可不准骂我。你跟我急干嘛啊?有种你就拿起书来读啊,是不是?
亲爱的弟子们,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拿起书来读的,因为有句话已深深植入了你的脑海,我希望你一辈子不忘记,那就是——
不读书就不是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