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 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如今是在全球都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周刊。它从一开始就以封面人物的创意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说得好:“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本人花费大量时间搜集整理了此贴,虽然仍然有一些没有找到,但是相信已经可以说是网上此类帖子中最全的一个了,当然,欢迎大家补充,以期更加完善。



吴佩孚《时代》封面第一人

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 “GENERAL WU ”(吴将军) “Biggest man in China ”(中国最强者)



1924年《时代》上的张学良

从1927年以“上海征服者”形象首次登上《时代》封面,直到去世,蒋介石前后10次登上时代封面。这既是蒋介石个人命运的浮沉缩影,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浮沉缩影



1927年4月4日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第一次成了《时代》的封面人物,被选用的是一幅正面肖像速写。光头蒋介石表情冷峻,目光凌厉,有一种威慑的气势。封面下方只有简单说明——

GENERAL CHIANG KAI SHEK(蒋介石将军)

……rose 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



“基督将军”冯玉祥

继吴佩孚、蒋介石之后,冯玉祥成了《时代》封面上的第三位中国人物,时在1928年7月2日。

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而是个头魁梧、古铜色皮肤、很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的基督徒。



阎锡山:“山西王”的起伏跌宕

1928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巨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并排坐在一起,留下了现代史上一张重要的合影。

“山西王”阎锡山成了1930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位主角。1930年5月19日出版的《时代》,遂选择阎锡山作为封面人物。



蒋介石宋美龄“九一八”之际联袂亮相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硝烟顿时弥漫整个东北。在这一背景下,1931年10月26日出版的《时代》,选择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作为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

在他们之前,10月12日,日本负责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外相币原率先成为封面人物。

从1933年到1935年的3年间,有3个中国人物在《时代》封面上出现:1933年蒋介石、1934年溥仪、1935年汪精卫。



《时代》1933年12月11日封面: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将军。



溥仪,寒冷中惨淡的皇帝梦

1934年3月初,在中国北方的长春,有一个人陶醉在美梦终于实现的兴奋之中。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3月5日,溥仪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高度近视、戴着眼镜的溥仪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大满洲帝国的皇帝。上周,这里叫满洲国,两年前则被称作满洲。”(《时代》,1934年3月5日)



1935年3月18日,汪精卫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这一年,汪精卫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年届52岁,已是暮年。《时代》封面选用了汪精卫近期的一幅肖像素描,脸上虽透出干练,但神情略显疲惫。曾以风度翩翩而著称的汪精卫,传奇的丰采不复存在。

有意思的是,《时代》在描述汪精卫的政治经历时,他被比喻为鲸鱼的胡须――容易弯曲,也能予以反击。



蒋介石 从出拳到被拳击

1936年2月24日,蒋介石成为《时代》封面上的人物。不过,这一次,他是一组人物中的一个,报道的背景是新年伊始在中、蒙边界上爆发的苏、日军事冲突,而参与者还有支持苏联的蒙古、支持日本的“满洲国”。

于是,这一期的《时代》封面,用了这样一个简洁的概括:“东亚:苏维埃与帝国”;同时,封面图片中出现了几位人物:苏联的斯大林,日本的裕仁天皇,“满洲国”的溥仪,中国的蒋介石。



《时代》1936年11月9日封面:蒋介石将军。

新生活运动



1937年1月在《生活》杂志上出现的毛泽东。

1937年新年,《时代》照例一年一度评选年度封面人物,这一次,他们评选的1936年年度人物是辛普森夫人(Wallis War field Simpson)。然而,从对未来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角度来回顾当年,我们便会发现,在1937年年初亮相的人物中,真正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轰动效应的,显然不是《时代》封面上的这位身着黑色礼服、悠闲地坐在天幕之下的辛普森夫人,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1937年1月在《生活》杂志出现的毛泽东。神秘的中共领袖、未来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主角,第一次在美国(也可能是在全世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时代》1938年1月3日封面:蒋介石将军和夫人。伴随着1938年蒋介石宋美龄联袂成为《时代》年度人物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



《时代》1942年6月1日封面:蒋介石。

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表示了继续抗战的决心,汪精卫等人则对抗战前途完全失望。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同时对日宣战。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财政援助。1942年2月,日军进攻仰光,驻缅英军向中国战区统帅部求援。2月16日,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与对抗战的顽强坚持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



这是发行于1941年6月1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陈诚,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



这是1943年3月1日的宋美龄的封面。

下面小字大意: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字面上的味道比较悲观。因为当时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并没有占到便宜,欧洲战场也呈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命运确实不乐观,而且日军有可能打通印缅,进攻云南,这对国民政府的最后大本营是严重的威胁。宋美龄在美国游说,争取美国更大的支持和对中国战场的了解。所以说,气氛十分紧张,中国只有忍耐。



宋子文曾想取代蒋介石

“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在“中国的宋子文”的称谓下面,《时代》用了这样一句说明。

1944年12月18日,宋子文成了这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两个星期前,他刚刚在重庆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代院长。

封面选用的是一幅宋子文彩色标准肖像画。



1945年8月20日报道日本投降的《时代》封面。

1945年8月20日出版的《时代》,居然没有像通常一样安排一个封面人物,而是一幅图像:通体白底,中央一个太阳,红得如血,上面画上了一个浓黑的大叉子。强烈的视觉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太阳旗为国旗的日本终于战败投降了!



《时代》1945年09月03日封面。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战结束了,和平还是战争,成了摆在国共两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蒋介石迫切需要做出抉择的问题。



1947年5月26日 封面陈立夫



《时代》1948年12月06日封面。thehowitzerscouldnowbeheardinKansasCity——榴弹炮的声音,远在堪萨斯城也能听到。

1948年9月-11月的辽沈战役、11月6日开始的淮海战役,以及11月29日开始的平津战役,无论是已经结束还是正在进行之中,对蒋介石来说形势都不容乐观。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卢斯1945年10月重访中国,他要亲眼看看胜利后的中国——这也将是他的最后一次中国大陆行。他抵达重庆时,中共领袖毛泽东正在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此次重返中国,该是卢斯与《时代》中国封面人物最为集中的一次会面。最值得关注的应是他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见面,几年后,随着中共取得胜利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吴国桢

这个封面很有意思,英文说明是:“Formosa''''''''s Wu“。时间是1950年8月7日。吴国桢,他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政务次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上海市长,1949年后还当过“台湾省主席”,后被蒋赶下台(这好像是画面上一条龙欲吞掉台湾岛的由来)。



这是1951年6月18日的期刊,人物是周恩来,也是其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不过下面的小字很有意思: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美国的双脚正深陷朝鲜战争的泥潭中。



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



这一期是1954年3月10日,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背景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被竹栅格开。



这是1955年的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



这一期的人物是罗瑞卿大将,时间是1956年3月5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警察头子罗瑞卿,因为罗时任公安部长。他身后的血色手印是不是在控诉他整人太多太狠呢?如果联想到当时社会上的三反五反运动,反右运动的话,这个手印应当是这个含义。



这是1959年10月12日的期刊,人物是刘少奇。左上角的文字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十年,工作,清洗(如果是指政治运动的话),失望。从画面上看,刘的表情不轻松,背景是无数的蚂蚁,高举着红旗。



这是1958年12月1日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我们经常把它译成: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他将震惊世界。”



1960年8月8日。与格瓦拉、赫鲁晓夫同登封面。格瓦拉和他的古巴是本期《时代》杂志的中心。



这是1960年11月21日的期刊,封面是香港。从这幅画来看,香港在当时已经初具资本主义现代都市的规模和繁荣景象。



1962年11月30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同登封面。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963年9月13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晓夫,打倒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中国的导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有人从船上落水,水中有人拼命的往船上爬。。。如果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



1964年11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周恩来受到苏联柯希金的欢迎



这是1965年2月2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外交部长陈毅。左上角写着:亚洲的敌人。



1966年9月9日。封面人物是国防部长林彪。右上角写着:中国人的噩梦。其后是一个二字,难道是一山二虎之意?



1967年1月13日。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众所周知,此时此刻,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这一期《时代》的内文标题则是《红色中国:舞蹈的蝎子》。



1969年6月13日。与布里兹涅夫、铁托、齐奥塞斯库、卡斯特罗等同登封面。本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冲突,中苏关系由此急转直下,走向对抗。



这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



1971年11月8日,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时代》的封面文章这样写道。从1949年到1971年,中国用了22年时间才重返联合国,最终“入会”却充满了戏剧性。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一个大大的“友”字,将整个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1975年2月3日,周恩来生前最后一次登上《时代》封面。从面部表情看十分的疲惫。标题是:中国在关注毛时代以后的发展(或者中国在关注比毛更远更多的东西)。



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



1976年9月20日的期刊。毛泽东之后的中国——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1977年3月21日。毛泽东的遗孀江青。标题写着:独家报道,毛的妻子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与毛泽东的婚姻,改变了电影演员江青的人生。



1978年12月25日。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

标题写着:邓来了。我想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



这是1979年3月5日,越南的地图,标题是:两个共产主义国家开战。

毫无疑问,这是中越战争的报道。



这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影响



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的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1985年9月23日。

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   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7.6.8.当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1989年5月29日。标题:中国陷入混乱。指的是八九年的学潮



1989年6月5日。人民的力量——北京!莫斯科!



1989年10月2日。在中国一天的生活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喜欢的超级力量。



1999年6月7号标题:下一场冷战?



2003年5月5日。SARS的真相。



这张大概很多人网上都看过,在中国受到过抗议。



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



美国《时代》周刊2004 年4月18日发表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并称其为激进的赌徒。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副总理吴仪和篮球明星姚明入选。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副总理吴仪入选《时代》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中的“领袖组”。另外,现在休斯敦火箭队效力的姚明被列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的“偶像组”。



《时代》周刊“2006年度人物”封面

中国网民也是一大成员



2007年1月22日《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通过《时代》驻北京、曼谷、巴黎甚至包括非洲多个国家共12名记者的联合采访报道,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世纪来临”的画面: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部均以中文书法标以“中国世纪”,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中国想要什么怕什么”、“与中国合作”和“谁的世纪”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 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2007年钉子户吴萍当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2008“时代百人”,胡锦涛马英九达赖喇嘛等



2009年9月28日

原定2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已于19日提前出版,”China's Moment(中国时刻)”躍然纸上,以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设计,美国媒体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



2008年5月26日





左起: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黄冬艳拿的就是《时代》登的她们的合影复印件。“中国工人”作为群体获评《时代》2009年度人物亚军。

2009年12月16日《时代》周刊按时公布了今年的“年度人物”,“中国工人”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同时上榜,占据榜首位置的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作为今年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中国工人”和驻阿富汗美军总司令、牙买家飞人博尔特一起,排在了亚军的位置。



2010年4月29日,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最终名单揭晓,韩寒以将近100万得票排名第二,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



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艺人,可见在外国人眼中巩俐就是中国电影的形象代表。



1996/10/28 王菲,王菲成为巩俐之后第二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艺人。《时代》称王菲是“流行乐女王”。



1998/10/19 成龙,本期封面人物是已经打入好莱坞的功夫巨星成龙。《时代》用“好莱坞先生”来称呼成龙,说他的新作《尖峰时刻》是最真实最精彩的好莱坞故事。



2000/7/10 周润发 杨紫琼

由于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两位主演周润发和杨紫琼成为了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该期还重点介绍了《卧虎藏龙》的制作过程及花絮。



2005年11月,章子怡登上亚洲版《时代》杂志封面,力压靠边站的巩俐及杨紫琼

由章子怡、巩俐和杨紫琼合演的《艺伎回忆录》被视为“奥斯卡”大热,亚洲版《时代》周刊最新一期重点推介本片,并以章子怡的正面剧照为主打作封面。



2001/6/25

本期《时代》找来舒琪作为封面人物,并对舒琪进行了专访,介绍了舒琪出道至今从一个三级女星到大红大紫的发展历程。



2002/1/21

随着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大热上映,四位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一起成为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本期的主题就是张艺谋的“英雄”。



2002/11/18 姚明在NBA休斯顿火箭队效力的姚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该期《时代》选姚明作为封面人物,称他为“巨人先生”。该期同时也提到了王致郅



2002/4/29 张惠妹

張惠妹被《时代》选为2002亚洲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并登上封面。娱乐圈中仅有張惠妹和成龙两人入选。



2003/3/3周董《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2003/4/28 周星驰

在该年度《时代》评选的29位亚洲风云人物中,周星驰与美籍华裔音乐家马友友一起入选,周星驰登上本期封面。《时代》形容周星驰由什么都没有开始,经过努力,用智慧、决心及坚持自己对无厘头电影的期望,成为一位喜剧巨星。”



2004.2.2.封面是20岁的女作家春树。文中还对韩寒进行了报道。并直接用linglei(另类)形容这些新人



章子怡是200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之一,在“1”的左上角。



2005年 11月14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再次刊登了姚明身穿火箭红色战袍的封面照,封面大题目是《TALL TALE(高个故事)》。不过,《时代周刊》引用的文章来自今年9月26日美国《体育画报》那篇《Creation of Yao Ming(制造姚明)》。



女演员刘芸登上2007年8月美国《时代》亚洲版封面

  

2005年10月3日,超女冠军李宇春出现在亚洲版时代周刊封面上



韩庚08,02,29



美国《时代》周刊2008年8月4日将推出奥运特刊,在封面报道中细数了100位奥运选手,刘翔、姚明、郭晶晶等8位中国运动员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刘翔更成为《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



2008年李连杰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周刊表列李连杰10大里程碑,生于1963年的他,1974年获得全中国武术冠军,同年赴白宫在尼克松总统前献艺;1979年膝盖受伤退出武术界;1982年拍摄第1部电影《少林寺》;1991年进军香港拍《黄飞鸿》系列大红;1998年进军好莱坞拍第1部西片《致命武器4》;2002年拍张艺谋的《英雄》;2004年经历南亚海啸劫后余生;2007年成立“壹基金”;2008年一整年不拍片改行公益。

美国《时代》周刊于1923年3月3日问世以来:“《时代》的封面勾勒出了过去我们生活故事的轮廓,在我们为人熟知的红框里,伟大的男女们,以及20世纪史诗般的斗争和事件,拥有它们各自的瞬间。在《时代》杂志,历史戴上了人类的面孔。在这个红框里,使你们得以目击历史,或者首先了解历史之大概。”(《时代》20世纪90年代执行主编盖恩斯)可见,《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及事件是面向世界的,当然是以美国为主的。那么,中国人在《时代》的封面上占有怎样的位置?有哪些中国人曾经出现在《时代》的封面上?封面中国人物背后又是怎样一段梗概的历史?

列努斯在《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中,集中研究了1923——1977年间《时代》封面人物。根据他的统计,在2814个封面上总数为3336人次的封面人物中,美国人占了68.8%,其他世界所有国家共占31.2%,在这些国家中,名列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193人次,占5.8%;苏联125人次,占3.75%;法国85人次,占2.5%;德国82人次,占2.4%;中国52人次,占1.6%。当然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因为它只统计到1977年,但由此可见一般。

从个人出现在封面上次数的统计排序来看,中国人物也颇为重要:毛泽东12次,名列第12;蒋介石10次,名列第17;周恩来8次,名列第22。因为列努斯只统计到1977年,所以这里缺少了中国的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邓小平。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于1978年、1985年两次成为《时代》年度人物,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这在《时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根据列努斯的统计:“至今(1977年)已有65个不同的人被推为年度人物。他们当中只有20人曾被4次或更多次登上封面。”而邓小平一共出现过9次,并有两次当选为年度人物,其重要性显然在所有封面人物中名列前茅。据作者的统计,从1928年第一次出现年度人物到1998年的70年间,有10个人2次或3次当选为年度人物。其中除罗斯福一人是3次之外,其余均为2次。他们分别是:斯大林、丘吉尔、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杜鲁门、尼克松、里根、邓小平、戈尔巴乔夫。

从女性角度看,封面中国人物也颇为引人注目。女性在封面人物中所占比例很小,大约在10%左右。封面人物中有两名中国女性:一是宋美龄;一是江青。根据列努斯的统计,截至1977年1月,全世界只有5位女性在封面中出现过4次或4次以上。宋美龄先后出现过3次,其中1938年和蒋介石共同作为年度人物出现,显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之一。而作为年度女性封面人物,截至到1977年只有4次。分别是:1936年度的辛普森夫人(温莎公爵夫人);1938年度的宋美龄(与蒋介石一起);1952年度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1975年度的12位女性。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中国人是北洋军阀吴佩孚,时间是1924年。此时,他的威望与权力正处在巅峰,直奉军阀正在交战。从此,每一次封面中国人物的出现,都伴随着当时的风云变幻:蒋介石1927年的首次出现,伴随着中国大革命的大起大落;冯玉祥1928年的出现,伴随着蒋冯联盟的形成;溥仪1934年的出现,伴随着“满洲国”的成立;蒋介石宋美龄1938年联袂成为年度人物,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陈诚1941年的出现,伴随着重庆大轰炸艰难的日子;毛泽东1949年2月的首次出现,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共产党新政权的开始;周恩来1951年的首次出现,伴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罗瑞卿1956年的出现,伴随着1955年肃反运动的结束;李富春1961年的出现,伴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后经济政策的调整;林彪1966年的出现,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邓小平1976年的首次出现,伴随着他的复出以及能否接替病中的周恩来;江青1977年的出现,伴随着她及“四人帮”的失败和“文革”的结束;1979、1986年邓小平两度成为年度人物,伴随着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行程;邓小平1977年最后一次出现,伴随着他的去世和20世纪即将结束;在长达6年的空白之后,2003年春天再次出现的则是一个戴口罩的普通中国人,伴随的是SARS肆虐神州大地…..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吴佩孚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到2003年的SARS封面,在近80年的时间里,陆续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约为60人次左右。他们依次是: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溥仪、汪精卫、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吴国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江青、邓小平等。

另外,封面中国人物以外,出现在《时代》周刊上的中国人物还有曹锟、张学良、宋庆龄、张作霖、陈友仁、蒋经国、杨虎城(一家三口)、朱德等。

他在1923年创办了TIME(《时代》)杂志,并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媒体帝国;这个美国传教士的儿子,从1898年3月到1912年秋天在中国出生并长大,中国一直是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纽带。

1967年卢斯去世后,3月10日出版的《时代》把这位“《时代》之父”选定为封面人物。《时代》专稿的标题是:《HENRYRLUCE——EndofaPilgrimage》。英语中Pilgrimage有不同表述:朝拜圣地、朝山进香、人生的旅途

在这里,该译为“人生旅程走到终点”,还是“朝圣的终结”?或许,对于卢斯来说,两者本是一体的。

卢斯当年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是美国最有权力的七人之一。德国《明镜》周刊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从来没有一个并无任何政治职位的美国人能对美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许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老板,编者注)除外。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卢斯率先使用了‘美国世纪’这一概念。”

这样一个显赫人物最初的人生之旅,则是在中国山东开始的。

卢斯的父亲中文名字叫路思义(HenryWintersLuce,1868—1941),他与司徒雷登同期决定前往中国,燕京大学成立时,他一度是司徒雷登的副手,出任副校长。1897年9月,路思义夫妇在新婚三个月后,乘船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几个月后的1898年4月3日,卢斯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出生。因此,《卢斯和他的帝国》的作者特意这样提到:母亲在美国怀上了卢斯。

卢斯的出生地如今当然不可能找到,连当年路思义夫妇服务的长老会教堂,也不复存在了。卢斯有一张三岁时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他坐在藤椅上,身后树丛间有一条石板小路,不知是否在登州他家的庭院。三岁的卢斯踌躇满志,镇定自若而孤傲,桀骜不驯地凝望前方。这种神情与幼小的年龄颇不相称。然而,后来了解他的人不难发现,这恰恰是他个性的形象呈现。三岁时,卢斯已经听得懂中文,可以到教堂里参加中国教民的弥撒;五岁时,他可以向邻居的小伙伴即兴布道了

《时代》本应称为《时间》

不清楚是谁最早把TIME杂志的中文名称翻译成了“时代”。其实,这一译名并不准确。英语中,TIME的含义既是“时间”,也是“时代”。从1923年卢斯和同学哈顿(BritonHadden,1929年因病去世,此后由卢斯一个人掌管《时代》,直到1964年退休)创办刊物的初衷来看,TIME本来是取“时间”之意。

这两个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结伴来到纽约,在东十七街的一幢破旧楼房里租下一间公寓,开始了他们的创业。经过一番调查和咨询,卢斯和哈顿了解到,至今“没有一个出版物本身在时间上适合于那些忙碌的人简便地获得信息”。他们由此确定了办刊宗旨,并在策划书中写道:“人们不了解新闻,乃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出版物提供给那些繁忙的人们,供他们能抽空略有了解。”

可见,在这里,两个创办者主要从如何节约读者的“时间”这一角度来考虑刊物的编辑方针。最终选定“TIME”这个名称,也是卢斯在一天晚上坐地铁时匆匆浏览广告而产生的灵感。卢斯回忆说:“我眼睛忽然一亮,盯住一个广告的标题:Timeforretire,orTimetochange(应时而变,方能久远)。我记住了出现在我眼前的‘Time’这个词。一整夜我都没有忘记。第二天早上,我向哈顿建议用它作为刊物的名称,他立即赞同。”

《时代》创刊带来的全新意义在于卢斯他们聪明地抓住了节约读者“时间”这一关键。对于美国这个讲究高效率、紧张的社会来说,刊物的风格、形式及其报道的独特性姑且不论,仅节约读者时间这一点,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TIME的名称就这样确定了。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创刊号在1923年3月3日问世。

《时代》问世伊始,颇具创新意义的封面设计也带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这就是沿袭至今的“封面人物”。

决定每期以人物为封面,曾经过市场论证。卢斯和哈顿就创刊号的封面设计问题,咨询过广告代理商朋友们的意见。咨询之后,他们决定在封面上选用近期新闻中的知名人物的肖像。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是美国国会议员卡农(JosephGurneyCannon,1836-1926)),1923年2月他在86岁时退休。自1872年进入众议院到退休,卡农一直在众议院,并于1903-1911期间担任过议长,人称“乔大叔”。作为一位老资格的政治家,“乔大叔”亲历了美国从二流强国一跃而成世界大国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帝国走向顶峰的开始。选择他作为创刊号封面人物,正好吻合了卢斯的美国梦想。

5年之后,1928年,《时代》封面上首次出现了年度人物。这一新的做法纯属偶然。在选择1928年1月2日的《时代》封面人物时,卢斯和编辑们踌躇难定。在他们看来,1927年的年底和1928年的新年,没有太大的新闻值得关注。于是,他们决定选用几个月前成功地独自驾机飞越大西洋、成为世界第一人的林德伯格作为年度人物。别出心裁的年度人物评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轰动。从此,评选年度人物成了《时代》封面人物更为重要、也更引人注目的举动。

就这样,从卡农开始,一个个新闻人物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封面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方框,红框里是封面人物的肖像画或者照片——固定的版式和特点沿袭至今。

卢斯父子的中国情结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这一天,卢斯与父亲路思义发生了这样的故事——珍珠港遭袭的消息传来时,卢斯正在纽约寓所里举办一次聚会。客人中有亲历过中国1927年大革命的美国著名记者希恩,有美国驻苏联大使,还有中国作家林语堂。卢斯立即前去编辑部,指导修改即将付印的《时代》、《生活》杂志的最后版样。与此同时,他还给在外地的父亲打去电话。路思义年届73岁,且重病在身,但他仍为这一消息而震惊。为中国的缘故,他和儿子一样,对美国现在向日本宣战而感到宽慰。他说:“所有人现在都会明白我们对中国的意义,以及中国对我们的意义。”

巧合的是,说完此话,与中国有着特殊关联的路思义于当天晚上逝世。

20几年后,卢斯在去世之前,向儿子表示希望把他安葬在从中国归来的长老会信徒的墓地里。显然,对于这个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来说,他愿意自己的灵魂,能以这样的方式和那些他自儿时起就为之敬仰的前辈传教士们重逢。

1965年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时,卢斯引用了英国诗人吉卜林的一首诗: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会相遇,直到大地与天空并立在上帝伟大的审判席上。

卢斯当时感慨地说:“有的人可能会说吉卜林的这一名句被20世纪的诸多事件证明已经过时,我却要说,东方和西方的接触只不过刚刚开始。”



童年卢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8094.html

更多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清单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图片

一部中国央视在深夜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海内外华人的一片叫好。许多人收看起久已未看的CCTV,翘着拇指大赞焕然一新后,剩下了浓浓的乡愁四溢。急于向美国朋友推荐自家锦绣的华人,更是急切呼吁赶紧出英文版。《舌尖上的

声明:《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 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为网友猪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