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音乐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远不会在记忆中褪色;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叙述着跌宕起伏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传奇。——题记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流传于抗日战争时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了齐鲁大地,正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走向全世界。
不过,说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是何人何时何地搜集与填词,又是怎样广泛流传开来的,说法不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沂蒙山小调”起源于沂蒙山区当地的花鼓调。由于那时物质条件十分困难,《沂蒙小调》的原本、修改本、改填新词本均未正式出版。经过多年战争环境下的口头传唱,歌曲作者的姓名与歌名逐渐消失,曾先后出现以歌词为名的《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好》,以歌词的衬词为名的《那个》、《那格》、《哎嗨哎》等多个代歌名。
1949年4月,由陈曼鹤编辑、陈一虹发行、美乐图书出版公司印制的《民歌集》(中国之部),纳有一首无作者三段词的《沂蒙小调》。经考证,这是《沂蒙小调》的第一个歌词删节刊印本。此《民歌集》能于上海解放前夕的1949年5月27日在上海出版发行,堪为珍贵。
这首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歌曲,历经半个多世纪,一直余音绕梁传唱到今天,几乎成了沂蒙山区无形的LOGO。一方水土一方人,沂蒙人耿直、沂蒙人善良,如同这山、这水、这歌,平铺直叙,不细雕琢,透着清澈、透着淳朴,更透着对家乡山水的自豪!
沂蒙山区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自古就有有八百里沂蒙之说。山脉绵延现今临沂大部和淄博的一部分。其中蒙山较为出名,其东西长约150华里,南北宽30华里,分别归属临沂市的费县、平邑、沂南、蒙阴四县。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著名诗人苗得雨从1951年开始研究《沂蒙山小调》,他表示自己痴迷音乐胜于诗歌,“战争时期,我在家乡沂蒙山学唱了200多首歌曲,有一首只能哼唱的,我觉得是半拉歌,这就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自从那个来了哎日本鬼,家家那个户户哎遭了殃!’但我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曲调后来成为了闻名天下、代表沂蒙山革命文化的民歌小调。”
这首歌就是1940年由八路军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阮若珊作词、李林加工的抗日歌曲《沂蒙山小调——打黄沙会》(也有一种说法是《反对黄沙会》)。
当时,沂蒙抗日根据地刚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骚扰破坏。尤其是1940年3月孙祖战斗之后,逃往东蒙山的张里元部反共面目日渐暴露,在临蒙公路上的侍郎宅至徒山一线扶持地主土顽反动武装和反动道会门黄沙会,欺骗群众财粮,抢劫群众财产,杀害抗日干部,不断“蚕食”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初,为打击反动地主武装及黄沙会的嚣张气焰,八路军山东纵队和刚从太行山东迁来的抗大一分校第二、第五大队,以及沂南县地方武装发起了反黄沙会战役,经两昼夜激战,迫使反动地主武装和黄沙会退至石屋山以南。同年秋天,为了打通鲁中与鲁南的联系,一一五师一个团从蒙山南向北攻击张里元部,抗大一分校从北向南攻击,一鼓作气攻下石屋山,张里元部溃不成军,一分校乘胜追击30多里,把张里元部赶出了蒙山。至此,蒙山南北成为新开辟的根据地。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林、阮若珊、了休根据当地民歌改编了《打黄沙会》。1940年8月1日,日军偷袭抗大一分校驻地垛庄,我军成功粉碎了日军的偷袭,取得了垛庄战斗的胜利。在庆祝胜利时,这首《打黄沙会》成为演出剧目之一。
济南园博园中的沂蒙山小调石刻
新时期以来,《沂蒙山小调》的研究众多,争议也不断。有学术观点认为,《沂蒙山小调》是“抗战时期的创作歌曲”,不是民歌,“因为一直在山东民歌中找不到原型”。
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苗得雨就跟编创者之一的了休(原名廖湘彩,又名廖秋)了解过相关情况,“那时,我在战时一本东北民歌集子上,发现一首叫《绣灯笼》的民歌,极像《沂蒙山小调》的原型,了休跟我说:‘我们就是根据这样一首民歌加工的。东北也有?是不是从山东传过去的……’”
旧社会,山东尤其是鲁南地区“闯关东”的人较多,这些从山东到东北去的民间艺人所唱的民歌,都是从小在山东学唱的。老家沈阳的李林,1984年6月在给山东音乐工作者锐云的信上也说,“那支小调不是我在山东搜集的,是我童年在沈阳老家时经常听山东逃荒的人沿街讨饭唱的一支曲子。影影绰绰记得一点轮廓,我把它慢慢记下来,再经过整理,就成为后来那支《沂蒙山小调》。唱词是我和阮若珊同志合写的,写成后由我们在台上向群众演唱。”
目前,有多位研究者证明,《沂蒙山小调》的曲调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在当地的花鼓调中流行。苗得雨表示,民歌在文学上指民间歌谣,艺术上指民间歌曲。民间歌曲以曲为准,词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包括山歌、号子、小调三种形式。“山东一带到东北,主要是小调为主,偏于叙事,有着‘优美、欢快、味浓、情深’的特点,这首《沂蒙山小调》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山东民歌。”
“无论是《沂蒙山小调》的搜集,还是改编,都是山东民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必有的。”苗得雨表示,“民歌加工后仍是民歌,但加工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当个人创作对待,也不能当个人创作对待,所有见诸于文字的民歌集子或歌本中,也都没有个人创作的署名。”
《沂蒙山小调》的演唱者很多,但代表性传唱人可以说有三个。第一代传唱人是阮若珊,第二代传唱人是韦友琴。她在1964年华东地区民歌会演时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75年全国歌曲调演,第三代传唱人王世慧将《沂蒙山小调》带进了中南海,歌词是由苗得雨重新加工的。他介绍说,“当时,我不知道有王印泉等人的改编。我把歌词第二段的末一句取材于古谣谚《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改为‘风吹那个谷穗(儿)遍地香’,更符合沂蒙地区的风情;加了第三段‘解放区的军民哎心连心,开荒那个种地(儿)来打胜仗’,末一段将‘咱们的共产党员领导的好’改为‘咱们的毛主席领导的好’,歌名也叫《毛主席领导的好》,副题‘沂蒙山小调’。”
现在,《沂蒙山小调》已经蜚声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歌曲和器乐曲都是根据它改编创作的,像舞剧《沂蒙颂》的音乐、吕剧《补天》的音乐、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等。这么一首民歌为什么会经久不衰、越唱越红?《沂蒙山小调》虽然在歌词上随时变化,但是曲调始终保有“优美、欢快、味浓、情深”的特点,传唱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演变成了歌颂党的领导、歌颂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沂蒙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
往昔的峥嵘朴素的表达、激情的年华深情的吟咏、革命年代的礼赞、红色岁月的缅怀、改革开放的颂唱,所有的红色情怀在一首首经典红歌中抒发、再现、还原。经典红歌,记录了革命的历史,饱含了革命的理想,体现了革命的信念,抒发了革命的豪情,其内容积极向上,其情感真挚浓烈,其旋律优美高亢,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种心灵感动的磁场,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 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
咱们的共产党哎, 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 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