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组图:各种盗墓工具

大型组图:各种盗墓工具
《论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国时期盗墓很厉害,那么,他们盗墓时使用的都是什么工具?有的读者可能立即联想到洛阳铲。其实,洛阳铲在民国盗墓中使用并不普遍,由于当时没有公开推广,都是小圈子内熟人相传,主要局限于河南洛阳一带的盗墓圈。而在其它地方,特别是地质粘硬,砂、石较多丘陵山区,并不用洛阳铲。





图:各种盗墓工具(《民国盗墓史》插图)从本书《民国盗墓史》前面所述的各种盗墓事件中,大家也应该可以看出盗墓工具的多样性,盗墓贼一般是什么工具利索就用什么,凿、锹、钁、铲、斧、镐、镦、镞、锥、镰、锄、刀、竹签、竹筐、木杠、粗麻绳·····这些人类常用的生产、生活类工具,都可能成为盗墓者的作案工具。民国时期,比较有特点的盗墓工具有三样:一、铁钎;二、洛阳铲;三:短柄锄。这些工具都是探查地下秘葬古墓的利器,可以说是民国盗墓贼手里的绝器。其中,洛阳铲为北派(北方)盗墓贼发明;短柄锄则是南派(南方)盗墓贼的创意。绝器一:最简单最传统的探墓利器——铁钎

明代盗墓用铁锥,绝在一个“嗅”字





图:盗墓工具——小手铲(《民国盗墓史》插图)铁钎,是中国最简单、最传统。历史也最悠久的盗墓工具,在洛阳铲出现以前,它是盗墓的一大秘器,广为中国盗墓贼使用,且不限地域、时空。民国时,包括洛阳地区在内的盗墓贼,探查地下古墓时,使用的都是这种工具。笔者在洛阳马坡采访时,一名曾经的盗墓贼,证实了这种事。

钎,是一种中国民间打凿孔眼的普通工具,常用于工程采掘,目前开山打眼放炮时,还会用到这种东西。过去在迁棺移葬时,也少不了这种工具。钎在古时都是铁质的,叫铁钎。到民国时,多用比铁硬度更高的钢筋(条)做成,因而通称为“钢钎”。民国时盗墓用的钢钎,与一般的钢钎不同,比较长,可深入土层。洛阳一带的民国盗墓贼在在邙山“刨古董”(盗墓),找不到合适的钢条,便找来旧式煤火炉通火道的铁火杵,制成钎,长约l米,一端圆环,方便手握和用力,一端尖锐。



图:各种探针头(《民国盗墓史》插图)

这种钢钎与现代考古中用使用的“探针”,有相似的功能。

使用钢钎要作凭经验。一位现在仍在使用钢钎的探工告诉笔者,一钎打下去就可以知道下面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在往土层下钎时,要紧握钢钎,“看手感”。如果下面土质没有变化,下钎的力量和深入的速度会很平稳,如果打在泥土、砖、沙、石、铁上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钢钎遇到阻力了,那下面肯定有东西;钢钎下去很深,很快,下面很可能是墓穴,或其它空洞。有的地方,如在安阳还使用一种“探杆”找墓,这种探杆比铁钎要长要粗,实际就是从铁钎演变而来的。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后母戊方鼎,便是1939年3月由一名叫吴希增的挖宝人用探杆发现的。当时探杆钻到10多米深地下时,感碰到了一个硬物,将探杆提上来一看,发现坚硬的铁探头都卷了,吴希增马上意识到可能是青铜器一类的金属,不然不可能弄坏探头。



图:最大青铜器后母戊方鼎(仿品)

有的盗墓小说写到“卸岭派”盗墓贼用钎的细节时,说得很神,称这一派主要用鼻子:从地下拔出钎来,用鼻子闻闻所带出泥土的气味,就知道地下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干活前忌烟酒辛辣之物。

小说所写并非虚构,这种现象在民国盗墓贼身上确实存在,且是盗墓高手的绝招之一,神奇之所在,古已有之。但忌烟酒辛辣细节应该是作者的一种想像,“卸岭派”在现实中也不存在,可能是从其他凭鼻子吃饭的艺人身上、电影中借鉴来了。

洛阳铲是怎样炼成的



洛阳铲,又叫探铲,是一种半圆柱形的铁铲。它的一端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可以逐渐向下深挖,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没有古代墓葬。

“洛阳铲”,这个名字不陌生吧?不过作为“非专业人士”,你对这种神秘的工具又了解多少?跟我们去听一听,当代做洛阳铲最好的人家,怎样叙述他们的探铲,和他们的生活。



为了搭棚子还是为了挖墓?



“孙清娃探铲”算是当地最有名的洛阳铲,这个家庭作坊做这一行已经七八十年了,如今大部分的工序仍然依靠手工。

洛阳铲,这个曾经是盗墓的专业工具诞生在洛阳几乎是顺理成章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黄河泥沙在这里堆积起了厚厚的邙山,又是多年的天子脚下,人们天然热爱死了以后葬在这个地方。邙山上有数不清的历朝古墓,随便建个楼修个路,都可能遇到一堆古代的东西。盗墓风行之下,为盗墓而生的洛阳铲,几乎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一样成为洛阳的“三宝之一”,只是它的名声坏一些罢了。与它的坏名声相比,它的神秘性更大。盗墓小说的畅销,更是给洛阳铲扬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洛阳铲什么样、怎么用,它的制作、销售和去向更无从猜想。

关于洛阳铲的来历,有人说是明代由盗墓人发明的工具,那是一种凹型探铲,可以在地上凿个洞,把土一层层带上来,就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墓、什么朝代的墓。在洛阳当地,人们说的是另一个版本,说民国时候庙会上,大家摆摊搭棚子,要先支竿子,支竿子要在地上挖洞,用铁锨费力,有人发现用拢得圆一点的铁锨挖土省力,这个技巧被心思活的人琢磨半天,大约就用在了盗墓上。有人说民国发明洛阳铲的人是李鸭子,这事不好考证,因为名声太坏,李鸭子的后人多半不再提这个了。

不过,乡里乡亲的,地方也不大,做铲的工匠却传了下来。如今做洛阳铲的匠人们不过五六家,最出名的就是孙清娃探铲。这个孙清娃过去是打铁的,如果还活着,得86岁了,可他3年前就去世了。人虽不在,家里的生意却兴旺得很,家里有个小作坊,我早上9点多到的时候,作坊的炉子刚刚停了今天的火。

“听老掌柜说,他打铁时候,是跟着他二舅学,过去是打那农具,铁锨啊什么的那些东西,后来才开始兴这洛阳铲。”



敲打出洛阳铲的形状,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

吕清花是孙清娃的儿媳妇,如今成了家里的大掌柜,对这些事熟悉得很:“他是四几年开始做洛阳铲。你可能听说过挖墓的,他们在路边搭棚子要栽竿子,人家用的锨不是咱平常这个锨,人家用的锨弯了弯,带上来土好带,人还省气力,他回家就寻思着说,呀,我再给它改改,改成再弯点,带土不是好带?听说人家这是挖墓的,咱也不知道,这是老一辈人说。

“挖墓的人一般看看地下的土,就能知道底下有什么东西。挖墓这人回家改了改式样又画了个草图,就找我们老掌柜说,你们能改成这种形状不成?老掌柜打铁的,一看说,能啊,就做出来了。过去那一种洛阳铲短,抱的也不是太狠,现在这种洛阳铲通过孩子他爷爷这么多年摸索改进,不同的土质用不同的洛阳铲,现在就跟以前那个不一样了。

“都说洛阳铲神奇,神奇在哪?你看这地质勘探、文物钻探啦,外国都用那探测仪,咱国也有,几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金属探测仪只能探金属,如果地下有个铁钉,它就叽叽叫唤,如果是墓,它就不一定能探出底下是什么东西了。但洛阳铲最直接,它把土带上来以后,可以判断死土活土,死土就是没有动过的土,在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活土就是动过的土,说明这底下不是墓就是葬坑。很净的土就是死土,活土就被人翻来翻去的,有些石子也掺在里面,脏东西也掺在里面,那就是活土,活土就是乱土、脏土。通过看土质来判断地下有没有人动过,动过的土原因就多了,要么就是过去挖墓动了,要不就是葬坑啊,或者挖了填垃圾。”

没错,死土活土的判断,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传说有人看看土的颜色,甚至闻闻土的味道,就知道下面的墓是哪个朝代的,这个怎么回事?

“考古工作者看见活土,就可以判断墓的形状、年代,用洛阳铲摸底,把土带上来,唐宋元明清这些时间里,底下的墓底都不一样。现在咱们这个底,就是农村人埋葬时,用炉渣铺底,炉渣干燥,底下不容易沤。各个年代不一样,但都是这个道理,都是选择不让棺木沤了。现在是炉渣底,再远是青灰底,更远的我也不是很懂,懂的人根据这个底子来判断是唐墓、宋墓什么的,战国还有方坑,方坑过去是朱砂底,春秋、夏商周也是有那种朱砂底。人家根据这底,就判断是哪朝哪代的墓,可神奇。哎呀,要是讲这里面的文化,我还是不通的,要是叫一个专家来讲,那可以说三天三夜讲不完这里面的奥秘,那深得很。”

洛阳铲能做什么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古代墓葬数不胜数,修路建桥都要先探一下地下有无古墓葬,因此这里的百姓许多都能熟练使用洛阳铲。

吕清花的话经常被电话打断,电话都是来订铲的,忙得很。买家都是谁?挂了电话,她不好意思地道歉,说:“现在我做的一大单是给临沂文物局做,做了十来天还没给人家做够,靠手工就是做得太慢。如果机器一次成型,那可以说全国的文物局我们都能供得上。现在好多行业都用洛阳铲,过去光知道是挖墓的、文物队用的,但是现在不是那个概念了,现在是好多工程都用,电业局、林业局都用,造高速公路也用。”虽然手工不快,一个月仍然能卖出几百把。

基础型的洛阳铲,就是过去盗墓、现在文物队用的,铲头直径4厘米。后来慢慢改进,形状也变了,以前只有半圆形,现在有些已经接近圆形,这是根据探的土质不同,来改变形状。最原始的那种形状,因为习惯了洛阳的厚厚的黄土地,换个地方遇到小石子就不好带土了,而洛阳铲的应用范围又不断扩张,就要适应各种土地。吕清花说,孙家的作坊里有一种出口的铲,几乎都快裹圆了,中间漏一个缝,是专门带沙的。那是到南非、北美的沙漠地带探石油用的,竖着到底大概探32米,普通的探铲在那里带不上沙,所以就改了形状,带沙变得轻而易举。现在还有携带方便的一种,用螺丝兑上,能伸缩,方便往车里带。据说还有一种大的铲,用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基础建设,是洛阳这里的人带洛阳铲去给钻探,因为专门的铲需要专业的人才能用。



2002年,洛阳市建设人防广场时,用加长的洛阳铲探墓的情景,人们在3万平米的区域内发现古墓600余座,车、马坑、马坑29座,其中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引起极大轰动。

说话间隙,有个小伙子开车过来买铲,买了四五把,几百块钱,偏偏现金不够,差了20块,又急着取走,吕掌柜不赊账,他便着急上火地掏出驾照来,要抵押在这里,回头再来送钱,吕掌柜不同意,小伙子气哼哼地走了。

“安白蜡杆这种最原始的洛阳铲,七八十块一把,组合的这种铲,就是螺丝的这种就贵了,3米的话100多块钱,四五米的话200多块钱,再长了更贵。这种大一点的,是电业局用的,栽电线杆,过去就是用锨挖,要挖这么宽这么深的槽子,要不人下不去,现在用这么大个洛阳铲,你看这电线杆三四十公分粗吧?人家就捣这么粗一个洞,人就在上面,你要几米给你捣几米,要一米深捣一米深,要两米深捣两米深,正好按着这个窟窿给放下去,又省时又省力,快捷得很。林业局挖树坑用洛阳铲,就不用锨了,挖个坑把小树苗带根带土放进去。现在洛阳铲还有一种改进,是改了机器。现在建桥梁都得用机器打桩,打了桩以后才能水泥灌注,公路桥铁路桥都是用洛阳铲打地桩,打了以后才能建桥。”

全凭经验的手工



洛阳铲用最简单的取土的办法,取到了许多精密机械探测不到的信息。

吕掌柜虽然了解得多,但她不做洛阳铲,嫁过来就是照顾生意,久了便熟悉了:“既然家里是干这个的,洛阳铲的用途啦,你得知道、了解,所以通过眼看、通过老掌柜们在说,有时候钻探工作者来交流经验,比如说带不上来土啥的,通过这些积累的知识。”

她拿来两把基本形状的铲,一把是自己家的,一把是外面买的,粗看一样,细看还真有区别,细节的弧度、形状、边缘的锋利程度,都不太一样。据说现在孙家的手艺活最好的是吕掌柜爱人的姐夫。不过姐夫只是在作坊里闷头做铲,我只看得到他一个沉默的身影。“姐夫可内向,你让他说,他也说不出啥,他一看见你们,他就不照面,他不是躲,是害羞。从制坯到最后成型,这些流程他都会。”吕掌柜解释说。

做一把铲,最基本的过程,制坯、剪边、磨(开刃)。制坯就是把料在火里烧完以后,在锤上打,制成坯子。料是锰钢,因为它的软硬程度正好。这个钢材比较贵,也不容易买到。

“要是买一把别人家的铲,从外观上看,就和我们的不一样。外边好多家做洛阳铲,包括俺一共6家,他们好多最后都完了,俺家干的最早,别的家赶上钢板不好买了或是贵了,就用别的钢代替,代替了也能用,但是他们的钢材做出来的铲就不好用了。探铲必须要很硬才行,锰钢够硬,因为探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探下去碰到砖头啦、小瓦片啦,即使很硬它都可能会卷。如果买别人家一把铲,买我家一把铲,同样去探,别人家的会卷,但是我们的不会,我们的碰见硬东西可能会崩掉一块,但还能继续使用,利得很,要是一卷就打不下去了。我们家所有的铲都用这一种材料,几十年了都是这样。”

做一把铲,通过烧、锻打,连生火的时间都算上,得一个小时。制坯的下一步是剪边,剪齐大概的形状,取下来在砂轮上磨光,然后放在火里烧。原本的坯是平的,这时候弯曲成大概的形状,最后一步就是淬火,把烧红的钢材在水里一蘸,就会变硬,如果没有这道工序,就达不到要求的硬度。淬火以后还会有轻微的变型,就再敲打一番。



人们对洛阳铲的需要更加广泛,为适应不同土质的需要,洛阳铲的形状也在不断革新。

升起一炉火,人手多的话,一次能做一百把,人少就做30把50把,要是光两个人在做,一天也就做二三十把。除了第一步,就是烧红之后在气锤上用机器,下来后续全是手工,连剪边都是手工,为什么不用冲压机来做?“你想那洛阳铲,半圆形不是半圆形,和椭圆形又和多少有点不一样,都是凭眼力看角度,做了多少年,一看就知道,这种形状在这个地方多敲一锤,用的时候带土就好带,不多敲这一锤也能用,但是用的时候不带劲,不太顺手。所以全靠经验用手工剪。剪的时候得一个人打锤,一个人拿着剪子剪,剪子下去以后,锤打在剪子上,一点点往前走。拿剪子这个人得看出来,哪个地方剪的多,哪个地方剪的少,实际上就跟裁缝一样,裁缝是剪衣服,这个的难度比裁缝大,钢铁又不像布,可以拽一下铺一下,所以一般人掌握不了,干的年岁多的人,眼力和技巧才能掌握这些。”

听人讲,洛阳铲好用和不好用的最大区别,第一是能不能带上整截的土,好的铲子轻轻探下去,很容易就能把土完整带上来;第二是带上来以后,在地上一磕,整截土就应该全部磕下来,如果不好用的铲子,还要用手把土推下来,对于很深的探洞来说,这就太消耗时间了。

“别看我不做,可是拿别人家的铲来,我一看就知道不是我家做的,除了好钢材,这个'窍’也不一样,洛阳人说这个'窍’,实际上就是你们说的形状,多少都不一样,他们再模仿,我也能看出来。再就是淬火,火不能小,火小了出来的铲子也会卷,但是你得看火的颜色,淬火这个师傅也很关键,看那个钢铁烧红的程度,出来往那水里放。

剪铁的师傅和淬火的师傅不是一个人,但是孙家做这个的人都会做。“我们家一家人都干,孩子姑父啦、外甥啊,都参与。家里我这一代有5个闺女,就1个儿子,闺女都没传,因为是中国的传统嘛,传男不传女,为啥传给我,因为我是这家的媳妇。这是老掌柜的老思想。”既是家里好几个人都在做,又说只传给了儿子,大约说的这个“传”字,指的不是手艺,而是生意吧。

“把儿子栓在裤腰带上”



孙清娃的探铲制作作坊里,一家人全都围绕着这门手艺在工作。随着考古收藏热的持续升温,这门手艺看来不但不会就此失传,反而会更加热火朝天地传承下去。

说话间隙,一个20出头的女孩进进出出。她初次掀门帘的刹那,灰蒙蒙的小接待室好像被照亮了一样——女孩子漂亮得很。吕掌柜那几分钟就响一次的电话终于不再干扰我们了,因为被女孩子拿走了。那是她女儿,也在帮着处理这些事物。

吕掌柜有一个儿子一个姑娘,都20多岁了,女孩子一般都干不了这个,因为没这么大力气。女孩就负责里里外外的业务,儿子会这手艺。“他出去打工不如在家里继承这些。他上了大学,学的是设计动漫那种专业。你说我50岁了,说老也不老,说不老吧可老,俺姑娘就说,你这是老古董思想,说你为啥把他栓在裤腰带上不放,不让他出去闯闯?可你说,让他出去闯,谁知道他闯得成啊闯不成啊?俺觉得现成的事不干,要出去闯出一片天地,那是难得很。他也没有多大能力非得出去干那些飞黄腾达的事业,就干咱家这个,有点钱娶个媳妇就中了,就是这思想。他自己也是愿意干。他从小都是在这种环境下熏陶,他光看都会了,他可小就会敲敲打打,人家说要个啥,他就给人家敲一个。家里的外甥、表侄也跟着干,现在用的都是自己家的人。外面找来的人,咱不是说不传技术,现在的人可不好信啊,他干活的质量咱不放心,自家人起码知道质量要过关,外面的人要是做的质量不好,让他一回,可能下回就一生气就走了,还得再找,耽搁事。俺家这些人,一代一代能干的就都干了。



“干这个虽然辛苦一点,脏、累,可是做这洛阳铲失业不了,挣俩钱就能继续干下去。我们家的洛阳铲在全国博物馆、文物局、地质勘探,他们都在我们家订,有时候排着队都给他们打不出来嘛。但我们家的价钱高,我说你买别人的嘛,那他们不去。这个村有五六家做的,别人家里做的人少,我们家做的人最多,干活的有6个人。全国就我们这几家在做,大家都知道,洛阳铲就是从我们这里做起来的,现在别人要做的话,质量不好说,这种技术不是一般三天五天能掌握的,得好多年经验积累,才能做出好洛阳铲,再就是没有销量的话,别人也不去做了。

“解放战争时候用洛阳铲的人多,那时候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二十来年以后,中国才重视这文物钻探。成立公社的时候,社员都是集体干活,记公分嘛,那时候我们家是给公家干,八几年开放以后,就开始私人干了,我们老掌柜就开始自己单干。过去洛阳铲要的少,现在要的人多了,家里参与干的人就多了,但是要是再多,质量也不行。过去做的少的时候,家里还有地,闲的时候做洛阳铲,忙的时候还要去种地,不像现在天天做,专职做,现在我们的地也占了,也就不种地了,再说现在就是有地也都是机器去种,种地也是次要的了。原来我们一个人三四亩地,前两年是半亩,现在半亩也没有了,都占完了。就是有地,我们也承包给别人,我们就专职做洛阳铲了。我们从来不在网上卖,可网上全是打着'孙记洛阳铲’的、'孙清娃洛阳铲’的牌子卖洛阳铲的,别人说你为啥不去追究,哎呀,管不了那些,光这小地方乱七八糟事务我还管不了呢。”说着说着,女儿拿进屋里的电话又响起来了。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759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电影二十二大明星组图):雾松飞鹤的博客

1962年,沉浸在红色政治氛围中的中国民众,恍然发现,一夜之间,挂在电影院和工人俱乐部墙上的苏联明星像,都换成了二十二位国内电影演员的大照片。这二十二位“国产明星”,来自北影、上影、长影、八一这四大电影制片厂。四大厂代表着当时

组图:梁艺馨拍中国风写真用东方魅力秀中式韵味

梁艺馨拍中国风写真用东方魅力秀中式韵味新浪娱乐讯近日,内地女星梁艺馨一组中国风写真全新出炉,在中国结、红裙及糖葫芦造型的陪衬下写意出中国传统文化及东方女孩的独特魅力。梁艺馨拍中国风写真用东方魅力秀中式韵味

组图:晶女郎孟瑶度假 肩带下滑秀36F酥乳深沟 肩带下滑

孟瑶海边度假秀美照支持 键翻阅图片列表查看',1)">全屏观看2014.11.13 00:37:45 关闭猜你喜欢下一图集 重新浏览 关注@新浪娱乐关注@新浪娱乐图库关注摄影师微博 分享到微博1 / 6新浪娱乐讯 “晶女郎”孟瑶嫁给富二代后,没了经济压力

声明:《大型组图:各种盗墓工具》为网友好好活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