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昆仑

百科名片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此词作于

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

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念奴娇,词牌名。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原注

注释

译文

作品鉴赏创作背景

主题

评价

作者简介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原注

注释

译文

作品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

评价

作者简介

展开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念奴娇·昆仑   【时间】1935年10月    【作者】毛泽东

【体裁】词   【词牌】念奴娇   【词名】昆仑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

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

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1]

编辑本段原注

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

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

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编辑本段注释

⑴昆仑:昆仑,即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 ),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

山。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

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

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

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

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⑵横空

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⑶飞起玉

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

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

张元。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

败鳞风卷满天飞”。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

姚嗣宗条作“战退<旧时通行本作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

者原注所据。“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

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

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⑷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⑸人或为鱼鳖:有的人会被洪水淹死。《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

吾其鱼乎!”   ⑹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

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⑺遗

(wèi):赠与。   ⑻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

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编辑本段译文

破空而出了,   莽莽昆仑山,   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   你

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   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

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   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   你的千年功过是

非,   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   不要你如此

高峻,   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   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   把

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   一片赠予美洲,   一片留给中国。

在这和平世界里,   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

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主题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的丰富性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

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

尽八荒,涵盖环宇。关于它的主题,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

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接着作者继续批

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

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

、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他胸

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

自己的壮志。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

的《湘江评论》。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

,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

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

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

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

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

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此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

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因为如此复杂的主题本身要表达清

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艺术相结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即昆仑)出来帮忙了

,诗人“横空出世”般地胜任了。   词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

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

祖国,并站在一个高度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

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

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此句用得灵

妙自然、恰切精当。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

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

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

评说?”   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

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

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

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

天万里须长剑。”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

鲸。”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而诗人毛泽

东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   最后二行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

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

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这理想

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   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

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

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

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评价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

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马

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

,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

来的。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一个学

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

任何时代,群众都没有从学理上了解过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当然,词不是政治学

说的论文,它也不可能介绍大同理想的细节,所以,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

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

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读者得参照作者的生平、思想,才能给这个理想贴

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网恢恢的

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2]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毛泽东像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

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

年-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

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

诗词选》等。[3]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博大的胸襟——毛泽东的诗词》.地震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35-37页

2

鉴赏资料来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783995.html?si=1&wtp=wk

3

作者图文资料来源

http://www.cctv.com/lm/808/34/58588.html

扩展阅读:

1

中华诗词

开放分类:

文学,诗词,长征,毛泽东,毛泽东诗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7572.html

更多阅读

《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

【单元标题】:教学设计:《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封建统治下的文人也大都以儒教为思想核心,而苏轼是怎样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的?【单元问题】:苏轼豪放旷达的

《后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名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http://www.zhzww.cn/ViewInfo.asp?id=4940时间:2008年12月10日第五节地点:中大附中高二(3)班执教: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徐瑛洁课前5分钟,请科代组织全班同学朗诵导学案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一、导入师:上课!同学

董一菲:《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苏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两种流派,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苏轼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使我想起贝多芬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想起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

   【教学目标】  1.探讨词作的情感和豪放风格。  2.学习鉴赏映衬烘托的表现手法及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词人豪迈、壮志难酬的情怀。  【教学方式】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

苏轼草书《赤壁怀古》拓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声明:《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网友天凉好个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