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0日8:30来源:国粹苑
云南乌铜走银技艺的起源历史
乌铜走银这门技艺是怎样起源的?它是怎样一门工艺呢?这源于一个匠人的一次偶然创作,偶然的灵感发现创作出惊世绝艺。乌铜走银这项绝艺,在世间传承已经有着30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昆明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乌铜走银发源地是云南昆明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相传某日,匠师岳富在炼铜造器时不慎将手上的金戒指脱落于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叹于可惜之际他生气地将周围放着的一些银、铝等金属全扔下锅。待气消后来观察时,却发现炉中呈现出一种颜色黑亮的特别合金铜,合金铜上显现出若隐若现的金黄和银白色的线条,匠人的心都比较细腻,都有很高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于是岳富就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在黑色合金的底上用黄金的黄色或银的白色来表现花纹图案,经仔细的研究琢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重新赏识和完善,终于创作出了如今云南独有的“乌铜走银”技艺。袁嘉谷,云南石屏人,中国最后一名状元,一代大才子,才压江南众才子,其巨著千字叙事诗《异龙湖歌》中的诗句“器精称乌铜 饭精称紫米”中的“乌铜”指的就是乌铜走银,为称颂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精美的佳句。
乌铜走银如何得名呢?
因乌铜走银工艺品的品貌为乌黑色合金底铜上表现出银白色或金黄色的图案纹饰,底色呈乌黑锃亮之色故称“乌铜”;银白色或金黄色的图案线条系高温溶化纯银或纯金后,于錾刻好图案线条的合金乌铜上边融合边流走,故称“走银或走金”,经打磨平整后显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颜色来。
后总结为: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的银粉或金粉填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和化学处理使银或金与铜自然的融合,再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色纹饰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色古香、典雅别致。一般多以走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八道繁琐的工序造就精美的艺术魂宝
乌铜走银其制作工序复杂繁琐,细腻入微,要求制作的匠人要具有较好的耐心,心情愉快,平静无杂念,做事认真细致,头脑灵活,创新能力强。其制作工序有:
一、炼制乌铜合金
选用优质的纯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参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
二、锻制乌铜片
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以备取用。
三、设计、剪裁
设计所制工艺品的器型款式,剪裁相应大小不等的乌铜片。
四、绘画、錾刻图案
于剪裁的乌铜片上描绘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等,线条应清晰流畅,再用钢制的錾子于乌铜片上錾刻出各种图案花纹(刻的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
五、走银
将纯银或纯金置于乌铜片上溶化,让银水或金水沿錾刻后的图案痕迹流走、填充、融合,以“走”满为度,此步骤原理系经高温处理,银水或金水与乌铜自然熔为一体的过程,系整个乌铜走银技艺过程中的最关键步骤。
六、组装成型
将走银后的乌铜片敲打成所设计器型的各个部件,再焊接组装成型,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铜件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七、抛光打磨
将初次成型的作件进行抛光打磨清理。常用抛光工具有刷子、砂纸、砂轮等。
八、捂黑处理
将抛光后的作品用手掌捂起,边捂边用力揉擦,手掌越大的人,捂黑的效果越好,待作件通体呈乌黑锃亮之色后,一件完整的乌铜走银作品即成。其原理为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产生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自然乌黑发亮的状态。(这道工序也有相当的技术要求。)
由于是纯手工工艺,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具也相当的传统,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大、小)、油灯、吹管(吹火走银用)、钳子、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花纹用)等,发展至今,工具的更新上增置了“皮老虎”和喷枪,用于走银工序上。走银用的燃料主要有煤油、汽油等。
乌铜走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乌铜走银这门技艺于2011年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为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金永才,那么它经历了怎样感人伤神的波折历史呢?
乌铜走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相传为云南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的岳富在炼铜时偶然发明。一经发明,其独特的工艺,朴素精致的图案和惊奇端庄的品貌就引起了人们的赞赏与喜爱,当地宦官子弟、乡绅富豪和大户人家争相购买收藏,以拥有一件乌铜走银工艺品而感到骄傲。乌铜走银工艺繁琐细腻,技术含量极大,制作成本高,相对产量较低,物以稀为贵,因此其价值也就随之攀升。
到了清朝末年,乌铜走银的发展迎来它的鼎盛时期。应时代之需,石屏岳家在昆明开设了分店,乌铜走银的工艺品年产量达到3000—5000件(据《石屏县志》载),产品除畅销往本省,还远销至香港、澳门、甚至国外,风靡一时。当时生产的工艺品多以文房四宝、膏盒、墨盒、花瓶等为主。
1916年,“岳记福兴乌铜庄”岳应制作的乌铜走银工艺品获得了昆明花朝会乙等将(据云南总商会市政卷,明国时期档案记载),更是为乌铜走银赢得了广泛的声誉。龙云执政时期,每年都要到岳家订制一批乌铜走银的墨盒,落上“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赠”的字样,寄给蒋介石作为礼物赠人。1936年。个碧石铁路通车纪念款识印记和图案的墨盒,作为地方特色送给前来参加庆典的达官要员。正是如此的社会风尚,将乌铜走银的发展推至了最高点。
然而世事的变迁,将众多的异宝掩埋在历史长河中。乌铜走银发展到解放初期,日本侵占昆明时,因战争的频繁,社会的动荡,原材料的稀缺,至乌铜走银生产逐渐走向衰落。再加上乌铜走银制作工艺复杂,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原材料全是贵金属,成本极高,为了生存,致使包括岳氏后人在内的许多人都不愿继承乌铜走银技艺,这使得乌铜走银的传承发展到濒临灭绝的边缘。
直至上世纪初,一个名叫李加汝的年轻人去石屏做银匠学徒,巧遇岳氏后人,李加汝对手工艺品的痴迷喜爱令岳氏感动,经过再三权衡和当时时代的因素,岳氏摒弃了祖传“传男不传女、传儿媳妇不传姑娘”的家训,将乌铜走银的技艺传于了李加汝,使得这门独家绝技的传承有了希望。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保护与传承,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得以发掘,并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