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danaShiva. 1992. The Violence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ThirdWorld Agriculture, Ecology and Politics. Zed Books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是指某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基金会在上世纪60年代,将经过改良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向亚洲、非洲以及南美洲等地区推广的技术活动。当今学界,许多人仍奉“绿色革命”为“圣经”,为其歌功颂德,却鲜有人发现与批评“绿色革命”背后所隐藏的问题。
而生态哲学家范达娜·席娃(Vandana Shiva)的《绿色革命的暴力:第三世界的农业、生态和政治》(The Violence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Third WorldAgriculture, Ecology and Politics)一书,通过她在印尼北部旁遮普邦(Punjab)的田野调查,向我们揭示了“绿色革命”所谓的“成功”只是表面的现象,而旁遮普邦的农民们却未真正从中受益。相反,“绿色革命”给他们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与灾难。
旁遮普在印地语中意为“一个有着五条河流的地方”。旁遮普邦位于印度的东北部,水源充足,灌溉发达,是印度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国民生产总值(GDP)也高于其他地区。而自从“绿色革命”在旁遮普邦开展之后,当地农民在享受到短暂的经济繁荣之后,副作用却随之而来。所谓的“奇迹种子”(Miracle Seeds)与当地的原产种子相比,需要更多的灌溉水源,也需要相应的化肥与农药。这些都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原本持续数千年的精妙且稳定的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同时,在此生态环境基础上而建立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级冲突、宗教冲突、水资源冲突等比比皆是。仅1988年,旁遮普邦的因暴力事件而死亡的人数约3000人。
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Theory)角度出发,对于如印度等接受西方国家“技术援助”而开展“绿色革命”的国家来说,在这一过程中,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从旁遮普邦的案例可以看出,在接受改良农作物之后,必须引进配套的化肥与农作物,并辅以充足的灌溉水源。这些为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巨头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印度等国家开展“新殖民运动”。正如英国开展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后,在印度建立了大量的纺织厂,完成了产业转移,也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的原始资本积累,却给印度留下了满目疮痍。与之相比,西方国家的“新殖民运动”恰恰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世纪中叶,印度面临着粮食短缺的情况,不可否认“绿色革命”为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不应忽视。在印度,已有科学家提出改变依赖“奇迹种子”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但“奇迹种子”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持续性破坏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复原的。这也是印度对西方“新殖民运动”的一种反抗。
随着“绿色革命”的推进,虽然相应的各类设施得到了改善,隐藏的问题却暴露无遗,旁遮普邦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这点或许是当局者始料未及的。扎实的田野资料,详实的统计数据,范达娜·席娃(Vandana Shiva)从多角度出发,为我们还原了旁遮普邦的农民在“绿色革命”中的真实际遇。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在“发展”这一语境下,如何考虑到当地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从中真正受益。这些正是人类学所应关注的,也是费孝通先生“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理念之真谛。
推介人: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沈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