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辉,一个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辉很讲信义,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有机会到太学里边做了同学,因而两个人才熟悉起来。虽然是老乡,但来往并不是很密切,也不是酒肉朋友,也不是一起游玩。
两个人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各家去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辉讲:“我身体不好,今天我们俩的缘分到了,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有一事相托。”当时朱辉听得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看着张堪问;“你要托我什么昵?”张堪就说:“假如我有一天因病死去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
当时他们身体都很好,朱辉也没把张堪说的话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他俩分手以后,果然张堪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妻子和儿子生活得非常的艰难,这个消息传到了原来也未必很密切的朱辉耳边。朱辉听到了以后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家里资助,年复一年的去关心他们。
对此,朱辉的儿子非常不理解,就问爸爸:“您过去和张堪没有什么交往啊,并且也不是深交,您怎么对他的家人能如此的关心昵?”朱辉回答他的儿子说:“是的,过去我和张堪不是很深交的同学,不是来往很密切的,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昵?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昵。我当时没有说什么,其实我已经答应了,所以我要守信用,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
朱辉在家乡是一个扶贫济困非常有爱心的人,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辉的为人,为了褒扬朱辉就想让朱辉的儿子去当官。可是朱辉就把这个当官的位置想让给张堪的儿子,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你的好意,我的儿子才学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多,如果您要是让他当官做的话,我看好像不适合。我向你推荐故人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刻苦,非常守礼仪,是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故友的儿子推荐给你,让他去当官,为民众去服务的机会。
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辉的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的勤奋踏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典故“情同朱张”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