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麻道辣(外三篇) 说麻道辣新概念川菜

说到川菜,不少人以一字概之曰:“辣”。此言大谬。

川菜实有八大类别。“麻辣”为其中较出名的一味。此外,还有鱼香、酸辣诸味。不然,何以独成大家,笑傲天下?

先说川菜的麻,皆出自那绿豆大小的花椒之中。最好的花椒出在川西汉源县,有“汉源花椒麻天下”之说。花椒可入药,治湿热风寒。用于饮食的,以粒大色鲜、油重味纯者为佳。

花椒通常不随菜下锅。一般是先把花椒放在锅里烘炒到焦脆,然后倒进小木臼内捣成细末,主要用于凉拌食品,如名满全国的四川凉面,缺此物则失佳味。也有不经火烘,把整粒花椒同青辣椒一道用菜刀轻轻剁成细末,直接用来拌凉菜的做法,麻味犹浓,并透出一股清香,麻辣鸡丝便使此法。花椒亦可用于热菜,待菜出锅后撒在菜上,那以“麻、辣、烫、鲜、嫩”组成的麻婆豆腐,就是上席之前撒上花椒面儿,吃的时候再拌均匀。

川菜用辣,讲究香醇得体、余味多变,功夫尽在“辣”外。因此,厨师要对辣椒作专门加工,得到各种不同风味的“辣”,再用于菜肴制作中。辣在四川厨师手里,如同墨在画家笔下,有千变万化。

深沉醇厚的辣——四川豆瓣。做川菜离不开豆瓣。豆瓣犹以郫县所产为上品。豆瓣中的辣椒经发酵后色呈暗红,辣的深沉而余味醇厚。四川名菜“麻婆豆腐”非此不可。用时先把菜籽油烧“辣”(略冒青烟),然后放入豆瓣,加汤,在放进豆腐。菜成后油色红亮,撒上一点花椒面儿,其味无穷。

说麻道辣(外三篇) 说麻道辣新概念川菜
绵长而爽快的辣——干辣椒面儿。把上品干辣椒放在锅中一“炕”,再捣成面儿即可使用。干辣椒面辣得很爽快,而且辣味绵长。如果你切上半斤卤牛肉,再撒上一点干辣椒面,嘿,那味儿别提有多美了。

浓烈喷香的辣——熟油辣椒。用刚出锅的热油浇在干辣椒面上(油要把辣椒面全部浸透),“吱”的一声,立刻飘出一股浓烈的香气。熟油辣椒主要用于凉拌菜。大文豪郭沫若在他的《反正前后》一书中写到故乡乐山的“白斩鸡”时说:“那雪白的鸡肉浇上鲜红的熟油辣椒……写到这里,禁不住口中的唾液津津分泌。”

川菜离不开“泡辣椒”。泡辣椒有一种温和醇厚的辣味,四川的几道名菜,如“锅巴肉片”、“豆瓣鱼”等都少不了它。

那用优质辣椒晒干而成的“干辣椒”,入口辣生,毫不含糊,十分“霸道”。而恰恰是这种“霸”劲十足的辣,才造就了“水煮肉片”、“四川火锅”等名满天下的菜肴。因为只有干辣椒,才能在沸水中“长辣不衰”,而且能兼收并蓄,同其他调料混合成独特的滋味。

四川人吃辣椒,还有一种“此时无辣胜有辣”的吃法。阳春三月,辣椒正嫩,摘下后切成细丝,同鲜肉一道,炒出一盘“青椒肉丝”,清香扑鼻。那传遍各地的“宫保肉丁”,原本也是用青辣椒剁成细末作料,目前各地做法,走样远矣!

细数起来,川菜中的辣还有不少,象炒糖醋白菜时用的“糊辣壳”,做豆花调料用的辣椒酱,都风味各异、用途不同。

墨有五彩,辣有百味,奇之妙哉!

设席配味

旧时四川,餐馆大堂的“幺师”(即店小二)往往比大厨师的薪水拿得多。幺师迎宾招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店财源皆由此入。

然而,这仅是幺师拿高薪的一个理由。幺师还有助客配菜的职能。一般说来,客人心中往往只记得几味爱吃的菜肴,如何让客人吃得场面风光,实惠可口,这就要幺师点拨了。特别是遇到没有具体要求,只有“吃好喝好”目的的客人,更考幺师功夫。总之,要让客人吃得尽兴、花得实惠,全靠幺师配菜配得好。

配菜是味外之功。如果搭配不当,即使道道名菜,席后也给人印象不佳。为什么有些人在赴盛宴之后还有没吃饱的感觉,问题就在于满桌佳肴而未能收于一味。这有配菜的问题、也有下箸时不懂节奏的问题。就配菜而言,麻辣之后必有酸甜之物,汤菜之后应有味重之肴。客人酒醉肉饱之余,随配一碟红油泡菜,定能赢得一片赞赏。

拾遗补缺,四两拨千斤,处处搔到客人痒处,回头客一多,幺师拿高薪自然是应有之义。

一桌好席,配菜固然重要,但真正得其真谛,还需会吃。这个“会”字,绝非胃口大开之意,而是懂得节奏,明白菜理。

读书人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品菜也是如此,要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吃过麻辣,宜进甜点,品过蒸菜,应尝素炒。最好不以甜食下酒,不然再好的酒也觉得苦;如果尝过海鲜再用腌卤,两种味道都不会发挥到极至。举箸时,要让口腔里的感觉或大起大落、或舒缓张扬,完整地享受美食的过程比餐后的结果更重要。同样的菜肴往往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是否会吃,是重要原因,因为不同的过程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会家子眼里,美味并不尽在山珍海味中,寻常菜中亦有佳境。清代才子金圣叹说,“花生米配豆腐干有火腿味”,确实到了一个很高境界。四川人居家生活中,有许多佳配。鸡汤泡饭,佐豆腐乳,其鲜美很少有山珍海味能比得上。择几根莴笋泡三四个小时,叫“洗澡泡菜”,淋上几滴辣椒油,有资格端上任何五星级饭店。

配菜即配味。味最忌单一,即使一些特别菜肴,提倡原汁原味,实际上也要用其他配料来提味,才能达到众星捧月的目的。味美美在有层次、有动感,若不然,放一勺味精在口里,肯定不能称为享受。最佳的配味应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传世名菜的主辅配料,烹制程序,大多有定式,都是千锤百炼后的最佳配方。若被后来者粗制烂造,随意更改,甚至以讹传讹,便失之千里了。

四川名菜“宫保肉丁”,为清代名臣丁宝祯所创,现传遍各地,但大多未得真谛。1981年,我曾就教于当时已80高龄的名厨孔道生,才得知究竟。真正的宫保肉丁是用还未长出辣味的“二金条”青椒和油炸花生分别用刀轧成细末,再配以极细的肉丁合炒而成,吃的时候用小勺舀起来送入口中,细细嚼来,花生的喷香、青椒的清香、肉丁的鲜香混合在一起,其味独步天下。

现在厨师做宫保肉丁,花生成粒,肉丁成块、辣椒成段,各不相干,何味之有?试诘之,答曰:师傅所教。无言。

喝汤啜汁

现代烹饪时兴用味精、鸡精之类的调味品,似乎无此不鲜。然而,味精也好、鸡精也罢,都是工业化的产物。享誉天下的中国菜肴,在这些“精们”未出世之前,各有各的提味绝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5769.html

更多阅读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三篇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封具有说服力的导师推荐信对于录取结果是有很大影响作用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三篇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供大家参考。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1  您好!我是柳红红

转载 转载 韩寒的韩三篇原文:说民主

韩寒的看法倒是比政治学者通俗深入公知形象原文地址:(转载)韩寒的韩三篇原文:说民主作者:草藤说民主  问:革命不一定是暴力革命,天鹅绒革命就是完美的典范。

马尔代夫游记第三篇陶醉绚丽岛 马尔代夫游记蚂蜂窝

第三篇 陶醉绚丽岛经过千辛万苦,历时15个小时,终于在北京时间20日早5:40、马代时间20日早2:40登上位于马尔代夫南部的绚丽岛。天很黑,看不见岛上的景致,从码头通向酒店大堂的路是建在海上大约20米长的木制长廊。酒店大堂的前台象一艘大

“韩三篇”的《要自由》出自易中天之手 自由出自

我最近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取证而得出结论:“韩三篇”中的《要自由》应该是出自易中天之手。具体过程可能是,初稿为韩氏其中一人起草,经过易中天的“深加工”而发布出来,其中补进不少易中天自己的思想主张。下面是我结论的主要证据。第一

声明:《说麻道辣(外三篇) 说麻道辣新概念川菜》为网友深海微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