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案例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
古诗二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案例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西湖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为朗诵配音)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了解唐朝诗人温庭筠和宋朝诗人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同学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3.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4.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
   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如《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四、总结学法
    (课件出示: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大海景象的古诗《浪淘沙》,
  五、学习《过分水岭》
   1.了解作者:温庭筠是唐朝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他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让我们看看作者借这首诗来告诉我们什么。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遇到困难在学习小组中共同交流、启发,对于“无情”“似有情”等词语,教师要给予讲解。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学生,参与小组交流之中,查找问题,适时点拨。
   3.集体交流学习情况:指名读一读诗,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品味诗意。
   4.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六、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七、作业:(第二课时完成)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
   2.喜欢《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喜欢《过分水岭》同学,可以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的情感。

板书设计

过分水岭1饮湖上初晴后雨

溪水(有情)晴:水光潋滟

平凡景象中发现美雨:山色空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5625.html

更多阅读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赏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灵宝实验高中 尹学军说明:此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原诗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电大《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电大法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二版)案例分析程正方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章 结论案例: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分析:在学校管理中应慎用经济人假设。李校长采取“突击听课”的方式来检查教学的做法受到教师的抵制,管理方法上的行不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鉴赏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鉴赏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轼48岁。这时距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整整五年。让苏轼没想到的是,这一年,神宗不但给他恢复了名誉,还起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上任不到十天,即受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

声明:《古诗二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案例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为网友超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