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常听长者叮嘱道;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概而言之也就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会过得很快乐,人与人之间少一点轻蔑与猜忌,多一份尊重和信任;少一分挑剔和苛求,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分掩饰与冷漠,多一份坦诚和关心,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世界都变得很美丽。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别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的制造矛盾。世界很大,当然什么人都有,于是乎:做人难啊!但是,与人为善,就会没有这些烦恼,只有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的时候,生活的经验告诉自己,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噢。
与人为善,快乐无边。做到了,你就会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烦恼无缘的人。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善者个人内心世界一片广阔的视野。
现实生活中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以与人为善、修身立德的教诲警示于世人,一个人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而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抓住契机、和谐圆满。
也许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答的。
佛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下面是比尔·盖茨先生曾经为他的员工讲过的故事。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仿佛正朝他点头微笑。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数年之后,那位美丽的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疗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捐物](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33728t012c0ef01cc0a85988.jpg)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两次不同的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极少的关心与体贴,而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便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丽莎却是一个体贴入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很受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妻子度过美好时光,甚至他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曾说过:“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善待别人,即是善待自己。
静下心来想一想,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并不需要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善于关心帮助他人,处处与人为善就一定能够收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朋友,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