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中国农历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农历常识大全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活动,所以农历实为阴阳历。

解读老黄历--节气年神

每年包含内容

①二十四节气交节日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

②七十二候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必须不断发展物候学,制定新的自然历,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古书是行不通的。

③几龙治水

是根据每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为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龙治水”,等等。据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就越多。民间自古就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

④几牛耕田

每年第一个丑日(丑为牛)在正月初几,就是“几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⑤年神方位图及说明文字

以1990年庚午为例,其文字说明有:太岁压祭主己卯戊子丁酉丙午乙卯甲子六生人下葬时避之吉;是年三煞在北五黄占离凡亥壬子癸丑丙午丁八山忌用余各山俱利;是年太岁姓王名清,天干属金,地支属火,纳音属土。岁德在庚,岁德合在乙……

年方位图的中央及向外第一圈的内容即是“九星配年方阵图”,上例文字说明中的的“五黄占离”“丁午丙”忌用就是来自这个“年九星方阵图”的应用。

第二圈是二十四山(参见《二十四山》一文)第三、第四圈是年神随岁支游四方诸位神煞,上例“是年三煞在北”指的是北方亥位劫煞、壬位坐煞、癸位灾煞等三煞。

解读老黄历--月日时令

每月包含内容:

月历内容包括:月之大小;月建(1989年己巳十二月为例,月建丁丑);交节日时及本月起止;当月所值月宿(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宿为轸);月煞方位(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煞方位为东方);月星(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星为九紫)……

每日包含内容:

日历内容最多最杂,真正的“大杂烩”就体现于此,其内容主要包括:公历日期;星期;当日时令(如上下弦、二十四节气、朔望、各种节日等);当日吉、凶神煞;农历初几;干支;纳音五行;八卦;每日卦运;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当日宜忌;当日冲煞;当日胎神;当日吉、凶时等。现就某版本黄历的编排顺序将其所列内容简述如下:

①当日吉凶:凡遇岁破、月破、上朔、四离、四绝等大凶之诸煞值日者,无论其他所临神煞如何均为凶日,其余诸日根据所临十二建星(黄道黑道十二神)、二十八星宿和各类神煞情况判定为平或吉。

②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为十二建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为二十八星宿(参阅《黄道吉日》和《二十八星宿》文);甲子、乙丑、丙寅等为当日的干支纪日(有的还在其下注有“金”、“火”或“海中金”、“炉中火”字样,这些均为当日干支的纳音五行)。

③“天官辰时”、“喜神午时”、“日禄申时”、“天乙酉时”、“福星未时”等,这些均是日干时神内容,是以当日日干而起的时辰贵神,由于“黄历”篇幅所限一般仅列其中之一。

④吉神“王日”、“要安”、“驿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属月令系统的神煞。

⑤宜“结婚、祭祀、出行、动土”和忌“治病、词讼”等,为当日宜、忌内容,由当日所临的十二建、二十八星宿和诸位神煞推论得出。

⑥每日冲煞:如“冲猴,岁煞北”、“冲鸡,岁煞西”等。

“冲”即地支相冲,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于是,凡子日,与午相冲,即为“冲马”;寅日,与申相冲,即为“冲猴”。黄历设立此款,是告诉人们,不要选用那些与自己属相相冲的日子。

岁煞,常居四季,成为“四季之阴气”,极其狠毒,能游行天上,所理之地不可穿凿、修营和移徙。不慎而冲犯这,家中子孙六畜将受伤害。然岁煞巡行的方位却极易寻觅。子日起正南,向东逆行,一日一位,四日一周,循环往复。

⑦当日“紫白九星方阵图”(有的还有太阴、太阳、孛星、罗睺、水星、金星、土星、木星、计都九方阵图)。

⑧“五不遇午时”、“五不遇辰时”等,为从日干而起时神,参阅《良辰吉时》一文。

⑨最后是当日的吉时、凶时

这些“子平、丑吉、寅凶”的字样,均是依据当日日干时神(日禄、喜神、五不遇等)、日支时神(日建、日合、日马、日破、日害、日刑以及青龙、明堂、天刑、朱雀等黄道黑道十二神)和其他时神(旬空等)推论得出。

黄历择日宜忌事项细说

黄历之中一般人看的最多的,应是每日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的那一项,命理师、择日师也由此栏所记,加上每日吉时凶时之参考,来替人决定日期。待读者了解之后,以后就不用去找择日师了。不过,若涉及个人八字项目,还是要找人排一排较好。

以八十五年一月一日为例,写有:

宜:安床纳财栽种结网扫舍宇祭祀沐浴裁衣进人整手足

忌:开市理发牧养纳畜造畜稠伐木做梁安葬破土开生坟

我们由内文即可「大概」知道意思,若要「开市」,不要选一日,可选三日,吉时是在「子午酉亥」,也就是凌晨十一至一时、中午十一至一时、下午五至七时及晚上九至十一时,以作息时间言,可选中午十一时至一时之间为佳。另外再注意当天「冲兔煞东」,肖兔的人要回避,勿朝东方去。把这些项目综合起来,就可以成为择日师了。

现就将农民历都有的择日用事术语批注列于下: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 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求嗣: 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开光: 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塑绘: 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出行: 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齐醮: 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

出火: 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纳采.结婚: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

裁衣: 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寿衣。

合帐: 制作蚊帐之事。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

嫁娶: 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纳婿: 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沐浴: 指沐浴斋戒而言。

剃头: 初生婴儿剃胎头或削发出家。

整手足甲: 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分居: 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

进人口: 指收纳养子女而言。

解除: 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

修造: 指阳宅之坚造与修理。

起基动土: 建筑时、第一吹动起锄头挖土。

伐木做梁: 砍伐树木制作屋顶梁木等事。

竖柱: 竖立建筑物的柱子。

上梁: 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

开柱眼: 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 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

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

盖屋合脊: 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

求医疗病: 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

安床: 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移徙: 指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

入宅: 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

挂匾: 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开市: 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开幕礼」「开工」同。包括:(1)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2)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立券交易: 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

纳财: 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酝酿: 指酿酒、造酱料等事。

捕捉: 扑灭农作物害虫或生物。

栽种: 种植物「接果」「种田禾」同。

畋猎: 打猎或捕捉禽兽。
《转》中国农历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大全

纳畜: 买入家畜饲养之事。

教牛马: 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破屋坏垣: 指拆除房屋或围墙。

拆卸: 拆掉建筑物。

开井?开池:开凿水井、挖掘池塘。

作陂?放水: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

开厕: 建造厕所。

造仓库: 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

塞穴: 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

平治道涂: 指铺平道路等工事。

修墓: 修理坟墓等事。

启攒: 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

开生坟: 开造坟墓。

合寿木: 制作棺材。

谢土: 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

安葬: 举行埋葬等仪式。

入殓: 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

成服?除服:穿上丧服、脱下丧服。

移柩: 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破土: 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现今社会上多已滥用,择日时,须辨别之。

端午节别称知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别称。

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

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历法、民俗说“盲年”

明年(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民间以无“立春”,称为“盲年”,以为结婚不吉。有情者纷纷赶在有“双春”的今年结束前办喜事,酒家为之火爆,颇赚了一笔银子。此俗何来?果然有理否?坊间有人撰文力言无稽,但语焉不详,宜当细说。

历史上使用过的历法,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盲年”是阴阳合历某种“置正”安排的结果。

阳历,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历法,它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运行,转动一周为一年——今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但古人的认识却相反。据学者考证,战国时还有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以天干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为名,如此十个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干支的“废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在那种情况下,节气的安排首先有“夏至”、“冬至”,继而又有“春分”、“秋分”,季节上的回归年先分春秋二季,后来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以至二十四节气。古代文献《管子》中有这种历法的痕迹,彝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之有关。岭南民间至今还流传“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就是民间对这种历法的记忆残留。古人确实曾经以“一阳更始”的冬至作为元旦。这种太阳历的回归年,不会出现“双春”和“盲年”现象。

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阴阳合历,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小月、大月十二个加起来,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两者相比,相差约十一天。为了协调二者,古人采取“设闰”的办法来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的。现在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上世纪有学者报告,南方的瑶族还保存着“十三月”的叫法。现行“十九年七闰”的制度起源相当早。我国的历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干支历日可查,足以为证。

但置闰月,未必就造成一年两个“立春”,或没有“立春”。这里又涉及“置正”的问题,即以那一个月为正月。从历史记载来看,这种“置正”比较复杂:

夏朝以寅月为正月,称为建寅;

商朝以今十二月为正月,建丑;

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建子;

秦朝以十月为正月,建亥。

汉朝建立,初承秦制,以为得水德,亦建亥;后来到武帝时,经落下闳推算,又改成夏历,以寅月为正月。

不同“置正”,就有不同的新年起点。例如建寅的,就以寅月的起点为元旦。这种办法,自汉武以来,二千年中,虽经不断完善,但大体沿用不变。

在各种“置正”中,以十月、十一月、甚至十二月为岁首的都不可能出现上文所说的“双春”或“盲年”,只有以现在的正月,即“建寅”时,才会这样。由此可见,“盲年”无春,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什么历法都有的,它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天无关,与运无涉。

但民间,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盲年忌婚”的习俗,此俗何来?

此俗何时起源已不可考,至于忌讳的原因,则与农业和生育有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皇帝和地方官都举行“劝耕”仪式,民间至今还遗留“舞春牛”之俗。这一天的天气如何,关系到一年吉昌。河南民谣说“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说“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不少地方还有立春的种种忌讳,可见重视程度。试想,一年中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没有了,那不是让人忐忑不安吗?

更直接的是古人将“立春”与生育联系起来。春天是生殖的季节,春不立,则生殖不旺。但这种忌讳更可能起源于岭南: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广州谓卵曰'春’,曰'鱼春’,曰'虾春’,曰'鹅春’,曰'鸡春’,'鸭春’。”岭南的“蛋”叫“春”。古代北方人叫“鸡子”,岭南人叫“鸡春”。“卵”、“春”与“子”在这里是同义的,而“卵”向来是生殖繁衍的像征。“无春”,等于“无子”、“无后”,这是婚姻最大的忌讳。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数量往往决定宗族的生存,因此,人口增殖有最高的价值。传统婚礼上充满了生殖的像征,如花生(喻男女间生)、红枣(早子)、莲子(连子)、姜(喻孖生)、芋头(多子),榄子(揽子)、饺子(姣子)等等,都表现了对人丁兴旺的祈求。结婚最忌无子,“盲年”无“春”,自然就被视为不吉利了,反过来“双春年里结婚大吉大利”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但,这实在是一种附会。

“盲年”不吉,双春就吉利么?山东、河北有“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湖北、河南,还有岭南都有“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双春”既利生殖,为何独不利种豆、养牛?这里的道理也是讲不通的。

至于“盲年”,老百姓也有办法对付:粤北翁源旧俗,“盲年”女子出嫁,带一袋熟鸡蛋,下轿时向人群一撒,大家欢呼:“新娘生春喽!”于是,诸事大吉,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由此看来,“盲年”不过是人们协调历法的一个平常结果,并非天定,也非不可避免,还有办法对付,“盲年忌婚”习俗的内核是人们对生育的追求,实际上更多的,只关乎“口彩”,没有什么道理。科学昌明如今日,还诸多忌讳,真是大可不必!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何谓朔望月 上弦 下弦

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

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提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怎样计算“伏天”夏九九歌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农历中的候应是怎么回事?

候是在24节气之后,我国人民又节气细化为候,是我国农历中的更小的阳历单位;

最早,从立春开始以5天为一候,一年共有73候(最后一候为6天或7天)是一种简单的平候(类似平气);

后来它和24节气相结合便去掉1候就成了从立春开始的72候即“一(节)气管3候”,成为节气的细化单位,这样平气对应平候;以定气对应的平候为半定候;

古代历法家刘焯提出了定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黄道上每隔黄经5度就是1候,而不一定是5天了;

我国现行农历使用定气和定候;

以上各种候虽然不一定都是5天,但“候”作为时间单位就是5天。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种“规范候”,就象现在的“旬”一样,一气为三候,前两候为5天,后1候到下个节气日前1日。

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和24节气一起构成了我国农历中阳历成分,是我国农历中的特殊的太阳历系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思想和我们精神财富。

如何在农历的初二确定本月的大小?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

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是小月,为29日;

这个方法在大多数都是准确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例外;

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我国古代历算中的“三正”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的“三正”一说是夏正(建寅的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正月)殷正(建丑,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上述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候国使用的三种历法。

另一说是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地正(农历12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我们现行农历在历算上使用“天正”,在民用年上用“人正”。

中国虚岁与周岁的互换方法是什么?

中华虚岁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民俗,它是以春节(农历新年)分界点的,而周岁以本人的生日为分界点的;

具体换算方法是:虚岁换算成周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周岁=虚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周岁=虚岁-1;

周岁换算成虚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虚岁=周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虚岁=周岁+1;

农历中的杂节气都有哪些并如何计算?

1冬九九:从冬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2夏九九:从夏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3三伏:夏至日后(不含夏至日)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不含立秋日)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4入梅:芒种日起第一个丙日;

5出梅:小暑日起第一个未日;

6春社:立春日后第五个戊日;

7秋社:立秋日后第五个戊日;

此外,还有大小分龙,分龙雨,三时等,还有“花信风”

花信风和花朝是怎么回事?

这是我国江淮地区按农历的候以花开为指示气温和指导生产生活的杂节气: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花朝节:在我国以有花朝节的节日,民俗史上有花朝节之说,亦称花日,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各地花朝节的定日虽各有异同,但均在农历二月中的某日。如洛阳风俗,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苏吴之地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日;而浙越民间风俗多以“仲春十五”(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

古代的太阳月亮出没方位和定时口诀都有哪些?

1, 太阳出没方位和时刻:“正九出巳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鸡场,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戍方,五月生艮属乾上,仲冬出巽入坤方,唯有十与十二,出辰入申细推详”。即是太阳每日出没方位,正月九月出巳入庚,二月八月出卯入酉,三月七月出甲入辛,四月六月出寅入戍,五月出艮入乾,十一月出巽入坤,十与十二月出辰入申。

2,月亮出没方位:“三辰五巳八午升,初十出末十三申,十五酉时十八戍,二十亥上记其辰,二十三日子时出,二十六日丑时行,二十八日寅时出,三十加末卯上轮”。即是初三、四日辰时,初五、六、七日巳时,初八、九日午时,初十、十一、十二日末时,十三、十四日申时, 十五、十六、十七日酉时,十八、十九日戍时,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日亥时,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子时,二十六、二十七日丑时,二十八、二十九日寅时,三十日及下月初一、二日卯。

3,杂论:“太阳一年一周天,任天为不及,一度一岁之积,而恰与天会,故太阳有三道。北道,北至东井去极近,南道,南至牵牛去极远,东道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此三道极至于牵牛,则为冬至,极之北至于冬井,则为夏至,南北极中,则为春秋分,其行西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 行东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所以成阴阳寒暑之节也”。还有太阴出没的方位,“其行天之度,一月一周,天与日会辰次之所,以为一岁,十二会得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月之三百四十八分,而与天会,是为一岁。故有九道,黑道二,立冬、冬至出黄道北,赤道二,立夏、夏至出黄道 南,白道 二,立秋、秋分,出黄道西,青道二,立春、春分出黄道东,并黄道,共为九道,故立春、春分从青道,分在甲度,立秋、秋分从白道,分在庚度,立冬、冬至从黑道,分在壬度,立夏、夏至从赤道,分在丙度”。

4, 猫眼定时歌:“子、午、卯、酉一条线,寅、申、巳、亥圆如镜,辰、戊、丑、未枣核形。”

5,定寅时法

正九五更二点彻,二八五更四点歇,三七平光是寅时,四六日出寅无别,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仲冬纔到四更初,便是寅时君须记。

6,日上起时法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顺行.

7,年上起月法:甲己之年丙为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见,甲寅之上好追求。

现行公历和农历的优缺点有哪些?

一,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

㈠,公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㈡,公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㈢, 历年和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

㈣,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

二,现行公历的缺点:

㈠,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

㈡,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

㈢,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并且排列不规则;

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和罗马皇权留下的烙印,不利于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㈤,置闰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

㈥,只管太阳,没有月亮的内容,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单轨制的太阳历法,不利于保护世界上的月亮文化,也不利于被这些国家的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㈦,由于历月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

㈧由于其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能和它对应的天象----太阳高度一一对应。

三,现行农历的优点:

㈠,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㈡,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㈢,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㈣,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㈤,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文化民族间的交流,

㈥,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它历法都要与进行对照,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四, 农历的缺点:

㈠,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㈡,历年长度,有353日是,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并且不利于统计年长;

㈢,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㈣,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㈤,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国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了。而不是迷信了。

上述公历农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西中不同文化和公历是平太阳历及农历是定太阳,定阴阳历的综合历法的差别上。

所以两历并用是有道理的,才能综合两种历法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某些知名人士对农历历法的双轨制的特点不理解,而西欧文明的强大,对农历产生了偏见,重西历而经中历(还包含中华其它少数民族历法),重太阳历而阴阳历的作法十分不利中华5000年天文历法文化的传承,并受此影响而不把农历历法写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最终使这一优秀的天文性质的历法被下一代彻底遗忘,这是十分可悲的,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农历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如金星周期等五星轨道周期的反映)历法,是现今世界唯一使用最先进的天文数据和理论编算的历法,是最彻底的定朔定气的历法。希望广大国人要把这部历法传承下去。

所以要运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公正并整体地看待农历历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5207.html

更多阅读

宁夏周易研究会《邀请函》 中国周易研究会

“第二届中国·六盘山国际易学学术研讨会——-黄河·人类文明与易文化”邀请 函尊敬的 刘世成 先生 /女士:2010年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主管部门以及国内外易学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由宁夏易学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六盘山国

《柳叶刀》中国医改专题全文,不收藏? b站专题收藏在哪

中国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萧庆伦在柳叶刀上发文,探究了中国医改现存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公立医院改革以便适应公共利益需要,同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概要虽然中国2009年的医疗体系改革在医疗保险覆

石凉《档案》解密——北京卫视 石凉档案解密全集下载

石凉《档案》解密——北京卫视《档案》——中国大陆独家的讲述式纪实类栏目,立足于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国档案机构解密的档案资料,用现代的视角解读历史,用独特的方式为观众提供真相。自2009年2月4日起,每周三晚21:35,著名影视演员、讲述人石

声明:《《转》中国农历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大全》为网友怒神为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