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材料 后进生材料的书写
2011-07-08 21:43:10|分类: 学生管理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小婦人"《转化后进生材料(网络收集)》
转化后进生材料(网络收集)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佛山市同济小学 许咏彤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省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铁军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灌水的2008-01-22 20:30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海州车站中心小学 章佃梅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 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应试教育的年代,后进生就是因为这个不 光彩的称号,使他们经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可如今教育出现了转轨, 已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每一个学生。这无疑对改变后进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素质教育中,他们可以得到关心、爱护的同时,他们的优点也可以得到进一步赏识。而这些正是他们以前所缺少的。现结合平时工作谈几点做法: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以勇气。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熟能无情”。由于后进生常常被遗忘,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由后进变先进不大可能。它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讲清道理,注意他们一点点的变化,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我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会改变的。
在我教学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有一男生天资聪慧,而学习却不尽人意。于是我首先从生活上照顾他。有一次,他生病了,当我得知后,找他询问病情,然后把他带到医院、挂号、看病、交费、拿药。我一个人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汉水浸湿了衣服。看完病回来,他又说肚子饿,我又赶紧给他买东西吃。放学后,送他回家。家长得知后非常感激。过了两天,该生病情好了许多。此时,我看他落了两天课程,我就在放学后到他家去给他补课。一遍不行两遍,这样不厌其烦地讲解,很快他就把课补上了。后来,我发现该生上课也开始认真听讲了作业也认真了。在一次班会上特别表扬了他。课后该生找我对我说“您这样关心、爱护我,我再不认真学习,我能对得起您吗?”从那以后,该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从这事可以看出对后进生的关心爱护是多么重要。
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严师出高徒,是的。但是凡事都得讲个度,任何事物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后进生的改造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对于后进生首先得给他们分分类,看看他们属于哪一类,是智力低的还是智力高的,只有弄清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智力低的学生,只有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分层次进行练习,先抓基础再逐步加深。能学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能过于勉强。我所教的学生中对那些智力低的,一篇不算长的课文要背好几天,于是我便给他们订计划,第一天只背第一节,甚至只有几句。这样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当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第二天,有的竟主动要求背两节,当然第二天也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内容第三天全背完了。当其中一个背完全文时,他长叹一口气说:“原来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当时我便以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启发他们。
对于那些智力还可以的则要多督促。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是他们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所以得多提醒,不能放松,多做思想教育。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启发他们,使其端正学习态度,然后再耐心指导,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教师在一旁鼓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心中有我。
三:挖掘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心。
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
在班级多开展一些活动,以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后进生展现自己闪光点,还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一次班级书法展时,意外发现一后进生原来却写有一手很漂亮的钢笔字,于是我把他的作品贴在头版头条,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让他负责黑板报的抄写,谁知他一次比一次写得漂亮。为此,我班的黑板报还受到学校的表扬呢。这次他可在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他的每门功课也有所提高,作为老师,有什么比见到学生取得成绩更高兴的事呢?
总之,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即好生一切都好,差生一切都差),用我们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灌水的2008-01-22 20:30
拥抱迟升的朝阳
我们常把孩子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 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些,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
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如何使后进生转化为合格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 关心爱护 春风细雨润心田
对学生的热爱,是班主任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产 生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有的老师不能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厚此薄彼,偏爱优生,而对各方面扯班级后腿的后进生,要么疾声厉色,整天训斥,要么不管不问,视而不见。“粗暴型”和“冷淡型”都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
1、不尽关怀,启动转变的推动力
多一些关怀,少一点责难,将更容易赢得学生对老师的感情。要注意观察,做到对学生情况了然于心,以便在他们退缩时,推一把,跌倒时,扶一把,遇到困难时,帮一下,失去信心时,鼓励一下;以便一有变化预兆,就能及时捕捉,并打好“预防针”,阻止其继续下滑。还要经常来到他们中间,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2.信任尊重,实行转变的内动力
关心只能启动转变,而要让要求进步成为后进生的内在需求,变“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就还需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后进生因为屡教屡犯,常常导致老师的恼怒,父母的责怪,同学的嘲笑,可能自己都不信任自己了。老师就要积极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美。不要用挖苦、讽刺、刻薄的语言来刺伤他们的自尊心,而应从内心里去尊重他们。我班有一个男孩子,叫范洁阳,认为自己反正学不好了,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弱小同学。值日工作不做,果皮纸屑随地乱扔,且一天天地变本加厉,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我苦口婆心反复劝导,无济于事。后来有一次,我发现他主动帮班级搬运纯净水,就在班上大力表扬,鼓励他继续为班级做好事。他听了十分感动,竟把搬运纯净水的任务给包了。我注意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范洁阳同学,感谢你在这一月中每天为班级搬运纯净水,说明你是一个热心,充满爱心的好孩子;你能一月如一日,又说明你有毅力。老师相信,你在学业上也能把这么多优点表现出来的,对吗?”以此来激发他的进取心。从此他在劳动上积极,做作业也认真多了。
关心就如一缕春风,吹开了后进生的心门,信任和尊重就像一阵细雨,慢慢的,悄悄的滋润着后进生的“心田”,让他们内心涌动起一股暖流,一股上进之流。
二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为了更好地带动后进生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需要分析后进生的后进原因,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及在家中的地位等等。只有全面了解后,通过教师把各种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才能剖析出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
有的后进生后进是因为思维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我就成立了一个“1+1”互帮小组,让一位耐心细致、责任心强的优生,常常辅导他,多遍讲解,多次练习后,后进生记牢了,理解了,优生也进步了。
有的是因为长辈溺爱,缺乏处事经验,引发自卑,胆小,丧失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分三步走:明理、体验、固行。如我班有位叫周文洁的女生,胆小,内向,怕说话,连举手也只敢伸出“半”只来。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提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周文洁也偷偷地举手了。我请她后,她站起来却愣在那里,一言不发,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还有同学在小声嘀咕:“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真笨!”这一下,她的脸通红通红,头埋得更低了。我连忙制止了同学的嘲笑:“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被难住的时候,我看周文洁同学是过分紧张,一时想不起来了。没关系,坐下来再仔细想想吧。”周文洁看了我一跟,坐下去了,我分明看到了充满感激的目光。下课后,我先给她讲了一些自信自强的小故事,告诉她觉得自已能做到或不能做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激励她树立自信心。接着,多给她创造一些机会,让她多锻炼,只有在身体力行中,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说。成功的快乐能成为巨大的推动力,推动着周文洁同学继续向前,不断尝试着去获取新的成功。我还随时随地的注意她,有困难时及时搀扶,促使她巩固已有的收获。通过这些,让她看到自身的优点,引导她意识到“我能行”,重新鼓起自信的风帆。
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心情压抑而沉重,心理负担重。如我班的周菲同学,原先活泼开朗,能说会道,整天笑哈哈的,同学们都戏称她为“开心果”。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开心果”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开心不起来了。我在无人处一问她,她就伤心地大哭起来,多次追问下,才哽咽着说:“我……我爸妈……离婚了,他们都不爱我了……”看着伤心欲绝的孩子,我的心头也沉重起来。我就把她父母请来,起先都不肯来,后来终于来了,两个人却互相指责,推诿。我就让他们冷静下来,告诉他们既然已经离婚了,现在就没必要再争吵了,应坐下来,为孩子想想,以孩子为出发点,共商如何互相协调,以让孩子尽早适应这一残酷的现实,让孩子继续快乐、活泼地生活、学习。通过三方的努力,周菲终于明白父母虽然离了婚,但仍然十分爱她。父母因为感情不合离异,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她又能抬起头来,发出爽朗的笑声了。
还有因为身体有病的,因为父母不重视的……我都注意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根据各自特点,“对症下药”,方法灵活多变,力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 齐心协力 拨开云天见月明
有些后进生,往往是由于家庭的教育不当所造成的。曾有父母到校告诉老师其子女在家每天看电视过十点,我问其为什么不阻止,他竟回答:“没人管得了他。”还有的父母平时不管不问,一旦发现子女犯错误了,就抓起来一顿棍棒,打完后又不闻不问了。“溺爱型”和“棍棒型”都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曾听见过这样一向话:如果预防孩子不良心理的第一道“水龙头”——家庭——没有拧紧的话,那么“堵漏”的任务就落在第二道“水龙头”——学校教育身上。我认为,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需要学校、家庭等多方面配合,双管齐下,齐抓共管。为此,我频频走访这类后进生家长,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如上文提到的那个爱看电视的后进生,在和老师的多 次谈心后,明白了过分多看电视的害处,并在其家长的督促下,很快改掉了这个坏毛病,现在只在周末时才看得晚一点。
又如我班的陆阳家长,是“棍棒型”加“冷淡型”,其父母固执地遵循着一句老话:“棒头上出孝子”。儿子成绩下降了,打一顿;儿子在外闯祸了,打一顿;儿子不听话了,再打一顿。打得儿子见了老子,像老鼠见了猫。而儿子平时在家玩“电子宠物”,在游戏机室打游戏机,母亲却无动于衷,不加阻止。父亲还说:“玩玩游戏机,可以使头脑活络。”这是把打游戏机与打电脑混为一谈。我主动为他父母在图书室借阅了一些针对多打游戏机的害处,以及有关教育观念的书籍。后来,他父亲感慨地说:“老师,多亏你那些书,我一直以为溺爱孩子不好,没想到,太严了也不行啊。今后我也要注意一下我的教育方法。”
转化后进生,一方的力量可能薄弱了些,需要学校、 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创造和谐温暖的教育环境,才能拨去后进生心头的云雾,才能拨开云天见月明。
除这三点外,班主任还应为人师表,让后进生以自己为楷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的教诲是不能志记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孩子们的心里,班主任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小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当然,后进生的转化有其反复性和多变性,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好这一项工作。
灌水的2008-01-22 20:30
因势利导 转变差生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话题。然而,如何使这项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则有巧妙不同。我的体会是转化后进生,要因势利导。
一、捕捉闪光点
能不能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做后进生转化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要细心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如我班三年级学生陶建平,成绩较差,但他很喜欢乱发言,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他,回答错了,也从不批评他,帮他及时纠正,要他说完整话,并教育他写作文就是很多句完整话连起来的。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他的语文成绩大大提高了。
二、适时教育
教育好后进生有一个契机问题,这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援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完善认知结构,开发非智力因素一般由于认知存在偏差,总以为不是块读书的料,因此教育中要循序渐进,完善强化认知结构,同时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上的后进生在智力上与优生并无显著差异,在营养健康方面不会对他们学习活动产生多大的负作用。他们的"差"主要表现在非智力方面。由此,我在学习中,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抓反复,反复抓
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尽管后进生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灌水的2008-01-22 20:30
后进生的管理办法
转化后进生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全面加强转化后进生工作,规范转化后进生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班科任老师应于每学年初,对所接任班级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列出后进生名单,并填写《转化后进生情况登记表》送交教务处统一填造《后进生花名册》。
二、学校于每年9月15日前,在对全校后进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转化后进生工作计划》,并印发全体教师执行。转化后进生工作计划必须包括:(一)、基本情况分析;(二)、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三)、月份工作安排。
三、学校及全体教师应加强对转化后进生工作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同时,应积极转化后进生工作经验总结,做好推广交流工作,做到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并做好后进生工作资料建档工作。
四、转化后进生工作列入学校及教师工作考核的很需要内容,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转化后进生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
灌水的2008-01-22 20:30
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
三水市白坭中心小学 邓权真
后进生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根据国家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最大和成绩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些心理学家也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
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此,形成了与一般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如自卑、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对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不合群等。而形成非智力型学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家庭教育不当。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随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②社会的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影视影响。③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一、克服偏见,“偏爱”非智力型后进生。? 由于非智力型后进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慢慢养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对他们一定要施以爱,要克服偏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偏爱”他们,要像农民对弱苗那样,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它幼苗一样,能茁壮成长。“偏爱”后进生,能更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密切师生的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有利于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能使教师更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有一位学生,一直是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很多老师说他是“烂泥扶不上壁”,对他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他也知道老师看不起他,自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应有的尊重,所以自暴自弃,自称为“烂泥”,认为自己总比不上别人。接手这个班后,我深入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谈心,从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把他和优等生一样看待,而且对他是“偏爱”的,同时,教学时我给他多个“优先”,即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对他在学习或纪律上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同时又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我还鼓励他积极参加班队活动,号召班干部带头与他一起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等,满足他的健康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消除了自暴自弃的心理,不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他不再认为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可见克服偏见,“偏爱”后进生是转化工作的第一步。
二、多给一点宽容。?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犯错的机会更大。他们的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忘却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一次,两位学生在课室打架,还损坏了课室的课桌。我得知情况后,并没有当众训斥他们。而是把他们叫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当时他们还气在心头,我让他们站着沉默十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们的气也消了一大半,我这才了解他们打架的原因,其实他们当时只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各自为维护自己的面子形成对立情绪而逐步升级,最后导致打架。这时,他们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正低下头等待老师的处理。我想:这是他们一时冲动引起的打架,不能把他们当坏孩子处理。于是我作出这样的处理:犯了错误要改正,认真写一份检讨书,还要修理好损坏的课桌(其实只须钉几个钉子)。他们听了都非常惊讶:“你是第一个不在我们父母面前告状的老师,要是以前的班主任,非把我们拉到校务处训斥一顿,然后向我们家长告状不可。我们一定认真改过,修好课桌。”这样的处理,令师生间的隔阂消除,班主任的宽容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是爱护的。自此,这两位后进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学习和纪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当然,宽容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蕴含着班主任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三、善于发现非智力型后进生的闪光点,扬其长,改其短。? 每个后进生都有差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只要我们抓住其闪光点,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取得同学们的信任。有一位后进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校经常欺负弱小同学。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了解到他学习成绩差是由于父母对他的学习从不过问,他自小贪玩形成学习懒散,经常不交作业,由于父母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对他打骂,使他养成欺负弱小同学的坏习惯。开学不久,我发现他有一个优点,就是有时上课较认真,积极举手争取发言,而且有时的回答也比较准确。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他有一定上进心,有一定智力,只是自小养成坏习惯,一时改不了。在一次班会上,我特别表扬了他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发言这一优点,要求全班同学学习他的优点。这一次的表扬令他兴奋不已。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指出他平时调皮捣蛋、欺负弱小同学的坏行为要不得,以后要努力改正。我还有意安排他负责护送一队小同学放学。经过这一次的表扬,他学习更起劲,而放学时护送小同学工作也做得很出色。我又再一次表扬了他。从此,他慢慢变好,学习有进步,坏行为也大大减少了。有时,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有些闪光点的确是一闪而过,很难觉察。这就要求老师要以辨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不辞劳苦地像淘金工人那样,锲而不舍地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再抓住其心理特点实施转化。有一位女学生,人不算笨,可就是经常不完成作业,因而学习成绩低下。有时就算是完成作业,也是老师多次催促,她才慢吞吞地做出来的。后来我了解到她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她过分溺爱,造成她从小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愿做作业。一次课间,我无意中发现她正在耐心地帮一位后进生讲解数学题。这时,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在一次班会上,我向同学们提出让她来担任小组长。我一说完,马上从她一闪而过的眼神看出她的喜悦。但当时班上很多同学却不满地说:“她常不完成作业,也能当组长?”我用信任的目光望着她,对大家说:“我相信她一定能当好小组长这份工作。”果然,从第二天开始,她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能认真做好小组长工作。在转化工作中,只要扬其所长,克其所短,就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四、抓住反复,促进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转化的过程是有反复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进其飞跃。如刚才谈过的那位欺负弱小同学的学生,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故态复萌。我抓住他的这一次反复,多次跟他谈心,鼓励他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以使他的精神集中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减少他调皮捣蛋的机会。在一次班际的拔河比赛中,我有意地让他当领队,在比赛中,他指挥自如,调配有方,使我班战胜了别的班,为班级增了光,我对他的组织才能大加赞赏,同学们对他也产生了好感,他也乐滋滋的。从此,他慢慢地把那些坏行为改正了。正是由于抓住了他的这一次反,采取心理攻坚战为他寻回自信,令他赶上了先进。?
五、培养后进生的心理承受力。? 后进生并非永远都是后进的,他们也会有进步的一面,但当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时,他们就会感到苦闷、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就要求老师抓住适当时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看到前景,点燃新的希望,引导他们在挫折面前学会自我调节,克服脆弱心理,增强抗压心理。如刚才谈过的那位女学生,本来自她做组长以来每天都依时完成作业,但过了半个多月,她一连两天都没有完成作业。我找她谈了两次,她总是默不作声。后来,我从她母亲口里得知,她参加了学校的少先队鼓号队训练,听说快要参加比赛,她高兴得连忙叫妈妈买好了比赛用鞋,但后来不知为何被取消参赛资格,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她意志消沉,脾气暴躁,回家不但不做作业,而且常常对父母发脾气。当鼓号比赛那天,鼓号队经过她家门前,她也不让母亲出去看。当时我是鼓号队的教练,我很清楚她被取消参赛资格的原因。于是我找她来谈,分析她被取消参赛资格的原因是她踏步时腿抬得不够高,而且老师多次指出她也没有改正。指出学习与训练一样,不努力就不会有好成绩,小组长工作也是一样,要当好一个干部,首先自己要模范带头,否则叫别人怎么服你呢?我又指出她半个多月来依时完成作业,认真做好小组长工作都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希望她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中午上学,她就把作业交上来了,而且做得既工整又正确。以后,她的作业再也没有迟交过,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在第二学期,她还被学校评为“文明学生”。?
在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提高工作,就能促进更多的学生由后进赶先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灌水的2008-01-22 20:31
克服孩子的个性弱点
冉孟琴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实践中又存在着很多问题,困难虽然存在,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够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而是要考虑,如何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
我们不得不承认,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 如好胜、自私、独立性小、依赖性大、宽容度小。这样,在生活中遇到新的矛盾后,就很难单独处理,而往往发生什么意外,不仅对孩子本身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以后的教育留下后遗症,因此,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帮助孩子克服个性弱点。
如我们住读班孩子,经济条件好,因此孩子们热情大方,肯帮助别人,特别是经济上的支助。但他们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那就是特别"小气",平时只要稍多说了一点关于他们弱点的话,那就可能导致他暴跳如雷,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记得那是刚入学不久,孩子们正在外面玩耍,其中一个孩子根据另一个孩子的长相特点,编了一句顺口溜来唱,那个孩子听完后,立即扑过去,要与编顺口溜的孩子拼命似的,又哭又闹,整个人气得上气不接下气,非要那个孩子立马道歉,否则誓不罢休。我极力劝说他们,暂平息了风波。为此,我也看到了这些孩子致命弱点,如果这种心态不加以教育引导,发展下去,将成为一个病,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所以,我经常利用朝读、队会,组织住读班读报,并经常以他们所崇拜的球星、歌星、名人轶事教育他们,由于孩子们读书多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因此脾气就好一些。
另外,我还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有意识组织一帮一活动,让这部分孩子心中存在一种竞争的差距,一种崇拜的心理,以达到教育目的。通过几年潜移默化的教育,循循善诱的自导,孩子们逐步克服了特别小气的心态,现在他们之间随意开开玩笑,孩子们不在意了,这是一种进步。虽然孩子们身上还有诸多缺点,要我们正确的去引导,不忽视他们的随习,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个性弱点,走向个性的完善,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的2008-01-22 20:31
多给学生以信任
陆翠金
实践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
一、 信任激励
就是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语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尊重激励
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对此,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有关实验表明,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受到批评训斥后,学习效果就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ΧΧΧ,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三、 帮助激励
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如我在教《台湾的蝴蝶谷》时,提出当堂背诵全文的目标,在目标达成验收中有两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没有会背,我就帮他们找到了原因,指导他们背诵本文的方法,使他们当堂完成了背诵任务。从此,这两位学生的课堂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加了。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迷惑状况、遇到困难、思维阻塞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不及时地予以帮助,那学生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大,欠的"债"就会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课堂教学效率只可能是每况愈下。
四、 赏识激励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在灵活把握。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朝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标努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灌水的2008-01-22 20:31
课堂教学要重视困难生
转化一个学习困难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习困难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应从课堂教学着手,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对待学习困难生。
一、树立信心,克服偏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生智力并非都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长处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有时甚至与老师唱对台戏。为了促进学生困难生的转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起转化学习困难生的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这些同学多提问,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二、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学习困难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接受能力差,老师所讲内容大部分同学都懂了,但他们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老师不注意到这一点,不顾教学实际,不考虑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按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向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容易掌握的知识,作业上开一些“小灶”,从易到难,提出目标,从简到繁,因势利导,使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
三、超前辅导,课后点拨
为了使学习困难生能对新授内容有所适应,老师可对他们进行课前辅导,并对辅导中用到的旧知识及时补充,以减少因旧知识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习困难生,新授结束后,教师要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分别点拨难点弄清道理,安排一些他们能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同样尝到成功的喜悦。
灌水的2008-01-22 20:31
烈马的转变
李 莎
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我初为人师,经验不足,但在这短短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育苗人,要有爱苗心”,尤其对“三类苗”更要爱之至深,对他们我们只能锄草追肥,切不可厌弃拨掉。
本期,我担任110班的班主任,说实话,开始压力还挺大的,开学报名时,我就发现有几位同学“锋芒微露”,没过几天就“脱颖而出”:×××,脾气火爆,好逞强,是“拳击能手”,××,在同龄人中个子赫赫,好讲“哥门义气”,搬弄是非,×××,成绩较好,性格孤傲古怪,暗地捣乱,对老师不屑一顾……“擒贼先擒王”,我发现他们的头头是欧阳××,看上去还真有点“领导风范”,我在脑子里琢磨着,怎样让欧阳××转变过来带动其他几个“齐天大圣”的转变呢?我决定不动声色地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通过几天的细致观察,我发现欧阳××几乎没有集体荣誉感和旧属感,甚至有意毁坏班集体荣誉,上课从不听讲,不停地找周围每一位同学聊天,成绩极差,自习课大闹天宫,与日俱增为严重的是常打架斗殴,欺负女生,经常出入于电游室等不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无故旷课,惹事生非,满身恶习。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开始暗暗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小学时的情况等,从侧面了解到,欧阳××家住高陇镇光明村,家里经济状况较好,由于离高陇墟不远,从小就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品质败坏,成绩一向较差,而其父母无暇顾及,家庭教育较少,在小学时,还没有哪位老师能驾驭这匹“马”,名气一大,许多老师放弃对他的教育,任其自然,但他身上也有闪光点,头脑机灵,号召力较强,正当我无从下手时,教室的玻璃被打碎了,是他干的,我想:“对症下药”的时机来了。
我将他叫到房间里,亲自背一条凳子给他坐,他先是惊讶,但始终不肯坐下来,站在那里东张西望,一副神情很悠闲的样子,我问他:“教室的玻璃被人打碎了,你知道吗?”他赶紧抢白道:“又不是我打坏的,关我什么事?”我想:“不承认就证明他还在乎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并非无药可救,我看到一丝希望,我接着问:”那你觉得这种损坏公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呢?他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紧紧追问他:“要是你家里的玻璃被人打碎了,你会怎样?”“很生气,揍他一顿,要他赔。”这回倒是很干脆,“那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帮老师把这个人查出来?”他又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走了。
这件事情暂时告以段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特别关心他,或许体验到师爱,他的敌对情绪渐渐消失了,“烈性”减少了好多,日子在流逝,在第一次选拨班干部时,我第一个就推荐了欧阳××,如我所料,全班一阵轰动,当然,包括他自己,甚至有学生说老师没有“慧眼”,这时,我因势利导,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而要看到他的闪光点,对于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能挖苦、讽刺,而应帮助他改正,这时,我分明看到欧阳××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我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但我想,他的心情肯定和他的表情一样复杂,这场风波总算平定下来了,最后大家决定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当天傍晚,他又一次来到我房间,我态度仍然很温和请他坐,他站了很久才小声地说:“老师,玻璃是我打碎的,我赔。”我想:这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于是抓住时机和他谈心,告诉他,犯错误并不可怕,只怕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历史怎样已无所谓,只怕被同一块石头伴倒,我还表示,绝不会看不起他,会帮助他改正,我暗暗观察他的反应,发现他垂着头,很安分地听着……
从这以后,我对他付出最大限度的热情和耐心,多次找他谈话,时时提醒他,帮助他,当我听到班干部向我反映“欧阳××变了许多,他还会记单词,搞劳动主动多了”时,一种成就感在我心中涌起,可是这种感觉并不太长久,欧阳××又“反弹”,他拉拢一些“喽罗”和他一块儿旷课、下河游泳,在班里影响很大,这次,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而是想办法扫清他的外围,做与他一同违纪的同学的工作,并在班里三番五次地讲明辨是非的道理,这样,他的“喽罗”自然没有违纪现象,班上出现较稳定的局面,我想,当他忍受不了这种孤立时就会变本加励地施展坏影响,我抓住这个时机找他谈话。“这几天班里纪律很好,我很高兴,你作为班干部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没有,我觉得你处处孤立我”,我说:“我什么时候孤立你?我让同学们分清是非,错了?同学们认为你“非”错了?其实你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可你就是要逞英雄,你不是很有号召力吗?怎么大家都不听你的?说明你的号召力远不如我,同学们不是和你划清界线,而是和你的行为划清界线,他们是在帮助你啊!你也可以和错误划清界线,那咱们不就站到一起吗?”这次谈话后,他便转变了许多。
我想对于这样的学生,做老师的应该牢记十个字“极大的宽容,细微的观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时时提醒他,帮助他,再烈的马也会驯服,任何一个不付出爱的老师的任何“宏图”都只是空想。
灌水的2008-01-22 20:31
尊重学生人格 加强差生转化
嘉兴建筑工业学校 马素华
嘉兴农业学校 何雍泽
自尊是人格的基本要素之一。青少年学生血气方刚, 自我意识 、自尊心理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 更是如此。由于涉世未深,阅历不丰,他们又比较稚嫩脆弱,在努力维护自尊之时易产生 自卑,在渴望理解之时易自我封闭。中专生和职高生大多比较顽皮,成绩 偏差。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差生;在家长眼里,他们是不争气的孩子。学校的歧视、家庭的 威压,使他们深感自卑和压抑,渴望改变环境,获得理解和尊重。然而受应试教育唯分论的 思维定势影响,教师往往视之为劣等生,嫌他们素质太差,难成气候,从而在思 想上轻视他们,教学上忽略他们。他们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和践踏,希望一次次破 灭 ,原本自卑之心更为自卑,冷漠的环境使他们变得更加抑郁,甚至“破罐子破摔”。如此 恶性循 环,形成了素质教育的障壁。尊重人格,就因此成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呼唤, 成为激活他们心灵的及时甘霖。?
尊重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 学生 同样如此。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 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 友 善,产生信赖感。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 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 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 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 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留级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 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 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 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 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 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 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 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 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 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 ,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 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做为检验师德的试金石,为完善 自我,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灌水的2008-01-22 20:32
差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增宝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九七学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九八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同学还当面辱骂女教师,气得这位女教师哭了起来。我现结合学年小结,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以上五种情况,且称作“五H”吧。
当然,实际表现中,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的则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而“毁”,不一而面足,这里不多谈了。
三“差生”的典型例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举几个典型例子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我班级的多数是现在的班级;有两个已经毕业,但因为例子很典型,故而仍然采用,以作分析。
A,全××: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一时已经留过一级,如今到高二学习成绩是年级倒数前三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竟有五科不用格。
B,张××:该同学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学期期末学习成绩下降到年级的280多名。
C,朱×:该同学从外地转入我校,因成绩特差而连留两级,在高一读了三年,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也极差,是学校有名的“四大金刚”;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曾与老师发生过几次争执,不服教育。老师对他有看法,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有上进之心。
D,胡××:该生是上一届学生,去年已经毕业,但例子极为典型,故仍需借用,他英语奇佳,而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畸形发展一类,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差生”。
E,凌××:该生也已于去年毕业,理由同前。此人脾气极为古怪,在班级中绝不多说一句话,独来独往,让人琢磨不透。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不常返沪。我要跟他家长见面,联系了二年,竟未能成功,有一次事先跟他家长约好见面日期却又被他专函写信通知我,解释家长因情况突然变化提前离沪而未能成行。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F,沈×:该同学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身体极差。高一时突发“胃出血”住院治疗,高二、高三又连续复发,也是一个极特殊的“差生”。
四、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1、诚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如C例子中提到的朱×。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免费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使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父母都是文艺界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组织演出,父亲原在外地工作,调入上海后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他曾经获学校电脑操作比赛二等奖,他自己会装修自行车;会装卸电脑,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现代舞蹈一等奖和外国歌曲演唱一等奖。在他过二十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十六寸的鲜奶大蛋糕去祝贺。他激动地说:“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2、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A例中的全××,来我班时,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三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按学校升留级标准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除了留级的危险。
如F例中的沈×,体质很差,在校三年,连续三年突发胃出血。对这样的学生,我是平时如关心自己子女一般去关心爱护;他在医院时我则多次去探望,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痊愈后,我一方面尽力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为他热饭热菜,一方面帮他补课。该同学在第三次住院不久即参加了高考,结果以428分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
3、严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例B张×,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4、宽
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例E中的凌×,该生在班级里一直不声不响,又有点“口吃”,穿着很朴素,一看就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实人。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几次要跟他约见他父亲,都被他以“父亲未回来”而档驾。有一次,校长找我,说有个家长向区教育局写了信,反映六十中学王增宝老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连“学生手册”都没发。我当时就判断很可能是该生的父亲写的,因为我的学生手册都是亲自交给每一个学生家长,唯有他。例外,因为他家长长期不在家,“学生手册”是让他带去的。这事又不好揭穿,我便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家长什么时候回来,但一次又一次被他以各种理由挡住,我便决定先到他家看看。第一次到他家,门紧闭,我喊了半天,叫不开,第二次再去。这次我先问邻居,他在不在家,邻居肯定地说他在家,我又使劲喊了半天,还是不开。最后还是邻居到楼上,从隔壁阳台去喊,他才下来开门,说是“睡着了,没听见”。进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很艰苦,我满身是汗,他家破扇子也没有一把,用了一只脏兮兮的杯子倒了杯凉水给我,我也没敢喝。我很同情他,一个人又要学习,还要自己烧饭洗衣,很不容易,回来后便给他免去了学费,免去了各种补课费,还拿出点钱资助他的生活,但我总想碰他父亲一次,解除开我心中的疑问,每次问他,总是说,前几天回来过,昨天又走了。我想,这个孩子独立生活很不容易,等于是既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我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点。有一次,我又去家访,这次他听到我的声音就下来了,我问他爸爸回来没有,他说没回来,我提出要上楼去坐坐,他也不置可否,态度很冷淡。我当时曾想别上去算了,上去也没有很大的必要,但我还是上去了,想看看他最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好帮帮他,但当我爬上这老式房的阁楼时,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爸爸正坐在屋里!这次我的心里可真气坏了!从教二十年,从黑龙江边教到黄浦江畔,我还真未见过这么一个当面撒谎竟毫不脸红的学生!他于学生中一向有“老实人”的美称,想不到说起谎话竟如此从容不迫!我受骗了!受骗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受骗于一个我为他省去了许多开销的学生!我感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惊!我跟他爸爸交流了情况。原来他爸爸最近常回来,他也在奇怪六十中学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于是他就向区教育局写了这封信,我让学生转交的“学生手册”被该生藏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要不要处分?要按我的心情,真想要好好整治他一番,但后来我想,还是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我于是连续几次耐心地找他谈话,帮他认识这种撒谎的危害性。该同学痛哭流涕,发誓决不再犯,于是我就没有处分他。来该同学表现的确不错,被发展为共青团员,后来以437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学文学院。
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对学生的处分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给他们的成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5、实
帮助“差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
例D的胡××,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差生”,英语特别好,可用英语当场讲解足球比赛,可用英语当场凭记忆翻译出他的中文演讲稿,但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于严重“瘸腿”型的“差生”。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既然英语奇佳,说明此人天资不差,记忆力也不错,那怎么会语文、数学却都不好呢?关键还是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越来越差。我便一方面寻找机会创设条件让他发挥自己特长,一方面为他约请数学老师“单兵教练”,我自己则每星期为他补两次课,并经常关心检查有关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后来该同学会考时英语语文考了A档,数学考得B档,高考进了上海大学外语系。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六十中学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六十中学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六十中学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
灌水的2008-01-22 20:32
巧洒甘露转化差生
后进生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爱和信任的缺乏,常会使他们自卑感增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这种转化差生的甘露如何洒?我的体会有“三巧”。
一巧:抓住契机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用甲学生之长去比乙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后进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
刚接收一个班,我了解到班中一杜姓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被同学称为“低能儿”。做第一次课堂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他正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虽然,他的作文文句不通,练习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会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二巧:注意场合
对于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的后进生,我一直坚信:他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没有也不会改变,所以更需要教师的赏识。平时,我注意表扬场合的公开性,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品尝到幸运的甘甜,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
小莉因种种原因留级,流着眼泪重新走进五年级的教室。好长一段时间,她愁眉不展,自卑的阴影笼罩着她。一堂公开课上,小莉怯怯地举手,答对了一个问题,我马上向她翘起了大姆指惊喜地夸奖:“你回答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学得更好!”后来,小莉在周记中写着:“……当顾老师喊到我的名字时,我一愣,站起来紧张得两条腿直发抖……没想到老师会当着这么多人表扬我,那时,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我,我一时高兴得忘记了坐下。……因为这是我从来没有受到过的夸奖呀!我想,今后我肯定不会令老师失望的!”可见,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那扬起的帆,教师应不断给学生送去幸运的东风,让学生乘着东风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巧:尊重爱好
转变后进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其爱好,因势利导。?
小超是班上鼎鼎有名的调皮鬼。学习极差,但篮球打得非常出色,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名主将。针对这样的后进生,我采取鼓励、表扬、激励三级表扬的方法。平时,我抽机会给他讲述乔丹等世界著名球星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点燃他求学习上进的火花;同时,称赞他的球技,鼓励他在训练中要认真刻苦。其中考试前,我对他加强课外辅导,还请几位班干部和他结伴,在双休日帮他补习功课。一段时间后,小超的学习慢慢进步了,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他学习勤奋、知难而进的精神,也希望他在篮球比赛中为学校争光。此后,我发现他以自己特有的一种自豪感推动着较强的学习兴趣。课上坐不住的现象减少了,期中考试打破了语文、数学一直拿红灯的记录,同时,在市级小学生篮球锦标赛中,他以个人得分最高的成绩为学校赢得团体第二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我送给他一个篮球模型,并在基座上写着一句激励的话:“今天,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明天,你的球会投得更出色!”
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后进生的心田。
灌水的2008-01-22 20:32
后进生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有经验的中学教师都了解,教育难度最大的是初中差生。这和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控制自己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强,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品德方面的缺陷。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大教育因素中,人们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发现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学校的学生,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基本是相同的,而只有少部分家庭环境不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学生成为差生。这说明社会、学校、家庭三大因素中,家庭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社会环境、学校条件是两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任何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但家庭环境却是一个比较灵活机动的因素。因此,对于学校教师,特别是对于担负着品德教育主要任务的班主任来说,如果能用教育科学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差生进行教育,那么差生的转化和进步是完全有可能的。
既然差生的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必要谈一谈对差生科学概念的界定问题,还要学习一些有关差生教育的科学理论,以及有关差生的新的科研成果。
差生一般指中、小学生中学习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而对那些不仅学习差,而且品德也差的学生又称双差生。双差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家长的反感和烦恼。我国从198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接受教育成为学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工作者不允许对差,特别是双差生采取厌弃态度,所以又把差生改称后进生,意思是差生是可以进步的学生,只不过比其它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但是,无论是称呼差生,还是称呼后进生,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角度去分析,它们都属于普通概念,还不属于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而普通概念不具备这些特点。在我国对差生、后进生的内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我国从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后,才开始出现班级授课制的学校,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到1949年小学生在校率也仅5%,所以中小学校的差生是很少的。而且差生可以随淘汰,品德太差扰乱教学秩序的可以开除。可见,教师对差生无需下大功夫进行专门研究。即使在解放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学校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对差生仍实行淘汰制度,特别到初中阶段,差生占比例是很小的。这就是中小学差生的研究在我国未能引起重视和形成系统教育理论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差生”、“后进生”的内涵还不具备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特点。但由于国内外教育理论中也常使用“差生”概念,而“后进生”只在国内使用,为论述方便,本文只使用“差生”概念。
“差生”、“后进生”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称为“问题儿童”。我认为,“问题儿童”是一个科学概念,因为它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所以,教师要研究差生,首先要学习特殊儿童教育学中的“问题儿童”的教育规律。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的障碍要比攻击型问题行为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来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仍把攻击型问题儿童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它与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学习成绩、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定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进行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暂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家长和教师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做科学的分析。对他们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以上介绍的有关“问题儿童”理论,对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差生转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初中阶段,具有攻击型问题行为的问题儿童对教学秩序的干扰是十分严重的,他们的辍学率也很高。攻击型问题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精神卫生研究理论把攻击型问题行为称作“行为障碍”,把退缩型问题行为称作“情绪障碍”。据《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刊载的《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刍议》一文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调查研究所1984-1985年对5680例儿童少年调查,发现行为障碍发生率达20.7%,情绪障碍发生率达25%。
又据1993年第5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刊登的《湖南省13~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学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一文介绍,他们使用DSM-Ⅲ-R为诊断标准,对湖南省2522名13岁至16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至16岁青少年患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环境。按照作用的大小,他们排列出6个方面的原因:①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②父母粗暴打骂的教养方式;③学前寄养史;④男性;⑤家庭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小;⑥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高。该文还介绍了国外心理学家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波多黎各等国所做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3岁至16岁青少年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均在20%左右,患病原因大都与不良的家庭环境相关。
以上两篇心理卫生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初中差生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它们提供了初中差生约占20%的可靠数据;第二,它们用调查数据证实差生行为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环境。许多班主任对差生所占比例和品德缺陷的形成是家庭原因是有感性认识的,但个人经验往往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原则或模式。而如今有了问题儿童理论的指导,又有了心理卫生科研成果做可靠的依据,就可以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去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而使转化差生对“对症下药”,取得成效。
灌水的2008-01-22 20:33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怎样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①
(一)——超限逆反
逆反是指个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其实这也是一个十分容易理解的生活常识。我们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那些不利刺激我们接受的限度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我们接受起来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你很喜欢吃饺子,但是如果一个星期每天三顿都让你吃饺子,你一定会产生反感,也就不会再有享受美味佳肴的愉悦了。这就是说,即使有利于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根本性的逆转,由原来的赞成、接受、欣赏转为反对、拒绝、逃避的态度和行为。在班级的管理、教育中,特别是量化管理的制约下,为了班集体尽快达标,有的班主任就经常不断地强调着每一条规范要求,有时在整个一节班会课上,学生的耳朵里灌入的都是这种机械的语言重复。所以,有些老师的嘱咐早已被学生评价为“唠唠叨叨”,甚至对老师讲话的语言顺序都已经十分熟悉,几乎在老师的第一句话说出以后就能准确预知第十句话的内容了。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即使你讲的话都是真理也已经毫无作用了,只是强化了学生的超限逆反心理。当然有许多必要的规范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并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策略意识——同一个道理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导演小品、歌曲比赛、学习格言、诗歌朗诵、演绎生活、塑造人格的有效手段和途经,为什么非要迷恋于自己枯燥无味的说教呢?更何况这种超限逆反心理容易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因为教育方式的单调乏味恰恰说明了我们育人智慧的匮乏。
在班级的管理、教育中,注重教育的活动性是防止学生超限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则。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改善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健康丰富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引导他们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建造班集体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必要的说教和灌输是绝对不可偏废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说教和组织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的中小学生不是一架机器,他们是具有丰富感情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他们广阔的情感世界不应该成为教师遗忘的天地。不论是说教还是活动,都应该想到是否建立在能够满足他们精神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使我们的要求的规范真正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否则,他们就会首先在情感上关闭了接受教育的大门。
怎样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②
(二)—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指的是理由不充足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禁果”的说法取自古希腊的传说;伊甸园中的夏娃被禁止摘食善恶树上的禁果,然而夏娃却终于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了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老师在提出一连串严格“禁止”的时候却往往疏于必要的解释说明和富于启迪性的教育疏导,所以这些简单生硬的“不许”、“不准”就像一道道的紧箍咒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天然”的反抗。
当然,制定禁止性规范并督促学生遵守执行是我们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或依赖禁止性规范,那么无论对于哪一个学段的学生都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代的中小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他们在世界信息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从很小的年龄开始就和自己的父母同时成为各种画面、音响的受体,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接受各种现代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定见解,而且有些见解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学生的禁止性要求如果没有说明或者说不出充分的理由,那么学生也就没有充分的理由服从你的禁止性要求,而且会根据自己对事情的认识理解提出拒绝服从要求的理由并做出相反方向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管理教育中常常出现“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的心理原因。
我们一些老师有时也明明知道自己的作法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又经常以“恨铁不成刚”、“我是为你好”的动机来自慰。殊不知,这种不顾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企图以简单生硬的“情感刺激”来迫使学生就范的办法常常会适得其反,因为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是改变学生认知和发展他们健康情感的首要前提。学生不是没有情感的知识机器,我们决不可能只靠简单的命令来要求,特别是一条条冰冷的禁止规范使他们不断“生产”出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学习成绩。
总之,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建造一座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乃是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校园中的“心罚”现象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校园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心罚”现象却在一些学校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小学、幼儿园,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懂自尊心,对一些学习困难生不是积极引导、耐心帮教,而是打入另类,不管不问,一推了之。学习时让这些学生坐在教室后面,听不听没关系,只要不说话不捣乱就行。活动时让这些学生站在旁边,只有看的资格。这些冷落和歧视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性格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儿童,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儿童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体罚”伤害的只是儿童的身体,而“心罚”伤害的是儿童的心灵。
怎样正确使用《心理震慑》
记得读中学时,一次上课铃响后,老师已走进教室,可两名同学还在大吵大闹,只见常不发脾气的刘老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喊到:“你们想干什么!都给我住嘴、住手。”宏亮的声音使我们都为之心跳,两同学随之停止打闹。刘老师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开始讲课。
思想品德教育是改造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的工作,教育者要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但是,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一些特殊事件,必须猛击一掌,使当事者猛然醒悟。上述刘老师一声高喊,就是对胡闹的学生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种心理震慑作用,迫使其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
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当对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胡搅蛮缠、大吵大闹的时候,正确地采取某种强硬措施,适当地发挥心理震慑的作用,就会为顺利地进行品德教育开辟道路,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实施心理震慑时,一定要把握分寸,决不能滥用,更不能把它视为灵丹妙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运用心理震慑决不是扣大帽子,上纲上线,而是要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以理服人,才能让人真服。但必须要给被教育者一定的强刺激,使其头脑猛醒。
二、运用心理震慑,即要考虑眼前起到的作用,更要考虑以后造成的后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决不能用吓、打、压的办法解决眼前的一些问题。
三、运用心理震慑应同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相适应,不能一味地滥用心理震慑的手段,要严禁借一般事情侮辱学生的人格或采用体罚手段,这样只会起相反的作用。
四、心理震慑必须有集体舆论的支持。有时明明学生错了,还坚持不认错,有些学生也认为他做得对,这时心理震慑的效果就不大。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先做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犯错误的学生心理上感到孤立,然后进行心理震慑才能见效。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震慑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当犯错的学生冷静下来,教师的谈心、沟通工作一定要跟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
学生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某中学初二(1)班进行英语考试,女教师陈某在监考时发现有一女学生王某把资料抄在腿上作弊,陈老师立即把王某叫上讲台,当众掀起她的裙子露出大腿让同学们看。事后王某回到家里向家人哭诉,说老师侮辱她。王某的哥哥十分生气,当天晚上学生自修时,他纠集了几个社会青年到学校,追打陈老师,对陈某拳打脚踢,造成头部面部和身体多处肿伤。后来,王某的哥哥等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并责令其向陈老师赔偿500元医疗费。
在该案例中,学生考试做弊,违反了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履行一个学生的义务,陈老师作为监考人,有权利制止学生的作弊行为,并对作弊者提出批评。但陈某当众动手掀起学生的裙子却是侵权行为。
教师陈某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呢?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学生也是公民,其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歧视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应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德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还规定了教师侮辱学生的法律责任。
在中小学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有哪些呢?
变相体罚方面的有:罚站,罚超过学生体能的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罚学生数十遍地誊抄作业等等。
侮辱学生的行为有:当众讽刺挖苦学生,揭学生的短处羞辱学生,使用“蠢猪”、“笨驴”等侮辱性语言训斥学生。
歧视学生的行为有: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安排座位;以学生父母的职业、收入多少的不同分别对待学生;引导或指示学生孤立犯错误的同学;在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中不公平地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等等。
对以上行为,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这可能只是教师的师德问题,其实,有以上行为的教师,不仅师德不好,而且已经触犯了法律,不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灌水的2008-01-22 20:33
差生的心理剖析及对策
王增宝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九七学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九八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同学还当面辱骂女教师,气得这位女教师哭了起来。我现结合学年小结,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以上五种情况,且称作“五H”吧。
当然,实际表现中,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的则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而“毁”,不一而面足,这里不多谈了。
三“差生”的典型例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举几个典型例子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我班级的多数是现在的班级;有两个已经毕业,但因为例子很典型,故而仍然采用,以作分析。
A,全××: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一时已经留过一级,如今到高二学习成绩是年级倒数前三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竟有五科不用格。
B,张××:该同学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学期期末学习成绩下降到年级的280多名。
C,朱×:该同学从外地转入我校,因成绩特差而连留两级,在高一读了三年,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也极差,是学校有名的“四大金刚”;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曾与老师发生过几次争执,不服教育。老师对他有看法,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有上进之心。
D,胡××:该生是上一届学生,去年已经毕业,但例子极为典型,故仍需借用,他英语奇佳,而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畸形发展一类,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差生”。
E,凌××:该生也已于去年毕业,理由同前。此人脾气极为古怪,在班级中绝不多说一句话,独来独往,让人琢磨不透。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不常返沪。我要跟他家长见面,联系了二年,竟未能成功,有一次事先跟他家长约好见面日期却又被他专函写信通知我,解释家长因情况突然变化提前离沪而未能成行。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F,沈×:该同学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身体极差。高一时突发“胃出血”住院治疗,高二、高三又连续复发,也是一个极特殊的“差生”。
四、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1、诚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如C例子中提到的朱×。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免费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使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父母都是文艺界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组织演出,父亲原在外地工作,调入上海后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他曾经获学校电脑操作比赛二等奖,他自己会装修自行车;会装卸电脑,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现代舞蹈一等奖和外国歌曲演唱一等奖。在他过二十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十六寸的鲜奶大蛋糕去祝贺。他激动地说:“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2、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A例中的全××,来我班时,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三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按学校升留级标准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除了留级的危险。
如F例中的沈×,体质很差,在校三年,连续三年突发胃出血。对这样的学生,我是平时如关心自己子女一般去关心爱护;他在医院时我则多次去探望,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痊愈后,我一方面尽力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为他热饭热菜,一方面帮他补课。该同学在第三次住院不久即参加了高考,结果以428分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
3、严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例B张×,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4、宽
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例E中的凌×,该生在班级里一直不声不响,又有点“口吃”,穿着很朴素,一看就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实人。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几次要跟他约见他父亲,都被他以“父亲未回来”而档驾。有一次,校长找我,说有个家长向区教育局写了信,反映六十中学王增宝老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连“学生手册”都没发。我当时就判断很可能是该生的父亲写的,因为我的学生手册都是亲自交给每一个学生家长,唯有他。例外,因为他家长长期不在家,“学生手册”是让他带去的。这事又不好揭穿,我便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家长什么时候回来,但一次又一次被他以各种理由挡住,我便决定先到他家看看。第一次到他家,门紧闭,我喊了半天,叫不开,第二次再去。这次我先问邻居,他在不在家,邻居肯定地说他在家,我又使劲喊了半天,还是不开。最后还是邻居到楼上,从隔壁阳台去喊,他才下来开门,说是“睡着了,没听见”。进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很艰苦,我满身是汗,他家破扇子也没有一把,用了一只脏兮兮的杯子倒了杯凉水给我,我也没敢喝。我很同情他,一个人又要学习,还要自己烧饭洗衣,很不容易,回来后便给他免去了学费,免去了各种补课费,还拿出点钱资助他的生活,但我总想碰他父亲一次,解除开我心中的疑问,每次问他,总是说,前几天回来过,昨天又走了。我想,这个孩子独立生活很不容易,等于是既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我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点。有一次,我又去家访,这次他听到我的声音就下来了,我问他爸爸回来没有,他说没回来,我提出要上楼去坐坐,他也不置可否,态度很冷淡。我当时曾想别上去算了,上去也没有很大的必要,但我还是上去了,想看看他最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好帮帮他,但当我爬上这老式房的阁楼时,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爸爸正坐在屋里!这次我的心里可真气坏了!从教二十年,从黑龙江边教到黄浦江畔,我还真未见过这么一个当面撒谎竟毫不脸红的学生!他于学生中一向有“老实人”的美称,想不到说起谎话竟如此从容不迫!我受骗了!受骗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受骗于一个我为他省去了许多开销的学生!我感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惊!我跟他爸爸交流了情况。原来他爸爸最近常回来,他也在奇怪六十中学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于是他就向区教育局写了这封信,我让学生转交的“学生手册”被该生藏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要不要处分?要按我的心情,真想要好好整治他一番,但后来我想,还是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我于是连续几次耐心地找他谈话,帮他认识这种撒谎的危害性。该同学痛哭流涕,发誓决不再犯,于是我就没有处分他。来该同学表现的确不错,被发展为共青团员,后来以437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学文学院。
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对学生的处分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给他们的成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5、实
帮助“差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
例D的胡××,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差生”,英语特别好,可用英语当场讲解足球比赛,可用英语当场凭记忆翻译出他的中文演讲稿,但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于严重“瘸腿”型的“差生”。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既然英语奇佳,说明此人天资不差,记忆力也不错,那怎么会语文、数学却都不好呢?关键还是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越来越差。我便一方面寻找机会创设条件让他发挥自己特长,一方面为他约请数学老师“单兵教练”,我自己则每星期为他补两次课,并经常关心检查有关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后来该同学会考时英语语文考了A档,数学考得B档,高考进了上海大学外语系。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六十中学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六十中学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六十中学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
灌水的2008-01-22 20:33
让学生体面下台
张香春
有一天上午第三节物理课,马老师正讲得起劲。忽然,离教室不远的菜市场的高音喇叭里播送起了小品《卖拐》,当小品播放到高潮时,有几个学生随着发出了笑声。
这下可气坏了马老师。他立即查问:“谁笑的?”没有人承认。马老师怒气冲冲地走出教室,找到了我,说了刚才的情况。我听后不慌不忙地走进教室,眼光朝全班学生扫视一会,才平静地说:“刚才有的同学开小差,听起了小品,但这不能全怪这几位同学。我们的教室离菜市场的高音喇叭太近,就是在办公室的我也不免听几句。这是我们学习的不利条件,我们怎样克服呢?”
说到这里,我停了一下,注视全班学生。这时,有几位学生举手答道:“专心听讲,就能克服。”我肯定地说:“对,专心致志,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听老师讲课。那么刚才几位同学没有这样做,对不对呢?”只见几位学生低下了头,我又继续诱导:“问题不是要批评这几位同学,而是看这几位同学有没有克服这种困难的勇气。”只见最后一张桌子上的两位学生举起了手,站起来惭愧地说:“老师,刚才是我们笑的。”接着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承认了。过后,这几个学生又主动到办公室找到马老师承认了错误。
可见,老师如果能从客观上找些犯错误的原因,让犯错误的学生保留他的面子,让他们体面地“下台”,那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灌水的2008-01-22 20:33
说服学生的三个方法
一、寓言故事说服法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中有的除了钟情于自己的爱好以外,对其它各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呢?一次上课,我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有捡更多。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利用在校时的优越条件多学些东西,何愁将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呢?“艺多不压身”哪!自此,学生上课情况大有好转。
二、反问说服法
每年的期末考试,学校都三令五申强调考风考纪,但仍有极个别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班一名学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在与该生谈话时,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气冲冲地说:“作弊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抓我?”显然该生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若正面交锋,很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我这样问:“别人作弊算不算错?”“当然算。”“该不该抓?”“该抓。”“那么,你作弊是不是就不算错、不该抓呢?”学生无言。我趁机又说:“你是一个非常明理的学生,在对待这件事上,怎么不向不作弊的学生看齐,反而与作弊的学生相比?这是否有损自己的形象呢?”一席话,说得学生低下了头。
三、比喻明理说服法
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班主任时时敲警钟,但仍有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位学生甚至说:“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但是,李子还小就摘下来吃,是什么滋味?”我问。“又酸又涩。”“长成熟了呢?”“甜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等到李子成熟了再享受呢?”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个道理,不死板,不生硬,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由此,同学们改变了想法。
灌水的2008-01-22 20:33
怎样批评学生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暗示:对课堂上轻微违纪的学生,可以目代言,使用体态语言,给其警告,以保护其自尊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引导:指出学生错误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什么才是正确的?耐心加以引导,不可粗暴训斥。
谈心:多找学生谈心,肯定其优点,找出其不足,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说理:教育学生时,要力戒态度粗暴生硬,挖苦讽刺,更不能使用过激语言或体罚学生,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自纠:对自己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尤其是学生当面提出时,更应如此,不得回避,并要感谢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对学生说“不知道”、“我错了”。
选择批评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种方式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灌水的2008-01-22 20:34
批评过后要多关心
云南省大姚第一中学 张菊英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这剂苦药包容了教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为学生体察到。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要安排其他同学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过激行为。
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所以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注意安抚技巧,消除感情隔膜。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对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也不要一边解释一边否定先前的批评,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会有损于教师自己威信的建立,危及今后的教育效果。
一次,魏书生老师讲公开课,一位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引起了哄堂大笑,怎么办?魏老师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该同学没听课,这是他的错,但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魏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同武林高手“踏雪无痕”一样,于平静舒缓中显示出他的强大威力。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魏老师这种“无痕的批评”恰恰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
在无痕的批评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和平等;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
批评无痕,它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因此,它不会引来抵触情绪。
批评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学生的灵魂净化了。
批评无痕,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的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
灌水的2008-01-22 20:34
换个角度夸孩子
湖北省宜都市西湖中学 张常美
“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果仅仅从学习方面或纪律等方面看的话,有的学生还真是无法开口夸他,倒是批评的话随口就能到来:“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这么懒啊!你又骂人了,没事做啊!”等等,不一而足。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也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备加反感,甚至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烦恼。
然而,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来看学生,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再真心实意地给予夸奖,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我现在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人很老实,从不做违纪的事,你看他天天坐在教室里,既不同别人讲话,也不看书,从不交作业,也并不是不会做,他就是不做,无论你怎么跟他讲道理,他都是无动于衷。有时我对他真是感到无能为力。今年开学后,我在班上发动学生开展长跑活动,每天早上他们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我便在一旁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跑步的姿势非常好看,速度也不错,于是让他比别人多跑了一圈,然后把他叫到面前问他:“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多跑一圈吗?”他说:“不知道。”我说:“因为你跑步的姿势非常美,老师想多看一会儿,也想让你通过练习能在校运会上拿名次,为自己,也为班级争光,你说好不好?”他说:“好!”从此以后,他不但跑步非常的认真了,而且每天的语文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交给老师批改了。我见了非常高兴,在当周的小结中专门表扬了他,给他颁发了进步之星。他也很高兴地笑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乘着这股东风,我又将他编到了一位学习自觉性很强,成绩优秀的学生旁边坐,我想,加上这位同学的帮助,这个孩子是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是让我们为师者多想办法夸奖我们的学生吧!夸奖的功效是批评无法比拟的。
灌水的2008-01-22 20:34
面对管不了的学生
徐铎厚 王秋萍
案例:
升入初中的阿成,在分班时就遇到了麻烦:据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调查了解,阿成在小学阶段就是教师“管不了”的学生,分班时这几个班主任说啥也不要。学校领导很是着急,经过研究,决定将其分到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王老师班中。遇事爱钻研,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王老师虽然也有担心,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为了搞清“管不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化策略,王老师专门走访了阿成的小学老师。她谈到,这个学生从来就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有时还影响别人,学习成绩差得没法说。不服从老师管理,甚至与老师顶牛,故意气老师。
但阿成似乎对小学老师也耿耿于怀。他说,小时候管不住自己,父母又忙,晚上很晚才回家(父亲为出租车司机,母亲在个体玩具厂上班),没人管,玩时间长了,连晚饭也不吃就睡觉,根本完不成家庭作业。第二天检查时,老师就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到教室外完成,而老师又讲新内容。就这样,不但原来的作业做不好,也没机会学新知识,学习越来越差。学习差,上课听不懂,无聊,就做小动作,有时影响别人,经常受批评,被罚站。有时想和老师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但看到从不正视我的老师后,到嘴的话又缩了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真的就成了“管不了”的学生。
这既是“管不了”的原因,也是诚实的表现。从阿成的诉说中王老师看到了希望。
入校后的阿成,不仅诚实,还爱劳动,做事认真、细致。王老师就故作武断地任命他为自行车管理小组的组长,并让其自由“组阁”,具体任务是在预备铃响前将本班自行车分类排齐。受到“重用”的阿成不负众望,能始终如一地干好这一工作。
管不住自己的毛病也逐渐改正。由于阿成基础太差,明显跟不上学习进度,上课有时听不懂,偶尔还做小动作。他虽然知道不对,但己经形成习惯,一时难以改掉。经过王老师多次谈话,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果断决定降低其学习要求。只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尽量独立完成作业即可,其它加深、加宽的练习可以不做,但必须坚持课前预习,并经常指导预习方法。当然,开始之初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阿成逐渐从预习中尝到了甜头,积极性、主动性大有提高。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也能主动举手回答教师提问。由于能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做小动作的现象逐渐减少,管不住自己的毛病也大有改观。
如今(初二),阿成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守纪律,肯学习,虽然成绩不很突出,但对学习充满信心,并且私下多次对同学:“我最佩服王老师!”
分析: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人被惩罚时,总会有一种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摆脱惩罚,对抗惩罚的行为。小学阶段的阿成,仅仅因为完不成家庭作业,就被无情的推到室外,且形成恶性循环,以至成了有名的“管不了”,实乃是自尊心受到极端伤害的缘故。被推到室外的是阿成,推掉责任的却是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王老师却能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从点滴小事入手,发现优长,创造适宜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就是要确实承认学生走向成人、走向完善的发展总趋势,而不能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抹煞学生的现有能力和将来的能力。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成长乐趣来满足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奢望。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可教育性,要以发展的心态,看待学生的失误,帮助他们弥补失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其关键是找准突破口。表面看,阿成上课爱做小动作,如果紧紧是一味批评、指正,也许会一时有效,但更多的情况是“当面点头称是”,“过后一如既往”,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将学生打到另册。阿成在小学阶段的遭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王老师却看透了“爱做小动作”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尊重关心入着眼,从帮助寻找学习方法入手,激起阿成学习的兴趣,促使阿成在课堂上逐步从“无事干”向“有事干”转移。有事干的阿成,不仅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还无意中改变了爱做小动作的毛病。润物无声,一举两得。由此看来,当学生被尊重的需要遇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理解时,就会撞击出成功的火花,成功的欲望就会被燃烧起来。反之,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固执、叛逆,走到我们希望的反面。
信任是发展的动力。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表现的多样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流行的话语,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面对诚实而又爱动的阿成,王老师仅仅给了他一个“支点”__管理自行车,却使他感到莫大荣幸,因为这是来自于老师的信任!这促使阿成下决心干好这件事,何况他也有干好这件事能力。面对整整齐齐的自行车,面对来自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钦佩,阿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就这样,不断给予良好刺激,不断引导他找到成功,他就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目标攀登。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只能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只能施行有差异的教育,促进其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和智力倾向的组合。由于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其所表现出的智力才能是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现实的大量个案也告诉我们,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但求个个成材。”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在于能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只有让信任的“阳光”普照学生心灵,给学生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才能为学生成功、成材提供永恒的动力。
沟通是成功的润滑剂。多一点沟通,就会少一点摩擦。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小学阶段的阿成,得到的多是训斥、罚站,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得自己连申辩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常常到嘴的话都又咽了回去,何谈沟通!良好的沟通要求教师首先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弯下腰去做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的言行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暴露心灵,让教师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假如教师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类似阿成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典型”。实际上,“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生向教师主动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在、尚未发展起来长处和优点,进而确定自尊和自信,形成对自身成长的独立见解。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不仅仅是愿望,更应该是行动。
更多阅读
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相互作用一优异软磁性能的起因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
从传统的技术磁化观点来看,晶粒尺寸越小,晶界所占的比例越大,因而畴壁位移所受的钉轧作用越明显,从而恶化其软磁性能;与此相反,纳米晶软磁材料的软磁性能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Herzer采用Alben的无规各向异性模型,对此作出了比较满
浅谈植物材料的质感与植物景观表达的关系 浅谈景观工程跟踪审计
浅谈植物材料的质感与植物景观表达的关系园艺06-1060344121 艾春晓摘要:本文主要从植物材料的质感出发,讨论质感对植物景观表达的作用。分析不同质感的植物材料对景观表达的作用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不同质感满足什么样的景观要求。并分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机械性能
分类:机械工程材料的常用性能:使用性能(力学、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加工、铸造、焊接)一、材料变形的过程三个阶段: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断裂。二、刚度定义:工程上,指构件或零件
党支部培养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的写法及例文 党支部注重党员双培养
支部培养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的写法及例文党支部培养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的写法及例文一、《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考察写实的写法(一)培养联系人对培养对象考察情况及意见的写法申请入党同志经党支部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上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意见的书写范例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材料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意见的书写范例一、第一季度:***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以来,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段时间内***同志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积极学习“